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文艺观

合集下载

心物交溶 文与道俱——苏轼文艺本质论(1).

心物交溶 文与道俱——苏轼文艺本质论(1).
心物交溶 文与道俱——苏轼文艺本质论(1)
苏轼对文艺的一个重认识是,文艺是“外物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的产物,实际上说明了文艺作品是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这是苏轼从艺术生成论角度对文艺本质所作出的一个辩证的概括。苏轼对文艺本质的另外一个重认识是,“文与道俱”,道文并重,实际主张文艺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是苏轼从艺术本体论角度对文艺本质的认识。
对情景关系的论述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比较突出的例子是谢棒的《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盖以数言而统万形,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景为“媒”,情为“胚”,清楚地说明中国文论强调抒情达意。王夫之在论及曹学侄《寄钱受之》诗时也说:“景语难,情语尤难也。”(王夫乏《古诗评选》卷五)为什么呢?因为景语较为坐实,毕竟有再现的一面,而情语较为空灵,好的诗歌求“情语能以转折为含蓄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一)。观照中国各种艺术门类尤其是文学的发展长河也可以说明中国古代文艺的美学追求重在主体性、抒情性和审美意蕴。明清以前,叙事文学以及其它再现性艺术从未获得过显赫的历史地位;而在梁启超提出“小说界革命”以前,叙事文艺也从未在社会和艺术领域获得过正当、合法的地位。说到苏轼,他的艺术实践、理论表述和审美旨趣也能证明中国文论的主体性特点。他多次说过,创作“有意而言”,以意为主。其嗯书朱象先画后》云:“文以达吾心。”对于形神问题,他继承东晋顾恺之的观点并有所发展。顾恺之指出,眼睛和颧颊在突出人的个性方面有重作用,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其次在颧颊”(《世说新语·巧艺》)。苏轼《传神论》亦认为写人无需“举体皆似”,因为“目与颧颊似,余无不似者。”当然,他并没有否定“形似”,反之,他认为文艺创作首先达到“形似”。但是,他反对一味追求“形似”而不顾及“神似”的浅薄做法,提出神似重于形似,形似以神似为指归。所以他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书那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他还批驳了传统的画“狗马难于鬼神”的说法,认为鬼神的步趋动作,也“以人理考之”,并非可以胡乱为之,所以并不比画狗马容易,反对以形似为贵的观点.。

论苏轼的词学观

论苏轼的词学观

论苏轼的词学观苏轼(1037—1101),字子瞻,别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词人,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式(文、书、画等)奇才。

据研究,苏轼进入词坛较晚,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信中说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信中所谓“近却颇作小词”,即指熙宁八年(公元1075,四十岁)所作《江城子·记梦》、《雨中花·初至密州》等词,此在《东坡乐府》中亦得到印证。

然而短短几年的关于词的创作中,苏轼的才华就已得到巨大的体现,在后来的整个词学生涯中,苏轼的词学更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乃至派别,持续而深远地影响着整个中国词学史。

前人关于苏轼的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然而,在大量关于研究苏轼对于中国词史贡献的文献资料中,或囿于其人思想之探究,或囿于其文艺作品之剖析等等,都不约而同地人为割裂苏轼本人(包括其出身、阅历、思想等)与其作品之间的玄妙关系的探讨,以致不能更加有效合理地科学分析苏轼在词史上的贡献。

据此,笔者试图以苏轼的思想作为主轴,以其作品作为副轴,对苏轼的词学成就进行研究。

苏轼出身礼仪簪缨之家,一生思想深受儒、道、佛的影响,加上天生对于绘画、书法等文艺的秉赋,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苏轼本人的艺术创作思想,乃至于形成其本人独特的艺术创作理论和审美观念,而这种种观念又不断地渗透在其词学作品之中。

词学在晚唐温庭筠、冯延巳、南唐后主李煜等人“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的成功转型以后,“词为艳科”几成定论。

宋初由于天下旧乱而入治不久,纲纪败坏,士风颓废,文人词作相互酬和,粉饰太平,形成了带有卑弱浮靡之气的“西昆派”局面。

苏轼之前,北宋词坛依然盛行晏殊、欧阳修等被号为“词中西昆”的词学风格,而实质上仍然沿承了五代遗风,只有到了一向主张创作不落窠臼的苏轼手中才大发光彩。

【“道水心”苏轼的文艺美学观】苏轼若有诗书藏于心

【“道水心”苏轼的文艺美学观】苏轼若有诗书藏于心

【“道水心”苏轼的文艺美学观】苏轼若有诗书藏于心摘要:苏轼以其个体生命意识融合了儒释道三家品牌意识思想,奠定了其“自然论”文艺观的哲学方法论,以日常生活为创作场地,受随物赋形的水之道启发,形成文艺观的集大成“道水心”,通过寻求个体情感与物性相互映照的心灵天造文章,追求繁华落尽的平淡美学。

关键词:苏轼;自然;水之道;平淡“自然”在古代文论中是被历代批评家所推崇的一个概念,甚至可以说已经成为一种隐性的、潜在的理论体系。

它最初见于老庄的道家哲学,涵义比较广泛,指万物的本性、与四十余名数人之道相对而言的天之道,自然无为的状态,是运行世上万物运行的常规法则。

两汉时,受儒家影响,将“愤于中而形于外”的纳入喜怒哀乐也纳入自然的辖区。

魏晋南北朝时,刘勰“标自然以为宗”,才外在把自然纳入文学的形而上学,有望成为一种诗学范畴。

到了唐代,更是形成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审美风尚,《诗式》、《二十四诗品》、《历代名画记》等也都标举与苦思相对的妙悟自然。

到了宋代,强调“如风吹水,自成文理”的自然、感情的自由抒发、平淡的美学旨趣,而苏轼更可说是且是自然论的集大成者,从本体论、创作论到风格论对这一文艺观作出了全方位的阐述。

一、儒释道相融合的哲学观——苏轼“自然论”的哲学基础作为有着一个拥有强烈自我意识的文人,苏轼不是机械地韩愈模仿儒释道思想的只鳞片爪,而是将外在的多变统摄松省于内里的“一”,通过其野性自由的个性选择,达到圆融的境界,建构起颇具“活性”特质的哲学系统。

早年接受儒家正统教育工作,形成他入世的道德观,在政治漩涡中不改浩然正气,以悲天悯人的愤世嫉俗情怀重视百姓。

对于儒家执着光宗耀祖、营营苟苟的姿态则颇不以为然,秉持“吾生本无待,俯仰了此生”的信念,这点与老庄道家思想默契相接,并形成精神的汇通,成就苏轼乘物以游心的审美人生观。

然而,苏轼并不因此弃绝人世,他认为那些只是“逃世之事”,他自己则是“逃世之机”。

关键在于不“留意于物”,否则终日帕尼诺区,得之则喜,失之则忧,本以为乐的东西,终以为病,看透了世间的红尘得失,则“世事万端,皆不足介意”,金丹之透了凡俗的机心,便能做到“佩玉而心若槁木、立朝而意在东山”,身隐就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模式罢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或出或入,一切都以性之便、意之适为宗。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

论苏轼的为文之道摘要:苏轼一生文学创作经验丰富,精通各种文艺创作之道,本文从苏轼的明“立意”、重“辞达”和尚“自然”的文艺思想中探析其为文之道;同时在认真分析其“为文之道”之后,还发现这些文艺思想还时时闪烁着古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关键词:苏轼为文之道立意辞达自然辩证关系引言:苏轼是我国历史上少见的全能的艺术家,其在文学著作中展现出来的文艺思想更是对后世的文艺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以苏轼的为文之道探索其文艺思想中的辩证法思想。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后人称之为苏东坡,眉山人,其是我国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在散文、诗歌、词和书法方面都有杰出成就。

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苏洵和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更因文号称万篇而有“韩文似潮,苏文似海”之称;诗歌方面,他与李白、杜甫和韩愈并称“李、杜、韩、苏”,同时在北宋诗坛上与黄庭坚齐名,在整个宋代则与陆游齐名,堪称宋代最大的诗人;在词方面,他首提“以诗为词”之主张,乃宋词“豪放派”之鼻祖,影响一代词风;他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苏、黄、米、蔡”四大家。

总而言之,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又影响深远的文化名人。

试问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可凭一己之身在如此多的艺术领域成为登峰造极的良材,又是什么原因让苏轼能在此广无边际的文化之海中从心所欲、游刃有余?本文试图从苏轼为文之道浅探其文艺思想中。

一、文艺思想在文艺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方面,苏轼见解独特新颖,论点精辟准确,给当时和后世文坛以深刻的影响。

苏轼的文艺思想是我国古代理论宝库中值得珍视的瑰丽遗产。

他在前人所遗留下来的宝贵论断的基础之上,以自身丰富多采的文学艺术实践,从各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研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阐明了他独到创新的思维。

“纵观其文艺思想中,既有关于文学艺术外部规律的探讨(如论述了文学与政治和现实生活的关系问题),又有很多关于文学艺术自身规律的求索,即文艺本身特点的探讨。

论空静观在苏轼文艺创作中的表现

论空静观在苏轼文艺创作中的表现

论空静观在苏轼文艺创作中的表现
苏轼,这位深受世人崇敬、被视为中国文艺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的文艺巨匠,他的作品多以空灵清新、情调深沉抑郁的形式来表达文化意蕴以及社会忧患。

在苏轼的文艺创作中,空静观被用作频繁的手法,也为其作品把握出丰富的画面感,堪称创作必备。

苏轼往往利用空静观,来表达自身的思想和情绪,这也是他最出色的玩法。

其中,《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一作品便一再体现着苏轼空静观的创作手法。

"冰
池秋月两相和,漆林霜天一色凝",呈现出冰冷的秋月,月光如练,空庭只有漆林,林荫笼罩着朦胧的霜天。

《赤壁怀古》中的经典描写,也明显可见到苏轼运用空静观的爆炸力量,以及感染力:"大江仪表翠发萰,长沙故城犹在喧。

怒发冲冠,凭栏翠染,千山鸟飞绝。

"苏轼以壮观、磅礴的山川景观来生动地将梦中古城描绘出来,将空静观融合在诗作中,令那抑郁昔日之物苍凉一幕拙劣胜过照相。

空静观为苏轼文艺表现提供了非凡的空间感。

比如,在《江上慢》中,"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不见去年人,泪满襟衫",是苏轼空静观在此次作品中的
最佳诠释。

他擅用描写自然元素的手法,运用虚构的诗句吟唱,把一艘小小的船载着他缅怀遐想的内心深处,添加节奏,增加张力,笼罩小舟周围的江海,浩瀚景象在诗句中游走,充满了心灵启发与情怀。

正是这种空静观,让苏轼的诗歌在思想美学上浸润了自然万物,向每一个读者洒脱的思想。

至于在当下的文艺世界,苏轼文艺里的空静观仍是影响深远、澎湃方式的玩法,令人深思而苦沉。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空静观阜阳师范学院03级杜兴亮[提要]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他集儒道佛于一身,是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

“空静”观思想是其后期文学创作的主要观念,其中包括佛家的空静观思想和道家的虚静观思想。

在这种“空静”观思想的作用下,苏轼的诗、词、散文都表现出了新的艺术特色,并对其审美价值的取向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空静”水月豪放词风山水诗影响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集儒道佛于一身,因此有人说“杂”是苏轼思想的主要特征。

但是苏轼对儒道佛思想的吸收是有选择的,而不是任意的,因此,我们应当说,苏轼思想“杂而不乱”。

比如苏轼对佛道思想的吸收则避开了佛老人生虚无思想,宗教命定论观念等思想,多选择佛老思想中积极的一面,“空静”观思想则是其综合佛家空静观和道家虚静说的结果。

前人对苏轼与儒道佛的关系已经论述详尽,然而佛道思想中对苏轼文学创作产生极为深远影响的“空静”观思想前人却很少单独涉及。

本文将从苏轼“空静”观的产生、内涵及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和影响等方面做进一步论述。

一、苏轼“空静”观产生的背景及内涵(一)背景苏轼”空静”的文学创作观念的形成,首先与其生活的时代,他一生的宦海沉浮及其性格气质是分不开的。

苏轼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北宋时期,他一生经历了从宋仁宗到宋徽宗五位皇帝,他曾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引发“乌台诗案”,被贬至黄州四年,他的后半生几乎生活在不断的贬谪之中,先是黄州,再是惠州、詹州,人生的失意便也随之越积越厚。

然而挫折与磨难往往能够使人从沧桑中体味到生活的真义,使人的精神不断得到升华。

另外,苏轼天生就具有豁达开朗、狂放不羁的性格,所以在历经生活上的一连串磨难打击之后,使得苏轼在苦难之中练就一种旷达从容的品格,以及“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这一系列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为苏轼潜心佛老提供了条件,为其“空静”观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佛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也是其“空静”观形成的重要原因。

苏轼在历经磨难之后,必然会投身佛老,摆脱儒家思想的某种束缚,从中寻求慰藉。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

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目录导论上篇苏轼的哲学观第一章《东坡易传》中的哲学观第一节宋学与蜀学概说第二节《东坡易传》的宇宙生成论第三节《东坡易传》的存在论第四节《东坡易传》的情本论第五节《东坡易传》的经世论第二章苏轼儒学思想中的哲学观第一节苏轼的人性论第二节苏轼的《中庸》论第三节苏轼的仁德礼法论第三章苏轼庄禅思想中的哲学观第一节苏轼的庄学思想与其道论第二节苏轼庄学思想中的自然观与生命观第三节苏轼的禅学思想与其哲学观(一)苏轼与佛门弟子的交往(二)苏轼对待佛教的诋斥态度(三)佛学对苏轼的影响以及苏轼的佛学思想第四章苏轼的生命实践与他的哲学观第一节黄州时期:“自由人格”一、“吾非逃世之事,而逃世之机”——对待佛老及心灵的态度二、超越与执著——对待现实的态度三、“散人耶?拘人耶?”——对传统人格的超越第二节岭海时期:“审美人格”一、“身世永相忘”——对既往生活的反思二、“思我无所思”——人生的审美化三、“吾生本无待”——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第三节苏轼生命实践的哲学文化意蕴一、“也无风雨也无晴”——构建精神家园二、“也知造物有深意”——苏轼文化人格必然性第五章苏轼的文学创作与他的哲学观和文艺观第一节中唐至北宋的审美嬗变与苏轼文学创作的意义第二节苏轼“为词立法”的历史文化动因第三节苏轼的山水诗与苏轼的哲理化人格下篇苏轼的文艺观第六章苏轼的文艺本原论第一节“不能不为之’的心灵本原论第二节“无不尽意”的审美本体论第三节“诗是穷人物”的文艺本质论第四节苏轼、朱熹文艺本原论之比较第七章苏轼的创作论第一节“身与竹化”、“合于天造,厌于人意”:艺术创作的本体论第二节“冲口而出”和“随物赋形”的创作方法论第三节“有道有艺”、“辞达”:艺术创作的表现论第四节苏轼、朱熹的文艺创作论之比较第八章苏轼的艺术风格论第一节“自然”:苏轼的风格美学第二节“平淡”:苏轼的审美追求第三节“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苏轼的艺术精神论第四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的意境论第五节苏轼、朱熹艺术风格论之比较第九章苏轼的鉴赏批评论第一节“寓意于物”:苏轼的审美鉴赏论第二节苏轼的鉴赏批评实践论析第三节“诗须要有为而作”的儒学批评论第四节苏轼、朱熹的鉴赏批评论之比较结束语摘要:苏轼“自然”文艺观与创作中“自然”与“经营”的矛盾一直引人关注,但从文体角度的讨论则较为少见。

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

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

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苏轼,一位文人墨客、政治家、书法艺术家、诗词大师、散文家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巨匠,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高的文学造诣,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作品表现出了他的精神和生活态度,也塑造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一、追求自由:苏轼是个有思想的人,在文学上他主张诗文自由、创意新颖、技艺娴熟;在政治上他经常与权贵们发表不同意见,后来被贬官到黄州时,他仍然坚持自己所具有的高尚精神和人文情怀,不为低微琐事所困扰,不委曲求全,不愿随波逐流。

二、不拘一格:苏轼是一个文化开放的人,他可以吸收不同的文化,接受不同的思想,不拘一格地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借鉴不同文体的特色,运用起来就非常接地气、中肯贴切、幽默风趣。

三、独具匠心:苏轼是个匠人,他可以用笔尖写出千变万化的诗文,他提倡诗歌要有情感,要有人性,要富于生命力,写作的方式要丰富多彩,让读者读得尽兴、读得入味,这样的文学思路成为他为文的独特风格。

四、尊重传统:苏轼尊重传统文化,但他也不守旧,他常常以历史为鉴,以自己的时代为背景,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在同一篇文章或诗歌当中,发人深省,也使他的作品更受到读者的青睐。

五、乐观向上:苏轼的人生历经沧桑,遭受过许多挫折和磨难,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将逆境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经历,通过优雅的诗文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朝气蓬勃的精神态度给人以极大的启示和鼓舞。

六、慷慨豁达:苏轼有一颗豁达的心,他善于用“大气”,不拘小节,放开思想,宽容待人,这种超脱的心态使他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情感更加宽广深厚,同时也为后人树立了难以超越的良好典范。

总结:苏轼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自由、不拘一格、独具匠心、尊重传统、乐观向上、慷慨豁达”,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是他优美文学风格的基础,也是他为文艺提供的重要思路和创作方法,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和文学创作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和精神价值。

“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由苏轼之“常理”说看宋代绘画中的“理”

“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由苏轼之“常理”说看宋代绘画中的“理”

“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由苏轼之“常理”说看宋代绘画中的“理”
“合于天造,厌于人意”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名言,他倡导“常理”一派的文艺观,认为文学作品应当体现人类本性的普遍规律和自然美的气质,而不是机械化的艺术技巧和纯粹的人工设计。

这种观念对宋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的“理”指的就是绘画作品的情感、意境和自然感。

在宋代绘画中,有许多作品符合苏轼对“常理”文艺观的要求,例如徽宗时期宫廷画家赵山叔的《寒山拾得》、钱币玉器大家阎立本的《竹石图》和泥金名家李公麟的《乌鹊喜宴图》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技巧高超的绘画技法,而且表现出绘画家对自然情境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通过灵敏的观察和精致的表达,使得作品意境清新、自然。

在苏轼看来,绘画作品不应该追求精确的物理真实,而要通过艺术手法突出本质的美感和气质。

这种关注本质的观点对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发展中国画艺术的重要动力。

在宋代绘画中,许多绘画家从自然、人文、历史等领域寻找灵感和素材,通过运用丰富的绘画手法和品味,让作品不仅有刻画和表现的功能,更是直抵情感和思想深处,使得观者产生共鸣和感触。

总之,宋代绘画中的“理”,包括情感表达、意境描写、自然观察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常理”思想,即将自然、人性、美感等因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展现出无穷的魅力和价值。

苏轼文艺思想中的和谐观

苏轼文艺思想中的和谐观

严 正 道 : 轼 文 艺 思 想 中 的 和 谐 观 苏
・ 01 ・ 1
摄之 , 然后 为 己用 。所 为物 者 , 是也 。不 得钱 不可 意
如药 石必 可 以伐病 ” ( 凫 绎 先 生 诗集 叙 》 而政 治 。 《 ) 上 的失意 , 得 苏 轼 在 文 学 上 能 尽 展 才 华 , 情 抒 使 纵 写 , 文学 当成 人生 第一 快事 ,某 生平 无快 意事 , 把 “ 惟 作 文 章 。意之 所 到 , 笔 力 曲折 , 不尽 意 ”6。这 则 无 【 ] 样 , 挥文 学 的社 会 作 用 与 抒 写个 人 情 感 统 一 在 一 发 起 , 为苏 轼文 艺观 的首 要 内容 , 就解 决 了文学 为 成 也 何 而作 的 问题 。正是 在此 基础 上苏轼 形 成 了 自己的 作 文之 法 , 意 ” 主 , 以“ 为 提摄 统 领全 篇 。如儋 州之 民
第 2 第 9期 4卷
( 0 9 20)
内 江师 范 学 院学 报
J OURNAL 0F NEII JANG NoRM AL U NI VERSI TY
No 0 . 4 .9 V_ 2 I
l 0 9 0)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苏轼 文 艺 思想 中的 和谐 观
严 正 道
( 华师 范大 学 文 学 院古籍 整理 所 , 四 川 南充 6 7 0 ) 西 3 0 2
苏轼 自小 “ 厉 有 当世 志”5, 着 很 高 的政 治 奋 [ 有 ] 期许 ; 进入 仕途 后 , 处 党 争漩 涡 的惊 涛 骇 浪 之 中, 身
苏 轼对 于宋 初体 制 的诸 多弊端 有着 自己清 醒而深 刻 的认识 ; 次贬谪 , 离 于 荒 山蛮 野 之 所 , 他 能 够 多 流 使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民本思想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民本思想

论苏轼文学创作中的民本思想
苏轼是一位历史上伟大的文豪,他的文字诠释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些文章中普及了一种主张“民本”思想的文艺形式,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传播和发展。

“民本思想”源于儒家思想,该思想提出,百姓的福利应优先考虑,而宦官的利益次之。

而苏轼的诗歌、散文和小说均秉承着这一理念。

他的诗《水调歌头》中,苏轼睿智地分析了战乱时期的困境,提出了帮助百姓的建议和主张:要尽快安抚内政、推行民本的制度,以复兴国家。

《苏小小传》中,有一句出神入化的“惟令民劳心之未富,以此度此不极思”,它赞颂民本思想并驱使人们为国家作出保卫、改进和发展贡献。

此外,苏轼以诗歌表现出对百姓奉献的尊敬和赞颂,例如,《登黄鹤楼》、《行行重行行》等。

他用波澜壮阔、轻柔优美的语言,唱出百姓关心国家兴亡的豪情壮志。

这些诗词对抗腐败、反对弊政、反照黑暗社会的无私奉献,彰显了苏轼的民本思想。

总之,苏轼的文字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文文雅雅的语言,表达了中国古代文化及其价值观念,这种以民本为中心的文艺形式,启发世人秉持和维护中国传统文
化思想的信念,不负对往矣,对今天民众具有着深刻的哲理诠释和智慧启迪。

浅析苏轼的“尚意”美学与文人画观

浅析苏轼的“尚意”美学与文人画观

公元960年,后周节度使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宋朝。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建立了稳定的文官政府,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科举制度,只重文章,不论门第,大量吸收庶族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

相比唐代的任侠尚武与文化上的开放包容,宋代多了些“郁郁乎文哉”的书卷之气。

六朝时期,南方政府发展了相对落后的江南经济。

随着隋代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江南日渐富庶并且安定。

而“安史之乱”后,北方文人士子南迁,使得江南终于第一次在人口总量上超越了北方。

相对自由的文化氛围,富足而又活跃的经济环境,山林水泽的空灵诗意,孕育和滋养了江南。

感性、清雅、细腻、重直觉的南国趣味取代了粗犷豪放的北方格调。

伴随着有宋一代重文轻武国策的施行,宋代的文化日渐闲散、优雅,并在整体上追求一种重意趣、轻法度,更具生命与性灵质地的审美格调。

所谓“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指的是宋代书法在审美格调上整体区别于唐代的一种风格取向。

其实,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宋代在文学艺术上的趣味。

苏轼作为北宋中期仁宗时代的进士,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他在文学、书法、绘画领域展现出惊人的才华和天赋,无疑是宋代文人的最高代表。

他以潇洒旷达的个性、平淡天真的艺术格调、纵横恣肆的才情在所有领域率意进取,开拓出一种全新的美学取向,并在文艺的诸多领域里高标独立,成为旗帜性的人物。

作为全能型的才子,苏轼于诗、书、画莫不精善。

他的才华广博深厚,又兼具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他的文章汪洋恣肆,风致洒然;他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黄州寒食诗帖》享有“天下第三行书”的美誉;他的诗歌纵意清奇;他的词清空豪放,伟岸潇洒,一改词坛百年浮华柔美以及小情小调之气,将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怀以词遣兴,气势恢宏,开一代豪放词宗;他画《枯木竹石图》(图1),米芾曾云:“子瞻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1]苏轼的画是他文学与书法之外的副产品,是他抒情言志的又一艺术形式。

他曾经说文同:“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

论苏轼的文化意义

论苏轼的文化意义

论苏轼的文化意义在中国文化的天宇里,苏轼是一颗璀灿的星斗,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在中国文坛上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

他的诗、词、散文、书法、绘画在宋代艺术天地里独放异彩。

他以聪慧的察赋才华、全面的艺术修养、坎坷的人生道路、超然的生活态度,对后代的文人及传统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是值得我们不断去认识和思考,并帮助我们来把握自我、体悟人生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

苏轼不仅有丰富的艺术创造实践,而且对艺术的本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思考,形成他别具一格的艺观念。

苏轼艺术观的核心是写意传神,当然写意传是中国艺术的传统理论,是中国传统与美学话语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最集中地表现在《庄子》和魏晋玄学的知识谱系中。

"意”是道家哲学提倡和推崇的最高的内在意向性精神感觉,是从中体悟出来的自然理性。

庄子的“言者所以明意,得意而忘言”“言有尽而意无穷”,“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等论述表明,意与道是紧密相连的,是一种表里关系。

这是一种超越了社会伦常的自然生命感觉,是一种无已无待的自由精神,是对儒家修身齐家、经世安民的社会理性的一种消解。

应该说,魏晋风度就是老庄思想在一个特定的症候中的充分演示,越名教而任自然、追虚尚无、游心太玄,生命的内在意向已从汉儒的那种功名道德的追求转向个体心性的快适与得意。

由于种种原因,苏轼对庄学、魏晋玄学有独到的理解和热情的向往。

他的诗文的内蕴与创作观念都以此为出发点。

因为他的写意传神,既不是儒家那种社会人事之意之情,也不是程朱的道德伦理之意之情。

他的文艺观念中的意与情,更多是从庄子哲学出发,是一种对本体生命的情意感悟,也就是他非常推崇的陶渊明那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不可言说的真意。

他的诗文最倾心于这种情意表达。

如在《前赤壁赋》中,无论是一世之雄的曹孟德,还是“侣鱼虾而友糜鹿“的凡夫俗子,都是的匆匆过客,“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共适。

苏轼:一个文艺美学典型

苏轼:一个文艺美学典型

苏轼: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一个典型杨存昌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特点是和谐,即追求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表现与再现、情与理、形与神、言与意的辩证统一。

如果说秦汉是这种和谐美学的奠基时期,魏晋六朝是和谐意识的自觉时期,那么由唐至宋、元则是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古典美学的成熟时期,明中叶以降,和谐美学则逐渐走向裂解和新变。

生活于北宋中期的苏轼,思想上吞吐道、儒,出入佛、禅,心胸旷达、博学多识,不仅在诗词、文赋、书画各艺术领域都留下传世之作,而且在美学思想上也海纳百川、自成一家,可说是中国古典和谐美学的一个典型。

一、儒、道、禅合流:苏轼和谐美学的思想基础李泽厚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哲学,以及并不否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神和灵魂。

”[1]我认为,从美学和艺术精神上看,屈骚传统体现为积极入世、发愤抒情,其大旨近于儒家艺术追求。

因此,中国古典美学的主要思想基础,大体上可归结为儒、道、禅的相异互补,三者此消彼长、杂糅交织,从不同方面给中华美学提供了滋养。

儒家强调人与他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的统一,强调理性、道德,以积极入世为人生和美学的理想,在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前提下,高扬了集体人格。

道家则注重人与自然、与绝对无限之道的统一,注重感性、自由,以逍遥齐物、远害全生为人生和美学追求,通过身与物化、泯灭人与外物的界限肯定个体的自然生命价值。

禅宗则把一切纳入内心,以内心包容万有,强调个体心灵感受的唯一实在性,通过顿悟,消除人与自然、社会、集体、他人的对立,消除真与善、美与丑的差别,只要求返观自性,自悟本心,把理性与感性、自由与必然、无目的性与目的性通通纳入内向自省的直觉静观。

如果说儒与道所追求的是性质不同的外向和谐,禅宗则追求空灵、寂静的内在和谐,三者缺一不可,共同铸造了以和谐为特色又偏于表现、写意的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体系。

苏轼生活的时代,儒道禅三家合流,并融入士人的生活和艺术理想。

苏轼“尚意”文艺理论刍议

苏轼“尚意”文艺理论刍议

引言清代书法家梁曾在《评书帖》中留下一段耳熟能详的书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他用单字对晋、唐、宋、元、明等朝代的书法艺术特征进行了精妙准确的概括。

而对宋朝书风以“尚意”概括,究其缘由,大抵基于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1]40的诗句。

苏轼寥寥数语便表达出其主张书家发扬主体精神、冲破法度藩篱的决心,同时也给后人以启迪。

何为“意”?“意”的观念对苏轼的文艺创作产生了怎样的指导意义?笔者将在下文对上述思考进行阐发。

一、文艺理念下的“意”(一)由表及里析“意”之观“意”作为苏轼文艺理论和艺术创作抒胸臆”对其进行浅释,即畅快抒情,不受成法约束。

若深求“意”,还是要追溯苏轼提出的“无意于佳”“我书意造”等一系列书学理论。

《评草书》中云:“古人云‘匆匆不及,草书’,此语非是。

若‘匆匆不及’,乃是平时亦有意于学。

此弊之极,遂至于周越仲翼,无足怪者。

”[2]故而就有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2]的观点。

此外,苏轼作书十分重视书法的神韵,曾在《论书》中云:“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

”[2]苏轼将传统生命学说引入论书的范畴,提出形成书法美不可或缺的形式美感与多元精神,这也反映出苏轼对书法作品情采、色泽的鲜明要求。

(二)“意”理念下的思辨精神“意”作为苏轼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是其进行艺术创作,进行诗、书、画等各种艺术活动的审美尺度和原则,也是统摄、综对“寓意”与“留意”的分析。

苏轼曾在《宝绘堂记》中写道:“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5]苏轼还引用《老子》之言写道:“《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5]自由、非功利的游戏态度与适度“中和”之态均为苏轼融“意”于艺术提供了心理指导。

浅析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的文艺观

浅析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的文艺观

浅析苏轼及苏门四学士的文艺观作者:秦爽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1年第3期秦爽(新疆大学人文学院乌鲁木齐,830046)摘要:本文简单评述了作为北宋一代文坛盟主和文学领袖的苏轼及“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对于文学创作的思想观点,并论述了他们的文艺观对于北宋、对于整个文坛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苏轼;苏门四学士;文艺观;人格魅力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1)06-0220-02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小说,每个朝代都有其分外光彩照人的一面,宋词的高度繁荣使宋一代几乎成了中国词的代表。

在政治上不起眼的宋王朝不单是词的蓬勃,在诗、词、文及文艺理论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

唐宋古文八大家中有六位都出自于宋朝,而北宋一代文学大师苏轼对诗、词的革新带来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也都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苏轼,闪亮的明星作为北宋一代文坛盟主和文学领袖,苏轼对北宋诗、词、文的贡献以及对宋和以后整个中国文学史的贡献都是不可估量的。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说:“天才者,或数十年而一出,或数百年而一出,而又须济之以学问,助之以德性,始能产真正之大文学。

此屈子、渊明、子美、子瞻等所以旷世而不一遇也。

”[1] 241“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

此四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

” [1] 241在王国维的眼中,苏轼是极具魅力和影响力的天才文人,而苏轼也确确实实无愧于这样的赞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进士。

官至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礼部尚书。

从青年时起参与北宋的政治改革,陷入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为人守正不阿,一生遭受贬滴,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苏轼是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家,以毕生之力投入北宋的诗文革新,继欧阳修等人之后将宋代文学推向高峰。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

有关苏轼的学术论文篇一苏轼的作家修养论摘要:身通众艺的苏轼根据自己的文艺创作实践认为,作家要想创作出独步千古的作品,最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有道;二,积学不倦;三,为人要正。

关键词:苏轼;作家修养;有道;积学;为人苏轼是中国古代文艺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对文艺创作有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挖掘出苏轼的这些文艺思想,既可加深我们对苏轼文艺作品的理解,也可为当代作家的文艺创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拟先探讨苏轼有关作家修养方面的论述。

一有道有艺道(也可称做意)与艺(包括文)之间的关系是中国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问题,自先秦迄今,关于此问题的论述不胜枚举,如《易系辞上》曰: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①,南朝宋颜延之说: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

②唐韩愈说:盖学所以为道,文所以为理耳。

③宋周敦颐说:文所以载道也。

④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

惟其根本乎道,所以发之于文,皆道也。

三代圣贤文章,皆从此心写出,文便是道。

⑤清刘熙载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

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

⑥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道具象于生活、礼乐制度。

道尤表象于艺。

灿烂的艺赋予道以形象和生命,道给予艺以深度和灵魂。

⑦刘纲纪说:文学家不要停留在文上,而要去追寻那使文得以产生,并赋予它以真正的价值的本体道人文的根本的功能、作用就在于明道。

⑧不一而足。

概言之,这些评论者都认同,道是艺的本体、内容,艺是道的现象、形式⑨,一切艺都是用来表达道或意的。

深受传统文化滋养且深得文艺创作三昧的苏轼忠实地继承并发扬了这一传统观念,我们从下面的材料即可略见一斑:有问作文之法,坡云:譬如城市间种种物有之,欲致而为我用。

有一物焉,曰钱;得钱,则物皆为我用。

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

大抵论文以意为主。

今视坡集诚然。

⑩写作应以意为主,有了意,则经、史等材料皆为我用。

苏轼的创作就切实地遵循了这一原则。

而且,苏轼根据自己的体验及观察认识到,作家体道境界的深浅决定着文艺创作水平的高低。

苏轼的文艺观

苏轼的文艺观

作者: 刘乃昌
出版物刊名: 文史哲
页码: 36-40页
主题词: 苏轼;文艺观;文艺思想;文艺批评;欧阳修;创作成就;道学家;文风;吴道子;有补于世
摘要: <正> 苏轼对诗文、词赋、书画都很善长,有丰富的创作实绩,并热衷于品诗、评画、谈艺、论文。

虽然他也曾说:“文章小技安足程”,“文章何足云,执技等医卜!”但这不过是一时的牢骚之谈。

实际上他是把文艺当作不朽的事业,而倾注了毕生精力的。

正由于此,苏轼的文艺思想是充实的、有特色的。

其中有不少是深得创作三昧的经验之谈,是触及到文艺特质的真知灼见。

因此,了解苏轼的文艺观,有助于我们研究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我们借鉴古代优秀文艺批评遗产的需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