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培养的采集、运送、培养指导原则共40页
血培养标本采集-课件(演示)图文
注射器抽取: 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 后,勿换针头直接注入 组培养瓶。
轻轻混匀以防凝固!
血标本采集的量
患儿 体重kg
患儿 总血量ml
推荐
占患儿总血量
培养血量ml 的百分比%
≤1 1.1-2 2.1-12.7 12.8-36.3 ›36.3
50-99 100-200
› 200 ›800 ›2200
2 2 4 10 20-30
采血时机
血 培 养 的 采 集 ?
寒战和发 热初期
使用抗菌 药物前
停药6-8小 时后或下 次用药前
采集步骤
准备血培养瓶
保持手的卫生
Text2
Text1
Text5
皮肤消毒
Text3
Text4
抽取血标本
血标本采集的 量
保持手的卫生
洗手
手消毒
准备血培养瓶
检查培养瓶无渗漏破裂 Nhomakorabea有效期
Cycle name
注意事项
❖ 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应注明标本采集 时间,精确到小时
❖ 标本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将污染 菌误以为病原菌
❖ 要保证足够的标本量,以提高血液培养阳性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培养瓶,危重
患者可同时采用多种培养瓶,以免漏检,必要时 增加送检次数
讨论
存在问题
假阳性:
培养液 清澈
污染 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塞,作用60S,待干
皮肤消毒
❖ 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直径达 8cmX10cm以上,30秒待干后采血。
❖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切忌在静滴抗菌 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抽取血标本
采血针: 持穿刺针按常规方法刺入 静脉,另一头刺入相应血 培养瓶内,利用瓶内真空 抽取血标本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95470ppt课件
3. 白细胞增多(> 10×109/L,特别有“核左移”
4. 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109/L )
5. 血小板减少
Hale Waihona Puke 6. 皮肤、粘膜出血7. 昏迷
8. 多器官衰竭
精选ppt
建议:每套血培养同时接种至需氧瓶和
厌氧瓶,有利于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检出。 当厌氧菌感染不能除外的病人,如腹部手 术合并感染的病人,必须同时做厌氧菌血 培养。但如果不能满足推荐的采血量时, 应首先满足需氧瓶。
血培养标本的正确采集
精选ppt
什么是血培养
将新鲜离体的血液标本接种于营养培 养基上,在一定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使 对营养要求较高的细菌生长繁殖并对其进 行鉴别,从而确定病原菌的一种人工培养 法。用于菌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败血症的 病因学诊断。一般需要5-7天,才能出报告。
精选ppt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精选ppt
血培养采集的SOP
▪ 时间 ▪ 数量 ▪ 方法 ▪ 血量 ▪ 运送
精选ppt
血培养采集SOP—时间
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 2.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期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无需体
温超过39℃才抽血,避免错过时机
精选ppt
血培养采集SOP—数量
A. 推荐采集2-3套血培养(同时或间隔30min~ 1h )
B. 感染性心内膜炎或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应 在48-96 小时重复培养
精选ppt
血培养采集SOP—方法
▪ 手卫生:洗手或手消毒 ▪ 准备血培养瓶:破损?保质期?渗漏?污染?
内部隔膜盖并非是无菌的, 75%酒精,60s ▪ 皮肤消毒:碘酊30S 直径5cm ▪ 不同部位外周静脉血 ▪ 轻摇瓶子以防血液凝固
血培养运送采集指南
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血流感染指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一般地,应通过血培养进行病原学诊断,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规范我院血培养的申请、标本采集和送检,特制定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请严格遵照执行。
1.血培养的临床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分压<32mmHg)等。
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2.血培养的申请临床医师申请血培养时,应在填写一般项目的同时注明临床诊断、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证据等,同时应注明抗生素、激素应用情况等。
并请在采集血液标本并注入相应的培养瓶后,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量和采集时间。
3.血培养标本的采集3.1.采集时机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为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
3.2.血培养的次数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应采集两套血培养(1套血培养=1个需氧瓶+1个厌氧瓶)送检。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分别注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送检。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应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培养,具体见6.1和6.2。
婴幼儿患者,应采集两份血培养。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2个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注入一个需氧瓶中送检。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
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血标本的采集和培养(一)血培养采集的时间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采集2套(每套包括1只普通血培养瓶及1只厌氧血培养瓶)以上血培养标本。
说明:实验数据表明细菌入血后约1小时,寒战和发烧开始出现2小时内。
此时为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
在不同的时间点采血只有在以下情况才有必要:疑似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其他血管内(如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
(二)血培养的采集次数要求: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
说明:成年人的单瓶血培养结果不可信,因为采血量不足,从而使培养结果难以解释。
血培养不能在二至五天内进行重复,因为在抗生素治疗开始后血液中的细菌不会立即清除。
cockeril研究证明,来自三份血培养的病原菌分离率第一份血培养为65%,两份血培养为80%,三份血培养为96%。
提倡全自动血培养仪器的使用,可以更早的发现移植病人和插管病人的败血症。
通常情况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患者可通过临床表现来判断疗效,无需复查血培养或者连续监测血培养。
然而有两个例外:第一是感染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病人,对于他们的菌血症或真菌血症是否被清除可被用于评估和指导治疗;第二是与感染性心内膜炎无关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对其阳性血培养的48至96小时追踪可以很好的预测复杂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血症。
(三)采血量要求:成年患者推荐的采血量为每套不少于10ml,每瓶不少于5ml。
婴幼儿患者推荐的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
(少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说明: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成人血培养采血量在2-30ml之间,病原菌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正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运送与报告标准操作规程一、血培养指征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二、采血时机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培养,最好在抗菌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三、采血流程(一)消毒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消毒液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
2、皮肤消毒程序:用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画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径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需30s以上)穿刺采血。
(二)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成人用注射器无菌穿刺取血后,排尽针头内的空气,直接注入血培养瓶,勿换针头(如果行第二次穿刺或用头皮针取血时,应换针头),先注入厌氧培养瓶,避免注入空气,然后注入需氧培养瓶,轻轻混匀以防血液凝固。
近年来,临床普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血从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
(三)注意事项1、检验单需要注明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血液采集时间和部位、临床诊断等患者信息。
2、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切忌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血。
除非怀疑有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否则不应从留置静脉或动脉导管取血,因为导管易被皮肤正常菌群污染。
3、采血次数:对于成年患者,应该同时分别在两个部位采集血标本,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样菌种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4、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5、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
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
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ml。
四、运送要求1、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
血细菌培养指导原则和操作指南
重庆市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血培养指导原则和操作指南(试行)重庆市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心重庆市细菌耐药监测网重庆市医院感染控制中心(联合编写)2013年4月目录第一节血培养的含义及临床意义 (1)第二节标本的采集与运送 (1)一、总体要求 (1)二、血培养标本的采集 (2)三、血培养标本的运送 (3)四、血培养标本的拒收标准 (3)五、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分离的关键因素 (4)六、几种特殊要求的血培养 (5)第三节血培养结果的报告 (8)一、血培养的报告原则 (8)二、阳性血培养的分级报告制度 (8)三、其他报告和记录 (9)第四节血培养安全保证 (9)第五节血培养质量保证 (10)一、分析前质量控制 (10)二、分析中质量控制 (11)三、分析后质量控制 (11)附录 (13)附录一血培养相关注释 (13)附录二血培养相关专业术语 (14)附录三血培养的污染问题 (15)参考文献 (17)第一节血培养的含义及临床意义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统称血流感染),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临床上应该进行急症处理,尽快采集血液进行培养。
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
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标本的采集与运送一、总体要求(一)血培养临床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1.发热(≥38 ℃)或低温(≤36 ℃),以间歇驰张型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可见双峰热;2.寒战;3.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4.粒细胞减少(<1.0×109/ L);5.血小板减少;6.皮肤、黏膜出血;7.昏迷;8.多器官衰竭;9.血压降低;10.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分压<32mmHg);以及肝脾肿大;关节疼痛;C反应蛋白、内毒素、降钙素原或1,3-β-D葡聚糖升高等。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一、采集血培养的重要指征:(一)发热(≥38℃)或低温(≤36℃)(二)寒战(三)白细胞增多(>10x109/L,特别有“核左移”,未成熟的白细胞增多)(四)粒细胞减少(成熟的多核白细胞<1x109/L)(五)血小板减少(六)皮肤粘膜出血(七)昏迷(八)多器官衰竭二、采血时机(一)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二)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三)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心内膜炎(持续性菌血症)例外;(四)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8℃才抽血,而错过时机。
三、血培养标本采集次数(一)留置深静脉导管且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1.希望保留深静脉导管者至少2套(1套血培养定义:从一个部位如静脉穿刺或静脉导管所获血液的培养,不论被接种在1个还是多个血培养瓶内)血培养,其中至少一套来自外周静脉,另一套从导管采集,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并各自做好标记;2.决定拔除深静脉导管者从独立的2个外周静脉部位,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同时无菌下取出导管并剪下5cm导管末梢送实验室(实验室采用Maki半定量平板滚动培养)(二)未留置深静脉导管或怀疑的BSl并非导管相关1.怀疑血流感染时,独立的外周静脉无菌采集2套血培养2.当怀疑骨髓炎、脑膜炎、肺炎和肾盂肾炎合并菌血症时,在抗菌药物使用前从不同部位抽取2套血培养,两个来源的采血时间必须接近(建议≤5分钟),各自做好标记;3.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抽取3套血培养;心内膜炎患者起始采集的3套血培养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三)在采血2~5天内,无需重复做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除外。
四、皮肤消毒及采血步骤(一)皮肤消毒前,先检查血培养瓶有无损坏或超过保质期,用75%酒精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干燥;(二)用2根安尔碘棉签,以穿刺点为圆心,以约5cm直径画圈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至少30s。
血培养运送采集指南
血培养运送采集指南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血流感染指当微生物侵入血液迅速繁殖超出机体免疫系统清除这些微生物的能力时,形成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可感染血管外组织。
一般地,应通过血培养进行病原学诊断,其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为规范我院血培养的申请、标本采集和送检,特制定陕西省人民医院血培养申请、标本采集和运送指南,请严格遵照执行。
1.血培养的临床指征患者出现以下一种或同时具备几种临床表现时可作为血培养的重要指征:①发热(≥38 ℃)或低温(≤36 ℃);②寒战;③白细胞增多(>10.0×109/ 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④粒细胞减少(<1.0 ×109/ L);⑤血小板减少;⑥皮肤、黏膜出血;⑦昏迷;⑧多器官衰竭;⑨血压降低;分压<32mmHg)等。
⑩呼吸加快(呼吸率>20/分或CO22.血培养的申请临床医师申请血培养时,应在填写一般项目的同时注明临床诊断、与感染有关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证据等,同时应注明抗生素、激素应用情况等。
并请在采集血液标本并注入相应的培养瓶后,在申请单上注明采血量和采集时间。
3.血培养标本的采集3.1.采集时机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
若患者已行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抗菌药物应用前采血培养。
采集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的最佳时机为寒战和发烧前1小时。
3.2.血培养的次数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成人患者,应采集两套血培养(1套血培养=1个需氧瓶+1个厌氧瓶)送检。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分别注入一个需氧瓶和一个厌氧瓶送检。
当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或导管相关性感染患者的连续性菌血症时,应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血培养,具体见6.1和6.2。
婴幼儿患者,应采集两份血培养。
可同时或短时间间隔(30-60分钟)从2个不同部位(如双臂)采集两份静脉血,每份血标注入一个需氧瓶中送检。
25-血培养采集和运送规范
(一)紧急口头(电话)报告
血培养出现阳性报警时,立即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在最短时间内将结果向临床主管医生进行紧急口头(电话)报告。口头报告包含以下内容,并记录在案。
1、报告者全名;
2、报告的时间;
3、所联系医生的全名;
4、报告镜检结果;
5、确认临床医生收到报告并复述结果。
(二)最终结果(书面)报告
1、无菌生长;
2、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鉴定结果、最终药敏结果)。
(三)其他报告和记录
1、标本被拒收时,需即刻通知临床立即重新采血,并记录在案。
2、最终结果与紧急口头报告结果不符,需要变更时,需立即通知临床,同时必须在书面报告上提供正确的结果,注明变更的内容。
3、其他需临床注意的事项的记录,如:采血量不足、标本转运时间过长、标本采集份数不够等信息。
参考文献
上海地区,血培养指导原则(2007)
制定日期
2009.4
修订次数
1
修订日期
2011.1
(3)对不明原因的发热、亚急性心内膜炎,抽取3套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在24h内取血3次,每次间隔不少于30min,必要时次日再做血培养2次;
3、在采血2-5天内,无需重复做血培养,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除外。
4、在两个不同部位分离到同源菌株才能确定是病原菌;
四、皮肤消毒及采血步骤
1、皮肤消毒前,先检查血培养瓶有无损坏或超过保质期,用安尔碘消毒血培养瓶橡皮塞并干燥;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
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心内膜炎(持续性菌血症)例外;
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9℃才抽血,而错过时机。
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转运
血培养标木采集与转运标准操作规程一、采血指征1.菌血症,可疑感染患者出现以下任一指征,应考虑采集血培养。
(1)体温〉38°C或 36°C;(2)寒战;(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多(计数>10.0X×109/L,特别是有“核左移”时)或减少(计数﹤4.0×109/L );)< 32 mmHg;(4)呼吸频率>20次/分钟或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5)心率>90次/分钟;(6)皮肤黏膜出血;(7)昏迷;(8)多器官功能障碍;(9)血压降低;(10)炎症反应参数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PCT)、1,3-β-D-葡聚糖(G试验)升高等。
2.同时伴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立即釆集血标本。
(1)医院获得性肺炎;(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血管导管>48小时;(3)有免疫功能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
2.感染性心内膜炎凡原因未明的发热,持续在1周以上,伴有心脏杂音或心脏超声发现赘生物,或原有心脏基础疾病、人工心脏瓣膜植入患者,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3.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带有血管导管超过1天或者拨出导管未超过48小时,出现发热(体温〉38°C)、寒战或低血压等全身感染表现,不能除外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可能的,应多次进行血培养检测。
二、采血釆集时机、套数、采血量1.菌血症(1).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釆集;如患者已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或选择含有吸附抗菌药物成分的血培养瓶。
(2).急性发热患者,应在10分钟内采集(3).成人每次采集2〜3套,同时分别在不同部位采集,每个部位应需氧和I 厌氧培养各一瓶,每瓶采集8〜10 ml,或按照说明书。
|(4).儿童应立即采集;在两个部位分别采集,通常仅采集需氧瓶;采血量一般不超过总血量1%,或参考说明书。
(5).儿童在有以下高危因素时应考虑厌氧瓶培养:其母亲产褥期患腹膜炎、慢性口腔炎或鼻窦炎、蜂窝组织炎,有腹腔感染的症状或体征,咬伤,接受类固醇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儿。
血培养标本的采集方法及运送
血流感染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明确诊断是各种病原菌感染 减少抗菌药物的误用和滥用 大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减低患者的病死率,减少医疗费用
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 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 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4.采样后立即送检 5.棉拭子标本宜用运送培养基 6.混有正常菌群污染标本,不可置肉汤培养 7.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
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 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 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 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提供解释。
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5%酒精 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的消毒步骤 操作,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
发热≥38℃,低温≤36℃ 寒战 9 白细胞增多(>10*10 /L,特别是核左移) 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皮肤、黏膜出血 血压降低、昏迷、多器官衰竭、呼吸加快 (>20/分)
成人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套(不同部 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 集血培养标本4瓶。) 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不同部位血 培养标本2瓶(使用儿童专用需氧培养瓶, 婴幼儿患者厌氧菌所致菌血症比较罕 见)。
标本采集时机 标本采集方法 标本的质与量 标本的运送与保存 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 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 培养环境
采集与运送
山东省临床实验室血培养指导原则 和操作指南
山东省卫生厅医政处 山东省临床检验中心
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 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 血培养标本。 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 上血培养标本。 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 性率。 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
血培养的采集、运送、培养指导原则
采血频率
3.急性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或更换前1-2h内3 个部位采集3套血培养。
4.不明原因的发热:24h内不同部位采集2-3套 血培养,每次间隔≥1h。 如24-48h阴性,再次采集2-3套或更多套血培 养。
采血频率
5.婴幼儿: (1)采血量不能超过全血量的1%。 (2)一般只抽一瓶需氧瓶进行培养,无需常
成人:推荐每个血培养瓶应加的血量为10ml, 血液和肉汤比为1:5~10(体积:体积)。
新生儿、婴幼儿1-2ml。儿童:因很难获得 大量的血液,一般静脉采血3~5ml。
不同于成人血培养,由于厌氧菌感染极少 发生在儿童病人,因此建议只采用需氧瓶。 厌氧培养只考虑针对特殊的高危群体。
皮肤消毒参照成人的方法,新生儿除外。 儿童的采血量为不超过总血容量的1%。
阳性培养结果:最终革兰染色结果
最终鉴定结果
最终药敏结果
其他
十六、污染问题
每个实验室应有准则处理和报告可能的血培养污染 实验室由标本采集准则将污染最小化 可接受的污染概率在2%以下,即使是最佳的标本采
集流程也不能完全避免污染 常见的污染细菌也可能是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很多情况下,可能的污染会来自一个或一套血培养瓶 如果没有第二套血培养,要给出有疑问的培养结果的
八、培养基
多种商业化的培养基可用于血培养 含不同改良配方的培养基可改善检出率,
因为没有一种单一的培养基可以检出所有 的细菌
九、添加剂
树脂、活性炭:吸附抗生素有助于对已经接受抗 生素治疗病人血培养的检出率 。
抗凝剂 抗凝剂中聚乙烯磺酸钠(SPS):最常用; 能抑
制血清和吞噬细胞的抗细菌反应。 其他抗凝剂如肝素,EDTA和枸橼酸钠则对微生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一、引言血液样本是医学研究、临床诊断和疾病监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高质量的血液样本可以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提供准确的实验数据和诊断依据。
因此,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和保存成为了一个严谨且关键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和保存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血液样本的采集1. 采集前的准备在采集血液样本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根据实验或诊断需求,选择最佳的时间点进行血液采集。
(2)受试者准备:告知受试者采集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取得其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受试者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3)采集物品准备:准备无菌采集针、采血管、酒精棉球、棉签、止血带等采集所需物品。
2. 采集方法(1)静脉采血法:是目前最常用的血液采集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找到适合采血的静脉:通常选择受试者前臂的肘部静脉,也可选择其他部位的静脉。
消毒:用酒精棉球对采血部位进行消毒,待干。
穿刺:将采血针与皮肤成1530度角,迅速穿刺入静脉。
采血:待血液顺畅地流出后,将采血管连接到采血针上,采血至所需量。
拔针:采血完成后,迅速拔出采血针,用棉签压迫采血部位止血。
(2)指尖采血法:适用于需要少量血液样本的情况。
操作步骤如下:清洁:用酒精棉球清洁受试者的指尖。
穿刺:用特定的采血针刺破指尖皮肤。
采血:轻轻按摩指尖,使血液自然流出,用采血管收集所需量的血液。
3. 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采血前需确认受试者是否有采血禁忌症,如患有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等。
(2)采血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样本污染。
(3)采血过程中要确保采血管的真空状态,避免血液样本接触空气。
(4)采血完成后,及时将采血管轻轻颠倒混匀,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三、血液样本的运输1. 运输前的准备(1)将采集好的血液样本放入专用的运输箱内,箱内应放置冰袋或干冰,保持低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