2011科学发展观资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资源消耗与环境
•多年来,我国一直处于“高投入、高消耗、高 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之中。经济总量虽然 只占世界的 4%,而能源消耗却占世界的三分之 中国已成为煤炭、钢铁、铜的世界第一消耗大 一 . 国,石油和电力的第二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 ). •2003 年我国创造的 GDP 仅占世界 GDP 总量的 4% , 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占8 竟消耗了全球 48%的水泥、27% 的钢铁、35%的铁 个;中国城市河段 70% 受到污染;2/3城市居 矿石、 20% 的铝和铜 , 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资源消 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很多过去从不缺 耗与牺牲环境。 水的中国城市普遍缺水,不得不开始使用无法 •2003 年中国 GDP 总量达到 11.58 万亿元,消耗能 恢复的、且只能供 8 ~10年使用的深层岩水, 源约 16亿吨煤、2.5 亿吨石油、 2亿多吨钢材、8 亿吨水泥。我们对资源的消耗量大于 GDP总量比 众多农村人群不得不饮用已被污染的地表和浅 我国多两倍的日本(石油除外 ). 2600多平方 层水源;中国的国土荒漠化以每年 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
杨佳因对2007年10月5 日晚在上海市受到闸北 公安分局芷江西路派出 所民警的依法盘查及公 安机关对其投诉的处理 情况不满,经精心预谋 和周密准备,于2008年 7月1日上午闯入闸北公 安分局办公大楼,持刀 行凶,致6名民警死亡、 2名民警轻伤、1名民警 和1名保安员轻微伤。
2010年3月23日,发生特大 凶杀事件的福建南平市实验 小学校门口血迹斑斑。目前, 该事件已造成8死5伤,死伤 者都是实验小学的小学生。
发展经济学倡导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
●基本观点——工业化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经济 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第 一标志”;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 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 重要标尺;发展规划是实现工业化 和追赶战略的重要手段。
经济增长的衡量
通常以
• 国民生产总值(GNP)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及其人均数值来表示。 • GNP: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生产的以货币表 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 GDP: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内在一定时期内所生 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 化最新理论成果 三、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 本要求
●发展观—— ◆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总的 看法和根本观点; ◆是人们对事物发展的总的看法; ◆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关于自 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普遍、最 一般的观点和体系; ◆是一个政党或政府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 和基本主张。
●成果——警示人们: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 态极限,人类应制止增长和技术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人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看待发展;在发展过 程中,经济发展不能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人 类要注意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应考虑资源 环境的最终极限对人类发展和人类行为的影响。 ●问题——过于悲观并有一定的局限性。即以“增 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 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 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 大支撑和促进作用。
第五节 科学发展观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 国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 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男,汉族,1942年12月生,安徽绩溪 人,1964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 5年7月参加工作,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河川 枢纽电站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师。 胡锦涛同志简历.wmv
土地荒漠 化、沙漠 化严重, 草原退化
从 Google Eather 截图看中 国生态环 境(一)
从 Google Eather 截图看 中国生 态环境 (二)
差 距
•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逐年增大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差 距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地区差距:东部 – 中、西部差距(GDP)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差 距
•收入差距 •中国最富裕的 20% 人口的收入却占到社 会总收入的46.6%; •GDP 增加而带来的收入的增加主要被资 本要素、知识要素和资源要素所有者所 获得。
4个80%的警示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当前群众上访特别是群众集体上访反映的问题 80%以上反映的是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80%以上有道理或有一定实际困难的应予解决; 80% 以上是可以通过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加以解 决的; 80%以上是基层应该解决也可以解决的问题。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重要的关口
2005年全国人均GDP达到1703美元; 经济增长过分依靠资源消耗与牺牲环境;
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
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一是许多国家发展到这个程度,原来的比 较优势降低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面前, 有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能不能有核心竞争 力,成为发展的关键。假如还靠过去生产 二是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生活要求 要素的价格低廉来发展经济,其优势就将 开始出现多样化。大家对公共服务、社会 逐渐减弱或消失。 三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 设施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了。如果政府没 人们的差别将明显地表现出来,会出现不 有充足的财力予以保障,就会制约消费需 同的利益集团。由于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的 求的增长。 冲突加剧,许多国家出现社会动荡,社会 问题和社会冲突掩埋或窒息了经济的增长。
5.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以自 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 源于 A ·K ·森等提出的围绕选择、权利 与福利的发展理论体系。A ·K ·森认为:发 展是一个与“个人自由和社会承诺”紧密联系 的过程,也是一种扩大人们所真正享有的经济 自由和各种权利的过程。这种发展观强调以人 为主体、以制度为载体,强调每个经济主体不 只是经济福利的接受者,而且是能动地获取机 会、争取权利,进而享有充分经济自由的经济 单位。
● 中心论点——经济不自由与基础设施缺乏、贫困、社 会组织问题等密切相关——经济自由是发展的核心。 ◆评价性作用。经济发展必须要有某种指标体系来 加以评价和比较,而人们所享有的经济自由是否充 分则是一个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功能性作用。各种不同的自由权利在促进发展和增 进人类自由方面具有功能性作用。经济自由主要包括 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直接作用的几种基本自由,即政治 自由、公民权利、经济设施、社会机会、社会透明度 和安全性。这几种基本自由被经济主体运用的结果, 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人类自由的前提,更是发展的重要 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发展观的演变
● 经济增长论 ● 增长极限论 ● 综合发展观 ● 循环经济的发展观 ● 以自由看待发展的发展观 ● 可持续发展观
1.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发展观的演变 1.发展经济学倡导的发展观——经济增长论
源于“二战”后发展经济学的兴起,总 结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 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的目标。
2.《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
●中心论点——人口增长、粮食生产、投资增 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具有按指数增长的性 质,如果按这个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这个星球 上的经济增长在今后100年内的某个时期将达 到极限,原因在于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生活的 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地球吸纳消化 污染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这4个80%的背后,昭示了治理者不得不面对一系列 棘手难题:空前的结构调整规模;前所未有的失业 高峰;日益扩大的居民、城乡、地区之间的收入差 距;严峻的环境污染;还在扩大的生态赤字;猖獗 的各种腐败,以及急剧增多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孙志刚
“京都刀客”“刀客”“英雄”“杨英 雄”“杨大侠”“孤胆英雄”等等, 而且不少网友给杨佳留言说,杨大侠, 一路走好!这里面是不是该反思下社 会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论
●特点——全新观念 ◆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业经济的资本循环、 劳动力循环基础上,强调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
◆新的价值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 基础,利用科技促进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 ◆新的生产观——在生产中不断提高自然资源 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尽可能地利用可 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 ◆新的消费观——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 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要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 化,建立循环生产和循环消费的观念。
以砍伐森林造纸为例: ▼砍伐木料,GDP增长一次; ▼运到造纸厂造纸,GDP增长一次; ▼造纸排放的污水引起人畜用水质量下降,于是 制造漂白粉及净水机等,GDP增长一次; ▼森林及植被破坏后,进行生态建设、兴修水利 (包括大型调水工程等),建设各级各类防洪防 涝设施,制造必要的安全产品,GDP又增长若干次。 ——实际上,在这些增长的背后,是生态系统的 破坏、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降低。
●成果——建立了包括经济、社会、环境、 生活、文化等各项指标在内的新的发展价 值体系。
●问题——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 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 空间问题。
4. 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发展观——循环经 济的发展观 源于美国经济学家 K ·波尔丁20世纪60 年代所提出的“循环经济”一词。 ●中心论点——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 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 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 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 展的经济。从物质流动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 的经济发展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 “资源→产品→废弃物”,而循环经济的增长 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主要内容——
◆肯定发展的必要性。只有发展才能使人们 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只有发展才能为 解决生态危机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最 终打破贫困加剧和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因 此,承认各国的发展权十分重要。 ◆凸现发展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提出代际公平的概念。 ◆提出代际公平基础上代内公平的概念。
Baidu Nhomakorabea
一、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
●成果——促进经济增长、迅速积累财富,
形成以GDP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理念。
●问题——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两极分化、
社会腐败、政治动荡、环境污染、生态破 坏。因此,也被称为“有增长无发展”或 “无发展的增长”。
2.《增长的极限》表达的发展观-增长极限论
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梅多斯 等人提出了“增长极限论”。
●操作原则——“减量、再用、循环(3R)”
◆资源利用的减量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 端尽可能少地输入自然资源;
◆产品的再用原则,即尽可能延长产品的 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 ◆废弃物的循环原则,即最大限度地减少 废弃物排放,力争做到排放的无害化、少 害化,实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及资 源的循环利用。
6. 面向后代与未来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 ●中心论点——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第一次使 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 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中,首次 清晰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即“可持续发展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求能 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 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 程》两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 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群体所普遍认同。
3.人与客观世界协调的发展观——综合发展观
源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对发展有了 新的认识,即增长不等于发展,发展是经济社 会各方面综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 ●中心论点——强调经济与政治、人与自然的 协调,将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组织、组织 与经济的合作作为新的发展主题,把发展看作 是以民族、历史、文化、环境、资源等内在条 件为基础,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 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 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