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合集下载

辅行诀—汤液经法用药图简释(演讲录)

辅行诀—汤液经法用药图简释(演讲录)

辅行诀—汤液经法用药图简释(演讲录)《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或作《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原为梁·华阳隐居陶弘景撰,为敦煌遗书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

原书写于帛卷之上,全文虽仅8000字上下,但保存着大量久已失传的中医古籍内容,如《桐君药录》、《汤液经法》等,在中医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书1918年由张广荣(偓南)氏购得,后由其嫡孙张大昌先生献出公之于世。

《〈辅行诀〉二旦四神方述义》衣之镖著《〈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二旦四神方述义》大会演讲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汤液经法用药图简释河北威县中医院衣之镖《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下简称《辅行诀》),署名作者是梁代陶弘景。

书中载有“汤液经法用药图”(下简称“图”),该图是陶弘景择录《汤液经法》方剂,分析其药物组成,总结出经方按味取药的法则和要点,它是全书的理论制高点,可以用来指导五脏虚实辨证用药和外感天行六合辨证用药的诊治法则。

故陶氏谓“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本书是继汉代阴阳五行合流学说创建以来,对《内经》“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金木者,生成之终始也”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是把汉末兴起的重玄学说,引入医学中的理论体系。

这不仅是方剂药物学的一种进步,更是脏象、病理、诊断等各个医学环节上的进步。

它与《内经》理论的差异之处,在于突出了汉末魏伯阳《周易参同契》“春夏据内体,从子至辰巳;秋冬当外用,讫午到戌亥”的季节体用观和“一故神”、“二固化”、“穷神以知化”的理念,同时又有所改进。

陶氏是把重玄学说的体用概念,作为一对阴阳不着痕迹的植入五行学说,达到合而为一,但图中五脏虚实辨证和外感天行六合辨证的形式略有不同。

对五脏辨证的表述比较直白,六合辨证则较隐晦,有待思考和发掘。

五脏虚实辨证是把体用配属五脏,即五脏各分体用。

把长夏从夏季中分离出来,迎合内经的脾不主四时说,即脾主长夏说。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

中医五味原理之汤液经法五味方解理解经方必须明晓内经五味功效:以此功效归纳入术数模型,得出五味补泻图诀,此图乃道家秘传,陶弘景据此化出汤液经法五角图:赤脚民医称此五味补泻为“五行颠倒诀”,古人云“明得五行颠倒颠,便是大罗仙”也。

帮助理解《辅行诀》五脏补泻方所用中草药,可以对照二十五味药精表,药精之说源自《桐君采药录》,你会发现经方家治病都会来来去去这么几位药,这就是经方家自己的药精表,仲景必然也有。

二十五味药精现代版本系张大昌追忆而成,原表如下:此表有些错误,原文处涂改有十处,很多学者认为可以文中诸多补泻方来校正原文,但是补泻方也是张大昌追忆而成,其草药排列顺序不一定就符合君臣佐使补泻规则,因此还得多方综合得出来,目前下面这个表比较符合辅行诀方规则。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

二十五味药精如同五脏之井荣俞经合-五五二十五输穴,总辖三百六十五味药,诸病通用。

犹如武林高手,只用一套太祖长拳,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一方,小泻肝汤主肝实,两胁下痛,痛引少腹,迫急者。

枳实熬,芍药,生姜,各三两。

以清浆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

不差,更作服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这是经方的基本法则,然如何选合适药物,必合于病脉证为是。

“实则泄之,虚则补之”胁下痛,是枳实证。

腹痛,是芍药证。

胁下痛引少腹,是枳实与芍药合证。

枳实味酸,芍药味酸。

二味酸以泻肝。

补注:可以治疗胁下痛,腹痛的有多种药,但是遵循五味法则,必须选用酸味草药,因此需要知道草药的五味属性,这步浩大工程我们的先祖神农已经替我们完成了,我们只要用就行了。

酸乃金,肝欲实,以酸金泻之,此乃《难经》“木欲实,金当平之”,即乙庚之意也。

二味药中,根据“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那么显然枳实是君药,同分量的芍药是臣。

方中省略了一个证候,就是干呕。

这是生姜证。

一般标准的用语是“呕”用生姜,“干呕”是用干姜。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辅行诀》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辅行诀》又曰: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陶云:心德在耎。

故经云:以咸补之,苦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陶云:脾德在缓。

故经云: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陶云:肺德在收。

故经云: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陶云:肾德在坚。

故经云:以苦补之,甘泻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藏气法时论》曰: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肝色青。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心色赤。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脾色黄。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肺色白。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肾色黑。

为解析《辅行诀》书中医方所列之药味,笔者摘录《神农本草经》中有关药物之药味于下。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四:五味化合规律的数理分析

“汤液经法图”系列研究之四:五味化合规律的数理分析

在 中 医 五 行 理 论 的 研 究 中 有 所 应 用 本 研 究 中 ,药
味 的 化 合 关 系 属 于 两 两 关 系 ,适 合 采 用 行 列 式 矩 阵 进
行 研 究 。所 以 ,本 文 建 立 5 x 5 的矩 阵 /?,来代表不同
药味之间的化合关系。假 设 ,采 用 数 字 1-5代表五味
* * 通讯作 者 :金 锐 ,副主任药师,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临床药学、
1036 ( Modernization o 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ateria-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世界科学技术- 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一:中药研究
成 补 泻 兼 施 、以 补 为 主 的 脾 胃 病 治 疗 组 方 ,其中的君 药 当 为 人 参 。又 如 ,五 苓 散 由 茯 苓 、猪 苓 、白 术 、泽泻 和 桂 枝 组 成 ,其 中 茯 苓 和 猪 苓 味 甘 泻 肾 利 水 ,白术味 苦 补 肾 利 湿 ,泽 泻 味 咸 润 肾 利 水 ,四药联用共同形成
即 X |/,v = *(* = 1,2-"5)] = 3。这 体 现 出 ,五味化合 不存在。
理 论 上 看 ,除 了 两 两 直 接 调 换 ,还 可 以 通 过 n 个属
关 系 符 合 均 衡 的 分 配 律 。药 味 化 合 不 存 在 重 复 ,“辛 性之间U > 3)的组合实现同步调换。因此,从单向调
1 矩阵穷举法
其 中 ,r,,代 表 第 i 行与第y 列之间化合后的属性值。如 果 存 在 化 合 关 系 ,则 以 化 合 后 的 药 味 所 代 表 的 数 字 为 属 性 值 ;如 果 不 存 在 化 合 关 系 ,则 属 性 值 为 0;如果药 味 与 其 本 身 化 合 ,则 仍 然 以 该 药 味 所 代 表 的 数 字 为 属

《汤液经法》图——尽含经方之秘密

《汤液经法》图——尽含经方之秘密

《汤液经法》图——尽含经方之秘密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卷,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

凡共三百六十首也。

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检用诸药之要者,可默契经方之旨焉。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用为阳,右旋为进,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补数为七,故以七为大补汤方之药味数也四为补数之半,故以四为小补汤方之药味数也体为阴,左旋为退,阴退为泻,其数六,水数也泻数为六,故以六为大泻汤方之药味数也三为泻数之半,故以三为小泻汤方之药味数也五居补泻极半之间,补泻之数以小不及,以大有过,故以五为诸病误治之泻汤方之药味数也。

即补即泻,补此即为泻彼,泄此即为补彼。

甘酸除痉,痉为肝散太过,肝散太过而急,以甘缓之酸苦除烦,烦为心耎太过,心耎太过而生缓,以酸收之苦辛除痞,痞为脾缓太过,脾缓太过而生湿,以苦燥之辛咸除滞,滞为肺收太过,肺收太过而生气滞,以辛散之咸甘除燥,燥为肾坚太过,肾坚太过而生燥,以咸润之肝德在散。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转)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转)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转)从上列表中可知,两书的五行与五味之配属不同,属于不相同的五行归类法(我国古代的五行配属,可分为五大类,计二十五种,因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所以不予展开),但无碍于破解《经法图》,因此,按《辅行诀》之论述进行配属。

为求证填补《经法图》圈外所缺的是为“痉”字,笔者将《辅行诀》中所载的治疗五脏虚实病症的大泻、大补汤方证录之于下,以《经法图》之逻辑关系,按《商周乾坤图·三五至精图》(《方氏乾坤图》)之逻辑思维进行分析。

方证分析如下:一、肝之虚实为病《辅行诀》云:肝虚则恐,实则怒。

肝病者,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虚则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澹澹然如人将捕之。

气逆则耳聋,颊肿。

治之取厥阴、少阳血者。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则胻善瘛,节时肿。

陶云:肝德在散。

故经云: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医宗金鉴·三十五卷》曰:木亢太过,土受害矣,是我胜其我之所胜者也。

土之子金,承而制焉,则我畏我之所不胜,自然承受乃制,制则生化矣。

《难经·六十九难》曰:“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难经·七十五难》曰:“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

【笔者对《难经》中这两句经文的理解为,当“我虚”时用“虚者补其母,子能令母实”;当“我实”时则用“实者泻其子,母能令子虚”。

两句经文的运用在于主体的“我虚”还是“我实”。

老祖宗们用词讲究对仗工整,其实这两句经文并无矛盾之处。

】1、大泻肝汤治头痛目赤,多恚怒,胁下支满而痛,痛连少腹迫急无奈方:枳实(熬)[金中木]、芍药[金中土]、甘草(炙)[土中木]、黄芩[水中木]、大黄 [火中木]、生姜[木中土] (切,各一两 )。

上六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温分再服。

解析:肝实则怒,怒则为病曰“烦”,必两胁下痛,痛引少腹。

《说文》曰:“煩,热头痛也,从頁从火,一曰焚省声”。

肝为木,按《经法图》图示,用木体,右转(阴退)为泻。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

新做杨氏汤液经法五角图上图实际上就是1、标明了25药精的具体位置2、指出体的含义为阴、为泻--阴退为泻指出用的含义为阳、为补---阳进为补3、把图中五除,五味的次序做了调整,这样五脏泻方前四位味药集中在对角线2侧,第5味是3、4味作垂线最远的1味了。

五脏小补方,小泻方药味也一目了然。

4、以肝脏为例,例如肝,辛补之,酸泻之,甘以缓之,用何具体药物也一目了然。

把流传错误没用的经法图,变成了一个实用的经法图图解经法之“阳进为补,其数七”(2011-08-06 21:49:19)此图具体大补肝汤的七味药如何对应“阳进为补,其数七,火数也”1、诸药连成一线为顺时针阳进方向符合“阳进为补”2、大补肝汤七味药符合“其数七,火数也”3、诸药排列符合经法图所示箭头方向4、五脏大补方均适合此模式。

可以这么认为,此图为失传的25药精五行互含图。

图解经法之“阴退为泻,其数六”(2011-08-06 22:45:44)TE>TE>此图模式适合五脏大泻方辅行决25药精五行互含图(2011-08-06 03:06:58)此图我已创制10年,今日第一次公开,造福苍生。

它深刻揭示了一个大秘密。

有关五行阴阳的秘密。

转《内经》与《辅行诀》对比(2011-08-07 15:19:28) 《至真要大论》:木位之主,其写以酸,其补以辛。

火位之主,其写以甘,其补以咸。

土位之主,其写以苦,其补以甘。

金位之主,其写以辛,其补以酸。

水位之主,其写以咸,其补以苦。

《辅行诀》: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其泻以酸;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其泻以苦;土位之主,其补以甘,其泻以辛;金位之主,其补以酸,其泻以咸;水位之主,其补以苦,其泻以甘。

评:两者基本相同。

按《辅行诀》药理五行,酸属金,辛属木,甘属土,苦属水,咸属火。

同气为补,冲气为泻。

如此:木位之主,其补以辛,其泻以酸;火位之主,其补以咸,其泻以苦;土位之主,其补以甘,其泻以辛苦;金位之主,其补以酸,其泻以辛;水位之主,其补以苦,其泻以咸。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ru: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M";「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

《破解《汤液经法图》》全文03_草山湖

《破解《汤液经法图》》全文03_草山湖

[转载]《破解《汤液经法图》》全文03_草山湖卷五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分析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核心,是商周乾坤图经之核心,是中华易学之核心,是中华医药学之核心。

一句话,讲中国哲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易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医药就更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

中华医学之核心乃阴阳五行是也,中华药学之核心仍阴阳五行是也,故谢松龄在《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人象》中曰:“草石药物亦无不具阴阳五行之性,服药也是〈输入〉阴阳五行,盖可调阴阳、顺五行者,惟阴阳五行而已。

对此,谢遐龄博士曾提出十分动人而精辟的见解:〈服中药,不是服其中的化学成分,而是服其中的阴阳五行。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谢氏兄弟之说是对“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的最好之诠释。

“中药五行属性”已随历史而逝,远离中药学矣,远离中医学矣,远离中医药界矣。

笔者认为,破解“汤液经法”,解析《汤液经》医方遗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必须将《辅行诀》中94个医方所用70味中药进行五行属性归类,实行医药同理、同义、同法,才能真正破解《辅行诀》之组方法则。

如何将70味中药乃至将现在常用的中药进行五行属性归类,首先要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以五行属性分类的二十五味药精之五行本义,和它与中药之五味、五色、五气、归经、功效等联系起来分析,并将之作为突破口,用以“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准绳(法),以期管窥《桐君采药录》之药物属性体系。

⑴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辅行诀》(以下简称《法要》)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汤液经法:体用气味化合关系(3)

汤液经法:体用气味化合关系(3)

汤液经法:体用气味化合关系(3)内经的脏气法时论说,肝欲散之以辛补之,五脏的孕育就是它的用味和功能。

脾德在缓,以甘补之,以苦泄之。

肾德在坚,以苦补之,以甘泻之。

用味就是补它能量的东西,五脏在不同时间有不同的主味,经过四季的变化,生成了每个脏的一阴一阳、一用一体。

化味就相当于中气,大千世界之所以有生命就是因为有中气,有了阴阳和中气相互作用才有了生命。

如果阴阳不协调,中气和生命就生不成,中气就是生命最活波、最富有生机的力量。

中国的中庸之道和中医都是在注重这个中气,这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东西。

每一个脏都全息了这个天地气化的过程,都要重演这个程序。

肝脏的用体气味化合关系是辛酸化甘,心脏是咸苦化酸,脾脏是甘辛化苦,肺脏是酸咸化辛,肾脏是苦甘化咸。

中药里面很多药都可以归味到某个脏,因为它是什么时候生长的。

冬小麦是秋天金当令的时候开始种,经过冬春到夏天,金到火当令的时候被克,小麦就成熟了。

这是咱们中原地带的现象,到了热带四季不是很分明,就会有三季稻的生产。

但是一天、一个季度之中也会有春夏秋冬,总的来说必须经过克才会有成的时候。

所以五脏的用味和体味正好是相反相成的,木的主气是辛味,金的主气是酸味,肝脏含有木金的主味。

心脏含有它的主味咸和肾水的主味苦,脾土含有它的主味甘和肝木的主味辛,肺脏含有它的主味酸和心的主味咸,肾脏含有它的主味苦和脾的主味甘。

所以说在每一脏都有一个矛盾的对立面,就好像阴阳,中间就产生了化味。

木气化生出甘味,是土的用味,是对土最有好处的味,木是克土的,能克他的脏的化味是对被克脏最有用的东西。

化出的味道是五脏的精气,这些最精华的东西是每个脏腑自身阴阳调和产生的,是外来的味所代替不了的。

因为相克就能养它。

如果用体失去一个,就不能化生这些五脏精华了,不给产生它所需要的好东西就制约不住它,被克的一脏就会产生问题。

这种情况张仲景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脾出问题就会有吃不下饭的症状,脾土再去克肾水,肾也就出问题了,水再克火,心脏也就出问题了,心肾衰竭人就差不多了。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自制)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自制)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而《神农草本经》虽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但已将药物分为五味,并一直沿用至今,从逻辑关系上分析,其成书时间似要晚于前者。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一)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医药精华,实现古为今用之目的,笔者曾于2007年5月26日在本论坛→医理探源分坛→医学哲学→(原创)《商周乾坤图经说略》栏目中发表此文部分章节,现经笔者修订,改正了其中几个不当之处。

为不造成观者的误解,今仍在本论坛之古籍研究分坛中发表此文。

本文仍为节略本,除订正上次文中的一些不当之处外,并补充发表上次省略内容的一部分与观者同赏。

笔者只是一名中医药爱好者,不是临床中医师,本文所著述的内容纯粹为理论研究,难免有偏颇不当之处,如有医家把此理论用于临床,请务必先在自身实验无误后再行应用。

如欲引用本文的内容,请注明著者和出处。

破解《汤液经法图》千古奥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解析方国强撰卷首语无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是否为伪书,但自其书经考古发掘整理行世以来,对中华医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特别是书中所附之《汤液经法图》,乃中国古典哲学之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药上的重大突破,她以图示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中华古典哲学之博大精深,中华医药之源远流长。

《汤液经法图》寓阴阳五行与医药,图简而意深,乃揭示伊尹《汤液经》组方规律之千古秘图是也。

经笔者研究,中药古籍之《桐君采药录》与《神农草本经》两书属不同体系,《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归类,而《神农草本经》则将药味以酸、辛、苦、咸、甘五味分类。

现传世之《黄帝内经》按《神农草本经》之五味分类法制方用药,而现已失传的《汤液经》是按《桐君采药录》之五行属性归类法组方遣药的。

由于《桐君采药录》的佚失,中药五行归类法也随之失传,致使《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书中为何会记载以五行属性归类的二十五味药精,其作用是什么已成谜团!而书中所附的《汤液经法图》之效用也因此不得而知,成为难解之“迷图”矣。

「无闻」推测,《桐君采药录》将药性按五行属性归类,其成书时间早于《神农草本经》。

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

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

汤液经法图(8):辛酸化甘,苦甘化咸,这都是啥意思?黄连阿胶汤是以补心为主的方剂,补心应以咸为主,但黄连阿胶汤的组方用药中并没有咸味药,而是以苦味药(黄连、黄芩)与甘味药(阿胶、鸡子黄)配伍,苦甘化咸的形式来实现咸补心的功效。

那么,为什么苦味药与甘味药可以化合为咸味药?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讲的主角,五味配伍化合理论。

五味配伍化合(图源网络)(一)什么是五味配伍化合理论?其实就是在汤液经法图外侧标示的5个药味转化的信息,包括在肝木区域的“化甘”,在心火区域的“化酸”,在脾土区域的“化苦”,在肺金区域的“化辛”和在肾水区域的“化咸”。

那么,什么“化甘”?其实就是肝木区域的肝脏的补味(辛味)和泻味(酸味)配伍在一起,就能化生出甘味,简称为“辛酸化甘”或者“酸辛化甘”。

依次类推,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五味配伍化合理论:•肝木病证—辛酸化甘、酸辛化甘•心火病证—咸苦化酸、苦咸化酸•脾土病证—甘辛化苦、辛甘化苦•肺金病证—酸咸化辛、咸酸化辛•肾水病证—苦甘化咸、甘苦化咸其实,每一类病证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其实就是前面讲过的补味、泻味和调味之间的关系。

例如,肝木病证的治疗原则是辛味补肝、酸味泻肝和甘味缓肝,而肝木病证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就是,辛酸化甘。

这二者是统一的。

汤液经法图(小金药师)假如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五味配伍化合关系,大家会有什么想法?可能将信将疑。

接下来,说说第一次看到这个五味配伍化合关系的想法。

第一个想法,这套五味配伍化合关系,以前在中药药性理论的课程上没有学过。

没错!这种五味之间的配伍转化关系是很独特的理论体系,之前少有耳闻。

第二个想法,为什么五味之间会有配伍化合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理解是,这是一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如果我们直接采用烹饪的方法,等比例的调和前2种味道,很有可能会出现第3种味道。

举个例子,糖蒜。

大家都吃过糖蒜,糖蒜是什么味道的,是酸甜的。

怎么制作糖蒜?一般是将新鲜的蒜与醋、白糖和盐一起腌制。

汤液经法图-2-第10章

汤液经法图-2-第10章

第10章总结《经法图》(2)1、以方解图:把“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九味中药放入《经法图》中:炙甘草[土中木]在“用土体”格中,柴胡[金中木]在“金体”格中,当归[水中木]、白术[水中土]二味药在“水体”格中,太子参[木中土]、橘皮[木中木]、制半夏[木中土]三味药在“用木体”格中,黄芪[火中土]、升麻[火中土]二味药在“火体”格中,绘制成《补中益气汤加减方证图》(图13),以该医方解析《经法“方证”图》:①、按五行相生相克律,火生土、土生金,土克水、木克土,土居中为“我”,火为“母”,金为“子”,“水”被我克,“木”则克我。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主口”,脾为土,脾病“用土体”;②、《经法图》中“用土体”格外所标之字为“化苦”,左转所注之症治为“除燥”,右转所注之症治为“除滞”;③、“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入院。

入院后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

经血酮、血气分析检查,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为脾虚之症,脾虚用补法;《经法图》曰:“左转,阳进为补”,可知该方为补脾益气之医方,并知该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之医理治法来处方遣药的,所治之症曰“燥”。

2、以图读方:“脘腹痞塞,食后加重,伴有恶心呕吐或顽固性便秘。

口干多饮、多尿10余年,恶心呕吐1周,经胃镜检查诊断为‘糖尿病性胃轻瘫’”是病。

脾(胃)病用土体,是病为脾土五行中之木、土大虚并水弱,而金则亢,强克脾土五行之水、火、土及木。

“补中益气汤加减方”方中黄芪为火中土,炙甘草为土中木,太子参为木中土,橘皮为木中木、柴胡为金中木,制半夏为木中土、当归为水中木、白术为水中土,升麻为火中土。

以“土体”之母“火体”之重土扶助“土体”之虚土;以“土体”之子“金体”之木,扶助“土体”之虚木;以“土体”之木补扶“土‘本’体”之虚木;以被克肾水“水体”之子“木体”中之木、重土(水体之水生木体之木,水体之火生木体之土),承而制(化解甘土克苦水)之“土体”中之土、水;以“水体”之木、土反侮转化甘土中之金、木克苦水中之木、土,是方用“补木壮土益水以制燥金”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图解上(2009-07-21 11:28:49)转载▼分类:本草方剂标签:辅行诀图解教育辅行诀书中原图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图释: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五行相生相胜汤液经法图为理清《经法图》中五行与五味之配属关系,笔者把图内内圈中已知的“辛、咸、甘、酸、苦”之五味用直线连接起来后,即可知该图是表示五行之生克关系,而且是每一行的前、后、左、右关系为,右者:生我(母),左者:我生(子),前者:克我,后者:我克。

如是,则“用金体”栏之内圈所缺的是“酸”字。

求证:“用火体”栏中“咸”字与“用金体”栏中的“咸”字以直线相连,为火克金,克我之关系,栏中补入的“酸”字与“用木体”栏中的“酸字”用直线相连,为金克木,我克之关系,与其它栏目之五行制克关系相一致,因此,补入的“酸”字正确。

为能清楚地反映斯图之五行生克关系,笔者把图1填入五色绘成彩色《经法图》(图2)如下,完成破解斯图之第一步。

如何填补图内圈外之缺“□”字,第二步必须明白《经法图》之五行配属关系。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图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
图释:
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
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昆仑按:上图中东南方火位的“咸”与“苦”字的位置有误,当互相调换过来。

即苦字改为咸字,咸字改为苦字。

另,西北方缺字,有人考证,是“渴”、“悸”或“逆”字。

当以“逆”字义胜;以原图有“燥”字,其“渴”义已兼;而“悸”者,“逆”在其中矣。

汤液经法正五味补泻化即五运六气之用

汤液经法正五味补泻化即五运六气之用

汤液经法正五味补泻化即五运六气之用五运六气乃中医之源,医经家也好,经方家也好,其治法皆从五运六气法则。

《至真要大论》通篇论述五运六气胜复由此而引起脉象变化,此正《外经微言》所云“六气随五运以为转移,五脏因六气为变乱”。

如何治这种变乱?《至真要大论》云:“六气往复,主岁不常也,其补泻奈何?岐伯曰:上下所主,随其攸利,正其五味,则其要也。

”就是说,尽管六气主客变化多端没有一定,但是我们只要用五味来补泻五脏,使其扶正就行了。

如何以五味正五脏?《至真要大论》:“帝曰:善。

服寒而反热,服热而反寒,其故何也?岐伯曰: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帝曰:不治王而然者,何也?岐伯曰:悉乎哉问也!不治五味属也。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

气增而久,夭之由也。

”就是说,五味入五脏之位,久之反而夭寿,比如酸金入肝木,金克木,久则有损。

因此,并不是人们想当然的,认为以酸治肝、以苦治心等所入之味治五脏也,这非正其五味之法。

要正如何五气?岐伯论述了“正五味”之法,其曰:木位之主,其泻以酸,其补以辛;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

火位之主,其泻以苦(原作甘),其补以咸;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土位之主,其泻以辛(原作苦),其补以甘;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金位之主,其泻以咸(原作辛),其补以酸;肺苦气上逆,急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

水位之主,其泻以甘(原作咸),其补以苦。

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上述论述在《内经》中有传抄错误,其中补味和急食都符合五行相生次序,唯有泻味不合,对比《辅行诀》,当以《辅行诀》为准:其实,上述五味治法是符合《五常政大论》的模型,这里为方便大家理解,做出下面“五味补泻图”:这也是《六微旨大论》里对主气的描述:•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收录仅供学习研究之用。

《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化制约

《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化制约

《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化制约《汤液经法图》中五行生化制约:五行之间的制约是五行用味“辛温、咸热、甘平、酸凉、苦寒”之间的制约作用,即“热者寒之,温者凉之,寒者平之,凉者热之,平者温之”。

虚则补之,是指用虚,是用的不及,不能制约所胜行的用;需扶本行“用”,即泻所胜行“用”。

实则泻之,是指用实,是用的太过,需扶本行“体”,即泻本行“用”。

五行之间的虚实,是指五行用的虚实,因为体不直接参加制约,是利用“体多用少,体少用多,用与体相生,用与用相克”的阴阳五行平衡来调节用的太过与不及。

《难经》中所述“虚则补其母,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母能令子虚”的虚实补泻方法是利用五大系统中的母、子行的体味来制约母、子行用味的太过。

1相生关系五行相生解释肾水生肝木肝木用味辛化肾水体味甘,生肝木体味酸,肝木用味辛泄肾水体味甘。

肝木生心火心火用味咸化肝木体味酸,生心火体味苦,心火用味咸泄肝木体味酸。

心火生脾土脾土用味甘化心火体味苦,生脾土体味辛,脾土用味甘泄心火体味苦。

脾土生肺金肺金用味酸化脾土体味辛,生肺金体味咸,肺金用味酸泄脾土体味辛。

肺金生肾水肾水用味苦化肺金体味咸,生肾水体味甘,肾水用味苦泄肺金体味咸。

2相克关系五行相克解释肝木克脾土肝木用味辛克脾土用味甘;肝木用味辛化肾水体味甘,生肝木体味酸,心火用味咸化肝木体味酸,生心火体味苦,脾土用味甘化心火体味苦,生脾土体味辛,泻脾土用味;故肝木用味辛能克脾土用味甘;增加脾土体味辛,能相对提高肝木用味。

脾土克肾水脾土用味甘克肾水用味苦;脾土用味甘化心火用体苦,生脾土体味辛,肺金用味酸化脾土体味辛,生肺金体味咸,肾水用味苦化肺金体味咸,生肾水体味甘,泻肾水用味苦;故脾土用味能克肾水用味苦;增加肾水体味甘,能相对提高脾土用味。

肾水克心火肾水用味苦克心火用味咸;肾水用味化肺金体味咸,生肾水体味甘,肝木用味辛化肾水体味甘,生肝木体味酸,心火用味咸化肝木体味酸,生心火体味苦,泻心火用味苦;故肾水用味苦能克心火用味咸;增加心火体味苦,能相对提高肾水用味。

汤液经法图-2-第8章

汤液经法图-2-第8章

第8章中药五行属性归类分析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之核心,是商周乾坤图经之核心,是中华易学之核心,是中华医药学之核心。

一句话,讲中国哲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易学就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讲中华医药就更离不开阴阳五行学说。

中华医学之核心乃阴阳五行是也,中华药学之核心仍阴阳五行是也,故谢松龄在《天人象:阴阳五行学说史导论;人象》中曰:“草石药物亦无不具阴阳五行之性,服药也是‘输入’阴阳五行,盖可调阴阳、顺五行者,惟阴阳五行而已。

对此,谢遐龄博士曾提出十分动人而精辟的见解:‘服中药,不是服其中的化学成分,而是服其中的阴阳五行。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版)谢氏兄弟之说是对“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的最好之诠释。

“中药五行属性”已随历史而逝,远离中药学矣,远离中医学矣,远离中医药界矣。

笔者认为,破解“汤液经法”,解析《汤液经》医方遗存--《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组方法则,必须将《辅行诀》中94个医方所用70味中药进行五行属性归类,实行医药同理、同义、同法,才能真正破解《辅行诀》之组方法则。

如何将70味中药乃至将现在常用的中药进行五行属性归类,首先要将《辅行诀》书中所载,以五行属性分类的二十五味药精之五行本义,和它与中药之五味、五色、五气、归经、功效等联系起来分析,并将之作为突破口,用以“中药药物五行属性归类”之准绳(法),以期管窥《桐君采药录》之药物属性体系。

药物五行属性归类法分析第一《辅行诀》(以下简称《法要》)曰:“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

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如左: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五味五行互含与方剂设置特点

五味五行互含与方剂设置特点

五味五行互含与方剂设置特点五味五行互含是《辅行诀》的又一特点,它是把五味按照《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中五脏的“欲”分属五行,即辛属木,咸属火,甘属土,酸属金,苦属水等,在此五味分属之后,每行中再分列出木、火、土、金、水五行,每行皆配以相应的药物,共用草木药品二十五种,金石药品二十五种(据笔者传抄本所载,此本下简称衣抄本),筑成了五味五行互含的药物属性模式。

这种五行互含,是把五行再分化为五行的模式,在医学五行学说发展史上,是一种创见。

虽然《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篇皆有类似的论述,但都是把五行纳入阴阳学说的理论体系,陶氏则是基于五行,而化生出五行的学说,它们有截然不同的内容和意义。

五味五行互含,是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的尝试,是由综合法向分析法转折的开始,它与现代的“宇宙全息论”大有相似之处,是在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新思路,而这正是方药学实用技术的薄弱之处,陶氏从古代经方用药情况中,总结出如此规律,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也毋庸讳言,现存本中之五味五行互含的记载,尚存有一些问题和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其所选的二十五种药(草木药为例)的味,与药物书籍所载不一,甚至与陶氏手订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之记载亦不相同。

如大黄,诸本草均记为味苦,而在此书中却为味咸。

这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笔者认为,此五味五行互含本是基于《素问.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五脏对五味的苦欲,即以五脏所欲之味为本脏之味,而五脏之“欲”,与四时之气相通,五脏之气法于四时,如春天阳气宣发,肝与之相应而主疏泄,喜条达,这都是“木曰曲直”的表现。

因此肝之“欲”为“散”,而五味之中,辛者能散,故辛列为肝之味。

就此而言,五味的五行属性乃是气化学说在药理学中的运用。

实际上是药物功效说,如只有辛味才能“散”,换言之能“散”者皆可称之为“辛”味,这是该书五味与他书记载有所不同的原因之一。

也是历代本草药味不能统一的原因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汤液经法五味五行互含变化图式图释:味辛皆属木,桂为之主,椒为火,姜为土,细辛为金,附子为水。

味咸皆属火,旋覆[花]为之主,大黄为木,泽泻为土,厚朴为金,硝石为水。

味甘皆属土,人参为之主,甘草为木,大枣为火,麦冬为金,茯苓为水。

味酸皆属金,五味[子]为之主,枳实为木,豉为火,芍药为土,薯蓣为水。

味苦皆属水,地黄为之主,黄芩为木,黄连为火,白术为土,竹叶为金。

此二十五味,为诸药之精,多疗诸五脏六腑内损诸病,学者当深契焉。

经云:“主于补泻者为君,数量同于君而非主故为臣,从于佐监者为佐使。

”陶隐居曰:此图乃《汤液经法》尽要之妙,学者能谙于此,医道毕矣。

经释:肝德在散。

以辛补之,以酸泻之。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心德在耎。

以咸补之,苦泻之。

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

脾德在缓。

以甘补之,辛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

肺德在收。

以酸补之,咸泻之;肺苦气上逆,食辛以散之,开腠理以通气也。

肾德在坚。

以苦补之,甘泻之;肾甘燥,急食咸以润之,至津液生也。

昆仑按:上图中东南方火位的“咸”与“苦”字的位置有误,当互相调换过来。

即苦字改为咸字,咸字改为苦字。

另,西北方缺字,有人考证,是“渴”、“悸”或“逆”字。

当以“逆”字义胜;以原图有“燥”字,其“渴”义已兼;而“悸”者,“逆”在其中矣。

《伤寒杂病论》是怎样撰成的(冯世纶)冯世纶近几年来由于不少考证学的研究揭示出已有足够的论据证实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主要方证源自《汤液经法》(以下简称《汤液》)。

这种观点早在晋代已提出,如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在序中说:“仲景论广《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已明确提出仲景著作主要取材于《汤液》,本应引起后人重视,但《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再加上晋代成无己以《内经》释《伤寒》,致使不少人仍认为张仲景据《内经》撰写了《伤寒》。

对《伤寒》的形成、理论体系特点仍未重视。

近有钱超尘教授的考证研究证实,《伤寒》主要方证源自《汤液》,更重要的是,证实张仲景原序中的“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加入,这对进一步研究仲景学说起到很大影响。

鉴此,张仲景依据《汤液》撰写了《伤寒》已是不争的史实,可知从《汤液》到《伤寒》是一次历史的飞跃,那么张仲景是怎样完成这一飞跃?又是怎样把《汤液》变成《伤寒》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今不揣鄙俚,述之己见。

承继经方精华整理方证经验把张仲景称之为方剂之祖,认为《伤寒》中诸方(《伤寒论》113方、《金匮要略》145方)是其首创、发明,是违背一般常识规律的。

人生苦短,那么多有效验方,由一人经验发明,是不可能的,现有不少考证资料已证实,《伤寒》的方证是集成于前人总结。

(一)主取法于《汤液》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曰:“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但传世早期未见其书,致使学者生疑。

敦煌医卷《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以下简称《辅行诀》被发现,证实了其传不讹。

其中记载:“依《神农本草经》及《桐君采药录》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之度,四时八节之气。

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

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却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

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今检录常情需用者六十首,备山中预防灾疾之用耳”。

这六十首原貌怎样?张仲景引用了哪些方药?这要首先分析《辅行诀》的60首方药。

《辅行诀》的六十方剂,实际由三部组成:第一部分:五脏大小补泻方1.辨肝脏病证治①小泻肝汤:枳实、芍药、生姜。

在《伤寒》:去生姜,称之为枳实芍散。

②大泻肝汤:枳实、芍药、甘草、黄芩、大黄、生姜。

在《伤寒》:去甘草,加半夏、柴胡、大枣,称之为大柴胡汤。

③小补肝汤: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枣(一方作薯蓣)。

在《伤寒》:去干姜、五味子,加茯苓、甘草,称之为苓桂枣甘汤。

④大补肝汤:桂心、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赫石(一作牡丹皮)、竹叶、大枣(一作薯蓣)。

在《伤寒》:去干姜、五味子、旋覆花、代赫石、竹叶,称之为苓桂枣甘汤。

2.辨心脏病证方①小泻心汤:龙胆草、栀子、戎盐。

②大泻心汤:龙胆草、栀子、苦参、升麻、豆豉、戎盐。

③小补心汤:栝楼、薤白、半夏、白酨浆。

在《伤寒》:称之为栝楼薤白半夏汤。

④大补心汤:栝楼、薤白、半夏、枳实、厚朴、桂枝。

在《伤寒》:去半夏,称之为枳实薤白桂枝汤。

又辨心包病证方①小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

在《伤寒》:称之为泻心汤方。

②大泻心汤:黄连、黄芩、大黄、芍药、甘草、干姜。

在《伤寒》:称之为泻心汤,去干姜称之为芍药甘草汤。

③小补心汤:代赭石(一作牡丹皮)、旋覆花、竹叶、豆豉(一作山萸肉)。

④大补心汤:代赫石(一方作牡丹皮)、旋覆花、人参、甘草、干姜、竹叶、豆豉(一作山萸肉)。

在《伤寒》:去干姜、竹叶、豆豉,加生姜、半夏、大枣,称之为旋覆花代赭汤。

3.辨脾脏病证方①小泻脾汤:附子、干姜、甘草。

在《伤寒》:称之为四逆汤。

②大泻脾汤:附子、干姜、甘草、黄芩、大黄、枳实。

在《伤寒》:去枳实、黄芩,称之为四逆汤及大黄甘草汤。

③小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术。

在《伤寒》称之为理中汤或丸。

④大补脾汤:人参、甘草、干姜、术、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一作牡丹皮)。

在《伤寒》:去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变称理中汤。

4.辨肺脏病证方①小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

在《伤寒》:去大黄、芍药,加大枣,称之为称葶苈大枣泻肺汤。

②大泻肺汤:葶苈子、大黄、芍药、甘草、黄芩、干姜。

在《伤寒》:去大黄,加大枣变称葶苈大枣泻肺汤、黄芩汤和甘草干姜汤。

③小补肺汤: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一方作细辛)。

④大补肺汤: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一作牡丹皮)、细辛、地黄、竹叶、甘草。

5.辨肾脏病证方①小泻肾汤:茯苓、黄芩、甘草。

②大泻肾汤:茯苓、黄芩、甘草、芍药、干姜。

在《伤寒》:去茯苓加大枣,称之为黄芩汤和甘草干姜汤。

③小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

④大补肾汤:地黄、竹叶、甘草、泽泻、桂枝、干姜、五味子。

6.泻方五首:以救诸病误治、致生变乱者方①泻肝汤:救误用吐法。

枳实、芍药、代赭石、旋覆花、竹叶。

②泻心汤:救误用清下。

黄连、黄芩、人参、干姜、甘草。

在《伤寒》:去甘草,称之为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

③泻脾汤:救误用冷寒。

附子、干姜、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

在《伤寒》:去麦门冬、五味子、旋覆花,称之为干姜附子汤。

④泻肺汤:救误用火法。

葶苈子、大黄、生地、竹叶、甘草。

⑤泻肾汤:救误用汗法。

茯苓、甘草、五味子、桂枝、生姜。

在《伤寒》:去五味子,称茯苓甘草汤。

7.小补五脏方①养生补肝汤:蜀椒、桂枝、韭叶、芍药、芒硝、麻油。

②调神补心汤:旋覆花、栗子、葱叶、豆豉、栀子、人参。

③建中补脾汤:甘草、大枣、生姜、饴糖、芍药、桂心。

在《伤寒》:称之为小建中汤。

④宁气补肺汤:麦门冬、五味子、芥子、旋覆花、竹叶、白酨浆。

⑤固元补肾汤:地黄、山药、苦酒、甘草、薤白、干姜。

8.大补五脏方大补肝汤:养生补肝汤加羊肝。

大调神补心汤:调神补心汤加鸡心。

大建中补脾汤:建中补脾汤加牛肉。

大宁气补肺汤:宁气补肺汤加犬肺。

大固元补肾汤:固元补肾汤加猪肾。

以上有关五脏补泻方为共计为39首。

其中:药味相同原方出现于《伤寒》的有:栝楼薤白半夏汤、泻心汤、四逆汤、理中汤、小建中汤5方。

经加减变化的有:枳实芍药散、大柴胡汤、苓桂枣甘汤、枳实薤白桂枝汤、芍药甘草汤、旋覆花代赭石汤、大黄甘草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黄芩汤、甘草干姜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干姜附子汤、茯苓甘草汤等13方。

而小泻心汤、大补心汤、小补心汤、小补肺汤、大补肺汤、小泻肾汤、小补肾汤、大补肾汤、泻肝汤、泻肺汤、及大小养生补肝汤、调中补心汤、宁气补肺汤、固元补肾汤等18方在《伤寒》无对应的方证。

这就是说张仲景从五脏补泻方证中,选取了21首即一半的方证撰进《伤寒》。

第二部分:大小二旦六神方《辅行诀》记载:“陶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

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

具体方证为:1.正阳旦汤: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饴糖。

在《伤寒》:称小建中汤。

2.小阳旦汤: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芍药。

在《伤寒》:称桂枝汤。

3.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生姜。

在《伤寒》:去生姜,变称黄芩汤。

4.大阳旦汤:黄芪、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大枣、饴糖、人参。

在《伤寒》:去人参,变称黄芪建中汤。

5.大阴旦汤:柴胡、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黄芩、芍药。

在《伤寒》:去芍药,变称小柴胡汤。

6.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在《伤寒》:称麻黄汤。

7.大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生姜、大枣、石膏。

在《伤寒》:称小青龙汤。

8.小白虎汤: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在《伤寒》:称为白虎汤。

9.大白虎汤: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甘草、粳米、生姜。

在《伤寒》:去生姜,加人参,称竹叶石膏汤。

10.小朱鸟汤:黄连、阿胶、芍药、黄芩、鸡子黄。

在《伤寒》:称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11.大朱鸟汤:黄连、阿胶、鸡子黄、芍药、黄芩、人参、干姜、苦酒。

12.小玄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

在《伤寒》:称真武汤。

13.大玄武汤:茯苓、芍药、生姜、白术、附子、人参、甘草。

在《伤寒》:去甘草、生姜,称附子汤。

14.小勾陈汤:甘草、干姜、人参、大枣。

在《伤寒》:去人参、大枣,称甘草干姜汤。

15.大勾陈汤:生姜、甘草、人参、黄连、黄芩、半夏、大枣。

在《伤寒》:加干姜,称生姜泻心汤。

16.小腾蛇汤:枳实、厚朴、芒硝、甘草。

在《伤寒》:去甘草,加大黄,称大承气汤。

17.大腾蛇汤: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大黄、葶苈子、生姜(一作大枣)。

以上大小二旦六神方证共计是17个,对照《伤寒》,方证无变化的有:小建中汤、桂枝汤、麻黄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真武汤等。

方证有加减变化的有:黄芩汤、黄芪建中汤、小柴胡汤、竹叶石膏汤、甘草干姜汤、生姜泻心汤、附子汤、大承气汤。

惟有大朱鸟汤、大腾蛇汤在《伤寒》没有对应的方证名,但已含小朱鸟汤、小腾蛇汤方证于其中,因此,可以说,张仲景把大小二旦六神中的17方证全都撰入了《伤寒》。

第三部分:开窍救卒死方证《辅行诀》曰:“陶隐居云:中恶卒死者,皆脏气被壅,致令内外隔绝所致也。

仙人有开五窍以救卒死中恶之方五首”。

其五方为:1.点眼以通肝气方:矾石。

2.吹鼻以通肺气方:皂角、细辛。

3.着舌以通心气方:硝石、雄黄。

4.启喉以通脾气方:赤小豆、瓜蒂、盐、豆豉。

《伤寒》:去盐,称瓜蒂散。

5.熨耳以通肾方:戎盐、豆豉、葱白。

以上救急方5首中,启喉以通脾气方证,张仲景在《伤寒》撰为瓜蒂散方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