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苏轼简介
苏轼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词作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
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
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和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和“能”、“道”和“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和“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和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章 苏轼
第四章苏轼一、人生观及创作道路1.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祖父苏序,父亲苏洵,其弟苏辙。
一生被贬至三地:黄州、惠州、儋州。
2.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3.苏门六君子:上述四人外,还有陈师道、李廌4.人生态度: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苏轼人生观的哲学基础:一方面,儒家的执着专注,佛家的空幻虚无,道家的率性自然,非常奇妙地统一在苏轼一生的生命实践中,但传统儒学主导着苏轼人生的基本方向,在苏轼深层的思想意识的逻辑结构中,儒、道、佛互为一体,相互映照感发,形成了多元自足的实践体系;另一方面,他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苏轼把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轻视有限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脱态度以及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做到了蔑视丑恶,消解痛苦。
这种执着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蕴含着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的精神,因而苏轼在逆境中照样能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二、苏轼的文1.苏轼的文学思想:文、道并重,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
2.苏轼的文道观:首先,苏轼认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文章并不仅仅是载道的工具,其自身的表现功能便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一种高级形态。
其次,苏轼心目中的“道”泛指事物的规律而不仅仅是儒家之道,所以苏轼主张文章应该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他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文风。
因此,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这使苏轼的古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3.苏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辞达”:当行即行,当止则止,少有芜词累句。
(2)“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
4.苏轼的古文(1)议论文: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摘要: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文艺创作之道,本文从苏轼的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的文艺思想中探析其为文之道;同时在认真分析其“为文之道”之后,还发现这些文艺思想还时时闪烁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苏轼为文之道立意辞达自然辩证关系引言: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的艺术家,其在文学著作中展现出来的文艺思想更是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苏轼的为文之道探索其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山人,其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散文、诗歌、词和书法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因文号称万篇而有“韩文似潮,苏文似海”之称;诗歌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和韩愈并称“李、杜、韩、苏”,同时在北宋诗坛上与黄庭坚齐名,在整个宋代则与陆游齐名,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他首提“以诗为词”之主张,乃宋词“豪放派”之鼻祖,影响一代词风;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
总而言之,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可凭一己之身在如此多的艺术领域成为登峰造极的良材,又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在此广无边际的文化之海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本文试图从苏轼为文之道浅探其文艺思想中。
一、文艺思想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苏轼见解独特新颖,论点精辟准确,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刻的影响。
苏轼的文艺思想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
他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论断的基础之上,以自身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实践,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明了他独到创新的思维。
“纵观其文艺思想中,既有关于文学艺术外部规律的探讨(如论述了文学与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又有很多关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求索,即文艺本身特点的探讨。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篇观后感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篇观后感一、概述宗师列传是一部集合了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的传记集,其中苏轼被列为其中之一。
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力是不可忽视的。
在阅读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苏轼篇后,我深感其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巨大贡献,以及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我愿意就此作一番观后感的共享。
二、苏轼的生平及主要成就1.苏轼出身于文学世家,自幼酷爱文学,对诗词有着极高的天赋。
他早年曾在各地求学,涉猎广泛,对唐诗宋词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
他的诗词以豪放、率真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苏轼在政治上也有着杰出的成就。
他历任吕州、颍昌、岳州等地的知州,有言官、宰相等职,对地方政务有着积极的贡献。
然而,由于其直率豪放的性格,常常得罪权贵,导致多次被贬谪。
3.苏轼在文学研究方面也有着很高的成就。
他提出了“词赋之争”,主张词和赋在文学上的重要性,并对两者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苏轼的文学成就及其影响1.苏轼的诗词豪放率真,真情流露,多表达个人感情和社会抱负,反映了他敢于直面现实的精神,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苏轼的散文清新自然,多表达个人生活感悟和社会思考,开创了文人散文的先河,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
3.苏轼的词赋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词赋在文学上的地位得到了崇高的肯定,对后世文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苏轼的思想观点及其价值1.在个人修养方面,苏轼提出了“洒扫”、“愤逸”、“志怀”等理念,对后世文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
2.在文学创作方面,苏轼提倡“以直抒胸臆为美”,倡导诗人应当勇于表达真情实感,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政治观点方面,苏轼主张宽政和谦谋,对治理国家有着独到的见解,对后世政治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五、苏轼的不足和局限1.苏轼在文学上虽然有着杰出的成就,但其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认识略显局限,对某些社会问题的看法偏颇,有时过于理想化。
诗人苏轼的主要成就
诗人苏轼的主要成就苏轼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诗人苏轼的主要成就,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文学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推官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散文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
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
释德洪《跋东坡(左忄(xīn)右允)池录》说:“其文涣然如水之质,漫衍浩荡,则其波亦自然成文。
”苏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的作家中间享有巨大的声誉,一时与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导者甚多,北宋文学家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奖掖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
苏门四学士和陈师道、李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
其《题柳子厚诗》云:“诗须要有为而作好奇务新,乃诗之病。
”其《答乔舍人启》亦云:““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主张诗要有为,以“体用”为文之根本。
在《答王庠书》中又说:“儒者之病,多空文而少实用。
”其诗《送李公恕赴阙》说自已的诗文是“杂以嘲讽究诗骚”。
《宋史》也说他作诗是“以诗托讽,庶几有补于国”,这都说明他是在有意继承风、骚的讽喻传统。
他在《答毛滂书》中也说:“文章如金玉,各有定价,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
至其品目高下,盖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诗词苏轼的诗现存约两千七百余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叶燮(字星期)《原诗》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
关于苏轼的研究报告
关于苏轼的研讨报告1、初出茅庐纵顾苏东坡的终身,与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年苏东坡初出茅庐,中举及第,便与多位常州籍同考举子结成好友,他们在苏东坡眼前展现了一幅绚烂的江南风光,使他与好友们订下了“鸡黍之约”。
然虽有定居誓词,但毕竟未经深思熟虑,是信口所至。
真正到了常州地域,苏东坡领略到了那水乡山野的神韵,便深深地吸收住了。
中年分开黄州时,苏东坡两次上表哀求寓居常州,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和常州结下了不解之缘。
即便在元佑时期,他政治上红极一时时,他还和常州籍大臣胡宗愈(完夫)讲定:“某已卜居毗陵,与完夫有庐里之约。
”他在北归途中,一路均有人热情挽留,有的以至无偿提供居舍,但他总是坚决地说:“然某缘在东南!”他终于返回了魂牵梦萦的常州。
最后遂了他在熙宁七年在常州吊唁钱公辅的《哀词》中的夙愿:“大江之南兮,震泽之北。
吾行四方而无归兮,逝将此焉止息。
”2、少年知名古人云,学而优则仕。
才华盖世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端向仕途进发了。
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率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与科举考试。
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原本能够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其不意地取得了第二名。
这对苏轼来说,固然有些冤枉,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
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鸣惊人天下知。
3、大难临头在扑朔迷离的北宋政局中,激进派的苏轼被政敌所应用,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
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
苏轼丢官降职,被贬湖北黄州。
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放逐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困顿与窘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固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
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丰碑。
4、潇洒东坡苏轼为人坦荡,考究风节,他的性格是率真的、孤傲的、也是豁达的、超脱的。
试论苏轼在词学领域的贡献苏轼对词的贡献
《试论苏轼在词学领域的贡献:苏轼对词的贡献》摘要:一、提出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及“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词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迁客骚人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载体,“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一)在词的内容和题材方面苏轼对词的显著影响是丰富了词的题材,对词进行了大力的开疆辟土,使词从原来的花间小径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苏轼是我国古代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诸方面,皆富有成就,但尤其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当人们论及他的文学成就时,总是怀着敬意盛赞他对词的革新。
苏轼对词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出了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及“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词自问世以来,一直是迁客骚人抒发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表现载体。
词又称“曲子词”,属于广义的诗的范畴,是特殊的诗体。
学界一般认为,词诞生于隋,兴起于唐,兴盛于宋,是伴随燕乐而产生,适应诗歌形式的转变而兴起的。
词的生命在音乐,依声填词,配合音乐而歌唱,是词的根本特点。
自晚唐五代以来,在文人的观念中,词一直被视为“小道”,多被用来描写男欢女爱、离愁别恨,以清丽婉约当行,长于比兴,词意含蓄,但境界狭小,风格纤弱,在宋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方之曲艺,犹不逮焉”。
而苏轼,却突破了词为“艳科”这一传统,扩大了词的写作题材和内容,丰富了词的艺术内涵。
苏轼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词即是诗。
因此,苏轼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把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采用“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道”的层面上,摄诗心入词心;二是在“艺”的层面上,引诗法入词法。
一是以诗的题材和内容入词。
在苏轼的意识里,只要是诗能表现的、接触到的一切人、事、物、理都可以入词,这使宋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新境界,如其《江城子・密州出猎》写报国立功之豪情,《水调歌头》里的“明月几时有”,传出世人之心灵冲突及对亲人之深情等等。
论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实践
论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及其实践◎王启鹏摘要:苏东坡在晚年被贬谪到岭南后,发展了他的文学创作思想,提出了“平淡自然”、“辞达”和尚“意”的创作理论,并在创作实践中创造了“和陶诗”这种新诗体,还为岭南山水写下了大量脍灸人口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苏东坡;岭南;文学创作思想;文学创作实践苏东坡是一位世界级的大文豪,诗词文赋皆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文人画的中坚人物,又是个美食家、水利工程师,后人称之为“全才”,九百多年来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但对他贬寓惠州后的文学创作成就,后人是存在着一定分歧的。
这主要原因是,苏东坡的代表作不是产生在岭南时期,他一生的主要文学成就也不是在岭南时期。
况且苏东坡晚年的作品多是写身边的小事,平淡自然的风格居多,再也找不到青壮年时期那股热血奔放的豪情了。
所以有的人就认为,苏东坡晚年的文学创作成就不大。
是不是这样呢?因此,研究苏东坡贬寓岭南后文学创作思想和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
研究苏东坡岭南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在地域来说主要是惠州和儋州两地,以及他在迁徙过程中路过的岭南地域。
在当时的宋代来说,惠州属于广南东路,儋州属于广南西路,是属于同一区域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到1988年,海南岛还是属于广东省所管辖的。
况且,任何一个人的思想,晚年是最为成熟的。
因此,把苏东坡晚年在岭南诸地的创作思想综合起来研究,更能展现出苏东坡一生的创作思想,更能展现出其思想的光辉。
明确了这个前提,我们对问题的研究就容易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了。
一、文学创作思想研究(一)在审美情趣上提出了“平淡自然”的创作理论平淡自然之美,在美学上称作冲淡美。
在中国文化史上,冲淡美可以说是古代文人的审美主流。
早在先秦时期,老子和庄子就极力追求和推崇“自然之道”、“自然之美”,认为天地的自然之美才是真正的美。
魏晋六朝至中唐,乃是冲淡美的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冲淡美、清丽美,不仅是文艺品评的标准,也是品评人物的标准。
苏轼的文学思想
墨痕澹处,卧观云岭——浅析苏轼的文学思想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在文学历史的长河中实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苏轼素喜蜀学,曾自述云:“孔老异门,儒释分宫,又于其间,禅律交攻。
我见大海,有此南东,江河虽殊,其至则同。
”(《祭龙井辩才文》)可见其思想实则儒释道浑融,中庸至和。
故其行事著文,皆通脱而旷达,虽值党争剧烈,仕途坎坷,然其自由精神不改,“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清幽疏旷而不失执著,正是一个大写的真人!而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苏轼具有着有别于一般文人骚客的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和自然天成的文学思想,。
那么,下面便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微,以期略窥其妙旨。
一、道艺相合,辞以达意。
苏轼在文学创作的“知”与“能”、“道”与“艺”的关系上,有着十分可贵的见解,他认为,创作的实现是“道”与“艺”的结合,即:“有道有艺。
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书李伯时山庄图后》)。
并将“道”,“艺”关系转化为实际创作时的“心”、“手”关系:“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他的这一思考是相当深入的,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转化为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语言文字。
在这一基础上,苏轼又提出了著名的“辞达”观点。
孔子曾说“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和“辞,而已矣”,这是着眼于宣传效果而要求文辞通达。
苏轼则在他的《答谢民师书》中对其做了创造性的阐释和发挥:“夫言止于达意,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乎?是之谓词达,词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这里提出,辞的表达是意,作者做到“辞达”,首先是摆脱任何偏见的束缚,使作品能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情,表现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在万千世界变化无定的物象中,表现事物的本质。
苏轼与儒、释、道三家思想
苏轼与儒、释、道三家思想作者:高安琪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9期摘 ; 要:北宋诗文大家苏轼学识广博,才智卓绝,他广泛吸纳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博采诸家学说思想之机妙。
儒、道、释三家思想不仅对苏轼的性情塑造和人生体悟有重要影响,还在其文学观念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苏轼将三家思想的诸多方面转化入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为推动文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苏轼;道家;文学思想中图分类号:I206.1 ; ; ; ;文献标识码:A ; ; ;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7-0004-0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是北宋文坛的一颗巨星,也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一位杰出的天才,在诗、词、文等领域均堪称大家。
苏轼丰富的生活实践、政治经历、学术思想、艺术创作以及豁达的胸襟、独具魅力的人格都备受后人推崇。
宋人王十朋《百家注东坡先生诗序》记载:“东坡先生之英才绝识,卓冠一世,平生斟酌经传,贯穿子史,下至小说、杂记、佛经、道书、古诗、方言,莫不毕究。
……亦皆洞其机而贯其妙,积而为胸中之文。
”①广博的学识,卓越的才智,使苏轼能够广泛吸纳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博采诸家学说思想之机妙。
苏轼一生与儒、释、道都有很深的渊源,他学贯“三家”,幼年时就由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②。
到比冠之年,更是博通经史。
苏辙在《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中论及苏轼所学时说:“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谓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从中可见苏轼思想的发展演变。
早年,儒学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苏轼早期的论著大都以儒学为宗,以实用为务,事实上,他经世济民的理想一生都未放弃。
儒学是苏轼出仕从政的主导思想,他强调“圣人一于仁”(《书义》),“先王谨于礼”(《论语义》),提出以“礼、乐、刑政教化”“论道经邦”(《策略》二),怀有经世济民、致君尧舜的抱负和积极入世的精神,主张治国济世“凡可以存存而救亡者无不为,至于不可奈何而后已”(《墨妙亭记》)。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形象捕捉: 【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 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 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孤山 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 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 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慈游淡泊 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 一失后难摹。
《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
奇险则过之,而温丽清深不及也。所贵乎枯 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 子厚之流是也。若中边皆枯淡,亦何足道。 佛云:如人食蜜,中边皆甜。人食五味,知 其甘苦者皆是,能分别其中边者,百无一二 也。
黄庭坚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六、论艺术意境的创造
《题渊明饮酒诗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因采菊而见
山,境与意会,此句正有妙处。近岁俗本皆 作“望南山”,则此一篇神气多索然矣。古 人用意深微,而俗士率然妄以意改,此最可 疾。
《书黄子思诗集后》: 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 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 宗师,而锺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李之天成,曹刘之 自得,陶谢之超然,盖亦至矣。而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 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然魏晋以来高风绝尘, 亦少衰矣。李杜之后,诗人继作,虽间有远韵,而才不逮意。 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非余子所 及也。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平 之遗风。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 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盖自列其诗之有得于文字之表者二十 四韵,恨当时不识其妙。予三复其言而悲之。闽人黄子思, 庆历、皇佑间号能文者,予尝闻前辈诵其诗,每得佳句妙语, 反复数四,乃识其所谓。信乎,表圣之言美在咸酸之外,可 以一唱而三叹也。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艺术
中学语文文学常识学习笔记: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艺术第一节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1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以儒学体系为根本而浸染释、道的思想是其人生观的哲学基础。
2苏轼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入仕后奋厉有用世之志,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3苏轼具有执著于人生而又超然物外的生命范式和坚定沉著、乐观旷达的精神,在逆境中照样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4贬谪生涯使苏轼更深刻地理解了社会和人生,也使他的创作更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情感波澜。
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苏轼的文道观:文道并重1文章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不只是载道工具,更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高级形态。
2“道”泛指事物的规律,文章应像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3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
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四六的艺术成就:1艺术风格: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
a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气势的雄放。
b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如行云流水般自然畅达。
2艺术气魄兼收并蓄,表现力极高,在他笔下几乎没有不能表现的客观事物或内心情思。
广泛地从前代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其中最重要的渊源是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势、庄子的丰富想象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
3议论文翻新出奇,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往往夹叙夹议,兼带抒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更具美文的性质。
《日喻》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事例,说理透辟。
如《石钟山记》。
4以“辞达”为准则,作文行止有度,简洁凝练,在其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记承天寺夜游》,八十馀字,韵味隽永。
5辞赋中融入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诗歌的抒情意味。
《赤壁赋》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第三节苏轼诗歌的艺术成就一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重要主题;深刻的人生思考表现出乐观旷达的精神。
1抨击社会的弊政、陋习,体现出深沉的批判意识。
2从人生遭遇和客观事物中总结经验和规律(如《题西林壁》);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表现了对苦难的傲视和超越。
苏轼及其文学家族
储欣《评注苏老泉集》卷一:“谓此悲六国乎? 非也。刘六符来求地,岁币顿增,五城十城之割, 如水就下,直易易耳。借古伤今,淋漓深痛,文钞 谓忽人正论,犹花似雾中看也。”
(二)苏轼
1.苏轼的政论文、史论文、游记叙事文与辞赋等成 就最高:
(1)政论文、史论文大多语言明快,气势雄浑;立 论高远,说理严谨犀利透辟,议论精妙。
5.苏轼的文学思想亦具有矛盾新,这典型地反映出 宋代士人上下求索探讨文道关系的艰辛努力,也为
后世文学家、理学家等士人群体探讨文道关系提供 了理论参照,为宋代文学理论的繁荣做了准备。
第二节 “三苏”文章
苏洵及其子苏轼、苏辙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 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一)哲学思想
1,儒释道三家思想对苏轼影响很大,但苏轼没有构建起 独立、系统的思想体系,经常混用概念,义理斑驳不纯, 因此受到后人批判。
2.苏轼坚持以儒家的行健进取思想来试图建立事功或修身 养性,这使他的文章重视通经致用,充满积极入世的精神; 在遭遇挫折、人生艰难之际,苏轼能融合佛老,以超旷委 化、豁达随缘的心态从容面对人生的苦难;佛教的忏罪思 想又使苏轼自觉反观内心、真诚忏悔。
(二)文学思想与学术观念
苏轼的文学思想根植于他的哲学思想。
1.“道艺两进”
苏轼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指的是宇宙 自然之规律。学以致用是修“道”的最终归宿,苏 轼强调“才艺”为“道”的途径,提出“以一含万” 来取得诗意境界的跃升。
2.诗文创作要随物赋形,妙尽形理
苏轼认为创作不应有思维定势,而应如水流一般无 常形,能够根据事物当下的情状作出最贴切的描写。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
第10章苏轼和北宋的文学理论批评10.1 复习笔记一、北宋初期的时文与古文之争(一)理学与禅宗之学1.由于北宋初期政治局面的相对稳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儒学复古主义思潮又有了新的发展,而且演变为持续数百年的宋明理学,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
2.随着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的逐渐激化,人民苦难的加深,佛教特别是禅宗之学,也有了大的发展,广泛地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
3.理学把文学当做宣传礼教的工具,在文与道的关系上重道轻文,甚至只讲道而不讲文;禅宗则和庄学相结合,追求超脱现实、玲珑透彻的艺术境界,特别强调含蓄深远的艺术美的创造。
这两种文学思想的矛盾、融合和交叉发展,遂成为宋元明清文学思想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
(二)北宋时文与古文之争从根本上说,是重政教还是重艺术的不同主张的分歧。
1.宋初盛行的“时文”,是指模仿五代的“今体”。
五代文体是学习晚唐李商隐的,但侧重于讲究声律对偶。
“今体”之名源于李商隐的《樊南甲集序》,它是与“古文”相对而说的,其特点是“好对切事,声势物景,哀上浮壮,能感动人”。
这是指以四六骈偶为基础的一种偏重艺术形式美文体。
2.随着儒学复古主义思潮的深化,提倡古文的理论与实践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开展了对西昆派诗文的激烈批评。
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论和梅尧臣的“平淡”论(一)欧阳修及其理论1.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是北宋前期文坛领袖。
2.欧阳修的理论:“穷而后工”(1)“穷”,主要是指政治上穷达之“穷”,而不是指生活上的穷困。
即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政治上不得志,受排挤、遭迫害,隐身江湖草野山林田园,借诗文来寄托其济世安民壮志,抒发对现实黑暗的怨愤不满以及种种忧思、苦闷、压抑、感慨之情。
(2)他在主张“道胜”的同时,又十分重视文的修饰。
“工”,就包含着他对艺术上精益求精的追求。
在内容和形式关系上,他既肯定内容的主导作用,又充分注意形式的重要性及其相对的独立性(二)梅尧臣及其理论1.梅尧臣: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城)人。
苏轼的文学成就
苏轼的文学成就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被誉为“文学奇才”、“文学宗师”。
他的文学成就卓著,不仅在诗、词、散文等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表现,而且在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上也有独特的贡献。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他的诗歌作品广泛涉及山水田园、政治抒怀、爱情哀思等多个主题,以其豪放洒脱的风格和自由流畅的笔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
其中《赤壁赋》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述,以及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和自我反思,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
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也有杰出的成就。
他的词作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巅峰,而且在表达情感和抒发内心感受方面也具有极高的价值。
苏轼的词情真意切,语言优美动人,常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抒发自己的愁思和对人生的思索。
例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苏轼的散文也是他的文学成就之一。
他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深入生活为特点,对社会现象和人情世故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
他的散文作品《东坡乐府》、《祭黄几道》等,既有对时事政治的批判,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他在文学思想方面的独特见解。
苏轼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出色的成就,他对文学理论和批评也有重要贡献。
他积极倡导文人以“致良知”为宗旨,提出了“诗以时观,文以事论”的创作理念,强调文学应与时代和社会相结合,具有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他还提出了“抱负原则”,主张文人应该有远大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以文学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社会。
苏轼作为一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文学成就不容忽视。
他的诗、词、散文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杰出的成就,而且在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上也有独特的贡献。
他的作品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而且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文学成就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和赞美。
苏轼“尚意”文艺理论刍议
引言清代书法家梁曾在《评书帖》中留下一段耳熟能详的书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他用单字对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精妙准确的概括。
而对宋朝书风以“尚意”概括,究其缘由,大抵基于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1]40的诗句。
苏轼寥寥数语便表达出其主张书家发扬主体精神、冲破法度藩篱的决心,同时也给后人以启迪。
何为“意”?“意”的观念对苏轼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怎样的指导意义?笔者将在下文对上述思考进行阐发。
一、文艺理念下的“意”(一)由表及里析“意”之观“意”作为苏轼文艺理论和艺术创作抒胸臆”对其进行浅释,即畅快抒情,不受成法约束。
若深求“意”,还是要追溯苏轼提出的“无意于佳”“我书意造”等一系列书学理论。
《评草书》中云:“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
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2]故而就有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2]的观点。
此外,苏轼作书十分重视书法的神韵,曾在《论书》中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2]苏轼将传统生命学说引入论书的范畴,提出形成书法美不可或缺的形式美感与多元精神,这也反映出苏轼对书法作品情采、色泽的鲜明要求。
(二)“意”理念下的思辨精神“意”作为苏轼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是其进行艺术创作,进行诗、书、画等各种艺术活动的审美尺度和原则,也是统摄、综对“寓意”与“留意”的分析。
苏轼曾在《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5]苏轼还引用《老子》之言写道:“《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5]自由、非功利的游戏态度与适度“中和”之态均为苏轼融“意”于艺术提供了心理指导。
苏轼生平简介
唐宋诗词鉴赏学院:机电学院学号:姓名:元万达班级:0913班苏轼生平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学识渊博,思想通达,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如鱼得水。
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朝政且勇于进言。
然而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未能充分施展他的政治才干。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
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反对千篇一律的统一文风,认为那样会造成文坛“弥望皆黄茅白苇”般的荒芜。
正是在这种独特的文学思想指导下,苏轼的散文呈现出多姿多采的艺术风貌。
他广泛地从前代的作品中汲取艺术营养,作品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自如,像行云流水一样的自然、畅达。
韩愈的古文依靠雄辩和布局、蓄势等手段来取得气势的雄放,而苏文却依靠挥洒如意、思绪泉涌的方式达到了同样的目的。
苏文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这正是宋文异于唐文的特征之一。
苏轼的辞赋和四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他的辞赋继承了欧阳修的传统,但更多地融入了古文的疏宕萧散之气,吸收了诗歌的抒情意味,从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了《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的名篇。
《赤壁赋》沿用赋体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的传统格局,抒写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也描写了长江月夜的幽美景色。
全文骈散并用,情景兼备,堪称优美的散文诗。
如写景的一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幽美、澄澈的景色与轻松愉悦的心情构成开阔明朗的艺术境界,而那种渺茫茫、若有若无的虚幻感觉,又直接为后文写超然物外的人生哲理作了铺垫,体现出作者高超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技巧。
苏轼甚至在四六中也同样体现出行云流水的风格,他在翰林院任职时所拟的制诰曲赡高华,浑厚雄大,为台阁文字中所罕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一、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苏轼青年时代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提出过许多改革政治的有益建议,但是他和当时新党与旧党在政见上都有所不合,因此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还被贬到岭南的惠州和海南的琼州。
然而不幸的遭遇也使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社会和人民,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专心致志于文学创作,穷而后工,成为伟大的文学家。
由于政治上的挫折也使他对释老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兴趣,并从中得到精神上的安慰与解脱,故而在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上,受庄学和禅学的影响颇深。
二、苏轼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论
1.论艺术创作中“知”与“能”的关系
苏轼认为无论文学还是艺术创作,都包含着两个基本方面:一是作者对所要表现的事物是否认识得很清楚很正确,二是对已经认识了的事物如何运用艺术方式充分地把它表现出来。
他要求文学家、艺术家不但要“知”之深,还要善于“能”,认为这是进行文学艺术创作的基本前提。
2.论艺术构思中的“虚静”、“物化”
苏轼认为在文学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使创作对象(“物”)“了然于心”。
从文学家、艺术家的主体方面说,必须要进入“虚静”、“物化”的精神境界。
这样,才有可能排除各种与创作无关的主观或
客观因素之干扰,对“物”作深入的观察和研究,从而充分地掌握它的内在特点和规律。
3.论艺术想像和形象捕捉
苏轼认为不论是诗还是画,审美意象的构成都要经过一个“妙想”的过程。
“妙想”,即是指艺术想象,因为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活动,而是和外界的各种生动景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感性的、形象的思维活动。
4.论形象塑造的“随物赋形”和生动“传神”
(1)文学创作离不开对外在的人和事的描写,而现实中的人和事是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态的,苏轼认为对艺术形象描绘和刻画的总的原则是:“随物赋形”,“尽物之态”。
(2)苏轼强调“随物赋形”的目的,是要求艺术形象的刻画应以合乎自然造化为最高标准。
苏轼认为要得自然真态的关键在努力做到以传神为主而形神并茂。
5.论艺术创作中的法度和自然
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法度是指创作的具体规则,它是前人创作经验的总结,任何人在创作中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它的影响。
但是文学艺术创作又不能因此而丧失革新创造精神。
苏轼认为法度是要的,但不能拘泥于“前规”。
诗歌妙处正是在灵活自然脱口而出,不受法度的東缚、限制。
这就是“无法之法”。
6.论平淡的艺术意境
苏轼非常重视平淡角诗歌艺术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