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陵墓建筑欣赏23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PPT课件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荀子、礼论》
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
中国古代建筑史
-
9
“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si)及水牛皮; 第二重称杝(yi)或椑(pi),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 四重称大棺,梓木制成,又称梓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 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易·系辞下》
“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
之度。”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
中国古代建筑史
-
8
三、等级观念
“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礼记、檀弓上》、《丧大记》
12
平民墓
商代
如以墓地面积为标准分2类:
1类墓室面积在1-3平方米之间 。一般都有棺,有的墓有腰 坑和椁。随葬品无铜礼器, 有陶器、盆、生产工具等。
2类墓室 面积不到1平方米。 有的有棺,有的无棺,或以 席裹尸。少数有棺和腰坑, 但全无椁室。全无随葬品, 墓主大都贫民。
西周 西周平民墓室结构 ,墓室面
中国古代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史
-
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知北游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2
一、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二、陵墓的组成与构成方式 三、等级观念 四、发展过程 五、实例分析
中国古代建筑史
-
3
一.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
《荀子、礼论》
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
中国古代建筑史
-
9
“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si)及水牛皮; 第二重称杝(yi)或椑(pi),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 四重称大棺,梓木制成,又称梓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 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盖取诸大过。”
——《易·系辞下》
“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宅之分,死有棺椁、绞衾、圹袭
之度。”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
中国古代建筑史
-
8
三、等级观念
“天子之棺四重、诸公三重、诸侯再重、大夫一重、士不重”;
《礼记、檀弓上》、《丧大记》
12
平民墓
商代
如以墓地面积为标准分2类:
1类墓室面积在1-3平方米之间 。一般都有棺,有的墓有腰 坑和椁。随葬品无铜礼器, 有陶器、盆、生产工具等。
2类墓室 面积不到1平方米。 有的有棺,有的无棺,或以 席裹尸。少数有棺和腰坑, 但全无椁室。全无随葬品, 墓主大都贫民。
西周 西周平民墓室结构 ,墓室面
中国古代陵墓
中国古代建筑史
-
1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庄子·知北游 》
中国古代建筑史
-
2
一、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二、陵墓的组成与构成方式 三、等级观念 四、发展过程 五、实例分析
中国古代建筑史
-
3
一.陵墓建筑的作用和意义
“墓,慕也,孝子思慕之处也。”
《中国陵寝园林》课件
06
中国陵寝园林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
发展趋势
保护与传承
旅游开发
随着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提高,中 国陵寝园林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越来越 受到重视。
陵寝园林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正逐 渐得到开发利用,成为旅游热点和经 济增长点。
创新发展
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中国陵寝 园林正不断创新发展,融入现代元素 ,满足现代人的审美和功能需求。
秦始皇陵
总结词
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 化内涵。
详细描述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 是中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秦始皇陵是古代帝王 陵墓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陵墓,主体建筑有 兵马俑、地宫、封土等,四周有城墙和护城河环绕。秦 始皇陵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都体现了秦朝时期的特色 ,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同时,秦始皇陵也 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文物古迹,对于研究秦朝 历史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陵寝石刻主要包括石人、石兽等,寓意着守护和镇压的作用。这些石刻造型和纹饰多取 材于宗教神话和民间传说,如龙、凤、麒麟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 敬畏和祈求。同时,陵寝石刻也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
价值和历史意义。
陵寝建筑与艺术文化
总结词
陵寝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代 表,其布局、结构和装饰都体现了高超 的艺术水平。
地域特色
不同地区的陵寝园林建筑风格具有不 同的地域特色,如北方陵寝园林的雄 伟壮观、南方陵寝园林的秀丽精致等 。这些地域特色反映了不同地区的文 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03
陵寝园林的文化内涵
陵寝制度与礼制文化
总结词
陵寝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观念。
陵墓课件ppt
唐宋明清时期的陵墓在建筑风格和布 局上更加讲究,如唐太宗昭陵和明孝 陵等。这一时期的陵墓多采用地面建 筑群的形式,注重祭祀和纪念意义。
世界各地的陵墓文化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陵墓建 筑之一。金字塔不仅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还承载着埃及人对 来世的信仰和追求。
印度的泰姬陵
唐宋陵墓风格
以唐乾陵和宋陵为代表, 建筑布局严谨,注重山水 格局的融合,展现了盛唐 和北宋时期的繁荣昌盛。
明清陵墓风格
以明孝陵和清东陵为代表 ,建筑精致细腻,装饰华 丽,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 的文化特色。
陵墓雕塑艺术
石雕艺术
以石材为载体,通过雕刻 技法表现人物、动物、器 物等形象,具有质朴、粗 犷的艺术风格。
陵墓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 陵墓建筑与艺术 • 陵墓文化与信仰 • 著名陵墓介绍 • 陵墓的未来发展与思考
CHAPTER 01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古代陵墓的起源
古代文明中的陵墓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等,都有其独特的陵墓形式和葬俗。这些 文明中,陵墓不仅是埋葬死者的场所,还承载着宗教、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明孝陵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帝王陵墓之一。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墓群,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之一。
世界著名陵墓
埃及金字塔
01
位于埃及开罗市附近,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也是世界
中国的陵墓起源
中国最早的陵墓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多为土堆墓和木椁墓。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为更加复杂和豪华的陵墓,如秦始皇陵和汉武帝茂陵。
世界各地的陵墓文化
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也是世界著名的陵墓建 筑之一。金字塔不仅是死者的安息之地,还承载着埃及人对 来世的信仰和追求。
印度的泰姬陵
唐宋陵墓风格
以唐乾陵和宋陵为代表, 建筑布局严谨,注重山水 格局的融合,展现了盛唐 和北宋时期的繁荣昌盛。
明清陵墓风格
以明孝陵和清东陵为代表 ,建筑精致细腻,装饰华 丽,体现了封建社会后期 的文化特色。
陵墓雕塑艺术
石雕艺术
以石材为载体,通过雕刻 技法表现人物、动物、器 物等形象,具有质朴、粗 犷的艺术风格。
陵墓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 陵墓建筑与艺术 • 陵墓文化与信仰 • 著名陵墓介绍 • 陵墓的未来发展与思考
CHAPTER 01
陵墓的起源与历史
古代陵墓的起源
古代文明中的陵墓
古代文明如古埃及、古罗马、古印度等,都有其独特的陵墓形式和葬俗。这些 文明中,陵墓不仅是埋葬死者的场所,还承载着宗教、文化和历史的意义。
明孝陵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帝王陵墓之一。
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家陵墓群, 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之一。
世界著名陵墓
埃及金字塔
01
位于埃及开罗市附近,是古埃及法老和王后的陵墓,也是世界
中国的陵墓起源
中国最早的陵墓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多为土堆墓和木椁墓。随着时间的推移 ,逐渐演变为更加复杂和豪华的陵墓,如秦始皇陵和汉武帝茂陵。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PPT参考
唐乾陵在唐代18座帝王陵墓 中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过,且保 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
2021/3/10
授课:XXX
12
北宋陵
• 北宋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总 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陵墓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 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 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种石像。 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 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 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北宋 9个皇帝,除徽、钦 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 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弘 殷(赵匡胤之父)均葬于此。世称七帝八陵。
2021/3/10
授课:XXX
3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寝一般是由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两部分组成。 地下建筑部分主要用于埋葬死者的遗体、遗物和随葬品等,多仿死者 生前的居住状况。 地面建筑部分主要用于祭祀和护陵之用 地上部分: 春秋战国时: 冢墓普遍,墓的称谓有墓 丘 陵 ;
秦始皇营建骊山陵墓,大祟坟台。 汉: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2021/3/10
授课:XXX
11
唐乾陵
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陵地 距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耸立,风景秀丽,远望宛如一 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称。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 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东西对峙 之南峰似其乳,俗谓之奶头山。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 乾陵。
2021/3/10
授课:XXX
5
历代陵墓特点
2021/3/10
授课:XXX
12
北宋陵
• 北宋陵位于河南省巩县嵩山北麓与洛河间的丘陵和平地上。总 面积约30平方公里。其陵墓均坐北朝南呈正方形,各陵尺度和 墓前石刻数目整齐划一。墓室上建造方形三层陵台,每门各有 石狮一对。由南门向北的神道两侧排列文武大臣和各种石像。 陵园布局和唐陵一样分上宫和下宫,分别为上陵谒拜祭祀和日 常供奉起居的场所,所不同的是唐代下宫建筑在陵墓南面偏西 处,而宋代建筑在陵墓北面偏西处。北宋 9个皇帝,除徽、钦 二帝被金所虏囚死漠北外, 7个皇帝以及被追尊为宣祖的赵弘 殷(赵匡胤之父)均葬于此。世称七帝八陵。
2021/3/10
授课:XXX
3
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寝一般是由地下建筑与地面建筑两部分组成。 地下建筑部分主要用于埋葬死者的遗体、遗物和随葬品等,多仿死者 生前的居住状况。 地面建筑部分主要用于祭祀和护陵之用 地上部分: 春秋战国时: 冢墓普遍,墓的称谓有墓 丘 陵 ;
秦始皇营建骊山陵墓,大祟坟台。 汉:起方形截锥体陵台,称为“方上”,四面有门阙和陵墙。
2021/3/10
授课:XXX
11
唐乾陵
乾陵是中国唐代高宗皇帝李治与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的合葬之地,是全国乃至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夫妇皇帝合葬陵。陵地 距古都西安80公里,其居梁山。三峰耸立,风景秀丽,远望宛如一 位女性仰卧大地而有“睡美人”之称。乾陵利用自然山势修建,陵 园雄踞整个梁山山峦,海拔1047.9米的主峰如首而高昂,东西对峙 之南峰似其乳,俗谓之奶头山。因处于长安西北方八卦的乾位而称 乾陵。
2021/3/10
授课:XXX
5
历代陵墓特点
第二节中国古代陵墓建筑
第二节中国古代陵墓建筑
❖西周以前,帝王墓葬多为木椁大墓, 地面不封不树。
❖秦始皇开创了陵寝制度,使丧葬文 化向祭祀文化转移
陵墓建筑组成部分
❖ 由陵、寝、神道及两旁石刻群和其它陵 园建筑
❖ 地下的称“地宫”,为木椁墓室 ❖ 棺椁、封土等级:天子棺椁七重,诸候
五重,大夫三重,士人一棺一椁 ❖ 中国陵墓建筑地面上有神道、翁仲、石
❖ 第三列是石碑。南朝神道石刻是中国石 雕艺术的奇葩
❖——隋、唐皇陵建制上改为“以山 为陵”,开凿地宫,修建陵园,陵 园营造有内、外两重城唐皇陵规制 不但规模宏大,且陪葬的礼制也达 到鼎盛。唐皇陵神道石刻,陵陵俱 有,形成了帝王陵墓建筑规制。
❖ ——五代十国时期,陵墓建筑显出小而 精确又不失皇陵规制。
兽及诸殿堂
清东陵平面图
明孝陵平面图
明长陵平面图
(二)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形制
❖ 历代陵墓建筑形式 1.方上
2.依山为陵
3.宝城宝顶
秦始皇陵模拟沙盘图
秦始皇陵施工情景设想图
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复原图
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开依山为陵先河的唐昭陵
唐昭陵
(三)中国古代陵园建筑布局
❖ ——宋代陵墓形制恢复方上形式,并发 展为筑园形砖城,在城内填土使之成一 园顶曰“宝顶”,城上设垛口女儿墙成 “宝城”。北宋皇陵的最显著特点是统 一化和规范化,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艺 术的成熟时期。
江 苏 江 宁 南 唐 李 煜 墓 内 景
李 璟 墓 的 地 宫
❖——辽金时期在陵墓建筑,陵墓建 筑颇具有民族特色。陵前建正方形 享殿,前置月台,两侧出回廊成院 落。
❖——元代皇帝因实行秘密埋葬,不 建地上陵墓,采用马踏葬坑埋土为 墓形式。
❖西周以前,帝王墓葬多为木椁大墓, 地面不封不树。
❖秦始皇开创了陵寝制度,使丧葬文 化向祭祀文化转移
陵墓建筑组成部分
❖ 由陵、寝、神道及两旁石刻群和其它陵 园建筑
❖ 地下的称“地宫”,为木椁墓室 ❖ 棺椁、封土等级:天子棺椁七重,诸候
五重,大夫三重,士人一棺一椁 ❖ 中国陵墓建筑地面上有神道、翁仲、石
❖ 第三列是石碑。南朝神道石刻是中国石 雕艺术的奇葩
❖——隋、唐皇陵建制上改为“以山 为陵”,开凿地宫,修建陵园,陵 园营造有内、外两重城唐皇陵规制 不但规模宏大,且陪葬的礼制也达 到鼎盛。唐皇陵神道石刻,陵陵俱 有,形成了帝王陵墓建筑规制。
❖ ——五代十国时期,陵墓建筑显出小而 精确又不失皇陵规制。
兽及诸殿堂
清东陵平面图
明孝陵平面图
明长陵平面图
(二)中国古代陵墓建筑形制
❖ 历代陵墓建筑形式 1.方上
2.依山为陵
3.宝城宝顶
秦始皇陵模拟沙盘图
秦始皇陵施工情景设想图
秦始皇九层之台的陵上享堂复原图
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
开依山为陵先河的唐昭陵
唐昭陵
(三)中国古代陵园建筑布局
❖ ——宋代陵墓形制恢复方上形式,并发 展为筑园形砖城,在城内填土使之成一 园顶曰“宝顶”,城上设垛口女儿墙成 “宝城”。北宋皇陵的最显著特点是统 一化和规范化,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艺 术的成熟时期。
江 苏 江 宁 南 唐 李 煜 墓 内 景
李 璟 墓 的 地 宫
❖——辽金时期在陵墓建筑,陵墓建 筑颇具有民族特色。陵前建正方形 享殿,前置月台,两侧出回廊成院 落。
❖——元代皇帝因实行秘密埋葬,不 建地上陵墓,采用马踏葬坑埋土为 墓形式。
-陵墓建筑解析PPT课件
.
27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是清朝命名
的第一座皇陵。陵区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占地近54万
平方米,现存古建筑32座(组)。
.
28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
最大,结构最完整。因坐落在沈阳市北端,故又称北陵。
.
29
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占地仅1.1万多平方米,但列
洛旗。
.
24
八、明孝陵、明十三陵 明 孝 陵
位于南京的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
陵寝,迄今已近700年历史。.
25
明十三陵
景陵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东、西、北
三面环山,是世界上保存较为完整和埋葬皇帝最多的墓
葬群。
.
26
九、盛京三陵、清东陵、清西陵
位于辽宁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称 东北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
.
22
六、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位于银川市以西约2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 西夏王陵包括西夏王朝的皇陵及其陪葬墓,总 面积约40平方公里。
黄土筑成的八角塔形陵台,高达20余米,被誉 为“中国金字塔”。
.
23
七、成吉思汗陵
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
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
三陵之首。永陵始建于公元1598年,是满清皇族的祖陵,坐
落于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城西21公里处的永陵镇。
.
30
(二)清东陵
位于河北省遵化境内的清东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为宏大、体
系最为完整、布局最为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占地78平方公里
中国古代墓葬文化PPT课件
帝王陵墓外,两汉时期的墓葬在孝道盛行的风气下大多遵循“以厚葬 为德,薄终为鄙”,为此,“富者奢僭,贫者殚财”,厚葬成为炫耀 社会地位和自身财力的一种象征,也成为社会各阶层自觉追求的一种 风尚。
魏晋南北朝墓葬 ——薄葬之风
黄泉下的艺术
处于混乱分裂时期的墓葬,也呈现出了明显的时代特征。除地域性、民族性
黄泉下的艺术
陵寝制度的衰退时期——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政局分裂割据,政权交替频繁,战争不断发生,社会 秩序紊乱,以致许多大墓常被盗掘,帝王陵更难以保存,因而帝王不能不暂 时放弃陵寝制度。
1、曹魏时期
魏文帝因怕将来政权交替之后陵墓被发掘,因而废除陵寝,取消上陵礼。魏 文帝这一改革,对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很大。
殷周的墓葬是没有坟丘的。《易·系词传下》说:“古之葬者, 厚衣之以薪,藏之中野,不封不树。”“不封”是说没有封 土堆,“不树”是说不种树木。安徽屯溪1号西周墓就是如此。
中原地区出现坟丘式墓葬,开始于春秋晚期。到战国时期, 就普遍流行坟丘式的墓葬所有统治者的墓葬都有高大的坟丘。 例如今湖北江陵西北的楚都郢的周围,就有大小许多个坟丘 墓,多数属于战国中后期。
2、晋代时期
东晋虽然恢复了上陵之礼,但并没有恢复过去的的规模,东晋诸帝陵墓,大多 数在半山腰的南麓凿挖墓坑筑成,并不起坟,把墓室隐蔽起来。
3、南北朝时期
陵墓依靠山麓、山腰筑成,起坟的要比东晋多些。 北方十六国时期,多采用“潜埋”方式而不起坟。
黄泉下的艺术
4、北魏时期
北方分球是墓葬重新多起来,是从北魏开始的,这是鲜卑文化和汉族文化进一步 融合的结果。冯太后的永固陵建筑,标志着北魏开始恢复陵寝制度和举行上陵的 礼仪。
黄泉下的艺术 墓葬
《中国古代陵墓建筑》PPT课件
2021/4/9
2
一、陵墓构成
陵墓构成包括 陵墓建筑、陵 墓建筑上的绘 画雕刻等文化 艺术和随葬品 三部分。
2021/4/9
3
二、古陵墓类型
古墓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可分为3类:
1.帝王陵寝:规模大,随葬品丰富。
2.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名人墓地:除个别著名人物 外,一般规模不大,墓中随葬物微薄稀少。
3.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墓葬:主要有辽 宁辽阳汉魏壁画墓、新疆阿斯塔那古墓群、吉林集安 高句丽古墓群、麻浩崖墓等。
2021/4/9
4
三、古陵墓结构
古墓葬一般分为两部分,即地下部分和地面 部分。
地下部分包括墓室结构和随葬品,地面部分 包括封土和其他陵园建筑。
2021/4/9
5
(一)地下部分
2021/4/9
10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临潼骊山北麓。陵体呈四方锥形的三
层夯土台,东西长345米,南北长350米,它原高约120米,历 经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高度还接近50米。秦始皇陵周
围有两道陵墙环绕,呈南北较长的“回”字形,外城周长 6000多米,内城周长也有2000多米。围墙四面正中建门阙, 四角还建有警卫的角楼。陵冢坐落在内城的南半部,坐西朝东。
2021/4/9
13
2021/4/9
14
六朝陵墓
三国东吴、东晋以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宋齐梁陈,史称“六朝”,
均建都南京。六朝的统治者继承了始于东汉的堪舆之术,选择葬地,讲
究“望气”“风水”,所选之地,一般要“背倚山峰,面临平原”。南
京、丹阳一带分布有六朝皇帝陵和部分王侯墓。
2021/4/9
15
唐陵
唐陵主要分布在长安城周围, 呈扇形展开,其中有20位皇帝 (包括武则天),号称大唐十八 陵,除了这十八陵外,还有唐 太祖永康陵,唐世祖兴宁陵;已 经追赠的帝陵如唐顺陵、唐让 陵等。
中外建筑史4中国宫殿陵墓坛庙宗教民居建筑PowerPoint演示文稿
• 南三所——南——火——长——皇太子居 住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42
3.故宫的人力物力消耗
1406年准备,1420年建成,前10年备料,四 年施工. (1)工 (2)木 (3)砖 (4)石
43
5.几处重点庭院的设计手法 (1)太和殿庭院 (2)太和门廊院
44
(1)太和殿庭院 • 位于组群中最重要的位置,突出、显要。 • 最大的廊院尺度,可容纳万余人举行仪式。 • 单体建筑的最高等级——太和殿,九开间,
• 商代,宫殿建筑由单体变为群体。 • 西周,从陕西岐山凤雏村遗址反映的情况来看,当时的
宫殿也应采用合院的形式,且已由前堂后室演变为前朝 后寝。
6
7
(2)、发展中的宫殿形制(春秋至南北朝) 使用高台建筑 前朝后寝(汉) 东西堂制(汉) 宫殿前设阙
阙,最初是供守望、显示威严的建筑。 春秋时宫殿正门开始建阙。
渎,建庙祭之
61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镇:东镇山东沂山、西镇陕西吴山、北 镇辽宁医巫闾山、南镇绍兴会稽山、中镇 山西霍山 四海:东海/西海/南海/北海 四渎:江渎/淮渎/河渎/济渎
62
第二类 祭祀祖先 太庙:皇帝祭祖 家庙:平民祭于“祠堂”
· 北京太庙(“左祖右社”,规定布置的) ----似为宫寝建筑的原型,等级高,用色 简单。 实例: A.北京历代帝王庙(最多时100余位帝王) B.其它
·凶礼:对丧葬的有关礼制------陵墓建筑 ·军礼:指出征、命将、狩猎、行军等方面的礼仪规定 ·宾礼:指朝觐、聘使、君臣相会时的礼节 ·嘉礼:日常服饰、车仗等规定
54
②吉礼建筑分为两大类:坛与庙----“敬天 法祖”思想的具体体现:
· 属于祭祀自然保护神的称之为坛,祭 坛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ppt课件
•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 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 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 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 房屋、宫殿和院落。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厚葬之制
• 西汉时期从高祖开始,出于政治 目的,各陵都安置了很多陪葬墓 ,被称为“陪陵”,形成规模宏 大的陪葬墓地。陪葬者大都是当 时的朝廷重臣和皇亲国戚。
⒉西汉皇陵平面布局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帝后合 用陵园,如:高祖长陵、惠帝安陵。一种是帝后 各各筑一方的陵园,从阳陵以下,终西汉之世, 皆遵此制。西汉皇陵平面呈方形,四面有围墙。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使用减少,但奴隶墓仍 有存 在,大都无一定墓坑无随葬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四、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山顶洞人对待逝者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仰韶文化中出现公共墓地
西 安
• 公共墓地中无葬具
半
,只有一些陪葬品
坡
。
遗
址
平 面 示
• 居民区中有幼儿以 及“凶”死者的翁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平民墓
商代
如以墓地面积为标准分2类:
1类墓室面积在1-3平方米之间 。一般都有棺,有的墓有腰 坑和椁。随葬品无铜礼器, 有陶器、盆、生产工具等。
2类墓室 面积不到1平方米。 有的有棺,有的无棺,或以 席裹尸。少数有棺和腰坑, 但全无椁室。全无随葬品, 墓主大都贫民。
西周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二、陵墓的组成与构成方式
“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
陵寝建筑.ppt
前朝后寝:明清时期。 2.地上陵园(帝王陵体结构变化 的三个阶段) 方锥形:战国、秦汉时期。 以山为陵:唐初。 宝城宝顶:明清时期。 战国到宋代,帝王的陵体皆以方 型为主。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 陵体有规矩的方形变成圆形
柏木是中国北 方特有的上等名 贵木材,古人之 所以选择它用于 墓葬,主要取决 于其材质优良、 耐水湿、抗腐性 强、有香味,可 以保护棺木不受 损坏。
明长陵
十三陵中保存最完好的大殿 —长陵祾恩殿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 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 (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 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 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 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 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 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随葬品; 1)原始社会: A、早期:陶器、石器、骨器。 B、晚期:出现贫富分化。有的墓随葬精 美的玉器及象牙器等。 2)阶级社会: A、贫富分化悬殊。 B、商周时期:青铜器、玉石器等。人殉。 C、战国时期:俑。 D、汉朝: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 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模型。
E、魏晋南北朝:陶瓷器皿、陶 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 F、隋唐五代时期:陶俑。 G、宋——明清:实用物品和珍 宝,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
帝王陵按等级分有三种
1、黄杨提腠 2、金缕玉衣 3、厚葬 王侯级:一般的厚葬,银 缕玉衣... 百官:普通的厚葬 百姓:最一般的
1.地下幽宫(玄宫) 布局特征 黄肠题凑:先秦至秦汉时期。 “黄肠”是指堆垒在棺椁外的 柏木;“题凑”是指木头头部 向内堆放的墓葬结构。因西汉 流行用柏木构筑,故称“黄肠 题凑”。 以砖石代替木材:东汉以后至 清代。
桥梁津渡牌楼、风景园林 牌楼等等。从建筑材料上看 有木牌楼、砖牌楼、石牌楼、 琉璃牌楼、砖石混建牌楼、 木石合造牌楼、钢筋混凝土 牌楼等。牌楼飞檐挑出,翼 角翘起,玲珑精巧,古朴雅 观,堪称中国古建筑之精品。
69中国建筑史陵墓建筑PPT课件
作“品”字形排列3个长条形马坑,各埋马4匹,此外还有1个跪葬人。此 墓道长15米、宽5.2米,也呈“品”字形排列3个马坑。共杀埋了16匹马, 在靠近西南侧马坑旁,还有1坑,埋了2个人。墓室为平面长方形,上口南 北长14米,东西宽12米,自口至底深7.2米。墓室正中是椁室,棺椁和墓 主人尸骨早已不存,椁室四周二层台上排列有大批殉葬人,东侧为17人, 多为男性,西侧为24人,多为女性。她们都是全躯,有的还有木棺和随葬 品,可能是墓主人的亲信、侍从和姬妾等人。椁室底部中央有一个长1米、 宽0.8米的腰坑,坑内埋1名持铜戈的人,以上共计45人殉葬。在墓室上的 填土中发现34个人头,总起来武官村大墓中殉葬人有79名之多。
10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级别墓室的建筑 方法。“黄肠”指柏木(其树心为黄色), “黄肠题凑”就是用柏木段一层层垒起木 墙。
11
砖墓
由于木材不利于长期保 存,更由于砖石技术的 发展,所以逐渐发展了 石墓室和砖墓室。 战国末年,河南一代开 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 材作墓室壁体。
右图是比较典型的空心砖墓
6
兆域图
从兆域图上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战国墓有着严格的中轴 对称布局,且庄严肃穆,很符合陵墓群的气氛,高居的享 堂如金字塔一般,很有纪念性,并且享堂建筑的体量,体 现了等级的差别。台东西长达310m,高约5m,台上并列 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
7
中山国兆域复原想像图
8
中山王陵
中国建筑史
墓建筑
组员:陆大为 魏方舟
---中国陵
1
商朝陵墓
商朝陵墓大都集中于殷墟附近洹水北岸侯家庄一带以及西北岗、武官 村、后岗一带。现已发现20余处,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 形两种。
10
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是西汉帝、王级别墓室的建筑 方法。“黄肠”指柏木(其树心为黄色), “黄肠题凑”就是用柏木段一层层垒起木 墙。
11
砖墓
由于木材不利于长期保 存,更由于砖石技术的 发展,所以逐渐发展了 石墓室和砖墓室。 战国末年,河南一代开 始用大块空心砖代替木 材作墓室壁体。
右图是比较典型的空心砖墓
6
兆域图
从兆域图上所反映的情况来看,战国墓有着严格的中轴 对称布局,且庄严肃穆,很符合陵墓群的气氛,高居的享 堂如金字塔一般,很有纪念性,并且享堂建筑的体量,体 现了等级的差别。台东西长达310m,高约5m,台上并列 五座方形享堂,分别祭祀王、二位王后,和二位夫人。
7
中山国兆域复原想像图
8
中山王陵
中国建筑史
墓建筑
组员:陆大为 魏方舟
---中国陵
1
商朝陵墓
商朝陵墓大都集中于殷墟附近洹水北岸侯家庄一带以及西北岗、武官 村、后岗一带。现已发现20余处,墓的形状有“亚”字形和接近正方 形两种。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奴隶使用减少,但奴隶墓仍 有存 在,大都无一定墓坑无随葬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四、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山顶洞人对待逝者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仰韶文化中出现公共墓地
西 安
• 公共墓地中无葬具
半
,只有一些陪葬品
坡
。
遗
址
平 面 示
• 居民区中有幼儿以 及“凶”死者的翁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东汉皇陵特点
第一,陵园建筑有两种形 制。 一种以光武帝的原陵为代 表 ,陵园四周设有方形的 墙垣,每边正中开门,南 向正中的门名“司马门” ,司马门内设有“上陵” 用的寝殿。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另一种以明帝显节陵为代表 ,“无周垣,为行马, 四出司马门。石殿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 寺吏舍在殿北” • 第二,从明帝开始推行大规模的“上陵”的朝拜祭 祀典礼,在殿堂内举行朝拜的礼仪,是以座北朝南 为尊。
《礼记、檀弓上》、《丧大记》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荀子、礼论》
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si)及水牛皮; 第二重称杝(yi)或椑(pi),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 四重称大棺,梓木制成,又称梓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 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 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 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 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 房屋、宫殿和院落。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四、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山顶洞人对待逝者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仰韶文化中出现公共墓地
西 安
• 公共墓地中无葬具
半
,只有一些陪葬品
坡
。
遗
址
平 面 示
• 居民区中有幼儿以 及“凶”死者的翁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东汉皇陵特点
第一,陵园建筑有两种形 制。 一种以光武帝的原陵为代 表 ,陵园四周设有方形的 墙垣,每边正中开门,南 向正中的门名“司马门” ,司马门内设有“上陵” 用的寝殿。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另一种以明帝显节陵为代表 ,“无周垣,为行马, 四出司马门。石殿在行马内。寝殿、园省在东。园 寺吏舍在殿北” • 第二,从明帝开始推行大规模的“上陵”的朝拜祭 祀典礼,在殿堂内举行朝拜的礼仪,是以座北朝南 为尊。
《礼记、檀弓上》、《丧大记》
“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
《荀子、礼论》
应当是天子五棺二椁,诸侯为四棺一椁或三棺两椁、大夫为两棺一椁,士为一棺一椁。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陵墓详解
“天子棺椁四重,亲身的棺称椑,其外蒙以兕(si)及水牛皮; 第二重称杝(yi)或椑(pi),以椴木制成;第三重称属,第 四重称大棺,梓木制成,又称梓棺。帝后之外椁两重,多用梓 木,因而其棺椁又称“梓宫”。
• 到了西汉的中晚期,墓室结构发生了重大 变化。“凿山为陵”的墓室大多数是横穴 式,并且分为耳室、前室和后室等很多部 分。而竖穴式的坟则改用砖和石料构建墓 室。形制和结构完全模仿了现实生活中的 房屋、宫殿和院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