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
9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9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一战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2)二月革命的爆发①时间:1917.3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结果: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同时存在2.十月革命概况:(1)1917.11.7(2)爆发:11.6晚,列宁到达斯莫尔尼宫领导起义(3)过程:俄国彼得格勒起义获得胜利,推翻资本主义临时政府(4)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5)特征:中心城区暴动,武装夺取政权3.巩固政权统治措施(1)建立新型无产阶级政权(社会性质),实现了没有剥削,人民当家做主(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3)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改变了生产关系所有制(4)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4.3年卫国战争(1)特点:军事上加强了红军建设,实行经济上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主要特点:经济上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品(3)1920,巩固政权的三年卫国战争胜利结束5.意义:(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3)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1.背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2.1921实行新经济政策3.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4.特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5.1922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邦成立,简称“苏联”6.新经济制度体现了列宁的探索、创新、实事求是的精神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苏联的“两五”计划(1)时间:1928-1937(2)目的: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3)方向:重工业(4)成就:①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②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与此同时,苏联加快了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九年级下期末历史知识点

九年级下期末历史知识点一、中国古代历史1. 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统治者祭祀活动中的"问卜"和"占卜"形式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 西周时期,封建制度进一步发展,封建领主与中央政权共同维持封建制度的稳定。
- 春秋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奏,公元前771年后期周王室国家逐渐衰弱,周边诸侯国力量崛起。
2. 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变革时期,七雄争霸形成。
- 商鞅变法推动了秦国的强大崛起,改革内容包括轻徭薄赋、废除封建制度等。
- 孟子、荀子等众多思想家的思想为后世各种思想流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中严密的封建帝国,实行县制和郡县制,修建了万里长城,始终坚持法家思想统治。
- 随着秦朝的灭亡,刘邦建立的西汉开始执政。
西汉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 在东汉时期,王莽的新莽政权上台,而后由光武帝刘秀恢复汉朝,建立了东汉。
4. 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政权割据、战乱不断的时期,魏、蜀、吴三方割据分立。
- 曹操集权统治,蜀汉刘备携手孙权合作,使得后来的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5. 隋唐时期:-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国,简化文字,推行"科举"制度。
-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之一,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6. 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唐末宋初的时间段,中国政权割据、战争不断。
7. 北宋时期:- 北宋时期,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李时中的制度改革、苏轼等文化名人的活动,宋朝的内外政策等。
8. 南宋时期:- 南宋时期,中国面临金国的侵略,英勇抵抗的义勇军官则是宋朝历史上的英雄。
9. 元朝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牧民建立的第一个外族王朝,实行民族分割和统治,而后推行五司制度,产生了许多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1.异域风情• 1.1 文艺复兴与地理大发现• 1.2 地理大发现的背景和意义• 1.3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的影响• 1.4 地理大发现对中国的影响2.文艺复兴• 2.1 文艺复兴的背景和特点• 2.2 文艺复兴的意义和影响• 2.3 文艺复兴对科学技术的贡献• 2.4 文艺复兴对欧洲艺术的影响• 2.5 文艺复兴与欧洲宗教改革第二章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1.封建社会的瓦解与新的社会阶级• 1.1 封建制度的瓦解• 1.2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 1.3 乡村社会的变革• 1.4 城市社会的变革2.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2.1 工业革命的起因和影响• 2.2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 2.3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 2.4 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第三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旧中国与世界• 1.1 中国的闭关锁国政策• 1.2 西方列强的侵略• 1.3 中日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2.中国社会的变革• 2.1 鸦片战争与不平等条约• 2.2 清朝政治改革的尝试与失败• 2.3 辛亥革命的背景和意义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1.第一次世界大战• 1.1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2.一战后的中国• 2.1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2.2 五四运动的影响• 2.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第五章中国近代史的中期1.北洋政府的建立与军阀混战• 1.1 三民主义和北洋政府的建立• 1.2 军阀混战的原因和特点• 1.3 军阀混战对中国的影响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和抗日战争的爆发• 2.1 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 2.2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全民族抗战• 2.3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六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1.第二次世界大战•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参战国家•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和战术•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败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局势•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科技的推动• 2.3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各国经济的影响第七章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1.新中国的诞生•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2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1.3 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2.社会主义建设• 2.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2.2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济政策• 2.3 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精神文化建设以上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异域风情与文艺复兴、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诞生、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一战后的中国、中国近代史的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影响以及新中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建设等主要内容。
九年级历史下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史知识点1.夏、商、周: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三个主要时期,夏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是中国古代的第二个朝代,周是商朝被周文王推翻后建立的朝代。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各国割据,矛盾激化,最终演变为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最频繁的时期,也是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
3.秦汉三国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王朝,三国时期是汉朝灭亡后,三国魏、蜀、吴分裂的时期,著名的三国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等。
4.隋唐五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王朝,五代时期是唐朝灭亡后,五个割据的朝代相继出现的时期。
5.宋元明清: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北方的辽金国家继承而来的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一个王朝,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中唯一一个由人民农民起义建立的朝代,清朝是满洲人建立的一个王朝。
二、世界古代史知识点1.远古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从猿到人的演化时期,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进入农耕经济的时期。
2.古代文明:古代文明主要分布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中华及黄河流域、希腊及罗马地区。
3.古典时代:古希腊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国家的发源地,古罗马是古希腊文化的继承者,并建立起罗马帝国。
4.中世纪:中世纪是指西方欧洲文化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包括罗马帝国灭亡后的黑暗时期、封建社会时期以及十字军东征历史。
5.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15世纪至16世纪欧洲一系列思想和文化上的运动,它重新发现了古典文化,并推动了欧洲文化的繁荣。
6.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是欧洲国家进行航海探险的时期,尤其是以葡萄牙、西班牙为主的国家在这一时期探险开辟新殖民地。
三、现代史知识点1.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英国等国家发生的一系列工业化和机械化的革命,这使得人类社会从传统农耕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
九年级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80页)

九年级历史必备知识点汇总及复习资料一、古代中国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了解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衰以及西周的封建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掌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以及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和主要思想。
3. 秦汉时期:学习秦始皇的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以及汉武帝的文景之治。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了解三国鼎立、两晋南北朝的分裂以及佛教的传入。
5. 隋唐时期:掌握隋朝的建立、唐朝的繁荣以及安史之乱的历史事件。
6. 五代十国时期:了解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以及北宋的建立。
7. 元明清时期:学习元朝的统治、明朝的兴衰以及清朝的建立和康乾盛世。
二、近现代中国历史1. 晚清时期:了解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以及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辛亥革命:掌握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以及中华民国的成立。
3. 北洋政府时期: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军阀割据以及国民革命的兴起。
4. 抗日战争:学习抗日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抗战胜利的意义。
5. 解放战争:掌握解放战争的背景、过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世界历史1. 古代希腊罗马:了解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斯巴达克起义以及罗马帝国的兴衰。
2. 中世纪欧洲:掌握封建制度、十字军东征以及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3. 近代资本主义:学习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事件。
4. 世界大战: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争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5. 冷战时期:掌握冷战的背景、过程以及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复习资料1. 历史大事年表:整理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便于记忆和复习。
2. 历史人物简介:了解重要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以及影响。
3. 历史地图: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地理分布和变化。
4. 历史名词解释:理解历史概念、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5. 历史试题解析:通过典型试题的解析,提高解题能力和历史思维。
五、历史分析方法1.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比较,发现历史发展的共性和差异。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一、中国古代社会的演进1. 夏商周的兴衰•介绍夏、商、周三代的建立、兴盛和衰落。
•分析三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文化特点。
2. 诸子百家与战国时期•讲解战国时期各个诸子百家的思想流派,如儒、道、墨、法等。
•分析战国时期的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以及思想的发展。
3. 秦汉帝国的建立与繁荣•描述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过程。
•介绍汉朝的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对外交往。
二、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思想1. 诗经与楚辞•分析《诗经》和《楚辞》的特点、意义及影响。
•解读其中的典故和隐喻,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方式。
2. 孟子与荀子•研究孟子以人性本善为核心思想的主张。
•讨论荀子以人性本恶为核心思想的主张。
3. 道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介绍道教的起源、发展和主要教义。
•研究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接受与融合。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机构1.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讲解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土地制度以及世袭制度。
•探讨封建社会的政治权力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2. 科举制度与儒学的传播•描述科举制度的起源、演变和作用。
•介绍儒学的流行、内容和对社会的影响。
3. 社会结构与女性地位的变迁•分析古代社会的三纲五常思想和男尊女卑观念。
•研究女性地位在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
四、中国古代的农业与手工业1. 农耕与农业发展•讲解农耕文化的兴起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分析农业技术在古代社会中的作用。
2. 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介绍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探讨商业经济对古代社会的影响。
3. 玉器制作与丝织技术•描述玉器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在社会中的重要性。
•解析丝织技术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和价值。
五、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1. 中原与南方的对接•介绍中原与南方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往来。
•探讨南方对中原政权的影响。
2.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繁荣•描述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路线和作用。
•探究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
3. 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宋朝时期的海上贸易和对外文化交流。
九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②二月革命(1917.3)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掌握主要权力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起义取得胜利,揭开了俄国十月革命的序幕。
(阿芙乐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①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当时加入联盟的共和国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1937年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使苏联由传统上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苏联的国防力量由此加强。
与此同时,加快实现农业集体化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月,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会议,即巴黎和会。
会议主要由英、法、美三国主宰。
12,主要内容:(1)领土:(2)军事:(3)政治:(4)赔款:(5)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以英、法、美等国瓜分(这一条最能体现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对中国的影响:(《凡尔赛和约》无视中国人民的权益,规定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
41919-1920年,协约国分别同德国的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合约,同《凡尔赛和约》一起,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1(内容①英法日美《四国条约》,②英法日美意《五国条约》。
③《九国公约》:1922年,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和独立及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
实质:是打破了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独霸中国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复到几个帝国实际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目的)华盛顿会议是凡尔赛会议的继续,它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

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一、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初三历史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知识点:1.民族解放斗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红军的战略转移–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3.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文化建设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二、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为了复习初三历史下册的知识点,下面给出一个初三历史复习提纲,供同学们参考:第一章:民族解放斗争(400字)1.红军长征(100字)–长征的背景和意义(50字)–长征的经过和结果(50字)2.抗日战争(100字)–抗日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100字)–解放战争的爆发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50字)第二章:新中国的建立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400字)1.红军的战略转移(100字)–为什么红军要进行战略转移(50字)–我们从红军的战略转移中学到了什么(50字)2.抗日战争的胜利(100字)–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抗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0字)3.解放战争的胜利(100字)–解放战争的经过和胜利(50字)–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50字)4.社会主义建设的取得成就(100字)–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成就(50字)–社会主义建设中经验和教训(50字)第三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400字)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100字)–改革开放的原因和必要性(50字)–改革开放的基本内容和目标(50字)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100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阶段和重要事件(50字)–现代化建设中的成就和挑战(50字)3.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100字)–经济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50字)–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50字)4.政治体制改革与民主法治建设(100字)–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进展(50字)–民主法治建设的意义和进步(50字)第四章: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外交(400字)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10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和优势(50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验和启示(50字)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100字)–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50字)–市场经济对中国经济的推动作用(50字)3.对外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100字)–对外开放的政策和重要举措(50字)–国际经济合作对中国的影响(50字)4.和平与发展的主题(100字)–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和相互促进(50字)–中国的和平外交和对外关系(50字)以上是初三历史下册书知识点与初三历史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同学们可以根据此复习提纲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以便在历史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集知识点

九年级下册历史全集知识点一、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2. 亚欧非大陆的其他古代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等;3. 交流与互鉴: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
二、中古世纪的变与不变1. 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天主教会、十字军东征;2. 东方文明:阿拉伯帝国的兴起和扩张、伊斯兰文明的发展;3. 远东文明:大风堂文化、忍者文化、朝鲜半岛文明等;三、近代世纪的变与不变1. 大航海时代:哥伦布、麦哲伦等的航海探险;2. 外来侵略与东方国家的反抗:中国鸦片战争、印度的反殖民斗争;3. 近代科技革命: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突破。
四、近现代世纪的变与不变1.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的发起、战争对世界的影响;2.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侵略、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3. 冷战与国际格局:苏联与美国的对峙、东西方阵营的形成;4. 各国独立运动:亚非拉国家独立运动、民族解放战争的兴起;5. 当代世界的挑战与合作:全球化、环境问题等。
五、中国近代史1. 鸦片战争及其影响:不平等条约、近代中国的危机;2. 辛亥革命及后续: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3. 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共合作、北伐成功、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4. 中国抗日战争:全民族抗战、八年抗战的胜利;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的诞生、社会主义改革的进行;6.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经济体制改革、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
六、世界史与中国古代史1. 古代东西方交流:丝绸之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对话;2. 西方现代文明对中国的影响:科学技术、政治制度等;3. 中世纪欧洲与中国:罗马帝国、封建社会等;4.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封建制度、科举制度等;5. 古代中国的社会生活:儒家文化、宗教信仰等;6. 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东亚文明、互鉴与交流。
七、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史1. 中国近现代史的国际背景:列强侵略、亚洲的变革;2.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抗日战争、国家独立运动;3. 中国现代化的探索与实践:经济制度改革、科技进步。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了集权制度,由皇帝统治全国。
实行郡县制,将全国分割成几十个郡,再分成县。
设立三公九卿,管理政府事务。
汉朝时期延续了秦朝的政治制度,加强了丞相和御史台的权力。
2.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隋朝建立了多级官制,实行郡县制,设立州、县。
唐朝时期建立了三省六部制度,设立了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以及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
3. 三辅制度三辅制度是隋唐时期的一种土地制度,即河南府、开封府、洛阳府。
实行了“均田制”,对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第二章中国古代社会制度1. 封建社会的形成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逐渐形成了封建社会。
各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土内实行封建制度,大夫、士、庶民之间建立了清晰的阶级关系。
2. 礼乐制度礼乐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制度,主要是指宴会礼仪和音乐舞蹈。
宴会礼仪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礼制,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宴席,器皿,宴会规则等。
音乐舞蹈是封建社会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它的内容包括了但不限于音乐,歌咏,舞蹈等。
3. 五经五经是古代中国的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经分别是《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和《春秋》。
五经被认为包含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基础。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化传承1. 中国古代科技中国古代科技是古代中华民族在生产力和技术上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中国古代科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包括了农业、水利、工艺、医药、军事等方面。
2.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古代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种思想流派,它以“仁”为核心,主张礼乐、忠恕、孝友为道德标准。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古代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诗、词、曲、赋、文等多种文学体裁。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1.俄国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领导人:列宁,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2.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21年,列宁,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1922年,苏联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5.列宁死后,斯大林上台,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
重点发展重工业。
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
1936年,通过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
6.一战后召开两次议会;巴黎和会(凡尔赛会议)、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九国公约》和中国有关)。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7.经济危机:时间1929——1933,首发地点:美国。
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
8.罗斯福新政:特点、新、实质: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中心措施:对工业的调整9.二战:西方大国对法西斯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加速二战的爆发。
顶峰:慕尼黑阴谋(德意法英,牺牲捷克斯洛伐克)10.二战的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国对德宣战11.主战场、二战的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国进攻莫斯科(斯大林领导莫斯科保卫战)12.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第二天,美国对日本宣战1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1942年,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4.雅尔塔会议:(1)二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
(2)成立联合国(3)德投降后,苏联对日本法西斯作战15.二战的转折战役:斯大林格勒1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战役17.结果: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1945年9月2日),二战的性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8.二战后:冷战政策,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苏联)华沙条约组织(华约)的建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19.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特征:美国占优势,事例:古巴导弹危机。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自校整理)

九年级下历史复习资料第一课:19世纪末,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各国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德国工业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第二位,英国、法国居第三和第四。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英、法、俄),三国协约(德、奥匈、意),巴尔干岛成为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第二课:一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交战双方:同盟国和协约国。
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时间:(1914、7-1918、11)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性质: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影响:造成了极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三课:自然科学的革命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达尔文:《物种起源》,是生物学发展史上的一次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指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第四课:思想和文学艺术成就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发对封建专制制度,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说卢梭:社会契约论文学作品: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艺术:达·芬奇《最好的晚餐》《梦娜丽莎》,凡·高《向日葵》贝多芬:《英雄》第五课:伟大的十月革命二月革命(1917、3、12):推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两个并存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十月革命:(1917、11、7)领导人:列宁。
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为反抗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进攻和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士共产主义政策”。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第六课:苏联的建设成就和体制弊端1921、3,通过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

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
1. 青铜时代的中国
- 铜器的发展和应用
- 影响中国社会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社会结构和经济状况
2. 希腊罗马古代文明
- 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
- 古罗马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 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3.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印度的起源和形成
- 和的兴起
- 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第二单元:世界古代文明的交流
1.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交通和贸易的发展
- 文化和宗教的传播
- 各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
2. 马可波罗和丝绸之路
- 马可波罗的探险和见闻
- 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衰落
- 东西方文明的交往和影响
3. 地理发现和文化交融
- 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意义
- 地理发现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 文化交融和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三单元:欧洲的大革命和近代产业社会的兴起
1. 法国大革命
- 大革命的原因和过程
- 法国革命对世界的影响
- 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和意义
2. 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 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工业革命在英国的发展
-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3. 近代产业社会的特征
-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
- 社会阶级和经济结构
- 城市化和科技进步的影响
以上是《九年级历史下全册复习提纲(部编版)》的大致内容纲要,具体还需根据教材进行适当的扩充和调整。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下册

九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下册思维导图一、明清时期的政治1. 清朝建立- 意义及背景- 清朝的政权维持2. 皇帝的统治- 皇帝的地位与权力- 皇帝的选举与继位方式3. 官员与科举制度- 官员的选拔与任用- 科举制度二、明清时期的经济1. 农业经济- 平原农业与山地农业-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 商业与手工业- 商业的发展与影响- 手工业的演变与特点 3. 税收与财政- 税收制度- 财政状况与影响三、明清时期的社会1. 社会等级- 封建等级制度- 社会的变动与流动2. 妇女与家庭- 妇女的地位与角色- 家庭的组成与关系3. 文化与教育- 文化的特点与发展- 教育的普及与影响四、明清时期的思想与文化1. 孔孟之道的复兴- 孔孟思想的传承与发展- 儒学在明清时期的影响2. 民间信仰与文学艺术- 民间信仰的多样性- 文学艺术的繁荣与特点3. 科技与文化交流- 科技的发展与应用- 文化交流的活跃与影响五、明清时期的外交与对外关系1. 朝贡与海外贸易- 朝贡制度与海外贸易的关系 - 对外贸易的影响与限制2. 清朝的边疆与民族关系- 清朝的边境防御策略- 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影响六、明清时期的社会变革与影响1. 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兴起 - 明朝的政治经济危机- 清朝的建立与变革2. 清朝的统治与政策- 清朝的政治制度改革- 清朝的政策与影响3. 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 农民起义与社会冲突- 士人与民间的社会活动结语。
九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提纲

九年级下历史知识点提纲一、秦朝的建立与统一1.秦国的崛起和秦始皇的统治–秦国的起源和发展–秦始皇的改革和统一战争2.秦朝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法律制度的规范和统一3.秦朝对外战争和对内统治–匈奴的威胁和抵御–长城的修筑和边防措施–儒家思想的禁锢和焚书坑儒二、汉朝的兴起和疆域扩张1.刘邦的起义和汉朝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汉朝政权的稳定与发展2.汉武帝的改革和疆域扩张–中央集权的加强和改革措施–对南方少数民族的征服–对匈奴的战争和边境稳定3.汉朝的社会制度和文化繁荣–封建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科技发展三、三国鼎立与统一的再次实现1.黄巾起义和东汉的衰落–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皇权的衰败和分封割据2.曹操的统一战争和魏国的建立–曹操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魏国的政权稳定和统治措施3.刘备、孙权的抗争与三国鼎立–刘备的蜀国建立和统治政策–孙权的吴国建立和海上统治4.蜀、魏、吴三国的争斗与覆灭–各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斗争–曹丕的建立魏国和统一中国四、中古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传播1.五胡乱华和南北朝的分裂–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和统治–南北朝政权的更迭和纷争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隋文帝的统一战争和政策–隋朝政权的短暂而强大3.唐朝的兴起和盛世–李渊的起义和唐朝的建立–唐太宗的征服和治理政策–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对外交往五、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科技发展1.宋朝的政治制度和地方自治–宋朝政权的组织和运作–地方官员的选拔和监督2.宋朝的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的实行和教育兴盛–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繁荣3.宋朝对外战争和对内政策–北方辽、西夏的威胁和抵御–南方南宋的建立和统治政策六、元朝的兴起和统治政策1.成吉思汗的统一战争和建立大蒙古国–成吉思汗的征服和统治政策–大蒙古国的建立和分封制度2.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元世祖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建设–汉人地位的下降和民族政策3.元朝对外征战和对内统治–元朝的对外侵略和战争–统治政策的变化和社会动荡以上为九年级下历史知识点的提纲,分别涵盖了秦朝、汉朝、三国时期、中古时期、宋朝和元朝等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
导读:本文九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俄国十月革命
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①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②二月革命*了沙皇政府,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③出现两政权并存:工人士兵苏维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④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⑤“七月事件”的发生。
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
2、革命的准备:①列宁提出《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②1917年8月,制定武装起义方针
二、革命的经过
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
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
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
特征: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人民委员会)
4、措施:A、政治上: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B、经济上: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颁布《土地法令》,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C、外交上:同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一战。
5、迁都:彼得格勒→莫斯科
6、巩固政权:经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取得胜利
3年国内战争(1918-1920),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积极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
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消极影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而且在1920年底国内战争基本结束的情况下,非常措施不仅没有收缩,反而进一步加强。
这说明制定这一政策的指导思想,即“直接过渡到纯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和纯社会主义的分配”存在着重大失误,它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年国内战争胜利的原因:
1、苏维埃政权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措施,得到了人民的支持。
2、为打退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进攻,战争是正义的。
3、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4、苏俄军民的奋勇斗争。
三、革命的意义
1、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影响(意义)A、是人类历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B、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C、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D、使人类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期。
E、开辟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F、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你如何理解毛泽东的这段话?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
俄国革命影响下,中国出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
☆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执行沙皇政府的内外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采取了正确的方针政策;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比较集中等。
这些原因都与十月革命爆发有关。
1、请比较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不同。
名称时间性质革命任务结果
二月革命1917年3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十月革命1917年11月无产阶级革命*临时政府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2、请比较十月革命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
名称领导阶级革命任务革命途径革命方向
十月革命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统治夺取中心城市社会主义
新民主革命无产阶级*三座大山统治农村包围城市社会主义
3、请比较巴黎公社的历史,谈谈十月革命成功之处是什么?
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毛泽东说“走俄国人的路”是何意?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是否完全相同?为什么?
“走俄国的路”指的是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俄两国的革命道路不同。
俄国是城市夺取政权,中国则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权城市政权的道路。
由于两国不同的国情。
5、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俄两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
有不同的主要原因及给你的启示。
不同:俄国采取有是中心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而中国采取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原因:(1) 俄国是帝国主义国家,城市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无产阶级力量也聚集在城市,它的变革必然引起全国中小城市和农村的追随。
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道路。
(2) 而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外反革命力量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城市无产阶级力量薄弱,使中国共产党无法在城市中取得革命胜利;而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革命政权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所以,中国革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启示:无论社会革命还是经济建设,必须结合国情,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政策方针,对马列主义要灵活运用,而不能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