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の总结

合集下载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

纳米金的制备方法胶体金溶液的制备有许多种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化学还原法,基本的原理是向一定浓度的金溶液内加入一定量的还原剂使金离子变成金原子。

目前常用的还原剂有:白磷、乙醇、过氧化氢、硼氢化钠、抗坏血酸、枸橼酸钠、鞣酸等,下面分别介绍制备不同大小颗粒的胶体金溶液。

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一)玻璃器皿的清洁制备胶体金的成功与失败除试剂因素以外玻璃器皿清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果玻璃器皿内不干净或者有灰尘落入就会干扰胶体金颗粒的生成,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颜色微红、无色或混浊不透明。

我们的经验是制备胶体金的所有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把玻璃器皿上的灰尘流水冲洗干净,加入清洁液(重铬酸钾1000g,加入浓硫酸2500ml,加蒸馏水至10000ml)浸泡24h,自来水洗净清洁液,然后每个玻璃器皿用洗洁剂洗3~4次,自来水冲洗掉洗洁剂,用蒸馏水洗3~4次,再用双蒸水把每个器皿洗3~4次,烤箱干燥后备用。

通过此方法的处理玻璃器皿不需要硅化处理,而直接制备胶体金。

也可用已经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同等大不颗粒的金溶液去包被所用的玻璃器皿的表面,然后弃去,再用双蒸水洗净,即可使用,这样效果更好,因为减少了金颗粒的吸附作用。

(二)试剂的配制要求(1)所有配制试剂的容器均按以上要求酸处理洗净,配制试剂用双蒸馏水或三蒸馏水。

(2)氯化金(HauCl4水溶液的配制:将lg的氯化金一次溶解于双蒸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

放在4”c冰箱内保存长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

(3)白磷或黄磷乙醚溶液的配制:白磷在空气中易燃烧,要格外小心操作。

把白磷在双蒸水中切成小块,放在滤纸上吸于水份后,迅速放入已准备好的乙醚中去,轻轻摇动,等完全溶解后即得饱和溶液。

储藏于棕色密闭瓶内,放在阴凉处保存。

二、制备胶体金的方法和步骤(一)白磷还原法1.白磷还原法(z Sigmondy 1905年)(1)取1%的HAuCl4水溶液1ml,加双蒸水99ml配成0.01%的HAuCl4水溶液。

(完整版)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の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版)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の总结,推荐文档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总结一: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多,表面原子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稳定下来,使材料化学活性提高。

)和量子尺寸效应,因而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光学、电磁学、化学特性。

目前制备方法为液相合成(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颗粒单分散性好)。

——以金属盐或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将其还原得到金属原子后聚集成金属纳米粒子。

而金属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物化活性高、易氧化、易团聚,所以需要引入修饰剂来控制形貌、稳定或分散纳米颗粒。

液相还原法按照溶剂不同可分为有机溶剂合成法(结晶性好、单分散性好、形貌易控、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系、环境不友好)和水溶液合成法(水溶性、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低、颗粒大小不均一)。

按照还原手段不同可分为化学试剂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

二: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还原剂及其还原机理还原能力不同:1)强还原剂(硼氢化物、水合肼、氢气、四丁基硼氢化物),还原能力强、反应速率快、纳米颗粒多为球形或类球形、尺寸小。

2)弱还原剂(柠檬酸钠、酒石酸钾、胺类化合物、葡萄糖、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亚磷酸钠、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双氧水、DMF),反应体系一般需要加热。

例如多元羟基类化合物可做溶剂和还原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多种形貌的材料。

柠檬酸钠、抗坏血酸做还原剂的同时可做保护剂。

(一)无机类还原剂1,硼氢化物(硼氢化钠钾、硼氢化四丁基铵TBAB),硼氢化钠化学性质活波与水反应放出氢气,与金属盐反应时所需浓度低。

2,氢化铝锂,还原性极强,应用不及硼氢化钠。

3,水合肼N2H4·H2O,应用广泛。

在碱性介质中为强还原剂。

4,双氧水。

5,有机金属化合物,二茂铁还原制备银纳米线。

6,氢气,(可以合成相当稳定无保护的可进一步修饰的银纳米颗粒。

),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相当大尺寸跨度的纳米颗粒,进一步处理如过滤离心可以得到尺寸分布窄的颗粒。

7,次亚磷酸盐,弱还原剂,因为容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一般用3-4倍。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和应用简介纳米材料中的胶体金纳米颗粒已经被艺术家使用了几个世纪,因为它们与可见光相互作用后会产生鲜艳的颜色。

最近,这一独特的光电性质被研究应用于高科技领域比如有机太阳能电池,传感探针,治疗剂,生物和医药应用中的给药系统,电子导体和催化。

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和电子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其大小,形状,表面化学和聚集状态来调节。

金纳米颗粒的光学和电子性质金纳米颗粒和光线的相互作用主要被环境,颗粒大小和物理尺寸支配。

在胶体金纳米颗粒附近传播的光线的震荡电场和自由电子相互作用,导致电子电荷的一致性震荡,并且与可见光频率共振。

这一谐振震荡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

对于小的单分散金纳米颗粒(~30nm),表面等离子共振现象引起蓝绿光谱段的吸收(~450 nm)和红光反射(~700 nm),由此呈现出鲜艳的红色。

当颗粒大小增加,等离子表面共振相关的吸收波段移向更长的,更靠近红色的波长。

于是红光被吸收,蓝光被反射,溶液呈现出淡蓝色或者是紫色(图1)。

当颗粒大小继续增加到极限,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波段就进入了光谱的红外部分,大部分可见光被反射,使纳米颗粒呈现澄清或者半透明的颜色。

通过改变纳米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可以调节它的表面等离子共振,使颗粒呈现出适应不同应用的光学性质。

图 1.不同大小单分散体金纳米颗粒颜色当过量的盐加入金溶液时也会看到这样的现象。

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电荷成电中性,使得颗粒聚集。

结果,溶液颜色从红色变为蓝色。

为了减少聚集,多功能的表面化学技术为金纳米颗粒表面涂上聚合物,小分子和生物识别分子。

这些表面修饰使得金纳米颗粒能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工程学和医药等领域。

默克金纳米颗粒典型性质请见表1。

5 nm 5.47 x1013515-520nm1.10 x107741949(表面活性剂稳定)752568 (PBS)10 nm 5.98 x1012515-520nm1.01 x108741957(表面活性剂稳定)752584 (PBS)15 nm 1.64x1012520 3.67x108777137(表面活性剂稳定)777099 (PBS)20 nm 6.54 x1011524 nm 9.21 x108741965(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10 (PBS)30 nm 1.79 x1011526 nm 3.36 x109741973(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29 (PBS)40 nm 7.15 x1010530 nm 8.42 x109741981(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37 (PBS)50 nm 3.51 x1010535 nm 1.72 x1010742007(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45 (PBS)60 nm 1.96 x1010540 nm 3.07 x1010742015(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53 (PBS)80 nm 7.82 x 109553 nm 7.70 x1010742023(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61 (PBS)100 nm 3.84 x 109572 nm 1.57 x1011742031(表面活性剂稳定)753688 (PBS)150 nm 3.60 x 109未测-742058(表面活性剂稳定)200 nm 1.9 x 109未测-742066(表面活性剂稳定)250 nm 7.1 x 108未测-742074(表面活性剂稳定)300 nm 4.5 x 108未测-742082(表面活性剂稳定)400 nm 1.9 x 108未测-742090(表面活性剂稳定)表1金纳米颗粒产品性质应用纳米金颗粒的应用领域正在快速扩大,包含了:1. 电子学—从打印油墨到电子芯片,金纳米颗粒都可以用来作为它们的导体。

一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一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一种金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一种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方法是通过还原金盐(例如氯金酸)来实现。

步骤如下:
1. 在室温下,将金盐(例如氯金酸)溶解在水中,形成金离子溶液。

2. 向金离子溶液中加入还原剂(例如柠檬酸或氢氯酸),并搅拌混合。

3. 在搅拌混合过程中,金离子将逐渐被还原成金原子,并形成金纳米颗粒。

4. 继续搅拌混合一段时间,直到金纳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达到所需的目标。

5. 将制备好的金纳米颗粒用水洗涤和离心,去除任何未反应的物质和杂质。

6. 最后,将金纳米颗粒干燥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制备金纳米颗粒的条件和方法会影响颗粒的大小、形状和分散度等性质。

因此,制备金纳米颗粒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1/ 1。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金属纳米粒子(Metal Nanoparticles)在当今的材料科学和纳米科技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广泛应用于催化、能源转换、传感、生物医学和信息存储等诸多领域。

然而,由于金属纳米粒子具有的高热稳定性和高活性表面,其制备和表面修饰一直是制约其应用的瓶颈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来制备金属纳米粒子,并对其表面进行修饰,从而拓宽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一、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通过还原剂还原金属离子生成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

该方法较为简单且易于操作,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例如,将银离子与还原剂还原反应即可制备出纳米银粒子(Ag NPs),并且将还原后的纳米银粒子进行表面修饰,可用于制备抗菌材料。

2. 水相热合成法水相热合成法是通过热合成反应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

其优点在于反应环境比较温和,不需要有机溶剂,得到的金属纳米粒子比较纯净。

例如,在水相中用高温链霉菌色素B作还原剂,可制备较小、高质量的金纳米粒子(Au NPs)。

3. 模板法模板法是通过在孔道、介孔或纤维上加沉积金属原子或离子,然后通过加热或化学还原成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可制备形貌和尺寸均一的金属纳米粒子。

例如,氧化铁纳米颗粒可以被用作硝酸银的模板来制备银纳米粒子,并用真空热蒸发沉积的方法得到球形金纳米粒子。

二、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由于金属纳米粒子表面的高度活性,其表面修饰不仅能够提高其药物载体的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还能改善其化学和物理特性,为其应用于生物医学和环境治理等领域提供基础。

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包括化学修饰、物理修饰和生物修饰等方法。

1. 化学修饰化学修饰是通过化学反应的方法,在纳米粒子表面引入化学官能团、胶束或聚合物等,可以改变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分散性和稳定性。

例如,表面修饰成羟基磷灰石,可用作骨质再生的植入材料。

2. 物理修饰物理修饰是通过改变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大小等表面特征,改变其表面性质。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研究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小于100纳米的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纳米金属材料是指以金属元素为主要构成成分的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和催化性能,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

一、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多种方法。

其中,物理法主要包括溅射法、电子束蒸发法等,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还原法等,生物法主要包括微生物法、细胞法等。

不同的制备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制备。

例如,化学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金属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还原剂还原金属离子,从而得到纳米金属材料。

在该方法中,还原剂在还原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强还原性还原剂如氢气和钠硼氢化物可获得高纯度、高稳定性的纳米金属材料,而弱还原性还原剂如乙醇、甘氨酸则容易产生颗粒物的凝聚和聚集。

二、纳米金属材料的表面修饰在实际应用中,单纯的纳米金属材料往往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饰。

表面修饰能够提高纳米金属材料的稳定性、催化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指标,同时也能增加其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从而扩展了应用领域。

常用的表面修饰方法包括物理吸附法、化学修饰法、生物修饰法等。

物理吸附法主要通过静电作用或范德华力等进行吸附,速度快、操作简单,但稳定性不高。

化学修饰法主要通过将分子修饰物共价连接到纳米金属表面,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生物修饰法主要利用生物分子的特异性与纳米粒子表面的化学组成进行反应,将生物分子与纳米粒子表面结合,通过构建生物纳米复合体实现表面修饰。

三、纳米金属材料的应用纳米金属材料在催化、传感、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催化领域,利用纳米金属材料催化反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环保、能源等领域。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应用近年来,贵金属纳米颗粒在化学、物理、生物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其特殊的光电学、磁电学、电学性质和催化活性,为其在催化、生物医学、传感、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旨在介绍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一、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金(Au)、银(Ag)和铂(Pt)等贵金属纳米颗粒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贵金属材料。

它们的制备方法包括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电化学法和热分解法等。

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制备贵金属纳米颗粒的传统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还原剂还原贵金属离子为金属纳米颗粒。

该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分散性好,但在还原剂的选择上需要考虑副反应的影响。

2. 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将纳米材料化合物光还原成原子集群或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更适合制备银、铂等纳米材料,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操作时需要的化学药品少;但是,其基础理论和操作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对光源的选择、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等方面有深刻理解。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指在不同电势下,通过电极反应将金、银、铂等贵金属还原为纳米颗粒的方法。

在该方法中,反应液中的金属离子与电极上生成的活性质子/电子配对,这些配对经过再反应便可生成纳米颗粒。

电化学法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形状多样,但还需要研究其纳米颗粒的尺度分布、自组装形态等方面。

4. 热分解法热分解法是通过将有机溶剂中的金属化合物在高温下分解得到金属纳米颗粒。

该方法操作简单,可制备大批量的纳米颗粒,但需要考虑化合物的选择和热分解的温度等因素,同时过高的热分解温度会导致纳米颗粒聚缩成多面体或更大尺寸的聚集体。

二、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应用领域1. 催化领域贵金属纳米颗粒在化学反应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有机氧化、还原和烷基化反应等催化反应中。

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与其表面等因素有关,如纳米颗粒的粒径、晶面结构和表面修饰化学基团等。

2. 生物医学领域贵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

金属纳米颗粒由于其独特的光学 、 电学 、 化学性质以及各种潜 在 的 应 用 价 值 , 受到不少研究人
员的广泛关注 。 实现金属纳米粒子尺寸 、 形貌可控 , 改善粒子分散性和稳定性 , 提高产率及纯度已成为具有 挑战性的研究课题 , 不断发展和完善金属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则显得尤为重要 。 本 文 总 结 了 目 前 制 备 金 属 电化学还原法 、 辐射还原法等 , 分类介绍了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 纳米材料的几种化学方法 : 化学试剂还原法 、 用的无机 、 有机还原剂 , 以及含氮 、 磷、 羧基 、 巯基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 合 物 等 修 饰 剂 并 重 点 总 结 了 其还原和修饰机理 。 关键词 金属纳米颗粒 还原剂 修饰剂 文献标识码 : A 281X ( 2010 ) 04058013 文章编号 : 1005中图分类号 : O611. 4 ; O614. 12
[ 20 ] - -
(6)
H O P O 幑帯幐 H O P O H ( 12 )
Surfactants Polymers Cyclodextrin and its derivatives Conclusion
元羟基类化合物既可以作金属化合物的溶剂也可以 作还原剂, 而且通过控制反应条件, 可以制备出多种 形貌的金属纳米材料 。 此外, 柠檬酸钠 、 抗坏血酸在 还原金属离子的同时还可以直接用作保护剂 。 在这 里, 我们把常见化学 还 原 剂 分 为 无 机 类 还 原 试 剂 和 有机类还原试剂 。 2. 1. 1 2. 1. 1. 1 无机类还原试剂 硼氢化物
Reducing Agents and Capping Agents in the Preparation of Metal Nanoparticles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

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纳米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方面,研究者们不断进行探索和尝试。

本文将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1. 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目前,化学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一定温度和气氛下,将金属原子或离子还原为金属纳米晶粒。

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法有纳米粒子合成法、溶胶-凝胶法、还原法、电化学法、电沉积法、微乳法、逆微乳法等。

2. 物理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物理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主要有激光烧结法、热蒸发法、分子束外延法等。

二、金属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方法1. 化学修饰化学修饰是指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在纳米粒子表面负载功能化分子,增加纳米粒子的特定性能。

如:芳香基化、硫醇化、胺基化等。

2. 物理修饰物理修饰是通过物理方法,在纳米粒子表面形成一定的物理结构和形态,增加纳米粒子的表面积和活性。

如氧化物修饰、金属氧化物修饰等。

三、金属纳米粒子的应用1. 光学应用金属纳米粒子在光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如: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多色荧光标记、红外吸收、激光等。

2. 电化学应用金属纳米粒子在电化学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如纳米电极、纳米电容器、集成纳米电路、柔性电子学等。

3. 生物医学应用金属纳米颗粒在生物医学应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肿瘤治疗、生物成像、药物传递、基因传递等。

四、金属纳米粒子的发展前景目前,金属纳米粒子的研究和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会越来越多样化,同时,纳米粒子的应用领域也会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会更加广泛。

在医疗、环保、新能源等领域,金属纳米粒子都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总之,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表面修饰是金属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纳米技术的关键环节。

在未来,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和应用会不断更新和拓展,进一步推动纳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特性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材料的研究趋向于微观层面,纳米材料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研究对象。

纳米材料指的是粒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材料,因其表面积大、形貌复杂以及量子尺寸效应等特性,在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而纳米金属材料则是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材料,其制备方法和特性分析也备受关注。

一、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目前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较为常见的方法有化学还原法、再结晶法、水热法、溶液法等。

其中,溶液法又分为溶胶-凝胶法、溶剂热法、电化学沉积法等多种方法,下面分别进行介绍:1.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将金属离子还原成相应的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还原剂使金属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并沉淀到溶液中,形成纳米颗粒。

其不同的还原剂、反应条件以及金属离子浓度等因素会影响纳米金属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金属颗粒较为简单,但有时会产生较多的表面修饰剂或胶体质子。

2.再结晶法再结晶法是通过控制温度和各个反应物浓度使其在系统中等离子体液滴崩解、成核、生长完成最终形成纳米颗粒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可以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合成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金属纳米颗粒,但受到相变和聚集现象等影响,难以控制颗粒的单分散性。

3.水热法水热法利用水热反应条件下的水热合成,通过各个反应物的添加和反应条件的控制来形成纳米颗粒。

其优点在于可以利用水热反应条件下的优惠反应特性(高温、高压),形成均匀分散的纳米材料。

如利用此法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具有较小的粒径,高度纯净和优异的抗菌性能。

4.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各项因素,在溶胶体系中形成胶状固体,并通过调整反应条件来制备纳米颗粒。

由于这种方法中载体常常是有机物或无机物,因此纳米颗粒常常具有较大比表面积和高度的孔隙结构。

5.溶剂热法通过控制反应系统中的溶剂和反应条件,形成较为均匀的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制备出的纳米颗粒,尺寸和形态较为稳定,而且优于传统的沉淀和化学还原法。

金属纳米多面体总结

金属纳米多面体总结

金属纳米催化剂多面体总结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尺寸小和表面积大等优点,因而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众多研究表明,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大小、形貌、组成及结构等,根据纳米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物态分类,可分为气相法、液相法和固相法。

液相法是通过可溶性金属盐类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常用的液相法包括:水热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沉淀法、微乳液法、醇类分解法和化学还原法等。

液相法具有易于控制反应组分,设备简单,机动灵活等优点,因而被广泛采用。

液相法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特定的装置;(2)反应易于控制;(3)可以批量生产。

以上优点使得液相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液相法制备金属纳米粒子最常用的三种方法为化学还原法、电化学合成法和金属有机前体的热分解法。

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取决于其组成、结构、尺寸和形貌等,因此可以通过优化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条件使金属纳米颗粒的催化性能达到最优⑴。

金属纳米催化剂的形貌对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均有影响。

最常用于制备金属纳米粒子的方法为化学还原法,最常用的还原剂为醇类,在反应过程中,醇类起还原剂和溶剂的作用,可以对过渡金属前驱体进行快速还原,从而形成胶体;尽管醇类在形貌调控中有广泛应用,但具有重复性差、对还原剂纯度要求高、对环境有一定程度污染等缺点,而水相还原法则不需使用有机溶剂,且高纯度的水便宜易得,在反应过程中,可通过使用具有不同还原能力的还原剂,方便快捷的操纵反应动力学,从而实现对金属纳米粒子形貌控制合成,水相化学还原法实现纳米钯颗粒的形貌控制合成采用化学还原法,以PdCl2为前体,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水为溶剂,PVP做为稳定剂,在KBr存在下,合成出形貌均一的Pd纳米立方体。

通过TEM结果发现Br—可以作为封端剂,改变丨100}晶面的生长速度,进而形成纳米立方体,虽然PVP的浓度可以改变Pd纳米粒子的尺寸,但是并不会改变形貌。

以Na2PdCl4为前体,抗坏血酸作为还原剂,水为溶剂,P123做为修饰剂,合成出形貌均一的二十面体状的Pd纳米粒子。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由于不同状态的纳米粒子的性质有较大的差异,故人们已经尝试很多方法用简单和多样的合成方法制备特定形貌和大小的金纳米粒子,如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球纳米片和纳米立方。

下面将介绍下目前合成金纳米粒子最常用的方法。

1梓檬酸盐还原法目前在众多的合成金纳米粒子方法中,最方便的方法是还原Au的衍生物。

很长的一段时间最流行的方法是在1951年Turkevitch提出的水溶液中用梓檬酸盐还原HAuCl4的方法,可得到20mn左右的金纳米粒子。

金纳米粒子在水溶液中合成的方法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金的盐溶液在适当的溶液中分解;第二,在某种还原剂中还原金的盐溶液;最后,在稳定剂中合成稳定的金纳米粒子。

目前,最流行的制备金纳米粒子的方法是在加热的条件下,在水溶液中用梓檬酸盐还原HAuCl4。

对于这个方法,通过改变金的浓度和梓檬酸盐的浓度,可以制备出大量的平均粒度的金纳米粒子。

2 Brust-Schiffrin法:两相合成并通过硫醇稳定人们于1994年提出了合成金纳米粒子的Brust-Schiffrin方法。

由于热稳定合成方法简单易行,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此方法在所有领域都有重要的影响。

金纳米粒子在有机溶剂中能分散和再溶解,并且没有不可逆的团聚或分解。

作为有机分子化合物,它们能很容易的控制和功能化。

Faraday的两相合成体系给予合成技术一定的启发,由于Au和S的软性质,这种方法便利用硫醇配体强烈绑住金。

四正辛基溴化按作为相转移试剂将AuCV转移到甲苯溶液中,并用NaBH4在正十二硫醇中还原AuCLT。

在NaBH4还原过程中,橙色相在几秒内向深棕色转变(图1):图1 Au化合物在硫醇溶液中被还原,其Au纳米粒子表面被有机外壳所覆盖其反应机理如下:3其它含硫配体其它含硫配体已经用于稳定金纳米粒子,如黄酸盐和二硫化物等。

二硫化物不如硫醇的稳定,但是在催化方面有明显的效果。

同样,硫醚不能很好的约束金纳米粒子,但是Rheinhout 团队利用聚硫醚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纳米银

纳米银

抗菌特点
广谱抗菌:一种抗生素能杀灭大约6种病原体,而纳米银可杀 灭数百种致病微生物。杀灭细菌、真菌、滴虫、支/衣原体、淋 球菌。 强效杀菌:Ag可在数分钟内杀死650多种细菌。 渗透性强:纳米银颗粒具有超强的渗透性,可迅速渗入皮下 2mm杀菌。 修复再生:纳米银可促进伤口愈合,促进受损细胞的修复与再 生,去腐生肌,抗菌消炎,有效地激活并促进组织细胞的生长, 加速伤口的愈合,减少疤痕的生成。 抗菌持久:纳米银颗粒经修饰,外加一层保护膜,在人体内能 逐渐释放,以达到持久的抗菌效果. 无耐药性:纳米银属于非抗菌素杀菌剂:纳米银可迅速直接杀 死细菌,使其丧失繁殖能力,因此,无法生产耐药性的下一代, 能有效避免因耐药性而导致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情况。
思考
早期对银纳米粒子的安全性研究结果都是安全的,而随 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纳米粒子存在一定的生物安 全隐患。 如今,银纳米粒子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产品和药物 中,能与人体的接触是密切,可通过皮肤、呼吸道、消 化道进入人体。 进入人体后的分布代谢又如何,这种纳米级的物质是否 能穿过血脑屏障而进一步带来危害?这些问题都需要我 们进行长期、深入的研究才能回答。
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通过在溶液中产生自由电子,还原金属离子制 备得到金属纳米粒子。利用电化学方法,在液相中采用 高分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稳定剂合成得到球形 的银纳米颗粒,通过改变电解质溶液的组分可以实现对 纳米粒子大小的有效调节。实验发现,PVP/Ag+ 的摩尔 比为50~500 时,最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微波合成法
微波合成法是因利用微波是一种新的加热方式而得名。
具体:以葡聚糖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采用微波高压液相 合成法制备银纳米粒子,所制备得到的纳米粒子平均粒 径为16 nm,产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一种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

一种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是通过将两种或多种金属元素以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然后通过化学还原、溶胶-凝胶法、溶液还原法、电化学沉积法、溅射法和高能球磨法等途径进行还原和合金化反应,从而得到所需的纳米合金颗粒。

以下将重点介绍四种常用的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

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

首先,在溶液中加入金属盐溶液,然后加入还原剂,如氨水、硼氢化钠等。

在适当温度和pH值的条件下,还原剂与金属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纳米颗粒。

随后,通过高速离心、过滤等步骤将纳米颗粒分离。

最后,通过烘干与表面修饰等工艺得到纯净的纳米合金颗粒。

2.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合成纳米材料的方法,也适用于制备纳米合金颗粒。

该方法通常是将金属盐与胶体溶液混合,在适当的pH条件下,通过加热蒸发或加入交联剂来形成颗粒凝胶,最后通过高温煅烧得到纳米合金颗粒。

溶胶-凝胶法具有工艺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制备高纯度、均一尺寸分布的纳米合金颗粒。

3. 溶液还原法溶液还原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合金颗粒的方法,又称为湿化学法。

首先,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将金属离子加入溶液中。

然后,在还原剂的作用下,金属离子逐渐还原为金属颗粒。

最后,通过过滤、离心等操作方式将纳米颗粒分离。

溶液还原法具有制备简单、可控性好、成本低的优点,适用于制备大批量、高纯度的纳米合金颗粒。

4. 电化学沉积法电化学沉积法是一种通过电解过程在电极上制备纳米合金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需要一个工作电极和一个反应电极,通过电解液的切换和电极电位的调整,在电极表面逐渐镀上金属颗粒。

通过控制电位、电流密度和电解液配方等参数,可以得到所需尺寸、形貌和成分的纳米合金颗粒。

电化学沉积法具有操作简便、可控性强、成本较低的特点,适用于制备具有特定形貌和尺寸的纳米合金颗粒。

总结来说,化学还原法、溶胶-凝胶法、溶液还原法和电化学沉积法是常用的纳米合金颗粒制备方法。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中的应用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中的应用

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金属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其中,金属纳米颗粒主要指的是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的金属颗粒,这些颗粒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因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众多金属纳米颗粒中,银、金和铜等几种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尤为广泛。

一、金属纳米颗粒的制备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制备金属纳米颗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还原金属离子产生金属纳米颗粒,反应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还原剂及表面活性剂来调节颗粒大小和形状等性质。

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重复性高等特点。

2. 光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是一种通过光诱导反应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方法。

该方法通常选择一种合适的光催化剂和还原剂,在光照下产生电子和空穴,电子和还原剂反应并还原金属离子,形成金属纳米颗粒。

该方法具有可控性强、适用性广、反应过程短等优点。

3. 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通过外加电压或电流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利用电化学反应将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纳米颗粒,具有操作简单、制备成本低等优点。

但是,由于需要使用电解质,因此对实验条件的要求较高。

二、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中的应用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特殊的光学性质和高比表面积,在光照下产生电子和空穴,从而促进有机物的分解和去除。

其中,银、金和铜等常见的金属纳米颗粒被广泛用于有机物降解、抗菌等方面的研究。

1. 金属纳米颗粒在有机物降解中的应用金属纳米颗粒在光催化分解有机物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银纳米颗粒为例,银纳米颗粒在光照下可以产生大量的电子和空穴,形成活性物种,进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和降解。

银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效果受颗粒大小、形状和物理化学性质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表征和优化。

2. 金属纳米颗粒在抗菌中的应用金属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尤其是银纳米颗粒在抗菌方面的应用亮点较为突出。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应用研究一、引言银纳米颗粒是指粒径在1-100纳米范围内的纳米颗粒,由于其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能源材料、环境治理、信息技术等领域。

本文将从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两方面进行综述。

二、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在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中,主要有化学还原法、光化学法、微波辅助法、后水热法、激光还原法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制备方法。

2.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使用还原剂来还原金属离子,制备金属纳米颗粒的一种常见方法。

该方法简单易用、成本低廉,并且可以实现批量生产。

目前已有许多文献报道了利用化学还原法制备银纳米颗粒的方法。

例如,Dai等人研究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包覆的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该方法使用了氢氧化钠作为沉淀剂,辅以旋转蒸发工艺和紫外线照射来控制颗粒的形态和尺寸分布。

2.2 光化学法光化学法是利用光化学反应来制备纳米颗粒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以通过不同的光源来实现纳米颗粒的制备与形态控制。

其中,紫外光是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常用光源之一。

利用紫外光辐射可促进银离子的还原和聚集,最终获得银纳米颗粒。

2.3 后水热法后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反应条件来制备银纳米颗粒的一种方法。

在该方法中,银离子以及还原剂被加入到反应釜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

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反应时间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形态和尺寸的银纳米颗粒。

三、银纳米颗粒的应用研究由于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目前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此外,银纳米颗粒还具备优异的光学、电学、磁学性能,因此在能源材料、环境治理、信息技术等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3.1 生物医药银纳米颗粒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方面。

由于其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用敷料、医用材料表面的涂层等方面。

此外,银纳米颗粒还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并且与蛋白质或物质结合形成复合材料,实现更好的药物传递和治疗效果。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银纳米颗粒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医学、光电子、催化、传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银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一、制备方法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制备银纳米颗粒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依靠还原剂在银离子溶液中还原成银原子,从而得到银纳米颗粒。

还原剂的种类和浓度对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分布有重要影响。

2. 光化学合成法光化学合成法是将光和化学反应相结合,通过光催化的作用产生银原子,从而制备银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高效、无污染等优点。

3. 微波法微波法是利用微波能量作为能源,在液相环境中诱导银化学还原反应,有效地控制了反应速率和温度,制备出纳米颗粒具有高度均一性和窄的尺寸分布。

4. 生物还原法生物还原法是在生物体的代谢过程中,利用微生物、真菌等生物体的代谢酶将银离子还原成银原子,从而制备银纳米颗粒。

这种方法具有环境友好、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二、表征技术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直接观察到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分布。

该方法可以通过瞬态形貌变化和尺寸分布实时观察纳米颗粒的生长和形成过程。

2. 红外光谱(FTIR)红外光谱可以检测到纳米颗粒表面的官能团,如羟基、羰基等,可以评估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化程度或嵌入到纳米颗粒中的分子的类型等信息。

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一种简单有效地检测纳米颗粒形貌、尺寸和分布的方法。

银纳米颗粒具有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峰,其峰值位置、强度和峰形可以用于评估纳米颗粒的尺寸、浓度、形貌等信息。

4. 动态光散射(DLS)动态光散射可以通过分散介质中纳米颗粒的布朗运动来测量纳米颗粒的尺寸分布和稳定性。

该方法适用于检测均一性较强的纳米颗粒体系。

5. X射线衍射(XRD)X射线衍射可以通过测量纳米颗粒的衍射图案来精确定量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和晶格参数。

三、总结本文介绍了银纳米颗粒的主要制备方法和表征技术。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

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及性能分析近年来,纳米材料的研究备受关注,其中纳米金属材料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类型,由于其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能源、生物医学和环境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纳米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

下文将以银纳米颗粒为例,介绍它的制备方法和性能分析。

一、纳米银颗粒制备方法目前,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法、电化学方法等。

其中,化学合成法已被广泛应用。

本文以化学还原法为例。

1.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通过还原剂还原银离子生成银纳米颗粒。

还原剂常用的有硼氢化钠、氢气、水合氢氟酸等。

在实验室中,一般使用硼氢化钠作为还原剂,实验步骤如下:1)将银离子的水溶液与硼氢化钠的水溶液混合,加热至80℃左右;2)银离子被还原为银原子,并形成以银原子为核心的纳米颗粒;3)加入稳定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使纳米颗粒分散均匀。

1.2 纳米银颗粒表征方法得到纳米银颗粒后,需要对其进行表征。

纳米颗粒的表征常用的方法有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布、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

在本文中,TEM和UV-Vis被用来表征纳米银颗粒。

2.1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TEM是一种直接观察纳米颗粒形态及尺寸的方法。

透射电子显微镜可以通过电子束的透射模式对样品进行显微成像和分析。

在TEM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纳米银颗粒的形态和尺寸,并进一步确定是否实现了单分散。

2.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也是一种有效的纳米颗粒表征方法。

随着颗粒半径的变小,吸收光谱峰会产生红移。

同时,由于表面电子云的存在,纳米颗粒表现出金属光学特性,即表现出吸收和散射等现象。

在纳米银颗粒制备后,我们可以测量它的吸收光谱,确认其特征吸收波长和浓度与其制备条件和生长模式的关系。

二、纳米银颗粒性能分析了解纳米颗粒的形貌和尺寸之后,需要进一步研究其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在电子、生物、能源和环保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与应用

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与应用纳米金属颗粒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纳米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其制备方法也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纳米金属颗粒制备方法,并探讨其在生命科学和能源领域的应用。

一、制备方法1. 化学还原法化学还原法是一种经典的制备纳米金属颗粒的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化学还原剂将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颗粒。

通常情况下,还原剂是一种强氧化剂,能够将还原金属颗粒的电子供给金属离子,使其还原成金属颗粒。

具体步骤如下:1)将金属离子和还原剂混合,形成还原反应物;2)通过加热或采用特定的反应条件,使还原反应物发生还原反应;3)形成纳米金属颗粒。

2. 激光剥离法激光剥离法是利用激光剥离技术,将金属板材表面的纳米金属颗粒剥离下来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高效、无污染、无需化学试剂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制造业、能源领域等各个方面。

具体步骤如下:1)将金属板材与激光束垂直,形成交集;2)激光束开始接触金属板材表面,发生剥离;3)将剥离下来的颗粒通过各种方法过滤和分离,得到纳米金属颗粒。

3. 桥式变压器法桥式变压器法是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制备纳米金属颗粒方法。

其原理是将金属电极接到桥式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通过变压器中心接地的变压器结构,使两个电极之间的电压发生变化,从而形成电磁感应作用。

接地的金属表面将产生放电现象,从而制备出纳米金属颗粒。

具体步骤如下:1)将金属电极接到桥式变压器的电源输出端;2)将接地的金属表面放置在反应液中;3)通过桥式变压器中心接地的变压器结构,形成电磁感应作用,引起金属表面的放电现象;4)在反应液中形成纳米金属颗粒。

二、应用领域1. 生命科学领域纳米金属颗粒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最常见的应用是制备纳米金属颗粒标记的生物分子,例如蛋白质、抗体、DNA 和RNA等。

这种标记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精确地追踪这些分子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

此外,纳米金属颗粒还可以用于针对荷瘤细胞的靶向性治疗。

2. 能源领域纳米金属颗粒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属纳米颗粒制备中的还原剂与修饰剂》总结
一:金属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多,表面原子可与其他原子结合稳定下来,使材料化学活性提高。

)和量子尺寸效应,因而有不同于体相材料的光学、电磁学、化学特性。

目前制备方法为液相合成(操作简便、成本低、产量高、颗粒单分散性好)。

——以金属盐或金属化合物为原料将其还原得到金属原子后聚集成金属纳米粒子。

而金属纳米粒子比表面积大、物化活性高、易氧化、易团聚,所以需要引入修饰剂来控制形貌、稳定或分散纳米颗粒。

液相还原法按照溶剂不同可分为有机溶剂合成法(结晶性好、单分散性好、形貌易控、不能直接用于生物体系、环境不友好)和水溶液合成法(水溶性、制备方法简单环保、成本低、颗粒大小不均一)。

按照还原手段不同可分为化学试剂还原法、辐射还原法、电化学还原法。

二:化学试剂还原法中常用的还原剂及其还原机理
还原能力不同:1)强还原剂(硼氢化物、水合肼、氢气、四丁基硼氢化物),还原能力强、反应速率快、纳米颗粒多为球形或类球形、尺寸小。

2)弱还原剂(柠檬酸钠、酒石酸钾、胺类化合物、葡萄糖、抗坏血酸、次亚磷酸钠、亚磷酸钠、醇类化合物、醛类化合物、双氧水、DMF),反应体系一般需要加热。

例如多元羟基类化合物可做溶剂和还原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可制备多种形貌的材料。

柠檬酸钠、抗坏血酸做还原剂的同时可做保护剂。

(一)无机类还原剂
1,硼氢化物(硼氢化钠钾、硼氢化四丁基铵TBAB),硼氢化钠化学性质活波与水反应放出
氢气,与金属盐反应时所需浓度低。

2,氢化铝锂,还原性极强,应用不及硼氢化钠。

3,水合肼N2H4·H2O,应用广泛。

在碱性介质中为强还原剂。

4,双氧水。

5,有机金属化合物,二茂铁还原制备银纳米线。

6,氢气,(可以合成相当稳定无保护的可进一步修饰的银纳米颗粒。

),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得到相当大尺寸跨度的纳米颗粒,进一步处理如过滤离心可以得到尺寸分布窄的颗粒。

7,次亚磷酸盐,弱还原剂,因为容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一般用3-4倍。

酸性条件下反应速度加快,认为酸性条件下利于次亚磷酸像活泼型转变。

8,无机格利雅试剂,改变格利雅试剂的种类、MCln的组成、合成条件可得到不同比例的双
金属合金纳米晶。

(二)有机类还原剂
1,柠檬酸钠,合成中可同时做稳定剂,原料易得、易操作、需要控制好反应温度及时间。

2,酒石酸钾。

3,胺类化合物(氨基酸、聚合物),可做还原剂和稳定剂。

胺类化合物失电子被氧化成阳离子自由基金属阳离子得电子被还原成核长大。

提出银纳米颗粒的形成过程中会生成亚胺和腈
的反应机理。

4,酰胺类,DMF可还原硝酸银制备银纳米颗粒,甲酰胺在室温下可自发还原银盐(可以PVP 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高分子单体丙烯酰胺及其聚合物既可以作为还原剂也可以作为修饰剂(银还原的过程中丙烯酰胺可以聚合,聚合物可包覆纳米粒子使其稳定)。

5,抗坏血酸,过量的抗坏血酸可做稳定剂,在铜纳米颗粒的制备过程中,过量抗坏血酸可防止铜纳米颗粒氧化。

6,醛类化合物,银镜反应主要还原银离子,加入适当的稳定剂如溴化十六碳烷基三甲铵HTAB 可制备金属纳米颗粒。

葡萄糖也可以进行此种还原。

7,醇类化合物(乙醇、乙二醇、含羟基的醇或酚)既做溶剂又做还原剂。

(三)金属纳米颗粒的常用修饰剂及其作用机制
修饰剂(稳定剂、包覆剂)可以更好地控制粒子大小、尺寸分布、形貌、溶解性、稳定性。

有硫醇、胺类、膦、各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天然大分子(壳聚糖、DNA分子蛋白质)、无机类聚合物(由硅酸酯或钛酸酯的醇解和缩聚产生的SiO2、TiO2)
修饰剂作用机制:配位键(向金属原子提供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离子键(静电吸引钝化金属颗粒表面的活波原子)、空间效应(聚合物、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硅胶,包覆纳米颗粒)1,硫醇及含硫衍生物,机理是硫醇盐官能团向金属提供电子形成化学吸附作用(其稳定的纳米颗粒在如环己烷、甲苯等非极性、弱极性溶剂中稳定)
2,羧酸及其衍生物,长链的不饱和羧酸对控制颗粒尺寸和表面性质效果较好(烷基羧酸盐稳定的银纳米颗粒由银原子和羧酸银组成,通过氧化还原滴定、循环伏安、热分析可确定银和羧酸银的比例,当羧酸链越长,银原子比例越大),油酸和油胺可同时用作稳定剂来制备金属纳米颗粒。

3,胺类及酰胺类衍生物,与金属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电中性的,以弱的共价键相连。

胺类化合物包覆的金属纳米颗粒具有动力学稳定性。

4,有机膦(三辛基膦、三苯基膦),P配位的稳定剂可作为半导体纳米颗粒和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的稳定剂。

有机
膦稳定的金原子簇通常尺寸小尺寸分布窄,但是在稀溶液中以及温度升高时不稳定,利用这种不稳定性通过配体交换可以制备其他配体包覆稳定的金属纳米颗粒。

5,表面活性剂,用于微乳液反应体系(在微小液滴空间里的反应最终包覆金属纳米粒子。

),合成的纳米粒子稳定且单分散性好,AOT(双(2-乙基己基)琥珀酸酯磺酸钠)常用,浓度越大颗粒越大,但是纳米颗粒会缓慢团聚。

乙醇中含有氧化乙烯基团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油醇聚氧乙烯醚,硬脂醇聚氧乙烯醚,油醇聚十氧乙烯基醚)既可做还原剂又可通过空间效应稳定金属纳米颗粒。

6,聚合物,通过影响纳米颗粒的成核、生长进而实现对颗粒尺寸形貌和性质的调控(离子型聚合电解质(如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ADMAC等)、非离子型聚合物(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嵌段、接枝、交替以及无规型的共聚物),离子型聚合电解质(空间稳定、静电稳定),非离子型聚合物(空间效应)、含功能团的聚合物(空间效应和静电效应、配位键和)。

7,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环糊精可形成包含配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