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B发病机制探讨.pptx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uslander J. N Engl J Med. 2004;350(8):786-799.
OAB/急迫性尿失禁
小结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 是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 症候群,可伴或不伴急迫性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 夜尿 正常情况下,排尿过程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支配的膀 胱逼尿肌收缩来主导 副交感神经为胆碱能神经,乙酰胆碱为其神经递质 乙酰胆碱受体中,M3和M2受体亚型共同介导膀胱 逼尿肌收缩
Thank you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20. 10.2220.10.22Thursday, October 22, 2020
OAB的发病机制:逼尿肌异常收缩
充盈期
排尿期
充盈期
膀胱不随意收缩
膀胱充盈
膀胱充盈
膀胱压力
Abrams P et al. The Overactive Bladder: A Widespread and Treatable Condition. 1998.
Ouslander J. N Engl J Med. 2004;350(8):786-799.
充盈期
排尿期
充盈期
膀胱随意收缩
膀胱压力
膀胱充盈
首次排尿感觉 正常排尿意愿
膀胱充盈
《生理学》第 5版 A Widespread and Treatable Condition. 1998. Ouslander J. N Engl J Med. 2004;350(8):786-799.
生理性排尿
目录
什么是OAB 正常排尿过程的机制 OAB发病机制 抗毒蕈碱药物治疗OAB机制
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
尿急
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 急迫性尿失禁 现的尿失禁现象
尿频
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昼夜≥8次,夜间≥2次,
平均每次尿量<200ml时考虑为尿频
夜尿
患者夜间排尿≥2次/夜,因尿意而觉
醒排尿的主诉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2009:135-141
wenku.baidu.com
阴部神经的支配由随 意性骨骼肌组成的括 约肌,并控制其活动
胆碱能神经的递质
神经末梢 释放
Ach 结合
盆神经发出副交感神经,副 交感神经的末梢释放乙酰胆 碱(Ach)作为化学传递物质 Ach与膀胱逼尿肌上的Ach 受体结合,并使之产生生理 效应
Ach受体
胆碱能神经的受体
• 胆碱受体可分为M胆碱受体和N胆碱受体两类 • 介导OAB机制的受体为M胆碱受体
神经损害
非神经源性Ach
抗胆碱药物阻断乙酰胆 碱的效应
传入神经的活性
Eur Urol. 2010 Dec 8. [Epub ahead of print]
OAB的发病机制: 传入神经的作用
研究类型:动物研究,鼠 研究方法:
✓ 膀胱内灌注oxotremorine-M(非选择性M受体激动剂),诱发 OAB,经尿动力证实
OAB发病机制
目录
什么是OAB 正常排尿过程的机制 OAB发病机制 抗毒蕈碱药物治疗OAB机制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定义
国际尿控协会(ICS)将OAB定义为: 尿急,伴或不伴有尿失禁,常伴有尿频和夜尿
Abrams P et al. Urology. 2003;61:37-49.
OAB的症状
✓ 膀胱内灌注非选择性、M2选择性、M3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观 察对膀胱过度活动的效果
研究结果:
✓ 非选择性和M2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抑制过度活动 ✓ M3选择性M受体阻断剂未能抑制过度活动
结论:
✓ M2受体可能参与调节膀胱局部ACh,影响传入神经信号
非选择性胆碱能受体阻断剂:托特罗定,阿托品,丙哌维林 M2选择性胆碱能受体阻断剂:美索曲明,二甲茚定 M3选择性胆碱能受体阻断剂:达非那新
目录
什么是OAB 正常排尿过程的机制 OAB发病机制 抗毒蕈碱药物治疗OAB机制
膀胱的神经支配
支配膀胱的脊神经分布
腹下神经 盆神经
腹下神经发出交感神 经支配膀胱和尿道平 滑肌
✓ 逼尿肌松弛 ✓ 尿道收缩
盆神经同时传导感觉 性和运动性神经,运 动神经发出副交感神 经支配膀胱平滑肌
✓ 逼尿肌收缩
阴部神经
OAB/急迫性尿失禁
OAB的发病机制: 传入神经的作用
传入神经假说: 在膀胱的储尿期,存在Ach的持续释放,这些Ach可能来自神经元,也 可能为非神经性来源(很可能是来源于膀胱上皮) 无论是神经释放的Ach ,还是膀胱上皮释放的Ach ,均可加强膀胱逼 尿肌的收缩活动来诱发排尿的起始阶段 阻断神经传导的同时用抗胆碱药物阻断Ach的效应,那么,传入神经 的活性就会被阻断
M1受体主要分布于脑、腺 体、交感神经节
M5受体主要分 布于脑黑质
M5
M1
M受体
M2
M2受体主要分布于心 脏、后脑、平滑肌、 K+离子通道
M4受体主要分布于 M4
基底、前脑、纹状体
M3
M3受体主要分布于平滑肌、 腺体、脑
Scarpero HM Curr Urol Rep. 2003 ;4(6):421-8
M3和M2受体共同介导膀胱逼尿肌收缩
膀胱中同时存在 M3和 M2受体(比值约为 1:3)
共同作用于膀胱逼尿肌
Scarpero HM Curr Urol Rep. 2003 ;4(6):421-8
M3亚型受体被激活,起直 接收缩膀胱逼尿肌作用
M2亚型受体被激活,起间 接收缩膀胱逼尿肌作用
正常排尿
正常情况下,人体排尿时,中枢指令以冲动的形式传至支配膀胱的神经, 通过M3和M2受体共同介导的膀胱逼尿肌收缩,引发排尿过程
UROLOGY 75: 862– 867, 2010.
目录
什么是OAB 正常排尿过程的机制 OAB发病机制 抗毒蕈碱药物治疗OAB机制
抗毒蕈碱药物: 在储尿期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
充盈期
排尿期
充盈期
抗毒蕈碱药物
膀胱不随意收缩
膀胱充盈
膀胱充盈
膀胱压力
Abrams P et al. The Overactive Bladder: A Widespread and Treatable Condition. 1998.
OAB的常见病因
OAB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有以下四种:
逼尿肌不稳定
由非神经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 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膀胱感觉过敏
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其他原因
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OAB的发病机制
逼尿肌异常收缩
协同作用
膀胱传入神经活动异常
OAB
原来认为,逼尿肌异常收缩是引起OAB的主要机制 现在逐渐认识到了膀胱传入神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