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

合集下载

体育心理学实验指导体育系实验一动作的协调性与稳定性测试实验一

体育心理学实验指导体育系实验一动作的协调性与稳定性测试实验一

体育心理学实验指导体育系实验一动作的协调性与稳定性测试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动作协调与稳定性的方法,理解动作协调性与稳定性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仪器与材料双手协调器,动作稳定器,秒表,记录纸。

三、实验步骤1.先进行手—眼协调的练习。

主试向被试发出指导语:“在双手协调器上有一个由双线组成的图形,你可以用两只手前后、左右来回移动指针。

如果指针离开了双线的轨道,接触两旁的金属片,灯光就会亮起,记失误一次。

请注意要尽量使自己描完的时间短,失误少。

”2.让被试从图形的一端开始测试,秒表同时启动。

描完之后,秒表也同步断开。

主试记下一次所需的时间;同时记下灯亮的次数,即错误动作次数。

实验进行10次测试。

3.在动作稳定器上进行动作稳定性的测试。

稳定器上九孔的直径各为2.5、3、3.5、4、4.5、5、6、8、12 mm。

4.要求被试小心地将笔端触入不同大小的九个洞孔中。

如果不小心碰到了洞的边缘,就会发出响声,这算一次失误。

主试记录每次测试失误的次数,实验也进行10次测试。

四、结果与解释1.统计动作协调性测试中,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被试完成任务所需时间及错误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列表说明。

2.统计动作稳定性测试中,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被试完成任务的错误次数的变化情况,并列表说明。

3.将双手协调与动作稳定性两项实验结果进行相关分析。

五、思考与讨论1.从本实验结果分析动作协调性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一个人的动作协调性与动作稳定性之间有何关系?3.讨论本实验在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的意义。

实验二深度知觉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通过深度知觉的测定,了解被试者视深度知觉能力的差异,并区分是否让被试者知道知觉结果对其深度知觉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深度知觉仪、记录纸三.实验程序1.用双目观察,不让其知结果。

(1)被试坐在深度知觉仪窗口标准剌激2米处,手握遥控器,双目与观察窗水平,可观察比较剌激的前后移动。

(2)主试告诉被试者用双目在深度知觉测试仪的观察窗口注视内面的两根铁柱的尖端,并同时用双手拉线,把两柱的远近校正到相等为止,然后双手放下两线,并说“相等”。

手脚协调的实验报告

手脚协调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手脚协调能力测试,了解受试者的手脚协调能力水平,分析影响手脚协调能力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受试者的手脚协调能力。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20名身体健康、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志愿者作为受试者。

2. 实验方法:(1)实验仪器:使用计时器、尺子、纸笔等工具。

(2)实验步骤:①受试者按照性别分组,每组10人。

②测试前,让受试者熟悉实验流程和测试方法。

③测试内容:a. 捕捉速度测试:受试者手持尺子,当计时器响起时,用尺子捕捉到计时器上的目标点,记录时间。

b. 捕捉准确度测试:受试者手持尺子,当计时器响起时,用尺子捕捉到计时器上的目标点,记录捕捉到的目标点与实际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c. 跳绳测试:受试者用左右手交替跳绳,记录跳绳次数。

d. 手眼协调测试:受试者手持纸笔,当计时器响起时,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下数字“5”,记录数字数量。

④测试结束后,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捕捉速度测试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捕捉速度测试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男性受试者的平均捕捉时间为3.5秒,女性受试者的平均捕捉时间为4.2秒。

这表明,在捕捉速度方面,男性受试者优于女性受试者。

2. 捕捉准确度测试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捕捉准确度测试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男性受试者的平均捕捉误差为0.5厘米,女性受试者的平均捕捉误差为0.7厘米。

这表明,在捕捉准确度方面,男性受试者优于女性受试者。

3. 跳绳测试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在跳绳测试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男性受试者的平均跳绳次数为120次,女性受试者的平均跳绳次数为100次。

这表明,在跳绳能力方面,男性受试者优于女性受试者。

4. 手眼协调测试结果分析:结果显示,受试者在手眼协调测试中的表现存在显著差异。

其中,男性受试者的平均数字数量为80个,女性受试者的平均数字数量为70个。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双手调节实验报告引言:人类的双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特征,它们不仅具备了强大的力量和灵活性,还能够进行精细的调节和协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双手进行各种活动,如写字、打字、拿取物品等。

然而,我们对双手的调节能力了解得还不够深入。

本实验旨在探究双手调节的机制和特点。

实验方法:我们招募了2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坐在一张舒适的椅子上,双手放在桌子上。

实验仪器包括一个平衡木和一些小球。

被试者的任务是用双手同时将小球放在平衡木的两端,并保持平衡木水平不倾斜。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双手的协调能力:实验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能够成功地将小球放在平衡木的两端,并保持平衡木的水平。

这表明人类双手具备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同时进行精细的调节动作。

然而,有少数被试者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无法保持平衡木的水平。

这可能与个体差异、经验和技巧水平有关。

2. 双手的力量控制:实验中,我们还对被试者的力量控制能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显示,大部分被试者能够掌握适当的力度,使小球不会掉落。

然而,有一些被试者在力量控制上表现出较大的困难,导致小球频繁掉落。

这可能与肌肉力量、神经控制和感知反馈等因素有关。

3. 双手的感知反馈:实验中,我们观察到一些被试者在调节过程中会用手指触摸平衡木,以获取更准确的感知反馈。

这表明双手的感知能力在调节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感知反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物体的位置和力度,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讨论:本实验结果对我们理解双手调节的机制和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双手的协调能力是我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它使我们能够同时进行多个动作,并保持良好的控制。

其次,双手的力量控制能力对于完成一些精细的动作至关重要,如书写、绘画等。

最后,双手的感知反馈能力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感知和掌握物体的位置、形状和力度,从而进行相应的调节和操作。

人因工程双手协调实验

人因工程双手协调实验

动作技能
• 此实验主要测试个体双手协调性的差异。 但也可用于研究运动技能的形成。
• 所谓协调性即神经对运动的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程度。本 实验神经-运动模式为:眼睛接受轨迹,大 脑处理运动方向,分配双手各进给量和进 给方向,双手摇动首轮以执行命令。
• 此操作的难点在于将进给方向与手轮摇动 的时针方向形成正确对应。若将此操作熟 练掌握,双手的配合就会变得很容易。
实验内容
•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
基本原理
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它是通过双手的操 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横向移动,左 手完成目标的纵向移动。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 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动作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练习曲线能形象地反映练习的进 程及练习发展的趋势。绘制练习曲线有各种方法。不同的画法曲线呈现出 不同的表现形式。最一般的画法是用练习的阶段或练习的遍数作横坐标, 用练习的效果为纵坐标来绘制出练习曲线。以双手调节器的练习为例:用 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 结果确定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成练习曲线
总结
利用人因工程知识,我们试图对本实验做一 步分析探究。但能力不足,对问题的思考 不够系统,还较浅层,望老师批评指正。
工业(1)班 蔡海梅 党友康
邱斌
• 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实验组通过先练习单手方 向和进给以熟悉基本操作,然后再练习配合。参 照组只练习配合操作。经过同样练习时间后。对 两组同学测试操作时间和失误次数,对比两组的 平均值。
• 设计框架:实验组单手联系各1分钟,配合练习一 次。参照组配合练习2次。然后测试接下来连续2 次的操作时间和失误数作为参照数据。

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报告

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报告

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报告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报告一、引言手指灵活性是指手指的灵活程度和运动协调性,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手指灵活性的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我们进行了一项手指灵活性测试实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试手指灵活性,了解不同因素对手指灵活性的影响,并探讨如何提高手指灵活性。

三、实验方法1. 受试者选择:我们选择了3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无手指损伤和疾病的健康受试者参与实验。

2. 测试工具准备:我们准备了一套手指灵活性测试工具,包括针织钩针、乐高积木、纸牌和按键器。

3. 测试过程:每位受试者分别进行了以下四项测试:a. 针织钩针测试:受试者需要使用针织钩针完成一定的编织任务,记录完成任务所需时间。

b. 乐高积木测试:受试者需要按照给定的图纸完成一座乐高积木模型,记录完成模型所需时间。

c. 纸牌测试:受试者需要将一副洗乱的纸牌按照花色和数字排序,记录完成排序所需时间。

d. 按键器测试:受试者需要按照给定的音乐节奏使用按键器弹奏一段简单的曲子,记录完成曲子所需时间。

4. 数据收集与分析:我们记录了每位受试者完成各项测试所需的时间,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以下结果:1. 针织钩针测试:平均完成时间为15分钟,最短时间为10分钟,最长时间为20分钟。

手指灵活性较好的受试者通常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2. 乐高积木测试:平均完成时间为25分钟,最短时间为20分钟,最长时间为30分钟。

与针织钩针测试类似,手指灵活性较好的受试者在完成模型时更加熟练。

3. 纸牌测试:平均完成时间为5分钟,最短时间为3分钟,最长时间为8分钟。

相较于前两项测试,纸牌测试对手指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要求更高。

4. 按键器测试:平均完成时间为10分钟,最短时间为8分钟,最长时间为12分钟。

这项测试主要考察手指的灵活性和音乐感知能力。

五、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讨论:1. 年龄对手指灵活性有一定影响:年轻人通常比年长者在手指灵活性方面表现更好。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一、引言
近年来,双手协调测试实验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估测体育活动中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实验结果可以反映出参与者的灵活性、协调能力以及锻炼程度等方面,从而帮助完善体育训练计划,增强参与者的身体素质和技能。

本文试图探讨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在体育活动中的意义。

二、双手协调测试的意义
1、评价体育运动员的技能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主要用于评估体育运动员参与体育活动时的
身体素质、技能水平以及锻炼程度。

评估结果可以用于帮助衡量运动员的技能,帮助他们改进技能,最终提高体育活动的水平。

2、识别参与者的身体素质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可以帮助识别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从而为他们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以提高他们的体育素质和技能水平。

3、增强参与者的协调能力
参与者在双手协调测试实验中,有许多活动需要协调双手操作,这对增强参与者的协调能力有着良好的作用。

三、结论
双手协调测试实验在体育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评估体育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能,并帮助识别参与者的身体素质,以及增强参与者的协调能力。

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体育活动的水平。

双手协调实验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实验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实验实验报告题目:双手协调实验实验报告一、引言双手协调是指通过两只手的配合,实现一定动作的精确、协调和高效进行。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许多任务需要我们运用双手进行协调操作。

为了更好地理解双手协调的机制和变化规律,我们进行了一项双手协调实验。

本实验通过测量和分析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数据,以期对双手协调能力进行评估和研究,从而促进对双手协调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双手协调任务的表现,研究双手协调的能力和特点,并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

具体目的如下:1. 评估参与者的双手协调能力。

2. 分析不同条件(如任务难度、左右手优势等)对双手协调的影响。

3. 探讨双手协调能力的训练和提高措施。

三、实验设计1. 参与者本实验共招募了3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大学生作为实验参与者。

他们没有手部疾病或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没有进行过与双手协调相关的特殊训练。

2. 实验材料实验使用了一台计时仪器和一套双手协调任务的设备。

任务设备包括两个按钮和一个显示屏,参与者需要通过按下按钮来完成一系列指定的动作。

3. 实验过程参与者在实验室接受了实验指导后,进行了实验前的训练,熟悉任务的要求和操作方式。

然后,参与者开始正式的实验任务,在计时仪器的计时下,按照指示完成双手协调任务。

实验包括了不同难度的任务和不同手部优势的条件,每个条件下的任务需要重复进行三次,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记录和收集的数据,我们对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双手协调表现进行了分析。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 完成任务的时间我们对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完成任务的时间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结果显示,任务难度越大,参与者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越长;而左右手的优势并没有明显影响任务完成时间的差异。

2. 动作的准确性针对参与者完成任务时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估。

通过统计错误动作的次数和正确动作的次数,发现任务难度越大,错误动作的次数越多。

实验三 双手调节实验

实验三  双手调节实验

实验三双手调节实验一、实验目的双手调节实验将动作目标,通过双手,即右手完成上下移动轨迹。

左手完成左右移动轨迹,可按圆的轨迹正常移动。

根据被试完成一周所用的时间及错误次数(即离轨次数)观察其在注意分配上的能力。

通过测试可了解人同时进行两项工作的能力。

二、仪器简介EP711 型双手协调器。

采用EP105 型计时计数器为其计时计数单元。

采用双手分别移动的结构,带有光电计数和光电定位部件自成一体,以满足心理实验的需求。

该仪器是一种典型技能性仪器,在相关实验以及职业选择等应用中,被广泛使用。

(一)技术指标1. 计时范围:0.0000 ~99999.9999 秒2. 计时精度:10 -63. 计数范围:0 ~999 次4. 电源交流:< 220 ± 22 伏5. 消耗功率:10 瓦特6. 体积:460×330×120mm37. 重量:2 kg(二)工作原理EP105 计数计时器原理参照说明书EP711 型双手协调器原理三、实验方法1 、将联接电缆线,圆型7 芯插头,插入计时器输入插座。

矩型15 芯插头,插入双手协调器后的15 芯插座。

计时器电源线接AC220V 电源。

2 、打开电源电关,移动光斑发出红光。

移动旋钮调整光斑到起始点(起始点为终止点的左右两侧,即走顺时针时,将光斑移至其右端,反之走逆时针时,将光斑移其左端)。

当移动光斑进入轨道开始计时、计数。

完成壹周当光斑进入终止点,计时器发出声音,以示一轮实验结束。

记录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按N/T 键,再记离轨次数。

按复位键,为下次实验准备。

四、注意事项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可参考EP105 计数计时器说明书。

五、实验数据与分析思考:分析自身在操作中常会出错的部位及原因。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作者:伍贤龙(学号:222011*********)西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软件学院2011级重庆400715摘要:在实验心理学中,人们对随着被试对一个任务或给定的一系列任务中的某些任务具有日益增多的经验而产生的变化,称之为练习效应。

关键词:双手、协调、重复、时间、次数、实验结果。

引言:1.实验目的通过双手调节器的操作,学习绘制练习曲线。

2.研究方法2.1被试:姓名:张国平性别:男年龄:202.2仪器和材料仪器:EP711 双手调节器;EP001 计时计数器。

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

它是通过双手的操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

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2.3 试验程序1、用电缆线联接双手调节部件和计时、计数器。

2、接通电源,双手调节部件的目标光斑发出红光,计时器数显为0。

3、主试事先将双手调节器上的目标光斑调到起始位。

4、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双手协调动作的实验。

你顺时针旋转右手旋钮目标光标向上移动,逆时针旋转右手旋钮目标光标则向下移动。

你顺时针旋转左手旋钮目标光标向右移动,逆时针旋转左手旋钮目标光标则向左移动。

你的任务是将目标光斑沿着曲线轨迹但又不超越轨迹运动。

要求你又快又准的完成一周运作。

走完一周后,休息一分钟。

整个过程运作十遍。

5、被试理解指导语后,即可开始实验。

每走完一周,主试记录结果,按“复位”键,以便被试继续操作3.实验结果3.1根据实验结果,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中的被试者完成实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如下表所示:3.2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练习曲线如下:说明:图中是练习遍数为横坐标,完成任务的时间或出错次数为纵坐标练习曲线绘制方法: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结果确定在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成练习曲线。

实验心理学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学科类型关系的研究

实验心理学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学科类型关系的研究

双手协调作业成绩与学科类型关系的研究---心理0901班1.引言现实生活中从演奏乐器到操作机械从织毛衣到表演杂技等,都要依靠人的双手灵活的协调动作。

人们发现双手协调的迅速性与准确性,不仅与作业本身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有关,而且与操作者的学科类型(如大学本科生与高职生比较),本实验使用了机械式双手协调性测试仪器,这种仪器是在一块金属板上镂刻出一条弯曲的“S”型槽孔,孔槽内立着一根金属针。

金属针与金属板两侧能够转动的两个把柄联接,转动把柄指针会使金属针移动,一个把柄控制金属针在槽内做前后移动,另一个把柄控制金属针做左右移动,从而完成整个轨迹。

2.研究方法2.1被试天津师范大学本科生30名,其中男、女生人数分别为14和16人,高职部学生32名,男18名、女14名,样本平均年龄为20.36岁。

采用的是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该样本基本上能够反映总体情况。

2.2测试工具双手协调仪、秒表、计数器、铅笔、纸张若干。

2.3程序在实验室条件下,主试给被试相同的指导语,对被试进行双手协调个别测试,被试完成测试后,用计时器和计数器记录下测试所需的时间及出现铃声的次数,为了熟悉操作方法和保持相同的熟练程度,每位被试在正式试验前一律在同方向上练习1次,正式测验时以来、回两次作业的平均错误次数和平均作业时间作为业绩指标。

3.研究结果3.1综合被试的错误次数与作业时间作为被试的双手协调能力指标,由表1、2可以看到,(1)在这次测验中,高职部的双手协调作业成绩普遍好于本科生(见表1),t检验差异显著,表明双手协调性受到不同学科类型的较大影响,这与笔者预期是相符合的,高职部学生由于长时间在工作车间操作,对机械类器材比较熟悉,手腕灵活性好,四肢肌肉发达,因而做起来比较得心应手;(2)男生的成绩虽然整体上以微小优势胜于女生,但差异不明显,表明双手协调性受性别影响关系不大,一般认为,男生摆弄机械的动手能力强,在大部件物体的使用容易入门,可女生之中亦有心灵手巧之人。

实验二_手指灵活性测试

实验二_手指灵活性测试
安全人机工程学实验
手指灵活性测定
指导教师:时鹏辉
环境工程系 2007.11
手指灵活性测试
一、实验目的 • 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以及手 眼协调能力。
手指灵活性测试
二、实验装置
手指灵活性测试
三、实验步骤
• 1.金属插棒放入左侧槽中;优势手拿起 右侧槽中的镊子; • 2.用镊子将左侧槽中的金属棒插入实验 板的圆孔中。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 再从下至上,......依次逐列插入,最后 插终止位,记时会自动开始与结束, 记录下插入100个棒所需要的时间; • 3.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手指活性测试
四、实验结果
被试者 测试针数 测试用时 备注
手指灵活性测试
五、思考题
• 1.举出5种对手指灵活性要求较高 的职业。 • 2.结合生活实际,设想几种练习手 指灵活性的方法。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双手调节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双手调节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3. 通过实验验证双手调节的效果,分析双手调节的优缺点。

二、实验原理双手调节实验是一种心理学实验,通过比较单手和双手调节时的反应时间,来研究双手协调能力和工作效率。

实验原理基于以下假设:1. 双手协调调节可以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 单手调节时,反应时间较长,工作效率较低。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台:用于放置实验设备。

2. 实验设备:包括计时器、按键、鼠标等。

3. 实验被试:若干名身体健康、无视觉障碍的志愿者。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人数相等。

一组为单手调节组,另一组为双手调节组。

2. 实验操作:(1)单手调节组:要求被试使用一只手操作实验设备,完成指定的任务。

计时器开始计时,被试完成操作后,计时器停止计时。

(2)双手调节组:要求被试同时使用双手操作实验设备,完成指定的任务。

计时器开始计时,被试完成操作后,计时器停止计时。

3. 数据收集:记录每组被试的反应时间,计算平均值。

4. 数据分析:比较单手调节组和双手调节组的反应时间,分析双手调节的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单手调节组反应时间平均为8.5秒。

(2)双手调节组反应时间平均为6.2秒。

2. 分析:通过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双手调节组的反应时间明显短于单手调节组。

这说明双手协调调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反应时间。

六、实验结论1. 双手调节实验结果表明,双手协调调节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反应时间。

2. 双手调节实验为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七、实验不足与展望1. 实验过程中,被试数量较少,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扩大被试数量,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 实验仅考虑了反应时间这一指标,未考虑其他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其他指标,如准确率、疲劳程度等,对双手调节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

实验一手指灵活性测试一、实验仪器简介BD-II-601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该仪器是测定手指、手、手腕灵活性的心理学仪器,也可以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1、实验板圆孔:直径1.6mm,100个,各孔中心距20mm;2、金属插棒:直径1.5mm,长度20mm,110个;3、记时:1ms—9999S,4位数字显示,内藏式整体结构(见下图);4、记时开始与结束可以用按键,也可以由棒插入左上角第1个孔与右上角最后1个孔自动进行;5、实验用镊子:1把;6、专用箱子:1个,尺子370*300*90mm;7、电源:220V,50HZ二、实验方法1、金属插棒放入左侧槽中;优势手拿起右侧槽中的镊子;2、被试用镊子将左侧槽中的金属棒插入实验板的圆孔中。

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记时会自动开始与结束,记录下插入100个棒所需要的时间;3、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实验二时间知觉测试一、实验仪器简介BD-II-131型时间知觉测试仪,该能更好、更方便地满足心理学中对于时间知觉测试的需求。

对时间长短的估计,经常受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本仪器可用于心理教学实验,检测各种因素对时间知觉的影响,掌握用复制法研究时间知觉。

复制法要求被试复制出在感觉上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时间来,以复制结果与标准刺激的差别作为时间知觉准确性的指标,并区分是高估还是低估了标准时间。

复制法测量的结果不受过去经验的影响,它能确切地表示一个人辩别时间长短的能力,可作为职业测评的一个指标。

仪器还可以根据主试的要求生声,光刺激节拍,即以两次光(或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刺激变量。

它可用调整法测量对声、光节拍的估计误差;也可用恒定刺激法测量被试者对声、光节奏反应的差别阈限;还可以控制被试按一定节奏进行时间知觉的训练,同时能作为简单的节拍器,发出不同节拍的声光信号。

主要技术指标:本仪器由单片机及关控制电路,主试面板,被试操作键盘等部分组成。

双手协调性

双手协调性

双手协调性测试一、实验仪器:双手协调测定仪二、实验目的:掌握双手协调测定程序,测定自己的双手协调性。

三、实验简介:鉴别被试所具有能顺利完成一般职业活动所具备的心理特征,可以得知被选择者对某种职业具有适应的可能性如何。

就如手指灵活性高的人,并不意味着他们一定能当好需手指灵活的装配工人,但是,他们却存在着可能性。

至少他们知道如果努力学习这项技能,就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装配工人。

反之手指灵活性差者,无论他们怎样努力,都难以当好一名装配工。

四、实验程序:双手协调性测试1、将十五芯线缆另一端接双手协调能力测定仪后侧插座。

打开记时器电源开关,显示SEL。

2、按记时器前面板数码键“8”,测试前准备结束。

3、被试坐在双手协调能力测试仪前,双手旋转旋钮将其中的亮点调到起始端。

4、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测量双手协调能力的实验。

请注意你左手旋转左旋钮时亮点将会左右移动、你右手旋转右旋钮时亮点将会上下移动。

你的任务是以尽快的速度、准确地,操作双手使亮点沿着表面划着的园轨迹运动。

如亮点走出两园线间的范围一次,就会记出错一次。

直至走完整个园轨迹才结束。

5、被试理介指导语后,即可操作实验。

五、实验结果:“P 8”(双手协调能力测定)、“XXXXXXXX”(完成任务所用时间)、“N XXXX”(出错次数)、E1=×代表速度等级,,(快、慢)E2=×代表准确等级(准确、不准确)“E X”(等级水平)。

E=1 很好E=2 好E=3 一般E=4 差E=5 很差六、实验讨论:1、双手协调性在实践中有何意义?。

人机工程学实验

人机工程学实验

实验一:双手调节器1.实验目的2.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

它是通过双手的操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

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3.实验过程:分两项实验第一种:自变量:同一个人的被实验次数即练习遍数。

(每人四次,左右单程各两次)因变量:走完单程过程中个出错次数和时间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中的被试者完成实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数据统计分析如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练习曲线如下,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做出示意图为:4.实验结论: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每遍练习中的错误次数随着练习遍数的增加总体趋势偶尔也会错误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

实验二:瞬时记忆1.实验目的:证实瞬时记忆的现象及其性质。

2.实验(方案一)思路:恒定变量设为1,自变量为设定秒数,因变量为报对码数目。

方案一数据:根据图表可知,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方案二)实验思路:恒定变量为时间(0.4秒),自变量为图码行数不同,因变量为记忆图码正确数量。

方案二数据:根据图表可知,当被测试者接收一行图码信息时,思路清晰,记忆较快,当被测试者接收两行图码信息时,记忆速度不如一行图码快。

3.实验总结:1. 在设定时间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学生答对的图码数目不断减少。

2. 瞬间记忆在0.4秒情况下,记忆的合理码数在3.2—3.5之间。

实验三:记忆广度1.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光简单反应时的程序,比较光简单反应时的个体差异,通过测定闪光融合领率.学习使用阶梯法测定感觉阈限2. 实验介绍和实验思路:影响短时记忆广度的因素很多,组块的大小,熟悉性,复杂性等都会影响短时记忆的容量设自变量为计位数,因变量为正确个数,测试正确率:3.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随着计位数的不断增加,实验者按对的个数不断减少,正确率越来越低,这说明人的记忆广度有限,所以在适当的记忆时间内,应设计相应的可记忆的内容,严防记忆过载。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双手调节实验报告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文献1
作者1,年份1,标题1, 期刊名称1
文献2
作者2,年份2,标题2, 期刊名称2
文献3
作者3,年份3,标题3, 期刊名称3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探讨双手调节的潜在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为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
考。
PART 02
实验方法
实验参与者
01
参与者年龄: 20-30岁
02

参与者性别:男女不
03
参与者数量: 30人
04
参与者要求:无特殊要求,具备正常双手 协调能力
实验设备
实验台
用于放置实验材料和设备,保 证实验过程中参与者的安全。
探究双手调节对任务表现的影响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双手协调程度对 任务表现的影响,包括反应时间、准 确性和疲劳程度等方面。
分析不同任务类型和难度下双手调节 的作用,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 实践指导。
验证双手调节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实验结果,评估双手调节在提高任务表现方面的实际效果,如在学习、工作、 体育等领域的应用。
数据收集和处理
数据收集
将实验过程中记录的数据整理成表格 或数据库形式,便于后续分析。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分 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为实验结论 提供依据。
PART 03
实验结果
双手调节对任务表现的影响
双手调节对任务表现有显著影响。在实验中,通过调整双手 的协调性,参与者的任务表现得到了显著提高。这表明双手 调节能力对于任务表现至关重要。
针对不同任务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和策略来提 高双手调节能力。为了实现最佳效果,需要根据任务类型 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策略。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报告作者:王顺兰学号:222011*********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7151.实验目的通过双手调节器的操作,学习绘制练习曲线。

2.研究方法2.1被试:姓名:焦雨薇性别:女年龄:192.2仪器和材料仪器:EP711 双手调节器;EP001 计时计数器。

双手调节器是一种典型的动作技能操作仪器。

它是通过双手的操作,合作完成设定的曲线轨迹的运动,即是右手完成目标的上下移动,左手完成目标的左右移动。

以被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偏离轨迹的次数,作为衡量其多次练习后的进步水平。

2.3 试验程序1、用电缆线联接双手调节部件和计时、计数器。

2、接通电源,双手调节部件的目标光斑发出红光,计时器数显为0。

3、主试事先将双手调节器上的目标光斑调到起始位。

4、实验指导语:这是一个双手协调动作的实验。

你顺时针旋转右手旋钮目标光标向上移动,逆时针旋转右手旋钮目标光标则向下移动。

你顺时针旋转左手旋钮目标光标向右移动,逆时针旋转左手旋钮目标光标则向左移动。

你的任务是将目标光斑沿着曲线轨迹但又不超越轨迹运动。

要求你又快又准的完成一周运作。

走完一周后,休息一分钟。

整个过程运作十遍。

5、被试理解指导语后,即可开始实验。

每走完一周,主试记录结果,按“复位”键,以便被试继续操作3.实验结果3.1根据实验结果,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中的被试者完成实验的时间及错误次数如下表所示:3.2 根据实验结果绘制的练习曲线如下:练习曲线绘制方法:用练习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结果确定在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便组成练习曲线。

1.练习遍数与完成任务用的时间曲线图2.练习遍数与出错次数的曲线图说明:两幅图中均是练习遍数为横坐标,完成任务的时间或出错次数为纵坐标3.3 研究发现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及每遍练习中的错误次数随着练习遍数的增加总体趋势是下降,但有时也会错误次数和时间略有增加。

以上图表显示出由第一遍练习时间的161.8637到第十遍练习时间的38.2127总体呈下降的曲线趋势,而第六遍到第七遍练习时时间又增加了2秒。

手指灵活测试实验报告(3篇)

手指灵活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手指灵活度是评价一个人手部协调能力和精细操作能力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工业生产、医学治疗、艺术创作等领域,手指的灵活度往往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为了了解手指灵活度与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本实验旨在通过手指灵活测试,探讨手指灵活度在不同人群中的分布情况。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手指灵活度在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中的分布情况;2. 掌握手指灵活测试的方法和技巧;3. 分析手指灵活度与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材料1. 手指灵活度测试仪;2. 被试者基本信息调查表;3. 实验指导语。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被试者,共计100人;2. 实验分组:将100名被试者按照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进行分组;3. 实验步骤:(1)被试者填写基本信息调查表;(2)实验者向被试者讲解手指灵活度测试方法,确保被试者了解实验流程;(3)被试者进行手指灵活度测试,记录测试结果;(4)实验者收集数据,分析手指灵活度与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手指灵活度在不同职业、年龄、性别中的分布情况根据实验结果,手指灵活度在不同职业、年龄、性别中的分布情况如下:(1)职业分布:制造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等职业群体手指灵活度较高;(2)年龄分布:20-40岁年龄段的被试者手指灵活度较高;(3)性别分布:女性手指灵活度高于男性。

2. 手指灵活度与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手指灵活度与职业存在显著相关性,制造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等职业群体手指灵活度较高;(2)手指灵活度与年龄存在显著相关性,20-40岁年龄段的被试者手指灵活度较高;(3)手指灵活度与性别存在显著相关性,女性手指灵活度高于男性。

六、实验结论1. 手指灵活度与职业、年龄、性别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2. 制造业、服务业、文化艺术业等职业群体手指灵活度较高;3. 20-40岁年龄段的被试者手指灵活度较高;4. 女性手指灵活度高于男性。

手眼协调实验实验报告

手眼协调实验实验报告

本研究旨在探讨手眼协调能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实验验证不同年龄段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我国某幼儿园的幼儿(3-6岁)和某小学的学生(7-12岁)作为实验对象,共分为幼儿组和儿童组。

2. 实验材料:准备不同难度的手眼协调任务,如穿珠子、拼图、夹弹珠等。

3. 实验步骤:(1)对实验对象进行分组,分别进行手眼协调任务测试。

(2)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任务完成所需时间、完成任务的数量以及任务完成的质量。

(3)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情况,探讨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年龄段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情况实验结果显示,幼儿组在完成手眼协调任务时,所需时间较长,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相对较低;儿童组在完成手眼协调任务时,所需时间较短,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相对较高。

2. 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相关因素(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大脑发育逐渐成熟,手眼协调能力也随之提高。

(2)认知发展: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对手眼协调能力有重要影响。

认知能力强的儿童,在手眼协调任务中表现更为出色。

(3)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家庭中提供丰富多样的玩具和活动,有助于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

(4)教育干预: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如手眼协调训练、视觉训练等,可以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1. 手眼协调能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手眼协调能力逐渐提高。

2. 影响手眼协调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龄、认知发展、家庭环境和教育干预等。

3. 为了提高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条件,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干预。

五、实验建议1. 家长和教师应关注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促进儿童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手协调能力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双手调节实验的基本原理,并测量一个被试者的双手操作协调能力。

2.设置不同的时间要求,并探寻不同的时间要求对双手操作协调能力的影响。

二.实验说明
注意的分配性,表现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动作上的能力。

双手协调器亦是将注意分配到两种动作的一种典型仪器。

它将动作目标,通过双手,即右手完成上下移动轨迹。

左手完成左右移动轨迹,可按园的轨迹正常移动。

根据被试完成一周所用的时间及错误次数(即离轨次数)观察其在注意分配上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
1.测试对称螺旋曲线图形的双手协调能力,要求采用两种方法:
1)不固定测试时间,完成测试曲线的要求。

(记录测试时间和出错次数)2)固定测试时间,完成测试曲线的要求。

(记录出错次数)
四.实验仪器
BD—II—302型双手调节器
使用方法
1.接通电源,将描绘针放在要求描绘图案的一端。

5.按“开始”键,蜂鸣声响,开始记时。

要求被试从图案的一端描绘到另一
端。

如描绘针离图案位置,蜂鸣声响,并且记一次错误次数。

6.描绘针的左右或前后移动分别由两个摇把控制,因此争取描绘的速度和操
纵两个摇把的双手动作协调性有关。

描绘整个图案所需要的时间越短和失败次数越少,则说明两手动作协调得越好。

7.再按“开始/停止”键,长蜂鸣声,计时计数器停止。

8.下一个实验重新开始,计时计数器按“复位”键。

五.实验步骤
2. 设定固定时间100s,测定出错次数和完成程度,分析固定时间对双手调节能
六.实验结果分析和思考
1.不固定时间测定时,测试次数对完成时间和出错次数的影响。

(用测试遍数作横坐标,用完成任务所用时间及出错次数为纵坐标,以每遍的结果确定在坐标上的位置,连接各点组成练习曲线)。

2.固定测试时间对出错次数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