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一、引言在汉语语法中,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两种常见的句式。
把字句强调执行者,被字句强调被执行者。
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句式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本文将详细探讨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及其应用。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1.把字句的定义及特点把字句是一种主动句,句中包含“把”字,强调执行者。
把字句的结构为:“把+宾语+谓语”。
例如:“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特点:(1)执行者明确:把字句中,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执行者。
(2)宾语受限:把字句中的宾语通常为具体事物,且与谓语动词有直接关系。
2.被字句的定义及特点被字句是一种被动句,句中包含“被”字,强调被执行者。
被字句的结构为:“宾语+被+执行者+谓语”。
例如:“这本书被我看完。
”特点:(1)被执行者明确:被字句中,被执行者通常出现在句首,使句子更加突出被执行者。
(2)执行者可省略:被字句中的执行者可以省略,使句子更加简洁。
三、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方法1.把字句转换为被字句方法:将把字句中的宾语移至句首,加上“被”字,将执行者移至“被”字后,构成被字句。
示例: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2.被字句转换为把字句方法:将被字句中的宾语移至“把”字后,将执行者移至句首,构成把字句。
示例:被字句:“这本书被我看完。
”把字句:“我把这本书看完了。
”四、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应用1.强调执行者:当需要强调执行者时,可以使用把字句。
例如:“他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2.强调被执行者:当需要强调被执行者时,可以使用被字句。
例如:“这个问题被他解决了。
”3.简化句子:当执行者不重要或已知时,可以使用被字句省略执行者。
例如:“这个问题解决了。
”4.保持句子平衡:当句子较长或宾语较复杂时,可以使用把字句或被字句调整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平衡。
例如:“我把这个复杂的问题解决了。
”五、结论把字句和被字句是汉语语法中两种常见的句式,它们可以相互转换,以实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一)转换方法:“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
“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
(二)举例分析(1)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
(变为把字句、被字句)[分析]陈述句变“把”字句时,将宾语调到主语后加“把”字,谓语放在句子末尾。
变“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加“被”字。
[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
(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
(被字句)(2)我把那本课外书读完了。
(变为被字句)[分析]“把”字句变为“被”字句时,宾语调到主语前,删把加被字。
[答案]那本课外书被我读完了(被字句)(三)练习:方法:在做这类题之间的互换的时候,要先找准主语,动作,对象,先不看这三个词前面的修饰词,再利用把字句被字句的句型特点进行修改,如“对象”被”主语”怎么样:”主语”把”对象”怎么样。
1大灰狼把小羊吃掉了。
(改被字句)2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改把字句,被字句)3我们在山顶上插上了标志着胜利的队旗。
(改把字句,被字句)4女教师取下了信箱里的花束,轻轻地贴在自己的脸上。
(改把字句)5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我。
(改把字句,被字句)6狡猾的狐狸吃了乌鸦从嘴里掉下来的那块肉。
(改把字句,被字句)7猛烈的太阳照得她的皮肤黝黑发亮。
(改把字句,被字句)8小明踩死了这只蟑螂。
(改把字句,被字句)9我不小心弄坏了爷爷的花。
(改把字句,被字句)10鹅毛大雪把大地铺上了一层白色。
(改被字句)11 每天,教室被同学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改把字句)12 小华拿走了数学课本。
(改把字句,被字句)13 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改把字句,被字句)14 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改把字句,被字句)15 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改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知识点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中文语法中的两种重要句型,它们在表达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
以下是关于这两种句型的知识点:
把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把+宾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他把书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对宾语的处置或影响。
在上述例子中,“他”对“书”进行了“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有些把字句可以转换为普通的主动句,但意义可能有所变化。
例如,“他把书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看完了书”,但后者更强调“看完”的动作本身,而不是“他”对“书”的处置。
被字句:
结构:基本结构是“宾语+被+主语+动词+其他成分”。
例如:“书被他放在桌子上。
”
意义:这种句型通常表示宾语受到主语的影响或动作。
在上述例子中,“书”受到了“他”的“放”的动作,并指定了位置“在桌子上”。
转换:被字句可以转换为把字句,但意义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书被他看完了”可以转换为“他把书看完了”,但两者强调的焦点不同,前者更强调“书”受到了“看”的动作,而后者更强调“他”对“书”的处置。
注意事项:
在某些情况下,把字句和被字句不能互相转换,这取决于具体的语境和表达需要。
使用这两种句型时,需要确保主语和宾语之间的关系、动词的选择以及其他成分的配置都是合理的,以避免产生歧义或错误的表达。
总的来说,把字句和被字句在中文表达中各有其独特的用法和意义,掌握它们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和意图。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8、夏天,老人 们都爱到河边 的树荫下钓鱼。
9、可爱的小红 在认真地看着 有趣的新书。
10、鲜艳的国 旗在雄壮的歌 声中徐徐上升。
小朋友们,今天 的知识你都学会 了吗?
谢谢观看
句型转换
“把字句”变 “被字句”
1、昨天,我把 书包放在桌子 上了。
2,昨天晚上, 妈妈把我挤下 床了。
3、我把地打扫 干净了
4、妈妈把玻璃 擦干净了。
5、弟弟把水喝 了。
6、风把树叶吹 落了。
7、小明把我的 铅笔借走了。
8、八路军把敌 人全部消灭了。
“被字句”换 “把字句”
1、小草被小鱼 吃了。
1、先删去反问词(怎 能、怎么、难道、哪 里等)有的句子可适 当加上“很”“都” 等,使句子表达的意 思更准确
2、看句子里有没 有否定词“不”, 有的給删去,没 有的给加上
3、删去“?” 变“。”
练习: 1、我们怎能忘 记老师的谆谆 教导?
2、那浪花所奏 的不正是一首 欢乐的歌吗?
3、这里的景色 这么美,怎能 不使我们流连 忘返呢?
缩 句
1.表示时间、地点、 数量、方向、环境的 修饰的形容词都可以 删去(的、地、得前 面的词语)
1、山民的几句朴 素的话包含着意 味深长的哲理。 山民的话包含着 哲理。
2、红四团取得 了长征中的又 一次决定性的 胜利。
红四团取得了 胜利。
3、语文老师给 大家讲了一个 关于小红帽打 败大灰狼的故 事。
2、白纸被我画 上画了。
3、小偷被警察 抓住了。
4、书被我撕破 了。
5、小手被我洗 的干干净净。
6、小狗被我牵 住了。7、妹妹被 Nhomakorabea哄 笑了。
8、一六班的小 朋友被老师表 扬了。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和“被”字句一、“把”字句“把”字句是指用介词“把”或“将”,把动词支配的成分,提到动词前来表示的一种句式。
基本结构是:名(施事)+把+名(受事)+动+其它。
例如:(1)屋里太热了,把窗户打开吧!(打开窗户)(2)玛丽把房间布置得漂亮极了。
(布置房间)运用“把”字句要注意以下几点:1、强调处置和动词的处置性,强调动作对引进的受事给予积极的影响,使它产生某种结果、发生某种变化或处于某种状态时,才能用“把”字句。
我看完了那本小说。
——一般叙述我把那本小说看完了。
——强调对受事的处置。
没有处置性的动作——非动作性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例如:(3)*把花香闻到了。
(4)*把他认识了。
不能用于“把”字句的动词主要有以下几类:感觉,认知——看见、听见、闻见、感到、感觉、觉得、以为、认为、知道、懂等;存在、等同——有、在、是;不如、等于、像等;心理——同意、讨厌、生气、关心、怕、愿意等;身体状态——站、坐、躺、蹲、趴、跪等;趋向——来、去、上、下、起来、过去等。
例如:(5)*大家把这个计划同意了。
(6)*他把沙发坐了一会儿。
(7)*我把西安去了一次。
2、“把”的宾语有确指性。
把那本词典递给我。
(*把一本词典递给我。
)“把”字宾语前尽量少用具有泛指意义的“一”。
3、“把”的谓语不能是单个动词,尤其是单音动词。
例如:(8)我把今天该办的事都办完了。
(*把该办的事都办)(9)他把衣服放到衣柜里了。
(*把衣服放)(10)把这杯奶喝了吧。
(*把这杯奶喝吧)4、一般来说,“把”字句的动词含有“分离开”的意义时,动词后只接“了”,结构上是允许的。
这类动词如:脱、拆、倒、扔、寄、发等。
例如:(11)他把毛衣脱了。
(*他把毛衣穿了。
)“把”字句动词后一般要求接其它成分,这类成分包括:动词重叠式、动态动词“了”、补语、宾语等。
例如:(12)咱们把屋子打扫打扫。
(重叠)(13)把这些词记住。
(补语)(14)把这件事告诉他吧。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2、白纸被我画上 画了。
3、小偷被警察抓 住了。
4、书被我撕破了。
5、小手被我洗的 干干净净。
6、小狗被我牵住 了。
7、妹妹被我哄笑 了。
8、一六班的小朋 友被老师表扬了。
9、不听话的同学 被老师留学校了。
10、上体育课要 用的球被学生弄 坏了。
小朋友们,今天的 知识你都学会了吗?
把字句和被字 句的转换
“把字句”变“被字句”
1、昨天,我把书 包放在桌子上了。
2,昨天晚上,妈妈 把我挤下床了。
3、我把地打扫干净 了
4、妈妈把玻璃擦干 净了
5、弟弟把水喝了。
6、风把树叶吹落
了。
7、小明把我的铅 笔借走了。
8、八路军把敌人 全部消灭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被字句”换
“把字句”
1、小草被小鱼吃了。
谢谢观看
把字句被字句转换

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一)“把字句”变换“被字句”1、妈妈把所有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小男孩把小鱼用力地扔进大海。
3、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4、我把作业写完了。
5、我把画挂在了墙上。
6、他把小鸟放回了大自然。
7、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9、今天,我把书包忘在家里了。
10 、今天,我把书包带来了。
11 、昨天,我把书包放在桌面了。
12 、昨天晚上,妈妈把我挤下床了。
13 、今天早上,我把一碗饺子给吃光了。
14 、昨天下午,我把饼干吃完了。
15、妈妈把玻璃擦干净了。
16、我把地打扫干净了。
17、弟弟把水喝了。
18、风把树叶吹落了。
19、小明把我的铅笔借走了。
20、八路军把全部敌人消灭了。
21. 风儿把乌云吹散了。
22. 我把手帕洗干净了。
23. 我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
24. 我把小鸟养在家里。
25. 我把刚买的铅笔丢了。
26. 春风把花儿吹红了。
27. 我把小朋友带到幼儿园里。
28. 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
29. 我把桌子擦干净了。
30. 我把衣服洗干净了。
31. 我把鱼儿钓起来了。
32. 小狗把我咬了。
33. 我把小兔子赶跑了。
34. 爸爸把儿子带到中心公园去玩。
35. 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36. 我把椅子倒过来了。
37. 我把电视关了。
38. 我把作业做完了。
39. 鸭先生把小路打扫得干干净净。
40. 小闹钟把我吵醒了。
41. 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歌台。
42. 我把书本弄破了。
43. 我把衣服弄脏了。
44. 妈妈把晚饭做好了。
45. 我把书本放进书包里。
46. 我把小白兔弄丢了。
47. 我把电脑打开了。
48. 我把口算做错了。
49. 妈妈把我的头发洗干净了。
50. 小峰把奶奶的棉鞋晒到阳台上。
51. 小华把草原画得那么绿,那么美。
52. 鸭先生把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
53. 司马光用石头把缸砸破了。
54. 小王把妈妈给他的五元钱给花光了。
55. 我把一本厚厚的书看完了。
56. 我把今天的作业做完了。
把字句被字句

被字句有两种基本格式:一种是“乙被 甲怎么样”;一种是“乙被怎么样”。 例如: 树叶被风吹落了。 树叶被吹落了。
从结构上看,被字句的动词也必须是 一个能带宾语的动词,一般讲动词要 是双音节的,如果是单章节的,后面 必须带别的成分: 碗被弟弟摔坏了。 他的肩上被打了一拳。
把字句和被字句是小学语文句子教学的一项内 容。要求一是让学生认识把字句和被字句, 二是把能改写为把字句、被字句的一般句式 改写为这两种特殊的句式,以丰富学生的表 达方式。
例如“风吹落了树叶”就可以改为把字句,也 可以改为被字句。改为把字句时,原句中的 成分发生了变化:宾语“树叶”与“把”组 成介宾短语做句子的状语。
改为被字句时,宾语“树叶”变成主语。主语 “风”与“被”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
一般句式改为把字句或被字句,不 仅是形式的改变,句子的意义也 随之有所变化。改为把字句时, 原来的主语(施动者)得到强调; 改为被字句时,原来的宾语变为 主语(受动者),被放到了强调 的地位。
主谓句中有些特殊句式,常用的有四种: 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
把字句是指由介词“把”构成的介宾短 语在谓语中作状语的一种动词谓语句。 例句: 乌云把太阳遮住了。 妈妈把屋子收拾干净了。
特点: 把字句里的动词一般不能是单个儿动词,至 少也得是动词重叠式,或在前后有些别的成 分。
一、动词带“了”或“着” 弟弟把水喝了。 我把电扇开着。
二、动词重叠 你把玻璃擦擦。 你把这些文件一闭。 他把门一关。
四、动词前头有“往……”“当……” 等介宾短语 我们把车往路边推。 大家一齐把石头从山上推下来。 他们把时间当生命看。
五、动词后面有补语 他把眼闭得<紧紧的>。 姐姐把屋子收拾得<干净整齐>。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一、含义指在谓语动词前头用介词“把”或“将”引出受事,对受事加以处置的一种主动句。
二、语法格式:三、用法1.“把”的宾语必须是确定的人或事物。
(我把那本书拿来√。
我把一本书拿来。
×)2.一般的把字句可以转换成普通的动词谓语句。
(快把他叫来→快叫他来)3.特殊的把字句,在把字句后面加上“在、到、给、成”等介词及介词短语,形式固定,不能转换成普通句子。
(我把作业交给老师了。
)4. 能愿动词和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把”字前。
5.“把”字句的谓语动词应该是能够连带宾语、补语的表示具体动作的词,不能使某人、某事物产生某种结果或状态的动词不能用于“把”字句。
(感觉认知类:感到、感觉、以为、知道、懂等;心理意愿类:讨厌、生气、要求等;存在等同类:有、在、是、属于、等于等;动作趋向类:上、下、起来、离开等)6.谓语通常不能是单个孤立的动词,动词后要有其他成分。
(我把门打。
×)7.将”可以代替“把”,一般出现在书面语中。
与“把”一样的“将”后面跟名词性成分,“将要”的“将”后边只能是动词性词语。
8. 如果不是动作涉及、影响或致使的直接对象,不要用“把”字句。
(我把饭直接吃饱了×。
我把酒喝醉了×。
“饱、醉”应是“我”的状态,而不是“饭、酒”的状态。
“饭、酒”作为把的宾语,等于是说通过“把”的动作使“饭、酒”具有了“饱、醉”的状态,所以这时用“把”字句不对。
)被动句一、含义在谓语动词前面,用介词“被(给、叫、让)”引出施事或当用“被”动句。
(将受事名词移到句首)二、语法格式三、用法1.主语所表示的受事必须是有定的,一般不受数量词修饰。
(没有特定的语境,不能说“一本书被他撕破了”加上“这、那”变成有定的可以。
)2.能愿动词和表示否定、时间等的副词只能置于“被”字前。
(我没被老师批评。
他的车昨天就被骑走了。
)3.“被”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叫”“让”不可以。
4.“为……所……”、“被……所……”表示被动,多用在书面语中,“所”后的动词一般不再跟其他成分。
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字句与被字句
一.把字句
结构:主语 + 谓语 + 宾语
老师打开了门。
把字句结构:主语 + 把+ 宾语+ 谓语
老师把门打开了。
练习:1.我们写完了作业。
2.妈妈洗了衣服。
3.大水淹没了庄稼。
二.被字句
结构:主语 + 谓语+ 宾语
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被字句结构:宾语 + 被 + 主语 + 谓语
红领巾被我洗干净了。
练习:1.树木挡住了风沙。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一只小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三.把下面的句子分别转换为“把字句”“被字句”
1.医生治好了病人。
2.乌云遮住了太阳。
四.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
1小红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一条大虫被蚂蚁吃了。
把字句被字句

把字句被字句什么是把字句被字句?“把字句被字句”是一种写作技巧,指的是将一个长句子分割成多个短句子,使文章更易读。
这个技巧可以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并且让文章更加清晰。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句子”,长句子是指包含多个子句的句子,通常长于20个词。
长句子在有些情况下确实有其用处,但毕竟阅读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长句子,而是采用“把字句被字句”的技巧来改善文章的可读性。
把字句被字句的优点•使文章更加清晰•使文章更加易读•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强调文章中的关键点如何使用把字句被字句的技巧?1.使用标点符号,特别是逗号。
逗号可以帮助你将长句子分割成多个短句子,同时保持句子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句子里。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主题和重点所在。
3.将句子分割成多个部分,分别阐述各个部分的含义。
这样可以使文章更加清晰,同时也可以把重点突出来。
4.注意句子的长度。
一般来说,短于20个字的句子比较易读,但这也要考虑上下文和需要表达的含义。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例子,原文为一段长句子:早上我穿好衣服后,打开了电脑,在学习了一个小时的Java之后,开始写代码,写了两个小时后感觉有些疲惫了,于是喝了杯咖啡,继续写代码,直到中午才吃午饭。
将其改写成多个短句子:早上,我穿好衣服后,打开了电脑。
学习了一个小时的Java之后,开始写代码。
写了两个小时后感觉有些疲惫了。
喝了杯咖啡,继续写代码。
直到中午才吃午饭。
这样看来,改写后的文章更加清晰,读起来也更加流畅。
##把字句被字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改善文章的可读性、逻辑性和连贯性。
使用逗号和其他标点符号可以帮助我们分割句子,把同一主题的内容放在同一个句子里可以强调文章的重点,同时注意句子的长度也非常重要。
如果你要写一篇相关的文章,务必一定要认真掌握这个技巧,运用到你的写作中。
把字句和被字句

被 老师 老师批评了一顿。
2Hale Waihona Puke 被把老师把小明批评了一顿。
1、今天我被妈妈打了一顿。
2、书包被奶奶补好了。 3、花儿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4、我被石头绊了一跤。
5、弟弟被妈妈带到外婆家去了。
1、今天我被妈妈打了一顿。
2、书包被奶奶补好了。
3、花儿被风吹得东倒西歪。 4、我被石头绊了一跤。 5、弟弟被妈妈带到外婆家去了。
“把”字句变“被”字句:
风儿 风儿 把 小树 吹倒了。
1 2
把
被
小树 被 风儿 吹倒了。
“把”字句变“被”字句: 1、妈妈把饭全部做好了。 2、我把花瓶打碎了。
3、我把作业写完了。 4、老师把课文读了一遍。
5、爸爸把自行车修好了。
6、大家把教室打扫干干净净了。 7、我们把全部的衣服都送给了孩子。
“被”字句变“把”字句: 小明 1、小明
6、大树被水冲下去了。 7、一大桌的饭菜被同学们吃完了。 8、全部的敌人被解放军消灭掉。 9、老师被我们气得说不出话来。
把字句和被字句

把字句: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字句: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1、把字句“妈妈,把窗户关上。
”“你把地图朝左边挪挪。
用把字句和不用把字句在表意上是有区别的。
譬如,“李二嫂哭哑了嗓子”侧重于“嗓子”,“李二嫂把嗓子哭哑了”则侧重于“哑了”;“我们一定要修好淮河”是强调“淮河”,“我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则强调“修好”。
2、被字句一般用于表达不幸或不愉快的遭遇,后来突破了这种局限。
口语中常用“叫”、“让”、“给”替代“被”,仍称被字句。
练习一把下面句子改成用把字的句子。
1、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同学们把一项任务交给我。
2、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姐姐把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送给我。
3、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陈医生把孩子的病看好了。
把下面句子改成把字句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小菲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北纬17摄氏度以北不能种橡胶的极限,终于被我省科技人员冲破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那是因为它有一种看不见的生命力。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8、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20、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把字句与被字句比较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只能放在把/被的前面。
你能把窗户打开吗?
他没有被困难吓倒。
动词均具有处置性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
把字句
被字句
举例
不同点
把字句不可以省略宾语
被字句可以省略宾语,直接放在动词前
“把”字可以用在祈使句中
被字句不可以
“把”表示处置,宾语是被动者
“被”主要表遭受,宾语是主动者
“把”没有这个限制
“被”一般表示不如意或不希望的事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同点
句子里的动词一般必须是及物动词
位于动词前后的词语都有逻辑联系,一般是支配关系;后边带补语、宾语、着、了,前边带状语,全句的状语一定在被/把的前边,谓语动词的状语在动词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字句与被字句练习例:大水淹没了庄稼。
(什么1)(动作)(什么2)把字句:大水把庄稼淹没了。
被字句:庄稼被大水淹没了。
方法1:先在陈述句中分析出什么1、什么2和怎么样,再按下面格式改写:(1)改为把字句:什么1+把+什么2+怎么样(2)改为被字句:什么2+被+什么1+怎么样方法2:理解句子意思,自问自答。
如“谁做了什么”该为“谁把什么做了”,“谁怎么样”改为“谁把什么怎么样”;“谁做了什么”和“谁怎么样”改为“什么被谁怎么样”。
(把字句改为被字句,被字句改为把字句,什么1和什么2互调位置。
)练习: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把字句。
1、一座堤坝被凶猛的洪水冲垮了。
2、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3、同学们交给我一项任务。
4、姐姐送给我一件最有意义的礼物。
5、陈医生看好了孩子的病。
6、我被这动人的情景吸引住了。
7、妈妈,晚饭我已经烧好了。
8、山川、田野、村庄被白茫茫的大雪笼罩着。
9、激流冲跑了那块人们洗衣用的礁石。
10、那只大虫被武松使尽气力按定。
11、这道难题终于被我解答出来了。
12、北风吹来,地面上的害虫都冻死了。
13、小草被人们叫做大力士。
14、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书。
15、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6、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7、我的作业从头到尾都被老师用红笔批改了。
18、灯光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9、妈妈不小心摔坏了我的文具盒。
20、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
21、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2、小敏做好了今天的家庭作业。
23、乌云遮住了太阳。
24、李强被一本好书吸引住了。
26、敌人的一架飞机被英雄的空军击落了。
25、在这次乒乓球比赛中,五(1)班被五(4)班打败了。
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成被字句。
1、森林爷爷战胜了妖魔。
2、蚂蚁吃了一条大虫3、蒙蒙细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
4、大雁总是把小雁护在翅膀底下。
5、我洗干净了红领巾。
6、船里装载的新米把船身压得很低。
7、詹天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8、黄鹂吃了卷叶虫。
9、我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样。
10、一大滴松脂把苍蝇和蜘蛛包在里边了。
11、初升的太阳把平静的海面照射得波光粼粼,美丽极了。
12、我终于取出了装在书包里的小人书。
13、黑暗吞没了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
14、雨水淋湿了我的衣服。
15、我的讲义从头到末藤野先生都用红笔添改了。
16、焰火照得夜空光彩夺目。
17、妈妈不小心摔坏了小芳的文具盒。
18、他们看到桥上喷出的六条火舌封锁住了我军冲锋的道路,心里十分着急。
19、雨过天晴,蚂蚁清除了洞口的泥土,又出来寻找食物了。
20、一只小花猫捉住了一只老鼠。
21、清洁工人清理掉了一堆堆的垃圾。
22、小洁把刚换下来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23、雷锋把一个迷路的小孩送回了家。
24、火车把各种物资运往全国各地。
25、疲劳和干渴把它们折磨得有气无力。
26、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
27、小李完成了老师交给她的任务。
28、哥哥把牛郎叫到跟前。
我会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1 夕阳染红了西天。
2 奇妙的植物猪笼草吃掉了一条蜈蚣。
3 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4 孙青在操场上找到了丢失的钢笔。
5 少先队员搀扶盲人叔叔过了马路。
6 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7 医务人员精心地治好了一个个病人。
8 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9 树木挡住了风沙。
10 一条鲸鱼吃掉了一头海兽。
11 外祖父送给了莺儿一幅墨梅。
12 狂风刮飞了地上的落叶。
缩写就是去掉句子中所有的修饰词语,留下句子的主干部分,使其成为最简短的句子。
扩写与缩写相反,扩名则是在简单的句子上,加上合适的修饰词,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明确。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缩句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
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
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
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
浓缩的就是精华。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一个成分。
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
如“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
”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
”就可以,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
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下去”等,要予以保留。
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
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
连动词组是指两个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
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
如“走上去握手”,都表示干什么,应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
“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加强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为状语,用“被”引进主动者,同时指明主语是被动者。
所以,在缩句的过程中,“把……”“和被……”都成了句子的主干,都要予以保留。
对于兼语词组的处理。
兼语词组指的是一个动宾词组和一个主谓词组连在一起,动宾词组的宾语兼作主谓词组的主语。
如“让我走”等。
在“妈妈托在城里的叔叔给我捎来了一件毛衣。
”此句子只能缩为“妈妈托叔叔给我捎来了毛衣。
”对于后补词组的处理。
后补词组由两个部分组成。
后一个部分补充说明前一个成分。
如“干的好”“听得不清楚”等。
在对于此类的句子缩减中,应加以保留,否则意思会觉得别扭。
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如“我笑得流下了眼泪。
”后面的“流下了眼泪”是对“笑”的补充说明,可以减去。
其意思会更加的简洁。
其实,在具体的缩句中,针对不同的句子,我们要做不同的处理,但应保持和原来的句子意思基本不变。
浓缩的不一定就是精华。
缩句练习1、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2、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3、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高大坚固的万里长城。
4、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5、雪白的小兔在田野里飞快地跑来跑去。
6、白发苍苍的老人第一次见到高大雄伟的天安门。
7、年轻的妈妈脸上渐渐露出笑容。
8、白家庄小学的学生在操场上用力地做广播体操。
9、海边的沙地上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10、许多大大小小的鸟在这棵树上做窝。
11、小螃蟹悠闲自得地挥舞着两只小钳子。
12、小鸟在那愈发繁茂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
13、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 14、一群群光着脊梁、赤着脚的民工,向灌了水的销烟池里撒下盐巴。
15、五彩缤纷的气球迅速飘向瓦蓝瓦蓝的天空 16、这是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18、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
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
”“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
“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
“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
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
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
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
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
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
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
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
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