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CMS分析方法
GCMS分析方法
![GCMS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71f2e2c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c.png)
GCMS分析方法GCMS(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即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食品、药物等领域。
本文将对GCMS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GC工作原理GC(Gas Chromatography)即气相色谱,是一种基于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的方法。
GC仪器主要由进样系统、柱和检测器组成。
样品在进样系统中被蒸发成气态,然后被推动进入柱中,通过柱内的固定相进行分离,最后被检测器检测。
二、MS工作原理MS(Mass Spectrometry)即质谱,是一种利用质量分析仪器对化学物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MS仪器主要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样品在离子源中被电离产生离子,在质量分析器中根据离子的质荷比进行分析和分离,最后被检测器检测。
三、GCMS联用技术原理GCMS联用技术即将GC和MS两种仪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分离和定性分析的联用技术。
在GC柱分离后,每一组分进入MS进行质谱分析,通过质谱图谱的得到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进行分析和定性。
四、GCMS分析方法步骤1.样品制备:样品的优化制备是GCMS分析的关键步骤,不同样品需要采用不同的制备方法,如提取、蒸馏、萃取等。
2.进样:将样品制备后的溶液通过进样器引入GC柱中,进样的方式有液相进样、固相微萃取进样等。
3.柱分离:样品进入GC柱,在柱中进行分离,分离方式可以采用多种选择性的固定相柱。
4.柱温程序升温:通过设定不同的柱温程序升温曲线,使样品在不同温度时分离出不同的组分。
5.质谱检测:GC柱中的组分进入MS进行质谱分析,通过质谱图的峰形、峰面积和质谱对应的目标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进行定性分析。
6.数据处理:通过对质谱图进行解析、比对库库查询等方法,进行目标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五、GCMS分析应用1.环境分析:可以用于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分析,如有机氯、有机磷、有机酸等。
GCMS工作原理
![GCMS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bde3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d.png)
GCMS工作原理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的高效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GCMS的工作原理。
GCMS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质谱两个部分。
1. 气相色谱部分:气相色谱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的过程。
首先,将待测样品注入进气相色谱柱中。
气相色谱柱通常是一种具有高分离能力的毛细管柱。
样品在柱中经过一系列的分离过程,不同的化合物根据其在柱中的亲疏水性质和分子量大小等特性被分离开来。
分离后的化合物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入质谱部分进行进一步分析。
2. 质谱部分:质谱是对气相色谱柱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首先,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入质谱仪中。
在质谱仪中,化合物被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产生大量的离子。
离子根据其质荷比(m/z)进入质谱仪中的质谱分析器进行分析。
常用的质谱分析器有质量过滤器、磁扇质谱仪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等。
在质谱分析器中,离子根据其质荷比被分离并进入离子检测器。
离子检测器会测量离子的数量,并产生一个电流信号。
这个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后,可以得到样品中各个化合物的相对丰度。
通过与标准品进行比对,可以进一步得到样品中各个化合物的浓度。
GCMS的工作原理基于气相色谱和质谱的联用,充分发挥了两种技术的优势。
气相色谱可以对复杂样品进行高效分离,而质谱可以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高灵敏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因此,GCMS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总结一下,GCMS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气相色谱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然后通过质谱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联用技术具有高效、灵敏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
gcms外标法
![gcms外标法](https://img.taocdn.com/s3/m/46452de3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5.png)
gcms外标法gcms外标法(GC/MS external standard method)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应用于化学分析领域。
通过与已知浓度的外部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来测定待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
本文将详细介绍gcms外标法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gcms外标法是基于质谱和气相色谱的联用分析技术。
首先将待测样品与已知浓度的外部标准物质分别进行气相色谱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检测。
通过比较待测样品峰面积与外部标准物质峰面积的比值,可以推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制备,确保样品的纯度和稳定性,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2. 外部标准曲线绘制准备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外部标准物质溶液,每个浓度的溶液分别进行进样和测量。
在质谱检测结果中,记录各标准物质的峰面积和浓度,以此绘制外部标准曲线。
3. 待测样品分析将待测样品溶解并进行气相色谱分离。
将分离后的物质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检测。
记录待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峰面积。
4. 计算分析物含量根据待测样品目标分析物峰面积与外部标准曲线的对应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外部标准物质的选择要与待测样品的特性相符,以确保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样品制备过程中,注意避免污染和样品损失,以减少误差。
3. 在进行浓度测定时,应涉及多个标准物质,以提高测定的可靠性。
4.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发生化学品泄漏和人身伤害。
综上所述,gcms外标法是一种基于质谱和气相色谱的联用分析技术,通过与外部标准物质比较,可以准确测定待测样品中目标分析物的含量。
在应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样品制备、外部标准曲线绘制、待测样品分析等步骤,并且要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
通过合理的实验设计和仔细的操作,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GCMS基本原理和VOC及其分析方法
![GCMS基本原理和VOC及其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66ded1b52ea551810a6878c.png)
• 避免静电放电,压强高,气体传导引起的高压放电
-提高灵敏度 !!!
真空的基本概念
‘真空’指系统的气压低于一个大气压的状态。
质谱分析中常用‘orr’作为真空计量单位
1 orr = 1 mmHg 1 orr=133.3Pa 1大气压 = 760 mmHg 真空的划分 P > 10-2 orr P = 10-2 - 10-4 orr P = 10-4 - 10-7 orr 低真空 中真空 高真空
气相色谱仪结构
热导 TCD 氢火焰 FID 进样系统 气路系统 检测系统 电子捕 ECD 氮、磷 NPD 火焰光 FPD
质谱 MS
色谱柱、柱箱
色谱工作站
色谱分离
时间
GC 柱
流量 流出时间不同实现分离
3
2
1
混合物
单体化合物
气相色谱分离过程
气相色谱的分离是基于各种物质在固定相中的保留能力不同
在一定温度和载气流速条件下、流出时间不同而实现分离。
(分析空气,液体和固体样品)
• Liquid/solid samples analyzed by Headspace
(用頂空分析液态/固态样品)
Capable of detecting chemical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at very low levels
预柱(3m)
分析柱(27m)
柱流量 3mL/min
① 前吹扫 ②后吹扫
Example: ① Fore flush (Injection): 60 sec (Detectable until Retention time 10 min. ) ② Back flush: Until the end of acquisition (until next Analysis)
gc-ms分析原理
![gc-ms分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e19d2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a1.png)
gc-ms分析原理
GC-MS分析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简称,它结合了气相
色谱仪(GC)和质谱仪(MS)的优点,用于物质的分离、检
测和鉴定。
其原理如下:
1. 气相色谱(GC)分离:首先,待分析样品在高温下蒸发成
气态,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
气相色谱柱是具有独特化学性质的管状材料,它可将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按其化学性质和亲和性分离开来。
分离完成后,化合物会按顺序从气相色谱柱中逐个进入到质谱仪中。
2. 质谱(MS)检测:通过质谱仪对从气相色谱柱中进入的化
合物进行检测和鉴定。
质谱仪中的主要部件为电子轨道和磁场。
当化合物进入质谱仪后,首先被电子束离子化,形成离子。
这些离子在磁场的作用下将按其质量/电荷比(m/z)进行分离和
分辨,然后被侦测器接收。
3. 数据分析和结果获取:通过对质谱信号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获得样品中存在的化合物种类和相对含量等信息。
这些分析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和展示,用于鉴定和定量分析。
总结起来,GC-MS分析是通过将待分析样品分离为不同的化
合物,并通过质谱技术对其进行检测和鉴定的一种分析方法。
通过对分离后的化合物的质谱信息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获得关于样品中化合物的详细信息。
【实力干货】GC-MS原理及分析方法
![【实力干货】GC-MS原理及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6fb4c45022aaea998f0ff2.png)
【实力干货】GC-MS原理及分析方法禾川化学检测中心运用大型光谱仪器按照相关产品的国标、美标、ISO标准,解决企业产品在研发、生产、商检等过程中的检测需求。
GC-MS(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er),为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
其中GC为气相色谱,其流动相为惰性气体(多使用氦气)。
根据样品极性不同,可以选用不同的色谱柱(多为毛细管柱)。
GC装置主要分为:进样口、色谱柱和检测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进样口是将样品引入连续的载气流中的装置,现在多使用自动进样装置,将样品自动引入到进样口中。
与以前的手动进样相比,自动进样能够提供更好的分析重现性,并可以更好的进行时间优化。
常见的进样口类型有:分流/不分流进样口;柱头进样口;程序升温蒸发进样口;阀进样口;吹扫-捕集进样口和固相微萃取进样口。
其中分流/不分流进样口为最常用进样口。
样品从注射器经过隔膜进入到一个加热了的小室中,热量使得样品及样品的基体挥发,然后载气将挥发后的样品全部(不分流模式)或部分(分流模式)吹扫入色谱柱中。
在分流模式中,样品与载气的混合物大部分通过分流出口放空。
当样品中的被分析物含有高的分析浓度(>0.1%)时,宜采用分流进样,对于只含有很少被分析物的痕量分析(<0.01%),则最好用不分流进样。
色谱柱主要有两种(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由于毛细管柱内径很小,分离效率较高,因此较为常用。
当多组分的混合样品进入色谱柱后,由于柱中吸附剂对每个组分的吸附力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运行速度也就不同。
吸附力弱的组分容易被解吸下来,最先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而吸附力最强的组分最不容易被解吸下来,因此最后离开色谱柱。
如此,各组分得以在色谱柱中彼此分离,顺序进入检测器中被检测、记录下来(图1)。
气相色谱法中可以使用的检测器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火焰电离检测器(FID)与热导检测器(TCD)。
这两种检测器都对很多种分析成分有灵敏的响应,同时可以测定一个很大的范围内的浓度。
《GCMS定性分析》课件.pptx
![《GCMS定性分析》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e930468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3.png)
3
GCMs定性分析在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医药等 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 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GCMs定性分析的基本原 理
GCMs定性分析的原理概述
概述
GCMs定性分析是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方法,用于鉴定和识别化合物。它 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进行分离,并通过检测 器检测。
原理
GCMs定性分析基于热解吸技术,将样品中的化合物转化为气态,通过色谱柱 分离后进入质谱检测器。通过比较标准品和未知物的色谱保留时间和质谱碎片 信息,进行化合物的鉴定。
GCMs定性分析的实验过程
01
02
03
04
样品处理
将样品进行适当的前处理,如 萃取、净化等,以去除干扰物
质并提取目标化合物。
仪器条件设置
化学计量学方法
利用化学计量学算法对实验数据 进行处理,通过模式识别和聚类 分析等方法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分 类和归属。
实验结果解析实例
实例一
01
在GCMS定性分析中,通过对比标准谱图,成功鉴定出样品中
的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合物。
实例二
02
利用保留指数法,成功推断出未知样品中可能含有C10H14类
型的化合物,进一步通过谱图解析确定了其为萘类化合物。
GCMs定性分析的未来应用前景
环境监测与保护 GCMs定性分析可用于环境样品 中污染物的快速检测和鉴定,为 环境监测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临床诊断与治疗 通过GCMs定性分析,可以快速 准确地检测生物样品中的药物、 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等,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GCMs定性 分析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 质和营养成分,保障食品安全和 质量控制。
gcms原理及图谱分析
![gcms原理及图谱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e395c66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2.png)
gcms原理及图谱分析GCMS原理及图谱分析。
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它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高灵敏度的分析。
本文将对GCMS的原理及图谱分析进行介绍。
GCMS的原理。
GCMS的原理主要包括样品的挥发性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分离,然后进入质谱进行离子化和质谱分析。
首先,样品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不同化合物在柱上停留时间不同,通过柱温程序升温,分离出不同化合物。
然后,化合物进入质谱离子源,经过电子轰击或化学离子化产生离子,质谱对这些离子进行分析,得到质谱图谱。
GCMS图谱分析。
GCMS图谱是GCMS分析的结果,通过对图谱的解析可以得到样品中的化合物信息。
GCMS图谱主要包括质谱图和色谱图两部分。
质谱图是通过质谱仪获得的,它显示了不同离子的相对丰度,通过对质谱图的解析可以得到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色谱图是通过气相色谱获得的,它显示了不同化合物在柱上的停留时间,通过对色谱图的解析可以得到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纯度信息。
GCMS图谱分析的步骤主要包括,首先,对质谱图进行解析,确定主要的离子峰和相对丰度,推断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其次,对色谱图进行解析,确定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时间,推断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和纯度;最后,将质谱图和色谱图进行对比,确认化合物的结构和含量。
GCMS图谱分析的应用。
GCMS图谱分析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在食品安全领域,GCMS图谱分析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食品成分等进行分析,保障食品安全。
在环境监测领域,GCMS图谱分析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保护环境。
在药物分析领域,GCMS图谱分析可以对药物中的成分、杂质进行分析,保障药物质量。
总结。
GCMS是一种高效、高灵敏度的分析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的结合,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分离和分析。
GCMS使用方法
![GCMS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e0380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9.png)
GCMS使用方法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检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GCMS的使用方法。
一、仪器准备1.确保GC部分的仪器正常工作,如气源、分析柱、进样口等。
2.确保MS部分的仪器正常工作,如离子源、检测器等。
3.预热分析柱和MS部分。
二、操作流程1.设置运行参数- 载气流速: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一般为0.5-3 mL/min。
-温度程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一般分为等温和升温两种。
-进样口温度: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
-柱温: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
-MS扫描范围和时间: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
2.进样-准备好待测样品。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进样方法,如液相进样、固相进样、头空进样等。
-设置进样量,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进行选择。
-进行进样。
3.开始运行-启动GC和MS部分的仪器。
-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如气体流速、温度等是否正常。
-开始运行分析方法。
4.数据处理-在GCMS软件上设置峰检测条件,如峰宽、峰面积等。
-分析峰的保留时间和质谱图,进行峰的鉴定和定性分析。
-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出待测物的含量。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报告撰写。
三、常见问题解决办法1.峰形不对称或峰形畸形:-检查柱温是否过高或过低。
-检查进样量是否过大或过小。
-检查载气流速是否合适。
2.噪声或基线不稳定:-检查气源和进样部分是否存在漏气。
-检查进样口和分析柱是否存在污染。
-检查离子源和检测器是否需要清洁。
3.低灵敏度:-检查离子源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正确。
-检查离子源和检测器是否需要进行清洗或更换。
四、注意事项1.样品准备:样品必须完全溶解于溶剂中,且溶剂应该与分析柱和仪器的要求相符。
2.柱的选择:根据样品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柱,如极性柱、非极性柱等。
GC-MS分析方法
![GC-MS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7c83c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07.png)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仪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质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离子源。
离子源的不同决定了对被测样品的不同要求,同时所得到信息也不同。
质谱仪的分辨率也非常重要,高分辨质谱仪可以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式,这对于未知物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质谱分析前,要根据样品状况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质谱仪。
目前,有机质谱仪主要有两大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就这两类仪器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GC-MS分析方法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在GC-MS分析中,色谱的分离和质谱数据的采集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使每个组分都得到分离和鉴定,必须设备合适的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类型(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固定液种类,汽化温度,载气流量,分流比,温升程序等。
设置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均使用毛细管柱,极性样品使用极性毛细管柱,非极性样品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未知样品可先用中等极性的毛细管柱,试用后再调整。
当然,如果有文献可以参考,就采用文献所用条件。
质谱条件包括电离电压,电子电流,扫描速度,质量范围,这些都要根据样品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保护灯绿和倍增器,在设定质谱条件时,还要设置溶剂去除时间,使溶剂峰通过离子源之后再打开灯绿和倍增器。
在所有的条件确定之后,将样品用微量注射器注入进样口,同时启动色谱和质谱,进行GC-MS分析。
GC-MS数据的采集有机混合物样品用微量注射器由色谱仪进样口注入,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原在离子源被电离成离子。
离子经质量分析器,检测器之后即成为质谱仪号并输入计算机。
样品由色谱柱不断地流入离子源,离子由离子源不断的进入分析器并不断的得到质谱,只要没定好分析器扫描的质量范围和扫描时间,计算机就可以采集到一个个的质谱。
如果没有样品进入离子源,计算机采集到的质谱各离子强度均为0。
当有样品过入离子源时,计算机就采集到具有一定离子强度的质谱。
并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强度相加。
显示出总离子强度,总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总离子色谱图,总离子色谱图的形状和普通的色谱图是相一致的。
GCMS工作原理
![GCMS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c7b96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8.png)
GCMS工作原理概述: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和质谱仪,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GCMS工作原理包括样品进样、气相色谱分离、质谱检测和数据分析等步骤。
一、样品进样:样品进样是GCMS分析的第一步。
样品通常以气体或液体形式进入气相色谱柱。
气体样品可以直接进入,液体样品则需要通过进样器进行蒸发和气化。
进样器中的样品在高温下挥发成气体,并通过气流输送到色谱柱中。
二、气相色谱分离:气相色谱是GCMS的核心部分,它通过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在色谱柱中进行分离,使各个化合物分离开来。
色谱柱通常由具有特定性质的填充物填充,如聚硅氧烷、聚乙二醇等。
样品在柱中通过气流传送,不同化合物根据其在柱中的亲和性和挥发性的差异而分离出来。
分离后的化合物按照顺序进入质谱仪进行检测。
三、质谱检测:质谱仪是GCMS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
质谱仪将分离后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并通过对离子进行质量分析来确定化合物的种类和相对丰度。
质谱仪通常由离子源、质量分析器和检测器组成。
离子源:离子源将进入质谱仪的化合物转化为离子。
最常用的离子化技术是电子轰击离子化(EI)。
在EI中,样品分子被电子轰击后形成离子,并通过电场传输到质量分析器。
质量分析器:质量分析器用于对离子进行质量分析。
最常用的质量分析器是四极杆质谱仪。
四极杆质谱仪通过调节电场和磁场的强度,使具有不同质荷比的离子通过,并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
检测器:检测器用于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
最常用的检测器是离子倍增器检测器(EMD)。
EMD通过将离子转化为电流信号,并放大和记录信号来测量离子的相对丰度。
四、数据分析:GCMS检测得到的数据通常以质谱图的形式呈现。
质谱图显示了不同化合物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
根据质谱图,可以通过与已知化合物的质谱库进行比对来鉴定未知化合物。
此外,GCMS还可以通过对质谱图的定量分析来确定化合物的含量。
总结:GCMS是一种强大的分析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中的化合物。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用方法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3d7f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6.png)
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使用方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是一种强大的分析工具,广泛用于化学分析、环境监测、食品检测、药物研究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GC-MS 仪的使用方法,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和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GC-MS仪是由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两个部分组成的联用仪器。
GC负责将样品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而MS则负责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逐个检测和鉴定。
因此,使用GC-MS仪需要分为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进行讲解。
首先,样品制备非常关键,它直接影响到后续分析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样品制备的步骤通常包括采集样品、样品预处理和提取。
采集样品时要注意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的清洁,避免污染样品。
样品预处理和提取要根据不同样品的特点进行选择合适的方法,比如溶剂提取、固相萃取等。
仪器操作方面,首先要准备好GC和MS的相关设置。
GC方面,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色谱柱,根据分离度和灵敏度等要求进行选择。
然后要调整好柱温、进样量、进样模式等参数,以保证分离效果和峰形。
MS方面,要进行质谱仪的校准,以确保质谱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接下来是样品的进样和分析。
进样是将样品引入GC-MS仪进行分析的过程,它决定了分析样品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在进样之前,要将样品进行适当的稀释或浓缩,以确保进样量在仪器的工作范围内。
进样时要注意样品的插入方式和时间,以避免污染。
进样完成后,打开仪器的供气系统,给仪器提供所需的气体,比如氢气、氮气等。
然后启动仪器,进行顺利的升温和稳定步骤,以使仪器达到工作状态。
在数据处理方面,GC-MS仪生成的数据通常是一组色谱图和质谱图。
色谱图可以通过GC的检测程序自动生成,而质谱图需要通过质谱仪中的软件进行解析。
要正确解析质谱图,通常需要对峰进行数据校准、信号去噪、质谱库检索等操作。
在峰面积计算方面,可以采用内标法或外标法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根据数据进行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
总结起来,使用GC-MS仪需要进行样品制备、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苯系物的GCMS法分析PPT课件
![苯系物的GCMS法分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6e698f58fafab068dc0254.png)
利用质量色谱图分开重叠峰 (a) 总离子流色谱图 (b) 以m/z91所作的质量色谱图 (c) 以m/z136所作的质量色谱图
谱库检索
GC-MS最主要的定性方式是谱库检索。
由总离子色谱图可以得到任一组分的质谱图, 得到质谱图后可以通过计算机在数据库中检索, 检索结果以匹配度大小顺序排列出可能的化合 物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和结构式等。使用者 可以根据检索结果和其它的信息,对未知物进 行定性分析。
实验步骤
开机 待真空度达到要求后,手动检峰,自动
调谐 设定实验条件 进样分析 数据处理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Thank You
在别人的演说中思考,在自己的故事里成长
Thinking In Other People‘S Speeches,Growing Up In Your Own Stor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缺点
对未知样品定性能力较差
高效分离混合 物的特点
GC
高分辨率地鉴定 化合物的特点
MS
GC/MS
联用后的优势
气相色谱仪是质谱法理想的进样器
质谱仪作为气相色谱法的检测器,灵敏度高于 气相色谱的通用检测器(TCD、FID)
定性参数增加、结果可靠。
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
色谱条件:色谱柱类型(填充柱或毛细 管柱),固定液种类,汽化温度,载气 流量,分流比,柱温等;
质谱仪
(一)、真空系统: 2级真空:机械泵和涡轮分子泵 机械泵把真空降到一定水平后启动涡轮分子泵 (二)、进样系统: 色谱进样或直接进样 (三)、离子源
gc-ms分析原理
![gc-ms分析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58a1756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76.png)
gc-ms分析原理GC-MS分析原理。
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技术,它将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和精确鉴定。
在GC-MS分析中,样品首先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进行检测和分析。
本文将重点介绍GC-MS分析的原理及其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1. 气相色谱分离原理。
气相色谱是一种基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技术。
在气相色谱柱中,样品混合物首先被注入到流动相中,然后通过柱内的固定相进行分离。
固定相通常是一种多孔的固体材料,如硅胶或聚合物,它能够根据化合物的亲/疏水性和分子大小进行选择性分离。
在气相色谱柱内,化合物会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不同而以不同的速率移动,从而实现分离。
最终,样品混合物中的各种化合物会在不同的时间点到达检测器,实现分离和定量分析。
2. 质谱检测原理。
质谱是一种通过分析化合物的质荷比来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的技术。
在GC-MS中,分离后的化合物首先进入质谱仪,然后通过电离源获得带电离子。
这些带电离子会根据其质荷比在质谱仪中进行加速、分离和检测。
通过测量带电离子的质荷比,可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结构。
质谱检测可以提供对化合物的高度特异性和灵敏度的分析,因此在化合物鉴定和定量分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GC-MS联用分析原理。
GC-MS联用技术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气相色谱能够对样品中的化合物进行高效分离,而质谱能够对分离后的化合物进行精确鉴定。
通过联用技术,可以实现对复杂样品混合物的全面分析,包括化合物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GC-MS 联用技术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化学分析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4. 应用领域。
GC-MS分析技术在化学分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可以利用GC-MS对水、土壤和大气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GCMS分析方法
![GCMS分析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7d817b81c758f5f71f673f.png)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仪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质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离子源。
离子源的不同决定了对被测样品的不同要求,同时所得到信息也不同。
质谱仪的分辨率也非常重要,高分辨质谱仪可以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式,这对于未知物定性就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质谱分析前,要根据样品状况与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质谱仪。
目前,有机质谱仪主要有两大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就这两类仪器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GC-MS分析方法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在GC-MS分析中,色谱的分离与质谱数据的采集就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使每个组分都得到分离与鉴定,必须设备合适的色谱与质谱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类型(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固定液种类,汽化温度,载气流量,分流比,温升程序等。
设置的原则就是:一般情况下均使用毛细管柱,极性样品使用极性毛细管柱,非极性样品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未知样品可先用中等极性的毛细管柱,试用后再调整。
当然,如果有文献可以参考,就采用文献所用条件。
质谱条件包括电离电压,电子电流,扫描速度,质量范围,这些都要根据样品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保护灯绿与倍增器,在设定质谱条件时,还要设置溶剂去除时间,使溶剂峰通过离子源之后再打开灯绿与倍增器。
在所有的条件确定之后,将样品用微量注射器注入进样口,同时启动色谱与质谱,进行GC-MS分析。
GC-MS数据的采集有机混合物样品用微量注射器由色谱仪进样口注入,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原在离子源被电离成离子。
离子经质量分析器,检测器之后即成为质谱仪号并输入计算机。
样品由色谱柱不断地流入离子源,离子由离子源不断的进入分析器并不断的得到质谱,只要没定好分析器扫描的质量范围与扫描时间,计算机就可以采集到一个个的质谱。
如果没有样品进入离子源,计算机采集到的质谱各离子强度均为0。
当有样品过入离子源时,计算机就采集到具有一定离子强度的质谱。
并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强度相加。
GCMS方法检测全血中15种农药残留
![GCMS方法检测全血中15种农药残留](https://img.taocdn.com/s3/m/892d0409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e.png)
GCMS方法检测全血中15种农药残留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对复杂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高效准确的检测。
本文将介绍GCMS方法在全血中检测15种农药残留的应用。
首先,GCMS方法需要从全血样品中提取农药残留物。
提取方法通常采用固相萃取(Solid-phase Extraction,SPE)或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技术。
在SPE方法中,样品经过预处理后与吸附剂接触,农药残留物被吸附在吸附剂上,随后通过洗脱等步骤得到目标化合物。
在LLE方法中,样品经过预处理后与有机溶剂接触,农药残留物被有机溶剂提取,随后通过挥发或蒸发浓缩得到目标化合物。
提取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全血中其他成分的去除或削弱,以提高农药残留物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
提取后的样品需要进行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分离。
GCMS仪器通常采用毛细管柱作为分离柱,柱内涂有不同类型的固定相,将混合样品中的化合物按照它们在固定相上的亲疏性进行分离。
柱温和流动相的选择是影响分离结果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流动相有氮气、氢气和惰性气体。
柱温的选择要根据不同农药残留物的热稳定性和沸点进行调控。
柱温的升降速率也会对分离结果产生影响,需要在分析中进行优化。
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Mass Spectrometry,MS)部分进行检测和定量。
MS可根据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图谱鉴定化合物,并通过基准物质法进行定量分析。
GCMS常用的离子化技术有电子轰击离子化(Electron Impact Ionization,EI)和化学离子化(Chemical Ionization,CI)。
EI离子化技术通常用于研究未知化合物的鉴定。
CI离子化技术以质谱中加入一个与目标化合物易于产生反应的气体(如甲烷)形成化学离子并进行检测。
甲基苯丙胺麻古掺杂物的GCMS分析
![甲基苯丙胺麻古掺杂物的GCMS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4e7ce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7.png)
甲基苯丙胺麻古掺杂物的GCMS分析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简称甲基苯丙胺,缩写MAMP)是一种合成药物,属于苯丙胺类兴奋剂的亚类。
MAMP以其强烈的兴奋和致幻作用而被广泛滥用。
为了增加其效果并减少成本,一些不法制造者和销售者会将MAMP掺杂或剪切与其他物质,使其更难以检测和识别。
为了识别和鉴定MAMP以及其中的掺杂物,可以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GC-MS)进行分析。
GC-MS是一种可靠和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和毒品检测领域的技术。
该技术将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的原理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分离化合物混合物并确定其分子结构和组成。
在GC-MS分析中,首先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可以是从现场抽取的可疑药物或是已知成分的纯品。
为了减少可能的污染,样品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并妥善保存。
接下来,将样品制备为可注入GC-MS仪器的形式。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将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乙腈或甲醇。
溶解后的样品可以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操作进行净化和浓缩,以便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在GC-MS的分析中,必须选择合适的色谱柱以实现样品分离。
对于MAMP及其掺杂物的分析,可能需要使用具有较高分辨率和选择性的色谱柱,如5%苯基-95%聚硅氧烷(5% phenyl-95% polydimethylsiloxane)。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分离效果,可能需要使用温度梯度或流速梯度的方法。
当样品开始进入质谱部分时,需要进行质谱的校准和设置。
校准可以使用标准品或内标物进行,以确保质谱仪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校准后,可以根据分析需要设置质谱仪的扫描范围和扫描速度。
在分析过程中,样品将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并进入质谱部分进行质谱分析。
通过质谱的离子化和分析,可以得到样品的质谱图,其中包含了化合物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信息。
通过与已知化合物的质谱库比对,可以对样品进行鉴定和识别。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确定样品中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GCMS定性分析》
![《GCMS定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f8059a3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d0.png)
串联质谱定性
峰29电子轰击质谱图(RI 1017)
(E, E)-2,4-庚二烯醛NIST谱库质谱图 (RI 1017)
3-环己烯甲醛NIST谱库质谱图
14
15
(E, E)-2,4-庚二烯醛离子可能的裂解途径
16
母离子同位素峰产物离子扫描辅助定性
峰18 电子轰击质谱图 2-乙酰呋喃的NIST谱库质谱图
31
GC-MS定性分析方法
标准谱库检索 准确质量测定 保留指数测定 串联质谱分析
鉴定化合物结构 (更加准确可靠)
32
上海质谱中心挥发性成分分析仪器配置
GC-四极质谱 (图谱检索)
GC-飞行时间质谱 (准确质量测定)
GC-离子阱质谱 (多级串联质谱)
GC-三重四极质谱 (微量成分定性定量分析)
GC-杂交离子阱质谱 (分子-离子反应)
.+
O 154m/z
.+
O 154m/z
+ O
H
139m/z
m/z 139 MS/MS
+ HO
H
139m/z
+ 121m/z
+ 121m/z
+
+ HO
139m/z
93m/z
可能裂解规律
O 12
154m /z
二氢-β-紫罗兰醇
181
二氢-β-紫罗兰醇的电子轰击质谱图
串级质谱图: (a) m/z 181; (b) m/z 163; (c) m/z 123 .
29
30
Total ion chromatograms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n Dendranthema indicum var. aromaticum. (a) in EI mode and (b) in ion-molecule reaction mode.
GCMS工作原理
![GCMS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56ce959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ab.png)
GCMS工作原理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技术,能够对复杂的样品进行高效、灵敏的分析。
在GCMS工作原理中,样品首先通过气相色谱柱进行分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GCMS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样品进样、气相色谱分离、质谱分析三个主要步骤。
首先,样品进样。
样品通常以气态或者液态形式进入GCMS系统。
对于气态样品,可以直接通过气体进样口进入;对于液态样品,需要通过进样器将样品蒸发成气态后再进入系统。
进样器通常使用自动进样器,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样品进样。
接下来是气相色谱分离。
样品进入气相色谱柱后,在柱内发生分离作用。
气相色谱柱是一种长而细的管状物质,内壁涂有固定相。
样品在柱内通过气相流动的作用下,根据其化学性质和挥发性逐渐分离。
分离的速度和效果受到柱的性能以及操作条件的影响。
最后是质谱分析。
分离后的组分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质谱仪是一种能够将份子转化为离子,并根据其质荷比(m/z)比例进行分析的仪器。
首先,样品中的份子被电子轰击或者化学离子化,形成离子。
然后,离子经过加速和分离,根据其质荷比比例被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通过检测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和结构信息。
GCMS工作原理的关键在于气相色谱柱的分离和质谱仪的分析。
气相色谱柱的选择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和分离的要求,常用的柱材有聚硅氧烷、聚酯、聚醚等。
质谱仪的选择要考虑分析的灵敏度、分辨率和质谱图的解析能力。
GCMS在环境监测、食品安全、药物分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对复杂的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的优点。
同时,GCMS还可以通过与数据库比对,对未知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总结起来,GCMS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样品经过气相色谱柱分离后,再进行质谱分析,实现对复杂样品的分析和鉴定。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谱分析方法质谱仪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质谱仪的主要差别在于离子源。
离子源的不同决定了对被测样品的不同要求,同时所得到信息也不同。
质谱仪的分辨率也非常重要,高分辨质谱仪可以给出化合物的组成式,这对于未知物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进行质谱分析前,要根据样品状况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质谱仪。
目前,有机质谱仪主要有两大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现就这两类仪器的分析方法叙述如下:GC-MS分析方法GC-MS分析条件的选择在GC-MS分析中,色谱的分离和质谱数据的采集是同时进行的。
为了使每个组分都得到分离和鉴定,必须设备合适的色谱和质谱分析条件。
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类型(填充柱或毛细管柱),固定液种类,汽化温度,载气流量,分流比,温升程序等。
设置的原则是:一般情况下均使用毛细管柱,极性样品使用极性毛细管柱,非极性样品采用非极性毛细管柱,未知样品可先用中等极性的毛细管柱,试用后再调整。
当然,如果有文献可以参考,就采用文献所用条件。
质谱条件包括电离电压,电子电流,扫描速度,质量范围,这些都要根据样品情况进行设定。
为了保护灯绿和倍增器,在设定质谱条件时,还要设置溶剂去除时间,使溶剂峰通过离子源之后再打开灯绿和倍增器。
在所有的条件确定之后,将样品用微量注射器注入进样口,同时启动色谱和质谱,进行GC-MS分析。
GC-MS数据的采集有机混合物样品用微量注射器由色谱仪进样口注入,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质谱仪离子原在离子源被电离成离子。
离子经质量分析器,检测器之后即成为质谱仪号并输入计算机。
样品由色谱柱不断地流入离子源,离子由离子源不断的进入分析器并不断的得到质谱,只要没定好分析器扫描的质量范围和扫描时间,计算机就可以采集到一个个的质谱。
如果没有样品进入离子源,计算机采集到的质谱各离子强度均为0。
当有样品过入离子源时,计算机就采集到具有一定离子强度的质谱。
并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强度相加。
显示出总离子强度,总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总离子色谱图,总离子色谱图的形状和普通的色谱图是相一致的。
它可以认为是是用质谱作为检测器得到的色谱图。
质谱仪扫描方式有两种:全扫描和选择离子扫描。
全扫描是对指定质量范围内的离子全部扫描并记录,得到的是正常的质谱图,这种质谱图可以提供未知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可以进行库检索。
质谱仪还有另外一种扫描方式叫选择离子监测(select ion Moniring SIM)。
这种扫描方式是只对选定的离子进行检测,而其它离子不被记录。
它的最大优点一是对离子进行选择性检测,只记录特征的、感兴趣的离子,不相关的,干扰离子统统被排除,二是选定离子的检测灵敏度大大提高。
在正常扫描情况下,假定一秒钟扫描2-500个质量单位,那么,扫过每个质量所花的时间大约是1/500秒,也就是说,在每次扫描中,有1/500秒的时间是在接收某一质量的离子。
在选择离子扫描的情况下,假定只检测5个质量的离子,同样也用一秒,那么,扫过一个质量所花的时间大约是1/5秒。
也就是说,在每次扫描中,有1/5秒的时间是在接收某一质量的离子。
因此,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比正常扫描方式灵敏度可提高大约100倍。
由于选择离子扫描只能检测有限的几个离子,不能得到完整的质谱图,因此不能用来进行未知物定性分析。
但是如果选定的离子有很好的特征性,也可以用来表示某种化合物的存在。
选择离子扫描方式最主要的用途是定量分析,由于它的选择性好,可以把由全扫描方式得到的非常复杂的总离子色谱图变得十分简单。
消除其它组作造成的干扰。
GC-MS得到的信息总离子色谱图计算机可以把采集到的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相加得到总离子强度,总离子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就是总离子色谱图(图9.21),总离子色谱图的横座标是出峰时间,纵座标是峰高。
图中每个峰表示样品的一个组份,由每个峰可以得到相应化合物的质谱图;峰面积和该组份含量成正比,可用于定量。
由GC-MS得到的总离子色谱图与一般色谱仪得到的色谱图基本上是一样的。
只要所用色谱柱相同,样品出峰顺序就相同。
其差别在于,总离子色谱图所用的检测器是质谱仪,而一般色谱图所用的检测器是氢焰、热导等。
两种色谱图中各成分的校正因子不同。
?质谱图?由总离子色谱图可以得到任何一个组分的质谱图。
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信噪比。
通常由色谱峰峰顶处得到相应质谱图。
但如果两个色谱峰有相互干扰,应尽量选择不发生干扰的位置得到质谱。
或通过扣本底消除其他组分的影响。
库检索得到质谱图后可以通过计算机检索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
检索结果可以给出几个可能的化合物。
并以匹配度大小顺序排列出这些化合物的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和结构式等。
使用者可以根据检索结果和其它的信息,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分析。
目前的GC-MS联用仪有几种数据库。
应用最为广泛的有NIST库和Willey 库,前者目前有标准化合物谱图13万张,后者有近30万张。
此外还有毒品库,农药库等专用谱库。
质量色谱图(或提取离子色谱图)总离子色谱图是将每个质谱的所有离子加合得到的。
同样,由质谱中任何一个质量的离子也可以得到色谱图,即质量色谱图。
质量色谱图是由全扫描质谱中提取一种质量的离子得到的色谱图,因此,又称为提取离子色谱图。
假定做质量为m的离子的质量色谱图,如果某化合物质谱中不存在这种离子,那么该化合物就不会出现色谱峰。
一个混合物样品中可能只有几个甚至一个化合物出峰。
利用这一特点可以识别具有某种特征的化合物,也可以通过选择不同质量的离子做质量色谱图,使正常色谱不能分开的两个峰实现分离,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见图9.22)。
由于质量色谱图是采用一种质量的离子作色谱图。
??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也要使用同一离子得到的质量色谱图测定校正因子。
选择离子监测(select ion monitoring ,SIM)一般扫描方式是连续改变Vrf使不同质荷比的离子顺序通过分析器到达检测器。
而选择离子监测则是对选定的离子进行跳跃式扫描。
采用这种扫描方式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由于这种方式灵敏度高,因此适用于量少且不易得到的样品分析。
利用选择离子方式不仅灵敏度高,而且选择性好,在很多干扰离子存在时,利用正常扫描方式得到的信号可能很小,噪音可能很大,但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只选择特征离子,噪音会变得很小,信噪比大大提高。
在对复杂体系中某一微量成分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由于选择离子扫描不能得到样品的全谱。
因此,这种谱图不能进行库检索,利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进行GC-MS 联用分析时,得到的色谱图在形式上类似质量色谱图。
但实际上二者有很大差别。
质量色谱图是全扫描得到的,因此可以得到任何一个质量的质量色谱图;选择离子扫描是选择了一定m/z的离子。
扫描时选定哪个质量,就只能有那个质量的色谱图。
如果二者选择同一质量,那么,用SIM灵敏度要高得多。
GC-MS定性分析目前色质联用仪的数据库中,一般贮存有近30万个化合物的标准质谱图。
因此,GC-MS最主要的定性方式是库检索。
由总离子色谱图可以得到任一组分的质谱图,由质谱图可以利用计算机在数据库中检索。
检索结果,可以给出几种最可能的化合物。
包括化合物名称、分子式、分子量、基峰及可靠程度。
表4是由计算机给出的某未知物谱图的检索结果。
?表9.4某未知化合物的检索结果利用计算机进行库检索是一种快速、方便的定性方法。
但是在利用计算机检索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数据库中所存质谱图有限,如果未知物是数据库中没有的化合物,检索结果也给出几个相近的化合物。
显然,这种结果是错误的。
由于质谱法本身的局限性,一些结构相近的化合物其质谱图也相似。
这种情况也可能造成检索结果的不可靠。
由于色谱峰分离不好以及本底和噪音影响,使得到的质谱图质量不高,这样所得到的检索结果也会很差。
因此,在利用数据库检索之前,应首先得到一张很好的质谱图,并利用质量色谱图等技术判断质谱中有没有杂质峰;得到检索结果之后,还应根据未知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色谱保留值、红外、核磁谱等综合考虑,才能给出定性结果。
GC-MS定量分析GC-MS定量分析方法类似于色谱法定量分析。
由GC-MS得到的总离子色谱图或质量色谱图,其色谱峰面积与相应组分的含量成正比,若对某一组份进行定量测定,可以采用色谱分析法中的归一化法、外标法、内标法等不同方法进行。
这时,GC-MS法可以理解为将质谱仪作为色谱仪的检测器。
其余均与色谱法相同。
与色谱法定量不同的是,GC-MS法可以利用总离子色谱图进行定量之外,还可以利用质量色谱图进行定量。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其它组份干扰。
值得注意的是,质量色谱图由于是用一个质量的离子做出的,它的峰面积与总离子色谱图有较大差别,在进行定量分析过程中,峰面积和校正因子等都要使用质量色谱图。
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减少其它组分的干扰,在GC-MS定量分析中质谱仪经常采用选择离子扫描方式。
对于待测组分,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特征离子,而相邻组份不存在这些离子。
这样得到的色谱图,待测组份就不存在干扰,同时有很高的灵敏度。
用选择离子得到的色谱图进行定量分析,具体分析方法与质量色谱图类似。
但其灵敏度比利用质量色谱图会高一些,这是GC-MS定量分析中常采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