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合集下载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是大型燃煤电站的主要装备之一。

在其运行过程中,燃烧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和节能减排。

本文将对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进行详细介绍。

一、燃烧优化调整的意义燃烧优化调整是指通过对燃烧系统的参数进行调整,使其能够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实现更高的燃烧效率和更低的排放。

通过燃烧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地减少锅炉的燃料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运行成本,并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对于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来说,燃烧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二、燃煤燃烧技术在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中,所使用的燃料主要是煤炭。

燃煤燃烧是通过煤粉喷嘴将煤粉喷入燃烧室,然后与空气进行充分混合,并点燃燃烧,释放热能,最终将水转化为蒸汽。

在燃煤燃烧过程中,燃烧参数的优化调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有效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确保锅炉的稳定运行。

1、燃料配比优化在燃煤锅炉的运行过程中,燃烧需要适当的燃料供应,而燃烧过程中也需要适当的氧气供应。

通过对燃料和空气的配比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有效地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烟气中的未燃烧物质,降低排放。

2、煤粉颗粒大小优化燃煤锅炉中使用的煤粉颗粒大小对燃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煤粉颗粒大小进行优化调整,可以使煤粉更易燃烧,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3、燃烧温度优化燃烧温度是燃煤燃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过对燃烧温度进行优化调整,可以使煤炭更加充分燃烧,释放更多的热能,提高燃烧效率。

4、氧量调整5、燃烧空气分配优化6、燃烧过程控制系统的优化1、燃烧参数监测通过对燃烧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包括煤粉颗粒大小、燃烧温度、氧量、燃烧空气分配等,了解燃烧过程的实时情况。

通过对燃烧参数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的优化调整提供依据。

通过对燃烧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使其达到最佳状态,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排放。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节能减排技术分析摘要:随着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 “ 节能减排” 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火力发电厂作为碳排放大户, 排碳量约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 33%以上。

因此, 超 (超) 临界机组节能减排技术将是今后燃煤火电机组的装机主力。

文章将结合多年从事电厂热机、环保技术的实践工作经验,阐述超(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具有的优势、超(超)临界机组能够采取的节能减排技术以及我国超(超) 临界机组节能减排在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超(超)临界;节能减排;电力设计超 (超) 临界火电机组具有显著的节能和改善环境的效果, 我国将主要发展高效率高参数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世界上超超临界机组发电热效率最高可达 50%, 供电煤耗远低于亚临界压力机组; 采用低氮燃烧技术, 可在燃烧过程中减少 65%的氮氧化物及其它有害物质的形成,脱硫效率高于 98%,大大提高机组节能降耗水平。

为了减少二氧化硫、 NOx 等污染物的排放,目前各国都在争先研究更高参数的超超临界机组, 努力研发节能减排技术, 进一步提高机组热效率。

我国提出 2020年减排目标是单位 GDP 碳排放比 2005年降 40%~ 45%,发展超(超)临界机组刻不容缓。

本文将详细阐述超(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的区别及优势、超 (超) 临界机组研制发展可能采取的节能减排设计技术以及超(超)临界机组节能减排设计的发展趋势。

1 超(超)临界机组与亚临界机组的比较及优势①超(超)临界机组比亚临界机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少,能耗率更低。

蒸汽参数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火电厂的热效率, 超临界机组相比同容量的亚临界机组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会减少 7%, 煤耗降低 3.8%; 超超临界机组相比同容量的亚临界机组在二氧化碳排放量方面会减少 10%,煤耗降低 5.9%。

其中, 600 MW 的超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为285 g/kW•h ,供电煤耗为299 g/kW•h ; 600 MW的超临界机组发电煤耗为292 g/kW•h , 供电煤耗为306 g/kW•h ; 而 600 MW的亚临界机组发电煤耗达到每度 301 g, 供电煤耗达到318 g/kW•h 。

浅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浅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浅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对于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设备性能的要求也逐渐提高,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融合实现了火力发电技术的创新,因此,文章从技术可行性分析入手,联系实际,研究了350MW超临界CFB锅炉关键技术。

标签: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研究探析前言我国火力发电主要依靠锅炉进行生产,传统的生产技术和锅炉设备不仅限制了生产效率,同时对煤粉的利用率低下也影响了火力发电事业的发展,只有从技术层面加以创新,将350MW超临界CFB锅炉技术融合,才能促进我国火力发电事业的现代化发展。

1 技术可行性浅析随着我国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火力发电的设备上,逐渐朝着更加低成本、低消耗、高效能的方向发展,而超临界CFB锅炉的生产和使用以其先进的技术、价格低廉的原材料极大程度的促进了我国工业现代化的发展,而350MW规格的超临界锅炉相较于过去600MW极大程度地改善了调峰性能,而CFB锅炉技术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践中不断对技术进行革新,使得两种技术的结合具有了成熟的条件,使得两种技术的融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1]。

350MW超临界锅炉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炉里外的温度差,在炉内热流形成的同时,根据水冷壁的冷却能力,达到火力发电的目的。

而350MW超临界循环锅炉技术最大的特点在于有效的降低了炉里的温度,使得热流密度降低,有效地增加了水冷壁的冷却能力,另外,CFB锅炉的温度主要集中在炉底,随着生产原料浓度的逐渐增加,热流曲线会在锅炉内部过于集中,影响了安全生产,同时,热流曲线的形成与锅炉内部的空间有直接的联系,锅炉空间内部越小,增热流曲线越明显,极大程度地限制了生产和加工。

将350MW超临界CFB锅炉技术相融合,能够增强对热流趋向变化的控制力度,同时炉里的温度较低,也为水冷壁的作用提供了发挥空间,促进了工业技术的现代化发展。

另外,对温度的控制是技术融合的要点,CFB锅炉能够实现低温燃烧,相较于传统的锅炉技术,CFB 床锅炉增强了对煤粉的燃烧能力,不仅提高了生产原料的利用率,同时也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而350MW超临界锅炉使得热流均匀分布,实现了煤粉的完全燃烧,使得350MW超临界CFB锅炉具有清洁功能,使得工业生产和加工符合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要求[2]。

试论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试论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试论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作者:翟小俊宋海峰赵耀兴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也在不断的提高,传统的锅炉生产技术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可行性的分析,详细的介绍了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包括水动力的安全性、启动系统的选择性分析、紧急补给水系统、SNCR脱硝系统。

关键词:3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DOI:10.16640/ki.37-1222/t.2018.19.1440 前言在我国,锅炉一直是我国火力发电的中坚力量,随着现代社会对生产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锅炉生产技术对生产效率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目前,煤炭的利用率持续下降,直接影响着火力发电的生产效率,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对火力发电事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完善了传统锅炉生产技术上的缺陷。

1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可行性分析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现代工业追求低消耗、低成本、高效能。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不仅完善了技术上的缺陷,同时也促进了我国工业的现代化发展。

首先,在传统的锅炉中,因为锅炉内部的热量密度比较大,所以水冷壁在对其进行冷却时的要求会更高,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部的热量密度相比较传统的锅炉要低,有效的提高了水冷壁的冷却能力。

其次,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内部物料的浓度以及它的传热系数是非常大的,在炉膛高度增加的过程中逐渐变小,而在炉膛底部热流是最大的,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这个特性使炉膛内部的热流密度的区域出现在炉膛下部,有效的避免了锅炉炉膛内的热流最大值出现在炉膛上部。

最后,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相较于传统锅炉,在低温燃烧时,它的温度水平要低于煤灰的灰熔点,而且锅炉燃烧过程中,炉膛内部固体物料浓度较高,使得炉膛内壁受到固体物料的冲刷,所以导致水冷壁上不会有灰渣的积存,有效的提高了水冷壁的吸热能力。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

( H a r b i n B o i l e r C o . , L t d . , H a r b i n 1 5 0 0 4 6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i s p a p e r a n a l y z e s t h e f e a s i b i l i t y o f 3 5 0MW e S u pe r c r i t i c a l CFB Bo i l e r . An d g i v e a d e — s c r i p t i o n f o r i mp o r t a n t c h a r a c t e r a n d Au x i l i a r y s y s t e m. Ke y wo r d s: s u p e r c r i t i c a l CFB b o i l e r ; f e a s i b i l i t y
王凤 君 , 高新 宇
( 哈 尔滨锅炉厂有 限责任公 司,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46 0 )

要: 文 中对 3 5 0 MWe 超临界循环流化 床锅炉的可行性 、 关键技术及辅 助系统进行了分析 。
文献标识码 : A
关键 词 : 超 临界 循 环 流化 床 锅 炉 ; 可行 性 中图分类号 : T K 2 2 9
作者简介 : 王凤君( 1 9 7 2一) , 男, 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 , 高级工程师, 工学硕士, 长期从事循环 流化床锅炉及 S C R 的设计和研究工作。 ・6・ 来自锅炉制

总第 2 4 0期
的吸热也 更加 均匀 。
量为 3 0 % B—MC R的启 动 系 统 , 以 与锅 炉 水 冷壁 最低直 流 负荷 的质 量 流 量相 匹配 , 锅 炉 的启 动 过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以其较高的供电效率、廉价的石灰石炉内脱硫技术、低N Ox燃烧控制及低投资的SNCR脱硝技术,成为我国火力发电技术现实的发展方向之一,具有光明的商业前途。与600MW的超临界CFB锅炉相比,350MW超临界CFB锅炉具有更大的布置灵活性和更好的调峰性能。由于300MW等级的亚临界CFB锅炉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运行近百台),而350MW超临界煤粉锅炉也已经有30台以上的运行业绩,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二者技术的结合,技术风险相对更小。1技术可行性分析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所具有特点,使其更适合与超临界循环相结合。首先,在超临界煤粉锅炉中,由于炉内的热流密度很高,因此对水冷壁的冷却能力要求高;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温度比常规煤粉炉低得多,因此炉膛内的热流密度要比煤粉锅炉低,大大降低了对水冷壁冷却能力的要求。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物料浓度和传热系数在炉膛底部最大,而且随着炉膛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即热流曲线的最大值出现在炉膛底部附近。这个特性使炉膛内高热流密度区域刚好处于工质温度最低的炉膛下部区域,从而避免了煤粉锅炉炉膛内热流曲线的峰值位于工质温度较高的炉膛上部区域这一矛盾,因此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热流分布比较有利于水冷壁金属温度的控制。其次,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低温燃烧使得炉膛内的温度水平低于一般煤灰的灰熔点,再加上炉膛内较高的固体物料浓度的冲刷,所以水冷壁上基本没有积灰结渣,保证了水冷壁的吸热能力。与煤粉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内的温度沿炉膛高度方向更加均匀,因而水冷壁沿高度方向的吸热也更加均匀。可见,超临界蒸汽参数和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在设计上可以相互集成,如果把超临界热力循环应用于循环流化床锅炉,则兼备了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超临界压力蒸汽循环的优点,是一项很有吸引力的洁净煤燃烧技术。2350MW超临界CFB锅炉关键技术1)水动力的安全性。对于超临界锅炉,其水动力的安全性是锅炉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关键问题。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本身固有的特点,其在正常运行时,炉内存在有大量的循环灰冲刷水冷壁,因此不能采用煤粉炉采用的螺旋管圈的水冷壁结构,而只能采用垂直管圈水冷壁。同时由于炉内流化及防磨要求,对于350MW等级超临界CFB锅炉,采用中、低质量流速水冷壁方案。对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汽水系统进行了回路和压力节点划分。整个系统划分为57个流量回路(详见图1)。采用对71个非线性方程进行直接求解的方法,得到了BMCR负荷、75%BMCR负荷和30%BMCR负荷下各回路的流量分配和节点压力分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3个负荷下管内外壁温度、中间点温度和鳍端温度均处于管子的使用范围之内,锅炉运行是安全可靠的。2)启动系统的选择分析。锅炉一般配有容量为30%B-MCR的启动系统,以与锅炉水冷壁最低直流负荷的质量流量相匹配,锅炉的启动过程见图2。目前国内超临界锅炉采用启动系统,可采用带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也可采用大气扩容器式启动系统,目前这两中启动系统在国内都有成熟运行的业绩。对于带循环泵的启动系统,具有工质和热量回收效果好,对除氧器设计无要求,适合于两班制和周日停机运行方式。但具有投资大、运行操作复杂、转动部件的运行和维护要求高、循环泵的控制要求高等缺点。对于大气扩容器式的启动系统,具有系统简单、投资少;运行操作方便,容易实现自动控制:维修工作量少等优点,但启动初期燃料耗量大、热量回收有限。对于350MW超临界CFB锅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3)紧急补给水系统。对于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水容积较小,在厂用电停用的工况,炉内及热回路内有大量的物料会将热量传递给水冷壁、尾部包墙等受热面,同时锅炉无法补水,为了使受热面得到足够的冷却,应设有紧急补给水系统,由于国内的350MW超临界CFB锅炉一般不设外置床系统,因此紧急补给水量不需象要引进型亚临界300MW锅炉那么大。紧急补给水泵由柴油发动机驱动,当锅炉主给水泵不能工作时,或冷却水循环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此泵都将启动用于锅炉给水,保护炉内的受热面,此系统初投资大,运行维护工作量大,即使在电厂不失电的情况下,也要经常启动进行暖泵。4)SNCR脱硝系统。由于循环流化床锅炉采用分级燃烧,一次风从炉底给入,二次风从炉膛下部分2层进入炉膛,通过控制一、二次风的比例及不同层二次风量,控制炉内燃烧及NOx的生成。对于CFB锅炉,一般都可以把炉膛出口NOx的排放量控制在200mg/Nm3以下。因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烟气回路上装设SNCR脱硝装置,即可满足国家环保要求的100mg/Nm3以下的要求。SNCR技术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温度场的选择、还原剂在温度场内的停留时间、还原剂与烟气的混合是决定脱硝效率的关键因素。根据循环流化床低温燃烧和带旋风分离器的特点,合理选择还原剂的喷入点—分离器入口烟道。SNCR的反应温度在850~1050℃之间,而CFB锅炉的燃烧温度恰在这个范围内,因此CFB锅炉的炉膛、旋风分离器、分离器出口烟道直至尾部烟道的入口都符合SNCR的温度范围。选择还原剂的喷入点为分离器入口烟道,不仅能够避开炉膛内高浓度的灰分对喷嘴磨损,也能够保证还原剂反应所需要的充足的时间。从分离器入口烟道喷入并进入旋风分离器的还原剂,在旋风分离器气固分离的作用下,和物料、烟气剧烈的扰动和充分的混合,满足了SNCR反应混合均匀性的要求,降低了还原剂与烟气由于混合不均匀产生的反应偏差。因此,在循环流化床锅炉中,SNCR的脱硝效率一般可以达到70%以上。3结论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和超临界蒸汽循环技术的探讨,二者的结合相对技术风险小,而产生的经济技术综合效益在火力发电中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特别是结合炉内脱硫和SNCR脱硝技术,在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350MW超临界CFB锅炉技术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水动力及辅助系统的设计提出了建议。如果中国的700℃燃煤发电技术联盟能够成为国家主导的重大研发项目,做到国内外紧密合作,资金落实、参与单位的任务落实、研发计划落实、分工落实、进度落实、项目管理落实,我们完全有可能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700℃超超临界火电技术,并将其示范和推广。4结束语70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是燃煤火力发电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优势和节能环保优势,目前全世界都在努力研发。中国是世界上燃煤火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火电效率对于节能减排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70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对于中国火电行业的未来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回顾我国超临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发展历史,我国用十多年走过了发达国家几十年的发电技术发展历程。如今在70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的研究开发进程中,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通过借鉴已有的研发成果和运行经验,努力实现耐高温材料开发的突破,我国定会掌握700℃先进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实现火电行业的跨越式发展。文献信息王凤君,高新宇.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浅析[J]. 锅炉制造,2013,04: 5-7.。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总结(徐州)资料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总结(徐州)资料

350MW超临界直流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总结【摘要】徐州华美电厂是350MW超临界直流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受热面的安装、大件吊装等主要施工措施与其它普通锅炉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设计和制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改造。

本文就此进行了论述和总结,为同类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安装和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旋风分离器。

一、概述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技术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它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类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作为清洁燃烧技术,其特殊的燃烧方式大大减少作为世界大气污染源——燃煤电站的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排放,即从根本上解决了酸雨问题。

同时循环流化床锅炉还具有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好、投资和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因此作为世界上能源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该技术在全世界得到迅猛发展。

现就徐州华美电厂350MW循超临界直流型循环流化床锅炉主要安装技术,作以下总结及探讨。

二、工程概况徐州华美热电二期为新建2×350MW级超临界直流型循环流化床机组工程。

锅炉为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型号为DG1150/25.4-Ⅱ1的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固态排渣、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炉顶设置密封罩壳、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BMCR)参数:低再入口处蒸汽压力MPa(g) 5.57温度℃352.4高再出口处蒸汽流量t/h 955.97压力MPa(g) 5.38温度℃569 省煤器进口处给水温度℃291三、350MW超临界流化床锅炉工艺流程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延续了135~150MW和300MW等级CFB炉的特色,主要由以下三大部分组成(如图):●炉膛(1)(包括屏过(8)、屏再(9)、双面水冷壁(10))●固体循环回路,主要由旋风分离器(2)、回料器(3)组成●尾部竖井(4)1-炉膛 2-分离器 3-回料器 4-尾部受热面5-一次风 6-二次风 7-给煤装置 8-屏式过热器9-屏式再热器 10-双面水冷壁 11-管式空预器 12-播煤风超临界流化床锅炉的心脏部件是炉膛(1),燃料(7)和播煤风(12)从这里给入。

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技术特点及性能分析

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技术特点及性能分析

技术创新与展望区域治理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关注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的同时,逐渐关注资源的利用效率,环保性能、节能降耗效果成为了评价工业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

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性大、燃料利用率高、热量吸收率高以及有害气体排放量小的优势,具有较强的环保性,本文就针对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特点以及相关性能展开论述。

一、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工作原理在流化床锅炉之中,燃料与空气会一起被置于一种流态化的燃烧室之中,在燃烧室中,燃料与空气会进行充分的混合,在这种情况之下燃料便具备的充分的氧气进行助燃,燃料的燃烧也会更为的彻底。

在燃烧的过程之中,燃料的消耗会产生一定量的烟气,这些烟气中夹杂了部分燃料物的颗粒,烟气会在流化床锅炉出口经过气固分离器进行分离,较小的颗粒会随着烟气一起排出锅炉,而体积相对较大的颗粒会通过分离器在此进入到锅炉内,并进行二次燃烧。

二、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技术特点1 燃烧性大传统的煤粉炉在运行的过程之中,首先对高温火焰中心进行建立,然后在此基础之上高温环境之下会形成一定的烟气,而煤粉炉正是运用高温烟气以及火焰的热辐射来对新进燃料进行燃烧,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燃烧状态。

传统的煤粉炉存在两个方面的弊端,一方面,煤粉炉燃烧性能相对较小、辐射幅度较大;另一方便,燃烧的燃烧质量会对煤炉运行的情况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不同于煤粉炉,循环流化床锅炉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其运行的过程之中,能够对煤炉内燃料的充足性进行保障,同时,煤炉内燃料的储备量还会随着燃料热值的提升而增加。

除此之外,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与传统的煤粉炉在燃烧方式上也有所差异,新进燃料会在接近恒温的循环回路之中按照一定的次序进行挥发,挥发粉的燃烧与固体碳的燃烧会使得燃烧过程更为彻底,因此350MW超临界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烧性大的特点,且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对锅炉燃烧的工况进行一定的保证。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对比分析探讨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对比分析探讨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脱硫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对比分析探讨摘要: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被快速发展,现已建设了一批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主要形成两种超低排放技术路线。

作者以实际建设河曲CFB电厂数据为依据,同参数对比分析了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与炉内喷钙+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两种超低排放技术路线,并根据运行情况提出了炉内喷钙+半干法脱硫技术路线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超低排放,炉内喷钙,半干法脱硫,湿法脱硫1.概述河曲CFB电厂建设了两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每台机组采用东方锅炉有限公司1150t/h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的循环流化床直流锅炉、凝汽式汽轮机和水氢氢汽轮发电机,冷却方式为表凝式间接空冷。

超低排放技术路线采用“源头抑制、过程治理”相结合方式,锅炉采用“低床温、低床压”技术抑制污染物的产生,通过对炉内喷钙+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与炉内喷钙+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两种技术路线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配套建设炉内喷钙+SNCR脱硝+静电除尘+循环流化床干法脱硫工艺+布袋除尘的过程治理技术,脱硝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简称SNCR)选用尿素为还原剂。

2、CFB锅炉环保设计(源头抑制)2.1 CFB锅炉“低床温”燃烧技术锅炉运行床温按880℃设计,正常运行床温不超过890℃(床温作为主要考核项目纳入合同考核),“低床温”燃烧使炉内脱硫效率及自脱硫效率大幅提高,也大幅度降低石灰石粉添加济,同时可有效减少炉外脱硫压力,减少由于炉外脱硫引起的环保排放、附属产品处理压力,减少厂电耗电。

“低床温”燃烧再加上炉内钙硫比的降低使NOx的原始排放也大幅减小,充分发挥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势和特长;因炉膛温度降低,进入分离器温度降低,尾部排烟热损失也大幅减小。

2.2 CFB锅炉“低床压”技术“低床压”技术可大幅度降低一次风机压头,降低厂用电率明显;由于一次风压头降低,炉内石灰石粉逃逸率相对降低;加上“低床温”锅炉的一次风可大幅降低,一、二次风比例的降低锅炉NOx的原始排放也可减小;实施低床压燃烧技术后,因煤的粒度减小,煤的充分接触燃烧速度加快,且炉膛内流化风速降低,煤在炉膛内的滞留时间增大,可有效改善锅炉燃烧环境,提高燃烧效率。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及应用现状

35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及应用现状

图3350MW 超临界CFB 锅炉二次高效风摆动设计DOI:10.16525/ki.14-1362/n.2020.01.58总第187期2020年第1期Total of 187No.1,2020案例分析收稿日期:2019-10-11作者简介:刘建国(1980—),男,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循环流化床锅炉。

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及应用现状刘建国(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朔州036800)摘要:阐述了350MW 超临界CFB 锅炉技术在上海锅炉厂、东方锅炉厂和哈尔滨锅炉厂的路线,分析了350MW 超临界CFB 锅炉技术的应用,希望对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350MW 循环流化床锅炉;装机规模;主力机型;技术路线中图分类号:TM6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748(2020)01-0133-03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ization 引言自2015年晋能集团国金电厂全套自主设计的世界首台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产以来,因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范围大、污染物生成及控制成本低等优势,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迅速在中国大力发展应用,先后投产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约40台。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规模,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和应用创造树立了品牌,同时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2350MW 超临界CFB 锅炉技术路线2010年后,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东锅)、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上锅)和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哈锅)为三大代表的中国动力装备制造企业与国内主要的电力设计院、研究院、大学等单位共同努力设计出各自自主技术的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锅炉型式:超临界参数直流锅炉,一次中间再热,M 型布置,总体上分为主回路、尾部、空预器三部分。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摘要: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以其节能环保优势,在近五十年得到迅速发展,特别适用于清洁高效利用各类低品位燃料,是我国洁净煤燃烧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主要分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控制策略关键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深度调峰;运行控制;水动力安全引言随着我国燃煤机组节能减排要求不断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也不断向着高参数大容量的方向发展,已有研究人员提出带二次再热、超超临界参数甚至700℃参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整体方案。

在现阶段,开发660MW等级的高效超超临界参数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合适的选择。

1、锅炉整体结构锅炉本体包含以下3部分,分别是主循环回路,包含炉膛、高温气冷分离器、回料器、二级中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等;尾部烟道,包含一级中温过热器、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等;以及空气预热器。

其中,12片屏式过热器(6片高温及6片中温)、6片高温再热器管屏及5片水冷分隔屏分别设置在前墙,以利于截面上物料的均匀分布。

单布风板设在炉膛下部,布风板以上则是水冷风室。

3台旋风分离器均设在炉膛后墙的钢架内,每个分离器下方均配有1台回料器,采用一分为二的形式,以实现均匀回料。

尾部为双烟道结构,在汽冷包墙包覆的烟道内设有中隔墙以包裹对流受热面,并将后烟井分隔成前后2个烟道,前烟道内设有3组低温再热器,后烟道内则设有2组一级中温过热器和低温过热器,其后前后2烟道合并,省煤器就设置在合并后的竖井区域内。

此外,锅炉采用前墙给煤及后墙排渣形式,前墙共配有8个给料口,后墙下方则分布有6台滚筒式冷渣器。

一次风从风室左右两侧分别进入炉膛,以保证布风的均匀性,二次风则分两层进入炉膛以达成分级燃烧。

NOx通过分离器进口处的SNCR脱硝装置脱除,而SO2则是通过炉内石灰石和炉外脱硫塔协同脱除。

2、深度调峰技术难点及策略2.1燃烧调整与控制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自身燃烧特点,具有低负荷稳燃效果好,调峰能力强的优势。

3-哈锅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总结及优化技术交流会201008

3-哈锅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总结及优化技术交流会201008

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总结及优化改进中国.黑龙江二O一O年八月哈锅第一代350MW超临界锅炉技术技术参数华能瑞金华能东方华能长四热技术特点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总体说明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主要特点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鳍片管省煤器钢鳍片通过电阻焊焊接到母管无缝或有缝管典型布置:与燃料特性相配的鳍片节距哈锅可按带循环泵和不带循环泵系统设计进行。

切园燃烧水冷壁典型结构尺寸l螺旋管圈水冷壁管径φ38×6.5mm材料15CrMoG节距53mml垂直管屏水冷壁管径φ31.8mm节距57.5或55mm对冲燃烧螺旋管圈水冷壁展开图对冲燃烧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前墙)对冲燃烧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后墙)低NOx轴流式旋流燃烧器一次风和煤粉入口一次风管三次风导流板二次风旋流器火焰稳定器四次风二次风挡板控制装置三次风挡板控制装置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对冲燃烧砖衬喉口中心空气管2••—炉膛温度场和速度场分布图,先后生产了几十台不同型号的风罩转预热预热器技术。

先后生产了数百台不同型号的容、、引进了半模式双密封空气并应用到预热器取得了很好的成空气预热器可以设计为二分仓回转式预热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工作原理热空气热烟气冷空气冷烟气回转式空气预热器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3.350MW等级超临界锅炉基本技术方案瑞金350MW瑞金性能考核报告(2号炉)。

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技术的工程应用

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技术的工程应用

某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防磨技术的工程应用胡 刚 汪瑞平 高延利(陕西能源麟北发电有限公司)摘 要:对于350MW等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而言,长周期运行一直是困扰其安全稳定运行的难题,本文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磨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受热面熔敷技术和防磨格栅技术对循环流化床锅炉长周期运行的影响并进行工程应用。

应用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弧熔滴熔敷技术能够增强熔敷区受热面硬度,延长了熔敷区域水冷壁管寿命;采用防磨格栅技术对水冷壁局部磨损严重区域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防磨;熔敷;格栅0 引言某电厂锅炉是由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制造的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型号为DG1121/25 73 Ⅱ1型。

锅炉采用单布风板、单炉膛、M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

为避免炉膛内高浓度烟灰的磨损,水冷壁采用全焊接的垂直上升膜式管屏,炉膛四周水冷壁采用光管,中隔墙水冷壁采用内螺纹管。

炉膛内前墙布置12片中温过热器管屏、12片高温过热器管屏、8片(16小片)高温再热器管屏,前墙布置了3片中隔墙水冷壁。

管屏采用膜式壁结构,垂直布置,在下部转弯段、密相区及穿墙处的受热面管子上均敷设有耐磨材料,防止受热面管子的磨损。

1 水冷壁磨损的机理及影响因素通过对同类型锅炉的调研,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由于锅炉内烟气流速高、颗粒浓度大,燃用高灰分的劣质煤种,加上局部结构设计不当或安装达不到要求造成受热面的磨损,成为导致循环流化床锅炉长期连续运行不畅的主要原因[1]。

对于循环流化床锅炉来讲,其磨损主要表现为物料磨损,物料磨损是指各种物料的颗粒或凸物在与零件表面相互接触时,使表面材料发生损耗的现象,是由于硬颗粒或凸物作用而造成物料转移所致[2 3]。

通过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分析,归纳得出其受热面典型磨损原因,详见表1[4 6]。

表1 锅炉受热面典型磨损原因分析磨损部位磨损主要因素严重程度炉膛密相区灰渣浓度高,且流速快;焊缝不平整,对气流形成扰动;若处在过渡区域,则气流本身流动方向会发生变化严重不规则管壁(穿墙管、弯管、焊缝、元件套管等)物料上下流动产生涡流、高速射流、高势能、高浓度下落固体物料的冲刷局部严重卫燃带与水冷壁过渡区根部灰渣流速过高,在交界处对水冷壁管产生冲刷严重炉膛四角及其他夹角处灰渣浓度高且流场紊乱严重屏过和热管的焊缝或浇注料边界与水冷壁管磨损类似,颗粒冲刷、气泡效应及射流局部严重炉顶受热面高浓度、大颗粒物料的离心作用一般1 1 原因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管磨损机理与煤粉炉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大量烟气和固体颗粒在上升过程中对水冷壁管进行冲刷;另一方面由于内循环的作用,大量固体颗粒沿炉膛四壁重新回落,对水冷壁管进行剧烈冲刷。

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技术特点及主要问题分析

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技术特点及主要问题分析

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技术特点及主要问题分析超临界直流锅炉在能源行业的应用十分广泛,由于结构特殊,所以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而且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一个系统出现问题,就会导致锅炉无法使用。

本文以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为例,介绍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技术特点和主要问题的分析处理。

标签:超临界;技术特点;处理方法;技术发展超临界直流锅炉由多个系统组成,每个系统都有其固定的功能,每个系统各司其职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某一个系统出现故障,就会导致整个锅炉无法完成工作。

要想避免锅炉出现故障,就要从锅炉的技术特点入手,分析处理问题。

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1 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的组成350MW超临界直流锅炉有本生直流炉,尾部双烟道,单炉膛,固态干排渣,通风道等组件组成。

这些组件构成了各个系统,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功能主要是提供能量,所以,燃烧系统是最为核心的系统。

为了快速高效的提供大量能量,用于燃烧的物质是煤粉,由送粉管负责运输到燃烧器中,另外还有专门的点火装置负责点燃。

2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技术特点2.1 超临界直流锅炉的测试和调整超临界直流锅炉由于技术复杂,体系繁琐,所以测试和调整也是一项大工程。

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启动也需要很细心,因为会涉及到很多的组件,比如给水操作平台,汽水分离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开始启动时,要先建立水平衡,因为煤粉在燃烧过程中需要与水相互反应才能生成目标产物。

生成目标产物的过程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温度不符合要求就会生成与目标产物不同的产物,甚至生成有害物质。

所以要设置汽水分离器,将水蒸气和液态水及时分离,避免其对锅炉内的温度造成影响。

除了对温度的影响,也是对潮湿度的一个有效控制途径。

如果锅炉内过于潮湿或过于干燥,都会影响目标产物的生成。

控制潮湿度的过程成为干、湿态转换,在这个过程中要严格的控制给水量,记录水位的变化,这是为了在生产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保证安全和生产的效率。

试论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试论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

试论 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摘要:在我国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锅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社会对生产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锅炉生产技术的使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

就火力发电事业而言,一旦无法保障煤炭利用率,就会降低火力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而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能够有效应对传统锅炉生产技术的缺陷,在推动火力发电事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立足于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应用优势,围绕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展开如下探讨。

关键词:350MW;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1.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应用优势(1)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相比于传统锅炉,其内部的热量密度相对较低,所以,水冷壁的冷却能力也相对更强。

(2)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物料浓度以及传热系数都相对较大,尤其是在炉膛底部热流的密度更高,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避免炉膛上部热流大的现象。

(3)在低温状态下,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温度水平比煤灰的灰熔点低,而且在锅炉燃烧的过程中,炉膛中固体物料的浓度相对较高,固体物料会对炉膛内部产生冲刷力,进而刷去水冷壁上积存的灰渣,最终达到提高水冷壁吸热能力的作用[1]。

2.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分析2.1启动系统的选择性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启动系统配置容量为30%BMCR,此时,锅炉内水冷壁直流负荷最低,这也是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启动系统的配置需要匹配直流负荷的主要原因,二者都带有大气扩容器或者再循环系统,在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中这两种方式的运行效果良好。

具有再循环的启动系统,其工质良好,而且热量回收功能突出,但是,除了氧气的设计无法满足要求之外,其他的运行方式都适合在停机状态下或者人员两班倒时使用,这样一来就会因为操作复杂以及投资成本高而增加运维难度。

带有大气扩容器的启动系统,其具有运营操作简单、投资成本小的特点,能够借助自动控制方式尽可能减少工作量,再加上系统相对简单,在启动初期会消耗大量的燃料,这样一来就会大大降低热量回收效率[2]。

(5)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及试运中问题解决及探讨

(5)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及试运中问题解决及探讨
炉膛内布置中温过热器管屏、高温过热器管 屏、高温再热器管屏、隔墙水冷壁。管屏采用膜 式壁结构,垂直布置,在水冷壁中部管屏处穿出 前墙。转弯段的受热面管子上均敷设有耐磨材料。
二、超临界流化床锅炉概述
炉膛出口设置三台直 径约8米的分离器,分离 器呈上部圆柱形、下部圆 锥形,进出口集箱为环形 圆形集箱,分离器受热面 内壁面敷设销钉、耐火耐 磨浇注料。分离器下部设 回料装置,利用回料管道 与炉膛相连。
六、试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非金属膨胀节问题 2.1 非金属膨胀节损坏情况 山西国金、 华电朔州机组整套试运期间,
分离器至炉膛的返料腿膨胀节出现泄漏,影响机 组稳定运行。
六、试运行中发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非金属膨胀节问题 2.2 非金属膨胀节损坏原因分析 非金属膨胀节可补偿轴向、横向、角向,

建设单位
机组建
炉型
生产 开竣工时间 备注

设规模
厂家
1 晋能大土河热电有限公司 350MW DG1215/25.4- 东锅 2015.6.26 在建
II1
开工
2 山西国金电力有限公司 350MW DG1215/25.4- 东锅 2013.10.12 已完工
II1
-2015.9.18
3 华电国际朔州热电分公司 350MW SG-1204/25.4- 上锅 2013.8.6- 已完工
M4601
2014.12.30
4 大同煤矿集团朔南电厂 350MW HG-1189/25.4- 哈锅 2015.8.18 在建
L.MG1
开工
5 大同煤矿集团阳高电厂 350MW HG-1207/25.4- 哈锅 2015.09.05 在建
L.MG2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

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随着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和环保意识的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燃烧优化调整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在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过程中,通过优化调整,可以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延长设备寿命,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下面将对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的燃烧优化调整进行详细介绍。

一、燃烧优化的重要性火力发电厂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之一,而锅炉的燃烧过程对于整个发电系统的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燃烧的优化调整不仅能够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燃料消耗,还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而且,通过优化调整,还能够延长设备的寿命,减少维护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燃烧优化调整的内容1. 空气分配优化锅炉的燃烧需要足够的氧气参与反应,以确保燃烧充分。

空气分配的合理性对于燃烧效率至关重要。

通过调整各个点火器的进气量和布风装置的风量分配,可以达到最佳的空气分配效果,提高燃烧效率。

2. 燃料燃烧优化燃料的燃烧是锅炉燃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燃料的燃烧优化可以提高发电效率,降低燃料消耗。

通过优化燃料的供给方式和燃烧参数的调整,可以获得最佳的燃烧效果。

3. 烟气分布调整烟气分布的不均匀会导致锅炉烟气侧的超温,影响设备寿命。

通过合理的烟气分布调整,可以降低烟气侧的超温,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控制系统优化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对于燃烧效率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实现更精准的燃烧控制。

对于一些采用流变床燃烧技术的锅炉而言,流变床的燃烧优化也非常重要。

通过调整流变床的操作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燃烧效率和设备寿命。

以上就是35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燃烧优化调整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可以明显提高锅炉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延长设备寿命。

燃烧优化调整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结合锅炉的实际情况和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调整。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一、引言在现代能源体系中,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供应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能源需求的季节性和日夜周期性变化,电力系统需要具备调峰能力,即在需求峰值时提供额外电力供应。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次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的数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调峰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二、试验设备和方法2.1 试验设备本次试验采用的主要设备是一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

该锅炉采用燃煤作为燃料,并采用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

锅炉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锅炉本体、燃烧系统、循环系统等。

2.2 试验方法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准备工作: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备份,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录入基准数据:在开始试验之前,记录并输入锅炉的基准数据,包括锅炉的设计参数、运行状态等。

3.进行负荷调整试验:在试验过程中,逐步增加负荷,记录锅炉的相关数据,如蒸汽温度、压力、燃烧效率等。

4.进行正常运行试验:在负荷达到峰值后,维持一段时间进行稳定运行,记录持续的锅炉数据。

5.进行负荷减小试验:逐步减小负荷,记录锅炉的数据。

三、试验数据分析3.1 负荷调整试验数据分析表格1展示了试验过程中负荷调整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负荷增加,锅炉的蒸汽温度和压力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同时,燃烧效率也有所提高。

负荷蒸汽温度蒸汽压力燃烧效率(MW)(℃)(MPa)(%)10054013.285 20055013.587 30056013.889 40057014.0913.2 正常运行试验数据分析表格2展示了试验过程中的正常运行数据。

负荷达到峰值后,锅炉保持稳定运行一段时间。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锅炉在不同负荷下表现出良好的运行性能,蒸汽温度和压力保持稳定,并且燃烧效率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负荷(MW)蒸汽温度(℃)蒸汽压力(MPa)燃烧效率(%)50057514.29260058014.593 70058514.894 80059015.0953.3 负荷减小试验数据分析表格3展示了试验过程中负荷减小的数据。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及实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及实践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及实践摘要:为了响应当前保护环境政策,大型循环流化床运行的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

当前,350MW超临界CFB机组已经大批次投运,正逐渐发展为大型CFB机组的主力机型。

由于CFB锅炉技术水平是逐步提高的,且入炉煤质变化较大,各机组运行性能参差不齐,锅炉运行优化和实践亟待广泛开展。

本文通过介绍国内首批次投运的某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在入炉煤粒径、一二次风量、环保参数以及管式空预器漏风率等方面的运行优化措施,提出典型的负荷工况锅炉运行参数指导值。

通过锅炉运行的优化和实践,350MW超临界CFB锅炉机组主要运行参数及整体性能指标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可为机组长周期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350MW;超临界;流化床;锅炉运行;优化实践引言自2015年晋能集团国金电厂全套自主设计的世界首台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投产以来,因其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范围大、污染物生成及控制成本低等优势,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迅速在中国大力发展应用,先后投产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约40台。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规模,为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研发和应用创造树立了品牌,同时也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

1.概述某电厂350MW超临界CFB锅炉为DG1150/25.4-II1型超临界CFB锅炉。

锅炉为超临界直流炉,单炉膛、三分离器M型布置、平衡通风、一次中间再热、全紧身封闭、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采用高温冷却式旋风分离器进行气固分离。

锅炉主要由膜式水冷壁炉膛、三台旋风分离器和尾部烟道三个部分组成,采用不带再循环泵的内置式启动循环系统。

炉膛与尾部烟道之间布置三台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其下对应的布置一台U型返料器,返料器为一分二结构,保证了炉膛宽度方向物料的均匀分布。

2.行优化措施2.1入炉煤粒径锅炉燃煤筛碎系统采用“两碎三筛”,粗碎系统设置两台滚轴筛和两台粗碎机,由于CFB锅炉对入炉煤粒径和级配要求较高,合理的燃煤粒径分布是锅炉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保障。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前言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具有高效、清洁、可调峰等特点的锅炉设备。

为了验证其调峰性能,进行了一项350MW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

本文档将介绍试验的目的、方法、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等内容。

试验目的本次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在负荷调峰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响应能力。

通过采集和分析试验数据,评估该锅炉的调峰能力,为进一步优化锅炉性能提供参考和依据。

试验方法试验装置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是本次试验的主要装置。

配套设备包括燃烧系统、循环水系统、控制系统等。

试验期间,通过控制系统实时调节锅炉的负荷,记录各项关键参数。

数据采集为了全面记录调峰过程中的数据,我们选取了多个关键参数进行采集。

主要采集的数据包括: - 锅炉负荷 - 燃气量 - 蒸汽温度 - 燃烧效率 - 进水温度试验过程试验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升负荷阶段、降负荷阶段和平稳阶段。

- 升负荷阶段:从低负荷逐渐升至高负荷,记录各项参数的变化。

- 降负荷阶段:从高负荷逐渐降至低负荷,同样记录各项参数的变化。

- 平稳阶段:维持锅炉在一定负荷下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各项参数是否稳定。

数据分析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 在升负荷阶段,锅炉的负荷能够逐渐升高,各项参数逐渐稳定。

- 在降负荷阶段,锅炉的负荷能够逐渐降低,各项参数逐渐稳定。

- 在平稳阶段,锅炉能够保持一定负荷下的稳定运行,各项参数保持稳定。

结论本次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表明,该锅炉具有良好的调峰性能。

在升负荷和降负荷过程中,锅炉能够稳定地响应负荷的变化,并保持各项参数的稳定。

这为优化锅炉性能、提高运行效率提供了重要参考。

参考文献1.张三,李四. (2020). 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性能研究[J]. 锅炉技术, 25(2), 25-30.2.王五,赵六. (2019). 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调峰试验数据分析[J]. 锅炉工程, 15(3), 45-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