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中益气汤PPT课件

合集下载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组成]黄芪(病甚、劳役热甚者一钱)(18g)炙甘草各五分(9g)人参三分(6g)当归二分(3g)陈皮二分或三分(6g)升麻二分或三分(6g) 柴胡二分或三分(6g)白术三分(9g)[用法]上㕮咀,都作一服。

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或作丸剂,每服9g,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1.脾虚气陷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菱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方解]本方所主为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

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中气下陷,升举无权,故见脱肛、子官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热,故热势不甚,表现为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有显著区别;气虚媵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

治当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人脾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寒药)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更增其补中益气之功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少量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协助君药以升提下陷之中气,共为佐药多甘草调和诸药,兼为使药。

诸药合用,可使气虚得补,气陷得升,气虚发热者亦借甘温益气而除之。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是以芪、参、术草益气补中为主,配升麻、柴胡升粪下陷之清阳,是补中寓升;二是针对气虚发热的机理,通过补益中气而达到退热的目的,是甘温除热。

[临床运用]1.运用要点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临床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兼腹中痛者、《加白芍以柔肝止痛:头痛者,如蔓荆子、川学:头顶痛者,<加藁本、细辛以疏风止痛;咳嗽者,如五味子、麦多以敛肺止咳;兼气滞者. (如木香、积完以理气解郁。

『医方集解』补中益气汤(理气之剂)

『医方集解』补中益气汤(理气之剂)

『医方集解』补中益气汤(理气之剂)方名:补中益气汤(理气之剂)总结:升阳补中组成:白朮、黄耆、升麻、柴胡、人参、炙甘草、当归、陈皮主治:1.治烦劳内伤,身热心烦,头痛恶寒,懒言恶食,脉洪大而虚。

2.或喘或渴,或阳虚自汗,或气虚不能摄血。

3.或疟痢脾虚,外不能愈。

4.一切清阳下陷,中气不足之证。

加减:(1)如血不足,加当归。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

(3)肺热欬嗽,去人参。

(4)嗌干,加葛根。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6)脑痛加本、细辛。

(7)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风。

(8)有痰、加半夏、生姜。

(9)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益智。

(10)腹胀,加枳实、厚朴、木香、砂仁。

(11)腹痛,加白芍、甘草。

(12)热痛,加黄连。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14)咽痛,加桔梗。

(15)有寒,加肉桂。

(16)湿胜,加苍朮。

(17)阴火,加黄蘗、知母。

(18)阴虚,去升柴,加熟地、山茱、山药。

(19)大便秘,加酒煨大黄。

(20)欬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不去根节麻黄;天寒加干姜。

(21)泄泻,去当归,加茯苓、苍朮、益智。

归经:足太阴阳明药也方义:(1)肺者气之本,黄耆补肺固表为君。

(2)脾者肺之本,人参、甘草,补脾益气,和中泻火为臣。

(3)白朮燥湿强脾,当归和血养阴为佐。

(4)升麻以升阳明清气,柴胡以升少阳清气,阳升则万物生,清升则阴浊降。

(5)加陈皮者,以通利其气。

(6)生姜辛温,大枣甘寒,用以和营卫,开腠理,致津液诸虚不足。

(7)先建其中,中者何?脾胃是也。

变化方:(1)本方除当归、白朮,加木香、苍朮,名调中益气汤,治脾胃不调,胸满肢倦,食少短气,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

(2)本方加白芍、五味子,亦名调中益气汤,治气虚多汗,余治同前。

(3)本方加苍倍分,半夏、黄芩各三分,名参朮益胃汤,治内伤劳倦,燥热短气,口渴无味,大便溏黄。

(4)本方去白朮,加草蔻、神曲、半夏、黄蘗,名升阳顺气汤,治饮食劳倦所伤,满闷短气,不思食,不知味,时恶寒。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方剂学》补益剂  ppt课件
第七章 补益剂
第一节 补气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人白茯山莲白苡砂陈桔甘

参术苓药肉豆仁仁皮梗草


佐 佐使
1.开宣肺气以通利水道。 2.载药上行,培土生金,增强保肺之功。
❖ 运用:泄泻,舌苔白腻,脉虚缓。 ❖ 随证加减:久泻兼里虚腹痛,加干姜、肉桂。
补中益气汤
《内外伤辩惑论》
补中益气汤
主证分析:脾虚气陷证
❖ 脾虚:食少便溏,少气懒言,体倦肢软,面 色萎白。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人白茯甘 参术苓草 君 臣 佐使
❖ 本方与理中丸的比较。
运 用:
❖ 辨证要点: 面白食少,气短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 随证加减: 呕吐加半夏;胸膈痞瞒加枳壳、陈皮;心
悸失眠加酸枣仁;畏寒肢冷,脘腹疼痛,加 干姜、附子。
附方:1.异功散
❖ 组成:四君子汤加陈皮 ❖ 功用:益气健脾,行气化滞 ❖ 主治:脾胃气虚兼气滞证。食少便溏,
❖ 气陷: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
补中益气汤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方解:
黄人白当陈升柴甘 芪参术归皮麻胡草
君臣

佐使
补中益气汤
❖ 配伍特点: 补气与升阳并举,重在补气。
•运用
证治要点:
面色萎黄,少气懒言,体倦乏力,食少便 溏,舌淡苔白,脉虚软无力。

方剂学:补益剂补中益气汤课件

方剂学:补益剂补中益气汤课件

功效与主治
功效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主要用于调理 脾胃,改善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
主治
主治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的腹泻 、食欲不振、身体乏力等症状,还可 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下垂等慢性疾 病。
方义分析
01
02
03
黄芪
具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 的功效,可增强机体免疫 力。
党参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可 改善消化功能。
THANKS
感谢观看
消化系统不适
部分人服用补中益气汤后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消 化系统不适症状。如出现此类症状,可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或用药频次,如症状严重应及时就医。
疲劳感
部分人服用补中益气汤后可能出现轻微疲劳感,通常属于 正常现象。如疲劳感持续加重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应及 时用优质的药材,以确保药效和安全性。同时,需注意 药材的保存方式,避免受潮、发霉等问题。
饮食配合
服用补中益气汤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 激性食物,以免影响药效的发挥。建议保持清淡、易消化 的饮食,以促进药效的吸收。
不良反应与处理
过敏反应
部分人可能对补中益气汤中的某些药材成分过敏,出现皮 疹、瘙痒等症状。如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产后调理
产妇在生产后常常出现气虚、血虚等症状,补中益气汤能够益气养血,促进产 后恢复,提高母乳质量。
其他科室应用
神经科
对于气虚所致的头晕、失眠、健忘等症状,补中益气汤可以起到安神益智、养心 补气的作用,改善神经系统功能。
男科
男性气虚所致的性功能障碍、腰膝酸软等症状,补中益气汤能够补肾益气、固本 培元,提高男性性功能和生育能力。
疗效评价
通过对照实验和临床观察等方法,对补中益气汤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方剂对于多种慢性疾病的疗效 确切,且安全性高。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黄芪(劳役病热甚者一钱)炙甘草各五分人参(去芦)升麻柴胡橘皮当归(酒洗)白术各三分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早饭后温服。

如伤之重者,二服而愈,量轻重治之。

立方本指夫脾胃虚者,因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气受邪,须用黄芪最多,人参、甘草次之。

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损其元气。

上喘气短,人参以补之。

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泻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若脾胃急痛并大虚,腹中急缩者,宜多用之,经云∶“急者缓之。

”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

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人参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卫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又缓带脉之缩急。

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

气乱于胸中,为清浊相干,用去白陈皮以理之,又能助阳气上升,以散滞气,助诸甘辛为用,口干咽干加干葛。

脾胃气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荣血大亏,荣气不营,阴火炽盛,是血中伏火日渐煎熬,血气日减,心包与心主血,血减则心无所养,致使心乱而烦,病名曰者,心惑而烦闷不安也,故加辛甘微温之剂生阳气,阳生则阴长。

或曰∶甘温何能生血?曰∶仲景之法,血虚以人参补之,阳旺则能生阴血,更以当归和之。

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

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

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

刘度舟医案李某女,病数月,心烦口干,气弱食衰,周身发热,如同火燎。

每以后背贴家中石墙,方觉凉爽。

月经较准,惟每来必多,下肢浮肿,动作乏力。

切其脉大而无力,舌淡而苔白。

小便微黄,大便时有溏泻。

视前所服,多为滋阴凉血之品,非但无效,徒增夯闷胃呆。

余辨为内伤脾胃,清阳下陷,阴火乘于心胸之证。

心胸之火,来于下焦。

清阳不生,谷气下流于肾,致阴火冲于心胸。

治当升阳益脾。

人生6 生甘草6 炙甘草6 黄芪9 葛根3 升麻3 柴胡3 当归6 陈皮3 生姜3 大枣3.三剂后,心烦口干均解,发热亦改善,遂上方加知母3 黄柏3 连服六剂发热消退。

《方剂学》PPT课件:07-补益剂

《方剂学》PPT课件:07-补益剂
中气不足 少气懒言
运化乏力 食少便溏
脾 饮食劳倦 胃 内伤脾胃 气

清阳不升 脱肛,子宫脱垂 中气虚陷 崩漏,久泻久痢
清阳下陷
湿浊下流 郁而化热
气不生血
发热
心血不足 心火偏亢
肢倦乏力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舌淡脉虚
气虚发热病机示意
脾胃气虚
清阳不升
阴血生化不足 心血不足心火偏亢
气虚发热
清 脾 李东垣:
3、方中配伍茯苓、泽泻及丹皮有何意义?小 便频多或发为消渴者,茯苓、泽泻可是还用?为 什么?
[主治证病机]
参苓白术散
脾胃虚弱 运化乏力
脾失健运 饮食不化,肠鸣泄泻,
水湿内停 舌苔白腻


湿滞气机----胸脘痞闷
湿
盛 气血生化不足 四肢无力,形体消瘦,
形体失于濡养 面色萎黄,脉虚缓
[治法]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9、治气虚不固之小便失禁(如产后、术后、老年尿失禁 等)可加益智仁、桑螵蛸等固脬缩尿。
[临床运用]
里热炽盛之发热,阴虚发热;下焦虚寒,无根之火浮 越之虚热等忌用。
[主治证病机]
生脉散
汗多神疲,体倦乏力
温热、暑热多汗 耗气伤阴
气短懒言,咽干口渴
舌干少苔,脉虚数
久咳伤肺 干咳少痰,短气自汗 耗气伤阴 口干舌燥,脉虚细
暑热已解,身无热,宜生脉散。 暑热耗伤气阴
暑热未解,身热心烦,宜清暑益气汤。
2、本方能益气养阴,生脉救脱,以抢救亡阴气脱之证 (如心源性休克,中毒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
现代剂型─---生脉注射液。
亡阳虚脱─回阳救脱宜参附汤、四逆加人参汤等。 治脱证
亡阴虚脱─益阴救脱宜生脉散。

中药学 补气药幻灯片PPT

中药学 补气药幻灯片PPT

2、表虚自汗——配浮小麦、牡蛎
表虚易感风寒——玉屏风散
3、水肿,小便不利——配白术、防已
4、痈疽——气血不足—配党参、肉桂
5、气虚血滞——正气亏虚,脉络瘀阻
——半身不遂——配当归,川芎
● “气行则血行”、“治血先治气”—
—气
足则推动血行
白术
• 为菊科植物白术的根茎。
山药
• 为薯蓣科植物 • 薯蓣的根茎。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 胀果甘草或光果甘 草的根及根茎。
甘草
一、效用: 1、补中益气——治脾胃虚弱,心气不足的心
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
2、清热解毒——“甘草解百药毒”—多生用
3、祛痰止咳——多入复方中—随症配用
4、缓急止痛——治腹痛挛急,四肢挛急作痛 (芍药甘草汤)
5、调和药性——“甘草和百药”—多在复方中 作辅助药 ——减低或缓解他药偏性或毒性
糖参)、参尾、参须等。 二、特点: 甘微苦,平,主归肺脾心经,能大补元气,
为补虚扶正之佳品,可用于一切气血津液不足 之证,主用于急救虚脱及久病气虚,或特殊情 况下使用。 《本经》云:人参能“补五脏”。
三、应用: 1、久病气虚或急性暴病(大汗、吐、泻、大
失血等)——气虚欲脱垂危证——症见:气息 微弱,虚汗淋漓、神昏不语、四肢厥冷,脉微 欲绝——单用(独参汤) 若气脱兼亡阳者——配附子(参附汤) 若气阴两伤者——配麦冬、五味子(生脉散
——做到用药安全。
二、用法: 清热解毒——生用;补中缓急——炙用。
● 比较:甘草与大枣
甘草
又能清热解毒,缓急止
痛,祛痰止咳,调和诸药
补中益气 脾胃气虚
又能养血安神—治血
大枣
虚证,妇女脏躁。

实用方剂学----补中益气汤

实用方剂学----补中益气汤

实用方剂学----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元李杲《脾胃论》黄芪病甚,劳倦热甚者一钱甘草炙人参去芦,有嗽去之,三分当归身酒焙干或晒干,二分橘皮不去白,三分升麻三分柴胡三分白术三分上药fu咀,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量气弱气盛,临病斟酌水盏大小,去渣、食远,稍热服。

如伤之重者,不过二服而愈。

若病日久者,从权立加减法治之。

【主治】治脾胃气虚,身热有汗,渴喜热饮,头痛恶寒,少气懒言,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嫩色淡,脉虚大;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子宫脱垂,久痢久疟,以及遗尿,淋溲,妇人崩漏,带下等症。

【方论选萃】清柯韵伯:仲景有建中、理中二法。

风木内干中气,用甘草、饴、枣培土以御风,姜、桂、芍药驱风而泻木,故名曰建中。

寒水内凌于中气,用参、术、甘草补土以制水,佐干姜而生土以御寒,故名曰理中。

至若劳倦,形气衰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症颇同外感,惟东垣知其为劳倦伤脾,谷气不盛,阳气下陷阴中而发热,制补中益气之法。

谓风寒外伤其形为有余,脾胃内伤其气为不足,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义,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升其阳以行春生之令。

凡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故用黄茂护皮毛而闭胰理,不令自汗;元气不足,懒言气喘,人参以补之;炙甘草之甘以泻心火而除烦,补脾胃而生气。

此三昧,除烦热之圣药也。

佐白术以健脾;当归以和血;气乱于胸,清浊相干,用陈皮以理之,且以散诸甘药之滞;胃中清气下沉,用升麻、柴胡气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胃气以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以行生长之令矣。

补中之剂,得发表之品而中自安;益气之剂,赖清气之品而气益倍,此用药有相须之妙也。

是方也,用以补脾,使地道卑而上行;亦可以补心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也;亦可以补肝木,郁则达之也。

惟不宜于肾,阳虚于下者不宜升,阳虚于下者更不宜升也。

凡东垣治脾胃方,俱是益气。

去当归、白术,加苍术、木香,便是调中;加麦冬、五味辈,便是清暑。

此正是医不执方,亦正是医必有方(《古今名医方论》)。

方剂学 补益剂补中益气汤护理课件

方剂学 补益剂补中益气汤护理课件
案例介绍
患者李某,女,45岁,因长期劳累出现气短乏力、食欲不振、头晕等症状,诊断 为脾胃气虚,采用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
案例的治疗过程
01
药材准备
02
煎煮方法
03
用法用量
案例的治疗效果
治疗效果 注意事项
THANKS
感谢观看
补中益气汤的服用与护理
服用剂量与频次
服用剂量
服用频次
建议饭前30分钟服用,每日3次,每 次间隔4-5小时。
服用期间的饮食调理
增加蛋白质摄入
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
控制油腻食物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不良反 应
注意事 项
CATALOGUE
补中益气汤的案例分享
适用病证及案例介绍
适用病证
脾胃气虚、气虚下陷所致诸证。
CATALOGUE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成分
中药材的种类
人参
黄芪 白术
中药材的种类
当归
升麻
柴胡
中药材的种类
陈皮 甘草
中药材的配比
01
02
03
04
中药材的炮制方法 01 02
CATALOGUE
补中益气汤的煎煮方法
煎煮器具的选择
砂锅
瓦罐
砂锅材质稳定,受热均匀,能够保持 汤药的药效成分。
瓦罐能够使汤药更好地与药材接触, 有利于药效成分的煎出。
方剂学 补益剂补中 益气汤护理课件
目录
• 补中益气汤的概述 • 补中益气汤的组成成分 • 补中益气汤的煎煮方法 • 补中益气汤的服用与护理 • 补中益气汤的案例分享
CATALபைடு நூலகம்GUE
补中益气汤的概述
补中益气汤的定义
补中益气汤的功效

补中益气汤PPT课件

补中益气汤PPT课件

药理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之所以能补中益气,升 阳举陷(通过补气升阳,使下陷的中气得以 恢复,从而治疗脏器下陷),是因为它对肠 管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强子宫肌肉 张力,抑制子宫运动,具有抗缺氧、增强体 力、改善蛋白质代谢、抗贫血等作用,同时, 还能提高免疫机能,降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 用。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李东垣(1180~1251),男,汉 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国金 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 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 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 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 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 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 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 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 辩惑论》《兰室秘藏》等。
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 方。临床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要点。
加减用药
❖1. 血不足-加当归。 ❖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 3.肺热咳嗽-去人参。 ❖ 4.咽干-加葛根。 ❖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 风。
❖8. 有痰-加半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姜。 ❖9. 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
益智仁。 ❖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 12.热痛-加黄连。 ❖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 14.咽痛-加桔梗。 ❖ 15.有寒-加肉桂。 ❖ 16.湿胜-加苍术。 ❖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知母。 ❖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 19.大便秘-加酒大黄。 ❖ 20.欬(咳)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

方剂学 2.补益剂PPT课件

方剂学 2.补益剂PPT课件

2019/10/31
方剂学
三、说明:
1、为何不以人参为君?
2、为何四君去茯苓?
3、当归、陈皮的配伍意义。
四、临床应用
1、中气虚陷的代表方、基础方
2、加减变化(气虚为原则)
五、使用注意:
1、坚持疗程
2、阴虚内热者不宜
2019/10/31
方剂学
生脉散《医学启原》 一一、组成
二二、作用特点:
1、补肺之要方—三药配伍后主入肺经 2、气阴两补,重在补气,且敛肺止咳止汗
4、窦房结综合征。
2019/10/31
方剂学
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一、组成:1、重用生地,原方1斤,现代 50克以上。
2、包括用法中的清酒。 二、作用特点:
1、补心之要方—桂枝、酒引药入血脉, 心主血脉。
2、气血阴阳均补。 3、偏补阴血—清补方(重在甘寒,佐以
辛甘温)
2019/10/31
方剂学
三、主治 1、 阴血不足,阳气虚弱之证。
3、预防感冒之良方—作用相当于“丙球”
2019/10/31
方剂学
出汗的几种形式
自汗:白天不因劳动日晒厚衣或发热而汗出的 盗汗:夜间入睡后不自觉的汗出,醒后汗止的 冷汗:汗出而伴有畏寒肢冷的 脱汗:病情危重,汗出淋漓不止,如珠如油的 额汗:仅头额部出汗而身无汗的 手足心汗:手掌脚掌局部经常汗出而身无汗的 半身汗出:半测身体出汗,或左或右,或上半身
方剂学
现代研究
1、成份—丰富的铜、铁、锰、锌(补气主要与铜有关)
2、抗贫血—对失血性贫血有显著恢复作用—治贫血 (气虚型)
3、抑菌—大肠杆菌等—治脾虚慢性肠炎。
4、抗肿瘤(抗C突变)----肿瘤后期的辅助治疗剂; ★化疗配合本方,可提高药效,降低毒副作用。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探讨课件.ppt

补中益气汤临床运用探讨课件.ppt
《难经》云∶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
耳!然则奈何?曰∶惟当以甘温之剂,补其中,升其阳,甘寒 以泻其火则愈。
• 《内经》曰∶“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温能除大 热,大忌苦寒之药泻胃土耳。今立补中益气汤。
第18页,共40页。
医论选讲(一)
• 真气根于胃:真气即元气,乃先生身之精气,非胃 气不能滋之。
• 气虚局部热:升阳散火汤→收常法常方不能获取 之奇效(与人参败毒散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25页,共40页。
补中益气汤运用价值(六)
气虚不固-咳嗽 诊断标准:久咳、咳声无力,舌淡、苔薄白、
神倦乏力,脉弱、伴咳而遗尿、咳而脱肛、宫 垂带下。 常见病症: • 久咳不已:补中益气汤+冬花、茯苓、炮姜 • 久咳遗尿:补中益气汤+冬花、盐炒益智仁 • 久咳脱肛:补中益气汤+冬花、枳壳、炮姜 • 久咳宫垂:补中益气汤+冬花、枳壳、续断
五苓,为风药已能胜湿,病去勿再服,以诸风药,损人元气,而益
其病故也。
• 10、大便秘涩,加当归梢1钱;闭涩不行者,用药水少许调玄 明粉5分-1钱,得行则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变凶证也。
• 11、久病痰嗽,去人参,初病勿去;冬月春寒秋凉时,加去根节 麻黄5分;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3分,冬花1分;夏月嗽,加五 味子32枚,麦门冬2-3分;白滑苔是胸中有寒,勿用;如病患能 食而心下痞,加黄连1-3分;如不能食勿加;如胁下痛,或胁下 急缩,俱加柴胡3-5分。
补中益气汤运用价值(五)
气虚不固-发热:可客观量化,或仅属自觉。 或见于全身,或见于局部。
诊断标准:脉洪大无力或芤,舌淡,或虽红而口 不渴,苔不厚腻,便溏尿畅,身大热 午后加重。
常见病症:
• 气虚生大热-气虚渐成者:补中益气汤+生续断 亡血暴至者:当归补血汤+菟丝子 收现代医学不可理解之奇效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

东垣立此方以补气升阳,甘温除热,主治气虚发热证,但后世多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证及气虚下陷证。

脾胃气虚,少气懒言,四肢无力,困倦少食,饮食乏味,不耐劳累,动则气短;或气虚发热,气高而喘,身热而烦,渴喜热饮,其脉洪大,按之无力,皮肤不任风寒,而生寒热头痛[1];或气虚下陷,久泻脱肛。

现用于子宫下垂;胃下垂或其它内脏下垂者。

1 出处编辑《内外伤辨惑论》2 处方编辑黄芪 18克;炙甘草 9克;人参 6克;当归 3克;橘皮 6克;升麻 6克;柴胡 6克;白术 9克3 功能主治编辑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1.脾虚气陷证。

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2.气虚发热证。

身热自汗,渴喜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力。

(本方常用于内脏下垂、久泻、久痢、脱肛、重症肌无力、乳糜尿、慢性肝炎等;妇科之子宫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胎动不安、月经过多;眼科之眼睑下垂、麻痹性斜视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

)用法为粗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食远稍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或作丸剂,每服10克-15克,日2-3次,温开水或姜汤下)。

4 禁忌编辑阴虚发热及内热炽盛者忌用。

5 方解编辑本方治证系因饮食劳倦,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清阳下陷所致。

脾胃为营卫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纳运乏力,故饮食减少、少气懒言、大便稀薄;脾主升清,脾虚则清阳不升,中气下陷,故见脱肛、子宫下垂等;清阳陷于下焦,郁遏不达则发热,因非实火,故其热不甚,病程较长。

时发时止、手心热甚于手背,与外感发热之热甚不休、手背热甚于手心者不同。

气虚腠理不固,阴液外泄则自汗。

治宜补益脾胃中气,升阳举陷。

方中重用黄芪,味甘微温,入牌、肺经,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药。

配伍人参、炙甘草、白术补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以增强其补益中气之功。

血为气之母,气虚时久,营血亦亏,故用当归养血和营,协人参、黄芪以补气养血;陈皮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共为佐药。

补中气汤-PPT精品文档

补中气汤-PPT精品文档
补中益气汤
金元·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组 成
黄芪 一钱(18g) 人参3分(6g) 炙甘草5分(9g) 当归2分(3g)
陈皮2分或3分(6g) 升麻2分或3分(6g)
柴胡2分或3分(6g) 白术3分(9g)
水煎服
功 用
补中益气
升阳举陷
升阳举陷
补中益气
主治
脾虚气陷证
气虚发热证
病 机
脾胃气虚 清阳不升
脾 虚 气 陷 证
体倦肢软 少气懒言 饮食减少 大便稀溏 面色萎黄 脱肛 子宫脱垂 久泻久痢 崩漏 舌淡 脉虚
气 虚 发 热 证
身热 渴喜热饮 气短乏力 自汗 舌淡 脉虚大无力
方 解
黄 芪 人参、白术 炙甘草 当 归 陈 皮 升 麻 柴 胡 炙甘草 ----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补气健脾 ----养血和营 ----理气和胃,使诸药补而不滞 ----升阳举陷 ----引经药 ----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
补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升阳并用 甘温除热
临床应用
1.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 2.内脏下垂、重症肌无力;妇科之子宫 脱垂、妊娠及产后癃闭;眼科之眼睑下 垂等属脾胃气虚或中气下陷者均可使用
补中益气汤
脾 胃 气 虚
参苓白术散
中气下陷
升举阳气
湿邪 腹泻
补 气 健 脾
渗湿止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证要点
❖本方为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 方。临床以体倦乏力,少气懒言, 面色萎黄,脉虚软无力为要点。
加减用药
❖1. 血不足-加当归。 ❖ 2.精神短少-加人参、五味子。 ❖ 3.肺热咳嗽-去人参。 ❖ 4.咽干-加葛根。 ❖ 5.头痛-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 ❖ 6.脑痛-加藁本、细辛。
❖7. 风湿相搏,一身尽痛-加羌活、防 风。
升麻
❖ 药性: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 大肠经。
❖ 功效: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 应用:外感表证,麻疹不透,齿痛口疮,
咽喉肿痛,温毒发斑;气虚下陷,脏器 脱垂,崩漏下血。
陈皮
❖药性:辛,苦,温。归脾、肺经。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应用:脾胃气滞证,呕吐、呃逆。
湿痰、寒痰咳嗽、胸痹。
❖组成:
黄芪18克 炙甘草9克 升麻6克
人参6克 当归3克 柴胡6克
白术9克 陈皮6克
❖方歌:补中益气芪术陈Fra bibliotek升柴参草当归身
❖趣味方歌:麻人赶猪,虎皮当旗。
(麻=升麻、人=人参、赶=甘草、猪= 白术,虎=柴胡、皮=陈皮、当=当归、 旗=黄芪)
功用及主治
❖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 主治:
❖ 1,脾胃气虚证。饮食减少,体倦肢软, 少气懒言,面色㿠白,大便稀薄,脉虚 软。
❖ 2,气虚下陷证。脱肛,子宫脱垂,久 泻,久痢,崩漏,气短乏力,舌淡,脉 虚者。
❖3,气虚发热证。身热,自汗,渴喜 热饮,气短乏力,舌淡,脉虚大无 力。
❖【禁忌】阴虚内热者忌服。
方解
君药:黄芪。重用,补中益气、升阳固表。 臣药: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
益脾肾。 佐药:陈皮,当归。陈皮调理气机,当归
补血和营。 使药:升麻,柴胡,炙甘草。能够协同人
参、黄芪升举清阳。
组方特点
❖ 综合全方来看,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 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
❖ 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 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
❖ 补气与升提并用,能够使气虚者补之,气陷 者升之,气虚发热者干温益气而除之,元气 内充,清阳得升,则诸症自愈。
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柴胡
❖ 药性:苦,辛,微寒。肝胆经。 ❖ 功效: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 应用:表证发热,少阳证;肝郁气滞;
气虚下陷,脏器脱垂。 ❖ 用法:疏肝解郁宜醋制;升阳多酒制,
或生用。
当归
❖ 药性: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 功效:补血调经,活血止痛,润肠通便。 ❖ 应用:血虚诸证,血虚血瘀,月经不调,
补中益气汤
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李东垣(1180~1251),男,汉 族,又名李杲,字明之,中国金 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晚年自号东 垣老人,真定(今河北省正定) 人。李东垣从师于张元素,是中 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 属易水派,是中医“脾胃学说” 的创始人。李东垣十分强调脾胃 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 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李 东垣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主要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 辩惑论》《兰室秘藏》等。
药理作用
❖ 现代研究表明,本方之所以能补中益气,升 阳举陷(通过补气升阳,使下陷的中气得以 恢复,从而治疗脏器下陷),是因为它对肠 管运动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强子宫肌肉 张力,抑制子宫运动,具有抗缺氧、增强体 力、改善蛋白质代谢、抗贫血等作用,同时, 还能提高免疫机能,降低肿瘤化疗的毒副作 用。
❖ 蒸制的为红参,晒干的为生晒参。 ❖ 一般用3-9克,挽危虚脱用15-30克。
SUCCESS
THANK YOU
2021/4/11
黄芪
❖ 药性:甘,微温。归脾、肺经。 ❖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胃固表,
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 应用:脾气虚,肺气虚,气虚自汗,气
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白术
❖ 药性:甘、苦、温。归脾胃经。 ❖ 功效:益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
胎。 ❖ 应用:脾气虚,气虚自汗,脾虚胎动不
安。 ❖ 用法:炒用可增强补气健脾止泻的作用
甘草
❖ 药性: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 功效: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调和诸药。
❖ 应用:心气不足,脉结代,心动悸;气 虚证,咳喘;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 毒疮疡,咽喉肿痛,药食中毒,调和药 性。
经闭,痛经;虚寒性腹痛,跌打损伤, 痈疽疮疡,风寒痹痛。
谢谢!
SUCCESS
THANK YOU
2021/4/11
抗不育
❖ 经现代研究表明,补中益气汤能够提高精液 浓度、精子数量、密度及其活动能力。补中 益气汤可以有效提高阿霉素所致的生精缺陷, 包括睾丸重量下降和生精管数量减少等。
❖ (胡兵 安红梅 沈克平 《中西医结合学报》 2008 第7期)
人参
❖ 药性:甘、微苦,微温。归肺、脾、心 经。
❖ 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 神益智。
冬、五味,秋加麻黄、黄芩,冬加麻黄,天 寒加干姜。 ❖ 21.泄泻- 去当归,加茯苓、苍术、山药。
现代应用
❖ 现代常化裁运用于治疔体弱所致的眩晕、 头痛、耳鸣、耳聋、视力模糊,以及慢 性气管炎、子宫脱垂、脱肛、习惯性流 产、崩漏、男性不育、功能性低热等见 有上述证候者。
❖ 如今,在一般的药房,我们都能买到补 中益气汤的成药,例如补中益气丸。
❖8. 有痰-加半夏、生姜。 ❖9. 胃寒气滞-加青皮、蔻仁、木香、
益智仁。 ❖ 10.腹痛-加白芍、甘草。 ❖ 12.热痛-加黄连。 ❖ 13.能食而心下痞-加黄连。
❖ 14.咽痛-加桔梗。 ❖ 15.有寒-加肉桂。 ❖ 16.湿胜-加苍术。 ❖ 17.阴火-加黄柏、加熟地、知母。 ❖ 18.阴虚-去升麻,加熟地、山茱、山药。 ❖ 19.大便秘-加酒大黄。 ❖ 20.欬(咳)嗽:春加旋覆、款冬,夏加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