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故事之七__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十个教育小故事

10个经典教育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_2600字

给每一棵草开花的时间_2600字也许我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我从来没有对孩子们说过:老师很爱你们。
但在我的个人空间里,我曾经写下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如果你们是一棵棵小草,那么我愿是最宽广的大地;如果你们是一颗颗水珠,那么我愿是最浩瀚的大海;如果你们是一朵朵白云,那么我愿是最广阔的天空。
他则是这片小草,这片水滴,这片白云中的一员。
而今天所写的就是发生在我和这个小家伙之间的故事。
他——一个特殊的孩子他是一个很容易走极端的孩子,在其他小朋友眼力甚至有点特殊。
课堂上,他经常高举小手,回答出足以让所有老师都啧啧赞叹的问题,这时候的他神情专注,两眼放光。
而最坐不住的也是他,他会把椅子踢到一旁站着写字,站着看书;他会在上课时把橡皮放在课桌上,用三角尺反反复复地切成小碎末,N“刀”下去都不觉得枯燥;有时他一边做小动作,一边还毫无顾及地回答老师课堂上的提问,如入无人之境,而且依旧那么精彩。
但平时如果你想要和他交流,却非常困难。
就算把他叫到跟前,耐心地“蹲下来”和他谈心,他也是闭口不说一句话,而且两眼无神,和课堂上的他判若两人。
不光在学校和老师交流是这样,在家里和父母交流也是如此。
可以这么说,他学习语文、数学这样的知识比其他孩子灵通得多,但是像广播操、眼保健操、跑步、跳绳等这样的操作技能,他却掌握得极其糟糕。
我曾用两个星期的时间单独教他做眼保健操,可是直到现在让他做一节正确的眼保健操还是十分困难。
双面胶事件让我真正“认识”这个孩子是在一节思品课上。
在课上,他趁我不留意,用双面胶把自己捆了起来。
但是对于他我还是尽量避免正面的严厉的批评,我说:“**,难道那么聪明的你,还想绑架自己不成?”周围的小朋友都笑了,他也不好意思地收起了双面胶,默默地收拾衣服上的残局。
快下课时,他的同桌突然举手大叫:“陆老师,你快来看**的椅子。
”我赶紧过去一看,只见他的椅子都是用双面胶粘过的痕迹,密密麻麻的,真是“残不忍睹”。
下课后,任凭我怎么问他都不说明原因,班里的其他小朋友都责怪他,而我一想到放学的卫生检查,便也生气地要求他留下来把椅子处理干净,因为上午他也犯过错误,现在一错再错,我严厉地批评了他。
经典教育故事之七: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经典教育故事之七: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
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
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
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
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
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等待、耐心!这是这则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核心词语,其实教育何尝不需要等待和耐心呢!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他明确指出了无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育人的经验,都是一个漫长的、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最多的便是耐心和等待。
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以致于让我们很多的教育者也多了些许的心浮气躁。
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或其他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后进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耐心的等待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等待”是一种唤醒,要唤醒学生对生活经历的重新体验;“等待”是一种期待,要期待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感悟。
“等待”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心态,“等待”更是一种宽容,因此,我们绝不要轻易的给学生贴个标签,批评学生时,我们还是要先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忌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
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试验基地。
十个古今中外教育故事

3、教研专题二:分享十个古今中外经典教育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着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他记下了校长的话并坚信这是真实的;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象一面旗帜在他心里高高飘扬;罗尔斯的衣服不再粘满泥土、罗尔斯的语言不再肮脏难听、罗尔斯的行动不再拖沓和漫无目的;在此后的40 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终于成了纽约州的州长;四、宽容的力量: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当陶校长回到办公室时,男孩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他又掏出一颗糖,说:“这也是给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孩将信将疑地接过第二颗糖,陶先生又说道:“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很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这时,男孩感动得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于是又掏出一颗糖:“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五、赞美是暗室中的一只蜡烛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最近将有台风袭击一座海滨小城;小城里的百姓惊慌起来,积极地投入到预防工作中;一位母亲忙碌着,旁边站着她的小女儿;“这该死的台风……”,母亲一边收拾东西,一边诅咒;“我喜欢台风”,旁边的小女孩不同意母亲的说法; 母亲感到很诧异,因为台风破坏力极强,毁坏庄稼、吹倒房屋、阻塞交通,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不便并造成损失,可眼前这个小不点儿居然说她喜欢台风;“孩子,告诉妈妈,你为什么喜欢台风”母亲小心翼翼地问; “上次台风来了,就停了电”,小女孩不假思索地回答; “停了电又怎么样”“晚上就会电蜡烛;”“你喜欢点蜡烛吗”“是的,那回指上次台风吹过的晚上我点着蜡烛走来走去,你说我象小天使;”母亲顿时无言,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抱起小女孩,亲吻着她的小脸蛋,凑近她的小耳朵并说了一句话孩子,你永远是天使六、开花的佛桌:给浪子回头的机会曾经有一个小和尚,极得方丈宠爱;方丈将毕生所学全数教授,希望他能成为出色的佛门弟子;没想到他在一夜之间动了凡心,偷偷下了山,五光十色的城市迷住了他的眼睛,从此花街柳巷,他只管放浪形骸;20年后的一个深夜,窗外月色如洗,澄明清澈地洒在他的掌心;他忽然忏悔了,披衣而起,快马加鞭赶往寺里请求师父原谅;方丈深深厌恶他的放荡,不愿再收他为弟子,说:“你罪孽深重,必堕阿鼻地狱,要想佛祖饶恕,除非桌子上开花;”浪子失望地离开了;第二天,方丈踏进佛堂时,看到佛桌上开满了大簇大簇的花朵;方丈在瞬间大彻大悟,连忙下山寻找弟子,却为时已晚,心灰意冷的浪子重又堕入荒唐的生活,而佛桌上的那些花朵只开放了短短的一天;是夜,方丈圆寂,临终遗言:“这世上,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没有什么错误不可以改正;”一个真心向善的念头,是最罕有的奇迹,好像佛桌上开出的花朵;而让奇迹陨灭的,不是错误,是一颗冰冷的、不肯原谅、不肯相信的心;七、正人先正己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有一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这只鹦鹉非常美丽,可是它却有一个坏毛病:经常咳嗽且声音沙哑难听,好象喉咙里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生怕它患上了什么呼吸系统的怪病;检查结果证明,鹦鹉完全健康,根本没有任何毛病;女主人急忙问起为什么鹦鹉会发出那难听的咳嗽声,医生回答说:“俗话说,鹦鹉学舌;它之所以发出咳嗽声一定是因为它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你们家一定有人经常咳嗽,是吗”这时,女主人有些不好意思了;原来,她自己有抽烟的习惯,所以经常咳嗽,鹦鹉只不过是惟妙惟肖地把女主人的咳嗽声模仿出来而已;八、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头熊在与同伴的搏斗中受了重伤,它来到一位守林人的小木屋外乞求得到援助;守林人看它可怜,便决定收留它;晚上,守林人耐心地、小心翼翼地为熊擦去血迹、包扎好伤口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供熊享用,这一切令熊无比感动;临睡时,由于只有一张床,守林人便邀请熊与他共眠;就在熊进入被窝时,它身上那难闻的气味钻进了守林人的鼻孔;“天哪我从来没闻过这么难闻的味道,你简直是天底下第一大臭虫”熊没有任何语言,当然也无法入眠,勉强地挨到天亮后向守林人致谢上路;多年后一次偶然相遇时,守林人问熊:“你那次伤得好重,现在伤口愈合了吗”熊回答道:“皮肉上的伤痛我已经忘记,心灵上的伤口却永远难以痊愈”九、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 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十、永不凋谢的玫瑰在前苏联的一所学校,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美丽的玫瑰花,每天都有很多同学前来观看,但都没有人去采摘;一天清晨,一个四岁的小朋友就读于该校幼儿园进入花房,摘下了一朵最大、最漂亮的玫瑰花;当她拿着花走出花房时,迎面走来了该校的校长;校长十分想知道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便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可以告诉我你摘下的花是送给谁的吗”“送给奶奶的;奶奶生了重病,我告诉她学校里有一朵很大的玫瑰,奶奶不信,我这就摘下来送给她看,希望她早点好起来,等奶奶看完了之后我会把花送回来;”听完孩子的回答,校长的心颤动了;他牵着小女孩的手,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说道:“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这位校长是谁呢他就是伟大的教育家、万世景仰的育人楷模苏霍姆林斯;解读:十个小故事,让我们受益良多;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对我触动最大,很多来精锐的孩子也许就是没有开花的野草,我们要去赏识他们,去呵护他们,总有一天他们会开出绚烂的花朵;。
干训案例---给每一株草开花的时间

给每一株草开花的时间-----关于师德建设的思考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
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
这位朋友怀疑是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
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
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
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师德建设中,适当的放手,给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让教师自己去顿悟,像等待腊梅开花一样,等待教师自我成长。
下面就师德建设中的一些做法,想法与大家分享。
一直以来,教师就被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顾名思义,教师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让受教育者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思想觉悟,因此来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塑造他们的美好心灵。
但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教师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案例:某老师,33个岁,从教近10年,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一直很不错,与学校几位年龄相仿教师在骨干教师评选时,由于名额限制,他没有评上骨干教师。
而此后,他的工作质态则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对学校各项工作都很冷漠,拒绝上公开课,凡事都爱钻牛角尖,与同事间的关系也逐渐冷淡。
分析:这个案例反映了教师成长发展中的一种“高原期”。
造成教师出现高原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学校的教育教学的环境是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作为一名学校的管理者,应该给予关心、理解与帮助,科学地让这部分教师度过高原期。
十大优秀教育案例

优秀教育案例:十大经典教育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又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教育孩子的十个好故事

教育孩子的十个好故事一、无声的教育:老禅师的育人技巧相传古代有位老禅师,一日晚在禅院里散步,看见院墙边有一张椅子,他立即明白了有位出家人违反寺规翻墙出去了。
老禅师也不声张,静静地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蹲下。
不到半个时辰,果真听到墙外一阵响动。
少顷,一位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老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自己踏上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傅。
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只得站在原地,等待师傅的责备和处罚。
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傅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很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二、人格的力量:张伯苓先生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
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
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
”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
”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
三、一句话改变学生的命运:皮尔保罗校长“妙手回春”“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拇指就知道,将来你一定会是纽约州的州长”,一句普通的话,改变了一个学生的人生。
此话出自美国纽约大沙头诺必塔小学校长皮尔保罗之口,话语中的“你”是指当时一名调皮捣蛋的学生罗杰罗尔斯。
小罗尔斯出生于美国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汗的聚集地。
因此,他从小就受到了不良影响,读小学时经常逃学、打架、偷窃。
一天,当他从又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校长皮尔保罗将他逮个正着。
出乎意料的是,校长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诚恳地说了上面的那句话并给予语重心长的引导和鼓励。
当时的罗尔斯大吃一经惊,因为在他不长的人生经历中只有奶奶让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
读《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有感精选作文

读《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有感精选作文读《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有感——给每个孩子成长的时机《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介绍的是一个很简单的生活故事:朋友去远方,将他家的庭院留给我看管。
我偶然发现:一种貌不惊人的小草竟然开出了花儿,经过研究植物的专家鉴定,那竟然是兰花中的稀有品种——腊兰。
可是,我那朋友,总是在腊兰开花之前匆匆地将它们当成野草解决掉,对于开花的景象,他根本没有时机欣赏到。
难怪他感慨:我几乎毁掉了一种奇花啊。
假如我能耐心等待……是呀,生活中同样如此。
我们每个人,不也就像大自然的万千植物:有国色天香的牡丹,有鲜艳欲滴的玫瑰,有苍劲挺拔的松柏,但更多的,是那姿态各异但同样平凡的小草。
其实,不管怎样普通,总会有自己的特色。
更何况,很有可能就是那珍贵的“腊兰”呢!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地拔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的小草,请给它们证明自己的时间和展示的时机,哪怕是一株最最普通的“小草”。
作为教师,假如如这隐士一样,忽略甚至不识学生生命中最重要东西的成长,将其视为野草,恐怕学生就不会有腊兰这样幸运。
生命中一些东西一旦错过了它的开展期,就如同腊兰的根被拔除一样,难以再在个体身上长成。
我们总希望我们的教育能产生最大的效率,却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所以就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错过了那些还没来得及开花的小草,没有给予他们开花结果证明自己价值的时间。
我们总是盲目地拔掉那些还没有来得及开花的野草,没有给它们开花结果证明它们自己价值的时间,使许多原本珍奇的”腊兰”同我们失之交臂了。
给每一棵草以开花的时间,给每一个人以证明自己价值的时机,不要盲目地去拔掉一颗草,不要草率地去否定一个人,那么我们将会得到更多人生的“腊兰”。
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肯定不相同,这就导致班级中必定会出现所谓的后进生,这也是困扰我们的难习题。
但读了上面的故事,或许我们该梳理一下我们的急躁情绪,对后进生必须予以关心,安慰,寻找适当时机给予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一位隐士住在山中,他很勤劳,每年春天,台阶上的野草刚探出头便被他清理掉了。
一天,隐士决定出远门,叫了一位朋友帮他看守庭院。
与他相反,这位朋友很懒,从不修剪台阶上的野草,任其自由疯长。
暮夏时,一株野草开花了,五瓣的小花氤氲着一阵阵的幽香,花形如林地里的那些兰花一样,不同的是花边呈蜡黄色。
这位朋友怀疑它也是兰花中的一种,便采撷了一些叶子和花朵去请教一位研究植物的专家。
专家仔细地观察了一阵,兴奋地说:“这是兰花的一个稀有品种,许多人穷尽了一生都很难找到它,如果在城市的花市上,这种腊兰的单株价至少是一万元。
”
“腊兰?!”这位朋友惊呆了。
而当那位隐士知道这个结果时,惊呆的人又多了一个,他不无感慨地说:“其实那株腊兰每年春天都会破土而出,只不过它刚发芽就被我拔掉了。
要是我能耐心地等待它开花,那么几年前就能发现它的价值了。
”
等待、耐心!这是这则故事传达给我们的核心词语,其实教育何尝不需要等待和耐心呢!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他明确指出了无论是学生的成长,还是育人的经验,都是一个漫长的、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的最多的便是耐心和等待。
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以致于让我们很多的教育者也多了些许的心浮气躁。
事实上,教育的唤醒、激励和鼓舞
并不都是立竿见影的,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孩子。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或其他种种原因,难免会出现一些后进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耐心的等待他们的成长与进步。
“等待”是一种唤醒,要唤醒学生对生活经历的重新体验;“等待”是一种期待,要期待学生在知识积累中感悟。
“等待”是一种健康的教育心态,“等待”更是一种宽容,因此,我们绝不要轻易的给学生贴个标签,批评学生时,我们还是要先多问几个为什么,切忌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学生带去一阵阵的“狂风暴雨”。
学校是学生犯错误的地方,也是学生走向社会的试验基地。
学生的成长需要等待,而等待最需要耐心。
在“等待”过程中,我们要用鼓励的目光、真诚的微笑、激励的话语消除孩子心中的不安,用自己真诚的期待为孩子们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陪伴着他们慢慢走向成人
“等待”会让教师变得更加冷静,更加理性;“等待”才会给学生提供自我纠正、自我提升的机会;也只有在“等待”中,我们才会发现孩子的可爱和进步,才会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倾听生命的拔节,从含着露珠的嫩芽中嗅出果实的芬芳……
在等待中静听每一朵花开的声音,相信这是一种最美的境界!(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