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论说技巧
论证方法——敬业与乐业
根据课上所讲知识 ,快速阅读P3页第6 题,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本文中作者是如何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2、选文第8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 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三则材料,哪一则更适合作选文的 事实论据?为什么? 材料参见试卷。
作业:完成试卷上的所有试题。
论证方法的作用
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 共 性 显得……(好处)。 个 性
运用了……论证方法,(好处或效果) 共 性 个 性 论证了……(论点), 共 性
答题格式
1、举例论证: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分论点或 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引用……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 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对比论证: 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 观点。 4、比喻论证: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 形象生动地论证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 易懂,易被接受。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 乐业 人类 生活 不二 法门 (最好 方法)
有业
敬业
乐业
1、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 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2、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 论或用推理证明论点的方法。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 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4、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 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 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 • • • • • • •
快速阅读“敬业”部分(6-7),理清论证思路 先明确: 论点:要敬业 顺序及论证方法: (1)什么叫敬业?道理论证。 (2)为什么要敬业?举例、道理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道理 答:作者为了要证明“要敬业”的论点,先用道 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什么是敬业,然后用举例、 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为什么要敬业,最后用 道理论证的方法()证明了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敬业与乐业》问题探究
《敬业与乐业》问题探究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
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2、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
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3、站在我们现在的人的立场上,谈谈梁启超的观点:为什么人必须为劳动而生活?为什么“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是否正确?人类或个体的生活,并不都是只有“劳动”,“休闲”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这里的“休闲”,不只是狭义的吃喝玩乐,还包括精神享受)。
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休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还在不断提高。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是鲜明的基督教新教伦理(参见马克斯· 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观点确定与论据的使用——以《敬业与乐业》为例
活动三:说一说
活动任务:除道理论据外,先生还用很多事例 规劝大学生们要“有业敬业乐业”,请加以概括, 并分析其论证的内容。
当大总统的人把当总统当正经事来做,拉黄包 车的人把拉车当正经事来做。
论证 “凡职业都是可敬的。”
百丈禅师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 论证 “有业之必要。”
百丈禅师、总统、拉车的、木匠、挑粪的。
虽天地之大,万物
之多,而唯吾蜩翼
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 标。
《庄子》
怎样做到敬 业?
正
之知。
坐这山,望那山,
一事无成。
……
不敬业的害
曾文正 处。
反
用志不分,乃凝于 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
神。
神。
《庄子》
强调敬业的
现在所处的位置上,做 素其位而行,不愿 好分内的事,不企求本
重要性。 《礼记》
正
乎其外。
分外的事。
名言
大意
出处 论述内容 正/反
主一无适便是敬。 主一无适,专一无杂念。《论语集注》什么是敬业?
虽天地之大,万物
之多,而唯吾蜩翼
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 标。
《庄子》
怎样做到敬 业?
正
之知。
坐这山,望那山,
一事无成。
……
不敬业的害
曾文正 处。
反
用志不分,乃凝于 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
神。
神。
《庄子》
强调敬业的
之多,而唯吾蜩翼
用心专一就可以达成目 标。
《庄子》
怎样做到敬 业?
正
之知。
坐这山,望那山,
一事无成。
……
不敬业的害
曾文正 处。
反
用志不分,乃凝于 用心专一,就能集中精
梁启超演讲稿《敬业与乐业》读后感5篇_读后感_
梁启超演讲稿《敬业与乐业》读后感5篇梁启超先生的演讲《敬业与乐业》,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们对待职业的态度问题,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敬业与乐业》的,欢迎阅读参考。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一)《敬业与乐业》是当年梁启超先生在上海给他学生的一篇演讲文章。
下面我就谈一谈自我对敬业和乐业的理解吧。
就敬业而言我理解是凡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忠于一件事,将全部精力集中到这件事上,心无旁骛,便是敬。
一个人是否有作为不在于他能做什么,而在于他是否尽心尽力地把所做的事做好。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这就是敬业。
梁启超以前这样说过:“敬业乐业是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是啊,当敬业意识植根于人们脑海里,那么做起事来就会用心主动,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从而获得更多的经验和取得更大的成就。
也只有敬业的人,才会在自我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不断地钻研学习,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才有可能为社会为国家做出崇高而伟大的奉献。
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庄子》中的佝偻丈人就无法把承蜩这样一件小事做到“经典”,做到“出神入化”;如果没有敬业精神,孔子的为人就不会做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境界。
作为一名规划战线上的一员更能体会到敬业的。
城乡的发展离不开规划,城乡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
一方应对于规划工作的性、严肃性都要求我们务必要有敬业精神,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的拓展也需要我们为未来城乡的定位、城乡的性质、城乡的文化、城乡的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方向定好位,同时也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去思考去研究,思想观念的转变和进步,工作方式的改善和提高,都会在城乡的未来体现出来。
所以好的规划才会有好的城乡发展,这些都需要一份敬业精神。
下面来谈谈乐业。
至于他的概念,我觉得书上写的那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已经足以诠释了。
人生能从自我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
凡做一件事,都要认为它是搞笑味的,做工苦,不做工更苦;被动与主动,能产生两种截然不一样的结果。
敬业与乐业,敬业的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敬业的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选自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大学者梁启超
先生的《饮冰室合集》。
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1922年8月14日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作的
演讲,运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举例论证:通过列举一些典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增强
说服力。
例如:
2、对比论证
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物进行对照、比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说理,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
例如:
佝偻丈人粘蝉
3、道理论证:运用讲道理的方法,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
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观点,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例如:
朱熹塑像
4、比喻论证:用人们所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观点的正确,可
以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
例如:
乒乓球比赛。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敬业与乐业》的中心论点包含“敬业”和“乐业”两个方面内容,文章的标题又是《敬业与乐业》,说明“敬业”与“乐业”两个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平行的、并列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第2~8段)分三个分论点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
第二部分三个分论点的关系是并列和层进的关系。
第一个分论点提出了“有业”的必要,而有业又是本文立论的基础。
第二分论点“要敬业”和第三分论点“要乐业”与第一个分论点间的关系应是层进式关系。
第一个分论点提出了“有业”的必要,和第二分论点“要敬业”、第三分论点“要乐业”的前后顺序不得改动,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因此,第一分论点和第二、三分论点间的关系是层进式。
第三部分是总结全文,把“敬业”和“乐业”概括为“责任心”和“趣味”,希望青年人都要“敬业”“乐业”,立足本职多作贡献,这一部分与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分述和综述的分总关系。
【资料拓展】《敬业与乐业》学案《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所作的演讲。
读过课文的同学想必一定能感受到大师的博学、幽默与平易吧,同时也一定会为他的演讲所折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语言通俗严密。
让我们一起走近大师,与大师对话吧。
一、整体感知(一)初读课文扫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亵()渎心无旁wù ( ) 强guō () 不舍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语境义(1)但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二)再读课文明内容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义?(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3.讨论并交流:作者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这跟我们平常所说的每个人做事对社会的贡献有大小之分有没有矛盾?二、分析揣摩(一)跳读课文理结构本文开头交代题目来源后就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第6课《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论证方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论证方法教学目标1、理解、识记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积累经典语句、格言。
2、梳理这篇演讲词的结构安排。
3、引导学生品味与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
4、初步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教学重难点1、教会学生判别“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两种论证方法2、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重点学习《敬业与乐业》一文中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二、知识链接1、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的一种文体。
2、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作者表达的观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论证方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三、分析文章1、速读课文,提取论点这篇演讲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敬业与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2、再读课文,梳理思路作者是从怎样具体的来阐释和论证中心论点的?提出中心论点——“敬业乐业”(1)有业之必要——前提(2-5)论证中心论点论述要敬业——基础(6-7)论述要乐业——最高境界(8)点题总结——勉励人们敬业乐业(9)3、理解论证、简要分析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有业的必要性。
道理论证,引用儒门和佛门的话,充分有力地论证了“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
技巧点拨:举例论证:列举了……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具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引用了……名言,充分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具有权威性。
4、摘录本课中的名言警句并深刻感悟。
再次研读课文,找出文中使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试着分析其作用。
(举例论证、道理论证)(1)、曾文正说:“做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敬业与乐业》(要用)解析
反 面 举 例 论 证
强 调 “ 有 业 ” 的 必 要 性
举百丈禅师的故事(第4 段)
正面举例论证 强 调 “ 有 业 ” 是 做 人 之 本
讲道理,得出“百行业为先,万 恶懒为首”的结论(第5段)
正反(有业、无业)道 理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敬业与乐业”的前提是“有业”,这一层为下文论述作铺垫。
请你试试 为“有业之必要”列出几条理由
引用儒家经典《礼记》、 道家经典《老子》中格言
第一部分
论引 点出 中 心
“我确信“敬业”与“乐业”四 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
第 一 层 : 论 述 “ 有 业 ” 的 必 要 引用孔子的话,举两 种人的事例(第2、3 段)
“饱食终日,无所 用心”之人
“群居终日,言不及 义,好行小惠”之人
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 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 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 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自己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 锻炼; 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自己带来精神上的满足;
1、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
1、有业; 2、敬业; 3、乐业.
2、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3、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4、作者是怎样分析”有业之必要” 的?举了哪些例子?
先谈有业的原因:有业是敬业的基础
无业的害处 反面论证 用孔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 七
议论文的语言
严密、准确
• 八பைடு நூலகம்• 九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论证结构: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的论证思路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的论证思路要说到敬业与乐业,首先你得知道梁启超在这方面可是相当有见地的。
他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绕过去的那种人哦。
1. 让我们先从敬业说起吧。
其实,敬业就是指对工作认真负责,尽心尽力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要想成功,就得先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懈努力,绝不打酱油,对自己的事业负责任,这可是很关键的哦。
1.1. 就像那句俗语说的,业精于勤,荒于嬉。
你得像蜜蜂一样勤劳,再加上一点点蜻蜓点水,才能有所收获。
如果你总是敷衍塞责,轻描淡写,那别人也是向你投降,你就别想做大事了。
1.2. 梁启超告诉我们,敬业是成功的基石,是榜样的力量。
如果你一心想要成功,就必须得认真对待每一个工作,持之以恒,从头做到尾。
不要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子想要成功,简直是做梦!2. 而乐业呢,就更有意思了。
乐业就是要在工作中保持快乐,通过自身的兴趣和激情来激发工作的动力。
想要工作不疲倦,那就得要有这股热情!2.1. 对于乐业来说,说起来简单,可要真正做到,就得好好琢磨琢磨。
每个人都有可能会遇到工作上的困难和挫折,怎么办呢?不要泄气,得有激情来支持你啊!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工作就像一场游戏一样,你会不会玩得更开心?2.2. 梁启超告诉我们,乐业就是要保持对工作的热爱和信心,把工作当成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负担。
只有乐在其中,不仅事半功倍,还会事半功倍呢!3. 有敬业也有乐业,唉呀才能事半功倍嘛!敬业和乐业,哪一个都不能少。
就像鱼不能离开水,兔子不能离开草原一样,成功与否就在这一马之间。
3.1. 要想成为一个大牛,那必须得两者都要有。
敬业是为了遵守规则,乐业是为了保持激情。
如果你能把两者都发挥到极致,那就是双管齐下,所向披靡了!3.2. 总结一句话,敬业是做事的态度,乐业是做事的动力。
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你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笑口常开,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不信你试试看,保准让你事半功倍!。
敬业与乐业
Hale Waihona Puke 论证“敬业” 有无运用“反面论证” 论证“敬业”,有无运用“反面论证”?
1. 劳作便是功德( 正),不劳作便是罪恶 劳作便是功德( (反)。 2.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 曾文正说: 坐这山,望那山,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 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 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 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 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 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 不敬业的害处, 己。(不敬业的害处,反)
发现频道
•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 因自己的才能、境地,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 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 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 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 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
评析质疑
辩证人生
• 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课文说: 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 并没有高下” 又说: 并没有高下”。又说:“我当木匠的做成一 张好桌子, 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 和国同一价值。 和国同一价值。” • 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 但也有人引用拿破仑的话说: 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 讨论:哪一个说得对?为什么? 哪一个说得对? 哪一个说得对 为什么?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
《敬业与乐业》说课稿7篇《敬业与乐业》说课稿1《敬业与乐业》选自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是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
文章开宗明义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最后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精神旨意。
全文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
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看,学习课文,意在引导学生感受先哲的思想风采,品味哲理,深入思考人生问题,丰富个性内涵。
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是教读课文的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积累经典语句、格言,体会演讲的口语特点。
本课的难点是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教学过程中,既要拓展学生的精神视野,又应尽量和学习生活体验相结合,在研讨探究中,大胆质疑,辩证地理解课文观点。
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开拓思路。
拟用两课时完成阅读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征引、旁骛、敬业乐群、断章取义、不二法门”等词语。
2、积累、背诵文中的经典语句、格言。
3、体会演讲的口语特点。
能力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
2、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3、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德育目标感受梁启超对人生与事业关系的宣讲,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2、体会演讲的口语特点。
教学难点:真切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旨意。
教学方法:1、诵读法。
这篇演讲词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大量引用经典、格言。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观点和思路,体会口语和演讲特色。
2、研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研讨,深层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同时对文中的观点大胆质疑问难,辩证理解人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判质疑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摄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诵读,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路,研讨“敬业与乐业”精神的深层内涵。
《敬业与乐业》知识讲解
原国足教练米卢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
这句话让很多人记住了,也引发了很多人的思考。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近代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篇宣讲人生与事业关系的演讲词——《敬业与乐业》,在感知先哲思想风采中,去思考自己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领悟人生价值。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文体,积累重要词语,识记文中出现的经典语句、格言。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理解“敬业与乐业”的主旨,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3、初步学习“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
4、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子、哀时客、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资产阶级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十七岁中举,后随其师康有为参与维新变法,事败后流亡日本,在当地创办《新小说》杂志,并与孙中山等革命人士来往密切。
回国后又曾组织进步党争取宪政。
192O年后.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南开任教授,并专心著述。
梁启超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学术遗产,成为一代宗师。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中国文坛上影响最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2、了解演讲的基本知识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要求:①认清对象.这里讲的是针对性。
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敬业与乐业》
四、课文多处引用古代典籍的论述想想它们的意思和作用.
礼记:敬业乐群 老子:安其居,乐其业
提出敬业乐业的论点
论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意思是无所事事的人难以培养,从反面论证说明无业的 害处.
朱子:主一无适便是敬 意思是专事专心,就可以达到目的的道理
二、为什么要敬业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职业作 事例论据
三、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引用庄子、曾文正、孔子和法国学 者的论述做理论论据
作者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一、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
乐
二、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身入其中 奋斗前去 比较骈进 省却烦闷
第三部分:总结全篇,勉励人们敬业乐业
重申含义:敬业即是责任 心,乐业即是趣味.
探究活动
思考: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敬业和乐业的观点, 你最信服的是哪一点你有没有不同意见说说你持这种意见 的理由.
一."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二.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三.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四.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五.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六.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七.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 地间第一等人.
二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三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四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旁骛佝w偻ù 承蜩亵ti渎áo 骈进强pi聒án
gōulóu xiè qiǎngguō
词语
一、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 友相对很融洽.
二、安居乐业: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
三、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 的一句或一段.断:截取.
C正反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 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 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 为什么呢? 为什么呢?(四点原因)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四点吗?
第一: 第一:身体力行得快乐 第二: 第二:刻苦奋斗有快乐 第三: 第三:竞争取胜找快乐 第四: 第四:远离无聊就快乐
中心意思: 中心意思: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 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 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 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 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 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 乐业的精神, 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 活。
本文除了条理清楚以外,运用了 很充实的论据:
事实论据:有在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 事实论据:有在生活中的实例;有古代、 外国名著中的事例, 外国名著中的事例,有作者亲身经历中卓 有成效的经验。 有成效的经验。 道理论据: 道理论据:主要是古人流传至今的名言警 句。
第二部分论证结构:
(3、4自然段) 自然段)
敬业:是什么 为什么——怎么办 敬业:是什么——为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并 列 关 系
自然段) (5、6自然段) 、 自然段
乐业:应该乐业 乐业:应该乐业——分四点说明 分四点说明
什么是敬业?
朱子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 朱子说: 主一无适便是敬。 话讲,凡做一件事, 于一件事, 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 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 一点不旁鹜, 到这事上头, 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鹜,便 是敬。 是敬。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体会 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
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
总 —— —— —— 分 总
第一部分: 自然段) 第一部分:(1自然段)——引论部分 自然段 引论部分 揭示全篇论述的中心 —— 我确信“敬业乐业” 我确信“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四个字 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第二部分:( 自然段) :(2-6自然段 本论部分★ 第二部分:( 自然段)——本论部分★ 本论部分 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 自然段) :(7自然段 第三部分:( 自然段)——结论部分 结论部分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全篇
《敬业与乐业》
提出论点——分析论点——得出结论
人 各 有 志 , 那 你 的 志 向 是
……
官员
演员
医生
教师
律师
商人Leabharlann 修鞋匠清洁工军人梁启超
旁骛 ( wù)
(tiá ) o 承蜩 n 骈进 ( piá )
佝偻 (gōulóu )
亵渎 ( xiè)
强聒(qiǎngguō)
梁启超(1873— 1929),中国近代维 新派领袖、学者。字 卓如,号任公,又号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 会人。清光绪举人。 其著作编为《饮冰室 合集》。
举 讲 例 道 子 理
作者是怎样论述“敬业”的必要性的?
1、什么叫敬业?
引用朱子的话做理论论据 列举两个地位悬殊的 职业作事例论据 引用《庄子》、曾文 正、孔子的论述做理 论论据
2、为什么要敬业? 3、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我确信“敬业乐业” 四个字,是人类生 活的不二法门。
1.作者为何提出“有业之必要”?为了证明这点,作 者运用了哪些论据?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阐明?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人生百年, 立于幼学。——梁启超
《敬业与乐业》 是梁启超先生于70 多年前在上海中华 职业学校为学生所 作的演讲,对学生 进行职业道德启蒙 教育,有很强的针 对性。
演讲: 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 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 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
要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对于所作的事情 要生出敬意,从而认真的做好,并在做事中 发现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发牢骚。 不局限于狭义的谋生职业, 它同样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 值的事情;不只限于成人的工作, 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
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 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 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 类合理的生活。
敬业与乐业中的议论方法
敬业与乐业中的议论方法我琢磨敬业与乐业中的议论方法也有段时间了,总算有点自己的小想法。
咱先说个例子吧,就像梁启超在文章里可能用到了举例论证这一招。
比如说他讲到一些职业的艰辛与乐趣时,可能提及某些工匠专注于手中的活儿那种状态。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没太当回事,后来自己写类似议论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这可太有用了。
我以前写篇议论环保工作者敬业乐业的文章,就只在那干巴巴地说他们怎么敬业,一点吸引力都没有。
后来我想梁启超都能列举具体的事,我也试试。
我就提到一个环保工作者每天清晨起来去清理街道,即使是大冬天手都冻僵了还一丝不苟,就这么一个例子,文章立马就生动不少,这就是从梁启超那得到的启发,原来举例论证能让从抽象的观点变得具体可感。
还有对比论证呢。
我自己在尝试理解敬业与乐业的时候,就试着自己找反义词去对比。
像敬业对应不敬业,乐业对应愁苦工作的状态。
我本来想在文章里写公司里敬业乐业的员工和那些吊儿郎当混日子员工的区别的。
可我那时候没把握好度,写出来的文章就像是在贬低那些不敬业的员工了,感觉有点不太恰当。
后来我懂了对比论证得客观,主要是强调敬业与乐业的积极意义,而不是去攻击反面的。
讲道理也是敬业与乐业文章里议论方法的一大部分。
梁启超肯定是个讲道理的高手。
我就想呀,这道理要怎么讲才好呢。
我自己试过拼凑一些名人名言,觉得这样能增加说服力。
可结果文章就成了名人名言大杂烩了,把自己的观点都给淹没了。
真正要学梁启超那样,在对敬业和乐业观点阐述的时候,有条理地一步一步把原因,意义,价值等说清楚,就像在轻声给朋友解释为什么要敬业乐业一样自然而然,不能操之过急。
论说文中的比喻论证也不能少啊。
我还真不太能很快就想出来好的比喻,就像我想解释敬业的人对待工作就像匠人对待他们精心雕琢的作品一样,但是找这种合适的比喻可不容易。
但一旦有了好的比喻,文章可读性就增强太多了。
要想把敬业与乐业中的议论方法都搞清楚,真得自己多写几篇文章实践实践,还得好好分析梁启超这样高手的写法,从失败里头总结教训,从成功里头汲取经验,慢慢就会有进步的。
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敬業與樂業梁啟超
一、點題:提出敬業與樂業是人生應有態度的中心論點。
第1段
二、說明有業的必要。
第2-5段
三、說明什麼是敬業,業有什麼可敬。
第6-7段
四、闡述樂業。
第8-9段
五、鼓勵大家敬業樂業。
第10段
修辭:設問、反問
反問:加強語氣。
設問:先提出問題,再把答案說出來,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及思考。
內容表解《敬業與樂業》
說明題目來源:敬業--《禮記》;樂業--《老子》點題
提出中心論點:敬業樂業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論據――語例:孔子;事例:百丈禪師
論述有業之必要
結論――「人人都要有正當職業,人人都要不斷的勞作。
」
「敬」的定義――朱熹、作者
論述「敬業」職業神聖,故可敬。
――設例:大總統—拉黃包車的
敬業才是人類合理生活。
敬業的原因
不敬業會把事情做糟,害了自己。
痀丈人:「唯吾蜩翼之知。
」
語例曾文正:「坐這山,望那山,一事無成。
」
怎樣才是敬業莊子:「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
孔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
設例――本匠-政治家事例:英國人-法國人
正確的「苦樂觀」――設例:賭錢、吃酒
論述「樂業」兩等「苦人」
發掘職業的樂趣
結論――語例:孔子自述生平
「敬業」即「責任心」
結論「樂業」即「趣味」
人類合理的生活是:敬業、樂業
作法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梁启超《敬业与乐业》论说技巧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匠心独具深入浅出
──谈梁启超《敬业与乐业》的论说技巧
魏颖卢政
《敬业与乐业》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先生1922年应上海中华职业学校的邀请,向该校的师生做的一篇讲演辞。
1920年,在欧洲游学了近两年的梁启超先生回到祖国。
此时的他逐渐疏远了政治与仕途,转而专心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
1921年,他在北京和天津的高校作了多场演讲;第二年,他应南方各社会团体的邀请,赴南通、上海和南京等地讲学。
《敬业与乐业》正是8月14日他在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所作的演讲,演讲稿曾发表在8月18日的《时事新报·学灯》上。
此后,商务印书馆将这次江南讲学的演讲稿加以整理,出版了三卷本的《梁任公学术讲演集》,本文也收入其中。
作为熟悉学校情况、关心学生发展、有丰富生活阅历、事业有成的知名学者,梁启超先生在这篇讲演中无论是选择题目,还是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处处
都显露匠心。
从作者的讲演题目,或者说主题的确定来看,梁启超先生显然是经过精心选择的。
一来是与中华职业学校有关:中华职业学校成立于1917年5月,主要创办人是著名的教育家黄炎培先生。
黄先生一生致力于推广“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1]的职业教育,提倡“社会化”“科学化”的“大职业教育主义”,他为中华职业学校拟定的校训是“敬业乐群”。
而当年梁启超先生曾参与过中华职业学校的创建,也是黄炎培先生职业教育理念的赞同者。
由此不难推想,他以“敬业和乐业”作为这次演讲的题目,显然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二来,讲演的对象都是有志投身社会工作、为就业做准备的学生,他们都面临职业的选择,因此作者便用与职业有关的题材,以“敬业与乐业”为题发表演说,借以慰勉该校的学生,希望学生们将来能“敬业乐业”,引导他们各尽自己的力量贡献社会,同时也从自己的职业中享受到乐趣。
敬业与乐业,也是梁启超先生一惯的追求。
早在这次演讲之前,梁启超便曾在多个场合阐述过类似的观点。
1921年12月11日,他应哲学社的邀请,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作了题为《“知不可而为”主义与“为而不有”主义》的演讲,对这一见解的分析更为细致:“诸君读我的近二十年来的,便知道我自
己的人生观是拿两样事情做基础:‘责任心’,‘兴味’。
……我半生来拿‘责任心’和‘兴味’这两样事情做我生活资粮,我觉得于我很是合宜。
”[2]这种观点也是对当时中国传统等级观念的一种抨击。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中国人的职业观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的目的则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种官本位的文化,对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极度蔑视,于是人们纷纷把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
因此,客观上讲,梁启超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如此,一次普普通通的演讲,既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与教育要求一致,又兼顾了听众的需要,宣扬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还抨击了社会积弊,矫正世风,可谓一举数得。
所以说,仅从演讲的选题上就足以看出作者的良苦用心。
说理细密,层次鲜明,思路清晰,逻辑严谨,说服力极强。
演讲一开始,作者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
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
最后,又用“责任心”和“趣味”总结全文旨意。
全文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比如在论证“敬业”问题时,作者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
心致志、心无旁骛。
接着,提出“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
作者从人类生存的需要(为生活而工作)与个体生活的意义(为劳动而生活)出发,论证“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
在作者看来,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在职业的神圣性质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
因此,“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至于该做哪一种劳作,全看“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只要“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于是,他又设问:“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再次回到“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是敬”。
“敬业”是一种“境界”,但仅有“发愤忘食”的“敬业”还不够,“乐以忘忧”的“乐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
在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要淘神费力;对于无法逃避的事,与其“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不如寻找出乐趣。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为什么呢?”在这句设问下面,作者列出了四个理由。
这四个理由,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相信任何一个曾经专注于某项工作或事务的人,都会有同感和共鸣。
演讲最后,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
“乐趣”,强调“人类的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
君和我一同受用!”由上足以说明,这是一篇论证层次鲜明、论据丰富多样、具有很强说服力的讲演稿。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