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测试记表

合集下载

t3扭力标准参照表

t3扭力标准参照表

t3扭力标准参照表汽车螺丝扭力标准参照表如下:1、支座与车身螺栓(13MM)--25Nm;2、支座与车身螺栓(18MM)--40Nm+90度/50Nm;3、支座与发动机支座螺栓(18Mm)--100Nm;4、支座与车身螺栓(13MM)--25Nm;5、支座与车身螺栓(18MM)--40Nm+90度/50Nm;6、支座与变速器支座螺栓(18MM)--100Nm;7、摆动支架摆动支架与变速箱螺栓--40Nm+90度/50Nm;8、摆动支架与副车架螺栓--20Nm+90度/25Nm;9、发动机部分火花塞--25Nm(1.6/2.0),30Nm(1.8T);10、放油螺栓--30Nm;11、机油滤清器--25Nm;12、曲轴正时轮螺栓--90Nm+90度;13、凸轮轴正时轮螺栓--65Nm;14、曲轴轴瓦--65Nm+90度;15、连杆轴瓦--80Nm+90度;16、缸盖螺栓第一步--40Nm;17、缸盖螺栓第二步--90度;18、缸盖螺栓第三步--90度;19、爆震传感器--20Nm;20、双温开关--15Nm;21、氧传感器--50Nm;22、三元催化器与排气管连接螺栓--40Nm;23、排气管双箍螺栓--40Nm;24、变速箱部分变速箱与发动机连接部分--80Nm;25、变速箱与启动机连接部分--80Nm;26、变速箱与油底壳螺丝--40Nm;27、换档杆壳体与车身--25Nm;28、换档拉锁支架到变速器连接螺栓--25Nm;29、变速箱油堵--25Nm;30、速度表驱动轴--30Nm;31、变速器壳盖螺栓--10Nm;32、离合器总泵--25Nm;33、离合器分泵--25Nm;34、底盘部分制动踏板与助力器之间螺栓--20Nm;35、前制动卡钳--35Nm;36、后制动卡钳--35Nm;37、转向拉杆与万向节连接--45Nm;38、方向盘紧固螺母--50Nm;39、转向十字轴与转向机连接--30Nm;40、控制臂球头与控制臂连接--20Nm+90度;41、控制臂球头自锁螺母--450Nm;42、稳定杆与控制臂连接螺栓--45Nm;43、稳定杆穿销自锁螺母--45Nm;44、控制臂与副车架--70Nm+90度;45、控制臂与车身--100Nm+90度;46、副车架与转向机--20Nm+90度;47、前减震器与转向节连接螺栓--65Nm+90度/75Nm;48、前减震器上部六角螺母--60Nm;49、后轮轴头自锁螺母--175Nm;50、后桥支架与后桥连接--80Nm;51、后桥支架与车身连接--75Nm;52、后桥与后分泵连接--65Nm;53、后轮轴头连接--60Nm;54、后减震器与后桥连接--60Nm;55、后减震器与车身连接--75Nm;56、驱动轮法兰连接螺栓--50Nm;57、轮胎螺栓--120Nm;。

扭力测试报告

扭力测试报告

扭力测试报告
测试日期:2021年6月1日
测试人员:张三
测试仪器:扭力计
测试范围:产品A
测试目的:测试产品A在受到扭矩作用时的最大扭矩值和性能
表现,以确认产品A的质量和可靠性。

测试结果:
在测试中,产品A受到的最大扭矩值为150N.m,超出了产品
设计要求的130N.m,表明产品A具备了更强的扭力性能。

在连续
进行50次扭力测试后,产品A的扭力性能稳定,未出现任何问题,证明产品A的质量和可靠性优异。

测试结论:
根据测试结果,产品A的扭力性能极佳,符合设计要求,具备
可靠性和质量保障,能够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

测试建议:
为了保障产品A的持久性能和长期使用,建议在生产和销售时,对产品A的的扭力性能进行全面测试和核实,确保产品的质量和
可靠性。

同时,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包装和运输,避
免因不当操作导致产品的损坏和降低产品的性能表现和使用寿命。

扭力测试是评估产品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方法,本报告的测试结
果仅适用于本次测试,如果要对产品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估和分析,需要进行更多和更全面的测试和有效数据采集。

螺丝扭力测试标准

螺丝扭力测试标准

螺丝扭力测度标准
螺钉与连接
1对于传递接触压力的或在维修保养或安装时可能被拧紧的螺钉和螺母,
按以下要求试验(不用猛力):
---对与绝缘材料的螺纹啮合的螺钉拧紧,松开各10次。

---对螺母和其它螺钉拧紧,松开各5次
通过使用一个合适的螺丝刀,扳手或特殊扳手,并施加表1-4所示的力矩进行此试验,不应出现影响此紧固装置或电气连接继续使用的损坏。

(EN60335-1:28.1)
2除非特殊情况,宽螺距(金属板)螺钉和自攻螺钉不能用作载流零件的连接。

但能形成一种完全标准形状的机制螺钉螺纹的自攻螺钉可以使用。

EN60335-1:28.3)
-。

安装力、推力、扭力测试规范

安装力、推力、扭力测试规范
46.7
4003
8.9
7、SP
U
N
I
F
I
E
D
Type
(类型)
Thread
Code
(牙型)
Shank
Code
(代号)
Sheet Material
(板厚及材质)
(板材硬度)
Installation
(KN)
(安装力)
Pushout
(N)
(推力)
4mm
Aluminum
19
22
0.89
Steel
66
26.4
1.54
5mm
Aluminum
18
28.4
1.01
Steel
60
35.2
1.76
6mm
Aluminum
18
30.8
1.1
Steel
62
39.6
2.1
4、S,CLS(英制)
3.95
BSOS、SOS、SO、BSO
1.5mmAluminum
7.6
1330
2.82
BSO4、SO4
1.3mm300 series stainless steel
42.3
2877
3.06
BSOS、SOS、SO、BSO
M4
1.5mmsteel
17.8
2490
8.47
BSOS、SOS、SO、BSO
1.5mmAluminum
12720
2、FH及FHS(公制)
M
E
T
R
I
C
Thead
Code
(牙型)
Type
(类型)

电批 螺丝扭力测试规范

电批 螺丝扭力测试规范

文件编号:版本:A/0制定日期:修订日期:拟案单位:品管部发行章:Revision History 修改記錄一.螺丝扭力定义及实例1.电动螺丝起子扭力的设定:A.最小扭力的选取:以经验值选取扭力范围,用电动螺丝起子设定其最小螺丝扭力,锁紧后再用手动方式转动螺丝来检查螺丝扭力是否足够,如果已经无法再用手动方式转动螺丝,就表示螺丝扭力的可以接受,锁附10PCS确认第一次是否锁附到位,若都锁附到位,然后按照0.05kgf.cm扭力递减,重复验证发生锁附不到位说明扭力不可接受,此时上一个锁附OK扭力为最小扭力;如果还可以转动,则表示最小扭力还不过,必须再往上增加。

反复测试后可以决定最小的电动起扭力。

B.最大扭力的选取:最小螺丝扭力决定后,再依据扭力范围,把电动螺丝起子的扭力设定到扭力范围的最大值,拿10组上、下盖(或是上、下壳),用电动起子重复锁紧、松开螺丝10次后,确认有无任何螺丝孔滑牙或是螺丝柱破裂的现象发生,如果没有,按照0.05kgf.cm扭力递增重复验证,若发生螺丝孔滑牙或是螺丝柱破裂不良,上一个锁附OK扭力即为最大扭力;如果有,则必须将扭力调小或是设计变更螺丝柱的内、外孔径,然后再重复验证直至合格。

C.正常最好使用扭力定义:确定最大最小扭力后,将最大扭力乘以安全系数0.4---0.6;得出值即为最好使用扭力;且使用扭力必须大于最小锁附扭力,根据实际以接近最大最小平衡均值最好;3.4. 实际螺丝承受扭力测试4.1 根据被测试产品的相应检验标准或作业指导书,查出被测试螺丝的标准扭力;4.2 例如;根据检验规范,查出某款产品的前后壳合盖螺丝要求标准扭力为:3.5kgf.cm,则首先设定扭力批扭力在 3.5kgf.cm;4.3 使扭力批垂直与被测螺丝接触;顺时针转动扭力批(上紧螺丝的方式);①如果能转动被测螺丝,则说明被测螺丝没有上紧,低于扭力标准;②如果不能转动被测螺丝,并且听到“哒、哒、哒”的声音,转动扭力批手柄在空转;则执行逆时针转动扭力批(拆卸螺丝的方式);③如果逆时针转动扭力批,能松动被测螺丝,则判定被测螺丝扭力符合要求;如果不能松动被测螺丝,则判定被测螺丝上的太紧,高于扭力标准要求。

扭力测试实践指南

扭力测试实践指南

扭力测试实践指南1. 介绍扭力测试是一个用于测量材料或设备在受到扭曲力作用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的测试方法。

本文档旨在为进行扭力测试的人员提供指导和实践建议。

2. 扭力测试的目的扭力测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材料或设备在扭曲加载下的性能表现,以确定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通过扭力测试,可以评估材料或设备的扭曲强度、扭曲变形、疲劳寿命等关键指标。

3. 扭力测试的步骤以下是进行扭力测试的一般步骤:3.1 准备工作在进行扭力测试前,首先需要准备好以下工作:- 确定测试的目的和要求- 选择适当的测试设备和仪器- 准备测试样品或实验装置- 设置测试环境和条件- 制定测试计划和流程3.2 进行测试一般的扭力测试流程如下:1. 安装测试样品或将设备置于测试仪器中2. 设置测试参数,例如扭力大小、加载速度等3. 开始测试,记录测试数据4. 持续加载并记录测试数据,直至达到停止条件5. 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3.3 数据分析和评估在完成测试后,需要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获得关键指标和结论。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 统计分析,例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 图表展示,例如绘制应力-应变曲线、疲劳寿命曲线等- 结果对比,例如与标准要求进行比较3.4 结果报告和总结根据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并进行总结。

测试报告应包括测试目的、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以便他人理解和参考。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扭力测试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适当的测试设备和仪器,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按照测试流程和要求进行操作- 对测试样品或设备进行充分的准备和校验- 注意测试环境和条件,避免外部干扰因素- 合理选择测试参数和加载方式,以模拟真实使用情况- 定期维护和校准测试设备和仪器5. 总结扭力测试是评估材料或设备在扭曲加载下性能表现的重要方法。

通过遵循本指南的实践建议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扭力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合理分析和评估测试结果,可以为材料设计和设备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扭力测试标准2

扭力测试标准2

文件名称文件编号KP-WI-QA-014
版本状态 A.0
LED泡壳灯头扭力测试标准
页数第 1 页共 1 页
1、目的:
为本公司制程检验与生产自检,最终检验质量判定,外协厂商质量检验有所依据。

2、适用范围:
2.1 品质单位依据此内容作为检验判定依据。

2.2 生产单位依据此内容作为生产制程自检依据。

2.3本标准通用于公司或外购产品检验判定依据
3、使用方法或检验标准
(1)泡壳/灯头扭力测试方法:灯头和泡壳扭力测试方法:将灯头固定于扭矩仪测试座上,用手握住扭力测试后,灯头和泡壳不允许松动.
(2).各规格泡壳的扭力标准值根据所使用的灯头对应如下表:
名称灯头扭力(N) 泡壳扭力(N)
E12/B12 1.25 1.25
E14/B15 1.25 1.25
E17 1.5 1.5
E26/E27/B22 3.5 3.5 GU10 1.5 1.5
GU5.3 0.2 0.2
T8 G13 1.25
E39/E40 5.5 5.5
2.特别说明:
(1)除E12/B12、E14/B15、E17、 E26/E27/B22、E39/E40外,GU10、GU5.3灯头扭力没有国标,客
户如没特别要求,按对应的灯头扭力执行。

(2)泡壳扭力是公司内部标准,客户如没特别要求,按对应的泡壳扭力执行。

客人如有以上(1)(2)
如果客人有相关要求或者比我们公司内部标准高,请业务下定单前知会相关部门。

扭矩测试作业指引

扭矩测试作业指引

扭矩测试作业指引1.背景扭矩测试是一项重要的测试任务,用于测量物体转动时受到的力矩。

本文档旨在提供扭矩测试作业的详细指引,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试设备和材料- 扭力扳手- 测试物体- 测试台- 数据记录表格3.测试步骤1. 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完好无损。

2. 将物体放置在测试台上,并固定好。

3. 使用扭力扳手,将适当大小的扭矩应用于物体上。

4. 记录下施加的扭矩数值,并在数据记录表格中填写相应的数据。

5. 根据需要,重复以上步骤多次,以获得更加准确的测试结果。

6. 完成测试后,及时清理和维护测试设备。

4.注意事项- 确保测试设备和材料的质量和准确度,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 进行测试时,应注意安全操作,避免造成人身或财产损害。

- 在进行多次测试时,应确保每次施加的扭矩大小一致。

-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失误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5.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问题1:测试结果偏差大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测试设备和物体是否有损坏,确保操作正确。

- 问题2:扭力扳手无法施加足够的扭矩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扳手是否损坏,更换合适的扭力扳手。

- 问题3:测试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怎么办?解决方法:立即停止测试操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排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测试。

6.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扭矩测试作业的指引,包括测试步骤、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遵循这些指引,我们可以进行准确、可靠的扭矩测试,为相关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产品品质检测标准

产品品质检测标准

产品品质检测标准(一) 产品品质试验标准———物理测试要求1.拉力:25LBS2.扭力:6.5LBS或扭181度;3.压力:45LBS4.咬力:72LBS5.投掷:美国产品:54″×10次欧洲产品:85CM×5次;(二)小物件产品测试标准1.仪器名称:小件测试器。

2.应用范围:适用所软件、硬件或滥用测试后分离物件。

3.应用目的:制定测试标准,检定测试样办是否属小物件。

4.操作程序:不用力压,将所测试样办放入小零件测试筒内。

5.评定:若物品能放入小零件测试筒内,而没有凸出筒口的部分,则判定物品为小物件,否则不属小物件。

(三)投掷试验操作标准1.准备工作:①检验投掷区内有无其它零件及杂物,确保投掷区范围的清洁;②将产品编号,以便记录。

2.试验程序:①依照产品规定内的高度、投掷方法及次数进行试验;②投掷时确保产品垂直落下(投掷时不能加力在产品上);③产品跌在投掷区时,要让产品自然停止。

1.检查:在每次投掷后(产品停止时)检查产品有无损坏、裂断、尖角、细小物件等功能问题。

2.记录①将不合格品作标记;②将试验结果详细记录在报告上。

(四)擦油测试标准1.应用目的:制定此测试标准,评估涂层对抗磨擦的能力。

2.应用范围:所有产品表面的涂层(包括喷油、移印、丝印、烫金、电镀表层等)。

3.试验设备:①样办上的涂层需在常温下放置24小时后,使其充分干透,方可进行测试;②将准备好的擦胶笔尖端与涂层表面斜切成60度角放置;③用1到1.5磅力度沿相同路线来回摩擦(合理的测试表面需为平面,且摩擦距离约一至二寸)④擦胶笔涂层表面磨擦,前进一次后退一次为一个循环; ⑤五个循环后检查涂层表面,再继续另五个循环。

4. 评定:五个循环后,涂层下的基材可见列为MAJ (严重缺陷),十个循环后,涂层下的基材可列为MIN (轻微缺陷)。

(五)粘附测试标准1.应用目的:为保证表面加工,如喷油、称印、丝印、烫金等的品质而作出的试验。

携带式扭力测试计(HP-100)

携带式扭力测试计(HP-100)

扭力测试仪新功能和更改使用说明:●自动关机(放置10分钟后自动关闭[ OFF ])●存储数据功能(可记录100个扭矩测量值,具有存储、浏览、部分删除、全部删除功能。

)●测量模式三种:[ PEAK]峰值、[ TRACK ]跟随值、[ F.PEAK]第一峰值保持,并带指示灯。

●两种测量单位转换,并带指示灯:N.m----kgf.cm●可自动计算最大值(Max)、最小值(Min)平均值(Ave)。

●自动复位扭矩值功能(用拨动开关可调节自动复位所需的时间)●自动归零(可自动回到零表示)●可设定上限扭矩报警值,并可用蜂鸣器提示。

●使用环保型镍氢电池(1800mA)一、面板说明及操作:1、[ POWER ]键:电源开关。

2、[ PESET ]键:复位归零健。

3、[ UNIT ]键:测量单位转换键,按此键设置测量单位,相应指示灯亮,:N.m----kgf.cm。

4、[ MODE ]键:测量模式键,按此键选择[ PEAK]峰值、[ TRACK ]跟随值、[ F.PEAK]第一峰值保持,相应指示灯亮。

注:处于[ F.PEAK ]状态时,第一次测量值将一直保持在显示屏,即使施加更大扭力也不改变。

5、[ SET ]键:设置键要配合各功能键,如[ M-SET ]、[ M-CR ]等键使用。

存储数据导入到电脑设置:1、开机后,连接好仪器与电脑。

2、打开电脑程序,进行联机,读取参数。

3、将[ DIP SWTTCH ]处“3”拔至“ON”位置。

4、联机成功后,点击“数据导入”。

5、导入成功后出现提示。

注:1)当自动归零模式启动归零将失效2)打印机或计量认错器连接数据输出进显示屏出现“ERR”2、数据输出(连接电脑或打印机,需专用工具)1)将模式开关设置[ PEAK ]或[ F.PEAK ]状态。

2)将“DIP”开关处“3”设置“ON”位置3)连接数据输出,(此时如[ RESET]键显示屏显示“ERR”如试图打印亦会出现同一结果)注:请将自动归零功能关掉。

塑胶件IQC检验记录表样板

塑胶件IQC检验记录表样板
MI:AQL:____
允收/拒收: /
2.1塑胶本体
主缺
混料、变形、缺料、多料、塞孔、与图面不符、针槽偏位、阶差、针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USB系列塑胶针孔阶差:
1孔2孔3孔4孔5孔
6孔7孔8孔9孔10孔
次缺
毛边、刮伤、碰伤、断齿(柱)、起泡、腐蚀、不饱模、污物、白雾、异色
2.2大小柱方
向及位置
柱子错误、位置错误
□溴<600氯<600溴+氯<1200
□合格□不合格
验批总判定结果:
□合格□不合格—□提____________不合格批最后处理:依NO.:之结果为
□退货□特采□特采入重工仓
检验员
审查
核准
表单编号:FB137-14(1/2)
SUYIN实盈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CONNECTOR
塑料件IQC检验记录表
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编号(IQC NO.):
料号
图号
厂商
批号
验收单号
版次
采购单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送验量
模穴数
1.尺寸检测:(单位:mm)(注:红笔标示为不良)抽样数:________允收/拒收MA: /
检测治具
□游标卡尺□工具显微镜□鹰眼检测仪□
序号
标准尺寸
NO.1
NO.2
NO.3
NO.4
NO.5
NO.6
NO.7
NO.8
塑料件IQC检验记录表
检验日期:年月日检验编号(IQC NO.):
料号
图号
厂商
批号
验收单号
版次
采购单号
送验量
模穴数

GMW3359标准中文版

GMW3359标准中文版

GMW3359标准中文版——非电解镀富锌涂层(Non-electrolytically applied zinc rich coating)1.范围规范包含非电镀锌涂装防锈之基本要求。

同时防锈使用含润滑成份的蜡或PTFE于上涂层做颜色辨识及润滑作用。

1.1材质:包含有机或无机锌片涂于有机或无机之上涂层。

依GMW3059规范此涂装于工件上不得含有6价铬。

此涂装工艺不会产生氢气但于前处理时如做酸性处理时会吸附氢气。

非电镀锌涂装有高渗透性能使氢气逸出可解决于做酸性处理时吸附氢气的问题。

1.2典型应用:适用于螺丝之内部或外部涂装(尺寸大于或等于M6)及须高防锈与无氢气破环涂装要求之含铁工件,但是以下情况之工件不适用:1.2.1. 螺丝/螺母尺寸小于6M1.2.2. 工件内部有凹陷部位1.2.3. 抗镁金属表面1.2.4. 所有尺寸之垫圈1.2.5. 须导电之工件2.参考备注:除非另有规定,否则仅适用最新批准的标准2.1 外部标准/规范(略)2.2 通用标准/规范(略)3.要求:3.1 此标准中的摩擦系数/扭矩-拉力值均在室温下测定。

该表面涂装新的应用了领域(范围)应进行测试以符合指定操作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3.2 符合此标准要求的表面涂装的应用温度范围为-50到120℃。

该范围以外的应用领域,请咨询当地的材料/紧固件工程组织机构。

3.3此标准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如果在工程图纸中所提到的GMW3359标准未标注其类型,那么默认为类型B。

3.3.1 类型A:高强度耐腐蚀性涂层。

主要用于那些承受严重腐蚀环境且显而易见的区域。

3.3.2 类型B:中度/高强度耐腐蚀性涂层。

主要用于那些承受严重/中等腐蚀环境的区域。

3.3.3 类型C:中度/低强度耐腐蚀性涂层。

仅用于低强度腐蚀环境的外部(观)区域。

备注:严重度的定义请参看GMW15272.3.3.4 对于一些特殊应用区域,例如要求无润滑或无面漆处理等面,这类信息应在享用的零件图纸中予以添加备注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