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用、成本和支出的区别
中级财务会计第12章 费用(96课时)

•
务成本,即对象化的费用。如产
•
品制造成本。
• 偿债支出及损失不能确认为费用,收益性
• 支出应在当期确认为成本费用,资本性支
• 出应当在若干会计年度内采用摊销或折旧
• 等方式计入成本费用。会计准则所指的费
• 用,包括成本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
•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及销售费用等,直接
• 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成本。成本一பைடு நூலகம்是
• 第十二章 成本、 费用
【本章教学重点】 一.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二.费用、损失、支出、成本的含义及区别 三.期间费用核算内容
•
• 第一节 费用的确认与计量
• 一.费用的含义 P284
• 企业日常 活动发生,会减少所有者权益 ,与向使用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出。
• 二.费用的构成:
• 1.广义:企业一切资财的耗费,包括成
• 指生产经营的业务成本。
六.费用核算的要求 P287 应当正确划分五个费用界限。 第二节 生产成本(见成本会计)
第三节 期间费用 一.期间费用的含义,构成 P294 二.期间费用的具体核算内容 • (1)管理费用 P295 • (2)财务费用 P296-297 • (3)销售费用:P294 三.期间费用的核算方法 P295-297
五 .费用、损失、支出、成本的含义及区别
1.支出:企业所有经济利益的流出,包括
•
偿债支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
•
支出及各种损失。
2.费用:企业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减少所
•
有者权益,与分配利润无关的支出
。
3.损失:企业非日常活动发生的,会减少
所有者权益,与分配利润无关的支出 。
费用与损失、成本、支出的区别_会计学_[共2页]
![费用与损失、成本、支出的区别_会计学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8e28cde581b6bd97f19eae5.png)
第九章 收入、费用、利润 203 第五节 费 用费用(expenses )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当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销售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进货费用、销售费用等,应当作为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一、费用的特征相对于收入和利润,费用有以下几个特征。
(1)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费用应当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这里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通常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和无形资产摊销等。
将费用界定为日常活动中发生的是为了与非日常活动区分,非日常活动往往是指一些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例如,处置固定资产而发生的损失,虽然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和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应确认为营业外支出。
非日常活动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均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费用,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2)费用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或两者兼而有之。
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从而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最终也会导致资产的减少)。
资产减少表现为,减少存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消耗原材料等;企业负债的增加表现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资产减少与负债增加两者兼而有之的情况,如发生管理费用后一部分以现金支付、一部分未付。
(3)费用最终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根据“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公式,费用的发生一定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成本 费用和支出三者之间的区别

成本费用和支出三者之间的区别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成本、费用和支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一、费用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物,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因而承担的负债。
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为: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对比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较为宽泛,不但包含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资产的耗费,还包含了企业在偶发事件中发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也就是包含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损失;而美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则较为狭窄,只是包含了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资产的耗费。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笔者认为采用美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较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企业操纵盈余的空间。
二、成本的概念我国对成本的定义为: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美国会计师协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获取财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成本大多与支出相联系,只不过是支出一部分与当期相联系,一部分与以后期间相联系。
与当期相联系的支出形成了本期的一项费用,与以后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则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资产。
三、支出的定义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的减少。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成本和费用是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在会计和经济管理领域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首先,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资源消耗,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和制造费用等。
成本是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产出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必需的。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固定成本是指在生产或经营过程中无论生产规模如何变化都保持不变的,如租金、折旧费用等;而变动成本是基于实际生产或经营规模而变化的,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
成本用于衡量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营状况,是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与成本不同,费用是指企业为了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费用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开支,与产量、生产规模和销售额等直接相关。
费用通常是可变的,在经济活动的不同阶段和经营规模的变化下会有所调整。
企业的费用管理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和竞争力而执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成本和费用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反映的时间点和意义。
成本主要强调企业生产过程中资源投入的消耗,是一个相对静态和内部的概念。
成本通常是在产品或服务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体现了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成本与费用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因为成本可能包含了一些尚未发生但已付出的费用,例如预付的租金、押金等。
而费用更注重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支出和开销,是一个相对动态和外部的概念。
费用是在企业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反映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产生的各种费用开支。
费用是企业运营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成本与费用还在会计核算上存在差异。
成本主要是以固定资产和库存的账面价值计量的,它通常以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
费用则是以实际支出作为依据,以费用计提法进行核算。
综上所述,成本和费用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支出、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

支出、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和区别(一)成本、费用之间的关系成本与费用是两个并行的概念,也是经常被混淆的两个概念,尽管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
成本与企业特定资产或劳务相关,而费用则与特定期间相关;成本是企业为取得某种资产或劳务所付出代价的量度,而费用则是为取得收入而发生的资源耗费金额;成本不能抵减收入,只能以资产的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而费用则必须冲减当期的收入反映在利润表中。
但成本通过“资产化”,再通过耗费过程可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资产费用),如企业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购置某项设备而发生支出,形成固定资产的采购成本,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并构成企业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资产)。
如果设备是用于生产产品,则每期将固定资产的成本按一定的方法计提的折旧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资产成本);如果设备是用于管理目的,则将各期计提的折旧费计入各期的管理费用(资产费用)。
又如,为了生产产品,企业必须采购材料而发生支出,从而形成材料的采购成本。
材料验收入库后,采购成本转化为企业的存货成本(成本资产),如果企业领用材料用于办公,则存货成本转化为管理费用(资产费用);如果领用材料用于生产产品,则存货的成本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成本(资本成本),产品完工验收入库则生产成本又转化为存货的成本(成本资产),将产品出售,存货成本则转化为销售费用(资产费用)。
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成本不可能直接转化为费用(即:成本费用),费用则更不可能转化为成本(即:费用成本),所谓“费用的对象化就是成本”是与费用概念相悖的。
长期以来,某些人正是利用人们对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的误解,来达到进行财务造假的目的的。
如,该计入资产成本的支出而计入费用或该计入费用的支出而计入资产成本,故意混淆资产成本与费用之间的界限,达到他们随意调节利润的目的。
这里还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是对象化的支出,而不是对象化的费用,没有对象的支出(除收益性支出,偿债性支出,权益性支出外)只能作为损失处理。
费用和支出的区别

费用和支出的区别
费用和支出是财务和会计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两个术语,它们在含义上有一些区别。
费用是指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用于获得或维持企业的收入。
而支出则是指企业为实现某种目标或需求而支付的货币或非货币资源。
费用通常可以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原材料、直接劳动力成本等。
而间接费用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生产间接相关的费用,例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支出可以包括各种不同类型的付款,例如购买资产、支付工资、支付供应商等。
支出往往是因为企业需要满足某种需求或目标而进行的付费行为。
费用和支出之间的关系是费用是支出的一部分。
当企业发生支出时,其中一部分支出会被归类为费用。
费用是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与企业的业务活动直接相关,用于生产和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
而支出则是广义上的支付行为,在其中一部分支出被归类为费用之后,还可以包括其他类型的支出,例如购买资产或进行投资等。
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费用通常以费用账户进行记录,包括各种费用项目,如人力资源费用、广告费用、运输费用等。
而支出则可以通过不同的账户记录,例如现金账户、银行账户等。
总的来说,费用是指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发生的资源消耗,而支出是指企业为实现某种目标或需求而支付的货币或非货币资源。
费用是支出的一部分,记录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成本。
而支出则包括了所有的支付行为,不仅仅局限于费用方面。
费用 成本和支出的区别

费用成本和支出的区别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费用、成本和支出是三个易被混淆的概念,这里将分别对它们加以区分。
首先,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
什么是成本广义的成本指取得各种资产的代价。
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即计入成本的费用。
这里我们取“成本”的狭义。
所以,发生的费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再看费用与支出的联系。
支出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四大类。
支出中凡与取得营业收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
综上所述,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有时有支出相伴随,但支出却不一定是当期的费用。
费用与支出的区别是什么支出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四大类。
支出中凡与取得营业收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
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有时有支出相伴随,但支出却不一定是当期的费用。
成本、费用和支出三者之间的区别一、费用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物,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因而承担的负债。
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为: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通过国际会计准则、美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对比可以看出,国际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较为宽泛,不但包含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资产的耗费,还包含了企业在偶发事件中发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也就是包含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损失;而美国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则较为狭窄,只是包含了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资产的耗费。
支出、成本与费用的区别

一、支出的概念与特征1、支出的概念: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减少。
包括偿债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权益性支出。
如企业为购买材料、办公用品等支付或预付的款项;为偿还银行借款、应付账款及支付账款或支付股利所发生的资产的流出;为购置固定资产、支付长期工程费用所发生的支出和生活中的消费支出.在弄清楚支出概念的同时要将与损失的概念区分开来。
损失虽然也导致企业的资源减少,但损失不能叫支出,因为损失是边缘性的、偶发性的、被动性的资源减少,它不是管理当局能够控制的事项.损失是与支出并列的企业资源减少的形一。
因此,企业资源减少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支出,另一种是损失。
2、支出的特征:(1)特定目的性.支出是企业为了实现特定经济目的而发生的资源流出(具有对外性的特征),即为了偿债,为了减资,或为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等。
不管是哪项支出,均是在管理当局审慎决策下的理性行为,都是为了实现企业整体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2)可计量性。
支出的本质是资产流出企业,支出的多少是通过资产减少的金额来确定的,由于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之一就是可计量性,即资产的可计量性,则必然导致支出的可计量性,因而支出的多少是可以计量的。
(3)多样性。
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支出,导致不同的结果,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资产内部转换行为都属于支出。
二、成本的概念与特征1、成本的概念: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
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的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其所费资源的货币表现及其对象化称之为成本。
并且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处于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对成本的广义定义为:“成本系指为获取财货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对成本狭义的定义为:是为了获得一项资产或某种服务而付出的代价.2、成本的特征:(1)成本是资源转化的量度。
费用、成本、支出的联系与区别——基于会计主体的转换

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 . 可用货 币单位 它
加 以衡 量 。 国 会计 师 协 会 对 成 本 的定 美 义 为 : 本 是 指 为获 取 财 物 或 劳 务 而 支 成
观 点 ; GUA 0i A
费 用 成 本 、 幽 的 联 系 与 区 别 、 . 文
… 一 ~ …
基 于会 计 主体 的转换
・ 刘福佳/ 文
0 费用 、 本 、 出的 概 念及 三 者 之 间 的联 系与 区 别一 直 是 会 计界 争论 的重 点 , 成 支
并且 在 应 用 中容 易混 淆 。本 文从 会 计 主体 转换 的 角度 , 三者 进行 简单 的探 讨 。 对
而 美 国财 务 会 计 准 则 委 员 会 对 费 用 的 定 义 为 : 一 主 体 在 其 持 续 的 、 要 的 某 主
过 产 、 、 三个 阶段 . 供 销 资金 从 货 币资 金 转 换 到 储 备 资 金 、 产 资 金 、 品 生 成 资 金 , 后 又 回到 了货 币资 金 , 实 最 其
为 资 本 性 支 出 ,它 形 成 了 企 业 的 资 产 ,根 据 企 业 内 资 金 的 价 值 运 动 . 经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委 员 会 对 费 用 的 定 义 为 :费 用 是 指 会 计 期 间 内 经 济 利
益的减少 ,其 表现形式 为资 产 的减 少 或负债 的增加 而引起 的所有 者权益 的 减少 ,但 不包括 向所有 者进行 分配 等 经济 活 动引 起 的所 有者 权 益 的减 少 。
成本费用分析

成本费用分析一、引言成本费用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深入分析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情况,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成本与费用的概念与区别1. 成本的概念: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设备、设施等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费用。
2. 费用的概念: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支出,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在于发生的时间点和发生的环节。
成本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而费用是在销售过程中或管理环节中产生的。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明确划分对企业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三、成本费用分析的意义1. 确定产品成本: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和产品制造过程进行成本计算,可以帮助企业准确确定产品的成本,从而合理确定产品的价格。
2. 分析经营绩效:成本费用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经营绩效,并找出成本高、费用大的环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提高经营效率。
3. 制定预算计划:成本费用分析可以为企业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提供依据,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金使用,防止资源浪费和资金短缺。
4. 改进生产流程:通过对成本费用的分析,可以揭示生产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浪费,从而引导企业进行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改进。
四、成本费用分析的方法1.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分析:直接成本是指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原材料、人工等;间接成本是无法直接与产品相关联的成本,例如管理费用、折旧费用等。
通过对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掌握成本结构,为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提供依据。
2. 差异分析:差异分析是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差异分析可以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3. 比较分析:通过与同行业或同类型企业进行成本费用的比较,可以发现自身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借鉴其他企业的成功经验,推动自身的成本费用优化。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支出、成本与费用得区别与联系一、一般及经济意义上得支出、费用与成本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得解释,支出即为“付出”之意;费用即为“花费得钱、开支”;而成本解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需得全部费用”,《辞海》中成本则解释为“产品价值得一部分得货币表现”。
显然,一般意义上得成本远非仅此所指,严格说来,此解释属于一种经济上得界定。
实际上,一般意义上得成本常常被理解成:为特定目得而发生得各种耗费。
如我们经常提出得产品成本、各种各样得投资成本等等。
在经济学上,对于支出、费用得理解,除非特指,与上面比较似乎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成本就是例外。
我国经济学上经常提到得“成本”,一般就是指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所需耗费得物化劳动与活劳动得货币表现”。
在这里,成本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就就是生产出一个产品新耗费得劳动。
所以,生产成本在经济学上也可以叫生产费用。
除此之外,在现代成本理论中,新制度经济学把泛指除生产成本以外得经济制度得运行成本,称为交易成本,亦称制度成本;代理理论把制订、管理与实施契约得全部费用称为代理成本;信息经济学则把为搜集、整理、利用与交换信息,以便为有效决策提供方便所支付得费用概括为信息成本。
因此,在含义外延与使用范围上,成本相对支出、费用较窄。
在经济学上,并不严格区分费用与成本,生产成本可理解为生产费用。
这就是因为其一,虽然成本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般界定为“生产成本”,但就是,因西方经济学上成本得内涵还包括了一部分利润(称为正常利润),故其内涵较我国经济学上得成本内涵要丰富,所包括范围显然也要广;其二,虽然支出与费用或成本存在着各种联系,成本或费用总就是与一定得支出相关,但就是,不管就是我国经济学上,还就是西方经济学上,更为关注成本,成本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很好得完善、应用与解释;其三,我国经济学研究提出得成本一般只与生产成本相关,而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得成本已大大超出了生产成本这个范畴,脱离社会形态得影响,侧重于从技术方面加以解释。
成本及费用的区别及联系

支出、成本与费用的区别与联系一、一般及经济意义上的支出、费用和成本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支出即为“付出”之意;费用即为“花费的钱、开支”;而成本解释为“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全部费用”,《辞海》中成本则解释为“产品价值的一部分的货币表现”。
显然,一般意义上的成本远非仅此所指,严格说来,此解释属于一种经济上的界定。
实际上,一般意义上的成本常常被理解成:为特定目的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如我们经常提出的产品成本、各种各样的投资成本等等。
在经济学上,对于支出、费用的理解,除非特指,与上面比较似乎并无多大区别,只不过成本是例外。
我国经济学上经常提到的“成本”,一般是指生产成本,即“生产产品所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在这里,成本作为一个理论概念,就是生产出一个产品新耗费的劳动。
所以,生产成本在经济学上也可以叫生产费用。
除此之外,在现代成本理论中,新制度经济学把泛指除生产成本以外的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称为交易成本,亦称制度成本;代理理论把制订、管理和实施契约的全部费用称为代理成本;信息经济学则把为搜集、整理、利用和交换信息,以便为有效决策提供方便所支付的费用概括为信息成本。
因此,在含义外延和使用范围上,成本相对支出、费用较窄。
在经济学上,并不严格区分费用和成本,生产成本可理解为生产费用。
这是因为其一,虽然成本在传统经济理论中一般界定为“生产成本”,但是,因西方经济学上成本的内涵还包括了一部分利润(称为正常利润),故其内涵较我国经济学上的成本内涵要丰富,所包括范围显然也要广;其二,虽然支出与费用或成本存在着各种联系,成本或费用总是与一定的支出相关,但是,不管是我国经济学上,还是西方经济学上,更为关注成本,成本在经济学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应用和解释;其三,我国经济学研究提出的成本一般只与生产成本相关,而西方经济学中提出的成本已大大超出了生产成本这个范畴,脱离社会形态的影响,侧重于从技术方面加以解释。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和联系通俗易懂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和联系通俗易懂费用是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比如管理费用。
成本是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收入所结转的成本金额,比如主营业务成本。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1、内容不同。
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工业企业产品成本只包括为生产一定种类或数量的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未完工产品的生产费用和其它费用。
2、计算期不同。
费用的计算期与会计期间相联系,产品成本一般与产品的生产周期相联系。
3、对象不同。
费用的计算是按经济用途分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对象是产品。
4、计算依据不同。
费用的计算是以直接费用、间接费用为依据确定.产品成本是以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为依据。
5、帐户和原始凭证不同。
费用是以生产过程中取得的各种原始凭证,账户是生产成本等.产品成本是以成本计算单或成本汇总表及产品入。
6、总额不同。
一定时期内,费用总额不等于产品成本总额.因为两者的内容和价值量不同.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等。
7、作用不同。
费用指标,分析其比重,了解结构变化从而加强费用管理等。
产品成本指标,一是反映物化劳动与活劳动的耗费,二是资金耗费的补偿,三是检查成本和利润计划,四是表明企业工作质量的综合指标。
两者联系: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除偿债性支出和分配性支出以外的支出的构成部分;2.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3、期末应将当期已销产品的成本结转进入当期的费用。
物流成本课后简答题答案

第一章物流成本管理概论1、成本与支出和费用的区别是什么?答:成本是对象化得费用,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成本是指为取得资产或达到特定目的而实际发生或应发生的各种支出。
狭义的成本通常指企业会计准则中界定的产品成本或劳务成本,是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或劳务的支出。
支出是企业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消费,包括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偿债性支出、税金支出、利润分配支出及各项损失。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2、什么是物流成本?物流成本属于会计成本还是管理成本?为什么?答:(1)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相关流动资金占用成存货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
它属于管理成本。
一是因为物流成本忠实地反映物流活动的实态,而是因为物流成本能成为评价所有物流活动的共同尺度。
3、简述物流活动与物流成本的关系。
答:物流成本和物流活动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就单个物流活动而言,物流成本的高低通常与物流活动业务量或工作量呈正相关,即较高的物流活动业务量或工作量必然带来单个物流活动较高的物流成本,但就总体物流活动而言,不同的物流活动之间其物流成本存在此消彼长的效益背反关系。
4、物流成本具有哪些特称?简述物流成本与产品成本的联系。
答:(1)物流成本是以货币计量的费用支出,无法以货币计量的费用不能计入物流成本(2)物流成本是特定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与物流活动无关的费用不能计入物流成本。
(3)物流城市管理会计中的成本概念,既包括实际耗费的经济资源,也包括机会成本。
(4)物流成本贯穿企业经营活动和筹资活动全程,不仅仅包括正常经意活动中的费用支出(5)物流成本不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物的价值,是独立于物的价值之外的、在物的流动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费用、成本和支出是三个易被混淆的概念,这里将分
别对它们加以区分。
首先,费用的范围大于成本。
什么是成本?
xx的成本指取得各种资产的代价。
狭义的成本仅指生产产品所付出的代价,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即计入成本的费用。
这里我们取“成本”的狭义。
所以,发生的费用不一定都是成本,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再看费用与支出的联系。
支出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四大类。
支出xx与取得
营业收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
综上所述,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有时有支出相伴随,但支出却不一定是当期的费用。
费用与支出的区别是什么
支出泛指企业的一切开支及耗费。
一般情况下可分为资本性支出、收益性支出、营业外支出和利润分配性支出四大类。
支出xx与取得
营业收入有关的部分,即可表现或转化为费用,否则不能。
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其目的是为了取得营业收入,获得更多的新资产;成本则是对象化了的费用;费用有时有支出相伴随,但支出却不一定是当期的费用。
成本、费用和支出三者之间的区别
一、费用的概念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
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而xx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的定义为:某一主体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核心业务中,因交付或生产了货物,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付出的或其他耗用的资产因而承担的负债。
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为:
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通过国际会计准则、xx以及我国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对比可
以看出,
国际会计准则对费用的定义较为宽泛,不但包含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资产的耗费,还包含了企业在偶发事件中发生的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也就是包含了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损失;而xx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则较为狭窄,只是包含了企业日常活动所发生的资产的耗费。
为了能更好地说明管理者的受托责任,笔者认为采用xx以及我国会计准则中对费用的定义较为合理,因为这样可以减少企业操纵盈余的空间。
二、成本的概念我国对成本的定义为:
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耗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
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
xx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
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的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xx会计师协会对成本的定义为:成本是指为获取财物或劳务而支付的现金或转移的其他资产,发行股票、提供劳务或发生负债而以货币衡量的数额。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成本大多与支出相联系,只不过是支出一部分与当期相联系,一部分与以后期间相联系。
与当期相联系的支出形成了本期的一项费用,与以后期间相联系的支出则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资产。
三、支出的定义支出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经常性业务,
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
的减少。
支出分为资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资本性支出形成一项资产,而费用性支出形成一项费用。
四、三者之间的关系从支出的性质来看,其本质就是企业的一种目的性花费,是
企业在用的一种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或其他权益性债券、证券来交换另一种
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笔者在这里并不把企业这种用来交换其他资产的资产
叫做“成本”,而把它叫做支出,以便于和下面我们所说的成本加以区分。
企业的支出分成两类,一种为资本性支出,它形成了企业的资产,根据企业内资金的价值运动,经过产、供、销三个阶段,资金从货币资金转换到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又回到了货币资金,其实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最后一个阶段资金都是在“资产———成本———资产”这样一个循环中相互转化,这一种转化都没有脱离一个会计主体。
如,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了原材料,用原材料生产产品,在产品还没有完全生产出来的时候,原材料的价值转移到了生产成本里,但是这里的生产成本还是由企业支配的,即归企业所有,还没有脱离企业这个会计主体,生产成本转化为库存商品,成本转化为了企业的资产,更是没有脱离企业这个会计主体。
另一种是费用性支出。
在资金循环的最后阶段,商品转化成了货币资金,这是通过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的,企业通过交换,把自己的资产“送离”了它原来的会计主体,在送离过程中,形成了企业的一项费用,即费用的形成伴随着企业资产会计主体的转换。
上面的论述,我们只讨论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同样,在企业的管理部门或者筹资部门、销售部门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费用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企业资产的会计主体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