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1500字苏轼书法作品鉴赏
1500字苏轼书法作品鉴赏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鉴赏学号:*********姓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为人正直、性旷达,才华横溢,诗词文赋而外,对书画也很擅长,同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他讲自己书法创作过程时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他又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
苏轼的字看似平实、朴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荡的气息,就像他渊厚的学问一样,神龙变化不可测。
他长于行书、楷书,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给人以“大海风涛之气”、“古槎怪石之形”的艺术美感。
苏轼的书法,后人赞誉颇高。
黄庭坚他在《山谷集》里说:“其书姿媚……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自当推(苏)为第一”。
明董其昌盛赞他“全用正锋,是坡公之兰亭也”。
传世书迹有《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
苏轼,排在宋朝四大书法家的首位,其书法以楷、行为主。
其楷书主要是以唐颜真卿为取法对象,得浑厚雄强之势,但用笔有晋人法意,楷中带行,结字平扁,如石压蟾蜍,变化丰富,个鲜(出自: 在点网:1500字苏轼书法作品鉴赏)明。
其行书以颜书为底,上朔二王,写得雄秀兼备,古朴多姿。
苏轼的书法,是典型的文人书风,他的书法,是构建在其广博而精深的文学基础之上的,苏轼在其论书绝句中写道"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其极具个性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极大,宋以后,学颜的都学苏字,而写二王的,也没法绕过苏字。
《黄州寒食诗帖》,纸本,25 行,共129字,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
书法伟人诗词点评语
书法伟人诗词点评语苏轼是北宋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
他的书艺创作,体现出宋代的“尚意”书风,其书法理论开创了宋代破“法”求变的书法美学思潮。
苏轼的书论,散见于大量的题跋、书信和诗歌之中,论及的内容有书法创新、学养韵味、技能训练、书写工具等各个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关于书法创新的一系列论述,可以称之为“自出新意”观。
艺术的终极目的在于表现自我,在于创新。
创新意识在苏轼的书论中表现得很突出。
苏轼《次韵子由论书》诗云:“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
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椭。
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吾闻古书法,守骏莫如跛。
”“不善书”是自谦之词,“晓书莫如我”并非自我夸耀。
苏轼认为,书法创作的关键在于“通其意”,即得书外之意,也就是书中有我,有“我”的意趣,“我”的面目,而不是四平八稳,完美元缺。
正因为书法的关键在于“通其意”,所以在创作时,就不必也不能斤斤计较于点画的得失。
苏轼自言:“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他在《评草书》中又说:“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他以书艺创作能“九意于佳”、“自出新意”而自负和快慰。
在评论隋唐以来的书家时,苏轼非常推崇那些富有个性、富有创新精神的书法家,如《书唐氏六家书后》评张旭书法,曰:“张长史草书,颓然天放,略有点画处,而意态自足,号称神逸。
”苏轼评价颜真卿、柳公权书法时写道:“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一变古法,如杜子美诗,格力天纵,奄有汉、魏、晋、宋以来风流,后之作者,殆难复措手。
柳少师书,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
苏轼书法中的道家“游”“意”思想
苏轼书法中的道家"游""意"思想北宋中后期,当苏轼踌躇满志怀着儒家经世济时的思想投身仕途时却屡遭倾轧、屡遭贬谪,现实和理想的破灭促其移情于文学艺术以抒心中的愤懑与不平,因此,才有了《赤壁赋》《水调歌头》等词作的豪放、丰沛与纵情恣肆,才有了《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李白仙诗帖》等书作的丰腆、跌宕与自出新意,才有了《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雨竹》等画作的简劲、清新与天真烂漫。
当然,苏轼的艺术成就并非拘泥于诗词、绘画、书法,他还在音乐、收藏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本文釆撷出苏轼艺术成就的一角,试图从书法美学方面着手,简要探讨道家思想对其书法创作的影响。
一、苏轼书法中的“悠游”气质“逍遥”或“悠游”代表了一种无所依的自由自在的顺其自然和一种无所附的超然达观的不为物役,最早出现在道家集大成者庄子的《逍遥游》。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出自《逍遥游》),这种悠游的哲学思辨和不凝滞于物的高度自山血浓于水地出现在苏轼的书作中,“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出自苏轼的《石苍舒醉墨亭》),苏轼认为书法只是“聊以自娱”的一种手段、是个人心性的抒发,并不是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
“游”是自山的快感,是精神的解放。
心境愈是自由,愈不为名利、欲望填充,作者的思想也愈为活跃、开放,愈能创造出空前绝后的艺术作品。
正是这种对“悠游”的自由气质的推崇和对自得适意的追求,洗却了矫揉造作、刻意为之的成分,形成了苏轼书法“淳古道劲”的气韵和“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情趣。
以《梅花诗帖》为例,当他为荒山幽谷、荆棘草丛中发现的一株临寒傲雪、独自开放的梅花欣喜若狂时,他以物咏志、托物移情写下了这篇佳作。
开篇还是规矩、略有收敛的行草、小草,随着书写的继续,苏轼心中无所拘束的心境合并着他人生的苦痛伤悲、怀才不遇一同爆发,笔法也迅速转化成大草的“放纵”,甚至是狂草的“汪洋恣肆”了。
心中之书_从笔迹心理学角度浅析苏轼的书法艺术
大 众 文 艺大110摘要:苏轼是我国书法史上杰出的书法家,其论书崇尚意趣。
本文对我国古代丰富的汉字笔迹心理学思想以初步的论举。
以个性、情绪、品德等心理因素与笔迹的关系中透视苏轼的书法艺术。
关键词:苏轼;书法艺术;笔迹心理学;“书如其人”笔迹学(Graphology)属于实用心理学的范畴,因此也叫笔迹心理学。
作为边缘学科,它是以书法学的内容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所以又可称为书法心理学。
近年,笔迹学在欧美各国发展迅速,并进入实用阶段。
汉字在千百年书写活动的实践中,铸就了中华民族高度的智慧、精神和性格,寓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比其他文字更具特色。
汉字为西方笔迹学界所注目,已成为各国笔迹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就“书如其人”这个书法思想而言,人的个性、情绪、品德等心理因素与书法笔迹的关系是极其紧密的,一些书家研究者对其也做过许多具体的阐述。
下v面笔者将从书法心理学这个角度进一步对苏轼书法艺术进行评析。
一、笔迹与个性苏轼作为一代书家,对艺术创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笔圆韵胜是苏书的特点之一。
他的《黄州寒食诗帖》结字基本上趋向扁平,并在魏晋钟繇等人扁平结字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发展,更加强调横向笔画的伸展,抑制多数纵向笔画的作用,使通篇作品除有纵向的气势贯穿外,更加强了笔势横向发展的特殊意趣,缺少了长形或是纵势的字的调节,在视觉效果上显得平淡少变化,更好地衬托出此帖的意韵。
创设了一种静谧、舒适的情境,这就是“韵”胜。
而结体取横势,用笔“中锋”“偃卧”并用,用墨浓重不但形成了苏书风格,而且也体现了苏轼的个性特征。
苏书真迹的内在流露,很多棱角也体现了他本人提出的“书如其人”理论。
从他那一幅幅创世佳作的缝隙中恰当地流露出了他那率真自然、平淡含蓄的艺术个性。
苏轼笔画平腴饱满,字型偏扁,用笔上采用偃卧手法,这是苏轼的独特所在,而细品偃卧手法执笔,笔画自然放粗,再加之用墨较浓,必然使字象更为饱满。
现代笔迹心理学研究者,刘兆钟先生在其著的《笔迹探秘》中述,“笔画粗而浑圆表示其人性情敦厚,热诚,工作实实在在,注重实效,不喜欢搞形象虚景。
苏东坡书法美学思想浅谈
苏东坡书法美学思想浅谈三千多年前,中国文字诞生了。
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汉字的书写也随之慢慢升华为一种艺术!因此,出现了书法!书法是一门中国特有古老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枝繁叶茂!说到中国书法,就会谈到书法家!而谈到书法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王羲之了,然而,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书法大家同样不得不被提起。
他就是苏东坡!苏东坡,即苏轼,为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一个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几乎无所不通!他性格豪迈,诗词汪洋恣肆,清新豪健,开创豪放一派。
在书法上,苏东坡虽然取法古人,但却不限于严谨的法度,而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开创的书法“尚意书风”的先河,充满了天真烂漫的趣味!尚自然,是苏轼文艺创作一贯的审美追求,也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
“自然”在中国古代最初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可理解可运用的空间非常大的哲学概念,它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是“非由人之所为者”,与人为相对立,它被认为是世间万物运行的基本法则。
中国古代文艺观十分强调情动于中、文形于外这一合乎自然的根本原则,艺术家的“内”和艺术品的“外”这一相对范畴是认识中国古代崇尚自然的美学追求的逻辑起点。
沿着“内”“外”关系的延展,在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是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相对范畴的展开,从而形成以合乎自然而不矫揉造作作为基本内涵而又在意义上不断外延的逻辑体系。
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完整性即是在这个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的过程中形成的。
从唐代经过五代十国到宋初,“尚法”书风一直沿袭下来。
有法可依固然使得书法有了规矩和标准。
苏东坡早年学二王,中年学颜真卿、柳公权、李北海、杨凝式等,吸取各家所长。
但是又不被束缚在一成不变的法规上,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努力走自己的路!在中年以后,笔画写得丰满肥润,跌宕生姿,显得雍容敦厚。
形成风格独特的“苏体”。
苏东坡觉得书体各有法度,书法的法度包括各种字体的布局、结构等,都有规律可寻,书法艺术就是要在法度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和布局,加以变化,突破创新。
文同书法美学及对苏轼的启示
文同书法美学及对苏轼的启示作者:罗江尧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18期【摘要】文同“诗文书画”俱能,他在书法方面的成就也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文同书法美学受其家学渊源、传统文化和常年从政影响,具有严守法度的中和之美、书画俱能的兼善之美、清贫太守的高洁之美、精于飞白的率性之美等特点。
文同书法美学思想对苏轼“士人画”的提出、苏轼书风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文同;书法美学;苏轼【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18—001—04文同,字与可,北宋梓州永泰人[1](今四川盐亭)。
《宋史》本传:“(文同)善诗、文、篆、隶、行、草、飞白。
”[2]文同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苏轼在《跋文与可草书》《跋文与可论草书后》《文与可飞白赞》等文章中对其草书、飞白尤为称道。
但因其墨竹名声太盛,于是书法诸体“遂为画掩,故世人不甚称之”。
存世墨迹有《送梨帖》《道服赞》文同题跋、绵阳富乐山题刻等。
一、文同书法创作的背景(一)文同生平文同于天禧元年(1017)出生,其先祖是景帝末为蜀郡太守、大兴文教的文翁,曾祖彦明、祖廷蕴、父昌翰三代“儒服不仕”。
文同,常以“文翁之后”激励和鞭策自己,“幼志于学,不群,乡人异之”[3],弱冠之年已凭借自己在诗、书、画方面的成就,成为地方名士,得到了赵抃、文彦博等地方大员的认可。
庆历六年(1046),文同在梓州应举,得乡试第一,在太元观题诗:“平生所怀抱,应共帝王论。
”[4]表露了治国兴邦、济世安民的远大理想。
皇祐元年(1049),文同进士及第,从此跨入仕途。
文同墨迹,嘉祐六年(1061)时经绵州时留下的石刻、治平二年(1065)在成都回车馆对王献之《送梨帖》的题跋和熙宁五年(1072)年知陵州任上对范仲淹手书《道服赞》的题跋,皆为行书。
上述三幅作品皆运笔稳健、结构严谨、浑厚朴实,兼具古朴与秀丽之美,可以看出钟繇、二王的影响。
治平四年(1067)至熙宁三年(1070),文同回乡丁母忧,修筑“墨君堂”,该堂既是文同的书画室,又是文同的书画陈列馆,苏轼兄弟还作《墨君堂记》《与可学士墨君堂诗》以状其胜,这是文同书画创作最繁盛的三年,也大概是其书法创作臻于成熟的时期。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
在 文 媚, 中年 圆劲 , 年沉 着 。 其书 早年 代 表作 为 晚 ” 得 到 了空前提 高 。 这样 的 时代 背 景之 下, 人 的 审美 理 想 中渗 透 了儒 家的 传 统思 想 , 在 治 字 中年 所 书 , 华 个性 , 在政 治生 活上 饱经 忧患 和磨 难 。 使其 但 《 平贴 笔触 精 到 , 态 妩媚 。 文 艺 创 作 中 要 求 在 比较 通 俗 和 具 有 规 范 的 代 黄川 寒食 诗贴 是 , 轼 却是 中 国文 艺 史上 罕 见 的全 能 型 天 丽 工妙 , 表 作品 是著 名的《 苏 表 此 贴 系 元 丰 五 年 (0 2 , 轼 因 “ 台 18) 苏 乌 形 式里 , 现 出 富有 现 实 内容 和 社会 理 想 的 才之 ~ 。 学识 渊 博 , 文章 、 他 在 诗词 、 书法 、 绘 诗 案” 贬至 黄 州时所 写 诗两 首 , 沉郁 苍 内容 。 文 以载 道 , 以采风 ” 旧是 大部 分 文 遭 诗句 “ 诗 依 画等 领域 的 仓作 、 论研 究 方面 皆有较 高 的 0 理 然而 , 宋 内外 矛 盾积 聚 北 凉 又 不 失 旷达 。 用 笔 、 色也 随着 诗 句 语 人追 求 的美 学境 界 。 其 墨 建树 。 从他 的艺 术风 格来 看 , 何 艺术 形式 在 任 苏 轼在 政 治上 坚 持 己见 , 随波 逐 流 的 不 苏轼 手 中都 是 抒情 言志 , 表达 的工 具 。 自我 他 敢 于突破 传统 的 规矩 束缚 , 为己 用, 物 开创 一 种全 新 的风 格样 式 。 无论 是 他在 诗词 创 作 中 开创 的 豪放 派 词风 , 是在 绘 画领 域 中首创 还
苏轼书法浅析PPT课件
•
2021
6
•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笔触干净利落、行间距离较宽,带来一种 疏朗之感,几处有力的折笔和个别字对轴线的偏离,表面上似乎很平静, 实质暗示作者内心的躁动;“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笔势逐渐展开, 运笔速度随之加快,线条由谨严变细腻,流露出一种无可奈何的表情。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行笔放慢,线条变为厚重,字体也稍稍变 大。此句表露出对海棠的怜惜,隐隐寄托出自己的身世之感。由此第四、 第五两行成为书作第一段的重心。从诗作来看,被泥水玷污的海棠恰好是 描写的重笔。而书法作品的重笔和诗歌作品的重笔恰巧是一种暗合。
苏轼书法浅析
——苏轼书法, 到底好在哪里?
2021
1
•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
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文豪,“唐
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
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
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
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
• 其二,不可替代、风格独特。我们试将苏轼所传墨迹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黄州寒 食诗帖》与其它作品迥然不同。虽然此帖笔法、结体还保留着作者的某些习惯,但 是出现了许多其它作品所没有的特点,古轴线的弯曲、字结构的欹侧和大小错落、 空间的疏密对比等,使人一眼就能将它与其它作品区分开。
2021
8
• 三:冲和淡远的书风
他对杜甫“书贵瘦硬”的审美观提出异议,认为“短长肥
苏轼诗词题跋中的书法美学观
苏轼诗词题跋中的书法美学观李志刚【期刊名称】《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摘要】Su Shi was a great literature writer and supreme calligrapher in the Song Dynasty. From Qing Dynasty, People like to generalize his aesthetic features of calligraphy by advocating subjective interest, but in fact his calligraphy aesthetic concept is not so simple. Su shi discussed calligraphy from various viewing angles by many poetic annotations about calligraphy, which embodied his full-scale and unique calligraphy aesthetic concepts, these concepts synthetically constituted his theory system about calligraphy aesthetic.% 苏轼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也是宋代首屈一指的书法家。
自清代以来,人们习惯以“尚意”一词来概括苏轼的书法美学特征,实质上苏轼的书法美学主张并非这么简单。
苏轼有很多关于书法的诗词和题跋,通过这些诗词和题跋,苏轼从不同的视角对书法进行了评述,体现出他全面的、独特的书法美学观念,这些观念综合构成了其书法美学理论体系。
【总页数】3页(P17-19)【作者】李志刚【作者单位】运城学院,山西运城,04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相关文献】1.浅论苏轼的书法美学观 [J], 左国华2.试论苏轼“无为”的书法美学观 [J], 李巍3.“意”与“法”的统一——从《东坡题跋》看苏轼的书法思想 [J], 吴伟;4.苏轼题跋中的书法雅玩观 [J], 罗红胜;廖思静5.苏轼题跋中的书法雅玩观 [J], 罗红胜;廖思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研究
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研究苏轼(1037-1101)乃中国古代书法家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他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苏轼的书法笔墨流动自如,韵味迥然,演绎出一种新的艺术精神;他的墨宝蕴含浓厚的书香气息,尚景让人不可自拔,且极具诗意。
他的墨宝凝聚着他的智慧,引领出“墨香文风”;他的绘画开创了“苏式画风”,突出气韵,追求安静而优雅。
苏轼的书法深受后世书法家们的赞誉,他们在书法艺术上大量受其影响,“苏体书法”之称尽得中外书法家们的共同认同。
苏轼的书法极具诗意,把书法艺术从传统的文艺形式中拓展出一条新的道路。
此外,苏轼的书法艺术还直接影响了同时代的书画派别,甚至是中国文艺的发展,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世人究竟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苏轼的书法技法和表现形式具有相当开创性。
他把“折枝花篆”系统地总结了起来,并以“字画同贯”营造出一种新的书法艺术形式。
其次,苏轼的书法技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的笔墨可以根据主题和内容采取灵活的把握,营造出不同的气氛和效果。
此外,苏轼还拓宽了书法艺术视野,将注重文字表达概念与美学元素结合起来,采取折衷主义,使书法更加生动有趣。
苏轼的书法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使他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杰出的代表,他对书法艺术技艺的独特精神以及不可替代的贡献,一直令世人倾倒,铭记不忘。
他的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发展,更让当今书法艺术受益,乃最佳示范。
综上所述,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无疑给中国书法史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历史笔记,他的书法艺术极富诗意,唐诗宋词,让书法更加具有美学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苏轼的精湛书法,为书法史留下了绝世贡献,其功绩进入史册,更为我们现代人奉行,从而创造出更加完美的书法艺术世界。
《东坡题跋》卷四探析
《东坡题跋》卷四探析作者:王媛来源:《大观》2019年第07期摘要:题跋是一种短小活泼的文体,以诗文、典籍、书画、器物为载体,对载体关涉的人或者事物进行评价、考证、解读、感发的文字。
《东坡题跋》卷四收录了大量关于书法的题跋,文章基于这些题跋对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自己作品、其他书家的作品以及鉴别作品真伪等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苏轼;《东坡题跋》卷四;书法鉴别题跋是一种短小活泼的文体,以诗文、典籍、书画、器物为载体,对载体关涉的人或者事物进行评价、考证、解读、感发的文字。
明人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按题跋者,简编之后语也。
凡经传子史诗文图书之类,前有序引,后有后序,可谓尽矣。
其后览者,或因人之请求,或因感而有得,则复撰词以缀于末简,而总谓之题跋。
至综其实则有四焉:一曰题,二曰跋,三曰书某,四曰读某……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宋。
曰题跋者,举类以该之也。
”清代段玉裁说得更为明了:“题者,标其前,跋者,系其后也。
”现存的苏轼诗文约有4000余篇,据孔凡礼点校的《苏轼文集》统计,苏轼题跋有正文574篇,佚文汇编105篇,佚文汇编拾遗42篇,佚文汇编拾遗补2篇,另有存疑者数篇。
明代王晋所辑《东坡题跋》分为六卷,其中卷四主要收录了有关书法的题跋,本文主要基于卷四的119篇题跋,对苏轼的书法活动进行分析解读。
一、苏轼书法美学思想《跋君漠飞白》:“物一理也,通其意,则无适而不可。
分科而医,医之衰也;占色而画,画之陋也。
和缓之医,不别老少;曹、吴之画,不择人物。
谓彼长于是则可也,曰能是不能是则不可。
世之书篆不兼隶,行不及草,殆未能通其意者也。
”这里以医学的互通性及古代著名画家曹仲达、吴道子来举例说明“通其意”,各种书体虽形体各异,但书法中的“意”是相通的,在书体上要做到融会贯通。
《评草书》:“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
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
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浅析苏轼的“尚意”美学与文人画观
公元960年,后周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建立了稳定的文官政府,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只重文章,不论门第,大量吸收庶族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
相比唐代的任侠尚武与文化上的开放包容,宋代多了些“郁郁乎文哉”的书卷之气。
六朝时期,南方政府发展了相对落后的江南经济。
随着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江南日渐富庶并且安定。
而“安史之乱”后,北方文人士子南迁,使得江南终于第一次在人口总量上超越了北方。
相对自由的文化氛围,富足而又活跃的经济环境,山林水泽的空灵诗意,孕育和滋养了江南。
感性、清雅、细腻、重直觉的南国趣味取代了粗犷豪放的北方格调。
伴随着有宋一代重文轻武国策的施行,宋代的文化日渐闲散、优雅,并在整体上追求一种重意趣、轻法度,更具生命与性灵质地的审美格调。
所谓“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指的是宋代书法在审美格调上整体区别于唐代的一种风格取向。
其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宋代在文学艺术上的趣味。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仁宗时代的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他在文学、书法、绘画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天赋,无疑是宋代文人的最高代表。
他以潇洒旷达的个性、平淡天真的艺术格调、纵横恣肆的才情在所有领域率意进取,开拓出一种全新的美学取向,并在文艺的诸多领域里高标独立,成为旗帜性的人物。
作为全能型的才子,苏轼于诗、书、画莫不精善。
他的才华广博深厚,又兼具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他的文章汪洋恣肆,风致洒然;他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黄州寒食诗帖》享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他的诗歌纵意清奇;他的词清空豪放,伟岸潇洒,一改词坛百年浮华柔美以及小情小调之气,将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怀以词遣兴,气势恢宏,开一代豪放词宗;他画《枯木竹石图》(图1),米芾曾云:“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1]苏轼的画是他文学与书法之外的副产品,是他抒情言志的又一艺术形式。
他曾经说文同:“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浅论苏轼的诗歌美学
第8卷 第1期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 .8No 11 2009年1月Journal of Luohe Vocati onal Technol ogy CollegeJan .2009 收稿日期:2008-09-11作者简介:阴雯艳(1977-),女,河南省郑州市人,中州大学教师。
浅论苏轼的诗歌美学阴雯艳(中州大学,河南郑州450044)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其性质和作用并不只是在于传达美的知识,而在于培养和提升人的生存境界。
在苏轼的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容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诗品等本题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平淡自然。
他的艺术成就正是他的美学思想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苏轼;自然;诗歌;美学;艺术中图分类号:I 222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64(2009)01-0049-03 从清旷到清空,苏轼的审美理想在当时并不是孤立地呈现的。
苏轼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而且是出色的文学批评家,在对诗歌的社会功能和审美特性的认识上,苏轼有自己的见解和思想渊源。
对苏轼美学思想主要涉及诗歌、散文、绘画、书法等多种艺术领域,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加以总结。
一、总体论述1.美学思想和主张。
曹慕樊认为,苏轼的美学思想高度评价美的主观性,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文艺家必须使自己的主观融入客体;(2)最重兴会;(3)奋迅捕捉意象或灵感;(4)求常理;(5)重神似。
苏轼所提出的“天机”说,要求在文学上表现真情实感。
王向峰从三个方面系统阐述了苏轼的美学思想:其一,物意———从生活对象到艺术形象的审美转化;其二,形与神———艺术的具体感性形式及对本质点的揭示;其三,文与质———内容与形式关系中华实相符的意义。
樊德三阐述了苏轼美学主张的三个方面:(1)术的本质真实;(2)重视“文理自然”;(3)要有独创性。
樊德三还谈到苏轼美学思想的不足:过分强调“天成”、“超然”,实际上是受佛老“无为”思想的影响,且与其“有为而作”的进步美学主张有矛盾之处;另外,他所说的“如以灯取影”、“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等观点不符合文艺的典型化规律,且与其“神似”说有矛盾。
苏东坡书法美学思想
古不易的思想囚笼里解放 出来 ,赋予 了中国书法 多样 性表现的 自由的翅膀。 苏东坡的“ 艺术哲学”他的书法 ,
列自 成一体 的书法美学思想 。从其原话引伸 阐述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可以看 出, 真的具备 了一 系列现代的审美精神 , 他 掌握了
系列现代审美原理 , 他的这些一 系列艺术哲学思想与近代 、 现代、 东西方诸 多哲学大家 、 美学家研 究揭示 出来的科学成果是 完全吻合 的, 与现代文 明所揭示 出来 的普遍规律性是完全一致的 , 真的是 “ 具有现代精神 的古人” 。
第 2卷 第 3 7 期
21 年 3 02 月
.
乐 山师范学院学报
Vo .7 N . 1 .o3 2
J un l fL s a e c esColg o ra eh nT a h r l e o e
Mi" 0 2 l. 1 l 2
苏பைடு நூலகம் 坡书 法 美学 思想
陆 林 深
摘 要: 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坛 巨匠 , 他还是一个书法理论家 , 一个划时代的书法美学家 , 有一套完整 的书法理论 , 系 有一
经常性 的片言只语 中,许多时候经常在题 跋和论书诗
的形式 中出现 , 并没有专 门的书论著作 , 但从 中闪耀出 来 的光辉思想 ,超越了历代任何一个 书论者 ,非但如 此, 他的书法美学思 想 , 与近现代 东西方 无数学者 、 专 家 、先哲们研究所揭示 出来 的美学原理 ,形成 的系统 的、 完整 的、 具有逻辑科学 的美学思想相 比, 他提前 了
苏轼作品赏析
从中国文化与美学角度评析中国书法名家与名作----浅谈苏轼书法与其代表作苏轼(公元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于四川)人。
她与她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苏轼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
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存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寄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各方面都可以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轼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成分。
其中最主要的就就是“意”与“道”。
所谓“意”强调‘意’所含‘情’的倾向,这就是恰当的。
但就是,这个‘意’还应有其她相关的成分。
比如说:意味、意趣、意境、意象、意绪、意态、意气、意匠,等等。
就‘意味’来说,就就是指意趣情味。
其次, “意”也不仅就是画家的情绪意念。
还就是自我之情意的人们放远眼光,大其心胸,纵览天地万物,在感受宇宙造化之妙的同时,领悟天地万物间的生生之意,从而将这一浩然之意点写而出。
苏东坡所说的意,实际上就是提倡创作的自由精神,不愿受成法所拘,要求抒写胸臆,听笔所致,以尽意适兴为快,因而她作书时不顾及法的存在。
而“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宇宙大生命及其运化过程,可用《易传》中的话来概括,这就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于就是,艺对“道”的表达,也就就是艺术对“意”的言说。
苏轼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与手”。
其中的“艺”即就是“法度”,指各艺术门类的内部法则、技巧。
苏轼就是很重视法度的,但又绝不止于此,而以“技道两进”为理想境界。
实际上,苏轼在谈论“意”的时候,往往就是与“韵”结合起来谈的,或者毋宁说,苏轼更瞧重的就是书法中表现出的“韵”。
书法之韵,存在于审美主体(欣赏者)与客体(被知觉的书法作品)的相互关系之中,就是书法作品形式的表现性诱发欣赏者产生的情感效益。
“寓意”而不“留意”——苏轼书法美学思想略论
“ 意” 寓 思想 的提 出
是颜鲁 公的忠义 贯通 日月 。
苏 轼的 书法思想 内容丰 富 , 在《 他 宝绘 堂
颇感 兴趣 , 不能不 影响到 苏轼 。 子说 “ 法 这 老 道 。 顺 。 寓意于 物 , 而不 可 以留意于物 。 寓意于物 , 虽微 自然 ” 庄子也 强调 “ 物 自然” 苏轼 无疑从 中 物足 以为乐 , 尤物不 足 以病 , 虽 留意于物 , 虽微 得 到启 示。 因为书 法是 “ 正 寓意 ” 工具 , 的 苏轼 提 出 了天真 自然 、 无意 求 工的 创作 观 , 与道 这 物足 以为病 , 虽尤物不 足 以为乐。 ”
少小 时须令气 象峥嵘 , 彩色绚 烂。 浙老渐 熟 , 乃
造平 淡 。 实不 是平 淡 , 其 绚烂 之极 也 。 与 侄 ”
其 看作 苏轼 书 法美 学思 想 的代 表 : 子 可 以 “ 君
度。 ”
宋 代 美 学的 特点 之 一就 是 追 求平 淡 。 宋 人 重 视 日常 生 活 情 趣 。 审美 上 , 前 人 的 在 从
“ ” 换 为“ : 魏晋 名±对 高风 绝尘境 界 味 转 悟” 从
东坡所 谓 “ 寓意 ” 指主体 把 书法作 品 当 是
作 一种寄托情 感的工 具 , 而不是 深陷于 对物 的
“ 而 不能 自拔。 留” 寓意 于书 法 , 则可 以“ 悦人 ” , “ 适 ” 这 是以一种 审美的眼 光看待 书法艺术 , 超然物 云 :自言其 中有 至 乐 , 意不 异逍 遥游 。 这 外, 达到 一种 真正 的 自由 。 书法 之所 以能 成 为 种 以书 自 乐 、 以适 意 为 宜 的思 想 与道 家 的 主
唐人 对包 容广 大境 界 的追 求 , 向对 转 家 的“ 道法 自然 ” 想密切相 关。 思 苏轼 把书法 作 的追 求 , 苏轼作 为继 欧阳修之后 的文 为怡 情 养性 的方 式 , 当作 一种 摆脱 世事 烦恼 , 平淡境 界 的崇尚。 可 “ 达 到 自我 完 善 的手 段 。 石苍 舒 醉 墨堂 》 其《 诗 坛领 袖 , 以说是 领导 这一 风气 的 ,凡 文 字 ,
苏轼书学观点浅析
苏轼书学观点浅析作者:李英娜来源:《美术界》 2010年第1期苏轼是中国文明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他的光芒是其他人不可代替的。
他的文章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他把词从诗的附庸地位中解脱出来,开创了豪放词派的先河;他的绘画奠定了写意绘画的理论基础;他的书法位于“北宋四大家”之首,他是中国书法史上最具浪漫主义个性和浓郁书卷气的书法家。
总之,他对诗词歌赋、书画音律无所不精。
像这样全才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中国和世界文艺史上都是杰出的和少有的。
苏轼在书法艺术上能够另辟蹊径,别开生面,创新“古法”,他提出许多书学观点,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钱穆在《国史大纲》的扉页上曾写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于本国以往的历史需保持“温情和敬意”。
我想具体推之于本国书法史,对于沿着中国书法发展脉络前行的先驱们也应该以相同的态度对之。
笔者带着这种“温情与敬意”对苏轼书学观点作一浅析。
主张将学问文章与书法艺术连接在一起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几乎所有书法家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没有这种修养便不可能悟到书法艺术的真谛,如苏轼之前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都有极深的文学功底。
但他们只是将自身修养所培养的艺术审美灌输到自己的书法作品中,并没有明确提出学问与书法的关系。
这种状态的改变直到苏轼的出现。
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代文人书风,强调书法要能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即带有所谓的“书卷气”。
苏轼的书法作品最打动人的就是浓郁的书卷气,而这种书卷气又来自他那洒脱的人格与深厚的文化修养。
这一点我们从苏轼的文章里能得到考证。
苏轼明确“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使通神”,并提出“做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见妙。
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苏轼的这种主张一直影响中国的书法道路九百多年,直至今天。
高超的见解加上深厚的学养,自然超凡绝尘,脱去俗气。
苏轼谈自己的文章快意的话,如“言有尽有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及“及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正可以用来形容苏轼自己的书法艺术。
苏轼尚意书法美学思想简论
苏轼尚意书法美学思想简论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人,被誉为“文房四宝”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在书法方面,苏轼的美学思想尤为突出,其书法理念既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也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传统文化而具有前瞻性,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简要介绍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并通过五个例子来阐述。
一、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可以概括为“尚意”的观念。
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在于书写者将其内心的情感、精神和气质融入到书法作品中,使其具有独特的“气韵生动”的美感。
苏轼将书法美学视为“神韵合一”的艺术,既包括文字的形态美,也包括心灵的内在美。
他反对追求准确无误的规范书写,主张在书写中“有意方为工巧”,强调书法家必须“先扣自己的心,后抄字帖”,以达到写字与表达自我情感的融合。
二、例子一——《明妃曲帖》苏轼曾在一个赋诗会上写下了《明妃曲帖》,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篇作品在字体上非常舒展自然,笔画流畅,展现出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令人感受到苏轼倾注在其中的诗情画意。
苏轼在书法创作中注重境界的提升,深刻把握自己的境界与精神内涵,使其作品展现出独特的气韵生动与美感。
三、例子二——《石鼓文》苏轼在研究中国古代黄老学中对书法美学思想的影响下,对《石鼓文》进行了研究,写出了其自己的书法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苏轼打破了传统的书法规范,通过其自己的书法实践,将文学精神、黄老哲学、工艺美术、佛教修养等多重因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既有古典气韵又富有现代感的书法美学。
四、例子三——《徐州闹市怀古》苏轼曾写下了一篇咏史抒情的《徐州闹市怀古》。
在这篇作品中,苏轼运用了自己的书法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融入到书法之中,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韵生动。
他在书写文字时特意强调意境和韵律,追求一种意境与音乐完美结合的状态。
五、例子四——《梅石谱》苏轼在他的《梅石谱》一书中,详细描绘了一幅梅花图,其文字及画面经典。
宋代书法的真趣和达意
宋代书法的真趣和达意作者:于颍来源:《美与时代·中》2021年第11期摘要:宋代书法把晋人无为的美学思想转化为自觉表达主体性情的新风尚,突出书写者的个性。
创作者追求自我意志情趣,借助书法作品的笔墨展示个人学识修养,独特的风尚形成宋人对真趣达意的美学追求。
苏轼与米芾以真趣达意为核心美学思想引领宋代书法风尚,标志着书法艺术跨入超越技巧的时代。
宋代书法家在书写中注入更多个人情思,由于其共同的美学理念,形成了强大的艺术思潮。
关键词:宋代书法;真趣;达意宋代书法家开创尚意的美学新潮,以崇神尚意的审美理想走向以神写形的境界,以逍遥无为的创作态度超越刻意求工的装饰追求,以字外艺术追求获得深厚人文素养,以独抒性灵的美学趣味确立独特艺术风范,造就了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北宋时期,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具有较高艺术造诣的文人墨客进入书法领域,以其清丽流畅的行草书,打破了唐楷书端庄凝重的传统,掀起宋尚意的风潮,重视情感意趣的书风使唐末五代涌起的抒情写意思潮得到深化。
晋唐时期书法艺术以表现技巧为要,审美意识重心是以外写内。
北宋文人把书法艺术作为表现主观情感的自由形式,使北宋书法成为中国书法美学史上的历史性转折。
研究分析宋代书法美学思想真趣达意的特征,对促进当今书法艺术发展具有历史意义。
一、宋代书法真趣与达意风气的形成宋代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代表宋代书风面貌。
蔡襄为唐至宋的过渡性人物,其书法作品的时代特征不明显。
苏黄米美学思想有很多共同点,其艺术实践创新,使宋代书法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苏黄以深厚学养为世人瞩目,黄庭坚书法受苏轼影响[1]。
米芾学养相比苏黄稍逊,但其毕生致力于化古出新,形成了独特的书学经验和书法风格。
意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重要概念,经历了自发形态向自觉形态转变的过程。
东汉蔡邕最早提出意的概念,他所说意是书法创作前书家的自发心境。
西晋时强调意在书法创作中的自觉性,成公绥强调意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论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一明代董其昌在他的《画禅室随笔》中谈书法的时代风格时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
”(1)成为后世评价不同时期书法风格的滥殇。
清人梁巘继其后在其《评书帖》中以“晋尚韵, 唐尚法, 宋尚意,元明尚态。
”(2)对以上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风貌和审美追求做了简洁明了的概括。
自此以后, 书法界大都认同并沿袭了这种说法。
对苏轼的评价也都基本沿用这样的态度。
近些年方兴未艾的书法理论、书法美学研究成果非常多,而对于苏轼的评价也大多没有脱出这个窠臼,包括一些比较权威的书法专辑、书法理论文章,也同样是基本沿用的这种说法。
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如果我们真的认真看苏轼的书法轨迹,看苏轼的文艺思想,甚至我们看后人对宋代书法的评价,都会看出,对苏轼如果简单的评为“尚意”,是偏颇的,甚至是模糊的、机械的、不科学的。
纵观苏轼的一生,在各方面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苏轼的文学成就、哲学思想、书法理论和书法实践,对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苏轼书法美学思想中,包含了非常多的成分。
但是人们认为他是“尚意”的观点,则主要来自于他在论书诗《石苍舒醉墨堂》中所指出的:“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那么,什么是“意”,苏轼所说之“意”,是否是宋人和后人所认为的意?“意”,在中国传统艺术美学中是一个含义非常丰富的语词。
何谓“意”,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
” 可见意最初为人之心志。
王羲之曾云:“须得书意,转深点画之间皆有意。
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
”(3)萧衍在《梁武帝评书》中评价钟繇说:“钟司徒书字有十二种,意外巧妙,绝伦多奇。
”(4)南朝钟嵘在《诗品》中说:“夫四言,文约意广,取效《风》、《骚》,便可多得。
每苦文繁而意少,故世罕习焉。
”(5)唐张怀瓘亦云:“然草与真有异,真则字终意即终,草则行尽势未尽。
……文则数言乃成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可谓简易之道。
……夫翰墨及文章之至妙者,皆有深意,已见其志。
”(6)可见到唐代,“意”在艺术理论用法上,仍然指人的心志、心意、思想。
到了宋代,“意”的意味明显增强,欧阳修曾云:“萧条淡泊,此难画之意,画者得之,览者未必识也。
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
”(7)这里的“意”已明显超出了前人的表现空间,增加了较多的审美范畴。
黄山谷跋张芝帖云“伯英小纸,意气极类章书,精神照人,此翰墨绝无侣者。
”亦是较多的传递出不同于前人的信息。
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里论述的较为明白:“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
碍而实通,曰理高妙。
出事意外,曰意高妙。
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
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
”(8)“宋尚意”这个“意”,已不简单的表述为思想心志,应该包含着较多的审美意味在里面。
熊秉明先生认为这就是现代语汇的“抒情”,“相当于英语的Lyric,指一种恬静、愉悦的创作”(9),表述上实际是有些狭窄的。
刘正成先生认为:“强调‘意’所含‘情’的倾向,这是恰当的。
但是,这个‘意’还应有其他相关的成分。
比如说:意味、意趣、意境、意象、意绪、意态、意气、意匠,等等。
就‘意味’来说,就是指意趣情味。
”(10),则又过多的将不该包含的东西强加在里面。
也就是说,其实宋人表达之“意”,是除了心志心意之外还包含了一些审美的东西在里面的。
李佐贤《书画鉴影》中,记载有明代书法家祝允明有关艺术之“意”的一段妙论:“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得其意而点出之,则万物之理,挽于尺素间矣,不甚难哉!或曰:草木无情,岂有意耶?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
”(11)祝允明这段话虽然主要是针对画之“意”来说的,但由于中国传统书画一体同源,因而此处之“意”,对于书法艺术同样有效。
在这里,祝允明赋予了绘画之意以非同寻常的内涵:“意”首先与“形”相区别,绘事不难于写形而难于得“意”,但“意”不仅是与形相对的“神”。
其次, “意”也不仅是画家的情绪意念。
祝允明显然反对那种将画意内涵仅仅规定为画家主观意绪的观点,批驳了“草木无情,岂有意耶”一类诘难。
在祝允明看来,画之意首先是一种显现“万物之理”的“生意”。
他劝导把画意局限于物之神趣或自我之情意的人们放远眼光,大其心胸,纵览天地万物,在感受宇宙造化之妙的同时,领悟天地万物间的生生之意,从而将这一浩然之意点写而出。
“意”作“生意”解,我们还可以从清人布颜图的这段话得到佐证:“意之为用大矣哉!!非独绘事然也,普济万化一意耳。
夫意先天地而有,在“易”为几,万变由是乎生,在画为神,万象由是乎出”(12)朱自清先生认为:“‘生意’,是真,是自然,是‘一气运化’。
”(13)这样,书画之意就自然地与中国传统哲学中形而上的“道”联系了起来,同时也和苏轼“阴阳交然后生物”(14)这一对“易”的理解相吻合。
“道”作为创生万物的宇宙大生命及其运化过程,可用《易传》中的话来概括,这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于是,艺对“道”的表达,也就是艺术对“意”的言说。
苏轼说:“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与手”。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艺即“法度”,指各艺术门类的内部法则、技巧。
苏轼是很重视法度的,但又绝不止于此,而以“技道两进”为理想境界(《跋秦少游书》)。
所以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
诗不能尽,滥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
” 苏轼论道不重在道的本身,而重在求道的途径。
他曾称赞怀素的字说:“信乎其书之工也,然其为人傥荡,本不求工,所以能工。
此如没人之操舟,无意于济否,是以覆却万变而举止自若,其近于有道者耶?”(《跋王巩所收藏真书》)他以为怀素的书法所以能工在于他“本不求工”,就象水性极好的人驾船,对于船之是否能过河他是无所谓的。
当然,道和艺也还是有区别的,“道”是指事物的规律,而“艺”是指掌握规律所须经过的实践和学习过程。
他论秦观的书法云:“少游近日草书便有东晋风味,作诗增奇丽。
乃知此人不可使闲,遂兼百技矣。
技进而道不进,则不可,少游乃技道两进也。
”(《跋秦少游书》)东坡要求技道两进,方得写出好的书法,即要求对书法的原理有所了悟,而且要掌握一些具体的技巧,他评李龙眠的画也说:“虽然,有道有艺,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
”(《书李伯时山庄图后》)他以为道必须与艺相结合,否则的话,虽心知其意,但还是不能加以表现。
他的《答谢民师书》中论写作时也有类似的说法:“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所谓的“了然于心”就是指能明其“道”,“了然于口与手”,就是指以文辞将“道”表现出来,也即“艺”,他对于道与艺合的主张体现在具体的艺术论中就是提倡“心手相合”,他说:“作字之法,识浅,见狭,学不足,三者终不能尽妙。
我则心目手俱得之矣。
”可知他自己力求心手相应,既了然于心,又了然于手。
他评蔡襄的书法也说:“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
”(《评杨氏所藏欧蔡书》)由天资言,可明物理,心中了然,由积学言,可通其艺,手中了然。
心手相应,自然便能达到艺术的妙境。
苏东坡所说的意,实际上是提倡创作的自由精神,不愿受成法所拘,要求抒写胸臆,听笔所致,以尽意适兴为快,因而他作书时不顾及法的存在。
他甚至提出“无意于佳”的说法,以为“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草书虽是积学乃成,然要是出于欲速。
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乃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吾书曾不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
”(《评草书》)其实“无意于佳”与他所谓的“意造本无法”是一致的,他以为作书不必有意求工,宜一任自然流露,故不必墨守成规,由此,他提出了“寓意”的主张:“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病,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锤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桓玄之走舸,王涯之复壁,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此留意之祸也。
”(《宝绘堂记》)二实际上,苏轼在谈论“意”的时候,往往是和“韵”结合起来谈的,或者毋宁说,苏轼更看重的是书法中表现出的“韵”。
作为“韵”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韵,和也。
从音员声。
”可见“韵”最早使用于音乐,是指声音中一种和谐的味道。
刘勰在《文心雕龙·声律》中说:“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
”可见,音乐之韵是靠体会而知的。
然而在艺术中,往往音乐之韵会影响绘画之韵。
如唐代画圣吴道子为裴旻将军画肖像,坚持要对象“舞剑一曲”,其目的无非是:作为创作者,在体味到其中舞蹈与音乐的气韵后,随即将其传诸笔端,变为书画之韵。
“韵”其次用于魏晋玄学风气下的人伦鉴识,指人的形体中流露出的一种特有的姿致美。
《世说新语·任诞》记述,“阮浑长成,风气韵度似父。
”所谓“风气韵度”,实即“气韵”。
另在河南荥阳出土的刻于公元522年的《郑道忠墓志铭》上面,也有“君气韵恬和,资望温雅,不以臧否滑心,荣辱考虑”等语,可见“气韵”一词在当时已常连用。
这无疑影响了六朝以后的“气韵”之用。
而书法之韵指的是韵味、韵律等含蓄的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可以说,“韵”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精髓所在。
书法之韵,存在于审美主体(欣赏者)和客体(被知觉的书法作品)的相互关系之中,是书法作品形式的表现性诱发欣赏者产生的情感效益。
韵不是纯客体的属性,也不是纯主体的感觉,是审美主客体双向运动,积极创造的结果。
陈振濂先生认为:“我以为所谓的晋韵,它应该包含了两个规定:一、太粗糙生硬的不屑同类。
‘韵’大抵是一种精神性很强的寄寓,它必然追求行云流水般的节奏与挥洒之乐。
工匠式的粗糙生硬缺少一种‘士’文化的内涵,在书法上特别缺少书卷气,自然不算有‘韵’。
当然,延伸为风格,则大抵雄浑、恣肆、质朴的美,也很难归入‘韵’。
二、太成熟圆到的也不属同类,因为韵偏重精神的抒泄,而不是技巧上的面面俱到。
比如唐楷可以有法,但大概很少有人去从中寻求什么‘韵’。
又比如赵孟钭猿粕献方希舱蚱湓彩斓梦扌缚苫鳎炊葱矶嘣现隆!稀挥Ω檬潜曜枷瘢κ窃诙察ゲ嗟囊徽幸皇街刑逑殖龅囊恢稚拿馈U惺奖旧砦幢厥溃蚱溆兴坏剑识拍苡兴健N蚁耄庖舱衔航榉业男谈无为的总体文化氛围,同时也透射出当时书家对之作主体介入的痕迹与倾向。
”(15)书法的韵,不在书法形象本身,而在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