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的传统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锋精神的传统文化解读

——兼谈当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海南省孔子学会副会长陈斗书

【摘要】雷锋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于执政当局的强力推动,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任何一种思想、精神文化都不是空中楼阁,其产生、发展无不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也有其历史文化背景的渊源。本文试图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脉络中寻找雷锋精神产生的根源,解读其内在的精神实质,以及其在当今构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任何文化现象如果没有坚实的、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作基石,都不可能是厚重的,也不可能产生长远的影响力。

【关键词】雷锋精神传统文化解读核心价值体系构建

1962年8月15日,年仅22岁的解放军战士雷锋因公殉职,通过对其生前言行,遗言遗物的整理、发掘,这个平凡而短暂的生命所体现的人性的光辉得以显现。这个没有赫赫战功,没有鸿篇巨著,在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中只穿了2年多军装的年轻士兵,成为几代人自觉不自觉学习的榜样,成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全国、全民族的道德典范。

时至今日,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仍是一个十分响亮的名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每到三月,各级领导、各级机关总是要绞尽脑汁思考今年的雷锋怎么学,不管效果如何,都试图搞点新花样,出点新成效。但这么多年来,总是新瓶装旧酒,成为形式主义的活标本。

这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学雷锋到底学什么?雷锋精神的实质是什么?雷锋精神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相容性在哪里?雷锋精神与构建当今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切合点在什么地方?

要解答这些问题,要搞清楚雷锋向何处去,就要首先搞清楚雷锋从哪里来。任何精神文化现象都有历史传统文化做根基,否则就是空中楼阁,是没有生命力的。那么能否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找到雷锋精神的思想基础呢?

一、雷锋精神产生的时代背景

古今中外,历朝历代的执政者治国都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首先是建立一套完整的政治制度,使自己的统治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以便金瓯稳固,基业长青;二是建立一套与基础条件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发展经济,富民强国;三是创建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是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也就是文化建设,它是执政者理想信念的旗帜,是国民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准则,是全社会价值认同体系,是国家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源泉。

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与此同时,他以澎湃的激情做出前瞻性的论断:“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共产党建立政权后,就立即着手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的确立,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企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一种新型的理想人格。新社会要求人们以新的态度对待社会和国家。由此,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文化精神必须发扬光大,公有制和部门行业之间的新型关系要求人们以新的观念和态度来对待国家财产,一心为公、克己奉公,用集体主义原则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关系。国家快速发展、赶英超美的建设诉求,要求人们干一行爱一行,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新国家还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助人为乐。

新中国初创时期,共产党除致力于追求“一大二公”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意外,在思想领域仍然认为阶级斗争的形势异常严峻,资产阶级对无产价级的挑战是长期的不可调和的,(尽管这个阶级可能被异常的夸大了),阶级斗争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这就要求每个国民都有坚定的阶级立场,不能站错了队,一旦站错了队,斗争也是残酷无情的,你死我活的。

对于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新国家,共产党是有理想和目标的,就是实现共产主义。但是选择怎样的路径和模式,却没有现成的答案,所以在见国初期,共产党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实际上也是在探索和创新中步履瞒珊的前行。是探索、是创新就必然有失败,就必然犯些错误,这时候共产党希望人们对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不能提出过多的质疑,以免动摇民心影响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国民对党无限真诚,甚至献出生命。

那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什么样的国民是理想的国民呢:阶级立场坚定、对党无限真诚、克己奉公、勤恳敬业、甘于奉献、助人为乐的国民才是理想的国民,如何将全国4亿多人都打造成这样的国民,共产党有经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典型示范是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教育、组织、动员群众的方法。无论是在解放区开展的学习劳模赵占魁运动,还是建国后的学习孟泰活动,都催生了一批新人,推动了当时的生产建设。对此,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给予高度的肯定。毛泽东盛赞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的带头、骨干和桥梁作用。

这个时候,雷锋诞生了,准确的讲是雷锋精神诞生了。1963年3月5日,当雷锋的事迹经由《中国青年》杂志社报告到毛泽东那里的时候,毛泽东强烈地感受到文化创造所迎来的从未有过的契机,透露出实现文化飞跃的浓烈愿望和激情。毛泽东欣然挥毫写下“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相继,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先后题词并公开发表。从此,学雷锋成为一个恒久的话题,这应该是雷锋生前没有想到的,用今天的话说:雷锋也是被雷锋的。

二、雷锋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所谓雷锋精神,是经过加工提炼的,以雷锋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事迹和言论为基础的,以雷锋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一种精神文化现象。雷锋精神

是一个生长、发展、变化着的概念,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解读。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复合体。

雷锋短暂的一生,虽无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是不平凡的。雷锋1940年12月生,1956年夏天小学毕业,不满16周岁即参加工作,先在乡政府当通讯员,后调县委机关当公务员,1958年年初,调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同年9月调鞍钢开推土机,1959年12月应征入伍,当汽车驾驶员,运输班班长,1962年8月因公殉职。在短短6年的职业生涯中,雷锋频繁跳槽(被跳槽),换了5个工作,最长的一份工作当兵也只干了2年8个月,但他一路向上走,一种强烈的进取意思充分的体现出来。

更重要的是,他在这些短暂的工作经历中,都干出了不俗的成绩,当县委机关公务员时,被评为机关模范工作者;在鞍钢工作的1年3个月中,他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5次被评为标兵,18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事迹一度在《辽阳日报》报道;在部队期间曾多次立功,被评为节约标兵和模范共青团员。1960年11月入党,并被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这样的成绩,以雷锋普通的个人背景,如不是苦干实干,付出比常人数倍的努力,并有良好的人格基础,是做不到的。

雷锋精神中被反复放大的是助人为乐,最确凿的记载是在三年灾难时期,雷锋拿出自己在部队一年零九个月积攒的全部津贴费一百元,捐赠给了河南干沟民办小学。雷锋生活非常节俭,但对有困难的同志、战友却慷慨大方。

比雷锋事迹更响亮的是他的言论,这源于雷锋的日记。他在日记中写到:“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党走”,“为了党,愿洒尽鲜血,永不变心”。“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这样的言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很难验证,在他牺牲后更无法验证,但他的事迹以及他的成长经历可以部分佐证这应该是发自内心的真情流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