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与答案

合集下载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0年上海市中考二模语文模拟测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满分150 分)一、文言文(40 分)(一)默写(16 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________。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3.孤村落日残霞,_______________。

(《天净沙•秋》)4.……凄神寒骨,_______________。

(《小石潭记》)5.《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课内古诗文,完成第 6—10 题(12分)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 诗歌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之感。

(2分7. 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结合颈联,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2 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8. 选文中的“臣”是_________(人名),语段出自课文《》。

(2 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3 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忧”、“恐”两字,深刻表现了作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0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2020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有答案)(加精)

长宁-金山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欲把西湖比西子,。

(《饮湖上初晴后雨》)2、,却疑春色在邻家。

(《雨晴》)3、知否,知否?。

(《如梦令》)4、,不可知其源。

(《小石潭记》)5、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甲】山居秋暝【乙】题破山寺后禅院王维常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6、【甲】诗中“空''字写出了山野的空旷寂静;【乙】诗中“空''字则表现了诗人此刻的精神状态。

(2分)7、对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 两首诗都是盛唐时的山水田园诗。

B. 两首诗都运用了典故来表达志向。

C. 两首诗部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来写。

D. 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的愉悦之情。

(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甲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乙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8、甲文选自诸子散文著作《》,乙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 3分)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0、对甲乙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甲乙两文均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及主人公“见”的缘由。

B. 甲文“起于鲁”中的“鲁”就是乙文中提到的“我”。

C. 甲文体现墨子的“非攻”思想,乙文表现曹刿的远谋。

D. 甲乙两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均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四) 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识字馈浆艾子①游于郊外,弟子通、执二人从焉,渴甚,使执子乞浆②于田舍。

【初三加油】2021届长宁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初三加油】2021届长宁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长宁区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6分)
1.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__。(王维《山居秋暝》)
2. 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唐)太宗尝罢朝,自言:“杀却此田舍汉①!”文德皇后问:“谁触忤陛下?”太宗曰:“魏征每庭辱我,使我常不得自由②。”皇后退,朝服立于庭。太宗惊曰:“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尽直言。妾备③后宫,焉敢不贺?”于是太宗意乃释。节选自《大唐新语》(唐·刘肃)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
B.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
C.魏征每天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不能够自己做主处理政事。
D.魏征经常在朝廷上羞辱我,让我常常得不到自由。
11.【乙】文中,太宗盛怒下自言“杀却此田舍汉”,可见君王握有生杀大权是造成【甲】文提到的“___________”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因此,齐威王给予“面刺”者“上赏”,是为了表彰他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以廊、枋、椽、檩,互相以榫卯结合,成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建筑中庸对称,纯木、
飞檐、盔顶,自上而下,祥云缭绕、龙凤呈祥、四梁贯顶,体现了天、地、人合而为一。
⑥此外,楼内陈设着古今墨宝,盛载了名联、名诗、名文。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 、 雕刻等;二楼正面墙上嵌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挂毛泽东手
⑦我自离家读书,每次回来都待不了几天,弟弟也住在别处。父母守护着老屋,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光 里慢慢变老。由于早年家里建房时劳累过度,营养又跟不上,父亲的身体逐渐衰败下来,直至一日,母亲 来电话说父亲去了另一个世界。父亲走了,我的山崩塌了,没有人来分割我的悲伤。那一刻,我才明白, 原来我最在意的,是他的欣慰与骄傲,那才是我获得存在感的根本。
6. 喜爱/赞美/赞赏;稍遇挫折/贬抑便摇尾乞怜/垂首帖耳/垂头丧气/毫无斗志/灰心丧气;嘲讽/讽刺/轻视/ 鄙弃 7.C 8. 岳阳楼现在的地理位置;岳阳楼的历史;岳阳楼现在的/内部陈设/古今墨宝。 9.第②段说明了洞庭湖有着重要的地理意义。第③段说明了洞庭湖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先有洞庭湖 的 存在才有其文化意义的产生,两段顺序符合事物产生的先后顺序,且与第①段最后一句内容顺序相对 应 /照应。
。(用自己பைடு நூலகம்话概括)作者
对这类人的态度是

二、现代文(35 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 ①明代诗人魏允贞诗云:“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在诗人眼中洞庭之水乃是天下水中第一,岳阳 楼则为天下楼台之首。其实,无论是在地理意义上,还是在文化意义上,洞庭湖和岳阳楼自古以来都备受
人们推崇。
②洞庭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等十几个市县。“洞庭”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 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近现代由于围湖造田以及自然泥沙淤积等原因,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第二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标点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从年初起,一场以“健康长江”为主题的攻坚行动在我市全面打响。

B.泰州运盐河是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C.由《新青年》引入中国的易卜生名剧《玩偶之家》再度上演。

D.他弄不明白:首长为什么对这棵野菜这么关心?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狡黠.(xiá)高官厚禄揣摩误入歧.途(qí)B.愤懑.(mǎn)意想天开愧怍言简意赅.(hài)C.鄙薄.(bó)入不敷出罅隙拈.轻怕重(niān)D.幽咽.(yè)自出心裁荒谬万籁.俱寂(lài)3.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4.结合语境,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应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能够辨识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

①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

②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

③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

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开启你的心智。

A.④①③②B.④③①②C.②③④①D.②①③④5.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A.经过生态修复,昔日不毛之地....的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度已提升到53%,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洲。

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长宁卷(含答案)

上海市初三语文二模试卷长宁卷(含答案)

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2. ,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3.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5. ,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观沧海三国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对《观沧海》《望岳》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两首诗都采用写景抒情的方式。

B.两首诗都运用了想象的方法。

C.两首诗都有对偶句。

D.两首诗都是篇末点题。

7.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2分)⑴《观沧海》的“观”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北征乌桓胜利班师心情乐观;二是所写对象大海雄伟壮丽的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⑵《望岳》的“望”即“看”,有两层意思:一是作者并未登山,而是在山脚下远望泰山;二是作者想象登上泰山之巅、雄视天下的壮观景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为学①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②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欲买舟南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③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选文出自课文《为学》,作者是(朝代)文学家(姓名)(2分)9.翻译下列句子(3分)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1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学”即“求学”“做学问”。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含解析

上海市长宁区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仿真第二次备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容置疑....的必然规律B.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C.普普通通的一句话,却让人感觉到他这句话中不容置喙....的意味。

D.他的话那样的笃定,带着不容置辩....的力量2.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小王子》中狐狸告诉小王子的真理是:凡事只有用心去观察才能看的清楚,只用眼睛去看是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的。

B.《水浒传》中杨志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C.《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我”的保姆,给“我”买回《山海经》,而“我”对阿长的感情也是从最初的“不大佩服”逐渐变化到最后的深切怀念。

D.《琐记》记叙了“我”在江南水师学堂学习,知道了“赫胥黎”,接触了“物竟天择”以及“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3.根据上下文,填写在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虎是自然界重要的历史遗产之一,一旦灭绝,将永远不会再恢复或者创造出来。

②因此,对于虎这一物种来说,我们只剩下最后一个机会了。

③正如世界著名猫科动物专家杰克逊先生所说的:“到了那个时候,就只剩下纸老虎了。

”④特别是作为我国特产的虎亚种,华南虎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⑤如再不及时挽救,华南虎在下一个虎年到来之前,就必然步入巴厘虎、爪哇虎和里海虎的后尘,从我们面前消失。

A.④①③⑤②B.①④⑤③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②④⑤③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应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现实。

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欧·亨利,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主要作品有《羊脂球》等。

C.《沁园春·雪》中的“风骚”,原指《诗经》中的《国风》的和《楚辞》中的《离骚》。

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默写(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

(《黄鹤楼》)(2)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3)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夕阳西下,______。

(《天净沙秋思》)(5)______,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1.0分)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礼记檀弓下》记载:春秋时期齐国闹饥荒,黔敖(一位贵族)在路旁施舍食物,对一个饥民说:“嗟!来食。

”饥民说,我正是因为不吃“嗟来之食”,才饿成这个样子。

这个饥民最终因饥饿而死。

【材料二】下表是号称“中国慈善第一人”的南京民营企业家陈光标近四年做慈善的记录:(1)梅蒂太太与黔敖行善的最大区别是:梅蒂太太______;黔敖______;(2)由上表可知陈光标做慈善的特点是:连年不断、______、______。

(3)近期,校学生会准备在校园里为地震灾区举行一次募捐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______。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3.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下列各题蝶恋花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蝶恋花》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各有一个词语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基调,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下列对两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A.柳词抒写儿女之情,苏词抒写家国天下的抱负。

B.柳词采用引用,苏词多用典故。

C.柳词委婉含蓄,苏词豪放激越。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5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答案(word版)

上海市长宁区2020届九年级5月质量调研(二模)语文答案(word版)

长宁区2019~2020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控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为伊消得人憔悴2.夜阑卧听风吹雨3.谁言天地宽4.无案牍之劳形5.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6.文天祥《孟子》(一题1分,错一字扣一分)7.B(2分)(选项中对本义和语境义的解释都是错的)8.舍生取义(1分,此空多写不扣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分)为信仰(理想、正义)不惜牺牲生命(1分,此空如抄原文,写“舍生而取义”等,扣1分)9.如果这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如果,那么”1分,“同时得到”1分,“选取”1分。

三个得分点,错一个扣1分)10.C(3分)(A.乙文没有写个人的人生经历;B.两篇都有比喻,但乙文没有表现自己的处境艰难;D.甲诗由悲愤转为慷慨激昂)11.(1)离开(2)军队(一题2分)12.D(2分)C(1分)13.(1)故为贪利以诱之(伪装贪利之举诱使敌方长途奔袭)(2)行得地利处以待之(占据有利地形以逸待劳)(3)投其所好而安之(投其所好令敌军隔一夜再战,泄其锐气)(一小题2分,用原文语句或自己概括均可,顺序不论,酌情给分)14.承上启下(1分)大气层中含有的碳总量非常低,绝大部分的碳都在脚下的地球里。

(2分,此空酌情给分)15.大气中的一部分二氧化碳沉入海底、埋入地下;地下的碳被重新翻到地表、释放到大气层中。

地质活动相对稳定,释放到大气层中的碳和沉入地下的生物碳总量差不多(前两空如果摘抄原文,也应算对。

本题6分,一空2分,酌情)16.应该放在②③两段之间(1分)。

这段文字说明的是地表部分含有的碳总量占全球碳总量比重极小(1分),“这其中”的“这”承接了第②段介绍的地球碳总量,是先总后分的逻辑顺序(1分,“逻辑顺序”写出即得分)。

这段文字中提到的“地表碳”又直接引出第③段对地表碳分布的介绍。

(1分)(本题4分,酌情)17.D(3分)(人类对碳循环的破坏将来可能会带来更可怕的灾难,只是一种警告)18.B(3分)(他们在全球几乎所有的火山和地质活跃带上)19.拜谒(一字1分)20.(1)将信将疑(2)打听无果(3)台历证实(4)欣喜不已(5)肃然起敬(本题5分,一小题1分,酌情)21.第④段渲染了晚餐时分牯岭的繁华与热闹(1分),表现出普通游客的欣喜与满足(1分)。

2024年上海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市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一)默写与运用(13分)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①你是不是一到冬天就恨不得把家里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但这么层层套着穿好像也没怎么暖和。

为什么会这样呢?②我们的身体时刻都在产热,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时刻在散热。

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就会感到很冷,而如果几乎不散热或者散热速度慢,产生的热量都能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暖暖的。

因此保暖的本质,就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往身上包裹一些传导热量速度比较慢的东西。

那怎么看物质传递热量的速度呢?③我们可以看热导率(又叫“导热系数”)这个指标。

热导率是单位面积、长度的材料在单位温差下和单位时间内直接传导的热量。

简单来说,一种物质的热导率越低,它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就越好。

目前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是静止的空气。

因此,对于一件既定的衣服而言,除了衣服材料的热导率要够低,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强强联合保温效果更佳。

④比如天然纤维——羽绒,绒朵呈现稳定的、立体的朵状结构,能黏附非常多的空气;绒朵上的绒丝呈现中空结构,能存储空气。

一朵一朵的绒朵结合起来,就成了一整个能大量存空气的立体结构。

也难怪目前在保暖这块,日常材料中还没谁能比得上羽绒。

⑤人造纤维也在通过优化纤维结构来储存更多空气。

比如棉服填充中常用的聚酯纤维(涤纶),就可以通过把纤维制成中空结构再制成絮片等方式来制造存空气的立体结构,从而提高衣物的保暖性。

2020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长宁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2020届上海市长宁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

(柳永《蝶恋花》)2. 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 。

(刘禹锡《爱莲说》)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欢迎关注【语文在堂】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____所作,【乙】文选自《_____》(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B.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竹简,此指书册。

C.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

D.非独贤者有是心是心:这种心,此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

8.《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就是:_____,_____ 。

2020年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在线学习效果评估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

(柳永《蝶恋花》)2.,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无限山河泪,。

(夏完淳《别云间》)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爱莲说》)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甲】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所作,【乙】文选自《》。

(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B.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竹简,此指书册。

C.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这种心,此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

..10.下列对诗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乙两篇作者都通过叙写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B.甲、乙两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身处困境的艰难。

上海市长宁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无答案).docx

上海市长宁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无答案).docx

长宁区 2020 年初三语文(二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 28 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一)默写(18 分)1.故2.问今是何世,乃,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孟子》),。

(陶渊明《桃花源记》)3.东边日头西边雨,4.5.僵卧孤村不自哀,6.。

(刘禹锡《竹枝词》),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人作》),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卜.面的词,完成第7-8 题( 4 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为赋新词强说愁”一句中“强”读作,意思是。

(2分)8.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丑奴儿”是词牌名,“书博山道中壁”是词的题目。

B.反复、对比和对偶是本词采用的修辞方法,也是本词流传千古的根本原因。

C.上阕有两组因果关系:前一句“爱上层楼”是果,后一句“爱上层楼”是因。

D.上阕的“愁”是少不更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阕的“愁”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哀愁。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 题( 8 分)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②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9.文章中的“臣”、“先帝”、“陛下”分别指、、(人名)(3 分)10.翻译句子,注意加点的词语( 3 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长宁区初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问今是何世,乃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 濯清涟而不妖。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钱塘湖春行山居秋暝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 “初平”的意思是;“春芳歇”的意思是(2分)7.对两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都是唐代诗人创作的的律诗。

B.都采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C.颔联和颈联都是工整的对偶句。

D.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8-10题(8分) 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

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2020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2020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精选全文完整版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在线学习效果评估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蝶恋花》)2.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爱莲说》)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__________所作,【乙】文选自《__________》(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干戈..寥落四周星 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B.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竹简,此指书册。

C.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020届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届长宁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在线学习效果评估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___________。

(柳永《蝶恋花》)2.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无限山河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完淳《别云间》)4.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爱莲说》)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__________所作,【乙】文选自《__________》(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干戈..寥落四周星 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B.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竹简,此指书册。

C.故不为苟得..也 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心:这种心,此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

8.《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用原文回答)。

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长宁区初三语文在线学习效果评估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40分)(一)默写(16分)1.衣带渐宽终不悔,(柳永《蝶恋花》)2. ,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 无限山河泪,(夏完淳《别云间》)4、无丝竹之乱耳,(刘禹锡《爱莲说》)5.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6-10题(12分)【甲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文】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甲】诗是南宋著名的政治家、诗人所作,【乙】文选自《》(2分)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干戈寥落四周星干戈:两种兵器,此指战争。

B.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竹简,此指书册。

C.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取得,此指苟且偷生。

D.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心:这种心,此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之心。

8. 《鱼我所欲也》一文的中心论点是:《过零丁洋》的主旨句是:。

(以上用原文回答)。

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就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10.下列对诗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甲、乙两篇作者都通过叙写个人的人生经历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

B.甲、乙两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身处困境的艰难。

C. 甲诗将国家局势与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乙文从人的物质需求写起,上升到人的精神修养。

D.甲诗抒情,悲哀沉痛;乙文说理,慷慨激昂。

(三)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第11-13(12分)曹玮用兵①曹玮知镇戎①日,尝出战小捷,虏②引兵退去。

玮侦虏去已远,乃掠牛羊辎重,缓驱而还,颇失行阵,众将忧之,言于玮曰;“牛羊无用,徒羁縻③军耳。

不若弃之,整师而归。

”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虏去玮数十里,闻其利牛革而师不整,遽还袭之。

韦愈缓,行得地利处乃止,整师待之,向暮,虏至,玮使人谓之曰;“大军远来必甚疲,吾不欲乘人之怠,请休憩兵马,明日决战。

”虏方苦疲甚,皆欣然。

②旦日,玮鼓军而进,一战克敌,遂弃牛羊而班师。

③既克、玮曰:“吾知虏伺机必还,故为贪利以诱之。

比其复来,几行百里矣,若乘锐便战,犹有胜负。

远行之人,精已疲,力已尽,投其所好而安之,则气衰而难鼓矣。

吾以此取之。

”(选自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镇戎:地名,宋时边地重镇。

知镇戎日:主镇镇戎的时候,②虏:古时对外族的蔑称。

③縻(ml):束缚。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4分)①玮侦虏去已远()(2) 整师而归()12.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玮不应,但使人候之者三。

A.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B.曹玮不予理睬,但是派人多次侦察。

C.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侦察了三次。

D.曹玮不予理睬,只是派人多次侦察。

13.从全文来看,曹玮能够一战克敌的原因是什么? (6分)(1)(2)(3)二、现代文(38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4一18题(19分)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碳①地球生命属于碳基生命,碳无疑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

那么,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碳呢?如此重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准确答案,只有一个估算。

②大约10年前,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的1000多名地质科学家决定联合起来,向这个问题发起挑战。

他们在全球几乎所有的火山和地质活跃带上安装了测量仪器,以记录从地下释放出来的碳(主要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总量,然后将这些数据汇总起来进行分析,得出18.5亿吉吨(1吉吨等于10亿吨)这个数字,这就是地球上所有碳元素的总量。

③所有地表碳当中,埋藏在海底深处的碳约为3.7万吉吨,约占85.1%;海洋生物沉积物中的碳总量为3000吉吨,约占6.9%;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总碳量约为2000吉吨,约占4.6%海洋表层中含有的碳约为900吉吨,约占2%;大气层中含有的碳总量为590吉吨,仅占地表总量的1.4%。

④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脚下的地球活像一枚定时炸弹,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幸亏地球上有碳循环,把地球大气层中的碳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生命才得以延续至今。

⑤碳循环的细节相当复杂,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只需知道这个循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首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因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的身体,其中的一部分生物碳随着海洋生物的尸体沉入海底,再因板块运动而被埋入地下。

其次,埋在地下的碳由于地质运动被重新翻到地表,然后随着火山喷发被重新释放到大气层中,供植物吸收利用。

地球的大气温度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主要原因就是,最近这5亿年来,地球的地质活动相对稳定,使得每年通过火山喷发而释放到大气层中的碳维椅在2.8亿吨-3.6亿吨的水平上,正好和沉人地下的生物破的总量差不多。

⑥地质研究显示,在过去这5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的碳循环平衡曾经遭到5次严重的破坏,其中就包括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

当时有一颗直径超过10千米的小行星把地壳撞了个大席底,一下子释放出425吉吨-1400吉吨的碳。

这些碳所引发的全球气候变化持续了数百年之久,导致大约75%的物种灭绝,其中就包括当时的陆上霸主——恐龙。

⑦统计数据显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能源等方式一共向大气层中释放了大约2000吉吨碳,比那次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释放的碳元素总量多得多。

更可怕的是,这个过程还在持续之中,目前人类活动每年排放至大气中的碳总量是火山喷发所排放的碳总量的40倍-100倍,这说明地球的碳循环已经严重失衡了。

——摘自《三联生活周刊》2019年第41期14.第④段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是,段中加点的“这个角度”指的是(3分)15.第⑤段先介绍了碳循环的两大主要组成部分:一是:二是。

接着说明了“地球的大气温度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6分)16.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文中哪两段之间最为恰当,理由是什么? (4分)这其中绝大部分碳被深深地埋在地下,地表部分(包括海洋、土壤和大气层)含有的碳总量仅为4.35万吉吨,在地球总碳量中的比重极小。

17.第⑥段举了6500万年前的那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例子,对其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说明了地球的碳循环平衡曾经遭到过严重的破坏。

B.说明了地球的碳循环平衡遭到破坏会引发灾难。

C.与第⑦段“比那次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事件所释放的碳元素总量多得多”一句形成呼应。

D.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人类对碳循环的破坏己经带来了可怕的灾难。

1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A.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元素。

B.地质学家们在全球所有的火山和地质活跃带上安装了测量仪器。

C.地表部分含有的碳总量在地球总碳量中的比重极小。

D.碳循环可以把地球大气层中的碳总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9一23题(19分)夜访陈寅恪先生墓老泥伯①临上庐山前听说,庐山植物园内有陈寅恪先生墓。

当时将信将疑,以为陈公1969年病逝于中山大学,理应葬在广州,何以埋骨于此?②5月27日游庐山。

下午两点左右,我们自含鄱口而下,正经过植物园大门。

向导游和当地人打听,皆不知有陈寅恪先生墓,只说有“三一人,亦不见有任何标识。

连“三老墓”都不曾见,更觉陈公墓为讹传。

③回到宾馆,用过晚餐,天犹未晦。

我闲翻起房间里的一本台历。

这台历比较特别,以“历史上的今天”来记述庐山大事件,颇能长人见识。

翻到“6月16日”,赫然跳出一行字:2003年6月16日,植物园举行陈寅恪、唐赏夫妇骨灰入土安葬仪式,命名墓葬所在山冈为“景寅山”毋庸置疑,陈公墓就在庐山植物园内,且为夫妇合葬,我急忙呼朋引伴,告知此事,众人闻之无不顿足,叹息错过。

④明日就要下山,若不即刻前往bài yè,便再无机会,而窗外夜幕渐垂,又心忧植物园闭门。

正不知如何是好,同行的小魏、老岳二人自告奋勇,愿先去打探,如植物国不闭门,即致电相招。

我等应允,静候消息。

半小时后,小魏来电云,植物园未闭门,并已寻得陈公墓。

我等闻言欣喜不已,匆匆下楼急招出租车前往。

途经枯岭,但见满街霓虹,一路笙歌,所谓“香风十里卷珠,正是游人欢宴时”,甜蜜与满足都弥漫在空气中……⑤一行人来到植物园,四周皆墨,仰望天空,似有孤星数点,忽暗忽明。

众人相互搀扶,从植物园办公楼前下得台阶,沿石径过两座玻璃花房,左转十余步,即到墓地。

借着手机屏幕的荧光和照相机的闪光,我们总算看清了墓冢的外形。

⑥这是何等简朴而又庄严的墓地!⑦墓由几块不规则石头堆砌而成。

中间一石椭圆,上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右竖二石,稍长者上书“陈寅恪、唐筼夫妇永眠于此”;左竖三石,由低而高依次相拥。

长石背面刻有“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庐山植物园敬立公元二00三年六月十六日”等字样。

⑧行过叩拜之礼,我默立于陈公墓前。

陈公三女择此清静之地安葬父母,颇见用心。

陈公一生清正高洁,安息于此,不受世俗打扰,应该含笑九泉了。

借茨威格在托尔斯泰墓前赞语,这同样是“世间最美的坟墓”!°⑨返程中,念及陈公为人为学,念其晚之技景凄苦无助,念斯人一去而文脉已断,又念其夫人四十天后亦魂随夫君……,不禁悲从中来,为之大恸!若能善待陈公一分,让他多著几篇文章,多教几个学生,岂不利国利天下?如此难容,天不佑我中华啊!①我不信天不佑中华!先生安息于此,可静听松风浩荡,课笑看层云翻转。

我坚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必将植根于后世每一个知识分子心中。

【注释】①陈寅恪先生(1890年7月3日一1969年10月7日),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是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前辈史学四大。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被称作“教授中的教授“。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