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一次函数4.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 3 课时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3.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真正读懂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直尺;教师准备课件,图片.◆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观察下图,你能发现它们三条函数直线之间的差别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引例:l1 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1)当销售量为 2 吨时,销售收入=元,(2)当销售量为 6 吨时,销售收入=元,销售成本=元,利润=元.(3)当销售量为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5)当销售成本为4500 元时,销售量=吨.(6)l1 反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2反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l2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想一想l1 :y=1000x和l2 :y=500x+2000中的k 和b 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三、运用新知例 1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 2l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解:观察图象,得当0=t 时,B 距海岸0 n mile ,即0=S ,故1l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 ,B 哪个速度快?解:从0增加到10时,2l 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1l 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 内,A 行驶了2海里,B 行驶了5 nmile ,所以B 的速度快.(3)15 min 内B 能否追上A ?解:可以看出,当15=t 时,1l 上对应点在2l上对应点的下方.(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解:如图1l ,2l 相交于点P .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一定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2l 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l 与2l 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2l ,这说明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6)l 1 与 l 2 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中,k 1,k 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可疑船只 A 与快艇 B 的速度各是多少?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海 岸 公海 AB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识图能力.例2 已知一次函数y =32x +a 和y =-12x +b 的图象都经过点 A (-4,0),且与 y 轴分别交于 B 、C 两点,求△ABC 的面积四、巩固新知1. 如图,射线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运动过程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图中 s 、t 分别表示行驶距离和时间,则这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差 km /h .2. 一次越野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刚跑了1400米,小明、小刚所跑的路程 y (米)与时间 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则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 米.3. 小亮和小明周六到距学校 24 km 的滨湖湿地公园春游,小亮8:00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湿地公园,小明 8:30 从学校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滨湖湿地公园,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小明的行进路程 S (km )与时间 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 /hB.小明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滨湖湿地公园C.小明在距学校12km处追上小亮D.9:30小明与小亮相距4km4. 在一次蜡烛燃烧试验中,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剩余部分的高度y(厘米)与燃烧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根蜡烛燃烧前的高度分别是,从点燃到燃尽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分别求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燃烧多长时间时,甲、乙两根蜡烛的高度相等(不考虑都燃尽时的情况)?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高?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低?五、归纳小结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教学反思略.。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4-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案+练习)
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学习目标1.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重点)2.能利用同一坐标系内两个函数图象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 新课导入1.某工程队在“村村通”工程中修建的公路长度y (米)与时间x (天)之间的关系如图1.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公路的长度是 米.图1 图22.一农民带了若干千克自产的土豆进城出售,为了方便,他带了一些零钱备用,按市场价售出一些后,又降价出售, 售出土豆质量x (千克)与他手中持有的钱(含备用零钱)y (元)的关系如图2所示,结合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农民自带的零钱是 ;(2)降价前他每千克土豆出售的价格是 ;(3)降价后他按每千克0.4元将剩余土豆售完,这时他手中的钱(含备用零钱) 是26元,他一共带了 千克土豆.学习任务二 探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应用1.如图3,l 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 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当销售量为2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2)当销售量为6 t 时,销售收入= 元, 销售成本=元.(3)当x =3时,销售收入= 元,销售成本= 元;盈利(收入-成本)= 元.(4)当销售量等于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5)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 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6) l 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l 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分组讨论.k 1表示 ,b 1表示 ;k 2表示 ,b 2表示 .2.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 追赶(如图4①),图4②中l 1,l 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 (n mile)与追赶时间t (min)之间的关系.① ②图4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 速度快.(3)10 min 内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填“能”或“不能”)追上A .(5)当A 逃到离海岸12 n mile 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 (填“能”或“不能”)在A 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 1与l 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s =k 1t +b 1与s =k 2t +b 2中,k 1,k 2的实际意义分别是 ,可疑船只A 与快艇B 的速度分别是 .合作探究如图5,小聪和小慧去某风景区游览,约好在“飞瀑”见面,上午7:00小聪乘电动汽车从“古刹”出发,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 36 km/h ,小慧也于上午7:00从“塔林”出发,骑电动自行车沿景区公路去“飞瀑”,车速为26 km/h.(1)当小聪追上小慧时,他们是否已经过了“草甸”?(2)当小聪到达“飞瀑”时,小慧离“飞瀑”还有多少千米?当堂达标1.如图6,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名学生运动的一次函数图象,图中s 和t 分别表示运动路程和运动时间,根据图象可知,快者的速度比慢者的速度每秒快( )A.2.5米B.2米C.1.5米D.1米图6 图7 图52.甲、乙两人以相同路线前往离学校12千米的地方参加植树活动.如图7表示的是甲、乙两人前往目的地所行驶的路程s (千米)随时间t (分)变化的函数图象,则每分钟乙比甲多行驶的路程是( )A.0.5千米B.1千米C.1.5千米D.2千米3.一段笔直的公路AC 长20千米,途中有一处休息点B ,AB 长15千米,甲、乙两名长跑爱好者同时从点A 出发,甲以15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点B ,原地休息半小时后,再以1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乙以12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跑至终点C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甲、乙两人出发后2小时内运动路程y (千米)与时间x (时)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A B C D4.某通信公司推出①②两种通信收费方式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有月租费,另一种无月租费,且两种收费方式的通信时间x (分)与收费y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8所示.(1)有月租费的收费方式是 (填“①”或“②”),月租费是 元;(2)分别求出①②两种收费方式中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请你根据用户通信时间的多少,给出经济实惠的选择建议.课后提升 如图9,l A 与 l B 分别表示A 步行与B 骑车同一路上行驶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1)B 出发时与A 相距多少千米?(2)走了一段路后,自行车发生故障,进行修理,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小时?(3)B 出发后经过多少小时与A 相遇?(4)若B 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那么经过多少时间与A 相遇?在图中表示出这个相遇点C .反思感悟我的收获:我的易错点:图8参考答案当堂达标1.C2.A3.C4.解:(1)①30(2)设y有=k1x+30,y无=k2x,由题意得500k1+30=80,k1=0.1;500k2=100,k2=0.2. 故所求的关系式为y有=0.1x+30;y无=0.2x.(3)由y有=y无,得0.2x=0.1x+30,解得x=300.当x=300时,y有=y无=60.故由题图可知当通话时间在300分钟内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②实惠;当通话时间超过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实惠;当通话时间为300分钟时,选择通信收费方式①,②一样实惠.课后提升解:(1)由题图可知,B出发时与A相距10千米.(2)B修理自行车所用的时间为:1.5-0.5=1小时.(3)3小时时两人的路程都是22.5千米,所以,B出发后3小时与A相遇.(4)出发时A的速度为22.5103=256千米/时,B的速度为7.50.5=15千米/时,设若B的自行车不发生故障,保持出发时的速度前进,x小时与A相遇,根据题意得,15x-256x=10,解得x=1213.答:经过1213h与A相遇,图10中点C即为相遇点.图10。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教学过程——新知探究
知识点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问题探究1 解析: ((11)当)当销销售售量为量2为t时2,t时销,售收销入售=收入元和,销销售售成成本本= 元; 分别为2000元和3000元. (2(2)当)当销销售售量量为为66t时t时,,销售销收售入收= 入和元销,售销成售本成本= 元 分别为6000元和5000元. (3(3))当当销销售售量量等=于4t时,时销售售收入收等入于等销于售销成本售;成本.
D.小广去时的速度小于返回时的速度
教学过程——典例解析
第四章 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典例解析
第四章 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典例解析
∴C(1,0).
第四章 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问题
第四章 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课后巩固
完成相关作业
第四章 一次函数
北师大版 ∙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3 一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第四章表达式的方法.(重点)
教学目标——温故知新
第四章 一次函数
知识储备
根据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有哪些步骤?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议一议
第四章 一次函数
教学过程——新知应用
(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 关系?
(2()A2)的A速,B度哪为个速(7度-5快)?÷10=0.2(n mile/min); B的速度为5÷10=0.5(n mile/min). 所以B的速度快.
(3)15min内B能否追上A?
第四章 一次函数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直线、斜率等基本概念,对函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八年级的学生还未能完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2.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PPT,用于讲解和展示。
3.准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如何规划路线,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给予引导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4.巩固(5分钟)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经济学等,拓宽学生的视野。
6.小结(3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 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北师大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数学上册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数学上册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数学上册4.4.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4。
4.1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目标:1.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能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经历对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探求过程,掌握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发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3.经历从不同信息中获取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根据所给信息,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难点: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寻找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彩色粉笔,对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内容:回顾与思考下列问题.(多媒体出示)问题1.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正比例函数呢?问题2.一次函数图像是什么?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呢?问题3.一次函数具有什么性质?问题4.已知一次函数表达式,如何画一次函数图像?处理方式:学生口答,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上述各题。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若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你能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吗?(师板书课题——4。
4一次函数的应用)设计意图:学生回顾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相关知识,使学生深信确定了两点,一次函数图像也就确定了.为下边根据题意(或图像)确定函数表达式做好铺垫.二、探究学习,感悟新知活动内容1: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米/秒)与其下滑时间t(秒)的关系如图所示.(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2)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问题1:观察图象,你知道它是什么函数吗?问题2:如何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式?问题3:求下滑3秒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实质是已知什么?求什么?处理方式:学生讨论交流,在完成上述3个问题后再完成(1)、(2)题的解答,学生之间互相补充.教师适时点评,强调: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确定函数的类型是正比例函数,然后设它对应的解析式,再把已知点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k即可.教师要规范解题过程。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3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绘制一次函数图像,观察和分析图像特征,理解斜率和y轴截距的意义。
-应用拓展: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建立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提高: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提高其运用能力。
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应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和思路,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作业成果,促进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一次函数的应用知识。
2.教学方法:采用个别指导和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教学步骤:
-步骤1:教师发放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步骤2:教师针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问。
-步骤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
1.学生在图像识别和分析方面的能力,引导他们通过图像直观地理解一次函数的性质,从而加深对一次函数的理解。
2.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设计一个一次函数的应用案例,要求原创性,并在课堂上分享。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
2.对于必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完成,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主要涵盖了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重要环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代数基础知识,对代数式、方程、不等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图像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及其绘制方法。
3.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学会如何将一次函数应用于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及其应用的教学课件。
2.教学案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教学素材:准备一些与一次函数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分析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图像,让学生初步了解一次函数的基本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自主发现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
例如,让学生观察一次函数的图像,分析其斜率和截距的含义。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4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图像特征,并能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时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坐标系中的点、直线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不够明确,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会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案例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场景图片,如购物、出行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场景中存在数学问题。
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提问:如何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一次函数的定义和图像特征,引导学生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
通过PPT展示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购物问题、出行问题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一次函数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次函数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解题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一次函数的应用,如环保、生产等。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4.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难点:通过函数图象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复习回顾】问题;解答实际问题,如何分析函数的图象信息?预设:(1)理解横、纵坐标分别表示的的实际意义;(2)分析已知,通过作x轴或y轴的垂线,在图象上找到对应的点,由点的横坐标或者纵坐标的值读出要求的值;(3)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做一做】某医药研究所开发了一种新药,在实际验药时发现,如果成人按规定剂量服用,那么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y(毫克)随时间x(时)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问题1:(1)服药后______时,血液中含药量最高,达到每毫升_______毫克,接着逐步衰弱.预设答案:2;6问题2:(2)服药后5时,血液中含药量为每毫升____毫克.预设答案:3问题3:(3)当x≤2时,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提示:当x≤2时图象过原点,表达式设为y=kx,求解k的值只需再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预设答案:解:当x≤2时,设y与x的解析式为y=kx,由图可知,图象过点(2,6),代入得6=2k,解得k=3,所以解析式为y=3x.问题4:(4)如果每毫升血液中含药量3 mg或3 mg以上时,治疗疾病最有效,那么吃药后_____小时能发挥最佳药效.教师活动:当y=3,且x≤2时,求出x的值即可.预设答案:解:当x≤2时,y与x的解析式为y=3x,把y=3代入,得3=3x,解得x=1.所以答案是1.量的关系,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象填空:(1)当销售量为2 t时,销售收入=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元;(2)当销售量为6 t时,销售收入=_________元,销售成本=________元;预设答案:(1)2000;3000 (2)6000;5000(3)当销售量为___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预设答案:(3)4吨(4)大于4 t 小于4 t(5)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教师活动:l1的图象过原点,表达式设为y=kx,解这个方程只需再找一个点的坐标即可.解:设l1的表达式为y=k1x,由图可知,图象过(4,4000),代入得4000=4k1,解得k1=1000,所以表达式为y=1000x.教师活动:l2表达式设为y=k2x+b2,解这个方程需要两个点的坐标,从图上可知所需坐标点.解:设l2的表达式为y=k2x+b2,由图可知,图象过【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板书一道例题书写过程,其余题目可由学生代表板书完成,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例1】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图中l1,l2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n mile)与追赶时间t(min)之间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哪条线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A,B哪个速度快?(3)15 min内B能否追上A?(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能否追上A?(5)当A逃到离海岸12 n mile的公海时,B将无法对其进行检查.照此速度,B能否在A逃入公海前将其拦截?(6)l1与l2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s=k1t+b1与s=k2t+b2中,k1,k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可疑船只A与快艇B的速度各是多少?解:(1)当t=0时,B距海岸0 n mile,即s=0,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t从0增加到10时,l2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l1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内,A行驶了2 n mile,B行驶了5 n mile,所以B的速度快.(3)如图,延长l1,l2,可以看出,当t=15时,l1上的对应点在l2上对应点的下方,这表明,15 min时B 尚未追上A.(4)如图,延长l1,l2相交于点P.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一定能追上A.(5)从图中可以看出,l1与l2交点P的纵坐标小于l2,这说明在A逃入公海前,B能够追上A.(6)k1表示快艇B的速度,k2表示可疑船只A的速度.可疑船只A的速度是0.2n mile/min,快艇B的速度是0.5n mile/min.【想一想】你能用其他方法解决例3(1)~(5)吗?预设答案:解:(1)由图可知,l1表示的速度=5÷10=0.5(n mile/min),l2表示的速度=(7-5)÷10=0.2(n mile/min),故l1表示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2)因为0.5>0.2,所以B的速度快.(3)教师活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图象的解析式,代入t=15,求出s值即可得出.解: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s1=k1t,l2的解析式为s2=k2t+b.是()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③预设答案:D2.小敏从A地出发向B地行走,同时小聪从B地出发向A地行走,如图所示,相交于点P的两条线段l1、l2分别表示小敏、小聪离B地的距离y(km)与已用时间x(h)之间的关系,则小敏、小聪行走的速度分别是( )A.3 km/h 和4 km/hB.3 km/h 和3 km/hC.4 km/h 和4 km/hD.4 km/h 和3 km/h分析:可先根据图象上的点分别写出函数关系式,再分别求出两人的速度.预设答案:D3.甲、乙两人在直线道路上同起点、同终点、同方向,分别以不同的速度匀速跑1500米,先到终点的人原地休息,已知甲先出发30秒后,乙才出发,在跑步的整个过程中,甲、乙两人的距离y(米)与甲出发的时间x(秒)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乙到终点时,甲距终点距离是( )米. A.150 B.175 C.180 D.225分析:根据图象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再求出乙到达终点时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出乙到达终点时甲所走的路程,最后用总路程-甲所走的路程即可得出答案.预设答案:B4.两人分别骑自行车和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甲地到乙地,他们的行驶路程与行驶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两地的距离是120 km,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谁先出发的?早多少时间?(2)两人在途中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3)骑自行车者出发后经过几个小时后,两人相遇?(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骑自行车者在骑摩托车者前面?在什么时间范围内,骑摩托车者在自行车者前面?预设答案:解:(1)观察图象可以看出骑自行车者出发早,早3小时.(2)由图象知,自行车行120 km耗时8小时,所以速度是120÷8=15(km/h)摩托车行驶120 km耗时(5-3)=2小时;所以速度是120÷2=60(km/h)(3)因为两图象交点的横坐标为4,所以4小时后两人相遇.(4)由图象知,当时间在0~4小时内,骑自行车者在骑摩托车者前面;当时间在4~8小时内,骑摩托车者在骑自行车者前面.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第四章一次函数4.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第四章《一次函数》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在前几节课,学生已经分别学习了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图象的特征,并且了解到一次函数的应用十分广泛.在此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探讨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函数图象,能够从两个一次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理解函数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2、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与数学建模思想,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2、通过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的重难点根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紧扣中考考点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两个函数图象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一次函数关系式中k、b的实际意义;体会函数与方程之间的关系,理解数形结合以及数学建模思想,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五、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依据新的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转变,通过学生自主、分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培养能力;合作中学会学习。
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选择由浅入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进行教学。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 《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3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一次函数”的最后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一次函数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初中阶段的一次函数、不等式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对一次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还需加强,本节课通过具体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将已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一次函数问题,找出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以生活实例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用于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与一次函数之间的联系。
2.准备课件,展示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一次函数应用的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一种线性关系。
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这种关系,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如的身高与年龄的关系,让学生尝试用一次函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找出合适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两个变量。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一次函数来表示。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一次函数的应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问题情境列出一次函数关系式,并运用这一关系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价格问题等。
2.一次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像:复习一次函数的性质,如斜率、截距等,并让学生通过画图工具(如直尺、计算器等)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理解一次函数图像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同时,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3.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次函数的应用。
4.加强小组讨论的引导,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能力。
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能够使学生们在一次函数的应用方面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与同事们交流经验,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பைடு நூலகம்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对实验操作表现出很高的兴趣,但在操作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于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显得有些迷茫。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安排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一次函数性质的讲解,让学生深入理解一次函数的内涵。
2.设计更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主要讲述了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一次函数的进一步延伸,通过分析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了八年级数学上册前几章的内容后,对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引导他们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此外,学生可能对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并能够运用这些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通过案例讲解,让学生了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问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练习。
2.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以便进行图象展示和讲解。
3.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商品的原价一次函数为y=2x+1,促销价一次函数为y=x+3。
问:当商品原价等于促销价时,商品的价格是多少?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图象的交点、斜率等特征。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说课稿(新版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本次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4.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两个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让学生理解交点坐标的意义,并学会如何求解交点坐标。
同时,教材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基本知识,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图象的性质等。
但是,对于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以及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实例的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图象来判断两个函数的交点个数,并能够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利用交点坐标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观察图象,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有什么意义。
2.讲解新课:讲解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的意义,以及如何求解交点坐标。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一次函数的应用(第3课时)课件
y/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0,2000)
l1
y=1000x
关系式设为y1=k1x,
l2
y=500x+2000 只需要一个点的坐标.
y=k1x 4000=4k, k=1000
(4,4000)
l2的图不过原点
y=1000x (0,2000)(4,4000)
1000 O
1 23
O
l2 A l1 B
2 4 6 8 10
t /分
即10分钟内,A行 驶了2海里,B行
P94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正向公海方向行驶, 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B追赶(如图).
快艇
海
B
岸
A 可疑船
公
海
下图中 l1 ,l2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s与追赶时间t之间
的关系.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快艇B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s /海里
8 6 4 2
北师大版 数学 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3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3课时 复杂一次函数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 一 步 训 练 识 图 能 力 , 通 过 函 数 图 象 获 取 信 息 , 解 决 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 函 数 图 象 信 息 获 取 过 程 中 , 进 一 步 培 养 数 形 结 合 意 识,发展形象思维。
该公司盈利(收入大于成 6000
本); 当销售量 小于4吨 时,
5000
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 4000
本) ;
3000
2000
1000
O
销售收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一次函数
4. 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 3 课时教学设计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1.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
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2.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在解决
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3.在现实问题的解决中,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真正读懂函数图象的实际意义.
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直尺;
教师准备课件,图片.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观察下图,你能发现它们三条函数直线之间的差别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引例:l1 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
(1)当销售量为 2 吨时,销售收入=元,
(2)当销售量为 6 吨时,销售收入=元,
销售成本=元,利润=元.
(3)当销售量为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4)当销售量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本).
当销售量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成本).
(5)当销售成本为4500 元时,销售量=吨.
(6)l1 反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l2反映了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l2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
想一想
l1 :y=1000x和l2 :y=500x+2000中的k 和b 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
三、运用新知
例 1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A 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B 追赶(如图),下图中1l , 2l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
距离s (海里)与追赶时间t (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观察图象,得当0=t 时,B 距海岸0 n mile ,即0=S ,故1l 表示B 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2)A ,B 哪个速度快?
解:从0增加到10时,2l 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1l 的纵坐
标增加了5,即10 min 内,A 行驶了2海里,B 行驶了5 n
mile ,所以B 的速度快.
(3)15 min 内B 能否追上A ?
解:可以看出,当15=t 时,1l 上对应点在2l
上对应点的下方.
(4)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能否追上A ?
解:如图1l ,2l 相交于点P .因此,如果一直追下去,那么B
一定能追上A .
(5)当A 逃到离海岸2l 海里的公海时,B 将无法对其进行检
查.照此速度,B 能否在A 逃到公海前将其拦截?
解:从图中可以看出,1l 与2l 交点P 的纵坐标小于2l ,这说明
在A 逃入公海前,我边防快艇B 能够追上A .
(6)l 1 与 l 2 对应的两个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中,
k 1,k 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可疑船只 A 与快艇 B 的速度各
是多少?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图能力,进一步体会数与形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 海 岸 公
海 A
B
说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良好的识图能力.
例2 已知一次函数y =32x +a 和y =-12x +b 的图象都经过点 A (-4,0),且与 y 轴分别交于 B 、C 两点,求△ABC 的面积
四、巩固新知
1. 如图,射线OA 、BA 分别表示甲、乙两人骑自行车运动过程的一次函数的图象,图中 s 、t 分别表示行驶距离和时间,则这两人骑自行车的速度相差 km /h .
2. 一次越野跑中,当小明跑了1600米时,小刚跑了1400米,小明、小刚所跑的路程 y (米)与时间 t (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则这次越野跑的全程为 米.
3. 小亮和小明周六到距学校 24 km 的滨湖湿地公园春游,小亮8:00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去湿地公园,小明 8:30 从学校出发,乘车沿相同路线去滨湖湿地公园,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小亮和小明的行进路程 S (km )与时间 t (时)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得到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小亮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2km /h
B.小明比小亮提前0.5小时到达滨湖湿地公园
C.小明在距学校12km处追上小亮
D.9:30小明与小亮相距4km
4. 在一次蜡烛燃烧试验中,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
剩余部分的高度y(厘米)与燃烧时间x(时)之间的关
系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根蜡烛燃烧前的高度分别是,从点燃到燃尽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2)分别求甲、乙两根蜡烛燃烧时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燃烧多长时间时,甲、乙两根蜡烛的高度相等(不考虑都燃
尽时的情况)?
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高?
在什么时间段内,甲蜡烛比乙蜡烛低?
五、归纳小结
内容: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应用,在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直接从函数图象上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当然也可以设法得出各自对应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借助关系式完全通过计算解决问题.通过列出关系式解决问题时,一般首先判断关系式的特征,如两个变量之间是不是一次函数关系?当确定是一次函数关系时,可求出函数解析式,并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进一步求得我们所需要的结果.
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小结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
说明: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进行补充,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