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丝绸之路,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著名的贸易路线之一,连接了东西方世界,使得中国与地中海之间的商品和文化得以交流。
这条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6年,汉武帝时期,这时候是中国汉代国家最强大时期,位于中亚的西汉王朝打开了丝绸之路的大门。
而丝绸之路的兴盛则是在东汉永平年间,也就是公元58-75年间,当时丝绸之路繁荣发展,被认为是亚洲和欧洲之间的主要贸易线路。
丝绸之路的繁荣主要是古代中国以丝绸为主要产品进行大规模出口的结果,另外还有铜器、陶瓷器、香料、珠宝等产品也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丝绸、茶叶、铜器等产品传向了欧洲,而欧洲的珠宝、玻璃器皿、宝石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中间还有印度、波斯等国家的产品和文化相互交流。
然而,古代丝绸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战乱和劫掠。
随着各个帝国争夺地盘和资源,丝绸之路上经常发生战事,不断有土匪和盗匪出没,使得商人们前往贸易时面临生命危险。
另外,天气和自然条件也增加了丝绸之路商人的困难,比如沙尘暴、雨水不足等,这些都给商人们的贸易带来了困扰。
到了中世纪,古代丝绸之路经历了一系列的衰落。
主要的原因是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欧洲各国开始通过海上贸易来获取亚洲的商品,减少了对丝绸之路的依赖。
此外,蒙古帝国的崩溃、瘟疫的蔓延等也对丝绸之路的贸易造成了重大打击。
到了15世纪,随着哥伦布的发现新大陆,海洋贸易逐渐取代了陆上贸易,古代丝绸之路的经济地位逐渐下滑,最终走向衰落。
总的来说,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
它连接了东西两个文明,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但也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
坎坷和风雨洗礼,使丝绸之路逐渐演变成为历史的符号,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成为中外贸易史的一个重要篇章。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古代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和文化交流纽带,对东西方国家的发展和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它的兴起和兴盛使得东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交流和互动,而它的衰落则意味着这种交流和互动的减少甚至停滞。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兴起、繁荣和衰落三个方面来探讨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丝绸之路的兴起始于汉武帝时期,当时中国汉朝希望通过外交手段与西部国家发展经贸关系并维护边疆稳定。
汉武帝派遣使者出使西域,展开了与西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同时,罗马帝国也派遣使者到中国,加强了东西方国家之间的交流。
由于中国生产了精美的丝绸,这一珍贵商品成为两国贸易的主要产品之一。
丝绸的卓越质量和独特工艺使它在国际市场上倍受追捧,促使丝绸之路的兴起。
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主要出现在汉朝和唐朝时期。
汉武帝航海政策的推动下,丝绸之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中国和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药材等中国特产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西方,而西方国家也向中国输出了大量的珍贵的产品,如黄金、玛瑙、埃及棉等。
此外,佛教的传播也受益于丝绸之路的发展,佛经、佛像等物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对中国的宗教、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唐朝时期,丝绸之路迎来了最为繁荣的时期,贸易和文化交流达到了巅峰,而丝绸之路也成为了中外间重要的政治和经济联系纽带。
然而,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也是必然的。
一方面,海上贸易的发展使得陆上贸易的地位逐渐下降。
随着欧洲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西方国家开始将贸易路线转向海洋,通过航海探险开辟新的贸易通道,从而减少了对丝绸之路的依赖。
另一方面,中亚地区政治割裂、战乱频发等问题也使得丝绸之路的通行受到限制。
蒙古帝国的覆灭、世界大战等事件对丝绸之路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进一步加速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总体而言,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兴起和繁荣得益于中西方国家对贸易和文化交流的共同需求,以及政治稳定的背景环境。
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衰
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衰随着经济的繁荣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贸易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其中,丝绸之路贸易作为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贸易路线之一,穿过亚洲地区,将东、西方的文化交融在一起。
然而,就在世界贸易正在爆发的同时,中国的丝绸之路贸易先后经历了繁荣和衰落。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衰历程。
一、贸易的兴起随着西汉王朝的统治,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贸易渐渐地成为了一种常态。
那时,中国向西方输出了各种珍宝、药材、丝和茶叶等商品,压榨和纺织丝绸成为一种盛行的手工艺。
在当时,丝绸之路的交通非常不发达,往来商人必须要在沙漠中经过许多风险,才能够抵达目的地。
这也是丝绸之路地区贸易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二、华丽的黄金时代与汉朝时期相比,唐朝时期的丝绸之路贸易发展得到了更大的推进。
唐朝政府对于商贸的开放和发展有着非常开放和支持的态度,千手观音和弥勒佛等雕塑艺术品成为了当时丝绸之路贸易出口的主要商品之一。
与此同时,唐朝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日趋增长的趋势,而交通、文化、学术交流的活跃也使得唐朝的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三、处于谷底的时期在宋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开始出现了快速下滑的趋势。
主要是受到了外来文化和其他贸易路线的竞争所影响。
同时,战火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许多商人经常被劫持和掠夺,在路途上面临极大的危险和不确定性。
这也使得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规模逐渐寥落。
于此同时,大部分的手工艺人也无法挽回这种势头,因为他们无法顺应变化的需求,以及随着变化的技术而提高生产效率。
四、现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如今,丝绸之路贸易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期。
在信息时代,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不再是手工加工丝绸制品,而是数之不尽的科技产品、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的工业品等。
随着交通和物流业的发展,商品在各个国家之间的日益流动变得愈加便捷,这也使得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路线在国际贸易中有着更为重要的地位。
总而言之,丝绸之路贸易的兴衰反映着各个朝代纵向贸易的全局。
虽然未来的世界贸易将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多元化的世界,但是丝路传承的高度开放精神,对于今天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兴衰东西方文化与贸易的交流
丝绸之路的兴衰东西方文化与贸易的交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条道路承载着无数的希望与梦想,连接着东方与西方,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贸易的繁荣,它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古代中国拥有着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丝绸、茶叶、瓷器等精美物品的生产技术堪称一绝。
而西方世界对于这些东方的珍宝充满了向往和需求。
同时,古代的交通技术虽然相对落后,但人们对于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以及不断积累的地理知识,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丝绸之路最初主要是一条贸易通道。
中国的丝绸以其精湛的工艺和华美的质地,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商品之一。
当这些丝绸沿着漫长的道路运往西方时,它们不仅为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也让西方世界领略到了东方的奢华与精致。
除了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也在贸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而西方的香料、珠宝等物品则流入了东方,丰富了东方人的生活。
随着贸易的不断发展,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了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佛教便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佛教的教义和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激发了艺术创作和哲学思考。
中国的儒家思想、道教文化也通过这条道路传播到了西方,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东方智慧的窗口。
在艺术领域,丝绸之路的影响同样深远。
中国的绘画、雕塑风格在与西方的交流中相互借鉴。
西方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也逐渐被引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
音乐、舞蹈方面也有了交流与融合,新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
科技知识的交流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成果之一。
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等伟大发明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了西方,极大地推动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西方的天文、数学、医学等知识也传入了中国,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然而,丝绸之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它也经历了兴衰起伏。
政治动荡是导致丝绸之路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历史上,战争频繁,政权更迭,使得贸易路线时常受到阻断和破坏。
经济重心的转移也对丝绸之路产生了影响。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海上贸易逐渐兴起,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重心开始向沿海地区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丝绸之路的地位。
丝绸之路的故事 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揭秘
丝绸之路的故事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揭秘本文导读:张骞的雕像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和匈奴作战,派遣张骞去寻找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
张骞带着百余人来到河西走廊一代,被匈奴人发现并俘虏。
匈奴人得知张骞的使命后,就让他去放羊,还让他娶了一个匈奴女子作为妻子,意图让他投降。
但是张骞并没有被诱惑,忍辱负重11年后,张骞找了个机会,终于从匈奴手中逃脱。
他并没有回西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使命尚未完成。
他继续一路西行,到达了大宛国,在大宛国王的帮助下,他找到了居住在阿姆河流域一代的大月氏,但大月氏已经被匈奴打怕了,不愿和西汉结盟攻打匈奴。
张骞怏怏而返,在回去的途中,又被匈奴抓获,这次他们把张骞囚禁了1年多。
1年后,张骞竟再次从匈奴手里逃脱,回到了西汉。
虽然这次张骞并没有完成使命,但却让西汉得知了许多西域的地理和人文知识,激发了汉武帝拓展疆土的决心。
班超是东汉时期的将军,他弃笔从戎,奉命出使鄯善国,联合鄯善国对付匈奴。
鄯善国王对待他这个东汉使者的态度十分奇怪,起先十分恭敬,后来逐渐变得傲慢无礼起来。
班超揣测匈奴也派使者到达了鄯善国。
于是他到处打听到了匈奴使者的居所,纠结自己的随从36个人,趁夜杀进匈奴使者的居所,杀死他们一百余人。
鄯善国王因此对班超一行人十分恐惧,便答应了联合东汉夹击匈奴的盟约。
接着班超又出使于阗、疏勒,使匈奴联合其他小国夹击东汉的计划彻底告吹。
丝绸之路,直到16世纪,依然是中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故事,就是一部部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
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是什么说起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人们普遍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系变化,事实上,随着朝代的更迭,政治条件的改变,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次通绝,两千多年间也历经了巨大的变革。
古丝绸之路图自两汉时期到大明王朝,约一千五百年的岁月里,丝绸之路一直承担着中国内地与西域、欧亚各国间文化和经贸往来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初的西汉,这条路将世界最强盛的四个文明国度紧密相连,从此,中国、贵霜、安息和罗马唇齿相依,经贸交流达到空前繁荣,这个时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通畅期。
唐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衰弱
唐代丝绸之路的兴盛与衰弱丝绸之路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贸易网络,连接着东方和西方。
而在唐代,丝绸之路达到了它的巅峰。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有很多,但也最终导致了它的衰弱。
首先,唐朝时期的政治稳定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唐朝是一个相对稳定和统一的国家,国家政权的坚定确保了商业和贸易的繁荣。
这为丝绸之路上的商人和旅行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和可靠的环境。
其次,唐朝时期的经济繁荣带动了丝绸之路的发展。
在唐朝时期,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增长。
农业生产和手工业的繁荣导致了农产品和商品的大量产出,这些商品通过丝绸之路被运往西方国家。
丝绸之路成为了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
同时,唐朝时期的文化繁荣也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提供了动力。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和科学的巅峰时期,众多的文化成就吸引了无数外国旅行者和学者。
他们通过丝绸之路带回了中国的文化和知识,同时也将外国的文化和知识传播到中国。
然而,正是因为唐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也最终导致了它的衰弱。
一方面,随着唐朝政权的衰落和分裂,丝绸之路的稳定性受到了威胁。
政治和军事的动荡使得商业活动受到了限制,不再像以前那样安全和畅通。
另一方面,随着丝绸之路上贸易活动的增加,对丝绸的需求也急剧上升。
这导致了丝绸生产的过度开发和资源枯竭。
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是丝绸的主要生产国,但随着丝绸生产的过度,原材料的短缺和制作工艺的下降使得中国的丝绸质量开始下降。
西方国家开始寻找其他丝绸来源,逐渐减少对中国丝绸的依赖。
此外,唐代丝绸之路的衰弱还与海上贸易的兴起有关。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西方国家开始利用海上贸易和航路进行贸易活动。
这使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减弱,商人更倾向于选择更便捷和经济的海上贸易。
综上所述,唐代丝绸之路的兴盛和衰弱是一个相互关联的过程。
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繁荣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盛,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政权的衰落、丝绸生产的过度开发和海上贸易的兴起,最终导致了丝绸之路的衰弱。
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解析
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解析近期有一篇文章《破除对“一带一路”盲目乐观》见诸一些网站,引起颇多关注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有事实上的,也有观念上的。
是著名学者,在参政议政方面素有直名,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很大的社会影响力,部分观点可能会造成人们的误解,故谨与就其文章之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商榷。
一文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既不是中国人兴建的,也不是中国人推行的,而是境外对中国的丝绸有需要,才形成了丝绸之路”,又说,“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这些都是对的,也有利于公众形成对丝绸之路历史的正确认知。
问题在于,一文说:“安史之乱后,唐朝从中亚节节败退,一直退到长安附近,丝绸之路基本上不存在了,变成了中亚内部的一条路。
”并且说,“而这时,阿拉伯人掌握了航海技术,到了广州、宁波这些地方。
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
——为什么海运一通,丝绸之路的价值就没有了呢?一文认为,是因为“海上运输量大,除了丝绸,还增加了茶叶、陶瓷等日用品。
所以丝绸之路并不是始终都有那么多的价值。
”事实上,被断定为没有价值的丝绸之路贸易,在安史之乱后,一直持续了近千年时间,直到十八世纪欧洲近现代工业的大规模发展,才严重的以曲线下降了。
正如在们现实生活中,更有规模更具效率的超市卖场始终没有代替杂货店一样,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衰落,并非是海运更先进的结果,而是衰落于复杂而现实的市场需求逻辑,简单认为海运就必然应该代替陆运,一则不符合史实,二则容易导致悲观但未必理性的现实预期。
唐之后数百年的明朝,海上贸易已经大规模兴起,但事实上,这同时也是陆上丝绸之路贸易极为繁盛的时代。
当时西域诸国与中国的丝路贸易,主要是以使节团入贡的形式完成的——双方其实心知肚明,那些其实仍然是符合彼此需求的贸易,而外交使节团的成员,也都是商人。
这段时间的丝绸之路贸易有大量的中外史料来佐证,比如《沙哈鲁遣使中国记》就以日记的形式记载了1419年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派遣庞大使团访问中国的一次交易经历——那是个携带大量货物、拥有500人规模之多的的庞大使节团(商团),作者是使团的随团画师火者·盖耶速丁。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研究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研究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丝绸之路繁荣与衰落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主要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际形势的影响。
首先,元代是一个统一的大帝国,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忽必烈带领大军征服南宋,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统一了全国。
统一的国家使得整个丝绸之路得以畅通无阻地连接东方和西方。
与此同时,元朝的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促进了丝绸之路的繁荣。
例如,元朝在西域设立了维吾尔王、董岳王等众多王国,他们在西域实行的宗教宽容政策以及对商业的支持,为丝绸之路的通行提供了保障。
其次,元代的国际形势也对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朝是蒙古帝国的一个分支,蒙古帝国在亚洲地区的扩张使得丝绸之路的连接更加广泛。
元朝与阿拉伯帝国、伊斯兰国家、东南亚国家等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往来频繁,为丝绸之路的繁荣注入了活力。
同时,蒙古帝国的存在也使得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兴趣日益增加,欧洲商人和使节纷纷来华进行贸易和外交活动。
这些交流活动不仅促进了中国丝绸、瓷器等产品的输出,也带来了西方的商品和文化,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然而,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并非一帆风顺,也受到了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而逐渐衰落。
首先,在元朝后期,政治腐败和统治失序逐渐加剧,导致国内经济衰退,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了打击。
此外,在元朝统治后期,欧洲各国开始重视海上贸易,特别是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海上贸易来获取物资。
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丝绸之路与东亚、东南亚和欧洲之间的交流渐渐由陆路贸易转向了海上贸易,进一步加速了丝绸之路的衰落。
综合来看,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是受到政治、经济和国际形势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元朝的统一和政策支持使得丝绸之路得以保持一定程度的繁荣,而统治腐败和海上贸易的兴起则使得丝绸之路的贸易逐渐衰落。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不仅是历史的一部分,也对人们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变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丝绸之路 的衰败
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败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
但如此的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走进了近代文明之时,逐渐地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
公元前138 年张骞为实现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计划而出使西域,但结果却与此行目的相去甚远,当时的大月氏国却因"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所以在此意义上,张骞是无功而返。
但是他所带回的有关西域的信息却让当时的汉武帝下定了联系西域诸国的决心。
所以,公元前119 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不过此行目的却在通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也是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才有了“丝绸之路” 这样一条沟通着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也为此后千百年的历史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不得不承认,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对欧洲,对中亚各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当时的汉王朝的兴盛,同时中国的各种先进技术传进中亚与欧洲,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样的一条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所带来的是精神性质的影响。
但是,当中国进入东汉王朝的历史,丝绸之路却被冷落。
由于东汉时期内患不断,因此汉朝政府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此举也造成了西域各国纷争不断,以至于后期商道难以通行,而当时的政府为了防止战争波及本国,经常关闭玉门关,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
此时的丝绸之路已没有当年的繁华。
但在唐朝,丝绸之路却又迎来它的第二次繁荣时期。
当时的统治者在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开始重新注意西北方的这条丝路。
在后来的一段时期,借战争的机会,又重新打通了这条沉寂了几百年的商道,让它又一次在历史的舞台上焕发生机。
而且在当时,唐人已不能满足陆上丝绸之路带给他们的欲望,于是,开辟于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繁荣发展,当时的中国商品畅销世界,令世界各国瞩目。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
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东西方交通枢纽和重要经济廊道,连接了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它不仅是一条贸易路线,更是文化、科技和宗教交流的重要媒介。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变迁,丝绸之路也经历了兴盛与衰落的过程。
一、丝绸之路的兴起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
当时,中国丝绸制造技术独步世界,丝绸成为高贵、珍稀的商品。
随着中国与西亚、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丝绸逐渐成为贵族和富商们追求的奢侈品。
于是,丝绸之路的贸易路线便开始形成。
在此基础上,丝绸之路逐步发展起来,途经腾格里沙漠、塔里木盆地、喀喇崖温泉等地。
这一交通线路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走向世界,也将西方的宝石、香料、马匹等商品引入中国。
中外货物的交流不仅推动了经济繁荣,还加速了文化和科技的传播,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丝绸之路的繁荣在汉代之后,丝绸之路的繁荣达到了巅峰。
随着中国统一和疆域的扩展,丝绸之路越来越多地连接着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各大古代文明。
同时,由于货物的流通,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和港口也相继兴起。
这些城市和港口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汇聚了不同国家的人们,促进了各种文化和社会制度的交流。
许多重要的文化和科技成果,例如佛教、道教、医药知识以及航海技术,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华文明,也为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丝绸之路的衰落然而,丝绸之路的兴盛并非持久。
在隋唐时期达到鼎盛之后,丝绸之路逐渐走向衰落。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随着宋朝和明朝的国力衰退,中国在海洋贸易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丝绸之路的贸易规模逐渐收缩。
其次,欧洲人的大航海时代开启,新的航海技术和路线使得东方商品可以更加直接地通过海洋运输抵达欧洲,绕过了陆路丝绸之路。
此外,蒙古帝国在丝绸之路上的霸权统治也导致了交通的不稳定和贸易的衰退。
蒙古人的统治对商业有着严格的控制和高额的贸易税,使得贸易成本增加。
因此,丝绸之路不再是唯一的贸易通道,西方商人开始寻找其他能够绕过丝绸之路的路线。
经历千年岁月的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是什么
[键入文字]
经历千年岁月的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人们普遍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系变化,事实上,随着朝代的更迭,政治条件的改变,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次通绝,两千多年间也历经了巨大的变革。
古丝绸之路图
自两汉时期到大明王朝,约一千五百年的岁月里,丝绸之路一直承担着中国内地与西域、欧亚各国间文化和经贸往来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初的西汉,这条路将世界最强盛的四个文明国度紧密相连,从此,中国、贵霜、安息和罗马唇齿相依,经贸交流达到空前繁荣,这个时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通畅期。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地缘政治呈分裂状态,丝绸之路虽然依然承担着它作为贸易与文化交流国际通道的作用,其政治意义却弱化了许多。
所以,政治环境的变迁,无疑是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之一。
而至盛唐时期,丝绸之路重新繁荣,其辉煌一度达到了巅峰,令当时的长安成为举世瞩目的繁华国际大都会。
这盛唐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唐代后期,西北地区被少数民族控制,随即五胡乱华烽烟四起,使丝绸之路再次陷入闭塞期,长达四百年之久,直到蒙古草原崛起,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饱经风霜的丝绸之路才得以再次展现繁荣。
明代与西域各国长期交往,那一时期的西方世界已进入工业革命的前夜,航海业高度发达,丝绸之路不再承担其以往的重要使命,因此,从中西交通史的角度来看,此时的丝绸之路已然不复昔日光芒。
丝绸之路主要商品有哪些
顾名思义,丝绸之路主要商品,自然就是丝绸了。
1。
丝绸之路是怎么兴起又是怎么衰落的,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丝绸之路是怎么兴起又是怎么衰落的,这篇文章说清楚了历史上的很多名城,比如敦煌、撒马尔罕、君士坦丁堡、埃及亚历山大港、德意志诸城邦、威尼斯、热那亚,它们都是丝绸之路沿线城市,都是商道的节点,丝绸之路兴起以后,这些城市都从中受益,收过路费嘛,当丝绸之路衰落后,这些地区因为财政迅速枯竭,也跟着衰落。
而且这种趋势也在持续,比如我们这篇文章香港的崛起与衰落里写了,贸易通道的变更导致了HK的迅速衰落,这种场景会一再重现。
有意思的是,“丝绸之路”这个词最早是个德语,然后翻译成英语,最后成了中文。
“一战”时德国人雄心勃勃,想搞一路一带,对,博主没瞎说,德意志正好处在古代丝绸之路的最西段,所以想修条铁路,直接连接柏林到青岛,恢复古代欧亚大商路。
就让王牌飞行员“红男爵”李希霍芬男爵他叔,也是个李希霍芬,去研究下该怎么修,老李认为新铁路应该直接采用古代商道,所以就去研究古代商道,于是就把联系东西方的古代商道叫做“丝绸之路”。
当然了,丝绸之路这个词出现的比较晚,并不代表中国人不知道。
中国从汉朝开始就知道有个陆上商道,中国的货物出西域,西边的白银和各种货物进中国,罗马还向大汉派过使臣。
中国丝绸到了罗马后,丝绸和同等重量的黄金一个价格,汉朝从中受益匪浅,所以才不遗余力地经营西域,汉家勇士一直在西域苦战,并不是有些文科知识分子们以为的汉武帝穷兵黩武的个人冲动,汉朝从中是有经济利益的,不然持续不了那么多年。
不过但凡商路,都得有武力做后盾,商队沿途得有人保护才行,不然大家与其费劲巴拉去做买卖,不如直接抢。
而大唐,就是那个清道夫。
大家看过前几天那个短片没,《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里边就提到大唐退出西域后,商人们说买卖越来越不好做了,武力的缺失会导致市场急剧萎缩。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市场和武力是一对孪生兄弟。
公元618年,大唐崛起,世界史角度讲,中亚商道又重新复活,因为强盗们惹不起的角色又来了。
唐军出西域先后击败了几个割据政权,军人们把守要道,西域秩序也就在陌刀(唐军使用的一种制式军刀)下降临了。
亚洲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
亚洲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路线,起始于中国,途径亚洲多个国家,最终抵达地中海地区。
这条古代贸易路线不仅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也传播了文化和技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局势的变迁,丝绸之路的繁荣逐渐转向衰落。
一、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阶段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阶段可以追溯到汉代。
当时,汉朝帝国通过陆上和海上贸易路线,将中国的丝绸运往西方国家,包括罗马帝国。
此外,还有一条南海丝绸之路,沿途经过东南亚各国。
这一繁荣时期,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
二、丝绸之路的衰落与中断古代丝绸之路的衰落和中断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
首先,随着战乱与政治动荡的发生,丝绸之路的贸易受到了阻碍。
例如,西汉末期和三国时期,内外战乱频繁,导致贸易中断,丝绸之路的繁荣逐渐减弱。
此外,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方对丝绸需求的减少也对丝绸之路的衰落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时,海上贸易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陆上贸易。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欧洲国家开始通过海洋航行开展国际贸易,这使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减弱。
同时,中世纪的蒙古帝国崛起,统一了整个亚洲大陆,为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丝绸之路的再次繁荣14世纪以后,丝绸之路再次出现了繁荣的迹象。
这主要归功于蒙古帝国的统治和世界各地对中国丝绸的需求增加。
丝绸之路连接了亚洲和欧洲多个国家,贸易的繁荣促进了文化和技术的交流。
四、丝绸之路的衰落与现代复兴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丝绸之路的地位逐渐被海洋航线所取代。
15世纪时,葡萄牙的航海家达·伽马首次开辟了从欧洲到亚洲的海上航线,从而真正打开了亚洲贸易的大门。
随后,其他欧洲国家纷纷效仿,通过海洋贸易取代了陆上贸易,丝绸之路的繁荣再次衰落。
然而,近年来,丝绸之路再次成为了国际关注的焦点。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旨在重建现代化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促进亚欧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
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繁荣与辉煌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更体现在国际交往和贸易上。
在元朝时期,中国的“丝绸之路”达到了巅峰,成为一个连接东西方的重要贸易通道,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道路也逐渐走向衰落。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贸易繁荣、衰落原因等方面阐述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
一、历史背景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它的建立是由蒙古族铁木真所建立的。
铁木真在征服中亚地区和西亚地区之后,将中国的北方统一,建立了元朝。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中央政权,具有较高的国际声望和影响力。
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元朝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时期,也是“丝绸之路”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贸易繁荣元朝时期,贸易繁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特点。
当时,中国的商业和手工业都发展得比较快,出现了许多像青花瓷、胭脂等出口商品。
由于元朝统治的范围广泛,国内和国际贸易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丝绸之路”的贸易基本由中国作为主导,商品贸易的种类繁多,范围广泛,土豆、马铃薯等新的农作物也开始在东西方之间传播。
在贸易方面,元朝亲自定下了一系列的贸易政策,例如为了促进贸易,把海关改为税制、贸易税收的优惠政策、替更流通水道等等。
这些政策为“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奠定了基础。
三、衰落原因虽然元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贸易繁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路也逐渐走向衰落。
其中一个原因是波斯的发展和影响新兴贵族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到了14世纪,波斯人和他们的世界观开始逐渐以龟速向中国流动。
由于这些自由商人对“天下”造成了威胁,元朝刽子手们经常残忍地剥夺他们的财产和活命。
还有一个原因是元朝政治的混乱,贪污腐败,民不聊生,渐渐地不能满足了商人的交易需求,加上汉人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促使“丝绸之路”逐渐衰落。
不仅是在“丝绸之路”,元朝时期国内经济的下滑是不能避免的,尤其是在16世纪,商业繁荣和贸易活动逐渐走向低谷,标志着跨越欧亚大陆的古老贸易路线已经走向尽头。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与原因
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与原因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个举世闻名的贸易航线,连接着东亚、东南亚、南亚和阿拉伯半岛。
然而,这条重要的贸易通道在近代逐渐衰落并终结。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原因。
一、欧洲航海事业的崛起欧洲航海事业的崛起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5世纪初,欧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航海探险,寻求新的贸易路线和资源。
葡萄牙的达·伽马率领船队成功穿越非洲角,到达印度,打通了一条新的东西方海洋贸易通道。
这使得欧洲商人不再需要通过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路来获取东方商品,促使了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二、海盗和战乱的影响海盗和战乱对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亦起到了重要的冲击作用。
自唐宋时期以来,海盗活动频繁,在海上贸易航线上肆意妄为。
外族侵略和内部战乱的发生导致商人和船只遭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不断减少了对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使用。
三、新航道的开辟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新航道的开辟,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不再被独占。
西班牙的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并开启了西班牙殖民地的建立。
这使得西班牙能够通过东行航线连接亚洲和美洲,绕开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随后,英国、荷兰等国也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并开拓了新的贸易航线,使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性进一步降低。
四、经济和政治的变革经济和政治的变革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之一。
16世纪以后,明朝的封闭政策加剧了中国内部与海外贸易的断裂,使得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规模急剧缩小。
随后,清朝建立后,对外贸易政策保守,使得中国的国际贸易进一步受到限制。
与此同时,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和商品经济的兴起,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在不断发展,而中国的垄断型的农业经济相对滞后,导致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下降。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结与欧洲航海事业的崛起、海盗和战乱、新航道的开辟、经济和政治的变革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丝绸之路 的衰败
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败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之时起,丝绸之路就作为一条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路径在随后历史上的各时期发挥着无可匹敌的作用。
但如此的一条延续了千年的古道,却在人类历史走进了近代文明之时,逐渐地在岁月的风尘中消逝。
公元前138 年张骞为实现汉武帝夹击匈奴的战略计划而出使西域,但结果却与此行目的相去甚远,当时的大月氏国却因"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所以在此意义上,张骞是无功而返。
但是他所带回的有关西域的信息却让当时的汉武帝下定了联系西域诸国的决心。
所以,公元前119 年,张骞受命再次出使西域,不过此行目的却在通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也是自此,中国的包括丝绸在内的商品开始大规模西传。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历史中,才有了“丝绸之路” 这样一条沟通着中国与中亚、欧洲的重要通道,也为此后千百年的历史添上了绚丽的一笔。
不得不承认,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对欧洲,对中亚各国的影响是巨大的。
它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带动了当时的汉王朝的兴盛,同时中国的各种先进技术传进中亚与欧洲,也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这样的一条丝绸之路在中西方交流史上所带来的是精神性质的影响。
但是,当中国进入东汉王朝的历史,丝绸之路却被冷落。
由于东汉时期内患不断,因此汉朝政府放弃了对西域的控制,但此举也造成了西域各国纷争不断,以至于后期商道难以通行,而当时的政府为了防止战争波及本国,经常关闭玉门关,这些因素最终导致丝路东段天山北南路的交通陷入半通半停。
此时的丝绸之路已没有当年的繁华。
但在唐朝,丝绸之路却又迎来它的第二次繁荣时期。
当时的统治者在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开始重新注意西北方的这条丝路。
在后来的一段时期,借战争的机会,又重新打通了这条沉寂了几百年的商道,让它又一次在历史的舞台上焕发生机。
而且在当时,唐人已不能满足陆上丝绸之路带给他们的欲望,于是,开辟于西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在这一时期得到繁荣发展,当时的中国商品畅销世界,令世界各国瞩目。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与衰落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是继唐宋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统一的朝代。
这个时期,不仅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重要的发展,也是丝绸之路繁荣的时期。
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丝绸之路也开始出现了衰落,本文将着重讨论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
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元代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主要是因为蒙古统治者的强大,他们通过征服西部地区建立了广阔的政治势力范围,从而建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蒙古统治者的牢固统治使得丝绸之路更加方便,交通安全也逐渐得到了保障。
一方面,元朝统治者与西方、中东、南亚等地的贸易商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成交的商品除了丝绸之外还有银器、陶器、花瓶、金、银、宝石等,这为元代经济和商业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北方、中部和西部的特产也随之流通。
其中,香料、象牙、金属、玉、铁等物品在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元代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而元代丝绸之路的衰落,主要源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官方推行的海禁政策下,海上贸易代替了陆上贸易成为主要贸易方式,尤其到了明清时期,西方海洋国家的探险活动、海上贸易对陆上门户的冲击,导致了陆上丝绸之路沉寂下来,对整个亚洲地区的商业经济和文化交流产生了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世界状况在发生着变化,世界格局的变化也决定了丝绸之路必将逐渐式微,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往来将逐渐缩减,商业文化也进入了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发展时期,由此可以看出社会环境的变迁也是导致丝绸之路走到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结语综上所述,元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有代表性的现象,元代的繁荣奠定了后世历史的发展基础,而丝绸之路的衰落也预示着新的历史机遇即将到来。
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中产生出新的机会和挑战,无论我们生活在什么时代,我们都需要有一颗思考的心,了解历史,掌握现在,展望未来。
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影响
丝绸之路的兴衰与影响丝绸之路,又称陆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大陆的互通之路。
它不仅在经济、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丝绸之路的兴起、发展、衰落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丝绸之路的兴起与发展丝绸之路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汉代。
公元前138年,中国西汉政府派遣使者张骞出使西域,并成功开辟了丝绸之路的先河。
此后,中国与西方逐渐建立了经济、文化上的联系,丝绸之路逐渐发展壮大。
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各国纷纷成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通过这条商路,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走向了西方,而西方的黄金、马匹和珍贵物品也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二、丝绸之路的衰落与影响随着海上贸易的兴盛以及西方航海技术的日益发达,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了。
15世纪,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成功开辟了由西方到达东方的海上航线,这使得丝绸之路的重要性逐渐下降。
此外,陆路贸易的不稳定、盗匪的猖獗以及政治因素的干扰也导致了丝绸之路的式微。
然而,尽管丝绸之路逐渐衰落,但其对世界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首先,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传入了西方,而西方的黄金、马匹、珍贵物品也涌入了中国,从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同时,在商品的交流过程中,中西方文化也相互渗透、借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融合现象。
其次,丝绸之路也促进了科技的传播与发展。
随着商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得到了推动,时空的交错使得不同地区的科学技术、医药知识得以传播。
例如,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技术传入了西方,对西方的科技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同时,西方的数学、天文学知识也传入了中国,对中国的科技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后,丝绸之路也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丝绸之路连接了东西方的各个文明古国,通过商贸往来和人员往来,各种宗教、哲学、艺术等文化思想得以传播。
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的传入、东方艺术、建筑等文化形式的西方传播,丰富了古代世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东、西方文化对话的重要基础。
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介绍
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介绍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希望能帮到你。
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说起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人们普遍会联想到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系变化,事实上,随着朝代的更迭,政治条件的改变,丝绸之路在历史上几次通绝,两千多年间也历经了巨大的变革。
自两汉时期到大明王朝,约一千五百年的岁月里,丝绸之路一直承担着中国内地与西域、欧亚各国间文化和经贸往来的桥梁作用,尤其是在丝绸之路开辟之初的西汉,这条路将世界最强盛的四个文明国度紧密相连,从此,中国、贵霜、安息和罗马唇齿相依,经贸交流达到空前繁荣,这个时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通畅期。
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地缘政治呈分裂状态,丝绸之路虽然依然承担着它作为贸易与文化交流国际通道的作用,其政治意义却弱化了许多。
所以,政治环境的变迁,无疑是古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之一。
而至盛唐时期,丝绸之路重新繁荣,其辉煌一度达到了巅峰,令当时的长安成为举世瞩目的繁华国际大都会。
这盛唐繁荣景象,一直持续到唐代后期,西北地区被少数民族控制,随即五胡乱华烽烟四起,使丝绸之路再次陷入闭塞期,长达四百年之久,直到蒙古草原崛起,横跨欧亚的蒙元帝国轰轰烈烈地登上历史舞台,饱经风霜的丝绸之路才得以再次展现繁荣。
明代与西域各国长期交往,那一时期的西方世界已进入工业革命的前夜,航海业高度发达,丝绸之路不再承担其以往的重要使命,因此,从中西交通史的角度来看,此时的丝绸之路已然不复昔日光芒。
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说起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则不得不提位于四川省境内的大凉山。
大凉山地处川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北起大渡河,南临金沙江,在中国地理上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因为它不仅是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更记载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光荣历史的足印。
1980年,拍摄古丝绸之路纪录片的摄制组专门走访了这里,将大凉山的风土人情记录于胶片之上,向世人展示了这片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的山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西北丝绸之路衰落的原因摘要: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发自中国古代长安(今陕西西安),沿泾水西行到达河西走廊、西域各地抵达中亚、西亚等地并一直通往地中海各地陆地交通要道。
它从西汉开通至十九世纪中叶衰落之前,其经济与文化等往来延续2500年,都被誉为“人类文明的运河。
”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它渐渐衰落被西域风沙掩埋,失去了它往日的繁华。
探讨它衰落的原因,从中找到中外文化交流的渊源,对于今天的我们西部开发和对外交流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浅析 ;丝绸之路; 衰落 ;原因一、丝绸之路的缘由19世纪8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Richthofen)在“中国”一书中最早提出Sick Road一称,意思即为“丝绸之路”,将这条古代中国与西方交往国际交通线称为“丝绸之路”。
本文就西北丝绸之陆展开论述,其在李明伟的《丝绸之路贸易史》从主要从丝路作为一条重要的商路展开论述,详细讨论丝路对外贸易的历史;蒋致洁的《试论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文中通过结合中外双方经济环境、贸易方式等讨论衰落原因;孙满利的《交河故城衰落的原因分析》论述丝绸之路与沿线城市兴衰的关系,故城对丝绸之路兴衰影响,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旨在探讨它衰落的原因,为兴盛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做出贡献,为西北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文中丝绸之路走向在我国境内,从长安出发沿渭水西行,经陇西、金城(今甘肃兰州)进入河西走廊;走陇西、临洮一线的,还可以通过青海东部涅水谷底,穿越柴达木盆地,到达新疆南部;在新疆地区,沿着沙漠边缘分成南北两道,南道经楼兰于阗、皮山越葱岭到达大月氏、安息;北道经车师前往龟兹、姑墨、疏勒越葱岭到达安息、大秦等地。
本文将就这条西北陆上丝绸通道展开论述,探讨它衰落的原因。
二、丝绸之路开拓先秦时期,活跃在河西地区的民族有塞种、大月氏、乌孙和匈奴等,他们在自然环境和战争的影响下,先后向西迁移。
他们的西迁对早期的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做了先行者,为后来张骞率领团队出使西域,开通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创造条件。
汉朝政府通过“文景之治”的积累,到汉武帝时,以是“鄙都廋禀尽满,而府库余财”,[1]可以看出汉朝经济发达,国家富裕。
但于此相对的是国家周边并不太平,特别是日渐强大的匈奴族多次侵扰,使大汉王朝周边动乱。
匈奴曾多次挥马向西,骚扰河西走廊各地方,掠夺财物、破坏生产;并且匈奴因军事力量强大统治西域很多民族,他们因地制宜,破坏西域和中原的贸易,组织人马进行贸易税收和抢夺货物,获取极大的利益。
他们的这种行为造成汉朝和西域的交流中断,西域地区战争不断,影响极为恶劣。
汉武帝执政以后,决定联合远在远在西域大月氏,从两面夹击匈奴,打破匈奴对西域的统治,不再让匈奴对河西地区形成继续侵扰。
就此汉武帝选派张骞率领众人进入西域,想联合大月氏共同对付匈奴。
公元139年,张骞率领将士向河西走廊进军,一路艰辛,忍受各种苦难到达大月氏统治区域进行政治活动,于公元126年返回中原。
史书将张骞出使西域的这次行动称为“凿空”,意为伟大的探险,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出行,标志着西北丝绸之路的开通。
①三、丝绸之路的鼎盛它的鼎盛,随着隋唐的到来而鼎盛。
隋统一后,展开对西域经营。
隋朝建国开始征伐突厥取得一定胜利,并在公元607年隋炀帝曾亲至张掖(今甘肃张掖),加强对河西管理。
公元608年隋又灭西北少数民族吐谷浑,在吐谷浑以前生活的地方设鄯善、且末等郡,强化对西域的管理统治,使商业贸易再次兴起出现繁盛,这次贸易不仅为唐经营此路做了准备,而且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也为以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唐代是中原地区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与少数民族的相互融合更为明显,长安居住着各国的留学生,相互之间联系密切。
西域文化对唐代各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力,特别是在艺术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
向达曾指出:“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从这些可以看出西域文化在唐代是十分受欢迎,留下了大量精神文化遗迹。
[2]这种文化的繁盛,还表现在宗教思想也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陆传入,得到唐政府的认可,它们在广大地区相继传播,信众众多。
可以看出唐朝对外来文化以宽容的态度接受,对中原地区文化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唐朝通过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与西域的贸易,发展便利交通和贸易开明政策,长安成为各国的经济文化的枢纽,在经济、文化方面远超前朝,西北陆上丝路也达到鼎盛的局面。
四、丝绸之路渐渐衰弱中国历史的继续发展,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也在繁荣和衰弱间更替。
安史之乱后战火不断,西域各地也动荡不安,丝绸之路也逐渐失去往日辉煌。
公元10世纪中叶,大宋王朝开始,他先后与北方的辽、西夏等处于敌对状态,其中西夏占领河西地区以后,影响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西交往。
同时,宋朝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南方海上航海技术的发达,南方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失去往日辉煌。
相关史料记载,在南宋时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几乎中断,丝绸没有再生产。
元朝时,开通草原丝绸之路,将西北陆上丝绸之路搁置一边。
①明清时期,划嘉峪关为界,缩小丝绸之路范围,减少它的利用价值,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完全走向衰落。
自此这条古道上再无商队经过,终于变为中西友好往来的遗迹。
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文中只是总结导致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
其它对我们今天西部开放、中西交流和发展经贸关系,再次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重要意义(一)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制约和对外贸易的矛盾中国封建社会经济以自己自足封建小农经济为主要方式,土地被地主所占有。
只有少量的生产剩余产品流入市场,“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业品,……那时虽有交换,但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作用。
”②同时封建的朝廷、官府和地主在农民身上的剥削压迫,土地兼并和农民破产现象严重,使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同时还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把先进技术和工艺视为奇技淫巧而加以排斥。
[3]中国的封建社会是处于长期相对的停滞状态,变化是非常缓慢的,明末清初的资本主义萌芽,到鸦片战争前夕,已有两百多年,也没有形成新的阶段,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始终还是萌芽状态,因此很难就对外贸易形成规模。
虽然这种状况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改善,沿海地区虽然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并没有大规模的出现。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造成中国封建社会商品流通无法大规模流通,商品的流通量一再缩小,使丝绸生产规模减缩,造成的影响使西北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
同时中国古代社会对外交流由国家掌控。
随着古代农业经济发展,统治者为控制人口固定在土地上,必定实行干预措施,即所谓的“重农抑商”,如汉武帝时期,推行盐铁管卖和宋代实行均输法,都是针对商人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对商人进行一定压制,这样的措施,压制商人的积极性,是商品交流减弱。
特别是清朝廷对于一些比较有发展的生产部门,如丝纺织业和矿产等,往往采取限制生产和强制以低价收购的办法,另外,政府还通过关税和市场税来阻止贸易的发展,采取“不必官为经理,亦不必令进关抵肃,于哈密以东布隆吉地方,招集商贾,同通事评定物价,于嘉峪关盘验稽查,量定税则收税”的政策,③可以看出在封建王朝时期,各个王朝统治者在操控市场,进行相关的贸易,其中压抑商人的方法和程度虽有差别,但始终大都没有脱离过经济干预的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这样的多外贸易的方式,影响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使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慢慢中断,这是其主西①杨建新.论丝绸之路的产生、发展和运作机制[J].②蒋致洁.试论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J].北陆上丝绸之路衰落的主要原因①。
此外,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更多是出于政治目的,如统治者汉武帝对外采取往往追求的是“广地万里、重九择、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②的大国尊严;在明代时统治者规定凡贡带领的各国商队,凡进入嘉峪关内明帝疆域,则一切饮食、交通、驿站费用“有中国官吏供给”,不难看出,这样亏本的贸易很难延迟很久,这也是无意间导致丝绸之路的,即使在清朝衰败时期,任然对外贸易上是“受外国礼物而不酬以重价,自以为是耻莫大辱”,这样的对外贸易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往往违背经济规律和互惠互利的原则,造成得不偿失,这样就危机域外顺利的通商,让丝绸之路商人贸易逐渐减少。
而国外对中国则是更多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他们冒充朝贡使者游走丝路,骗取大量的财富,这样贸易的不对等,是统治者很难支撑,不得不采取减少或关闭对外贸易的商道。
(二)经济重心南移中国历史上经济的重心有一个从北到南的清晰脉络。
随着资本主义在江南的萌芽与发展,尤其是广州口岸的兴盛带动南方贸易的迅猛发展,丝路贸易的重心也由北向南移动,必然造成陆路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
1农业的南移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生产的发展对于自然条件依赖程度比较大,人们大多活动于生活资源天然丰足的地区。
当时的中西部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具备成为经济中心的物质条件。
但是,根据有关历史资料记载,由于资源的过度幵发利用,战争对环境的破坏和巨大人口生存压力等,中西部地区环境恶化、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其优势已不复存在。
随着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的提高,长江流域得到开发,逐步成为经济中心。
秦汉时,黄河地区是我国经济重地,而南方地区任然是“地广人稀、火耕火种”的局面,经济发展水平与黄河中下游地区相比任然存在很大差距。
到隋唐时期,因战争动乱等多方面原因大量人口向南移动。
而五代以来水稻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以南方为主要生产地区,各国重视水利灌溉,注意改土治水,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北宋初期,江北各地区和宋辽交界地区都在引种江东水稻,后来逐步推广。
同时棉花和蚕桑从福建和广东向长江流域推进,是南方的农业种类繁多,产量客观,是南方在经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而在西北地区,依然是死水一潭,交通的不便,文化的落后,发展越来越缓慢。
这样的变动,对丝路的兴衰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更多是有劳动力多少决定,而农业的南移,无疑是相应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南方的生产规模、消费规模都不断扩大,此消彼长,导致①蒋致洁.试论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J].北方消费总量的降低,而西北丝绸之路受到影响最为明显。
2手工业的南移南宋时随着政治重心的南移,北方兵民不愿受到少数民族的压迫奴役,纷纷南迁,不仅为南方各生产部门提供劳动人手,而且还加速各地生产技术的交流。
我国丝织业中心很早就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
汉代全国有临淄、襄邑(河南睢县)、蜀郡(成都)三大丝织业中心。
西晋开始,中国南方出现了大规模的丝织业生产。
安史之乱后,浙江东道节度使薛兼训募军士到北方娶织妇回归,每年得数百人,“由是越俗大化,竟添花样,绫纱妙称江左矣。
”[4]这就说明南方的丝织业逐渐繁荣,而北方的丝织业仍然占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