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方案模板)
目录第一章 ........................................... 前言71.1 设计思想 (7)1.2 几个术语 (8)第二章............................. 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92.1 总体目标 (9)2.2 设计原则 (9)第三章............................. 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113.1 子系统划分 (11)3.1.1 质量管理子系统 (11)3.1.2 企业管理子系统 (12)3.1.3 科研管理子系统 (12)3.1.4 物资管理子系统 (12)3.1.5 文件管理子系统 (13)3.2 系统流程分析 (13)3.2.1 系统总体岗位划分 (13)3.2.2 质量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22)3.2.3 企业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27)3.2.4 科研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29)3.2.5 物资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36)3.2.6 文件管理业务流程分析 (41)第四章................................... 系统总体设计474.1 设计思想 (47)4.2 系统架构 (48)4.2.1 B/S/D架构的优势 (48)4.2.2 B/S/D结构中各部分的分工 (51)4.3 可定制的任务流控制管理 (53)4.3.1 岗位与角色的划分 (53)4.3.2 数据库的岗位字段的设计 (53)4.3.3 任务定制的设想 (54)4.4 以岗位为依据进行严格的权限管理 (54)4.5 实现文档电子化管理 (54)4.6 I NTERNET增值服务 (55)4.7 统一的后台数据平台 (55)4.8 通过XML语言实现I 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 (55)第五章 ................................... 应用软件设计565.1 应用软件的设计思想 (56)5.2 软件系统总体架构 (56)第六章 ................................... 关键技术介绍586.1 基于B/S/D三层体系结构的运行环境 (58)6.2 数据后台M Y SQL的技术特点 (59)6.2.1 MySQL的定义 (59)6.2.2 主要特征 (60)6.2.3 稳定性要求 (61)6.3 J SP技术-跨平台的网络开发语言 (62)6.4 J AVA技术的应用 (63)6.4.1 Servlet技术-灵活的服务器端应用程序 (63)6.4.2 Java Apple技术-实现统计数据在网页上的动态显示676.4.3 Java Beans技术-组件开发概念 (67)6.5 通过XML语言实现I NTERNET上的数据交换 (68)6.5.1 XML会带来什么 (68)6.5.2 XML的应用 (69)6.6 采用基于构件的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 (70)6.7 M ICROSOFT S ITE S ERVER站点管理及分析统计技术 (71)6.8 开发工具 (71)第七章............................. 局域网总体设计方案727.1 网络设计原则 (72)7.2 网络主干技术及设备选型 (73)7.2.1 网络拓扑结构 (73)7.2.2 网络设备的选型 (73)7.3 I NTERNET防火墙和系统安全设计 (82)7.3.1 防火墙 (83)7.3.2 WEB服务器页面监控及报警系统 (86)7.3.3 病毒防护系统 (87)7.4 服务器系统设计说明 (87)7.4.1 服务器系统概述 (87)7.4.2 服务器选型说明 (87)7.5 整体方案设计说明 (91)7.6 主要设备一览表 (93)7.6.1 基础方案 (93)7.6.2 扩展方案 (95)第八章......................... 项目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978.1 工程组织结构 (98)8.1.1 工程领导小组 (98)8.1.2 工程协调小组 (99)8.1.3 工程实施小组 (100)8.2 系统开发与实施控制 (102)8.2.1 阶段检查点的审核检查方式 (103)8.2.2 标准化、规范化保证 (103)8.2.3 成本与进度控制 (103)8.3 项目实施计划 (104)8.3.1 三个时期 (105)8.3.2 开发小组 (108)8.4 项目质量保证体系 (111)8.4.1 质量方针 (111)8.4.2 质量目标 (111)第九章....................... 应用系统安装、测试和验收1129.1 安装 (112)9.1.1 安装调试计划 (112)9.1.2 注意事项 (112)9.1.3 安装调试报告 (113)9.2 测试 (113)9.2.1 测试目的 (113)9.2.2 测试组织 (113)9.2.3 测试方法 (113)9.2.4 测试内容 (114)9.3验收 (115)9.3.1 文档验收 (115)9.3.2 应用系统软件的验收 (116)9.3.3 验收报告 (116)第十章培训计划 (118)10.1 培训目标 (118)10.2 培训内容 (118)10.3 培训方式 (119)10.4 培训地点 (119)10.5 培训计划 (119)第十一章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体系 (121)11.1 终身维护 (121)11.2 快速响应的能力 (121)第一章前言1.1 设计思想某单位应用系统是依据该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进行设计的。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方案
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方案1.1技术总体架构系统建设主要部分包括:数据中心、电梯物联网终端、应用软件等几部分,如下图所示:省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总体框架以政策标准和技术标准两大保障体系为支撑,以设施层、网络层、感知层等基础设施为基础,在电梯应急处置数据汇集与分析处理平台的支撑下,构建的面向电梯维保单位、电梯使用单位、居民、企业的应用体系,涵盖包括电梯监测、电梯应急、维保管理、检验管理、巡检管理、监察管理、公益宣传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如下图所示: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包括设备层、网络层、感知层三部分:设备层是系统监测和监管的主体,包括电梯等八大类特种设备。
网络层是一体化融合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撑平台的高效运行,包括宽带网络、无线网络、物联网等智能网络,通过把各种特种设备的节点统一接入,实现网络无处不在、智慧监测的目标。
感知层是通过信息采集识别、传感器、报警终端、采集终端、二维码、NFC等各类传感设备,对特种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获取,自动感知,实现智能化的处理。
2)支撑平台平台感知层采集的电梯状态数据、故障数据、报警数据为撑持,架构“电梯设备业务服务平台”、“电梯设备公共服务平台”、“电梯设备商用服务平台”三大使用板块,通过数据规范和接口服务,接入政府相关部分业务数据,与上级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开展电梯设备物联网监测、电梯设备智能监管等业务管理,并可以撑持包括行业数据分析、公益宣传、商业宣传等商用业务。
3)智慧应用智慧使用体系是构架在平台之上,涵盖了特种设备的首要参与群体包括质监局、XXX、维保单位、使用单位、居民、企业等主体,开展的业务范畴包括电梯监测、电梯溯源、电梯维保、电梯检修、公益宣传等层面。
各类使用遵循平台建设规范和尺度,通过数据交换和整合,统一以平台向各对象主体提供服务。
1.2应用软件技术框架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大数据云平台由特种设备智能决策分析平台、特种设备监察业务管理系统、特种设备检验业务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电梯应急救援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电梯物联网管理系统、数据传输接口管理系统、特种设备使用单位管理系统、特种设备维保单位服务管理系统构成。
中国电信在线计费系统(OCS)总体技术方案V0.8
项目负责人:李连祥、刘晓亮
项目组:董斌(组长)、周峰、李洁,张峰,高国文,解彦良,石松奇,梁林志,王巍,戴志强、黄怡婷、曾旸、王晓强、綦群、魏科学、陈松、Cynthia Leung等。
在项目组工作期间,得到了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业务支撑中心张国珍总监、李连祥资深专家及上海研发中心移动通信部秦达主任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自指导,并对文档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另外,在文档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华为、西门子、HP、联创、天源迪克等公司的积极协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定价策略(Tariff):一套定义利用电信网络使用承载/会话/服务电信服务的价格参数。
DCC Proxy:Diameter Credit ControlProxy。DCC协议路由Proxy,负责Diameter协议的转发。
[11]3GPP TS 32.297: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Data Records (CDR) file format and transfer".
[12]3GPP TS 32.298: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harging management; Charging Data Record (CDR) parameter description".
综合业务管理平台(ISMP):主要负责数据增值业务的用户管理、SP/CP管理、内容管理、产品管理、定价管理、鉴权/计费、定购关系管理、终端管理、统一配置管理、用户门户、SP门户、统计分析等功能的综合管理平台。
业务控制点(SCP):负责存储与执行用户数据和业务逻辑的功能实体,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SSP送来的查询信息并查询数据库,并能根据SSP上报来的呼叫事件启动不同的业务逻辑,向相应SSP发出呼叫控制指令。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和装置建设方案(参考)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和装置建设方案(参考)2018年3月1工程技术方案1.1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总体设计1.1.1系统设计目标1.1.1.1业务目标将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体系由边界防护向纵深防御发展,实现对主机设备、网络设备、安防设备等的实时告警与运行状态在线监测。
以达到从静态布防到实时管控转变的目的,达到以下安全目标:1.外部侵入有效阻断:对外部侵入行为能够进行实时监视,发现入侵事件后能够及时阻断危害链路,保证电力监控系统不受入侵事件影响。
2.外力干扰有效隔离:对于外部产生紧急威胁事件,能够通过有效手段对涉及主机或设备进行有效隔离,保证威胁事件不会得到传播。
3.内部介入有效遏制:对于内部的越权访问和恶意操作,可及时介入并进行有效遏制,保证危险操作不被执行,恶意行为有效切断。
4.安全风险有效管控:对监视对象制定合理的风险管控策略,能够发现已运行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可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配置不合规情况,具有能够主动识别安全风险的安全管理工具。
1.1.1.2功能目标要支持安全策略和安全保护措施的闭环管理,支持网络安全事件的全范围监视和控制,要实现安全分析智能化。
结合多年内网安全监视平台的运行及维护经验,直击现阶段安全防护的痛点,形成一套静态、动态结合,智能化且具备可持续性的安全管理平台,从管理角度解决安全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使电力监控系统具备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挑战的能力,进而达到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1.1.2系统总体架构系统的总体架构,遵循分级部署和协同管控的总体设计思想,在国(分)、省、地调,分别部署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在下级厂站,包括发电厂和变电站,部署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最终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图1 平台系统总体架构图1.2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技术方案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建立四类支撑模块、五类应用功能的架构体系。
平台四类支撑模块分为数据采集、模型管理、平台管理、应用服务,实现平台基础数据通信与处理、服务注册请求等基础支撑功能;平台五类应用功能包括安全监视、安全告警、安全分析、安全审计和安全核查,满足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管理的要求,平台整体架构如下图所示:图1平台整体架构示意图1.2.1平台硬件结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采用独立组网的形式进行网络部署,平台运行硬件按功能划分为安全监测装置(安全网关机)、网关机、应用服务器、人机工作站四类。
第三方支付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第三方支付系统总体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第三方支付系统作为一种便捷、安全的在线支付解决方案,旨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支付服务,同时为商家提供高效的交易处理能力。
本方案将从系统架构、功能模块、安全技术、运维保障等方面,全面阐述第三方支付系统的总体设计。
二、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层次结构本系统采用分层设计,自下而上分别为:数据层、服务层、业务逻辑层和展示层。
(1)数据层:负责存储用户、商户、订单等核心数据,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管理。
(2)服务层:提供数据访问、业务处理、接口调用等基础服务。
(3)业务逻辑层:实现支付、退款、查询等业务逻辑处理。
2. 系统模块划分(1)用户模块:负责用户注册、登录、信息管理等功能。
(2)商户模块:负责商户入驻、资质审核、订单管理等功能。
(3)支付模块:实现支付、退款、查询等核心业务。
(4)安全模块:保障系统安全,包括数据加密、风险控制等。
(5)运维模块:负责系统监控、日志管理、故障排查等。
三、功能模块设计1. 用户模块(1)注册:用户可通过手机号、邮箱等方式注册账号。
(2)登录:支持密码、短信验证码等多种登录方式。
(3)信息管理:用户可修改个人信息、绑定银行卡等。
2. 商户模块(1)入驻:商户提交资料,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入驻。
(2)资质审核:平台对商户资质进行审核,确保合规经营。
(3)订单管理:商户可查看、处理订单,发起退款等。
3. 支付模块(1)支付: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如、支付等。
(2)退款:商户可发起退款申请,平台审核后进行退款。
(3)查询:提供订单查询、交易记录查询等功能。
四、安全技术设计1. 数据加密:采用国际通用的加密算法,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
2. 安全认证:采用数字证书、短信验证码等方式,确保用户身份真实性。
3. 风险控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时监测交易风险,采取相应措施防范风险。
4. 系统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安全设备,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系统方案配置框图(示意图)
1.系统方案配置框图(示意图):框图中“集中计量柜”中有“中位机”和“电量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是用AD7755芯片做成电网改造用电子电表。
模块火线进线上,串有一继电器;模块有(电量)脉冲输出口。
“中位机”通过(双绞)屏蔽线,连接到模块的脉冲输出端采集电量;然后通过另一组线控制继电器。
当“中位机”上对应某模块的“预存电量”为零时,输出高电平断开继电器,停止供电。
电量的存储及增减,均由“中位机”进行。
“中位机”及“采集模块”安装在“集中机柜”内。
多个“集中机柜”通过屏蔽线连接。
每个“中位机”都在总线上广播自己连接的16个模块的预存电量数值(应是剩余值),故报警器只需从总线上检出和“自已地址”相同房间的电量(报警器中对应房间的地址参数可事先设定),进行相应的判断后(由2051组成报警电路)通过LED有不同的指示。
本方案设计的前提条件是:(20030605学以用确认)●“中位机”和“电量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电量数据。
该“采集模块”的预存电量存储在“中位机”存储芯片中,其数值可通过数据管理器(上位机/电脑)上层软件设置;再由“中位机”完成电量的加减操作。
“采集模块”只起电量计量采集作用。
其中仅“中位机”和“数据管理器”有通讯。
●“报警器”从“中位机”获得电量参数信息。
●“报警器”需设置数值时,一般需安排“设置数值”的“人机界面接口”——键盘(输入)、显示(输出)、EEROM(存储)——输入并存储“电量设定值D SET”,和“中位机”传输来的“电量实时值D TES T”比较,判断目前电量状态:“正常(D TEST<D SET)/超出(D TEST>D SET)”? 并有相应输出。
当(D TES T<D SET)时报警:若某房单元剩余电量低于5度时,进行显示报警,以提醒学生购电。
●比较工作拟在报警器完成。
“设置数值而不用键盘”,是可行的。
具体电路,需根据(1)需设置数值精度(2)需设置数值频度(3)实际结构要求的平衡确定。
总体技术方案
总体技术方案:一、概述: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复杂系统,这类系统具有多变量输入输出、强非线性、强耦合、大迟延、强时变特点,采用传统控制方式,无法很好地解决此类系统的控制,更无法实现其最优控制。
在火力发电厂的各类生产系统中,球磨机制粉系统和锅炉燃烧系统就是典型的复杂系统。
其中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因以上所述的复杂特性,加之被加工煤质变化和机组负荷的波动,造成实际控制波动较大,许多时间系统偏离最佳控制区域。
近年来,人工智能控制技术日趋成熟,人工智能控制理论为各类复杂系统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由于人工智能控制理论复杂,种类繁多,如直接采用编程的方法将很难适应现场实际系统的复杂多变,也不易实际调试和维护人员所掌握。
为方便的实现各类人工智能控制,我公司于2003年自主研发“TOCS人工智能优化控制软件包”,该软件是专门用于系统控制和优化计算的软件包,它是采用图形组态方式可直观形象地编制各类常规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专家控制等复杂算法和控制组态,也可用于系统运行的特性分析和仿真计算。
该系统具有各类串行和局域网通信口,可通过Modbus、OPC等多种协议协议下和各类集散控制系统交换数据,实现完整的人工智能控制。
在实际中我们实现了对ABB公司的INFI90系统、西屋公司的OVATION系统、日立公司HAICS5000/M 系统、西门子公司XP系统、美国MCS公司MAX1000系统、新华XDPS2.0系统、和利时MACS系统等系统的通讯。
“TOCS人工智能优化控制软件包”的开发成功,为解决各类复杂系统的人工智能控制奠定了基础。
2004年我公司所自主开发的“MECS制粉优化控制系统”。
系统开发目的是为解决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的优化控制,提高系统制粉效率,降低制粉系统能耗。
二、系统实现方法:“MECS制粉优化控制系统”利用“TOCS人工智能优化控制软件包”实现了模糊控制、专家控制和神经网路控制的综合组态,实现了系统全方位的人工智能控制。
多层技术架构系统设计方案(全文)
多层技术架构系统设计方案为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信息化,从而提高培训质量,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以及InternetXX络技术,建立全面的、多元化的培训考核平台,实现从培训学习、模拟练习、培训考核到知识共享的一套完备的学习体系。
系统建设将注重系统稳定性、XX络安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力图使本系统成为学校教学中优秀的培训与实践平台,能为广大学员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和直观、清楚的学习内容。
J2EE;培训系统;MVC1建设原则随着学校学员对培训要求的提高和学校自身的业务拓展,需要在培训与考核的各个环节做好培训质量的监督与治理。
在综合考虑当前学校的培训现状与需求的基础上,从高效便捷的角度进行整体设计,以有用化应用为目的,以精细化培训为目标,为治理创新、服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撑。
在技术架构、软硬件平台、应用和数据布署等方面全面推进学校培训系统的建设。
本系统应提供全过程、多手段的培训考核监管功能,同时系统还应辅助建立科学的培训考核质量评测体系。
2总体技术方案2.1J2EE多层体系架构按照系统功能架构设计要求,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应用实际情况,将采纳基于J2EE的多层技术构架来搭建,以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可扩展性、安全性以及并发处理能力,适应集约化治理和业务进展的需要。
本系统采纳面向WEB应用开发、基于J2EE 标准的软件应用平台。
采纳B/S结构,使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无论出差还是旅游,打开扫瞄器即可访问,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Web服务器端是安全可靠的UNIX操作系统,数据库服务器采纳高信赖性的ORCLE数据库,增强系统稳定性的同时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
应用系统分为五个层次,每个层次分别完成不同方面的系统功能。
各层分工如下:UIP功能:从用户接受输入、把用户的请求转到UIM层、显示UIM层返回的界面描述内容;UIM功能:响应UIP层的请求、调用业务逻辑组件、对象集的转换、生成界面显示内容、维护用户对话关系;BL 功能:响应UIM层的请求、执行逻辑计算、完成业务功能逻辑;OP功能:根据数据定义,对数据库进行操作,返回对象集合;RDB功能:关系数据库系统,存储数据。
铁路通信铁塔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技术方案
编号:密级:铁路通信铁塔安全监测系统总体技术方案编写:审核:批准:铁道部通信中心建立日期:2011年10月31日目录1.总则 (1)2.系统功能 (1)2.1数据采集与测量 (1)2.2实时告警和预警 (2)2.3查询统计分析 (2)2.4系统管理 (3)3.系统构成 (4)3.1传感层 (5)3.2监测单元 (6)3.3监测中心 (7)3.4维护终端 (8)3.5监测数据通道 (8)3.6系统配置要求 (10)4.系统技术要求 (11)4.1一般要求 (11)4.2采集精度要求 (11)4.3视频性能要求 (11)4.4传输及接口要求 (12)4.5告警要求 (12)4.6安全性要求 (13)4.7扩展性要求 (13)4.8环境要求 (13)5.监测技术 (14)5.1倾斜度监测 (14)5.2振动监测 (16)5.3环境气象监测 (16)5.4塔基沉降监测 (17)5.5防盗告警监测 (18)1.总则近年来,随着铁路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GSM-R通信铁塔越来越多的应用于铁路通信。
然而,地壳运动、恶劣气候、老化氧化、潜在的人为偷盗破坏等因素,都会给铁塔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导致铁塔倾斜、倒塌等。
目前,传统的铁路通信铁塔维护主要靠定期巡检、人为观测,这些是非常必要的安全防护手段。
但上述手段存在一定的主观性,某些参数人工实测困难,并且不容易及时发现问题,无法满足铁塔实时监测的需求。
为了消除铁塔安全隐患,避免出现倾斜、倒塌等危及行车安全的事件发生,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对铁塔进行实时的安全监测,为铁塔的集中整治、中修、大修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2.系统功能铁塔安全监测系统采用成熟的信号采集、控制、网络通信等技术,结合一流的传感技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铁塔运行健康状况以及危及铁塔安全的各类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预警和告警。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部分。
2.1数据采集与测量系统采集单元应能自动周期性地采集被监测铁塔的运行状态,进行处理、存储和上报。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及实现方框图
简易频谱分析仪(C题)摘要本系统以单片机(MCU)为控制核心,辅以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用数字频率合成芯片AD9851产生扫频信号,利用无源混频器件ADE—1ASK实现混频,基于外差式频谱分析原理,成功实现了对频率范围为1MHz~30MHz电压有效值为20mV 5Mv的信号的频谱测量与分析,并将其在示波器上显示,测量的中心频率和扫频宽度可通过键盘设置并在单片机的液晶屏上显示其频率及幅值。
人机界面友好关键词:外差式频谱分析DDS扫频示波器显示无源混频Facile Spectrum Analysis Apparatus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spectrum analysis,with SCM as its nucleus and FPGA as its subsidiary part,applying the DDS technology to generate frequency-scaning signals,the apparatus is able to analyze input signals and display the result on the oscillograph。
The frequency of the given signal can range from 10MHz to 30MHz and the virtual volt from 20mv to 5Mv, with both central frequency and scaning frequency range changeable.Keywords: spectrum analysis,DDS frequency scaning1。
1题目任务要求及相关指标的分析21。
1。
1设计任务:21.1。
2.设计要求:21。
2方案的比较与选择31。
2。
1扫频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方案论证与选择:31。
EOL系统总体方案(V1.2)
EOL测试系统总体方案EOL测试系统总体方案一、简述及设计思想电源系统EOL综合测试系统是针对目前电池Pack测试过程自动化程度较低,记录分析能力较差的问题,开发的一种全智能化测试平台。
将电池充放电测试、电池安规检测、电池参数测试、BMS测试、辅助功能测试等多种功能,通过设备集成的方式,采用条码绑定、自动启动测试、自动判断测试结果的方法,实现整个工作流程的全智能化、自动化,以达到减少操作人员、提高测试效率的目的。
测试范围包含电池本体及相关辅件、BMS系统等。
二、功能、组成2.1 测试功能EOL系统的主要测试功能如表1所示。
表1 EOL系统测试功能列表以上各功能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配。
2.2 组成综合测试平台主要由以下设备组成,系统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1)上位机系统2)充放电测试仪3)Pack自动测试柜4)扫码枪图1 EOL系统原理图其中PACK自动测试柜包含PACK测试主控制器、Hipot测试仪、交流内阻测试仪、六位半多功能电表、气密测试仪和EOL辅助测试仪,其中各测试仪器可根据功能需求进行配置。
2.2.1 上位机系统上位机管理系统提供测试流程脚本编辑功能,对需要测试的流程进行编辑配置,并可以作为文件保存在本地。
上位机管理系统根据预先配置好的测试脚本,启动测试流程,系统自动控制充放测试仪、Pack自动测试柜等设备的启停及运行,采集充放电测试仪、Hipot测试仪、BMS系统传输来的各种实时及计算参数并进行整合,形成测试报表及测试记录,并上传至MES系统。
主要功能特点如下:➢友好的用户界面➢强大在线编辑器显示➢图形化显示测试数据➢校准和诊断工具➢数据记录,浏览,打印和分析➢通用的网络接口和系统安全➢通过LAN 将数据传至上层控制系统2.2.2 充放电测试仪充放电测试仪能对电池Pack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以及行车动态模拟测试,记录充放电过程中时间、电压、电流等实时信息,并以时间、电压、电流数据计算相应的衍生函数量,如DCR、容量等;同时通过对电池的充放电实现BMS系统的过充/过放保护功能的测试。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5个)
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课题(5个)设计任务书一某钢厂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一、设计题目某钢厂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二、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提高学生对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对事物能潜心考察、勇于开拓、勇于实践的基本素质。
(3)根据设计要求完成某钢厂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电气设计。
(4)通过设计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
使学生的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技能的水平、独立工作能力有所提高。
三、设计要求(1)要求冷轧机传动系统要实现可逆无级调速运行,且有较高的稳态控制精度。
调速范围D≥15;静差率s≤2%。
(2)在起、制动过程中要求加减速恒定。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要求反向要快。
(3)系统要求抗扰能力强,动态品质高,动态速降小,恢复时间短(t≤0.5s)。
(4)系统应具有完善的保护措施。
四、设备技术数据传动系统主电动机额定参数如下:P N=92kW,U N=220V,n N=530 r/min,λ=2,J=7.9kg·m2,励磁方式为他励。
五、设计任务(1)系统总体方案的选择。
(2)各种功能电路或部件的设计与选择、参数计算。
(3)系统各主要保护环节的设计。
(4)系统的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结构和参数的选择。
(5)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计算。
六、应完成的技术资料1、开题报告(2000字左右)2、毕业设计说明书(10000字左右)3、技术资料(1)可逆冷轧机主传动主电路电气原理图(2)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控制电路电气原理图(3)可逆冷轧机主传动触发电路电气原理图4、外文资料及相应的中文翻译(3000字左右)七、设计时间进度安排(略)设计任务书二微机控制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一、设计题目微机控制可逆冷轧机主传动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二、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系统集成总体解决方案PPT课件
目录
绿色数据中心机房
过渡页
提高设备运 Contents 行的可靠性
满足未来的 需求(8-10 年的需求)
Contents
机房整体建设
Contents
空间节约
线缆有效管理,改 善空气对流的通道
Contents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的范围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规范标准给出了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要求,包括数据中心机房分级与性能要求
系统结构
指挥调度 视频会议 远程教育 视频监控 安防联动 集视频监控、视频指挥调度、视频会议、智能监控及告警联动等功能于一体
系统结构
案例效果图
基础网络平台
过渡页
网络初步规划
1.
2.
3.
4.
物联网
办公网
利用内部网络或互 联网等通信技术把 传感器、控制器、 机器、人员和物等 通过新的方式联在 一起,形成人与物、 物与物相联,实现 智能化的网络。
服务器整合
资源整合、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整合的价值 共享硬件等资源 虚拟服务器的CPU和内存灵活调整 内存复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服务器整合,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服务器整合,节省机房空间
快速部署,弹性扩容
采用虚拟机批量部署 可以弹性扩展/收缩资
源满足业务需要 缩短业务部署周期
业务资源区 快速创建的新资源
提供了一种廉 价有效透明的 方法扩展网络 设备和服务器 的带宽、增加 吞吐量、加强 网络数据处理 能力、提高网 络的灵活性和 可用性。
监视网络或网 络设备的网络 资料传输行为 的计算机网络 安全设备,能 够即时的中断 、调整或隔离 一些不正常或 是具有伤害性 的网络资料传 输行为。
上网行为管理 是指帮助互联 网用户控制和 管理对互联网 的使用,包括 对网页访问过 滤、网络应用 控制、带宽流 量管理、信息 收发审计、用 户行为分析。
系统总体设计教学课件PPT
模块化设计方法
总结词
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将系统划分为独立、可复用的模块的设计方法。
详细描述
模块化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一系列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具有明确定义的输入 和输出,并实现特定的功能。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降低系统的耦合度。
层次化设计方法
总结词
层次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将系统划分为 不同层次的模块,并按照层次结构进 行组织的设计方法。
04
系统总体设计实践案例
案例一:电子商务网站系统总体设计
总结词
电子商务网站系统总体设计是系统总体设计的重要实践之一,涉及前台和后台的设计,包括用户界面 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等。
详细描述
电子商务网站系统总体设计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同时需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在 设计过程中,需要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和数据流程,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系统架构设计,并选择合适的 开发语言和框架进行实现。
系统总体设计的法律问题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系统总体设计的必要条件,如知识 产权保护、数据保护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三:移动应用系统总体设计
总结词
移动应用系统总体设计是针对移动设备使用的系统设计,需要考虑移动设备的特性和用 户使用习惯。
详细描述
移动应用系统总体设计需要针对移动设备的屏幕大小、操作方式等特点进行设计,同时 需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场景。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用户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 选择合适的开发平台和工具,进行界面设计和功能开发,并保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详细描述
层次化设计方法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 次,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职责。 这种方法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 和可维护性,降低系统的复杂性。
城市总体规划-总图方案设计的技术路线与表达
现状
14
规划总图
15
规划绿化
16
规划道路-1
17
规划道路-2
18
发展时序
19
3.3.3 方案比选
方案一:尊重现状和全部既
有规划,在此基础上完成全 区规划
20
方案二:适当尊重现状和现
有规划,对铁路以北未实施 部分有所突破,增加科技产 业用地比重
21
方案三:原铁路以北基本尊
○沿城市轴布局城市功能区
67
68
69
70
71
72
3、在已有思考的基 础上,加入更多因 素提出综合方案。
36
方案分析
强调内部的“合”,则路网体系应是2 再+3;强调外“延”(呼应),则下 面的5(大图)重要,4也有一点意味。 同时,4更重要的在于“美好边界”的 “延展”——更多公共面——另一个 方面的考量。其最终方案实际上结合 了 4 和5
37
方案分析
4
原理
• • • 性质:城市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规划 内容:战略、空间、基础设施等 机制/逻辑:
– – – – 战略空间基础设施 同时,三者又是一体于整个思考过程中的、一体于战略的形成过程中的 (附片1)。 之所以有上述,是因为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联。这种逻辑关联,是总体 规划更深层次的原理,是关于城市形成、发展与调控的理论。 同时,不仅内容之间存在逻辑关联,规划内容同时又是不同的目标(规 划的目标是什么?)与条件的结果,这是更基本的逻辑关联。(自然、 经济、社会、空间、基础设施…同时处于空间范围分类的框架下,从全 球、区域、市域…) 逻辑关联包括客观的和价值判断,更多是介于二者之间! “方案/现状 线索/问题 信息搜集方案…‖循环往复的分析过程, 其结果是规划方案的实质内涵。 方案的表达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