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https://img.taocdn.com/s3/m/ce4fd99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1.png)
小学数学必备知识点大全2024前言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它不仅是各学科的基石,也是学生认识世界、提高逻辑思维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总结小学数学的必备知识点,供广大学生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自然数就是从1开始不断往后数的整数,用N表示。
包括1、2、3、4、5、6等。
2.整数的认识: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0三种数的总称,用Z表示。
包括-3、0、5、7等。
3.分数的认识: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数,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
例如:$\\frac{3}{4}$,其中3为分子,4为分母。
4.小数的认识:小数是用十进制表达出来的有限或无限的分数,例如:0.5、1.2、3.14159等。
5.百分数的认识:百分数是表示分数的一种方式,其中以100为底数,分母是100的分数叫做百分数。
例如:25%就表示$\\frac{25}{100}$。
算数基本运算1.加减法的口算和公式:加法口算,减法口算,加减混合口算;加法公式,减法公式。
2.乘除法的口算和公式:乘法口算,除法口算,乘除混合口算;乘法公式,除法公式,乘方公式及其运用。
3.多项式运算:多项式的加减运算,数字与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及余数。
里程碑1.计数:认识自然数质数、合数,用算术基本定理分解自然数(正整数),认识奇数、偶数,掌握有理数范畴内的数要有位数、小位代大位和位数比大小等概念及方法。
2.数字排列:认识数字排列的规律方法,进行数字排列,能把数字按一定规律进行排列并判断其顺序的大小。
3.推理:掌握类比推理,数型推理,形式推理等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4.算术基本定理:认识算术基本定理、从算术基本定理中推导出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掌握用公式法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分数的认识及分数的运算1.分数的四则运算: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分数的乘法,分数的除法。
2.带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带分数加减,带分数乘法,带分数除法。
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汇总(超详细)
![小学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汇总(超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1c9eb83f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7e.png)
小学数学知识归纳总结(打印版)基本概念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e646ad5901020207409cb1.png)
一、各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2bfc5cd3186bceb19e8bb93.png)
最全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 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 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a3c76fb2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5f.png)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整数1.自然数和零都是整数。
2.自然数是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字,如1、2、3等。
6.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7.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为了读写方便,一个较大的多位数常常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二、小数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2.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小数的分类:⑴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如41.7、25.3、0.23等。
⑵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如4.333…、3.xxxxxxx…等。
⑶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如√2.⑷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三、正数和负数正数是大于零的数,数轴上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负数用负号“-”标记,如-2、-0.6、-32等。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界限。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
所有的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四、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五、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等。
直接得到小数,不能除尽的要进行长除法运算,直到小数部分无限循环为止。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12篇)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a7be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21.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优秀12篇)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一(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
加法和减法。
数数。
个位、十位。
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
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多和少的应用题(抓有效信息的能力)(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篇二测量1、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
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4、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关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
5、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①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②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③进率是1000:1千米=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6、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3e88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6.png)
数学小学生必背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数字:数字是用来计数和量化的符号,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和负数等。
小学生要能够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自然数,以及简单的分数和小数的概念。
2. 加减乘除:加法是两个或多个数相加的运算;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乘法是两个数相乘的运算;除法是将一个数分成若干部分的运算。
小学生要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数列和函数: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的集合,函数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小学生要能够理解数列和函数的概念,并能够简单地解决与数列和函数相关的问题。
4. 分数和小数:分数是一个整数除以一个整数得到的结果,小数是一个数的小数部分。
小学生要能够理解分数和小数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分数和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图形和空间:图形是由点、线、面组成的平面或空间形体,在平面上有圆、三角形、四边形等,空间中有立方体、球体等。
小学生要能够认识和描述各种图形,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变换和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
6. 数据和统计:数据是对于事物的某种测量或观察结果,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小学生要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并能够理解简单的统计概念和方法。
二、加减乘除运算1. 加法:加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零加任何数等于原数,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等。
2. 减法:减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减法的定义、减法与加法的关系等。
3. 乘法:乘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乘法的定义、乘法交换律和分配律等。
4. 除法:除法的性质和运算法则,包括除法的定义、除法的计算方法等。
三、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的定义、分子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等。
2.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3. 小数的基本概念:小数的定义、小数的读法、小数点的位置等。
4. 小数的加减乘除:小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和计算方法。
四、整数和有理数1. 整数的基本概念:整数的定义、正整数和负整数、绝对值等。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15c1c2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1e.png)
小学生数学知识点总结8篇篇1一、数的概念与运算1. 数的认识:小学生需要掌握基本数的概念,包括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等。
了解数的性质,如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等。
2. 数的运算:掌握基本的四则运算,包括加、减、乘、除。
学会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过程。
二、图形与几何1. 图形的认识:了解常见图形的名称、特点及性质,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图形的测量:掌握长度的基本测量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会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3. 图形的变换:了解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等基本变换,学会运用这些变换进行图案设计。
三、函数与方程1. 函数的初步认识:了解函数的概念,会画简单的函数图像,如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
2. 方程的初步认识:了解方程的概念,会解简单的线性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
四、数据与概率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掌握数据收集的基本方法,会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整理。
2. 数据的描述与分析:了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统计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会运用这些统计量对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
3. 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概率的概念,会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五、生活中的数学1. 时间的计算:掌握时间的计算方法,包括时间的加减法以及时间的乘法(如计算火车运行时间)。
2. 长度、重量和容量的计算:掌握长度、重量和容量的基本换算关系及计算方法。
3. 钱的计算:掌握钱的加减法及简单的乘除法运算,学会找零钱及计算购物时的总花费。
4. 图形的组合与拼摆:了解如何将简单图形进行组合或拼摆成更复杂的图形,培养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解题技巧与思维训练1. 解题技巧: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技巧,如观察法、尝试法、列举法、归纳法等,学会运用这些技巧解决数学问题。
2. 思维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学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七、数学文化与欣赏1. 数学史话:了解一些数学史话,如阿拉伯数字的由来、圆周率的计算等,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026dd0c9e31433238689357.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如1/10记作0。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e0585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e5.png)
所有小学知识点数学总结小学数学知识点涵盖了基础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技能,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总结:一、数的认识1. 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1, 2, 3等。
2.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
3. 奇数和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是奇数,能被2整除的是偶数。
4. 质数和合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的数是质数,有其他因数的是合数。
二、四则运算1. 加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从一个数中去掉另一个数的运算。
3. 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 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三、分数和小数1.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数,如1/2。
2. 小数:小数点后有若干位数的数,如0.5。
四、度量衡1.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
2.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3.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4. 质量单位:千克、克等。
五、几何初步1. 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立体图形:如立方体、圆柱体、球体等。
3. 周长:图形边缘的长度。
4. 面积:平面图形的内部区域大小。
5. 体积: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
六、代数初步1. 变量: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 表达式: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式子。
3.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七、数据的收集与处理1. 数据的收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获取数据。
2. 数据的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
3. 数据的描述:用图表、平均数等方式描述数据的特征。
八、问题解决1. 问题理解:明确问题的要求和条件。
2. 策略选择: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3. 问题解答: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公式和运算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思考,学生可以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bd662004376baf1ffc4fade2.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其中“一”是计数的基本单位。
10个1是10,10个10是100……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⑴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
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
例如把 1254300000 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 125430 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12.543 亿。
⑵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⑶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几,比5小就舍去,是5或大于5舍去尾数向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8、整数大小的比较: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以此类推。
(二)小数1、小数的意义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c81dc2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65.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数学基础知识数的概念1.自然数:正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和序号。
2.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0,用于表示物体个数、序号和相反意义的量。
3.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于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等。
4.分数:表示两个整数之间的关系,分子表示部分数量,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了几份。
数的运算1.加法:将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减法: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运算。
4.除法: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
5.幂运算:求一个数的n次方的运算。
计量单位1.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等。
2.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等。
3.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等。
4.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等。
5.时间单位:秒、分钟、小时、天、月、年等。
6.货币单位:元、角、分等。
分数的运算1.分数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相加,分子相加;分母不同的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加。
2.分数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需要通分后相减。
3.分数乘法:分子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新分数的分母。
4.分数除法:将除法转换为乘法,即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其倒数。
小数的运算1.小数加法:将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加,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2.小数减法:同小数点对齐,按位相减,保留相应位数的小数。
3.小数乘法:忽略小数点,按整数乘法计算,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点后的位数确定结果中小数点的位置。
4.小数除法:将除数乘以10的整数次幂,使其成为整数,然后进行整数除法,最后将商的小数点向左移动相应的位数。
平面几何1.点:没有长度、宽度和高度的物体。
2.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
3.射线:有一个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4.直线:无端点,无限延伸的线段。
5.角:由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形成的图形。
6.三角形: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175a6e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3.png)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yùn suàn) 一、概念(gàiniàn)(一)整数(zhěngshù)1、整数(zhěngshù)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zhěngshù)。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5、整数的读法:①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
②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
③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6、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7、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二)小数1、小数的读法:读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从左向右顺次读出每一位数位上的数字。
2、小数的写法:写小数的时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顺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3、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4、小数的分类⑴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 、 25.3 、 0.23都是有限小数。
⑵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 4.33 ……3.1415926 ……⑶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
![(完整版)非常全的小学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0211a98ec281e53a5802ffd1.png)
一、各年级知识点:小学一年级九九乘法口诀表。
学会基础加减乘。
小学二年级完善乘法口诀表,学会除混合运算,基础几何图形。
小学三年级学会乘法交换律,几何面积周长等,时间量及单位。
路程计算,分配律,分数小数。
小学四年级线角自然数整数,素因数梯形对称,分数小数计算。
小学五年级分数小数乘除法,代数方程及平均,比较大小变换,图形面积体积。
小学六年级比例百分比概率,圆扇圆柱及圆锥。
二、必背定义、定理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公式S= a×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圆的周长=直径×π 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
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公式:V=Sh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公式:V=1/3Sh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三、计算方面读懂理解会应用以下定义定理性质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230d535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6.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整数1.整数的概念和性质2.整数加减法3.整数乘法4.整数除法5.整数的混合运算6.整数的比较和排序7.整数的绝对值8.整数的应用问题二、小数1.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小数加减法3.小数乘法4.小数除法5.小数的比较和排序6.小数的应用问题三、分数1.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加法4.分数的减法5.分数的乘法6.分数的除法7.分数的应用问题四、倍数和约数1.倍数的概念和性质2.倍数的判断和求解方法3.约数的概念和性质4.约数的判断和求解方法5.公约数和最大公约数6.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7.倍数和约数的应用问题五、比例和单位换算1.比例的概念和性质2.比例的判断和运算方法3.比例的应用问题4.长度单位换算5.面积单位换算6.容积单位换算7.重量单位换算8.时间单位换算9.温度单位换算10.单位换算的应用问题六、面积和体积1.平行线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圆的面积5.立方体的体积6.长方体的体积7.圆柱体的体积8.圆锥体的体积9.锥台的体积10.面积和体积的应用问题七、图形与坐标1.点、线、面的概念2.图形的分类和性质3.图形的判断和构造方法4.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特点5.正方形和菱形的特点6.三角形的分类和特点7.五边形和六边形的特点8.圆的性质和构造方法9.坐标系和坐标点的表示方法10.坐标点的移动和变换11.图形和坐标的应用问题八、数据统计和概率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2.数据的表示和分析方法3.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方法4.概率的概念和性质5.概率的计算方法6.数据统计和概率的应用问题以上是小学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这些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分数、倍数和约数、比例和单位换算、面积和体积、图形与坐标、数据统计和概率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71b00a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d4.png)
小学数学全面知识点总结一、数的认识1. 数的认识:自然数、0和整数的认识。
2. 数的读写:认识各位数、写出数的读法和写法。
3. 数的大小比较:认识数的大小关系,比较大小的方法。
4. 数的分类:奇数和偶数的认识。
二、数的加减法1. 加法概念:认识加法的意义,掌握数的加法规则。
2. 加法计算:认识进位,学会各种进位运算的方法。
3. 减法概念:认识减法的意义,掌握数的减法规则。
4. 减法计算:认识借位,学会各种借位运算的方法。
5. 加减法综合计算:学会加减法综合计算的方法。
三、数的乘除法1. 乘法概念: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数的乘法规则。
2. 乘法口诀:掌握乘法口诀表,学会快速计算乘法。
3. 乘法计算: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4. 除法概念:认识除法的意义,掌握数的除法规则。
5. 除法计算:掌握除法计算的方法和技巧。
6. 乘除法综合计算:学会乘除法综合计算的方法。
四、数的倍数和约数1. 倍数的概念:认识倍数的概念,学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另一个数的倍数。
2. 倍数的性质:掌握倍数的性质和应用。
3. 约数的概念:认识约数的概念,学会找出一个数的所有约数。
4. 约数的性质:掌握约数的性质和应用。
五、分数和小数1. 分数的认识:认识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分数的大小比较: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
3. 分数的加减乘除: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4. 小数的认识:认识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小数的加减乘除:学会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六、长度、面积和体积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概念,学会长度的单位和换算。
2. 面积的认识:认识面积的概念,学会面积的单位和换算。
3. 体积的认识:认识体积的概念,学会体积的单位和换算。
七、时间、钟点和日历1. 时间的认识:认识时间的概念,学会时间的单位和换算。
2. 钟点的认识:认识钟点的概念,学会读写时间和解决时间问题。
3. 日历的认识:认识日历的概念,学会使用日历解决问题。
八、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的认识:认识基本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1ca6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d.png)
最全面小学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小学数学是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数学思维的基础阶段,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重点掌握。
下面是针对小学数学的最全面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数的认识:1.自然数的认识:1、2、3、4...2.零的认识:了解‘0’的概念。
3.负数的认识:了解负数概念及负数与正数关系。
4.分数和小数的认识:了解分数和小数的含义及互相转换关系。
二、数的运算:1.加减法运算:认识加减法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乘法运算:学会乘法口诀及乘法的运算法则。
3.除法运算:了解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4.分数运算:分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5.小数运算:小数的加减法、乘法和除法运算。
6.综合运算:综合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
三、计算技巧:1.消去法:运用演算法进行运算简化。
2.翻倍法:运用倍数进行运算简化。
3.取近似法:学会合理估计数值。
4.整体法:发现问题中的整体规律,用整体推导解决问题。
四、数的认识与计算中的性质:1.数字的整体性质:了解数字由位数组成,及位数的意义。
2.原数和向上、向下取整:了解向上、向下取整的原理及应用。
3.数轴的应用:能在数轴上表示和比较数。
4.逆数与倒数:认识逆数的概念及逆数与倒数的关系。
5.数字的零头:学会去尾法。
6.倍与比:了解倍与比的概念及应用。
五、数量关系:1.大小比较:能辨别数值的大小关系。
2.数量与合,差,积和商的关系:了解数量之间的基本关系。
3.数倒和数互换:能将数值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倒读或重新排列。
4.估计与精确: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估算或得到精确值。
六、数表与运算:1.乘法口诀表:熟记乘法口诀并能独立运用。
2.100以内的加减乘除计算表:能熟练进行100以内的加减乘除运算。
3.单位换算表:学会常用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七、图形与运动:1.坐标系和坐标轴:学会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
2.图形的基本属性:学会识别和描述图形的形状、边长和角度等基本属性。
3.面积与周长的认识:了解面积与周长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1cf9743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7.png)
小学数学知识点总结1. 数的认识- 整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 分数:表示一个整体被等分后的部分。
- 小数:表示整数部分后的小数部分,由整数和小数点及小数部分组成。
-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2. 数的运算- 加法: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得到一个总和。
- 减法: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
- 乘法:表示重复加法,即一个数被另一个数重复相加。
- 除法:将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每份的大小就是商。
3. 数的比较- 整数大小比较:正整数大于零,负整数小于零,正整数大于负整数。
- 分数大小比较: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相同的情况下,分子大的分数大。
- 小数大小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大;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小数部分大的数大。
4. 四则运算法则- 先乘除后加减: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再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 括号优先:在有括号的情况下,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
5. 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 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6. 几何图形的性质- 点、线、面:点是几何图形的基本元素,线由点组成,面由线组成。
- 角度:表示两条射线的夹角,通常用度数表示。
- 周长:平面图形的边界线的长度总和。
- 面积:平面图形内部的区域大小。
7. 几何图形的计算- 三角形面积:底乘高除以2。
- 四边形面积:根据形状不同,计算方法各异。
- 圆形面积:π乘以半径的平方。
- 立体图形体积:根据形状不同,计算方法各异。
8. 度量单位- 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等。
-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厘米等。
- 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等。
9.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通过观察、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
- 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类、排序等处理。
10. 概率与统计- 概率: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 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