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复习课件: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 (共23张PPT)

罗
素 观点:要勇于坚持真理
高材生 观点:要相信自己;不要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8
④求异法
如果几项材料中既有正面的又有反面的,审题 时,就应找出正反材料之间的对立点(关联点),从 正反材料的对比中得到启发,提炼观点。
例1:下面两段话反映出两种对立的观点,请联系实际,自 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甲:有人想,如果全国每一个人都节约一根火柴的钱给我, 那我就成了百万富翁了。 乙:也有人想,如果我能够给全国每一个人作出一根火柴 的贡献,那我一生就很有价值了。
观点是对立
两种不同的价值观
观点:人生需要奉献。
9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 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在美国阿拉斯加温利钦自然保护区,为 保护区内的鹿群,人们射杀了狼。十几年后, 鹿群从4000只发展到40000只,但它们体 态笨拙,没有了昔日的灵秀狼,并且因为体 质衰弱,开始大批死亡。人们只好把狼再请 回来,鹿又开始四散奔逃,但却恢复了昔日 的勃勃生机。 鹿 狼
中考作文的立意注意问题
第一、避免“第一构思” 阅读材料或话题时首先“冒”出来的 “第一构思”,在通常情况下是为大家所普 遍认知、一再提起的,也是考场上绝大多数 考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 作为选拔性考试,要求考生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 出,在写作方面就应当注意立意的新颖与深刻,有 别于“众生俗论”,因此,应当注意避免“第一构 思”。
4
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
5
①透过现象看本质法
如果材料的中心内容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着的一种现 象,我们在审题中最要注意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从 列举的现象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
例:阅读下列材料,从中概括出最佳观点。 茉莉、白兰、米兰等花香气袭人,但不艳丽;牡丹、君子 兰、郁金香等花虽不很香,但显得华贵奇异;玫瑰花色彩缤纷, 美艳动人,而且不失清香,但它浑身是刺。 有人说,香花不美,美花不香,色香兼有则带刺。
中考语文作文指导(材料作文审题和立意)PPT课件

作文思路。
立意
写好材料作文,应 讲究审题及立意。
审题第一招
擒贼先擒王:抓关键语句
找关键词句法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 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 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 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 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
呀!”
小孩称赞“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从原因入手:盲目模仿别人,
分析原因:因为它不甘心做一 只普通的乌鸦。
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
败。
立意:它敢于尝试,敢于超越,
敢于挑战,勇气可嘉! 立意:人贵有自知之明。认
识自我。一切从实际出发。 立意:既要勇于尝试又要讲究
客观实际。
审题第三招多 角 度 立 意
反面:1.人云亦云,自陷困境;盲从没有出路 2.缺乏独立精神的人只能扮演依附攀附的角色 3. 大脑长在别人头上的人是可悲的
亲自实践 1.真知从实践出,真理从实践来 2.个人的经验是有局限的 3.试一试是成功的开始,敢试才会有成功
小马的妈妈 1.启发比训诫好 2.真正的爱护是热情指点,多加鼓励
审题 第 四 招
阅读下列材料,按 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浪漫、轻松, 也不乏鲜花和掌声; 生活中有困苦、艰辛, 也不乏险滩和暗流。 那么,在你的眼中, 生活是怎样的呢? 请 以“真实的生活”为 话题,写一篇文章。 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风,从水面走过,留下粼粼波 纹;阳光,从云层走过,留下 丝丝温暖;岁月,从面庞走过, 留下条条皱纹…… 我们也在走过,走过一条条道 路,走过一座座城市;也走过 自己的青春,走过自己的生命。
赛时,他突然发现乐曲中有一个不和谐的地方。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PPT课件

17
▪ 一、写记叙文。
最棒就是你
我是一朵雏菊,在阳光明媚的早晨被人栽种在这
里。这里是花的天地。富贵的牡丹舞姿绰约动人,
娇媚的玫瑰舞步优美清新。我低头看看自己,平凡
的枝叶,矮小的身躯,自卑感涌上心际。一阵风雨
过后,牡丹、玫瑰被掀倒在地,只有我傲然矗立。
鸟儿飞过头顶,对我说:“最棒就是你。”
——题
记
面对着初三那扇冰冷的门,我深呼一口气,怕
“我已决定径直飞向地球。”
8
1、整体阅读,确定材料中的主要描述对象
树叶 东风、西风
2、分析所有描述对象的主次关系,确定主角
树叶
3、分析所写对象的主要特点。
随风而动,无风落地
4、加以联想和想象,将主角的特点对应生活中的 现象和事理
生活中有些人善于适应环境,能顺应潮流而动; 或者说有些人没有主见和固定的目标,面对生活 左右摇摆。
字要求、内容要求等),看懂文字材料。这是快
速审题的第一步,对整篇作文的立意、结构有着
举足轻重的作用。
▪ 其次,明断是非优劣,通过阅读材料要迅速判断
出材料所提供现象的属性,是与非,正与误,优
与劣,以便确立自己文章的中心。
▪ 再次,挖掘深意,有的材料作文内容比较复杂,
主旨比较“隐蔽”,在这种情况下,深入领会材
▪ 2.深刻:一能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二揭 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三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 3.集中:只有一个主题,中心突出 ▪ 4.新颖:新的观念、新的见解、新的思考
角度,能充分揭示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给 人新的启迪、新的联想 。
5
▪ 写给材料作文,审题和领悟非常重要,可以从3
方面做起:
▪ 首先,要看清要求(如拟题要求、文体要求、文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PPT优秀课件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目录
一、 安徽中考作文题简析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三、 材料作文的立意指导 四、 中考作文的复习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关于“写作”的要求 8个方面 中考《语文考纲》2019年 关于“写作”的要求 6个方面一、简析 来自.安徽省近10年中考作文题回放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PPT优秀课件
题目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还是一篇话题作文?
从作文形式看,2019年作文一改往年命题与半命题轮考的作文形式,首 次考查材料作文,这体现与高中课程的一致性,也打破考生只能写作记叙类 文体的禁锢,给了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三种“乐”,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认识,难 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PPT优秀课件
揣摩变化:
从2007年到2018年12年以来,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 作文之间来回拉扯。评分标准回归:内容30分,表达25分(13-18年表达30分)
2019年采用这种“材料式话题作文”,和增加非连续文本、加重课 外文言文比重、以及名著考查,都在关注学生是否真读书了……这是 一种变化和趋势,由以前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单纯的审题”到“阅 读提炼一段文字核心立意”的过渡,也是跟高中接轨,我们都知道, 高中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又不可过快,于是在命题、 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选择相对容易的话题作文呈现。
(1)作文格局:一篇大作文 (2)作文形式:半命题、命题为主 (3)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4)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5)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题解析
目录
一、 安徽中考作文题简析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三、 材料作文的立意指导 四、 中考作文的复习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关于“写作”的要求 8个方面 中考《语文考纲》2019年 关于“写作”的要求 6个方面一、简析 来自.安徽省近10年中考作文题回放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PPT优秀课件
题目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还是一篇话题作文?
从作文形式看,2019年作文一改往年命题与半命题轮考的作文形式,首 次考查材料作文,这体现与高中课程的一致性,也打破考生只能写作记叙类 文体的禁锢,给了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三种“乐”,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认识,难 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2020安徽中考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PPT优秀课件
揣摩变化:
从2007年到2018年12年以来,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 作文之间来回拉扯。评分标准回归:内容30分,表达25分(13-18年表达30分)
2019年采用这种“材料式话题作文”,和增加非连续文本、加重课 外文言文比重、以及名著考查,都在关注学生是否真读书了……这是 一种变化和趋势,由以前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单纯的审题”到“阅 读提炼一段文字核心立意”的过渡,也是跟高中接轨,我们都知道, 高中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又不可过快,于是在命题、 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选择相对容易的话题作文呈现。
(1)作文格局:一篇大作文 (2)作文形式:半命题、命题为主 (3)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4)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5)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题解析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共29张P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 下一个!” 立意: 1.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2.追求永无止境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1.英国某医院一位教授,上课时端出糖尿病人的 尿,自己先用手指蘸着品尝作示范,而后逐个要 求学生仿效。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照办后报告 尿有甜味。这时,教授笑问学生:“我这样要求 你们是为了什么?”学生齐声答:“让我们知道 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教授严肃地纠正:“不 !是教育你们要观察细节。我用食指蘸,舔中指 ,你们没看到就只好吃苦头了。”
一、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物是单一的片 段,那就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其内在涵义, 由其内在涵义确定立意; 二、如果材料里人物、故事叙述完整,有原 因有结果,那就由果溯因,先分析原因然后 从原因确定立意; 三、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为两个以上且呈 对比状态,那就比较分析,深度剖析其异同 之处,从其异同之处确定立意;
有道理,没办法最后只好抬着驴子回了家。 结果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原因
• 5.猴子喜欢喝甜酒。捉猴子的人往往在猴子出没 的地方摆上甜酒,分别用大、小杯子装着。猴子见 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 尝一点点呢?不喝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 甜酒,但实在抵制不住诱惑,不久又拿大杯甜酒 喝,一个个都喝得烂醉。捉猴子的人轻而易举就 把它们全部捉住了。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4.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 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 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 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 下一个!” 立意: 1.永不满足 精益求精 2.追求永无止境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 1.英国某医院一位教授,上课时端出糖尿病人的 尿,自己先用手指蘸着品尝作示范,而后逐个要 求学生仿效。学生们个个愁眉苦脸,照办后报告 尿有甜味。这时,教授笑问学生:“我这样要求 你们是为了什么?”学生齐声答:“让我们知道 糖尿病人的尿是甜的。”教授严肃地纠正:“不 !是教育你们要观察细节。我用食指蘸,舔中指 ,你们没看到就只好吃苦头了。”
一、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物是单一的片 段,那就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其内在涵义, 由其内在涵义确定立意; 二、如果材料里人物、故事叙述完整,有原 因有结果,那就由果溯因,先分析原因然后 从原因确定立意; 三、如果材料里主要人、事为两个以上且呈 对比状态,那就比较分析,深度剖析其异同 之处,从其异同之处确定立意;
有道理,没办法最后只好抬着驴子回了家。 结果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中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课件 共29张P PT
原因
• 5.猴子喜欢喝甜酒。捉猴子的人往往在猴子出没 的地方摆上甜酒,分别用大、小杯子装着。猴子见 了,知道是诱惑,但其中一个对大家说:“何不 尝一点点呢?不喝多了就行!”于是大家先喝小杯 甜酒,但实在抵制不住诱惑,不久又拿大杯甜酒 喝,一个个都喝得烂醉。捉猴子的人轻而易举就 把它们全部捉住了。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议论文)(共24张PPT)

最后,院长叫男孩到宝石市场去卖这块石头,结果,石头的身 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甚至被传扬成“稀世之宝”。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 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三】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 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 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 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 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 恰当的推理、引伸。
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 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 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 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 “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 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想象 思维的进一步发挥,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 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分析】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 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 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 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 立意即可。
【材料四】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 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 同高度的抛物线。”
【分析】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 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 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 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 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 “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 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 多,收获越大”。
批判角度: 1、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 人谋利的行为; 2、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 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 3、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 后果。
院长对男孩说:“生命的价值也就像这块石头一样,一块很不 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而提升了它的价值。”
【材料三】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 一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 上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 了,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 基础上,对原材料作合理的联想,进行 恰当的推理、引伸。
我们就会设想:鲁人听了劝告之后,会 有什么反响呢?去还是不去呢?去与不去各 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这就需要每个人作 恰当的想象,从而得出“亏本生意做不得”, “无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观点。这种立意 是顺向立意的更深一层的发展,有利于想象 思维的进一步发挥,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 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分析】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 之间,也是依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 为:小小的过错或疏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 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 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就此 立意即可。
【材料四】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 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 同高度的抛物线。”
【分析】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 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 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 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 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 “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 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 多,收获越大”。
批判角度: 1、可以从卖马人的角度立意抨击不择手段害 人谋利的行为; 2、也可以从伯乐的角度立意,批评名人为劣 质产品作广告的错误行为; 3、还可以从买马者的角度立意,指出盲从的 后果。
作文审题立意ppt课件

考虑反面观点
03
在讨论中适当引入反面观点,进行驳斥或辩证分析,增强文章
的说服力。
19
应用文类题目审题立意方法指导
明确写作目的
根据题目要求,明确写作目的和受众,确保文章内容符合实际需 求。
掌握格式规范
熟悉应用文的格式规范,如书信、通知、报告等,确保文章格式 正确。
注重实用性
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实用性,提供具体的信息、建议或解决方案。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 水平
2024/1/26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2024/1/26
25
总结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审题技巧
深入剖析了作文题目的内涵和外延,讲解了如何 准确把握题目要求和限定条件。
立意方法
介绍了多种立意方法,如逆向思维、辩证分析等 ,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寻找独特的立意角度。
将实际例子和拓展思路融入文章 ,丰富文章内容
2024/1/26
12
03 立意策略与技巧探讨
2024/1/26
13
确定立意角度和切入点
审题要准
仔细分析题目,抓住关键 词,明确写作要求。
2024/1/26
立意要新
从独特的视角切入,展现 个性化的思考和见解。
切入点要小
选择一个小的角度作为突 破口,深入挖掘,以小见 大。
指的是对作文题目进行深入 分析和理解,明确写作要求和
主题。
2024/1/26
确定写作方向
通过审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和 要求,为写作提供方向。
避免偏题
确保写作内容紧密围绕题目要 求,避免偏离主题。
提高写作效率
准确审题有助于合理安排写作 结构和内容,提高写作效率。
中考材料作文:审题与立意 ppt课件

两则材料的内涵相对:
场景一:人物在无行人的情形时,也严 格遵守规则。
场景二:人物在紧急情况下,对规则作 出相应变通。
定立意
内涵相同用求 同法;相反用 求异法;相对 用互补法。
立意一、规则必须遵守,必要时学会变通。 立意二、遵守规则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立意三、遵守规则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PPT课件
教育孩子缺乏信任感而不敢放手。
2.把握寓意,分析问题(现象)的后果
过了几个钟头后,大批人马到了, 他们跑得筋疲力尽,看见他赢得了胜利, 也觉得奇怪。但是突然大家醒悟过来, 在岔路口诚实守信,是多么重要。
PPT课件
9
析原因
从一个士兵的角度思考:
士兵能跑到终点并赢得胜利,是他 老老实实地遵照标明士兵跑的小径跑向 终点的。
立意:
诚实守信可以获得成功(诚实守信 助人成功)。
它们争论不休,毫无结果。
请问:你如何平息PPT这课件场无休止的争论? 1
中考材料作文
审题与料作文的概念
所谓材料作文,是指出题人只 提供材料(文字、图画等)并略作 提示,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材料内 容及含意的把握、理解与感悟,自 选角度,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 拟标题进行写作的作文形式。
立意三:在挑战、 奋斗中完善自我、 超越自我。
害怕小虫子了。
立意四:教育要
要求:(1)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2)不少于600字P。PT课件
富有智慧,注重
方式;言传身教。
12
论说型
抓关键
抓含蕴词句, 抓意象,进而 读懂句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事情未成功之前,一切总看似
这不能算是创造,只能算是拼凑。”甲不服气地说:“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是客观存在,“乐”也是主观感受,由苦到乐,以苦为乐,也都是 乐。材料三句话的作用在引出话题,引出“乐”,说明学习、工作、担当负 责等都能叫人快乐。写我对乐的见解,我经历的乐,可能与三句话没有关联。 所以,写的是“乐”就是扣题,写了“乐”就是“结合”。
揣摩变化:
从2007年到2018年12年以来,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 作文之间来回拉扯。评分标准回归:内容30分,表达25分(13-18年表达30分)
阅卷反馈:
4.结构不清 很多同学的作文段落分布不明,段落过多过少都有,不能让阅卷
老师一目了然。
5.书写不美 字迹潦草,涂改严重,肯定得不到高分。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何为材料作文?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 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 命题者青睐。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 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文”。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二) 材料 作文
的 材料 分类
1 叙事型材料 2019浙江绍兴卷 2 议论抒情型材料2019重庆B卷
3
嫁接型材料 2019湖北鄂州卷 4 弄清多则材料之间关系——相同、相对、相反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三) 审 题 技 法
1 材料作文的审题步骤 2 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3
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4 例题解析
一、简析 3. 2019年中考作文的变化——材料作文
2019年中考: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 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题目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还是一篇话题作文?
从作文形式看,2019年作文一改往年命题与半命题轮考的作文形式,首次考 查材料作文,这体现与高中课程的一致性,也打破考生只能写作记叙类文体的 禁锢,给了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三种“乐”,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认识,难 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阅卷反馈:
2.文体不清 一直以来,中考作文我们习惯都是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的,但今年
中考பைடு நூலகம்题目明确表明:可以写经历,也可以写思考认识和感悟,也就 是议论文。
在实际的改卷中,还真的发现是有不少一部分同学写成议论文的, 而且还写得有模有样,这样,在一大堆记叙文面前还真的比较讨巧, 得分较高。
但也就有一部分同学一看题目要求,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 论文,结果将两种文体杂糅在一起了,前半部分写自己的经历,后一 大部分多方面表达看法空发议论,就导致了文体的四不像。
目录
一、 安徽中考作文题简析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三、 材料作文的立意指导 四、 中考作文的复习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关于“写作”的要求 8个方面 中考《语文考纲》2019年 关于“写作”的要求 6个方面
一、简析 1.安徽省近10年中考作文题回放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阅卷反馈:
1.不会拟题。 提示要求,自拟题目。但是,对于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学生们在拟题上还存
在很大问题: 《与梦同行》(题目压根没有话题关键词,为何不拟成“与乐同行”呢?) 《乐》(显然用话题代替题目,显得过大,不够小而实) 《苦与乐》(稍微好些,但凸显不了核心词语“乐”)这样的拟题不在少数。
2019年采用这种“材料式话题作文”,和增加非连续文本、加重课 外文言文比重、以及名著考查,都在关注学生是否真读书了……这是 一种变化和趋势,由以前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单纯的审题”到“阅 读提炼一段文字核心立意”的过渡,也是跟高中接轨,我们都知道, 高中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又不可过快,于是在命题、 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选择相对容易的话题作文呈现。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题解析
从这些作文命题来看,安徽省中考作文题目大都命 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原点,以学 生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知为圆。启发他们观察 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具体要 求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以我手写我心,力求情 感真挚、条理清楚地表达中心。语言富有文采哲思、表 达具有创意的作文更佳。
《不会变的是 》 《在我们这个年龄》 《 在其中》 《那段 的日子》 《说说我自己》 《难忘那 眼神》 《你是我最 的人》 《这就是我的承诺》 《原来,我也很 》 材料加话题 “乐”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命题解析
(1)作文格局:一篇大作文 (2)作文形式:半命题、命题为主 (3)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4)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5)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阅卷反馈:
3.选材单一 100篇作文中,至少过半写了理化实验和体育中考,是怎样克服困
难,先苦后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写爬山的经历,这些选材的单一与 重复很显然会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
另外,还有同学违背了作文“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不注重真情 实感,写文化历史人物类的文章大有人在,很显然是我们的老师强调 不够,或者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仍在推崇。
阅卷反馈:
在实际的阅卷中,我们也规定了评分标准:只要围绕“乐”这个话 题来写即可,不需要结合或引述题目中的某一则或全部三则材料。这就 表明:不是把它当材料作文来看待的。
当然,在阅卷中,也出现有同学就是围绕上面的三句话所传达的意 思来构思文章,甚至用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或中心句,也未 尝不可,但很明显过于受约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显得创意不够、个 性化不足。
揣摩变化:
从2007年到2018年12年以来,中考作文题都是在命题作文与半命题 作文之间来回拉扯。评分标准回归:内容30分,表达25分(13-18年表达30分)
阅卷反馈:
4.结构不清 很多同学的作文段落分布不明,段落过多过少都有,不能让阅卷
老师一目了然。
5.书写不美 字迹潦草,涂改严重,肯定得不到高分。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一)何为材料作文?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 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 命题者青睐。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 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文”。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二) 材料 作文
的 材料 分类
1 叙事型材料 2019浙江绍兴卷 2 议论抒情型材料2019重庆B卷
3
嫁接型材料 2019湖北鄂州卷 4 弄清多则材料之间关系——相同、相对、相反
二、材料作文的审题
(三) 审 题 技 法
1 材料作文的审题步骤 2 仔细领会文题的要求
3
注意文题中的“隐含信息” 4 例题解析
一、简析 3. 2019年中考作文的变化——材料作文
2019年中考: 1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55 分)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 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自拟题目,自选文体;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题目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还是一篇话题作文?
从作文形式看,2019年作文一改往年命题与半命题轮考的作文形式,首次考 查材料作文,这体现与高中课程的一致性,也打破考生只能写作记叙类文体的 禁锢,给了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从写作内容看,要求考生围绕三种“乐”,可叙述经历,可发表认识,难 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阅卷反馈:
2.文体不清 一直以来,中考作文我们习惯都是写成记叙文或散文的,但今年
中考பைடு நூலகம்题目明确表明:可以写经历,也可以写思考认识和感悟,也就 是议论文。
在实际的改卷中,还真的发现是有不少一部分同学写成议论文的, 而且还写得有模有样,这样,在一大堆记叙文面前还真的比较讨巧, 得分较高。
但也就有一部分同学一看题目要求,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 论文,结果将两种文体杂糅在一起了,前半部分写自己的经历,后一 大部分多方面表达看法空发议论,就导致了文体的四不像。
目录
一、 安徽中考作文题简析 二、 材料作文的审题指导 三、 材料作文的立意指导 四、 中考作文的复习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 关于“写作”的要求 8个方面 中考《语文考纲》2019年 关于“写作”的要求 6个方面
一、简析 1.安徽省近10年中考作文题回放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阅卷反馈:
1.不会拟题。 提示要求,自拟题目。但是,对于话题作文或者材料作文,学生们在拟题上还存
在很大问题: 《与梦同行》(题目压根没有话题关键词,为何不拟成“与乐同行”呢?) 《乐》(显然用话题代替题目,显得过大,不够小而实) 《苦与乐》(稍微好些,但凸显不了核心词语“乐”)这样的拟题不在少数。
2019年采用这种“材料式话题作文”,和增加非连续文本、加重课 外文言文比重、以及名著考查,都在关注学生是否真读书了……这是 一种变化和趋势,由以前命题半命题作文考查“单纯的审题”到“阅 读提炼一段文字核心立意”的过渡,也是跟高中接轨,我们都知道, 高中几乎都是材料作文。但这种转变的速度又不可过快,于是在命题、 半命题作文与材料作文之间,选择相对容易的话题作文呈现。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题解析
从这些作文命题来看,安徽省中考作文题目大都命 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原点,以学 生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知为圆。启发他们观察 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具体要 求学生能够围绕中心进行选材。以我手写我心,力求情 感真挚、条理清楚地表达中心。语言富有文采哲思、表 达具有创意的作文更佳。
《不会变的是 》 《在我们这个年龄》 《 在其中》 《那段 的日子》 《说说我自己》 《难忘那 眼神》 《你是我最 的人》 《这就是我的承诺》 《原来,我也很 》 材料加话题 “乐”
一、简析 2. 安徽省近10年作文命题解析
(1)作文格局:一篇大作文 (2)作文形式:半命题、命题为主 (3)作文取材:根植学生生活,反映社会现实 (4)作文价值:着力精神建构,传递正能量 (5)作文品格:鼓励个性思考,彰显创新能力
阅卷反馈:
3.选材单一 100篇作文中,至少过半写了理化实验和体育中考,是怎样克服困
难,先苦后乐的;还有很大一部分写爬山的经历,这些选材的单一与 重复很显然会造成阅卷老师的审美疲劳。
另外,还有同学违背了作文“我手写我心”的原则,不注重真情 实感,写文化历史人物类的文章大有人在,很显然是我们的老师强调 不够,或者还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仍在推崇。
阅卷反馈:
在实际的阅卷中,我们也规定了评分标准:只要围绕“乐”这个话 题来写即可,不需要结合或引述题目中的某一则或全部三则材料。这就 表明:不是把它当材料作文来看待的。
当然,在阅卷中,也出现有同学就是围绕上面的三句话所传达的意 思来构思文章,甚至用这三句话作为文章的三个小标题或中心句,也未 尝不可,但很明显过于受约束,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显得创意不够、个 性化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