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创新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名师教案 (新版)教科版
1统计气温数据,找出一个月来的最高和最低气温,计算出平均气温。
2分析云量的变化,在这一个月内,有哪种类型的云是最常见的?哪种类型的云是最少的?
3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主要刮的是什么风向的风?风速的变化范围是怎样的?
4分析降水量的变化,主要是哪种类型的降水?月平均降水量是多少?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没有降水的天气吗?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课 题: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习目标: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学习重难点: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学 习 导 航
一 自主学习
小组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分为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学习导航
三 当堂检测
想一想怎样描述这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四 总结
这一段时间里的气温、降水量、风和云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答案7 1 5
晴天(√)
学会如何分析风向和风速的变化
学会如何分析降水量的变化
答案11 5 3 2 1 0
让学生掌握统计气温数据时需要统计哪些方面。
让学生掌握统计云量的变化时需要统计哪些方面。
让学生掌握统计风向和风速的变化时需要统计哪些方面。
让学生掌握统计降水量的变化时需要统计哪些方面。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7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上
学习
目标
(一)科学概念:
1.进一步了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
2.分析和整理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
2.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重点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分析整理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这一个月中所记录的天气日历上的天气现象。
对长时间收集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
教科版四上科学
助我们认识天气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规律。
2.丽丽记录的关于降水量的情况如下:三天只降了一场雪,一点降水都没有。她的记录对吗?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经过将近一个月对“天气”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分别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
这节课将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
本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从“气温填充图”上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再看看是否出现过偏高或偏低的气温。
看看“气温填充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将这段时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
第二部分:云和风的统计与分析这段时间里,学生在“天气日历”上记录了大量的天气信息。
统计时全班(小组)要做好分工,每个小组分别统计不同的天气现象。
按照分工,各小组先要将统计的天气现象记录卡收集起来,然后统计每张卡片上的不同类型天气现象的数目,可以由两个人(一个读卡、另一个监督)负责逐个读出记录卡上的信息,其他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天数,最后把统计的数据汇总到“云和风的统计”图表内。
然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三部分:统计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做如下统计:这段时间里都有哪种类型的降水,分别有多少天,这段时间的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对这段时间的降水情况进行总的概括。
【学情分析】“天气”单元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少云,6天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四年级科学上册 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教科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学
助我们认
将相应的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也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
)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
)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
同学们能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而且知道了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是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7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观察知识,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使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天气观察基础,对天气的概念和一些基本的天气现象有所了解。
但是,学生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此外,学生对天气观察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本节课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观察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的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回顾和总结之前学习的天气观察知识,培养学生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的能力。
2.难点:帮助学生了解天气的变化和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演示,向学生传授天气观察的知识和方法。
2.实践法: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情况,巩固和提高天气观察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总结和分享天气观察的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黑板、粉笔、weather observation sheet(天气观察表)等。
2.学具:学生自带天气观察表、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向学生简要回顾之前学习的天气观察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和回顾,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一些典型的天气现象和变化,如晴天、阴天、雨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这些天气现象的特点。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表格式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表格式教案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这一节内容是对前面所学天气知识的回顾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天气观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对天气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以及一些天气现象的成因解释。
内容丰富,实践性强,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对于天气也有一定的认知。
但在观察天气时,可能缺乏系统的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和记录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习惯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气观察的重要性,认识到观察天气的意义。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天气观察方法和记录方式。
3.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记录方式。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天气观察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向风速计等。
2.准备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准备记录天气的表格和模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天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觉得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观察天气呢?”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提供的天气观察方法和工具,让学生了解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展示一些正确的天气记录表格和模板,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天气记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每组选择一种天气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参考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参考教案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通过已有的天气观察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进一步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的天气观察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天气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之前,已经学习了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对天气变化的深入理解和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天气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天气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对天气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天气观察结果,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天气观察案例和相关的探究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以便记录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天气观察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天气观察案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天气观察实践活动,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方法和注意事项。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汇报观察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观察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天气的变化规律。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家庭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天气知识,加深对天气现象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天气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天气知识,包括天气的定义、分类、变化等。
2. 分析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总结天气现象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2. 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3.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分析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
2.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天气现象的特点及其对人们的影响。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与天气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 总结收获:让学生individually 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收获,share with the class。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天气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天气相关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回答出天气的定义、分类和变化等基本知识。
2. 学生能够分析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3. 学生能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收获,表现出对天气知识的兴趣。
七、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与天气相关的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2. 教师准备教案和教学材料,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3.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作业。
八、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不同地区的天气特点和影响因素。
教科版科学四上1-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总结课。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天气有了初步的认识,学会了使用天气图标、气温计等工具进行天气观察,并能够简单描述天气现象。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记录和总结天气情况。
教材通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天气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天气现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还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指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并能够正确使用。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的正确使用。
2.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引导学生正确使用。
2.示范法:老师进行天气观察的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3.小组合作交流: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天气观察结果,培养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天气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
2.天气观察工具:准备气温计、天气图标等工具,供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记录:准备天气观察记录,供学生记录和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天气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起对天气的观察和了解,激发学生对天气观察的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工具,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天气观察。
3.操练(10分钟)老师进行天气观察的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学习。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首先,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天气
变化的规律,培养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们主要包括天气要素的观察、天气现象的描述和天气变化的预测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其次,我们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实验法和讨论法。
在讲授法中,我们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物展示,向学生介绍天气观察的基本知识;在实验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天气要素的观察和记录,让他们亲自动手,体验天气观察的乐趣;在讨论法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最后,我们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表现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方面。
在日常表
现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天气日记和观察记录,评价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在综合评价中,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天气观察报告和展示活动,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总的来说,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帮助他们
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增强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热爱。
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希望我们的教案能够得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和支持,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优秀教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教学过程】分析天气信息1、反馈:(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2、问: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3、单元评价(1)问:今天天气怎样?(2)互评这个单元的学习情况。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判断题1、利用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可以准确地观测天气。
2、在天气情况的记录中,用不同的天气符号表示不同的天气。
3、利用天气日历,我们可以方便地分析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
4、根据一个月的天气变化,我们可以推测一年的气候变化。
5、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6、同一时间,阳光下和背阴处的温度一定是相同的。
7、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
8、风速的等级只能用风速仪来测量。
9、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
第7课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7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
【教学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教学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教学准备】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介绍气象学家竺可桢进行长期天气情况记录的视频。
分析整理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这一个月中所记录的天气日历上的天气现象。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二、分析探究(一)统计天气信息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三)综合分析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这段时间里的这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教学反思】这一单元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在学习了《天气日历》之后,我就将每班分成男生和女生两大组,大家来比一下谁能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因为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是不可能的,利用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学期对天气的观察和记录,加深对天气现象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天气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学会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4. 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学期天气观察的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风力、天气状况等。
2. 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了解天气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 总结自己在观察天气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回顾和总结,提高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天气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天气观察记录表,收集学生本学期的天气观察数据。
2. 准备相关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天气现象。
3. 准备黑板和投影仪,用于展示和分析天气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天气现象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天气观察内容。
2. 学生分享: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分享本组在观察天气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 数据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整理和分析本学期的天气观察数据,总结天气变化的特点和规律。
4. 讨论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数据分析,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了解天气现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 总结收获: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观察天气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提高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编写一篇关于天气观察的作文。
7.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观察天气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天气观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观察、分析天气数据过程中的合作交流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天气现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以及观察天气的兴趣和责任感。
教科版科学四上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这一节内容是对前面学习的天气知识的总结和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天气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天气观察的工具、天气观察的方法和天气观察的记录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对于天气现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天气观察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观察工具的使用、观察方法的掌握以及观察记录的准确性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观察工具,掌握观察方法,并能够准确记录天气情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天气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关注度。
四. 教学重难点1.天气观察工具的使用。
2.天气观察方法的掌握。
3.天气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掌握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天气观察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风速计等。
2.天气观察记录表。
3.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天气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之前学习了哪些天气知识吗?”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天气观察的工具、方法和注意事项。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各种观察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如何进行天气观察和记录。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领取一套天气观察工具,按照所学的方法进行天气观察。
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观察记录的准确性。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天气观察的理解和记忆。
2.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培养他们观察天气、记录天气的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观察的方法等。
2. 总结本单元学习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
3. 分析本单元学习到的天气观察技巧,如如何记录天气、如何描述天气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回顾和总结,加深对天气观察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将所学内容进行整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
2.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 采用讲解法,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
2. 学生自主总结: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天气的定义、天气符号的认识、天气观察的方法等。
3.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本单元学习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等,并分享各自的总结。
4.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天气观察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天气,记录天气。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总结能力等。
3. 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如天气观察记录表,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七、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继续观察天气,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天气观察的短文,可以是日记形式,记录自己观察天气的过程和感受。
八、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天气观察和预报的知识。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是教科版科学四上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对天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材中包含了天气图标的认识、天气现象的记录和天气变化的原因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天气有更全面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天气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天气现象的记录和天气变化的原因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的原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对天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2.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3.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的原因,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对天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的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3.记录法:让学生记录天气现象,提高他们的记录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天气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天气图标和相关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天气现象记录表,供学生记录。
3.准备关于天气变化原因的相关资料,用于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天气图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天气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天气现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记录的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4.巩固(10分钟)展示关于天气变化原因的资料,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天气变化的原因。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
四年级科学上册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新版)教科版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教科版科学四上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四上1.7《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总结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学生对天气观察的实践活动,总结和归纳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对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总结和归纳天气观察的结果,以及如何提高天气观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总结和归纳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总结和归纳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到的天气信息,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自己的观察记录和总结报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的天气观察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学生之前的观察记录和总结报告,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和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天气观察的问题,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巩固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天气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整个课程进行总结,回顾所学的天气观察方法和技巧,并强调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继续进行天气观察实践活动,并撰写观察报告。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背景1.1 课程定位《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是四年级上册的科学课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对天气观察方法、天气现象及其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1.2 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巩固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气象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目标(1)回顾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回顾天气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天气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
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天气现象进行深入分析。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课堂探究(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天气观察成果,总结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天气观察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3 知识拓展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天气现象的成因和变化规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天气现象。
3.4 课堂小结教师组织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天气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检验学生对天气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2)考察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3)评估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4.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天气观察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2)小组讨论:教师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与天气观察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天气现象的认知和理解。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科学》四年级上册5.2 辅助材料:多媒体课件、天气观察记录表、作业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经过将近一个月对“天气”单元的学习,学生通过运用多种感官和简易工具,收集了大量关于天气的信息,并分别记录在“天气日历”“气温填充图”“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
这节课将对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段时间里的天气情况。
本课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从“气温填充图”上找出这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计算出这段时间的平均气温,再看看是否出现过偏高或偏低的气温。
看看“气温填充图”中这段时间温度变化的总趋势是怎样的。
将这段时间气温的变化作总体描述。
第二部分:云和风的统计与分析
这段时间里,学生在“天气日历”上记录了大量的天气信息。
统计时全班(小组)要做好分工,每个小组分别统计不同的天气现象。
按照分工,各小组先要将统计的天气现象记录卡收集起来,然后统计每张卡片上的不同类型天气现象的数目,可以由两个人(一个读卡、另一个监督)负责逐个读出记录卡上的信息,其他人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天数,最后把统计的数据汇总到“云和风的统计”图表内。
然后再对这段时间里云和风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概括。
第三部分:统计和分析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根据“降水量变化柱状图”上记录的数据,对这段时间的降水量做如下统计:这段时间里都有哪种类型的降水,分别有多少天,这段时间的平均降水量是多少。
分析这段时间的降水量情况: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出现过连续多日降雨或不降雨的天气吗?对这段时间的降水情况进行总的概括。
学情分析
“天气”单元一个重要的目标是指导学生收集、记录和解释自学习本单元以来将近一个月的当地的天气信息。
本课即是对学生记录的天气数据进行整理、加工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恰当的解释。
这种解释实际上是对这一段时间里,当地天气情况的概括。
例如,统计数据可能表明在这一段时间里有20天晴天,4天少云,6天阴天。
用这些数据学生可能形成这样一个陈述:在我们学习“天气”
的这段时间里,大部分时间是晴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难点:统计、分析“天气日历”上收集到的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对天气情况进行解释。
评价任务
1.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统计并分析天气数据。
2.学生能否感受到长时间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表、风的统计表(风向统计和风速统计)、平均降水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介绍气象学家竺可桢进行长期天气情况记录的视频。
分析整理天气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我们在这一个月中所记录的天气日历上的天气现象。
二、分析探究
(一)统计天气信息
1.讨论统计方法。
(1)可以从天气日历上将相应的小纸卡取下来,然后分类。
(2)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依次记录。
2.分组统计。
发给相应小组气温统计表、云的统计、风的统计表、平均降水量的统计表。
(二)分析天气信息
1.统计云量的小组:有多少天是晴天?多少天是阴天或多云?哪种天气最多?哪种天气最少?
2.统计云的类型的小组:哪种类型的云最常见?哪种类型的云最少见?
3.统计风向的小组:主要刮哪个方向的风?
4.统计风速的小组:这段时间里刮风的天气多吗?通常刮大风还是微风?
5.统计降水量的小组:这一季节的降水量有什么特点?
(三)综合分析
综合各组的统计和分析汇报,能对这段时间的天气情况进行概括总结吗?这段时间里的这些天气现象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教学反思
这一单元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在学习了《天气日历》之后,我就将每班分成男生和女生两大组,大家来比一下谁能坚持观察并做好记录,因为要求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是不可能的,利用比赛的形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经过一个月,每个班都完成了两份质量比较高的天气日历。
很是令人欣慰。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习惯的养成总是一个加强的过程,尤其对于小学生,教师做好示范,画完以后,以后的几堂课,至少是一个星期以上,每天课上都要抽出一点时间来一起观察,记录我们的天气日历。
教师重视了,学生才会重视。
由于科学不是每天都有课的,没有课的时候可以每天抽几分钟时间去班里关心一下我们的天气日历。
其次作为老师也可坚持记录,让学生与老师比一比、赛一赛,能够持续坚持记录,慢慢地让学生真正爱上天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