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历史)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历史)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答案(历史)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请把准确答案填入上面的表格中)1、中国现代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其开端是()A、1911年辛亥革命B、1919年五四运动C、1921年中国*成立D、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下列哪一项不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的()A、国旗B、国微C、代国歌D、首都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刑法》C、《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美国参联会主席布莱德雷说过:"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那么这场战争是:(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C.第二次世界大战D.伊拉克战争5、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你认为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相关:()A.和平解放北平B.和平解放西藏C.抗美援朝D.解放南京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 没收资本家的财产B. 实行股份制C. 组织生产合作社D. 实行公私合营7、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八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8、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实行:()A.重工业建设B.交通运输建设C.农业基本建设D.商业建设9、2003年8月,*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A.新中国建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10、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C.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八年级历史下册习题及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习题及解析

八年级历史下册习题及解析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事件是A、中华民国的成立B、抗日战争的胜利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基本知识,A中在1912年,显然错误,B中在1945年,也不对,D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了,答案只能选C。

40.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

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为我国国旗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本题难度适中,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大会规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答案选B。

11.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

这三次“革命”是指( ) A.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 B.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C.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D.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1.【解析】选D。

B项有很大的干扰性。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理解。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7.(2010·贵阳学业考试)以下史实中对消灭地主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产生重要影响的是( )A.“大跃进”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7.【解析】选C。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

初二历史下册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一、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不是秦始皇对中国进行的制度改革的是:A. 统一文字B. 统一货币C. 统一度量衡D. 统一宗教答案:D2.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目的是:A. 方便贸易B. 统一计量标准C. 便于征税D. 推行统一制度答案:C3. 秦朝最重要的修筑工程是:A. 长城B. 道路C. 宫殿D. 陵墓答案:D4. 汉武帝开辟了对外贸易的道路,这条道路是:A. 丝绸之路B. 茶马古道C. 海上丝绸之路D. 中亚古道答案:A5. 在“王莽即位”后发生了望族萧何等人起义的事件是:A. 新朝B. 刘邦起义C. 红眉起义D. 赤眉起义答案:C二、填空题1. 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小篆2. 秦朝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朝代”。

答案:暴政3. 汉朝时期边塞建立的屯田制度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答案:农业4. 新朝时期,一度废除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市肆制度5. 朗朗乾坤下一“子之不肖,_________________之祸。

”。

答案:无穷三、简答题1. 秦始皇对统一货币的改革有何影响?答案:秦始皇对统一货币的改革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货币统一,方便了贸易和征税。

统一货币的引进使得商业活动更为便捷,加强了国家财政控制的能力。

2. 汉朝时期的丝绸之路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答案:汉武帝开辟的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互通有无的重要贸易路线,促进了中国丝绸等商品的出口,也引进了大量外来文化和商品。

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于中国和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3. 红眉起义和赤眉起义分别发生在什么时期,这两次起义有何相似之处?答案:红眉起义发生在新朝时期,赤眉起义发生在王莽统治时期,它们都是对新政权的抗争。

两次起义都揭露了望族篡位的野心和暴政,展示了人民群众的反抗精神,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2.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管理方式。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A.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 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建立经济特区【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对市场经济的思考,摒弃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狭隘、陈旧的观念,突破了“两个等于”的思想束缚,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3.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A. 乡镇企业B. 国有企业C. 私营企业D. 中外合资企业【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85年起,我国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改革的企业是国有企业改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分配制度等等。

故选B。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编者按: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历史试题: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带参考答案)
 基础练习
 1.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近代工业家是( )
 A.荣宗敬B.张之洞C.张謇D.范旭东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鼎盛时代是指( )
 A.19世纪初B 20世纪初C.19世纪末D.20世纪末
 3.你经常使用的《新华字典》它的出版社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称是( )
 A.商务印书馆B.京师大学堂C.中华书局D.人民出版社
 4.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京张铁路B.滇越铁路C.平汉铁路D.淞沪铁路
 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①④
 6.从张家口乘坐火车到北京有时会途径一条人”字形线路,这条铁路全线开通的时间是在( )
 A.1906年B.1907年C.1908年D.1909年
 7.下列属于民族资本家的是( )
 A.张謇B.李鸿章C.严复D.詹天佑。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第5课三大改造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课三大改造一、选择题1.以下事件与它们的标志性影响的总结,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 抗战胜利——中国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B. 新中国成立——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C. 三大改造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 南京解放——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案】C【解析】A项抗战胜利是中国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人民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是新中国的成立。

故A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故B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C项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C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正确;D项南京解放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结束,故D项事件与它的标志性影响对应错误;由此分析AB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

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A. 土地改革完成B. 三大改造完成C. 抗美援朝胜利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56年”“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B符合题意;A 项土地改革完成的时间是1952年;C项抗美援朝胜利的时间是1953年;D项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3.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

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上海市信大祥绸布店庆祝公私合营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公私合营,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改革开放时期;选项B一五计划完成;选项C三大改造过程中对手工业的改造,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7_2018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基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9课对外开放一、选择题1.下图是一座城市市政府楼前的雕塑,这座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A. 深圳B. 珠海C. 厦门D. 海南【答案】A【解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

1980年我国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在短短几年内,深圳由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

BCD不符合题意,选择答案A。

2.细读下图的题词,关于这一特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发展的历史条件是当地的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基础好B. 特区主要“特”在经济领域C. 特区引进的主要是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D. 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答案】A【解析】获取图片题词的关键信息“深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深圳原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故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深圳是经济特区,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深圳在短短几年内,建成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深圳的发展说明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正确性。

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3.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长江三角洲属于A. 经济特区B. 沿海开放区C. 沿海开放城市D. 内地【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和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是在1984年之后。

故ACD不符合题意,4.“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最早设置的经济特区是①深圳②珠海③上海④汕头⑤厦门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⑤D. ①②③⑤【答案】C【解析】1980年我国确定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后来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区逐渐扩大,1984年开放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八年级历史试题下册(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题下册(答案)

八年级历史试题满分: 100分时间:100分钟1.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对这句话最完整、最本质的理解是( )A.改革就是第二次民主革命B.改革就是加快经济建设C.改革就是加强法制建设D.改革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管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A.“文化大革命”结束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D.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3. 比较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作用和影响,共同点不包括()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废除土地私有制C.解放了生产力D.促进农村的发展4. 下图是某一农民家庭在1978-1988年10年间人均收入变化情况。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10年间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公社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C.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D.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5. 央视热播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反映了中国改革第一村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再创业历程。

该村之所以被称为“中国改革第一村”是因为他们率先实行()A.土地改革运动B.公私合营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

下列关于周恩来说法正确的是①在黄埔军校任政治部主任②新中国成立后任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③领导南昌起义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⑤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②③④D. ①②③④⑤7. 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A.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C.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主要原因是( )A.中国加强了同亚非国家的关系B.美国不再阻挠中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D.中国实行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9.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基础练习1.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我国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出现在( )A.建国初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以后2. 当前,我们一直在强调,要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前提是(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爱美意识的增强C.物质生活的提高D.文化娱乐用品的增多3. 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BP机、手机)。

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4. 粮票、布票等是祖辈、父辈们曾经使用过的购物票证,当时发行这些票证最主要的原因是( )A.当时物资很紧缺B.当时大家没有钱C.票证代替人民币D.使用起来很方便5. 最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的标志,是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 )A.大米为主要食品B.肉鱼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6. 下列对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B.文化教育的消费比例下降C.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D.多数人日益重视知识信息7. 我国从1953年开始实行“票证”到20世纪90年代初“票证时代”结束,说明了我国( ) A.社会制度的先进B.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C.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D.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8. 下列有关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们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许多农村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B.许多人还没解决温饱问题,仍吃野菜、窝头C.服装成为人们显示风度、展示个性的方式D.开私人汽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9. 1970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他不可能看到的是()A.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B.人民的食物匮乏、单调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大多是灰色和蓝色两种D.大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驰10. 下列能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网上聊天、发微信成为人们比较便捷的通信方式③人们排着长队买食油、火柴、棉布等生活必需品④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砖房,90年代盖楼房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11.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习题(含答案)

《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对改革开放前大家在服装方面的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B.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C.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D.时装表演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2.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且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我国()A. 解放战争时期B. 改革开放前C. 20世纪末D. 21世纪初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A. 大米为主要食品B. 鱼肉禽蛋得到充分保证C. 牛奶面包代替稀饭馒头D. 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下降4.下列表述,不符合改革开放后我国人民生活总体状况的是()①衣着单一,质量较差②吃饱吃好,追求营养③食品短缺,供应不足④交通发展,出行便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5.下列情况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发E-mail 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能力题一、选择题1.八年级3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B. 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C. 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他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D.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显著变化表现为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上升。

2.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A.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3.八年级3班钟国平对中国现代的科技文化教育等史实进行了认真整理,他整理的笔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成功,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八年级下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历史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下历史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古代中国的疆域和政权1.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政权是()。

【答案:夏朝】2. 下列政权中,属于奴隶社会的是()。

【答案:秦朝】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表现为()。

【答案:农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建设活跃】4. 下列哪个政权属于封建社会的一部分()。

【答案:宋朝】5. 元朝统治者来自()。

【答案:蒙古】6. 明朝统治者是以()划分地域的。

【答案:行政区划】第二章:明朝的政治、经济与文化1. 明朝实行郡县制的开创者是()。

【答案:太祖朱元璋】2. 明朝时期制定的法律典籍是()。

【答案:大明律】3. 明朝的农业生产中采用的主要农具是()。

【答案:犁、耒、锄】4. 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特点是()。

【答案:科举制】5. 明朝时期的科举考试共分为()个阶段。

【答案:三】6. 明朝时期盛行的艺术形式是()。

【答案:绘画】第三章:中国古代的地理与历史传统1. 中国古代的历法在()的基础上制定。

【答案:夏历】2. 长城的主要作用是()。

【答案:防御外族侵略】3. 南方的水利工程主要是()。

【答案:灌溉系统】4. 中国人自称为()。

【答案:华夏】5. 兵器制造方面,中国古代最早发明了()。

【答案:制铁技术】6. 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书法艺术形式是()。

【答案:甲骨文】第四章: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1. 秦朝建立了()制度。

【答案:郡县制】2. 秦朝的统一主要采取了()措施。

【答案:中央集权】3. 秦始皇统一的文字标准是()。

【答案:小篆】4. 秦朝时期,对经典典籍进行了()。

【答案:焚书坑儒】5. 秦末农民起义中由刘邦等领导的反秦联军最终建立了()。

【答案:汉朝】6. 汉朝采用的法律典籍是()。

【答案:大汉律】第五章:希望之城——雅典1. 古希腊最重要的两大城邦是()。

【答案:雅典、斯巴达】2. 雅典的民主政治体制中实行了()。

【答案:公民制度】3. 古希腊最有名的哲学家是()。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基础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伟大的历史转折一、选择题1.邓小平同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的很多观点都有创新性,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

下列有关邓小平观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A. ①②③④B. ②①④③C. ①③④②D. ②④①③【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20世纪70年代末;②提出姓“社”姓“资”的三条标准,1992年初;③第一次提出办特区的主张,1980年,④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因此只有选项①③④②符合题意,故选C。

2.不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共同点是()A. 都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B. 明确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C. 提出实行改革开放D. 会议地点在北京【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改革开放的决策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ABD 项都属于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

故选C。

3.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开始打破“两个凡是”和思想里的教条主义与个人崇拜的束缚,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以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舆论的准备,选项D符合题意;而选项A新中国诞生;选项B土地改革;选项C十一届三中全会,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4.“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

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A.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B.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 粉碎“四人帮”D. 为刘少奇冤案平反【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结束后,为了纠正“两个凡是”的左倾思想,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第8---10课基础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2020_2021学年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三单元第8---10课基础知识测试题附答案不全

八年级下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选择题1.新名词的出现见证着历史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有少数的农民通过各种努力勤劳致富,家庭年收入超过万元,“万元户”因此得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万元户”已经逐步成为广大农村致富能人的代名词。

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A.实施土地改革政策的结果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包产到户激发生产积极性D.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影响2.“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或事件的歌谣()A.土地改革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时刻关注“三农”问题,先后四次调整农业政策,极力促进农业发展。

下列农业政策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农业合作化运动②人民公社化运动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④土地改革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4.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自己的显著特点。

主要表现在()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B.能够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相结合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把市场和计划有机结合起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5.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在实践中出现“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现象。

这反映了()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可喜结果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成功C.国有企业改革初见成效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景象6.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四大D.中共十五大7.“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解不正确的是()A.发挥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B.经济活动要遵循价值规律C.运用市场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协调D.发挥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①改变了集中单一的管理模式②分配上克服了“大锅饭”的平均主义③有利于解放生产力④从根本上改变了所有制形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9.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分工,……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A.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C.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10.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

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练习册下册参考答案人教版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要点北平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毛泽东北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49(年)10(月)1(日)中国历史新纪元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争取解放西藏1951 阿沛阿旺晋美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基础训练一、选择题1.A(确定国旗、国歌是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

)2.D(课本p. 2。

)3.A(选举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为毛泽东。

)4.A(《宪法》尚未制定前,《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

)5.D(新中国成立时大陆尚未全部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大陆解放的标志。

)6.D(2015年距1949年66年。

)7.B(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是大陆解放的标志。

)8.C(第一届政协会议的决议。

)9.A(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相距28年。

)10.A(“赶考”指建立新中国,巩固政权,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接受历史和人民的考验。

)11.B(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成立。

)12.A(新中国成立的时间为1949年10月1日。

)13.A(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4.A(课本p. 4。

)15.A(B为辛亥革命的意义,C、D中社会主义制度尚未建立。

)二、非选择题16.问题一:中国开始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二:如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邓世昌,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杨靖宇、赵登禹、佟麟阁等。

注意,要求是1840~1949年期间,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人物,举其中两例即可,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问题三: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17.问题一:阿沛阿旺晋美。

问题二: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粉碎了外部势力妄想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图谋,中华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开辟了西藏百万农妇翻身解放的道路。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第三单元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江泽民3、为了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和政府决定实行的方针政策是:()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实行对内改革③实行对外开放④实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4、1982年,我国颁布了第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二B、三C、四D、五5、著名史学家胡绳认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七届二中全会6、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共中央做出的战略决策是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④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7、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以下有关表述不准确的是:()A、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初基本结束B、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到1982年底基本结束C、平反后的广大干部和知识分子重新走上工作岗位D、刘少奇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先从开始A、农村B、城市C、沿海地区 D、内地9、“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联产承包D、减轻农民负担10、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A、上海B、深圳C、珠海D、厦门1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包括()①集体经济②个体经济③私营经济④外资经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2、1980年我国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上海②深圳③汕头④厦门⑤天津⑥海南⑦珠海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⑤⑥⑦D、②③④⑦13、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其重点是:()A、户籍改革B、加强城市建设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的改革14、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有企业改革主要在哪三个方面进行?()①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③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④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现代企业制度迈进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5、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扶大厦之将倾……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_年,在北京召开中共八大。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但急于求成,忽视了______________。

4.中共中央提出“_______、巩固、充实、_______”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

5.到_______年,任务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6.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_______的危险。

7._______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8.1976年10月,粉碎_______反革命集团,标志文化大革命结束。

9.“文革”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_______,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0.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_______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1.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

12.科技成就:1967年6月我国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_______;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_______。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_______。

二、选择题1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社会主义建设。

这次会议()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D.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4.20世纪60年代初,人民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过快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经济发展遇到困难C.工业发展速度太慢D.人民生产积极性不高15.“打倒一切”“造反有理”“停产闹革命”这类口号出现在()A.新中国成立初期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6.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A.邓稼先B.王进喜C.焦裕禄D.袁隆平17.“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A.老干部批评“文革”的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内奸、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D.“四人帮”借指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1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A.九一三事件B.“四五运动”C.二月抗争D.“四人帮”被粉碎19.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英雄人物中,被誉为“人民好干部”的是()A.焦裕禄B.雷锋C.邓稼先D.王进喜20.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同步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钢铁长城》同步习题(含答案)

《钢铁长城》同步练习◆基础题一、选择题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展示了我国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A. 社会生活B. 文化卫生C. 教育D. 科技2.2017年7月30日,为纪念建军9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盛大阅兵仪式。

与这次阅兵式相比较,下列哪一军种的方队在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式上不可能出现()A. 陆军 B. 空军 C. 海军 D. 第二炮兵3.“海上联合-2017”军事演习是中俄两国海军首次在波罗的海举行联演,这是中国海军成立以来首次派海军舰艇编队与俄波罗的海舰队合作,也是中方首次派出某新型导弹驱逐舰参加联演。

你知道,人民解放军海军创建于()A. 1951年B. 1949年C. 1952年D. 1966年4.“遏制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敌人对中国发动核袭击时……对敌人实施有效的自卫反击,打击敌人的重要目标。

”新中国担任这一使命的部队名称是()A. 海军陆战队B. 陆军特种部队C. 第二炮兵部队D. 武装警察部队5.新中国成立后相继建立的海军舰队不包括()A. 北海舰队的建立B. 东海舰队的建立C. 南海舰队的建立D. 西海舰队的建立◆能力题一、选择题1.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A. 北洋舰队B. 南洋水师C. 华东军区海军D. 东海舰队2.若为下列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比较恰当的是()A. 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B. 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C. 我国的国防建设D. 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3.2016年7月1日,是这支部队成立50周年纪念日。

经过50年的发展,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成为具有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的精锐之师,成为共和国国防力量中的倚天长剑。

这支部队是指()A. 人民陆军B. 人民海军C. 人民空军D. 导弹部队4.据央视新闻2017年4月26日电: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今天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知识引导】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五星红旗《义勇军进行曲》北京中国历史新纪元 100多年独立自主二、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自主检测】1.D2.C3.C4.D5.C6.(1)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100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国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国际意义)第2课最可爱的人【知识引导】黄继光邱少云【自主检测】1.C 2 .B 3.C 4.D5.打击了美国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鼓舞了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反对侵略的勇气和信心。

进一步巩固了新中国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只要意思相附,言之有理即可给分)第3课土地改革【知识引导】一、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农民二、土地改革的完成封建土地制度国家的工业化【自主检测】1.A2.C3.D4.D5.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0年(2)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1952年(4)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民族大团结》基础练习一、填空题1.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1949年通过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立下来。

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3.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________、自治县;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自治区成立;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_______、广西、宁夏、________五个民族自治区。

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5.为促进各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施_____________战略。

二、选择题1.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篇章。

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A.接受国家统一领导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C.成立民族自治机关D.自我管理民族事务3.下面两幅是反映我国西藏少数民族学生在内地学习的画面(图片说明:2004年6月17日,湖北工业大学为8名来自西藏山南地区的应届本科毕业生颁发了学士学位),它主要表现了()A.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关注B.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援助C.全国各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援助D.全国各地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事业的援助4.目前全国已经建立的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有()A.10个B.5个C.6个D.8个5.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下列属于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是()A.广西B.香港C.甘肃D.福建6.“…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基础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为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的主要作战方法是 ( )
A.游击战
B.运动战
C.阵地战
D.攻坚战
2.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我们一定能够打败蒋介石。

这一论断告诉我们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是( )
A.精良武器装备
B.正确的战略战术
C.外部援助
D.人民群众的支持
3.全面进攻失败后,蒋介石实行重点进攻的“双矛攻势”是指 ( )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晋冀鲁豫解放区
4.1949年,转战陕北的解放军是 ( )
A.西北野战军
B.中原野战军
C.华北野战军
D.华东野战军
5.蒋介石惊呼“这是我军剿匪以来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是指 ( )
A.占领延安而未能摧毁中共首脑机关
B.未能阻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孟良崮战役整编七十四师全军覆灭
D.美国的军事援助迟迟不到
6.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是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时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根据地
7.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中原地区
8.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文中的转折点是指 ( )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抗日战争胜利
C.孟良崮战役胜利
D.三大战役胜利
9.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开辟的第一块根据地是( )
A.鲁西南根据地
B.晋察冀根据地
C.大别山根据地
D.陕甘宁根据地
10.人民解放战争中,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的目的是 ( )
A.实现战略转移
B.争取战略主动
C.指挥全国战争
D.转移到河北西柏坡村
二、材料分析新课标第一网
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3月,蒋介石军队由于战线拉长,兵力不足,被迫将其全面进攻改为对山东和陕北两个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蒋介石企图利用其34个旅共25万人的兵力,在3天内攻占延安,在3个月内聚歼西北野战军于延安及其以北地区,或逼迫西北野战军东渡黄河。

材料二为了粉碎国民党对陕北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决定:以陕甘宁和晋绥解放区的部队组成西北野战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

西北野战军在具体的作战方针上决定实行诱敌深入的方针,依靠优越的群众条件和有利的地形,大打人民战争,运用“蘑菇”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寻机歼敌。

材料三 1947年国民党占领延安后,得意地说,当年毛泽东在瑞金,被我们打得长征,跑到陕北,现在在延安,又被我们打得被迫长征。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中央面对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布署?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西北野战军采取“蘑菇”战术的依据有哪些?
(2)针对蒋介石的强大攻势,中共中央仍留守陕甘宁解放区的意义何在?
(3)材料三中的两个“长征”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两个“长征”有什么相似之处?其结果如何?
(4)两个“长征”及其结果对你有什么启示?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军第二年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我军第二年的部分任务是:以一部分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歼灭内线敌人,收复失地。

引自《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材料二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

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

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1)材料一中所说的“内线”和“外线”分别是指什么?
(2)材料二中“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的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敌人胸膛”指的是哪里?
(3)材料二中的战略布署的意义有哪些?核心意义是
什么?
答案:1.B 2.D 3.C 4.A 5.C 6.C 7.D 8.A 9.C 10.B
11.(1)撤离延安;依据包括:敌我力量相差悬殊,陕北优越的群众条件,陕北高原的有利地形。

(2)极大地鼓舞了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3)1934-1936年红军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相似之处是路线比较曲折,也比较艰辛等。

结果: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长征结束,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1947年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4)启示:答案多元,如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灵活多变等,言之有理即可。

12.(1)“内线”指解放区,“外线”指国统区。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南京和武汉。

(3)见课本P12页,其核心意义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
攻的序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