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合集下载

600MW火电厂电气一次优化设计探讨

600MW火电厂电气一次优化设计探讨

600MW火电厂电气一次优化设计探讨摘要: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于600MW火电厂,目标是创建出高效节能的性能,在成本上控制投资,节约成本,因此在600MW火电厂中的电气一次化方面采用的是优化厂用电接线的方案。

本文主要讨论电气一次优化设计的方案及其重要作用与意义。

关键词:电厂电气一次设计;配电布置;选型引言:在600MW火电厂的电气一次化中,采用优化厂用电接线方案,不仅提高了600MW火电厂的性能,还大大的节约了投资成本,达到了在保证火电厂正常高效的运作前提下,节省投资成本与降低消耗的这样的目的。

同时,实践证明,这种优化厂用电接线方案是十分有效的。

一、厂用电配电优化文章通过介绍优化设计方案对高压及低压厂用电配电,电气设备布置,桥架选材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使得优化设计方案达到规范、高效、经济的要求。

接下来,主要介绍高压厂用电接线优化与低压厂用电优化。

二、高压厂用电接线优化2.1.1 高压厂用电原接线方案高压厂用电接线优化的方案主要是,每台机组设备设1台25MVA双卷变压器及1台40/25-25MVA分裂变压器作为高压厂用变压器,这两台机组设备主要作为起动和备用电压器。

在600MW机组高压厂用电接线方案中,主要采用的高压厂用电原接线方案,而高压厂用电原接线方案则是采用6KV厂用段接线。

每台机组6KV工作段分为A、B、C三段,在A、B段上,作用的是双套辅机及其互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

在C段上,主要作用的是给水泵与其他公用负荷。

因此,输入系统设置6KV输入段,由6KV工作在C段供电。

2.1.2高压厂用电接线优化方案高压厂用电接线的优化方案,选取每台机组设备中的一台63/35-35MVA分裂变压器作为高压厂用变压器,再选取两台机组设备设其中一台63/35-35MVA起/备变压器。

根据各个不同专业电负荷及其电厂总平面的布置,6KV厂用段都采取接线的优化方式,这种接线优化方式主要步骤为:在在A、B段上,作用的是双套辅机及其互为备用的低压厂用变压器,通过高压电厂变压器供电,各个段间设联络线。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升,我国的各个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其中,电力资源也被广泛的使用。

目前,由于工业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力资源的使用量与日俱增,所以,为了满足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火力发电厂的数量也逐渐增多。

在这篇文章当中,主要阐述了火力发电厂的热动系统的概念,分析了火力发电厂的重要作用,本文对火电厂热动系统进行分析,提出了关于火电厂热动体系节省能源的几种优化策略。

标签:火力发电;热动系统;能源消耗随着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为了维持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很多能源用来生产电力,能源面临稀缺的状况。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多数人开始提倡节能环保,为了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现阶段,制造电能的方式主要是利用热能发电,在火电厂当中,电力体系在整体发电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所以,如果想要提高发电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必须升级火电厂的电力系统,从而达到节省能源,保护环境的目的。

1概述在火电厂中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随着我国资源被持续的利用,我国的资源出现稀缺的状况,为了满足人们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需求,必须持续不断地提供电力资源。

所以,对火电场中的热动体系进行改良和优化,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是现阶段火电厂的发展目标。

火电场当中的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就是通过改良热动体系,提高热动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并针对热动系统的改良,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

首先,就热动体系的整体而言,使其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必须采取一定的方式,提出相应的优化和改良方案,解决热动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从而促进对资源的高效使用,达到节省能源的目的。

如果想要找出热动体系当中存在的缺陷,并依据这些缺陷提出合理的改良方案,火电厂必须在热电系统运行的基础之上,收集和整合热电系统的相关数据,并对热电系统进行实时的监控,邀请相关的专业人员,全面的分析系统,找出系统当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良和优化。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

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指导意见为在火电厂设计中引入核文化理念,进一步提高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水平,全面提升火电厂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有效落实“安全可靠、成熟先进、造价合理、节能环保”的原则,集团公司结合当前国家火电产业政策及火电装备技术情况,对火电工程设计优化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优化选择机组参数,确保具有竞争优势(一)纯凝发电机组应选择66万千瓦和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

当采用W 火焰锅炉时,可选择超临界机组。

煤源稳定地区超超临界机组主机参数选择28MPa/600℃/620℃,其它地区选择28MPa/600℃/610℃,新疆等低煤价地区当采用66万千瓦机组,可选择25MPa/600℃/600℃。

煤源稳定的高煤价地区,经集团公司同意可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系统,主机参数选择31MPa/600℃/620℃/620℃。

(二)热电联产机组应选择背压机组或35万千瓦超临界抽凝机组。

选择背压热电联产机组,应结合单机容量优先采用高温高压及以上参数。

常住人口50万以下城市,采暖型供热机组宜选择背压机组;常住人口50万以上城市,优先选择背压机组,也可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

当选择2×35万千瓦抽凝机组,采暖期热电比应不低于80%。

二、准确提供煤质资料基础数据(三)火电厂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资料须经二级单位确认后,才能作为主、辅机招标和工程设计的依据。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煤质数据及常规化验分析项目应符合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设计控制标准》中的规定。

(四)设计煤种应为机组投运后主要燃用煤种,校核煤种应起到对锅炉及其辅机设备具有校核的作用,与设计煤种应有一定差异,但偏差值不应超过附表1的规定。

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采用多煤种时,煤样来源不宜超过3个矿区。

进行混合煤样常规分析时,应对单煤样和混合煤样分别进行化验分析,然后按规定的各单煤样收到基混合比加权计算工业分析、发热量、元素分析各项成分及参数以核对混合煤样的准确性。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总图布置与优化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总图布置与优化

浅谈火力发电厂的总图布置与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火力发电厂的企业规模也越来越大。

由于火电厂的生产过程十分复杂,因此火力发电厂的总体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总图布置不合理,就会对整个企业的有效运作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企业难以高效运作,同时也会造成资源和建设成本的浪费。

本文从火力发电厂总图布置的原则与内容方面进行分析,指出了合理总图布置、优化布局对火力发电厂长久发展的重要作用。

标签:火力发电厂;总图布置;布置优化我国火电厂的建设已经达到了最高峰,在高峰期间,大量的火力发电厂被修建,大量好的土地资源都已经被占用。

导致目前适合的火电厂厂址资源越来越少。

现在,在建或待建的大部分火电厂场地条件都比较差,其中许多场地位于自然海拔较大、需要大量人力建设的偏远山区,这大大提高了火力发电厂的建设成本。

通过合理的总图布置,优化总体方案的精细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火力发电厂建设的工程量,减少厂房面积和拆迁工作量,有效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火电厂总图布置的概述1.1火力发电厂总图布置的内容火力发电厂总图布置内容设计的范围较广,影响因素众多,是一项比较全面的工作,因此需要将每个系统的设计包含在内,实现机械、土建和公共工程的密切合作。

火电厂总图的设计是其发展的基础,是火力发电厂实现标准化生产的第一步。

根据火力发电厂的不同业务性质,其总图布置也不尽相同。

一般情况下,火电厂的总图布置首先需要明确合理的建筑物布局和各种工程设计的平面位置,接下来是要合理选择和布局各条运输路线,然后需要安排各种管道的走向和布局,最后需要考虑火力发电厂周围的绿化景观设施,以达到环保节约而又高效的布局效果。

1.2火电厂总图布置的原则火力发电厂的总图布置需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

第一,按照批准的规划范围和建设规模,进行总体上的规划建设。

充分利用原有的设施,改造不合理的设施。

最大限度上减少对原有施工设施的拆迁,减少对生产实际的影响。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是提高火电厂能源利用率的关键,也是推动火电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介绍一些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思路与举措,以期提高火电厂的能效水平,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量。

1. 系统优化:对火电厂的热动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找出其中的热能损失点,然后对该点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如优化锅炉的燃烧效率,改善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减少管道和设备的热能损失等。

通过此项措施,可有效提高火电厂的能量利用率。

2. 燃烧控制与优化:通过优化锅炉燃烧控制系统,实现燃煤燃烧的高效稳定。

采用先进的燃烧技术,进行燃煤与空气的比例控制,提高炭粉燃烧的效率,减少燃料的消耗与气体的排放。

还可以采用燃料预处理技术,改变燃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特性,提高燃煤的可燃性。

3. 锅炉换热优化:通过优化火电厂中的换热器设备和工艺流程,提高换热效率,降低能耗。

可以采用烟气预热技术,将烟气中的高温热量回收利用,加热锅炉进水,降低燃料的能耗。

要注意换热器的清洗与维护,保持换热效果的稳定和良好。

4. 循环水优化:火电厂循环水系统是热动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有效降低水的消耗和能耗。

可以采用循环冷却水系统,将用过的冷却水进行处理,再次利用于循环冷却。

还可以对循环水进行水质控制,减少循环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减轻系统的压力和泵耗。

5. 废热利用:火电厂中产生的废热可以通过废热锅炉和余热发电等方式进行利用。

废热锅炉可以将废热转化为蒸汽或热水供应给厂区或热力用户,充分利用热能资源。

余热发电则通过发电机组将废热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工厂自用或上网供电,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6. 节能设备与材料:采用节能设备和材料是提高火电厂热动系统能效的关键。

如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换热器、泵、风机等设备,利用优质的绝热材料进行设备的包裹和管道的隔热,减少能耗和热能损失。

7. 能源管理与监控:引入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和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和分析火电厂的能耗和能效数据,帮助管理者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能源利用情况,发现问题并实施调整。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火电厂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具有庞大的热动系统,其优化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火力发电过程中,存在能源浪费、热量损失等问题,如何有效降低能耗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优化热动系统的角度,提出以下思路与举措。

一、提高设备效率火电厂的热动系统主要由燃烧设备、锅炉、蒸汽轮机等组成,要提高系统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各设备的效率。

例如,燃烧设备应选用高效燃烧技术,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锅炉应采用高效节能型炉膛和保温材料,减少散热和热损失;蒸汽轮机应选用高效率的叶轮和转子,提高发电效率。

此外,还要加强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及时清理设备内部的沉积物和污垢,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提高整个热动系统的效率。

二、系统集成优化热动系统的各个设备之间相互关联,单一设备的优化往往不能取得理想效果,需要进行系统集成优化。

例如,在设计锅炉时,要考虑蒸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使锅炉出口蒸汽流量、压力和温度能够满足蒸汽轮机的要求,同时减少系统热阻和热损失;在设计冷却水循环系统时,要考虑冷却塔、水泵、管道和换热器等设备之间的配合,优化系统工作流程,减少能量消耗和水资源浪费等。

三、回收余热利用火电厂的锅炉和蒸汽轮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余热,如果能够回收和利用,将减少许多能源浪费。

例如,可以利用余热加热生产用水;利用余热加热建筑物;利用余热驱动吸附式制冷机等。

同时,在余热回收利用过程中,要注意回收效率和回收后的热源利用效果,实现最大化利用和节能效果。

四、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火电厂的冷却水循环系统是一个大型的热动系统,其节能效果直接影响整个火电厂的能源消耗。

为了实现优化节能,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选择合适的冷却水循环方式,如干式制冷、增压制冷等;二是加强冷却水的循环和净化处理,提高水泵、冷却塔和换热器的效率;三是优化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管路设计,减少水流阻力,提高水流速度,为系统节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总之,优化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效果离不开系统化思维和科学化措施。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随着全球能源危机愈加严重,节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以及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在火电厂这样的能源企业中,如何通过对热动系统进行优化,实现节能减排,更具现实意义。

下面将从热动系统优化的思路和具体举措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热动系统优化的思路(一)设置不同的电厂负荷在电厂的不同负载时段,热能需求量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调整热能系统的设备、管道等来实现不同负荷下的热能调节,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在不同负荷下,火电厂可以根据能源消耗的差异,灵活地选择采用机械式加热设备或者蒸汽加热设备,以减少能源的浪费。

(二)控制烟气成分与温度通过对烟气成分和温度的控制,可以实现对热动系统能量的更加有效的利用。

比如说,通过进一步加高余热锅炉的汽缸排气温度,提高余热发电的效率;同时,在烟气成分的控制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增加烟气流量,通过喷淋水的方式,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减小烟气排放的温度,达到环保减排的目的。

通过对热动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实现更加有效地利用热能、降低能量的损失。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在热源头增设多效热交换器、增大管径、缩短管道长度等方式,减少大小不等的局部阻力,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二、热动系统节能的具体举措(一)采用先进的热能测控技术员工采用先进的热能测控技术检查各种机械和电气设备,以减少能源浪费和能源损失。

通过全面而及时的热能诊断,能更准确地判断热动系统中各个点的热能流动情况,分析余热利用的可行性,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方案。

通过周期性的检查和评估,评估整改后的效果,努力打造高效、环保的产业。

(二)优化热能管理在热动系统优化过程中,热能管理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实行有效的热能管理,减少热能的浪费、管理热动系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制定相应的计划和技术标准,并为员工提供人员培训,确保员工对于火电厂热动系统的管理更加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利用效率。

(三)定期维护和保养热动系统设备热动系统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定期维护和保养能够及时发现设备中的故障、损耗,进行采取措施修正异常原因,避免进一步发生事故。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火电厂是能源生产的重要设施,但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能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其中热动系统是火电厂重要的能源消耗系统,其节能优化对于整个火电厂的环保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进行探讨。

一、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能源消耗现状火电厂热动系统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冷却塔等设备,其能源消耗主要体现在煤炭、燃油的燃烧过程中以及汽轮机的发电过程中。

在这个能源转换的过程中,存在着能源的浪费和能效低下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锅炉燃烧效率低下:由于锅炉内部燃烧不充分和燃烧过程中的热损失等因素,导致燃料的能量无法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

2. 汽轮机效率不高:汽轮机在发电过程中存在能量转换的损失,尤其是在汽轮机负荷调整不当和部分负荷运行时,能效下降明显。

3. 冷却塔能效低下:冷却塔在散热过程中存在水量不足和散热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系统整体散热效果不佳,能源的浪费较为严重。

火电厂热动系统在能源消耗方面存在较大的优化空间,需要通过节能优化思路和策略来解决这些问题。

1. 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通过优化燃烧设备和控制系统,提高燃烧的稳定性和燃烧效率,减少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损失,从而降低能源的消耗。

2. 提高汽轮机效率:通过改进汽轮机运行参数和优化汽轮机的运行方式,提高汽轮机的机械工作效率和发电效率,减少能源转换损失。

3. 提高冷却塔能效:通过改善冷却塔的设计和运行控制,提高冷却塔的散热效率,减少冷却水的使用量,从而降低整个系统的能源消耗。

4. 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余热利用技术、变频调速技术等,提高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实现节能优化。

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锅炉、汽轮机、冷却塔等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能源浪费。

2. 优化运行控制策略:通过智能化监控系统和先进的控制技术,对火电厂热动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和控制,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能源的消耗。

关于开展火电工程优化设计的思考

关于开展火电工程优化设计的思考

112 | 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管理论文集(2016)关于开展火电工程优化设计的思考文/黑龙江龙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孙进杰优化设计,就是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的设计方法,它以数字中的最优化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为手段,根据设计所追求的性能目标,建立目标函数,在满足给定的多种约束条件下,寻求最优的设计方案。

那么火电工程为什么要开展优化设计呢?又如何开展好优化设计呢?下面,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浅谈一下在这方面的思考。

优化设计的现实意义优化设计是火电工程提高效率、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是确保安全生产、降本增效的需要,一般火电工程的开发建设都需要经过初可研、可研、初步设计、设计、施工准备和施工阶段。

而火电工程的投资控制的关键往往又在决策和设计阶段。

本人通过对近十几年火电工程建设的调查发现,开展好的优化设计一般都能节约投资总额的10%以上。

同时,开展的优化设计都能在试运和试生产阶段保持机组的稳定运行。

由此可见,开展好火电工程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树立“大优化”理念开展优化设计,要形成“全方位,大优化”的理念。

一般一谈优化设计,人们往往会说那是设计院的事,也仅仅认为只是在设计阶段开展优化设计。

其实不然,项目在规划选址时就应开展优化设计。

首先要进行经济、环境、政策分析,做风险评估,优化选择项目,以避免浪费,节约前期费用的投入,这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与协调。

其次在可研及初步设计及设计阶段的选址、设备选型中,又需要基建生产的提前介入,看选址是否是最佳方案,设备是否是当前最好、性价比最高的设备。

同时,也要把每年生产进行技改的成果融入到设计过程当中。

所以,此阶段决不能仅仅依靠设计院,而需要全方位的参与,也就是说“大优化”的思想。

不同阶段的优化设计一是前期阶段的优化设计。

如前所述,在这个阶段主要关注的是前期立项,这要根据我们的规划、投资能力、发展战略来确定和优选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

二是可研及初设计阶段的优化设计。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

火电厂设计优化措施及应注意的问题摘要:在火力发电厂建设过程中,土建结构的设计工作是整个项目的建设要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应该和具体的结构体系进行充分的结合,详细分析电厂的实际需求,将土建结构设计工作落到实处。

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一定要对墙体和梁柱的设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其更好地满足电厂的实际需求。

基于此,文章探讨分析了火电厂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注意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1火力发电厂土建部分结构设计土建部分是电厂施工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土建的质量,必须在施工建设开展以前做好全面的结构设计工作,从电厂土建情况来看,优化设计,合理选择截面尺寸,尽量避免肥梁胖柱现象。

配合运煤、供水、建筑等专业做好输煤系统的煤尘综合治理工作,为电厂的文明生产从设计方面创造条件具体来说,可以将发电厂土建部分结构设计工作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为结构选型。

配合总图、建筑专业做好全厂建筑的规划,方案比选及设计工作,努力提高单体建筑与全厂建筑的布置与设计水平,使全厂各建筑物在造型、色彩、功能上达到和谐统一。

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基础情况以及结构情况进行分析,需要针对结构形式的需求,并全面考虑施工场地的周围环境、施工进度、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努力提高工程设计水平。

第二阶段的工作主要为计算结构的相关参数。

工作人员需要将相关提资以及卷册作为建模计算的依据,但是不可仅凭这些资料盲目展开建模工作,设计人员之间应当进行必要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对电厂的土建情况展开综合分析抓好预埋件,留孔资料的正确性,吃透工艺资料,做到图纸与所提资料对应无误,做好统计工作,计算好洞口、埋件以及荷载,然后在综合各种数据资料与相关意见的基础上,根据荷载规范展开计算,并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

第三阶段的工作主要为设计、输出工作。

严格遵守国家和上级颁发的规程,规范以及相关会议纪要中明确的设计原则。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煤炭等化石燃料资源的储备逐渐枯竭,燃料价格逐渐增加,这使得对于热动力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变得愈发重要。

尤其是在火电厂这样的大型热动力系统中,通过优化控制和技术手段来实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标更加重要。

本文将以火电厂热动力系统为例,探讨如何实现节能优化。

一、能源综合利用为了提高热动力系统中能源的利用效率,应在燃烧过程中充分利用余热。

例如,通过高温排烟余热回收、烟气再循环,发电机组出口冷却水余热回收、加热供回水等方式对系统中的所有可回收余热进行回收并再利用。

二、节能的液态循环操作火电厂中,水是热动力系统中最常用的工质。

为了减少能量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应采用尽可能低的平均工质温度和高的平均回水温度。

同时,在循环系统中设置好相应的压缩机、泵等液态加热和输送装置,有效降低系统能耗。

三、烘干系统能源回收火电厂常常需要进行燃料挖掘、露天矿井采掘等工作,而这些作业中又常常需用到烘干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将这些烘干系统进行集中化、优化设计,加上专有的节能措施,能够充分利用系统内部余热,节约大量的能源。

四、设备局部的优化设计在火电厂的热动力系统中,大量的设备都为液态输送设备,对于液态输送设备的设计优化能够有效降低能耗。

例如,针对液体输送过程中的流体阻力和热力损失,优化流道、减小接头曲率半径等方式,就能在局部上有所优化。

五、智能控制系统的引入火电厂中的热动力系统都是复杂的自动控制系统,为了优化系统的节能控制,可引入现代化的智能控制系统,并通过数据分析和优化管理技术来完善某些参数的预测,并整合厂房能量管理,让运行更加智能化。

同时,还可以预测火电厂热力消耗,实现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等。

总之,火电厂热动力系统的节能思路和举措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目标都是通过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热动力系统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实现环保节能的目标。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加运行电耗为代价的。因此, 汽机冷端必须进行优 化计算, 以确定最佳的凝汽器面积、 冷却水量、 循环 水泵和进出水沟的经济配置, 冷却塔选型及其经济 配置。经优选得出冷却水量, 在最高计算冷却水温 条件下, 还应保证汽轮机背压不超过满负荷运行的 最高允许值。 对于汽机冷端优化计算, 各设计院已有计算程 序可供使用。但由于输入的原始数据, 如汽轮机微 增热耗, 凝汽器及冷却塔等设备单位价格, 电价和煤 价等变化较大, 各设计院优化得出的结果, 往往相差 较大。同样容量的汽轮机组, 其冷却塔淋水面积可 以相差 !%U 以上。此外, 在 《 大火规》 中规定, “ 当采 用循环供水系统时, 冷却水的最高计算温度, 宜按历 年最热的 R 个月频率为 $%U 的昼夜平均气象条件计 算” ; 而冷却水的最高计算温度, 一般按不超过 RR V 考虑。 上述规定, 一方面与汽轮机规范中要求满发
# # 我国火电厂设计, 在经历了 !% 世纪 9% 年代引 进 R%% S "%% T) 电厂设计技术, !%%% 年燃煤示范电 厂设计研究等之后, 已有了根本改观。但是, 与国际 先进电厂设计相比, 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参照国内外火电厂的建设经验, 本文提出一些 设计优化思路。这些措施, 有些是可以做到的, 有的 则与现行 《 大火规》 的规定不符, 有的在国内尚无应 用的先例, 尚待与有关各方进一步研究。能否采用, 与工程具体条件, 设备的质量情况和业主方的意愿 有很大关系, 现提出供参考和讨论。
图 #" 最终给水温度和再热压力对汽轮机净热耗率的影响
目前, 由 2@8:8EB 公司供货的玉环电厂机组, 热 再热汽压力为 0O *0 ’(), 给水温度是 "/"% 0 - 。由 三菱公 司 供 货 的 橘 湾 电 厂 机 组, 热再热汽压力为 .O $ ’(), 给水温度是 "&* - 。由图 $ 可见,2@8:8EB 机组的参数是比较合理的, 但给水温度仍有进一步 提高的可能。三菱机组的参数, 改进的可能更大。 由于热力循环的优化一般是由汽机厂完成的, 且与 汽机已有的模块设计有关。为此, 建议在今后设备 招标时, 与汽机探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火电厂合理化建议

火电厂合理化建议

火电厂合理化建议
火电厂合理化建议:
火电厂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供应方式之一,但由于其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亟需合理化建议来降低其对环境的危害。

以下是我对火电厂合理化的建议:
1. 提升发电效率:通过更新设备、改进设计,提升燃煤、燃气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发电效率。

2.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的利用,减少对传统资源的依赖,降低火电厂能源消耗。

3. 提高烟尘治理效果:加强烟气净化设备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烟尘净化效率,减少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4. 采用先进的脱硫技术:采用石膏湿法脱硫技术,提高脱硫效率,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5. 加强燃煤污染物控制:严格控制燃煤污染物排放,设置有效的除尘设备,采用高效低污染的燃煤技术。

6. 发展能量回收利用技术:利用余热发电技术、烟气回收利用技术等,将火电厂废热、废气转化为有效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7. 加强废弃物处理: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处理制度,采用环保科
学的处理方法,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

8. 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加强对火电厂安全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确保工作环境安全、操作规范。

9. 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开展火电厂节能减排技术研发,推动火电厂实现更加清洁、高效的发电。

10. 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加强对火电厂环境影响的监管,加
大对违规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火电厂合法运营。

综上所述,通过提升发电效率、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烟尘治理、提高燃煤污染物控制、发展能量回收利用技术等措施,可以帮助火电厂实现合理化发展,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为我国的能源产业提供更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一、节能优化思路1. 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思路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损失,使系统运行更加高效稳定。

2. 优化燃烧系统,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燃料消耗和排放。

4. 优化蒸汽动力系统,提高汽轮机、发电机和其他设备的效率,减少能量消耗。

5. 优化热力循环系统,提高循环效率,减少循环损失。

6. 优化余热利用系统,充分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优化控制系统,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能耗波动。

9. 优化设备运行方式,实现设备合理运行,减少能耗浪费。

10. 优化人员管理和培训,加强员工节能意识,提高节能水平。

1. 提高燃烧效率的举措(1)定期清理检修锅炉、燃烧器和烟道,保持燃烧器正常工作状态,减少燃烧不完全。

(2)采用高效节能燃烧器,优化燃烧工艺,提高燃烧效率。

(3)控制燃烧空气流量,保证燃烧过程充分,减少氧化损失。

(4)提高燃烧系统的自动控制水平,减少人为干预,实现自动化节能。

(1)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等。

(3)加强锅炉水处理,减少水垢和腐蚀,提高传热效果。

(4)通过换热器或余热锅炉回收余热,提高锅炉热效率。

(1)优化汽轮机的操作和维护,提高汽轮机效率。

(2)定期检测和调试发电机,保证其运行效率。

(3)改善蒸汽动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系统效率。

(1)采用高效的循环泵和控制阀,减少能耗。

(2)加强管道绝热,减少传热损失。

(3)增加循环系统的运行监测和调节,保证系统运行稳定。

(1)优化余热利用设备,如余热锅炉、余热蒸汽发生器等,实现余热充分回收。

(2)加强余热管网设计和运行管理,确保余热有效利用。

(3)积极开发新的余热利用项目,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6. 提高热力管网系统传热效率的举措(1)优化管网设计,减少管道阻力,提高传热效果。

7. 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的举措(1)对控制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摘要:火电厂的建设中,起到指导作用的一个要素内容就是设计,而在火电厂设计优化上加强力度,有助于火电厂运行效率的提升,也能使火电厂建设中的成本投入有效降低,并促进排放量的减少,且火电厂优化设计在节水节能上发挥的作用也十分显著。

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型火电厂的设计优化,即气压背机的合理降低与汽机热耗的降低;给水温度的适当提升,热力循环效率的改善;排烟温度的降低,排烟热能的回收;主厂房布置的优化,成本造价的节约;辅机选型的简化,设备投资节约;电除尘的高效化,粉尘排放减少等,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虽然说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一些火电厂基于300-600MW电厂设计技术的引进,开始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对比国际先进电厂设计,待改进之处仍然很多。

一、合理降低汽机背压,降低汽机热耗机组经济性提升方面,人们通常是以蒸汽初参数的提升为侧重点,却很少关注汽机背压的合理降低问题。

通常情况下,在汽机背压每增加1kPa的情况下,会相应的增加1%的机组热耗值。

但值得注意的是,背压的降低,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投资的增加和运行电耗的增加,所以要优化祭祀按汽机冷端,将最佳凝汽器面积和冷却水量等参数确定出来。

通过择优选择获取冷却水量的情况下,基于冷却水温的最高计算,还要为汽轮机背压处在满负荷运行最高允许值范围提供保障[1]。

优化计算汽机冷端的过程中,各设计院已经使用了一些计算程序,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原始数据输入的情况下,比如微增热号等,导致各设计院择优所获结果会有较大的差距,与此同时,在汽轮机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冷却塔淋水面积可能会有20%以上的差异。

面对此种情况,就要进一步研究冷端优化流程等,保障修改更合理。

二、提高给水温度,改善热力循环效率要想为给水温度、蒸汽初参数的最优化提供保障,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就是一次、二次等再热循环和再热蒸汽压力的采用。

以CE公司资料为依据,若31MPa为初汽参数,机组为593℃/593℃,就会出现以下影响:即高于再热点抽汽高压加热器系统的应用,利于再热汽压力的有效降低,而在给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机组热耗会相应的降低。

火力发电厂竖向设计优化

火力发电厂竖向设计优化

火力发电厂竖向设计优化竖向设计是总体布局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平面布局主要是处理平面上建筑物之间的关系,而竖向布局主要是基于自然地形来处理建筑物和建筑工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天然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工厂。

为了使工地符合建厂要求,不可避免地要对自然景观上的地貌进行更多的改造。

因此,合理划分阶梯、合理处理边坡稳定性,不仅会影响施工投资和施工期,还会直接影响到长期施工生产运行期间的安全性。

本文旨在分析竖向布局、优化设计,希望为竖向布局和设计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标签:火电厂;竖向设计;设计优化对电力行业而言,最大的资金投入是在建设火电厂的过程中,由于火力发电行业的特殊性,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燃烧原料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失。

因此综合考虑火电厂平面设计和竖向布局等诸多因素是火电厂建设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设火电厂,利国利民,不容忽视。

1、竖向设计的目的及定义为了贯彻国家对耕地少占用或者不占用以及环境保护的原则,火力发电厂一般选择位于自然地形起伏的地区,难以满足总平面设计中各种建(构)筑物结构、运输线路和场地雨水的高要求。

因此,按照总体规划的技术要求,需要对场地的天然地形进行整修和平整,使整平后的场地能够适应建(构)筑物的布置要求,满足工艺和交通运输技术条件,快速消除平面雨水。

这种设计称之为场地的竖向设计。

[1]竖向设计是总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其目的是确定厂区内所有结构、工艺、运输和各种地面的合理标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条件。

作为总平面设计的基础性工作,竖向布局可以从全局出发,将各种管道、线路和支架连接成一个具有一定过程的面向生产的三维网络,从而提高总平面设计的效率和合理性。

因此,火电厂的竖向布局必须根据厂房地形、工艺要求等因素,确定合理的厂房结构、设施、道路及相关的挡土墙或边坡设计标高。

2、竖向设计形式竖向布局设计是指主要布局的场地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分为平坡式,阶梯式和混合式三种。

2.1平坡式布局平坡式是将平面加工成接近自然地形的一个或多个斜坡的整平面,设计坡度与设计高程之间的连接没有明显的高度变化,适合自然坡度小于2%的场地。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随着能源消耗的不断增加,火电厂热动系统在节能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效,需要对火电厂热动系统进行节能优化。

本文将就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的思路与举措进行详细介绍。

一、节能优化思路:1. 整体规划设计思路火电厂热动系统在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节能因素,合理规划系统布局和流程流线,减少热能损失。

并在系统运行中,注重对设备和管道进行合理布置,减少系统阻力,提高系统效率。

2. 技术提升思路利用新型高效节能设备替代老化设备,提高系统能效。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优化系统调节方式,提高热动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3. 节能管理思路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对热动系统进行能源消耗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能源浪费问题,实现全面节能。

1. 设备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热交换器、泵、阀门等设备替代老化设备,提高系统效率。

如采用燃气锅炉替代燃煤锅炉,采用高效换热器替代传统换热器等。

2. 循环系统优化合理设置并调整循环系统的参数,提高系统效率。

如采用变频控制技术调节泵和风机的转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流量和压力等。

3. 热力管网优化合理设置热力管网的布局,采用保温材料包覆管道,减少管道损耗,提高传热效率。

定期清洗和维护管道,减少管道堵塞对能源的浪费。

5. 技术创新应用引进新的节能技术和设备,如余热利用技术、热泵技术等,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建立科学的能耗监测和评估制度,设立考核激励机制,引导和促进全员节能意识的提高,实现节能管理全覆盖。

7. 系统维护和管理加强对系统设备的维护管理,定期进行设备检修和清洗,确保设备状态良好,减少能源损耗。

8. 数据分析优化通过对系统运行数据的分析,定期制定运行优化方案,及时调整系统参数,提高系统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三、节能优化效果评估:综合采取上述节能优化举措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1. 提高热动系统的能效,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与举措
随着能源问题的日益凸显,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变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发电效率、改善供热系统和采用先进控制技术等方面提出节能优化的思路与举措。

优化燃烧过程是节能的关键。

可以通过控制燃烧过程的关键参数,如燃烧温度、燃料混合比例等,来提高燃烧效率。

使用先进的燃烧控制系统,实时监测燃烧过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燃烧参数,保持燃烧效率的最佳状态。

可采用低NOx燃烧技术,减少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

提高发电效率也是节能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改进汽轮机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

采用高温高压的超临界汽轮机技术,提高汽轮机的热效率;采用余热回收系统,利用废热产生蒸汽以供发电,提高系统能量利用率。

可以优化发电厂的运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设备的能耗。

改善供热系统也是节能的重要举措之一。

可以通过优化锅炉燃烧系统、改善烟气余热利用效率,降低供热系统的能耗。

采用高效的余热回收器、烟气净化设备等,提高烟气的余热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可以对供热系统进行网络优化设计,减少供热系统的供热损耗,提高供热效率。

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也是提高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

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火电厂设备的精细化控制。

可以采用模型预测控制技术,根据预测模型对设备进行优化控制,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

也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管理和优化,实现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决策支持,进一步提升设备的节能效果。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思路及策略我国目前主要的发电形式之一为火力发电,且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火电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装机容量以及机组参数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火电厂在消耗大量的煤炭或者其他燃料在进行电力生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因此对火电厂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策略和要求,并且在加速对发电企业的结构调整。

对于火电厂来说,就需要对其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主要热动系统进行节能优化,降低机组运行能耗和浪费,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标签: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引言:热动系统是火电厂运行的关键系统,各电力企业还需要加强对热动系统的节能优化工作,在保障火电厂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减少对资源的损耗,从而给该电力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了充分满足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相关要求,火电厂能够通过技术革新以及科学管理等多种模式,促使火电厂的热动系统节能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借此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火电厂热动系统节能减排重要性目前针对火电厂具有高能耗和高污染的特点,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对火电厂节能减排的检查和控制,因此,火电厂针对其内部能耗高且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热动系统来说,进行针对性的节能减排优化成为目前火电厂进行节能减排优化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针对火电厂热动系统的运行原理进行相关的节能减排优化分析与设计,制定多种节能方案来提高节能效果,不仅响应国家对于节能减排的策略和号召,而且切实起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重要作用。

随着目前火电厂规模的扩大和机组参数的增加,不断有新设备和新技术应用于火电厂中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电能供应量,要按照国家相关的节能减排要求作为目标,结合目前先进的节能减排优化技术,以火电厂中的热动系统为主要优化对象,对其运行方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持下提升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传统的热动系统节能减排优化策略来说,主要是对目前先进的技术进行应用以及对先进的节能设备进行安装来实现对热动系统的优化和改造,通过对热动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实现对整个过程中热动系统运行消耗的跟踪,在实时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此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节来实现运行的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一次循环电厂 ,其设计背压主要与设计水 温有关 。例如丹麦 Skaebaek电厂 ,年平均海水温度 只有 10 ℃,设计背压只有 2. 2 kPa。此外 ,设计背压 与冷却水量也有很大关系 。日本橘湾电厂 1、2号机 (1 050 MW )和碧南电厂 4、5号机 ( 1 000 MW ) ,其 冷却水量达 44 m3 / s,冷却倍率在 80倍以上 ,其设计 背压为 3. 8 kPa。我国一次循环电厂的冷却倍率一 般只有 55倍 ,与冷却倍率为 80倍的电厂相比 ,冷却 水温升高出 3 ℃,相应背压高 0. 8 kPa。因此 ,对于 冷却倍率取多少为合适 ,要作深入的分析 。
装设 SCR脱硝装置的锅炉为防止硫酸氢铵腐蚀物 气预热器的外侧 。在今后增设 SCR 时 ,再对烟道进
·2·
电 力 建 设
第 26卷
背压为 11. 8 kPa不相配合 ;另一方面 ,最热 3个月频 率为 10%的昼夜平均气象条件 ,又与实际的最高气 象温度相差甚多 。为此 ,对冷端优化程序和《大火 规 》中关于冷却水最高计算温度的取用 ,有必要进一 步研究 ,做出合理的修改 。
对于带冷却塔的二次循环系统 ,按我国已往的 实践 ,一般为当设计水温为 20 ℃时 ,汽轮机背压为 4. 9 kPa此时的冷却水倍率为 55,温升为 10 ℃,凝 汽器端差为 2. 5 ℃左右 。欧洲的设计经验 ,一般当 设计水温为 15 ℃时 ,背压为 4 ~4. 5 kPa,这和我国 的经验 相 近 似 。如 德 国 1998 年 投 产 的 Schwarze Pumpe电厂 (855 MW )背压为 3. 55 /4. 75 kPa。但在 新设计电厂中 ,背压的目标已降为 3. 5 kPa,以使电 厂有更高的经济性 ,如 2002 年投产的 N iederaussam 电厂 K机 ( 965 MW ) ,设计水温为 14. 7 ℃,背压为 2. 89 /3. 55 kPa,其冷却塔淋水面积为 13 788 m2 ,高 200 m。 2000 年 投 产 的 L ippendorf 电 厂 R. S 机 组 (933 MW ) ,设计水温为 16. 4 ℃,背压为 3. 8 kPa,凝 汽器面积 54 950 m2。
中图分类号 : TK11 文献标识码 : C 文章编号 : 1000 - 7229 (2005) 12 - 0001 - 05
Op tim ization on Engineering of Large - size Fossil - fuel Fired Power Plants
Tang Yun lin
与之相比 ,近期我国设计的大容量二次循环电 厂 ,所采用的设计背压值不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于德国新建机组 ,有 时还高于我国以往的实践数字 。采用的冷却塔淋水 面积和凝汽器面积 ,则小于德国的新建机组 。其结 果是水工部分造价虽有所降低 ,而对提高大机组的 运行经济性则是不利的 。有必要对这种情况研究其 合理性 。
我国火电厂设计 ,在经历了 20 世纪 80 年代引 进 300~600 MW 电厂设计技术 , 2000年燃煤示范电 厂设计研究等之后 ,已有了根本改观 。但是 ,与国际 先进电厂设计相比 ,仍有不少可以改进的地方 。
参照国内外火电厂的建设经验 ,本文提出一些 设计优化思路 。这些措施 ,有些是可以做到的 ,有的 则与现行《大火规 》的规定不符 ,有的在国内尚无应 用的先例 ,尚待与有关各方进一步研究 。能否采用 , 与工程具体条件 ,设备的质量情况和业主方的意愿 有很大关系 ,现提出供参考和讨论 。
图 1 最终给水温度和再热压力对汽轮机净热耗率的影响
目前 ,由 Siemens公司供货的玉环电厂机组 ,热 再热汽压力为 5135 kPa,给水温度是 292. 5 ℃。由 三菱公司供货的橘湾电厂机组 , 热再热 汽压 力为 411 kPa,给水温度是 283 ℃。由图 1 可见 , Siemens 机组的参数是比较合理的 ,但给水温度仍有进一步 提高的可能 。三菱机组的参数 ,改进的可能更大 。 由于热力循环的优化一般是由汽机厂完成的 ,且与 汽机已有的模块设计有关 。为此 ,建议在今后设备 招标时 ,与汽机探讨进一步优化的可能性 。
第 26卷 第 12期 2005年 12月
·专家论坛 ·
电 力 建 设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Vol. 26 No. 12 Dec, 2005
·1·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汤蕴琳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北京市 , 100011)
[摘 要 ] 设计是基本建设的龙头 。优化电厂设计 ,对于提高效率 ,降低投资 ,减少排放 ,节水节地等方面将起很 大的作用 。设计优化途径大致可从 8个方面着手 ,包括合理降低汽机背压 ,降低汽机热耗 ;适当提高给水温度 ,改善 热力循环效率 ;降低排烟温度 ,回收排烟热能 ;优化主厂房布置 ,降低工程造价 ;简化辅机选型 ,减少设备投资 ;提高 电除尘器效率 ,减少粉尘排放 ;进一步节约淡水消耗量 ;合理厂区布局 ,节约用地等 。 [关键词 ] 火电厂 设计优化 建设
3 降低排烟温度 ,回收排烟热能
目前的锅炉排烟温度 ,一般取为 120 ~130 ℃, 以有合理的空气预热器换热面积和减少尾部受热面 的腐蚀 。此时排烟热损失 4% ~5% ,是影响锅炉热 效率的最大因素 。随着低温电除尘器和湿法脱硫装 置的应用 ,如把排烟温度从 130 ℃降到 90 ℃,不仅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使阻塞背压在 8 kPa以下 ,同时在直接空冷的空凝 器的选型上 ,应采用压损较小 、不易结冻的管束 ,例 如采用单排管空凝器 ;或者采用间接空冷系统 (带表 面式凝汽器或带喷淋式凝汽器的 Heller系统 ) 。
2 适当提高给水温度 ,改善热力循环 效率
最佳的给水温度 ,与蒸汽初参数 ,采用一次再热 或二次再热循环 ,及再热蒸汽压力有关 。根据 GE 公司资料 ,对于初汽参数为 31 M Pa, 593 ℃ /593 ℃ 的机组 ,最终给水温度和再热蒸汽压力对汽轮机热 耗的影响如图 1。由图中可见 ,采用高于再热点抽 汽的高压加热器 ( HARP)系统 ,可以有较低的再热 汽压力 ,较高的给水温度 ,较低的机组热耗 。
气以 50 ℃直接排入烟囱或冷却塔的电厂 , Siemens 关 。对此 ,各大电力设计院都做了不少工作 。
公司提出降低排烟温度到 80 ℃的热能回收系统如
目前我国的锅炉 ,一般是将空气预热器直接布
图 2。此系统用于不设 SCR脱硫装置的锅炉 。对于 置在省煤器的下方 ,而将送风机 、一次风机布置在空
第 12期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3·
图 2 烟气热能回收系统及温度分布
可减少排烟热损失 2%左右 ,提高电厂效率 0. 8%左 可减少 30% ,主厂房 A 排至烟囱的距离 ,可以减少
右 ,还可以提高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 。
20 m 以上 。
对于脱硫装置出口不设烟气 /烟气热交换器 ,烟 4. 2 锅炉房尾部布置 ,与脱硝装置 ( SCR )的布置有
1 合理降低汽机背压 ,降低汽机热耗
对于提高机组的经济性 ,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 在提高蒸汽初参数上 ,而对合理降低汽机背压问题 注意较少 。一般说 ,汽机背压每增加 1 kPa,机组热 耗值要增加 1%。但是 ,降低背压是以增加投资 ,增
加运行电耗为代价的 。因此 ,汽机冷端必须进行优 化计算 ,以确定最佳的凝汽器面积 、冷却水量 、循环 水泵和进出水沟的经济配置 ,冷却塔选型及其经济 配置 。经优选得出冷却水量 ,在最高计算冷却水温 条件下 ,还应保证汽轮机背压不超过满负荷运行的 最高允许值 。
收稿日期 : 2005 - 09 - 05 作者简介 :汤蕴琳 (1930 - ) ,男 ,原电力规划设计总院院长 ,教授级高工 。
© 1994-2007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 China Power Engineering Consulting Corporation, Beijing City, 100011)
[ Abstract] Engineering takes the most important role in the p roject construction. Op tim ization on the engineering of power p lants has a major influence on the target of imp roving efficiency, lowering investment, reducing pollution, saving water and saving land - use. The op tim ization app roach can start from 8 aspects including the rational reduction of the turbine back p ressure and heat loss; p roper increase of the feed water temperature to imp rove the thermal cycle efficiency; reduction of flue gas exhaust temperature and recovery of heat energy of flue gas; op tim iza2 tion of main power house arrangement to reduce the p roject cost; simp lification of auxiliaries to reduce the investment; increase of the electrical p recip itator efficiency to decrease the dust em ission; save fresh water consump tion and rational arrangement of the p lant site to save land occupa2 tion, etc. . [ Keywords] fossil - fuel fired power p lant; op tim ization o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