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秧苗期温湿度管理

合集下载

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原因?

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原因?

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原因?温度低于0℃,秧苗发生冻害,甚至被冻死。

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

温度低于8℃,秧苗消失延迟性冷害。

苗期相宜温度: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温度掌握在30-3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掌握在22-25℃,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掌握在20-22℃。

一、水稻秧苗多少度会冻死水稻秧苗生长的温度界限为13℃,假如温度低于13℃,秧苗停止生长。

假如温度低于8℃,秧苗会产生延迟性冷害。

假如温度低于0℃,秧苗会发生冻害,甚至是被冻死。

不同生长阶段,水稻对于温度的需求如下:1、从播种至出苗立针期间,育苗棚内的温度掌握在30-32℃左右为宜。

2、一叶一心期,温度不宜超过28℃,秧苗的高度约为4.5-5.5cm。

3、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期间,温度掌握在22-25℃,秧苗的高度约为7.5-8.5cm。

4、二叶至三叶期间,温度掌握在20-22℃左右,秧苗的高度约为12.5-13.5cm。

5、移栽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6、分蘖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5-30℃,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33℃。

7、幼穗分化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5-17℃,最高温度为40℃。

9、抽穗开花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5-32℃,最低温度为18-20℃,最高温度为35-37℃。

10、灌浆牢固的时候,相宜温度为23-28℃,最低温度为13-15℃,最高温度为35℃。

二、水稻秧苗发黄是什么缘由1、在育苗过程中,三叶前,秧苗的生长养分需求主要依靠胚乳,三叶过后,秧苗主要依靠根系从土壤中汲取养分,因此假如秧田中的氮肥施加不足,就会导致幼苗发黄。

2、稻飞虱、稻蓟马、稻瘟等病虫害所致。

3、管理不当导致秧苗发黄,比如田间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大或水分不足,放风不当等。

水稻幼苗生长条件

水稻幼苗生长条件

水稻幼苗生长条件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幼苗生长条件对于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方面介绍水稻幼苗生长条件。

一、土壤条件
水稻幼苗生长需要土壤具备一定的肥力和透气性。

水稻生长的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

同时,土壤的pH值应在5.5-6.5之间,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二、水分条件
水稻是水生植物,其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在水稻幼苗生长期,土壤中的水分应保持在70%-80%的含水量,以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

同时,过多的水分也会导致土壤缺氧,影响水稻的生长。

三、温度条件
水稻幼苗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

在幼苗生长期,土壤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空气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

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
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在夏季高温时期,需要采取降温措施,如增加灌溉次数、增加土壤覆盖物等。

四、光照条件
水稻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光照。

在幼苗生长期,水稻需要每天6-8小时的光照,以保证其正常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同时,过强或过弱的光照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水稻幼苗生长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温度、光照等方面。

只有在这些条件的合理配合下,才能保证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

因此,在种植水稻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以保证水稻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
水稻是一种主要种植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的禾谷作物,它对气候条件有着较高的要求。

首先,水稻需要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

水稻生长期间,最适宜的温度在25~35摄氏度之间,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水稻需要充足的水分,需要高湿度的环境。

其次,水稻需要充足的阳光。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阳光,特别是在栽培的初期需要充足的日照,以保证其正常生长。

第三,水稻需要适宜的土壤条件。

水稻生长需要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土壤酸碱度适中,有足够的养分,可以保证水稻茁壮生长。

第四,水稻需要适宜的降水量。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降水,过多或过少的降水都会对水稻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特别是播种后需要充足的降水,以保证其早期生长。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和高湿度的气候、充足的阳光、适宜的土壤条件、适宜的降水量。

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水稻才能顺利生长,产量才能最大化。

此外,水稻还对风速和风向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风速,过大的风速会对水稻的叶片造成损伤,影响其光合作用,而过小的风速又会导致水稻叶片湿度过高,易发生病害。

同时,水稻还对风向有一定的要求,适宜的风向能够保证水稻叶片充足的通风,减少病害的发生。

最后,水稻对日照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

水稻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日照时间,特别是在植株发育期间需要充足的日照,这样能保证水稻正常生长,使其产量最大化。

总之,水稻生长需要多种气候条件的配合,只有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才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水稻需要的气候条件

水稻需要的气候条件

水稻需要的气候条件【水稻的气候条件】水稻是温带、热带、亚热带都能种植的作物,但它的生长需要温暖的气候环境。

一般而言,适合水稻生长的气候条件是:条件一:充足的降雨量。

水稻是需要充足的水份才能正常生长的,在种植期间,需要保证有足够的降雨量或水源灌溉,特别是成熟期需要减少浇水,控制土壤湿度。

条件二:高温多湿。

水稻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35℃,最适湿度为60%-80%。

当气温过高时,水稻生长不良,甚至导致死亡;湿度过低时,水稻的叶片容易干枯,影响其正常生长。

条件三:充足的光照。

水稻生长需要光合作用,也就是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情况下,水稻生长的最适光照时间为12-14小时。

【气候条件对水稻的影响】气候条件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般而言,气温过高或过低、降雨不足或过多、日照时间不足等会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进而影响稻米产量。

影响一:高温影响稻米产量。

高温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光合作用减弱、茎秆细弱、根系浅表化,在成熟期易引起稻谷粒数减少、稻米不饱满等问题。

影响二:水分过量或不足会影响稻米产量。

土地过于湿润容易使土壤缺氧,造成根系抗旱能力减弱,严重者甚至导致水稻死亡;而土地过于干燥则会使水稻生长受阻,影响化学合成和输送,进而影响产量。

影响三:光照时间不足也会影响稻米产量。

长期缺光照容易使水稻生长慢、叶绿体含量降低、光合作用减弱,甚至影响穗的形成,最终导致产量下降。

水稻是一种需要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的作物,在种植前需了解当地的气候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同时,加强管理措施,保证合理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水稻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

水稻生长对环境的要求有哪些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

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

每个时期对于环境的要求都不一样,下面由小编来一一介绍!水稻返青期与分蘖对环境的要求返青期是移栽后,从秧田到本田成活的缓冲阶段太约在4天左右,要求即是浅水,因水太深,淹没了生长点(心叶),透气性不好,也会烂秧,或成活缓慢,返青后接着以分蘖为中心,生长根和叶片的营养生长期。

1、温度的要求。

水稻分蘖最高适温为30~32℃,最适水温为32℃~34℃。

最高气温38℃~40℃,最高水温为40℃~42℃,最低气温为15℃~16℃,最低水温16℃~17℃。

水温在22℃以下分蘖就较缓慢。

低温使分蘖延迟,且影响总分蘖的有效穗数,因此要求在15℃以上时开始插秧。

2、光照的要求。

在分蘖期需要充足的阳光,以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制造有机物,促进增加分蘖数。

在自然光照下,返青后3天就开始分蘖,若只50%自然光照时,返青13天才开始分蘖,若只有5%的自然光照,不但不产生分蘖,连秧苗也会死去。

3、水份的要求。

分蘖期是对水最敏感的时期,但是只要求水田水饱和状态,或浅水最有利于分蘖,在高温条件下(26℃~36℃),土壤持水量在80%时会产生分蘖最多。

如深水灌溉,水层超过田8厘米时,使分蘖节光照弱,氧气不足,温度又低的情况下,抑制分蘖。

但是田过份干,持水量在70%以下时,也会停止分蘖。

4、营养要求。

在分蘖需要营养多,有效分蘖也多。

营养多可促分蘖和生长快而多。

如果营养少、分蘖也少或停止。

所需的营养中是以氮、磷、钾为主,特别是氮肥最需要。

最好氮、磷、钾配合追肥最有利。

水稻拔节孕穗期对外界条件的要求拔节孕穗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在这个时期水稻生长发育迅速增大,根群最大、稻株叶面积达到最大,同时稻穗开始分化,拔节孕穗是决定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每亩有效穗数的巩固时期,及粒重的决定时期,主要因素在于外界条件影响。

水稻农田的管理制度

水稻农田的管理制度

水稻农田的管理制度一、水稻农田的基本要求1.土壤要求:水稻对土壤要求较高,一般来说适宜的土壤为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PH值为5.5-7.0,有机质含量在2%-4%之间。

此外,应该避免在盐碱地、重金属污染地、有害微生物区域种植水稻。

2.光照要求:水稻是光合作用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来说每天要接受8-10小时的光照。

3.温度要求:水稻生长发育所需的温度范围为15℃-40℃,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

在低温或高温的情况下,水稻的生长会受到影响。

4.水分要求:水稻是水稻作物,所以对于水分的需求比较大,特别在生长季节需要充足的水分。

一般来说,通过灌溉的方式保持土壤湿润,同时避免积水。

二、水稻农田的管理措施1.播种管理: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和播种密度是关键。

一般在4月初至5月间进行春播,在9月初至10月间进行秋播。

播种密度视水稻品种和土壤肥力而定,通常为每亩6-9公斤。

2.施肥管理: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前要进行基础施肥,随后根据水稻生长的不同阶段进行追肥。

通常可以采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结合的方式施肥,确保充足的养分供给。

3.灌溉管理:水稻是水田作物,所以充足的水源是保障水稻生长的重要条件。

要根据土壤的湿度情况和水稻的生长需要合理进行灌溉,同时避免出现水分过多或者缺水的情况。

4.田间管理:包括杂草的清除、病虫害的防治、土壤的松土等措施。

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可以减少杂草对水稻的竞争,同时有利于水稻的光合作用和通风通透。

定期进行防病防虫的管理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危害。

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5.收获管理:水稻收获时间一般在水稻穗部分黄而稻实尚未成熟的时候进行。

及时收获可以避免由于过期导致的粒子散落和粮食损失。

6.农田环境管理:水稻农田的管理制度还应注重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

例如鸟类、无花果和昆虫,这些昆虫在昆虫适应课程中也会得到良好的生长环境,保护昆虫会对耕作和种植有很大影响,昆虫也起到了对微生物进行保护的作用。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水稻在育苗期间的管理是很重要的,怎样去管理好苗期的水稻呢?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稻育苗及秧苗期管理方法种子处理为提高水稻发芽率,播前应晒种,再用百克(25%咪鲜胺)2毫升或恶线清(16%咪鲜胺杀螟丹)15克,加水5~6公斤浸5~6公斤稻种,每5~6公斤水中再加1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72小时,日浸夜露,然后催芽播种,可有效防治恶苗病、干尖线虫病和前期灰飞虱。

水分管理旱育秧在揭膜时要及时浇一次透水,防止死苗;3叶期前保持秧苗湿润,促进根系和叶片快速生长;3叶期以后以控水旱管为主,做到不卷叶不浇水,雨天做到雨停田干。

水育秧不要长时间保持深水层。

肥料运筹旱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少,在苗床充分培肥的情况下,秧苗期一般不需要再施追肥,但培肥不好、底肥不足、出现落黄的秧田,要及时撒施速效氮肥,每亩施10~20公斤尿素,并及时浇水,以防肥害。

水育秧秧苗期需肥量相对较大,追肥量较多,要求少量多次均匀撒施,防止烧苗。

病虫害防治落谷前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50毫升和35%辛硫磷微囊粒剂1公斤,于整地前撒施,落谷后再用100克40%辛硫磷乳油拌饵料于傍晚撒施在秧田四周,防治地下害虫。

齐苗后防治立枯病、青枯病,每亩秧田选下述2个配方中的一种,加水50~75公斤喷雾。

秧田除草可在2叶1心期至4叶期,每亩用苄·二氯(32%苄嘧磺隆·二氯喹啉酸)30~40克,加水30~40公斤喷雾。

施药前排干水,药后1~2天上2~5厘米水层,并保持5~7天。

防治病虫可每亩用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克加菌克毒克250毫升或稼洁(50%氯溴异氰尿酸)30克加三福顺(6%丙硫咪唑·多菌灵)100克,加水50~75公斤喷雾,5~7天一次。

水稻移栽期的管理方法一、精整大田早茬□的田块,应争取耕翻晒垡。

迟茬□的田块,则要抓紧时间抢耕抢栽。

一般进行一耕、一旋、一平作业,使田面高低小于3公分左右,达到平、深、松、软的要求,为水稻移栽后早活棵和促进发根、分蘖提供良好条件。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

水稻各生育期需水规律(1)种子萌发期。

水稻种子在萌发期需水量较少,在适当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只要吸收种子本身重量30%的水分就可以萌发,40%的水分最为适宜。

种子吸水的快慢与水温关系最密切,水温高浸种时间短,水温低浸种时间长,所以浸种时间由浸种水温来确定。

把每天浸种的水温加起来达到100℃,就能满足种子吸水量。

如浸种的水温为15℃时,应浸6~7天,水温为20℃时浸种时间为5天。

浸种时间过长,胚乳养分外渗损失,时间过短,吸水量不足或不均匀,不仅发芽不整齐,而且往往有许多种子播后不能出苗而造成损失。

(2)播种至秧苗期。

播种后芽谷的出苗率随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提高,出苗速率也加快,因此,为了保证旱育秧播后达到全苗齐苗的要求,必须在播前浇透底墒水,浇透土层10厘米以上,使土层的水与地下湿土相连。

播后采取地膜覆盖保湿,使苗床出苗期土壤含水量稳定在80%以上,以满足稻谷出苗时对水分的要求。

齐苗后要严格控制土壤水分,只要早上秧苗新叶尖能吐水珠,就表示不缺水,使秧苗尽可能接近旱地条件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温度和氧气,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出苗株矮、叶片挺、分蘖多的标准壮秧。

一般在齐苗至2叶期前,适当减少土壤水分,促进种根下扎,提高抗旱能力。

2~3叶期前土壤水分保持在70%~80%,发现苗叶卷曲不展开时表明已缺水,则及时补给水分,4~5期可以充分发挥根系从深层土壤吸收水分的功能,无特殊情况下可以不补给水分,中午前后发现部分秧苗出现卷叶至傍晚前后不展开时,则可浇1次水,秧苗不卷叶,一般可不用浇水。

(3)插秧期。

插秧时田面水层控制在1厘米左右,就是说要有一层“2厘米左右的薄水层”。

这样可以掌握株行距一致,插得浅,插得直,不漂秧,不缺穴,缓苗快。

(4)分蘖期。

分蘖期稻株地上部、地下部均迅速生长,蒸发量与蒸腾量均较大,需要水分较多。

而地下部根的生长不仅需要足够的水分,还需要充足的氧气。

为了保证水分与氧气的供应,最好采用浅水与湿润灌溉相结合,浅水层有利于提高水温和地温,增加茎基部的光照强度,加强土壤养分的分解,促进根系生长。

水稻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

水稻旱育秧苗床管理技术
旱育秧苗床管理:出苗后以保温保湿,加强病、虫、草、肥防治为主的管理措施,促秧苗矮壮。

着重抓好以下主要关键技术。

1、温湿度的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以保温保湿为主,温度不超过35℃,若温度超过35℃应及时打开两头通气降温,并及时盖膜,若发现表土干燥发白,应补浇少量水;若播后5—6天长期低温阴雨,膜内空气污浊,应在中午打开膜两头,换气几分钟。

一叶一心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二叶至三叶期,通风炼苗,严格控水,每平方米苗床用2.5克敌克松兑水1000倍液喷雾,以防止立枯病、青枯病;三叶期以后以揭膜炼苗,亩用100克多效唑兑水50公斤均匀喷雾,不重复,促蘖防治秧苗徒长,适时追肥促壮苗。

2、防治肥害。

发生肥害时,一是立即揭膜降温,降低土壤养分活力及根系活力,避免烧根;二是喷水洗苗,揭膜后,用清水喷于秧苗上,洗去叶片上面的水蒸汽及溶液,防止叶片烧伤;三是灌水洗肥,苗床厢沟中放入半沟水浸泡半天后放干,洗去土壤中过多的肥料,使未发生肥害秧苗受害。

3、防止病害。

苗床主要防治立枯病、青枯病为主:一是选偏酸土壤做苗床,二是严格土壤消毒,三是控水排湿。

在秧苗1.5—2叶期是立枯病发病期,严格控水,促使壮苗,床土不显白不浇水。

床土湿
润,应在晴天、阴天中午揭膜通风排湿,四是在秧苗2.5—3.5叶期再用敌克松1000倍液喷雾一次。

4、防治草害。

防除禾本科杂草,采用芽前除草法,每平方丈苗床用17.2%幼禾葆可湿性粉剂5—6克兑水1公斤,在播种盖土后喷厢面,防治阔叶杂草,可进行苗期除草,在秧苗2.5—4叶时,每平方丈用20%它隆乳油1毫升或19.5%阔草畏乳油0.5毫升兑水1公斤喷雾。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水分管理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水分管理

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水分管理稻田水分管理技术在几十年的讨论和实践中不断进展和完善起来。

详细策略依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需水规律、水稻对水分敏感程度来调整田间水分,实行掌握浇灌;通过水分调整,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田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促控,实现节水、保肥、改土、抗倒伏、抗逆境和减轻病虫害,达到水稻达到高产优质,低耗。

详细水分管理技术如下。

1.栽秧期。

不论实行哪种栽培方式,人工栽插、机插,还是抛秧,救插时田面均应保持薄水层,以使株行距全都,插得深浅全都,不漂秧,不缺穴,返青快。

插秧和气温关系极大。

气温较低的,水层可浅些;气温较高的,为避开搁伤秧苗,应适当加深水层,一般3-5 厘米为宜。

2.返青期。

水稻秧苗移栽后,应马上灌深水,有利于返青。

移栽时受伤的根系还未恢复,新根又没长出,根系的吸水力量较弱,叶面蒸腾作用在进行,会造成水分支出大于收人,较难保持稻株体内的水分平衡,叶片变黄,严峻时消失凋萎现象,所以在返青期内,要保持肯定的水层,满意稻株生理需水和削减叶面蒸腾,促进秧苗早发新根,加速返青。

对于移栽时秧龄较长、较大秧苗,深水返青更为重要,尤其在气温高、湿度低条件下栽插的秧苗,栽后要留意深水护苗,最好白天灌深水护苗,晚上排水,以促返青发根。

栽秧后5~7天,一般秧苗都以扎根立起,也是田间杂草集中萌发时期,此时应选相宜的除草剂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3.分蘖期。

此期以浅水浇灌为主,浅灌勤灌,只保持1~2厘米水层。

或是实行间歇浇灌,方法是田间灌1次水,保持3~5天浅水层,以后让其自然落干,待田间无明水、土壤潮湿时,再灌1次水。

水稻分蘖期浅水浇灌或间歇浇灌,可使田间水、肥、气、热比较协调,稻株基部受光充分,分蘖发生早,根系发达。

分蘖期若田间灌水过深,将阻碍田间土温的上升或使水稻分蘖节部位昼夜温差过小,影响分蘖的早生快发;此时若水层过深使土壤通气不良,可加剧土壤中有害物质的积累,影响根系生长和汲取力量,严峻时消失黑根、烂根。

对于土质黏重田块,或高肥田块,秧苗返青早的宜潮湿浇灌;对于土质差的稻田,或中低肥力的稻田,要保持较长时间的浅水层。

种植水稻的温度

种植水稻的温度

种植水稻的温度种植水稻的温度是指适宜水稻生长和发育的温度范围。

水稻是一种温带作物,对温度要求较高,其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 35。

在生育期各阶段,水稻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温度要求。

1. 萌芽期(耕种至出苗期):在这一阶段,水稻的种子需要蓄积一定的温度,以促使种子萌发。

这个阶段需要的温度范围为25- 30。

当种子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时候,种子中的酶活性才会增加,种子才能够快速发芽和出苗。

2. 苗期(从出苗至拔节期):在这个阶段,水稻的温度要求为25- 35。

温度过低会导致水稻生长缓慢,形成苗小叶黄;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水稻生长迅速,但茎干短粗,转化为生物量和养分的能力较弱,不利于产量的提高。

3. 拔节期(从拔节至抽穗期):在这一阶段,水稻的温度要求为22- 35。

温度适宜时,水稻的茎干会迅速生长,形成较粗的茎秆,使水稻植株抗风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叶面积大,可以充分利用光合作用,增强穗粒的含量和品质。

4. 抽穗期(从抽穗至籽粒灌浆期):在这个阶段,水稻的温度要求为25- 35。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稻穗分蘖、增穗和料穗分化;提高千粒重、穗长、穗粒数等,从而增加产量。

温度过低则会导致穗小、成穗不齐;温度过高则可能使穗小、穗粒数减少,产量降低。

5. 籽粒灌浆期(从主茎粒灌浆至全株抽水期):在这个阶段,水稻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生长发育。

但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 30。

温度过高时,水稻的灌浆期会缩短,稻粒灌浆不充分,影响稻米的品质和产量。

总之,水稻的温度要求是根据不同生育期的需要而变化的。

为了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稻米质量,农民在种植水稻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水稻的生育特性,合理调整种植时间,选择适宜的品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调节和维持合适的温度条件,从而保证水稻能够健康生长和发育。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目前我国从水稻种植的品种选择到收获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系统的科学栽培管理体系。

在种植生产实际的过程中,都能按照基本种植流程进行水稻的种植,但其中的有些细节很容易被忽视。

水稻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主要粮食作物品种,在各地都有种植,水稻的高产稳产对于人民的饭碗意义重大,对于农业经济的稳定也有着重要作用。

保持水稻的稳产、高产,需要水稻种植生产中每个环节的科学管理,科学防治病虫害。

本文作者在生产实践和理论学习中,介绍了水稻的各个不同生长阶段的生产要点,归纳出来应对的管理技术要点。

一、不同生长期的特点1、幼苗期水稻从种子的培育到最后的收成,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种植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水稻对于生长环境的需要存在一定的差异。

种子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无法健康成长,种子成长为幼苗需要较为适宜的温度,幼苗的生长需要较高的温度,30℃左右的环境下幼苗才能够较好的成长。

幼苗期的管理工作需要注意温度、光照以及湿度的管理,幼苗期也是生命力较弱的时期,这一时期要注意严加观察,为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2、返青期水稻幼苗到返青需要使用特定的器皿,通过移栽的方式向返青期过渡,水稻幼苗的颜色逐渐变为青绿,返青期的水稻,适宜在31℃左右的环境下生长。

这一时期,对温度和水分的要求较高,做好生长状况的观察工作,及时调整生长环境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需要对秧苗进行为期四天的观察。

处于返青期的幼苗具有颜色变化快的特点,但稍有闪失,就可以能导致秧苗的死亡,在补给水分和生长状态观察过程中,需要加以注意,水流较大容易破坏叶片,应控制水流,主要避免水流对水稻叶片产生伤害。

为了避免伤及叶片,在浇水时,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浇水的位置,在叶片的下方浇水可以避免过强的水流伤及叶片。

由于过多的水分容易导致秧苗腐烂,因此需要将水量控制适中,水分过多是导致腐烂的重要原因。

3、分蘖期这一时期是幼苗生长速度较快的时期,良好的生长环境可以使这一时期的幼苗茁壮成长。

充足的水以及足够的营养是保证幼苗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因素。

永顺县松柏镇优质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象服务措施

永顺县松柏镇优质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气象服务措施

永顺县松柏镇优质⽔稻种植的⽓候条件分析及⽓象服务措施2019.07种植技术1 优质⽔稻种植的⽓候条件分析1.1 热量条件⽔稻属于喜温作物,其⽣长过程中对热量提出了⼀定的要求,⽽且⽔稻各个⽣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存在着⼀定的差异。

⽔稻种⼦发芽时最适宜温度为30~35℃,最低温度为10~15℃;出苗之后当⽇平均温度位于20℃左右时有利于培育壮秧,当温度下降⾄5~7℃时⽔稻秧苗将会遭受冻害;分蘖时期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位于30~32℃,当温度位于37℃以上或20℃以下时都将不利于正常分蘖,当温度低于16℃还会导致分蘖停⽌;灌浆时期最适宜的温度条件位于23~25℃,⽔稻在成熟时期对昼夜温差提出了⼀定的要求,当昼夜温差位于7~8℃之间时最为适宜。

⽩天温度⾼有利于⽔稻植株的光合作⽤,夜晚温度低,导致⽔稻植株的呼吸作⽤有所减弱,消耗的养分较少,使更多的养分⽤于充实籽粒,进⽽实现优质⾼产的⽬的。

1.2 降⽔条件⽔稻属于喜湿作物,在其⽣长发育过程中对⽔分的需求量较多,全⽣育期需要⽔分600~800mm,⽽且各个阶段对⽔分的需求量不同。

其中⽔稻出苗之前当⽥间最⼤持⽔量位于40%~50%时才能与⽔稻发芽与出苗的要求相符合;三叶时期要求⼟壤含⽔量位于70%左右;⽔稻分蘖时期对⽔分的需求量较多,⼤约需要200mm,这⼀时期⼀旦⽔分不⾜将会导致植株的⽣理功能有所下降,进⽽导致植物由于⼲枯⽽死亡;⽔稻位于孕穗开花时期对⽔分最为敏感,此时⼀旦⽔分缺失将极易导致⽔稻由于缺少⽽受害。

此时⽔分应当保持在6~7cm,以达到调节温湿度的⽬的。

当⽔稻位于灌浆时期应当保证⼟壤⽔层低于3cm,为积累与运转养分创造有利条件。

松柏镇年平均降⽔量为1365.9mm,降⽔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份,这四个⽉份的降⽔量占到全年总降⽔量的⼀半以上。

⾃8⽉份之后降⽔开始明显减少,降⽔条件基本能够满⾜⽔稻⽣长发育的需要。

1.3 光照条件⽔稻喜光,充⾜的光照条件是培育壮苗的⼀项重要条件。

水稻种植分阶段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分阶段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分阶段田间管理技术分析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3期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在水稻生产中,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气候改变,会对其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水稻生长速度缓慢,籽粒不饱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田间管理的难度。

为了提升水稻品质与产量,需要分阶段对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措施及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升水稻种植的科学性。

本文从苗期、分蘖期、种植中后期、结实期四个阶段对水稻田间管理技术与管理措施进行研究,以期为水稻健康生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高质高产的种植目标。

1苗期水稻温度管理技术出苗前,温度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控温技术可以提高水稻出苗率,但要将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区间。

若苗床温度达到36℃,此时温度偏高,需要及时进行通风、降温,否则容易造成秧苗烧焦等问题,对秧苗出苗有不利影响[1]。

从出苗到齐苗是相对重要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苗床温度必须保持在30℃左右。

在育苗阶段,当幼苗长出一芯一叶,要将苗床温度降低至25℃左右。

通常情况下,当苗床温度超过15℃时,就要立即进行通风,以免气温继续升高。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还需要加强夜间苗床温度管理工作,将保温设施覆盖在苗床表面,最大程度上降低气温下降对幼苗造成的伤害。

在栽种期若出现霜冻或其他恶劣天气,可采用灌水保护的方式,待天气回温后,再开展排水工作。

秧苗长出2片叶子后,也要对苗床温度进行及时管控,此时苗床温度以20℃为宜。

但该阶段苗床温度的设定需要结合秧苗的具体生长情况决定,保证育苗床温度在适当范围内,并注意通风。

在解开苗床前1周,要进行完全通风,若此阶段气候条件较差,如出现阴雨天气,就要将通风口关闭,否则幼苗后续成长也会受到影响。

2分蘖初期水稻田间管理在分蘖初期,追肥工作是水稻田间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中,氮肥是必不可少的。

分蘖初期秧苗生长温度在32~34℃为宜,此温度下,水稻秧苗分蘖效果较好,有助于提升初穗量。

水稻生长环境条件水稻对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要求

水稻生长环境条件水稻对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要求

水稻生长环境条件水稻对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要求水稻生长环境•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分蘖期日均20℃以上,穗分化适温30℃左右;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低于20℃或高于40℃,受精受严重影响。

相对湿度50~90%为宜。

•影响水稻分布和分区的主要生态因子:①热量资源一般≥10℃积温2000-4500℃的地方适于种一季稻, 4500 -7000℃的地方适于种两季稻,5300℃是双季稻的安全界限,7000 ℃以上的地方可以种三季稻;②水分影响水稻布局, 体现在"以水定稻"的原则;③日照时数影响水稻品种分布和生产能力;④海拔高度的变化, 通过气温变化影响水稻的分布;⑤良好的水稻土壤应具有较高的保水, 保肥能力,又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酸碱度接近中性.•温度水稻为喜温作物。

生物学零度粳稻为10℃、籼稻12℃,早稻三时期以前,日平均气温低于12℃三天以上易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稻秧苗温度高于40℃易受灼伤。

日平均气温15~17℃以下时,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幼小孢子阶段及减数分裂细线期),最低温度低于15~17℃,会造成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和抽穗延迟。

抽穗开花期适宜温度为25~32℃(杂交稻25~30℃),当遇连续3天平均气温低于20℃ (粳稻)或2~3天低于22℃(籼稻),易形成空壳和瘪谷,但气温在35~37℃以上(杂交稻32℃以上)造成结实率下降。

灌浆结实期要求日平均气温在23~28℃之间,温度低时物质运转减慢,温度高时呼吸消耗增加。

温度在13~15℃以下灌浆相当缓慢。

粳稻比籼稻对低温更有适应性,•由于高温条件下水稻光呼吸作用增强。

其光合作用适宜温度范围较大,籼稻为25~35℃、粳稻为18~33℃,当籼稻低于20℃或高于40℃和粳稻低于15℃或高于38℃时,光合作用急剧减弱。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分析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包括气温、降水、光照和湿度等因素。

下面将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

气温是影响水稻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稻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0-35摄氏度,高温可以促进生长速度和产量,但也容易造成植株倒伏和细胞膜的破裂,导致长势不良。

低温则会影响植株的抽穗和生育生长,使稻穗数量减少,花粉细胞发育不良,减少结实率。

降水是影响水稻生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较多的水分,降水不足会导致土壤干旱,根系发育不良,影响水分的吸收和输送,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养分的吸收。

过量的降水也会导致水稻根系缺氧、烂根、倒伏等问题。

光照是影响水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

光照强度不足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合成和种子的形成,导致叶片颜色变黄,生育期延长,影响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光照过强则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增加水稻干旱的风险。

湿度是影响水稻生长的一个关键因素。

水稻生长期间,适宜的湿度范围为60%-80%,过高的湿度会造成水稻病害的蔓延,如稻瘟病、白叶枯病等;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土壤干旱,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气象条件会对水稻生长产生影响,如风速、二氧化碳浓度等。

风速过大会导致水稻株高偏斜、叶片面积减小,影响光合作用和水分的蒸发;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会影响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气象条件对水稻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和合理利用气象条件,可以优化水稻生产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为气象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水稻旱种技术要点及解决方法

水稻旱种技术要点及解决方法

水稻旱种技术要点及解决方法水稻是我国很多地区栽种的经济作物,水稻种植方式很多,常见的水栽及旱种,水栽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旱种的话很多人都不知道,下面就给大家介绍水稻旱种技术,供大家参考。

1、选地选择土层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的酸性旱地作苗床,尽可能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且具有便利水源条件园地,也可选地下水位适宜、排水条件较好的稻田,避免使用冷浸田或者碱性地。

2、苗床培肥水稻旱育秧的关键之一在于对床土的调酸、消毒及培肥,苗床配肥可分为两种,春培和上一年秋培。

秋培苗床可将农家肥、碎秸秆、过磷酸钙施入到土壤耕作层,并保持土壤适当水分使之腐熟;春培即没有进行苗床培育,可在播种前20-30天,用水稻苗床专用肥施入耕作层,这个时期有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也可施用。

3、种子处理在选择水稻品种时,需要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选用高产、抗病的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

浸种前晒种,使用咪鲜胺、氰烯菌酯、精甲·咯菌腈等药剂浸种或包衣,浸种时间要12小时。

4、播种掌握好播种量也是关系到能否培育壮秧的重要一环。

播种量根据秧苗的大小确定,栽小苗用30kg/亩,栽中苗用20kg/亩,栽大苗用10kg/亩。

播种前浇好底水,达到饱和状态,播后厢面盖土要平整,盖土的深度建议为1厘米为宜。

5、苗床温湿度播种至出苗期,重点是保温保湿,如床土干燥应补水,可浇灌一次水,注意水不上厢,保证出苗整齐,温度保持在30°C,最高不超过35°C。

秧苗一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5°C以内。

秧苗二叶期,膜内温度不超过20°C,防止高温烧苗。

秧苗三叶期,膜内温度应控制在20°C左右,晴天可揭膜换气,雨天或低温应盖膜护苗。

6、病虫害防治可在立针至1叶1心期选用甲霜灵·福美双、甲霜灵·恶霉灵或恶霉灵兑水喷雾,对已发病的田块可5-7天后再防治一次。

盖种后,用旱育秧专用除草剂(40%噁草·丁草胺)进行除草,喷雾要均匀,禁止重喷。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

农业知识科普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了解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栽培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

一、水稻的生长周期水稻的生长周期分为幼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1. 幼苗期(播种期至三叶期):水稻种子发芽后逐渐生长,形成幼苗。

此期水稻对温度要求较高,一般要求气温在25℃以上。

2. 分蘖期(三叶期至孕穗期):水稻的主茎逐渐分蘖,形成分蘖株。

此期水稻需要充足的光照和营养,及时补充氮、磷、钾等元素,促进分蘖生长。

3. 拔节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水稻的主茎逐渐伸长,形成节间。

此期水稻需要光照充足,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4. 孕穗期(抽穗期至灌浆期):水稻逐渐形成穗,并开始孕粒。

此期水稻需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加强管理,提高穗粒质量。

5. 抽穗期(灌浆期至成熟期):水稻开始抽穗,形成花序和小穗。

此期水稻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保持稻田的通风透光良好。

6. 灌浆期(开始灌浆至稻粒丰满):水稻的颖果逐渐灌浆,稻粒由青转黄。

此期水稻需要加强田间管理,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养分供应。

7. 成熟期:水稻颖果灌浆完全,稻谷干燥,成熟收获。

二、水稻的栽培技术1. 选地与整地:选择适宜的土壤和地块,确保土壤肥沃,整地时进行翻耕和松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播种与育苗:选择优质的水稻种子,进行充分的浸种处理,催发种子萌发。

进行适时的育苗,注意管理和水分控制,保证幼苗的健康生长。

3. 定植与施肥:适时进行水稻幼苗的移栽,注意移栽的密度和深度。

根据土壤养分情况进行合理的施肥,包括基肥和追肥。

4. 灌溉与除草:根据水稻的生长需要,定期浇水。

同时,定期除草,保持稻田的清洁。

5. 病虫害防治:注意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

6. 收割与贮存:在水稻成熟后适时收割,注意收割的方式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秧苗期温湿度管理技术细节:
一、苗床温度管理
1、播种后至1叶露尖,温度以保温为主。

棚内温度在28-30℃,最适温度2 5-28℃,2叶期保持25℃,3叶期保持20-22℃,最低温度不低于10℃。

在4
月19日左右育苗的农户,由于播种后气温下降,气温在8-10℃,夜间气温偏低,应采取大棚内开电灯或点烧稻壳等措施增温,小棚育苗的要在棚外面盖稻草或防寒被等措施增温,确保达到秧苗各叶龄所需的最低温度指标,使稻种在苗床上能正常生长发育。

2、苗床通风管理:在水稻出苗绿化后,就要揭开棚膜,最好在早晨或晚上揭开棚膜,棚内外温差小,秧苗适应新的环境快,如果中午气温高时揭开棚膜,地上部秧苗水分蒸腾快,根部吸收慢,易造成秧苗生理失水。

根据棚内温度计显示的温度,通风达到各叶龄最低温度界限,要及时闭棚。

随着叶龄的增长,通风炼苗时间相应延长,由其在2.5叶期,温度不得超过25℃,高于25℃,要通风降温,防止出现早穗现象。

在3叶期以后逐渐大通风,棚内外温度接近一致,如果夜间没有霜冻,就不用覆膜,等待插秧。

二、湿度管理
水稻秧田科学的湿度管理也十分重要。

芽期湿度管理:芽期指播种至二叶以前,通常以干为主,不灌水上厢,只保持厢面湿润,切忌淹水,防止倒芽。

可采取“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的管理方法,如遇短时低温阴雨,仍保持厢面湿润。

只是在长时间低温、霜冻和大暴雨时,才短时灌深水保温护芽。

如遇大晴天厢面过干时,可灌“跑马水”防止厢面开裂,影响出苗。

幼苗期湿度管理:幼苗期指第二叶至第三叶期。

此期抗寒力逐渐减低,为促进扎好根,立好苗,防止死苗,这阶段要采取湿润与浅灌相结合,保证氧气供应。

即二叶期前以湿润为主,二叶期后以浅水浇灌为主,促进分蘖发生,培育带蘖壮秧。

遇强寒潮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缓慢排水露苗,切忌急排,防止生理失水,引起萎焉死苗。

成苗期湿度管理:成苗期指三叶至移栽这段时期,应保持浅水层,但不能淹过心叶。

若遇寒潮、冰雹天气,要灌深水护苗,寒潮过后逐渐排水,操之过急,也容易造成生理死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