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书籍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

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2016年高考作文素材:《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老子》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老子》15句经典名言,道尽人生真谛!这些国学经典名句,句句说尽人生的哲理……】1、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句话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
2、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水无比的高尚,利养万物而于世无争,而且宁愿呆在世人所厌弃的地方,它的品质接无比的接近于高尚,做人就应当如一弯清泉,保持高尚的节操。
3、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天下事物,在表观上总是分为真、善、美和假、恶、丑两个对立的方面。
然而任何事物或善或美、或恶或丑都具有两重性和可变性,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把美的事物当成永恒的美,把善的事物视为绝对的善,必然事与愿违,导致恶的、不善的结果。
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有仁心,滋生了万物;老子则说天地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
天地生了万物,并没有想取回什么报酬。
也就是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6、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不要以为弱势人家会瞧不起,其实,正因为人家看不在眼里,反而是生长的好契机。
生命的原则是看内里的,不是看外表的;是看生长的,不是看既有的。
2016高考作文时新素材多维解读 三则

“康夏卖书风波”素材解读康夏卖书风波2014年5月16日,康夏通过个人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带不走,所以卖掉我的1741本书》,称想在出国前卖掉自己的藏书。
随后不到24小时,他收到了超过77万元书款,此事也被推到了情怀的制高点。
然而不久,网友们发现自己收到的书不少跟其他人重复。
随后有人爆料,康夏寄出的书籍总数已经远远超过1741本。
一时网上质疑声四起。
康夏最后承认另购了新书寄出,但初衷是为了成全网友的心意。
6月5日,康夏发布《退款、退书事宜》,说自己非常后悔和痛苦,“我有一千件想做的事,但卖书、当书贩子、做书商从来不在其中。
”多向运用一、整体事件分析站在不同的角度,我们能从“康夏卖书事件”看到不同的东西:经济学角度看到了创新的市场营销;道学层面看到了人性的欺骗和不宽容;文化层面看到了情怀;管理角度看到了网络建设、民生百态……康夏卖书,虽结局尴尬,但从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显然是一种创新,是一宗成功的案例。
但若从法律层面看,该事件显然涉及欺诈。
因此,这则事件可用于创新、道德和情怀、网络争议、民众舆论等话题作文。
二、“人物”的运用:康夏、网友康夏用“情怀”点亮了微信朋友圈网友心中对书的美好向往,24小时就收到网友77万书款,远超康夏最初卖书的书值。
对康夏这个人物,我们可谈到文化的浪漫、分享的快乐、对书籍的热爱、网络虚荣等话题。
对网友的行为,我们可谈信任、志同道合的欣悦、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等话题。
康夏寄出的书籍总数远远超过1741本时,康夏道歉、退款,网友讽刺、谩骂不依不饶。
在康夏身上,我们可以涉及的话题有诚信、勇气、虚荣等。
而网友,我们可以谈及的话题则有科技与生活、人性的美丑、信任与宽容、社会的浮躁等。
写作示例1 创新能带来奇迹卖书,在当今这个纸媒阅读江河日下、网络快餐阅读盛行的时代,绝对会是一个无趣而乏味的人生经历。
但康夏有创意的卖书方法,一个富有诗意的情怀帖,勾起了网络时代人们对书的美好情怀,瞬间将1000多本旧书售罄。
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书-精品

高考作文素材:关于书高考作文素材:关于书1、书是老师,书是大学法拉第:书引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
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
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
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
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开始。
2、书与人生结下不解之缘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
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
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
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
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
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
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
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
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
他被人称为“书簏”。
(簏:竹编成的箱子)行书橱:这是人们对唐代学问大家虞世南的称呼,意思是说他读书面广,常识渊博,像一个活动的书柜。
被人称为“书橱”的还有宋代政治家李纲。
而明代文学家丘琼山博学多才,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3、不是每本书都好,不是每本书都要读颜驷:世人戏称“马四库”汉代有个叫颜驷的人,自幼嗜书,无书不读,读过的书堆积满房,世人戏称“马四库”。
高考作文范文收录的书有哪些

高考作文范文收录的书有哪些
以下是一些经典的高考作文范文收录的书籍,大部分书中包含多篇范文,总字数在1000字左右:
1.《高考作文范文集》
这本书收录了多篇经典高考作文范文,涵盖了各类主题和文体,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理解作文的构思和结构。
2.《高中作文百篇范文》
这本书从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等多个角度入手,提供了一百篇经典的高考作文范文,帮助学生培养写作思路和逻辑。
3.《高考作文八大题库及范文解析》
这本书以高考作文的八大题型为切入点,分别给出了每个题型的解题技巧和范文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命题思路。
4.《高考满分作文范文集》
这本书汇集了多篇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包含了各类题材和文体,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和答题技巧。
5.《高考作文技巧与范文》
这本书以提高作文技巧为出发点,结合范文解析,通过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作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
6.《高考作文范文解析与写作技巧》
这本书包含了多个热门话题的范文及其解析,同时还提供了一些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辅助自己的写作提高。
7.《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大全》
这本书收录了大量高考满分作文范文,可以帮助学生熟悉高考作文的命题要求和得分点,提高写作水平和答题技巧。
这些书籍旨在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理解作文的构思和结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范文供学生参考和借鉴。
在备考高考作文时,适当参考这些范文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写作思路和风格,提高作文水平。
2016年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

2016年高考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常用观点]创新需要打破定势,突破传统。
创新能推动历史的前进。
只有求新求异,事物才会有生命力。
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
新事物也许并不完美,但它毕竟要替代旧事物。
[名言]●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李可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要成长,你必须要独创才行。
——[德]歌德●推陈出新是我的无上诀窍。
——[英]莎士比亚●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托马斯·彼得斯●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陈玉书●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
——鲁迅●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蒙森●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没有成功以前,人家总说他是异想天开。
——马克·吐温●异想天开给生活增加了一分不平凡的色彩,这是每一个青年和善感的人所必需的。
——巴乌斯托夫斯基●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
——柏格森●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
——卓别林●光看别人脸色行事,把自己束缚起来的人,就不能突飞猛进,尤其是不可能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年代里生存下去,就会掉队。
——本田宗一郎●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新的产品、新的市场和压倒竞争对手的新形势,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黄汉清●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松下幸之助●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
——李政道●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
——黄汉清●保守是舒服的产物。
——高尔基●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
2016年高考作文必备素材(作文出题时的人民日报上核心价值观的文学性阐释)

凝聚当代中国的价值公约数——论培育和践行社会化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5.4.19 (一)有些问题,越细想越觉得回味悠长。
有人好动,有人好静。
有人生性温和,有人脾气火爆。
有人喜爱热闹,有人享受独处。
有人烟酒不沾,有人无肉不欢……这个世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与人更是千差万别。
是什么将这些个性不同的“原子”凝聚成有序的整体,拥而不挤?又是什么让你的思绪贯穿岁月,与不曾谋面的古人心意相通?价值观的力量,比生存的需要更崇高,比血浓于水的亲情更博大,它为人生赋值、为社会定规、给国家赋形。
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国家、社会和公民,就有什么样的取向、路径和行动。
也门纷飞的炮火中,中国外交官冒着危险、奔波协调,中国海军舰艇编队穿梭在亚丁湾海域,将613名中国公民、279名外国公民安全撤离。
“我们牵挂着每一个人”,那一刻中国的宣示,诠释了一个国家的价值底色。
户籍制度改革试水、司法制度改革破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两年多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为的是增进人们的安全感、归属感和获得感。
让每个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折射着一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感动中国”人物刻画出当代中国的价值年轮。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的于敏,化名“炎黄”行善27年的张纪清,守望39年照顾困难邻居的郑州陇海大院……人与人之间心心相印,让“共同体意识”渐渐回归。
从对待自己到对待他人,体现了每个公民的价值选择。
这些新闻之所以让人有所感、有所思,正是因为它们不仅仅是事实,更指向我们心中的价值命题: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什么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勾绘出国家的价值内核、社会的共同理想、亿万人民的精神家园,成为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
《作文素材》书(优秀8篇)

《作文素材》书(优秀8篇)《作文素材》书篇1有书真好,世界正因为有书才能十分精彩,如果世界上没有书,人们将没有知识只会与远古时代的一样所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只要有了书,人们便可以进步从书中领悟到新的东西来学习,思考。
但有些人看书可不思考,正对应了《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意思是:学习了不思考则迷惑,思考了而不学习则是有害的,所以看书不光是学习,而且还要思考其中的智慧,这样才是会学习的人。
有书真好,世界上正应有了书才增添了精彩。
可是有些书,则是完全污蔑了这个词汇。
这些被称为书的书,人们看了只会给人们带来永远的黑暗、愚蠢,而真正的书是会给人们带来光明、知识的。
而不是黑暗和愚蠢,这些书只会将人们带入黑暗的深渊,饱受邪思的侵袭。
永远不会带来光明与好处。
有书真好,人们不但可以从书中看出知识,也可以欣赏文学带来的乐趣,给人们带来放松的心情。
还可以增加知识,更上一层楼,看了书后,人们会发现读了还想继续往下读,这就是人们的求知欲产生作用的时候了,所以越读越有趣,慢慢读便会感受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义了。
有书真好,人们才会进一步解开未知的谜团,更好的建设和建造国家,所以生活在这个世界的人们是最幸福的,可以读书也可以享受书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不过读书必然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所以读书时不要尽看好看的,不好看的里面其实有巨大的知识等待你去发掘它!等你读完书后,你会发现头脑中不知道的、空白的一片,全部焕然一新,这时你会说:“有书真好。
!” 《作文素材》书篇2小鬼鲁智胜故事梗概这本书是风靡校园的《小鬼鲁智胜》,写了与贾里同班的机灵男生鲁智胜在初二那一年遇到的烦恼、挫折、欢乐与成功。
这本书反映了一个少年的心理历程、一颗驿动活泼的心及心里发出的声音。
驰骋赛场在一次拔河比赛当中,张潇洒因手气欠佳抽到了与死对头二班比赛拔河。
拔河比赛是二班的强项。
在准备中,六名男选手已定:鲁智胜、贾里、刘格诗、林武翔和其他两名同学。
书籍的高考作文_关于书籍的满分优秀作文

书籍的高考作文_关于书籍的满分优秀作文一本好书的产生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读一本好书能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能增长知识,使我们由愚昧变得聪明由无知变得有知识,还能陶冶情操,书无疑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书籍的高考作文_关于书籍的满分优秀作文,欢迎大家查阅学习!关于书籍的高考满分作文1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如此,书还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书不仅能让人类更上一层楼还能滋养你的心田,指引你的人生。
一篇美文,可以消除你的烦恼,净化你的心灵;即使是一则短小的寓言,也可以让你受到启迪,甚至受益终生。
在我上幼儿园中班时,因为幼儿园离外婆家近,所以星期日到四都在外婆家住,只有星期五和星期六在家住。
明天晚上外婆都会给我讲一个《西游记》里的故事,每当外婆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乞求外婆给我再讲多一个故事,可是外婆外婆每次都不肯讲,所以我只能在床上无限想象。
最后到了大班时,我终于忍不住了到了外婆给我讲故事的时间时,我对外婆说“外婆,您让我自己读《西游记》吧。
”外婆批准了,于是我便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读,一开始我看到一面有那么多个字,之前我只是读一面有十几个字的书,而现在却要看那么多的字的图书。
我有点后悔为什么当时要跟外婆提这个条件,但是我又想到一天可以看两个故事这么多,我就把那一点后悔打回去了。
之后凡是我不会的字就问我知识渊博的外公,回来我上一年级了认识的字也越来越多,但难免还是会遇上那么几个“拦路虎”,但是我还是会请教我的外公来帮我清除“拦路虎”,而且每次看书都会看得如醉如痴,常常忘了吃饭忘了睡觉。
读书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越来越少的“拦路虎”阻挡我看书。
但是,我会请教我的“字典老师”,怎么读并帮助我清除掉“拦路虎”,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关于书籍的高考满分作文2世界在这一瞬间失去色彩,世界在这一秒种淹没音符。
当年华撒落了一地的花瓣,唯有你,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飞过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言】
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2、人类的全部生活都依次在书中留下印记;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书却依然存在。
——赫尔岑
3、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卡莱尔
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培根
5、几乎每一本书都似乎在我的面前打开了新的、不知道的世界窗口。
——高尔基
6、书籍使人变得思想奔放。
——革拉特珂夫
7、在最不足道的书本里,我们也总能找到些值得注意的东西。
——哥尔多尼
8、所谓好书是指其内容和你的意见完全相左,但仍旧对你有所帮助的书。
——罗斯·麦唐纳
9、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
——黑德斯
10、不好的书告诉你错误的概念,使无知者变得更无知。
——别林斯基
11、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细嚼慢咽。
——培根
【经典素材】
1、书是老师,书是大学
法拉第:书引他走上科学研究之路
英国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法拉第,因家庭贫苦,小时没有上过学。
他12岁时,一边卖报,一边从报上识字。
13岁时,法拉第进了一家印刷厂,工作之余他就翻阅装订过的书,在送货的路上也是边走边看,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后来他又看《大英百科全书》,他特别喜爱看电学和力学方面的内容,法拉第还用废纸订成笔记本,摘录各种资料,有时还画上插图。
一个偶然的机会,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印刷厂,意外发现了法拉第的“手抄本”,当他知道这是出自一个学徒工之手时,大吃一惊。
他送给了法拉第四张皇家学院听课证。
这便是法拉第走上科学研究道路的开始。
2、书与人生结下不解之缘
文学家、学者:爱书成癖的一些雅号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大文学家、大学者,都酷爱读书,精读泛览,爱书成癖,因而获得了种种雅号:
书淫:南北朝时的刘孝标,想方设法找书来读,无论路程多远,他都去求借,然后便沉浸在借回的书中。
人们见这种读书的贪婪状态,就称他为“书淫”。
书库:隋朝公孙景茂,别号元蔚。
他自幼潜心学习,一生中读了许多书,被人们称为“书库”。
绣囊:后汉马融博学多识,饱读诗书,因此人们说他肚子里装满了天下锦绣文章,使他获得了“绣囊”的雅号。
书城、邺架:唐代李泌,7岁就能赋诗成文,唐玄宗诏命他供奉东宫。
他不仅看书极多,家里藏书也极丰富,所以被人称为“书城”。
又因为他曾被封为邺侯,所以又有“邺架”的说法。
书簏:唐代李善读书极多,又博闻强记,学识弘富,曾经注过《文选》,成为历代流传的善本。
他被人称为“书簏”。
(簏:竹编成的箱子)
行书橱:这是人们对唐代学问大家虞世南的称呼,意思是说他读书面广,常识渊博,像一个活动的书柜。
被人称为“书橱”的还有宋代政治家李纲。
而明代文学家丘琼山博学多才,被人们称为“丘书柜”。
3、不是每本书都好,不是每本书都要读
颜驷:世人戏称“马四库”
汉代有个叫颜驷的人,自幼嗜书,无书不读,读过的书堆积满房,世人戏称“马四库”。
也许正由于读得过滥,他一直到老都无多大建树。
汉武帝闻之,出于同情,勉强给了个都尉之职。
4、贝弗里奇:只有一小部分才值得你细加研味
贝弗里奇是英国杰出的动物病理学家,他对如何读书很有见地。
他说:仅1952年版的《世界科技杂志一览》,就编入了5万多种期刊的学术文章,相当于每年读200万篇文章,或一周读4万篇。
这是谁也不能读完的量。
这说明要使你读的书变得对你有价值,你就必须注重选择,只有一小部分作品才值得让你花时间去细加研味。
5、好书,引领人进入人生、知识、创造之门
华罗庚:两本书“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
我国着名的数学家华罗庚,由于家境贫寒,在父亲的杂货店里干起了帮手,但他对数学酷爱无比,靠着这股子执着劲,他在数学这坎坷的山道上愈攀愈高。
他说:一本《大学代数讲义》和一本只有50页的《微积分》小册子,把我引入了数学的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