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

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在进展不绝提速的社会中,制度对人们来说越来越紧要,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做事规程或行动准则。

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把握了吗?下面是我细心为大家整理的软件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篇一(一)总则第一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对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接受计算机对企业进行管理,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途径。

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推广应用计算机管理,对加添工厂经济效益将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计算机的管理和使用第二条归口管理单位1、微型以上档次的计算机管理单位为企业管理科。

2、过程掌控的计算机(紧要指单板机)管理为总师办。

(以下内容不包含实时掌控用单板机)第三条管理员职责1、负责计算机运用的长远规划。

2、依据资金的布置,负责机器及外设、备件的计划、采购。

3、负责软件的开发规划订立,组织开发成绩鉴定。

4、与教育部门使用,组织计算机技术培训。

5、对分散使用的计算机进行不定期的检查。

第四条硬件使用1、各单位使用计算机,需提出上机申请,经批准后按规定机型、外设使用。

2、上机申请分为:单次上机、每月定时上机、每日定时上机三类。

3、软件开发,上机时间较多的单位,可以申请配置机器。

第五条软件管理1、各单位需开发的应用软件,应向企管科提出申请。

2、应用软件的开发分为自力开发、协作开发、委托开发三类。

3、企管科负责与外单位在有偿或对等的基础上进行软件交流。

(三)软件开发任务书的编制与审批第六条编制依据1、厂部对软件开发的总体及项目的要求;2、各单位要求开发的项目;3、设备及软件开发人员的本领。

第七条任务书内容1、软件名称;2、软件应能实现的技术性能;3、软件的操作环境;4、更高层次软件对开发软件的要求;5、工作进度计划;6、设计组织机构、人员布置、协作单位情况;7、经费预算。

第八条任务书的审批设计任务书编制完成后,由企管科组织有关科室进行审议,认定可行后,由企管科科长批准。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精选8篇)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精选8篇)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一、管理制度的主要特征1、权威性管理制度由具有权威的管理部门制定,在其适用范围内具有强制约束力,一旦形成,不得随意修改和违犯;2、完整性一个组织的管理制度,必须包含所有执行事项,不能有所遗漏,如发现或新的执行事项产生,应相应的制定管理制度,确保所有事项“有法可依”;3、排它性某种管理原则或管理方法一旦形成制度,与之相抵触的其他做法均不能实行;特定范围内的普遍适用性。

各种管理制度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所有同类事情,均需按此制度办理;4、可执行性组织所设置的管理制度,必须是可执行的,不能偏离组织本身事务,成为一纸空文;5、相对稳定性管理制度一旦制定,在一般时间内不能轻易变更,否则无法保证其权威性。

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当现行制度不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情况时,又需要及时修订。

6、社会属性因而,社会主义的管理制度总是为维护全体劳动者的利益而制定的。

7、公平公正性管理制度在组织力对每一个角色都是平等的,任何人不得在管理制度之外。

二、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精选8篇)管理制度是组织、机构、单位管理的工具,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运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管理,提高软件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软件的系列化、标准化和商品化的进程,根据建设部《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软件系指计算机程序及其有关文档。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交通部水运工程建设系统直属院(局)级单位开发的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的管理。

地方交通厅所属水运系统设计院开发的水运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交通部基建管理司是水运工程设计计算机软件管理的主管部门,负责国家或部下达的软件(国家和部科技攻关项目除外)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审定、登录和推广工作;各直属院(局)自行开发的项目,一般由立项单位管理,对应用价值高、通用性强的优秀软件,经批准后也可纳入部级管理。

企业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企业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企业软件安全管理,保障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范和降低信息安全风险,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涉及信息系统的软件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应用软件等。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软件安全管理,从源头预防信息安全风险。

2. 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建立统一的软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3. 技术与管理并重:在技术手段保障的基础上,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

4. 及时更新、持续改进:根据安全形势变化,及时更新管理制度,持续改进安全管理工作。

四、管理职责1. 企业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1)制定和修订企业软件安全管理制度;(2)组织、指导、监督各部门落实软件安全管理工作;(3)协调各部门解决软件安全问题;(4)对软件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总结。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1)组织实施本部门软件安全管理工作;(2)对本部门软件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和报告;(3)确保本部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3. 各部门员工负责:(1)遵守企业软件安全管理制度;(2)发现软件安全问题,及时报告;(3)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软件安全管理工作。

五、管理措施1. 软件采购与部署:(1)选择具有良好信誉和较高安全性的软件供应商;(2)对采购的软件进行安全评估,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3)按照规定流程进行软件部署,确保软件安全。

2. 软件更新与维护:(1)定期对软件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修复安全漏洞;(2)定期更新软件补丁,确保软件安全;(3)对软件进行定期维护,提高软件性能和安全性。

3. 安全配置与管理:(1)根据安全需求,对软件进行安全配置;(2)对软件使用权限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未授权访问;(3)定期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确保安全配置得到有效执行。

4.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1)定期开展软件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2)宣传软件安全知识,普及安全防护技能;(3)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软件安全防护,共同维护企业信息安全。

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系统在企业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软件安全管理工作的日益复杂和重要。

为了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信息安全。

二、软件系统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1. 确保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信息资产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2.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3. 加强对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和领导。

4. 建立健全的软件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保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管理措施等。

5. 做好软件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制定工作。

三、软件系统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1. 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委员会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委员会是软件系统安全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审议和决定软件系统安全管理的重大事项。

2. 安全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是负责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部门,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2)建立健全软件系统安全档案和安全管理制度;(3)组织开展软件系统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4)开展软件系统安全评估和审计工作;(5)制定软件系统安全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

3. 软件系统管理员软件系统管理员是负责软件系统安全管理的具体执行人员,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软件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2)负责软件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漏洞修复工作;(3)负责软件系统的安全监控和风险预警工作;(4)负责软件系统的安全事件处置和安全报告工作。

四、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1. 安全准入管理(1)软件系统安全准入原则:严格按照“谁制定、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开展软件系统安全准入工作;(2)准入审批流程:确保软件系统安全准入符合公司相关规定,按照准入审批流程进行安全准入审批。

2. 安全配置管理(1)安全配置原则:严格按照“最小权限原则”开展软件系统安全配置管理;(2)安全配置标准:建立健全软件系统安全配置标准,规范软件系统安全配置工作;(3)安全配置审核:对软件系统安全配置进行定期审核和检查,确保符合公司安全配置标准。

IT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IT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

IT基础设施与信息技术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更好地规范和管理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依据国家相关法规法规定,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相关部门和员工。

第三条定义•IT基础设施:指包含计算机硬件、网络设备、服务器、数据库等在内的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基础设备和资源。

•信息技术: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等相关技术。

•管理负责人:指相关部门的主管或有关岗位负责人。

第二章 IT基础设施管理第四条资产登记与管理1.全部IT基础设施资产均需进行登记,包含设备型号、序列号、购置日期等相关信息,并建立资产台账。

2.资产管理员负责资产的分类、统计、盘点和维护工作,并及时更新资产台账。

3.每位员工在领用和归还IT设备时,需填写相关登记表格,并由资产管理员确认。

4.资产损坏、遗失或报废应及时上报,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第五条安全管理1.全部IT基础设施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2.网络设备的安装和配置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包含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3.数据库的访问掌控要严格,只有经授权的人员才略访问和修改相关数据。

4.管理员账号应设置多而杂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第六条系统备份和恢复1.应定期对IT系统的数据进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2.备份数据需存储在安全且可靠的位置,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发生时能够进行及时的恢复。

3.订立认真的系统恢复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以验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第七条软件采购和使用1.购买和使用的软件必需符合版权法律要求,不得使用盗版软件。

2.软件的采购应依照公司的采购流程进行,确保合法、合规。

3.使用软件需经过授权,不得私自安装和使用未经批准的软件,避开引入安全风险。

4.软件的安装和更新应及时进行,保持软件的最新版本和补丁。

第三章信息技术管理第八条系统开发与维护1.系统的开发和维护应依照项目管理的原则进行,订立认真的开发计划和需求规格,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软件系统安全之管理制度

软件系统安全之管理制度

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然而,软件系统安全事件频发,给国家、企业和个人带来了严重损失。

为了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建立健全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展开论述。

二、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内容1. 安全组织架构(1)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工作。

(2)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2. 安全策略制定(1)制定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企业内部规定的安全策略。

(2)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安全策略,确保系统安全。

3. 安全漏洞管理(1)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发现并修复安全漏洞。

(2)建立漏洞库,对已知漏洞进行跟踪、更新和修复。

4. 访问控制管理(1)实施严格的用户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确保用户权限与实际需求相符。

(2)定期审计用户访问记录,及时发现异常行为。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1)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

(2)建立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

6. 系统安全审计(1)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

(2)建立安全事件报告和处置制度,确保安全事件得到有效处理。

7. 安全教育与培训(1)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技能。

8. 应急预案与演练(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安全事件应对流程。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三、实施与监督1. 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3. 加强对安全工作的监督,确保安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四、结语软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软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防护能力,为我国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一、制度概述为了保障企业的IT基础设施的正常运作以及网络的安全稳定,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公司信息安全,特订立本《IT基础设施与网络运维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部门,全部员工都必需遵守并执行。

二、IT基础设施管理1.IT基础设施规划–公司的IT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由IT部门负责,并依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更新和调整。

–IT基础设施包含硬件设备、系统软件、网络设备及服务器等,必需经过严格的选型和采购流程,符合公司的需求和标准。

2.IT设备管理–全部IT设备必需在IT资产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和管理,包含设备的型号、品牌、序列号、配置信息等,确保资产的安全可追溯。

–设备的保管和使用由使用部门负责,必需做好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提交维护和修理申请并记录维护和修理情况。

–设备报废必需经过IT部门审批,并进行合规的处理,严禁私自处理。

3.软件管理–全部软件必需经过合法授权和注册,禁止非法复制、传播以及使用盗版软件。

–IT部门负责软件的安装、升级和维护,并及时更新软件的补丁和安全更新。

–员工使用软件时必需遵守软件的许可协议和使用规定,禁止私自安装未经许可的软件。

4.数据备份与恢复–全部紧要数据必需进行定期备份,并保管在安全可靠的地方,确保在硬件故障、系统瓦解或人为失误等情况下能够及时恢复。

–定期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确保备份能够正常工作。

–IT部门负责订立备份策略和恢复方案,并搭配各部门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演练。

三、网络运维管理1.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只能由授权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禁止非授权人员私自调整或更改网络设备的配置。

–IT部门负责网络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网络故障,并录入故障记录和处理情况。

2.网络安全管理–IT部门负责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包含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和防范、网络访问掌控等。

–禁止在公司网络中传播和使用病毒、木马、恶意软件等危害网络安全的程序,必需定期进行安全巡检和漏洞扫描。

基础软件管理制度

基础软件管理制度

基础软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企业基础软件管理,提高信息化运维效率和安全性,保障企业正常运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全体员工,包含内部员工、外包人员、临时员工及访客等。

第二章基础软件使用规定第三条软件采购管理1.全部基础软件的采购需经过采购部门的审批,而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

2.采购部门应建立软件采购档案,记录软件名称、版本、许可证信息、购买时间等相关信息,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归档。

3.软件采购应依据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规划,避开重复采购和资源挥霍。

第四条软件安装和配置规定1.全部基础软件的安装必需经过信息技术部门的授权和引导,并记录相关信息。

2.在安装前,用户需查询软件是否具备兼容性和安全性,确保软件来源可靠。

3.用户应依据软件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配置,避开显现冲突和功能受限等问题。

第五条软件升级和更新规定1.信息技术部门应定期收集和筛选基础软件的升级和更新信息,进行评估和测试后,通知用户进行升级。

2.用户应立刻升级软件,以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如有特殊情况不能立刻升级,需提前向信息技术部门申请,并遵从相关流程。

第六条软件许可证管理1.采购部门应建立软件许可证档案,记录软件的许可证信息、使用范围和期限等相关信息。

2.用户在使用软件时应遵守软件许可证的使用管束,不得超范围或超期使用。

3.用户在离开企业之前,应自动上报所使用的软件许可证情况,归还或注销相关许可证。

第七条软件补丁和漏洞修复1.信息技术部门应定期监测基础软件的补丁和漏洞情况,及时修复漏洞,确保软件的安全性。

2.用户应搭配信息技术部门的工作,及时安装软件补丁,提高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非法软件使用管理1.未经采购部门审批并购买的软件,禁止在企业内使用。

2.员工不得私自下载、安装及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不得将企业的基础软件用于个人目的或非授权用途。

第三章基础软件管理责任第九条信息技术部门责任1.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基础软件的管理和维护工作。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4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维护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信息资源的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所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软件等。

第四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管理是指对设备的采购、配置、使用、维修、报废等全过程的管理。

第五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管理的目标是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第六条设备采购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需提出采购申请书,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七条设备采购需制定采购目录,明确设备的品牌、型号、配置要求等。

采购过程需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包括采购人员、供应商、价格、数量等。

第八条设备采购应优先选择官方授权的正规渠道购买,并保留相应的购买凭证和维修保修卡等。

第九条设备采购到达后,应按照规定的配置安装设备,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验证工作。

第十条新购设备应记录设备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资产编号、网络地址、安装位置等。

设备信息需录入资产管理系统,并进行备份。

第十一条设备配置应根据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采用适当的配置方案。

对已有设备的配置变更需提出变更申请,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第十二条设备配置的变更需记录变更的具体内容、原因和处理结果,并及时更新设备信息。

第十三条设备配置需定期检查,确保设备的配置符合安全要求和性能要求。

第四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四条设备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手册进行操作,禁止未经授权进行操作或篡改设备配置。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过程中应加强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日志的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问题。

第十六条设备使用需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工作,包括系统补丁的安装、病毒库的更新等。

第十七条设备使用需遵守安全规范,包括禁止在设备上安装非法软件、禁止从未知来源下载和安装软件等。

第五章设备维修管理第十八条设备维修需按照统一的维修流程进行,包括故障报修、维修申请、维修派工、维修记录等。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对基础软件系统的运行进行安全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以下是一个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1. 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权利,并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2. 安全保密制度:对基础软件系统中的信息、数据和知识进行分类、保密和管理,并建立保密责任制度。

3. 安全审计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的安全审计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审计和检查。

4. 安全测试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制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能和稳定性。

5. 安全备份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的定期备份制度,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恢复性。

6. 安全培训制度:对基础软件系统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技能。

7. 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的安全事故处理制度,及时处理和报告安全事故。

8. 安全监控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的安全监控制度,对系统的安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

9. 安全更新制度:建立基础软件系统的安全更新制度,及时更新系统的安全补丁和版本。

10. 安全评估制度:定期对基础软件系统进行安全评估,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

通过以上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管理和控制基础软件系统的安全风险,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系统中的信息和数据安全。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海南电网公司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规范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全配置和日常操作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海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本部、分公司,以及直属各单位的信息系统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运行。

其他联网单位参照执行。

第二章操作系统运行管理第三条操作系统管理员、审计员的任命操作系统管理员、审计员的任命应遵循“任期有限、权限分散”的原则;对每个操作系统要分别设立操作系统管理员、审计员,并分别由不同的人员担任。

在多个应用系统的环境下,操作系统管理员和操作系统审计员岗位可交叉担任;操作系统管理员、审计员的任期可根据系统的安全性要求而定,最长为三年,期满通过考核后可以续任;操作系统管理员、审计员必须签订保密协议书。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
应包括以下内容:
1. 机房进出管理:规定机房只允许专业人员和授权人员进出,要求人员在进入机房前进行身份验证,并留下相关记录。

2. 机房门禁控制:安装门禁系统,限制进出机房的人员和时间,确保机房的安全。

3. 设备接入控制:规定只有经过授权的人员才能接入机房设备,禁止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更改、移动设备。

4. 密码管理:要求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密码,禁止将密码告知他人,严禁使用弱密码或使用默认密码。

5. 安全摄像监控:在机房内外设置安全摄像监控系统,监控机房设备和环境的安全状况。

6. 防火防爆措施:安装火灾报警器、灭火系统和防爆设备,确保机房安全。

7. 机房温湿度控制:保持机房内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防止设备损坏。

8. 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机房设备和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9. 安全备份与恢复:定期备份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安全,并制定恢复时机和程序。

10. 安全策略管理:制定机房安全策略,明确各项安全措施和规范,对违反制度者进行追责。

11.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组织机房安全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12. 应急响应与故障处理: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明确故障处理流程和责任分工,及时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事件。

以上是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的一些建议内容,具体的制度需要根据机房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基础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规范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行为,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公司基础软件系统的人员。

第三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包括但不限于:系统管理员、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第四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本管理制度,严格遵守公司相关安全规定。

第五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诚实守信,保护公司信息安全。

第六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培训,不断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第七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系统安全漏洞,并及时修复。

第八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离职或调岗时,应当将其使用的账号、权限交由上级主管处理,对基础软件系统的数据进行安全处理。

第九条如无特殊说明,本管理制度于全公司范围内执行。

第二章基础软件系统使用行为规范第十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得进行非法操作。

第十一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妥善保管自己的账号和密码,不得将账号和密码泄露给他人。

第十二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保证自己的操作行为合法、合规,不得进行非法操作。

第十三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合理使用系统资源,不得进行滥用。

第十四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应当妥善保管公司机密资料及数据,不得私自复制、泄露或篡改。

第十五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积极配合公司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紧急漏洞修复。

第十六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不得私自安装或卸载软件,不得篡改系统设置和配置。

第十七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离职或调岗时,应当将自己的工作区域整理干净,不得留下任何机密资料或数据。

第十八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不得故意损坏系统设备,不得干扰系统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发现系统漏洞或安全隐患时,应当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并积极配合处理。

第二十条基础软件系统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公司的其他相关安全规定。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网络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网络维护管理制度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与网络维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司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网络的正常运行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本规章制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公司全部员工,包含全职员工、兼职员工、临时员工和承包商等。

第三条定义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指公司供应的包含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设备等在内的信息技术设施。

2.网络:指公司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及其相关设备和技术。

第二章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第四条责任与权限1.公司设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负责统一管理和维护信息技术基础设施。

2.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有权订立和修改相关管理规定,并对其执行进行监督。

3.其他部门的员工应乐观搭配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的工作,并依照规定使用相关设施和系统。

第五条设备管理1.公司的信息技术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员工在使用信息技术设备时,应依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禁止私自更改、移动或损坏设备。

3.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报告,并搭配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第六条软件管理1.公司的软件系统应使用正版软件,并依照软件许可协议和公司规定使用。

2.员工使用软件时,应严格遵守软件使用规定,禁止私自安装、卸载或修改软件。

3.发现软件异常或存在漏洞时,应及时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报告,并遵守相关处理流程。

第七条信息安全管理1.公司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信息和数据的安全性。

2.员工应遵守信息安全管理规定,妥当保管个人账号和密码,并定期更改密码。

3.禁止非授权人员对公司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进行访问或进行未经授权的操作。

4.发现信息安全漏洞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管理部门报告。

第三章网络维护管理第八条网络使用规定1.公司的网络供员工正常工作和学习使用,禁止进行与工作无关的游戏、娱乐等非正常活动。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基础软件系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基础之一,其运行安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稳定运行和数据的安全性。

为了保障基础软件系统的运行安全,制定一套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份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范本,以供参考和借鉴。

二、制度背景(1)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基础软件系统在企业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

(2)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数据泄露等问题,对企业运营造成严重影响。

(3)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系统安全的基础和保证。

三、管理责任(1)明确责任主体:企业应明确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等。

(2)责任分工:指定相关责任人,明确其职责和权限,确保各方在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中承担相应的职责。

(3)保密责任:对涉及到的敏感信息和数据要进行保密,严禁泄露。

四、运行安全管理措施(1)身份验证:用户在使用基础软件系统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保障系统的访问权限。

(2)访问控制:设置权限管理机制,对系统中的不同功能和数据进行访问控制,确保只有获得授权的用户才能进行操作和访问。

(3)密码安全:强制要求用户设置复杂的密码,并定期要求更换密码,防止密码泄露和猜测。

(4)网络安全:加强网络设备的安全管理,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手段,保障系统在网络上的安全。

(5)数据备份:定期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并进行相应的校验,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漏洞修复:及时更新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和补丁,避免被黑客利用。

五、应急响应措施(1)安全事件通知:发现安全事件时,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和管理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安全事件调查:对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再次发生。

(3)恢复与修复:对受到攻击或病毒感染的系统进行恢复和修复,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4)记录与报告:做好安全事件的记录和报告工作,为今后的事后分析和应对提供参考。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范本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范本

机房硬件软件设备安全使用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一、为确保机房硬件软件设备的安全使用,保护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用户的合法权益,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机房内的所有硬件软件设备的使用人员。

三、机房硬件软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不得借用他人或转借他人进行使用。

四、机房硬件软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第二章硬件设备使用规定一、机房内的硬件设备只能由授权人员使用,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擅自操作、拆卸或更改配置。

二、硬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上级报告。

三、硬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遵守设备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不得以个人意志随意更改设备设置。

四、硬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注意设备的环境管理,保持机房内温湿度恒定,防止灰尘、湿气等不良因素对设备的损害。

五、硬件设备的使用人员不得私自移动设备或更改设备的连接线路,如有需要,应事先向上级申请并获得批准。

第三章软件设备使用规定一、机房内的软件设备只能由授权人员使用,未经授权人员禁止擅自操作、修改或删除程序文件。

二、软件的安装应当遵循统一的部署规范,不得私自安装任何未经授权的软件。

三、软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注意软件的授权情况,未经授权的软件禁止在机房内使用。

四、软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对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软件设备的使用人员不得对软件进行逆向工程、破解或盗版行为,一经发现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章安全管理规定一、机房硬件软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并妥善保存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二、机房硬件软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漏洞并及时更新补丁,确保设备的安全性。

三、机房内禁止携带可燃物品、易爆物品、刀具等危险品,如发现可燃物品等危险品应立即报告。

四、机房硬件软件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保密工作中涉及到的用户信息及相关数据,不得泄露给他人或非法使用。

第五章违规处理及责任追究一、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机房管理员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以及暂停或取消设备使用权限等。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安全,保护公司利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公司范围内的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指的是广义上指应用软件、硬件设施、通信设备、信息设备等。

第四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安全管理原则包括保密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可用性原则。

第五条本制度的执行人为信息安全管理部门。

第六条信息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流程,确保本制度的有效执行。

第七条全公司员工都有责任遵守本制度,当发现违反情况时,应及时报告。

第二章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资产管理第八条全公司所有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均应纳入资产登记管理系统。

第九条资产管理部门应负责设备资产的登记、变动和消除。

第十条资产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设备采购、调拨、报废、清理等流程,保证能够严格执行。

第十一条各部门在需要采购信息化软硬件设备时,需经过相关程序和审批后方可采购。

第十二条任何人不得私自调拨、报废、清理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必须通过资产管理部门进行审批。

第十三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的借用需经过相关审批,并按时归还。

第十四条公司应制定定期盘点制度,对信息化软硬件设备进行盘点,确保资产准确性。

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信息化软硬件设备使用记录,记录设备的使用情况、维修情况和更换情况等。

第三章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安全管理第十六条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设备安全管理规定,包括对设备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七条信息化软硬件设备应有专门的存放场所,确保设备的物理安全。

第十八条设备存放场所应有专人负责,控制存放场所的出入,防止设备丢失或损坏。

第十九条设备存放场所应有监控设备,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第二十条设备存放场所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第二十一条网络安全应加强对设备的防火墙配置、防病毒软件的安装和升级,确保设备不受网络威胁。

第二十二条应用安全包括对设备上的应用软件进行合法授权、定期更新、及时修补漏洞等。

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

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软件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应用软件安全问题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议题。

为了保障应用软件的安全,建立和完善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二、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概述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是指为保障应用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规范和约束相关操作的一套规章制度。

其目的在于提高应用软件的安全性,保护用户信息和数据的安全,防范黑客攻击和恶意程序的侵害,保障应用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 应用软件开发阶段的安全管理在应用软件开发阶段,应明确开发人员的安全责任,完善开发环境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代码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确保开发出的应用软件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2. 应用软件使用阶段的安全管理在应用软件使用阶段,需要强调用户的安全教育和意识培养,建立完善的用户管理和权限控制机制,建立应用软件使用日志和审计制度,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3. 应用软件维护阶段的安全管理在应用软件维护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维护人员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确保维护过程中不会对系统的安全造成危害,及时更新和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4. 应用软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建立应用软件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和监督机制,明确相关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员,定期对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安全管理制度。

四、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1.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引起关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安全问题日益频发,应用软件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

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提高信息安全的整体水平。

2. 用户数据保护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用户数据的泄露和滥用问题日益凸显,应用软件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有助于降低用户数据泄露的风险,保护用户的隐私和利益。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IT运维管理系统管理制度

xx/xxxx XXXXXXXX公司XXXXXXX分公司管理制度xx/xxxx-xx-02-2012Xxxxx分公司IT运维管理制度2012-02-06 发布2012-02-06 执行xxxx公司xxxxx分公司发布前言为了实现XXXXX分公司IT规范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规范业务管理,使信息系统正常、高效安全运行,充分发挥系统的良好作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由XXXXX分公司技术部提出、起草、归口并解释。

本管理制度的主要编写人员:xx xx本管理制度的审核人:xx本管理制度的批准人:xx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执行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反馈至XXXXX分公司技术部。

一、范围本制度明确了XXXXX分公司IT的使用规定及工作规范。

本制度适用于XXXXX分公司IT运维管理工作。

XXXXX分公司所有相关人员均应严格遵照执行,与信息安全相关的业务也应严格遵守本制度。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ISO27001标准/ISO27002指南——公通字[2007]43号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GB/T 21028-2007 信息安全技术服务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69-2006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三、总则围绕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为总体目标,保障信息化建设,提高运维能力,保证运维管理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系统操作、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维护管理水平,特制定运维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管理制度

IT基础设施与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和管理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确保企业信息安全和高效运作,订立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的全部IT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使用、维护、安全保障等方面。

3.全部员工以及外部供应商在使用企业的IT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时,必需遵守本制度的规定。

二、IT设备和软件管理1.统一采购:企业的IT设备和软件由特地的采购部门进行统一采购,采购程序必需符合企业的采购制度。

2.资产管理:全部IT设备必需进行资产登记,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资产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设备维护:IT设备的维护和维护和修理由特地的维护团队负责,维护和修理记录必需认真记录,并进行及时整理和总结。

4.软件许可证管理:全部使用软件必需具备合法的许可证,不得使用盗版软件,负责人需要定期检查软件的许可证情形。

5.软件更新:负责人需要定期布置软件更新,并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三、网络管理1.网络接入:企业内部网络由特地的IT团队进行管理和维护,员工需要申请网络接入权限,同时遵守网络使用规定。

2.网络安全:负责人需要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扫描,并及时修补发现的安全漏洞。

3.信息传输加密:负责人需要确保企业紧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进行加密,防止信息泄漏。

4.网络监控:负责人可以对企业网络进行监控,但必需保护员工个人隐私,禁止滥用和未经授权的监控。

四、信息系统使用管理1.账号管理:负责人负责审批调配员工的信息系统账号,并定期进行账号权限的审查和调整。

2.口令策略:员工在使用信息系统时,必需设定多而杂、安全的口令,并定期修改口令,禁止使用弱密码。

3.数据备份:负责人需要定期备份信息系统中的紧要数据,并进行备份数据的安全存储,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4.操作日志:信息系统必需记录操作日志,负责人可以对操作日志进行审计,确保员工操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5.数据安全保护:负责人需要订立数据安全保护措施,包含防病毒、防火墙、权限掌控等,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
一、引言
基础软件系统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安全性对于保障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基础软件系统的运行安全,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以期帮助企业建立一套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

二、管理责任
1.制度编制责任
企业首要任务是为基础软件系统建立安全的管理制度,因此制度编制责任由高层领导担任。

高层领导要认识到制度的重要性,并确保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运行安全责任
系统管理员是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的直接责任人。

他们需要负责监测系统的状态、处理系统故障以及及时应对安全威胁。

3.参与责任
所有相关人员都应当积极参与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的管理工作。

他们需要按照制度要求,正确使用系统和数据,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三、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
1.培训计划
企业应定期组织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操作、系统故障处理、安全意识提升等。

培训计划应根据不同岗位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2.意识教育
企业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意识的教育,如安全宣传、安全知识讲座等。

提高员工对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视程度。

3.考核评估
企业可以通过安全知识考核和日常行为观察等方式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效果评估。

评估结果可以为后续培训提供依据。

四、安全准入管理
1.用户准入
企业要根据用户的需要和权限要求进行用户准入管理。

用户必须提供真实身份信息,并经过相应的审核和审批程序方可获得系统的使用权限。

2.设备准入
企业要对使用基础软件系统的设备进行准入管理。

设备必须符合企业的标准,且经过安全评估和安全配置方可接入系统。

3.准入审计
企业应定期对用户和设备的准入情况进行审计。

审计结果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

五、系统运行监控
1.运行状态监测
企业要通过实施监控系统对基础软件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对于异常情况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日志审计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日志审计机制,对系统的关键操作进行记录和审计。

审计日志应做到完整、准确、可追溯。

3.脆弱性扫描
企业要定期进行脆弱性扫描,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采取补丁更新和安全硬化的措施。

六、灾备管理
1.灾备计划制定
企业应制定基础软件系统的灾备计划,包括备份策略、恢复策略等。

灾备计划要经过演练和测试,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2.备份存储
企业要对基础软件系统的关键数据进行备份,并将备份数据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

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要得到保证。

3.灾备演练
企业要定期组织灾备演练,测试灾备计划的实际效果。

演练结果应及时总结并进行改进。

七、安全事件处理
1.事件响应
企业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于发生的安全事件要进行及时处理。

事件处理流程要明确,责任人要确保及时的沟通和协调。

2.事后分析
企业要对安全事件进行事后分析,找出事件的原因和漏洞,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预防。

3.信息共享
企业要加强与其他企业和组织的信息共享,及时获得最新的安全威胁情报,提高对安全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八、风险评估与改进
1.风险评估
企业要定期进行风险评估,识别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的潜在风险。

评估结果要及时进行整理和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漏洞修复
企业要及时修复系统中发现的漏洞,安装最新的补丁,并进行相应的安全硬化工作。

3.制度改进
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和事件分析的结果进行制度改进,做到及时修订和完善。

结论
基础软件系统运行安全管理制度是保障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制定并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严格准入管理和运行监控,建立灾备机制,有效处理安全事件,进行风险评估与改进。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基础软件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的安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