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分析与启示
![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分析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46e7420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e.png)
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分析与启示胡小平;邓成尧;韩金刚;刘映安;李淑华【摘要】本文从运输经济效益、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对大秦铁路重载运输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大秦重载铁路具有世界先进的铁路重载运输技术,拥有丰富的铁路重载运输经验,是我国进入世界铁路重载运输行业的标志。
大秦重载铁路运输的成功运用经验表明,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具有光明的前景,应大力推广大秦铁路重载运输经验,加速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步伐。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Da-Qin railway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in transport economy benefit, safety economy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in detail,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hinese heavy-haul railway transportation advanced in technologies in the world and a lot of practice experience was accumulated. It gives a bright foreground to develop railway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in China. The experience of Da-Qin railway should widely be us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railway heavy haul transportation in China.【期刊名称】《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6页(P33-38)【关键词】大秦铁路;重载运输;效益分析;启示【作者】胡小平;邓成尧;韩金刚;刘映安;李淑华【作者单位】成都铁路局,眉山车辆监造项目部,四川,眉山 620032;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四川,眉山 620032;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四川,眉山 620032;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四川,眉山 620032;南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四川,眉山 62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92+10 引言重载运输是国际公认的铁路货运发展方向,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重视。
大秦线集疏运一体化运输组织
![大秦线集疏运一体化运输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86867dd627d3240c8547efa2.png)
第六章大秦线集疏运一体化运输组织6.1 概述6.1.1大秦线2万吨列车系统集成及运输组织创新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在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煤炭需求仍将持续增加,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仍占主体地位,2003年煤炭占我国一次总能源生产的74%,其中一半用于发电,燃煤发电量占我国全部发电量的76.2%。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电力消费量不断上升,对煤炭的需求持续增长。
2005年,全国累计发电量2.47万亿千瓦小时,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3%,其中煤炭发电累计约2.01亿千瓦时,占全国累计发电量的81.4%。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煤炭资源和市场分布的不均衡,国家对煤炭运输有很大需求。
主要产煤区在西北部、能源市场需求偏重东南沿海,煤炭资源和市场分布的现实决定了必须经西煤东送、北煤南运送达消费市场。
其中,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作为我国煤炭主产区,承担了大部分煤炭调出任务。
中国资源和生产力的分布分别处于西北部和东南部,因此铁路在煤炭运输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秦铁路作为我国最大能力的“西煤东运”专用通道,长期以来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大秦铁路于1992年建成通车,原开行列车牵引质量为6000吨,设计运量为每年1亿吨,2002年即已完成。
在该阶段,大秦铁路仍保留少量的旅客列车和摘挂列车,作为媒运专线的特性尚不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大秦线煤炭运输需求快速上升,在铁道部统一部署下,大秦线于2002年开始进行了年2亿吨运量的技术改造,并进一步于2005年将扩能目标提高到了4亿吨。
2007年,大秦线完成运量3亿吨,2008年、2009年预计可完成运量分别为3.5亿吨、4亿吨。
实现了运输能力的大跨越。
作为完成运量增长的最重要的组织措施是牵引质量万吨级列车,尤其是2万吨列车的开行。
2万吨列车的开行,使我国重载运输的组织一举跃升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的系统集成创新包括:A.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LOCOTROL技术与GSM—R技术的结合,并成功应用于2×10000吨重载组合列车。
重载铁路(一)大秦铁路
![重载铁路(一)大秦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ba792bf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9.png)
重载铁路(一)大秦铁路大秦铁路自山西省大同市至河北省秦皇岛市,纵贯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全长653千米,是中国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大秦铁路是中国新建的第一条双线电气化重载运煤专线,1992年底全线通车,2002年运量达到一亿吨设计能力。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状况,自2004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2008年运量突破3.4亿吨,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2010年12月26日,大秦铁路提前完成年运量4亿吨的目标,为原设计能力的4倍。
线路介绍大秦铁路是中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单元列车的运煤专线,主要承担晋北、内蒙西部和陕北的煤炭外运任务。
1992年开通运营,1995年完成1亿吨配套,十几年来,运量逐年增长,2002年实际运量达1.034亿吨,已超过设计1亿吨的运输能力。
技术研发大秦公司通过近几年对运输设备不断的更新改造,大秦运煤专线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尤其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后,极大提高了运输能力,使煤炭运输达到年运量2.5亿吨,远期目标达到4亿吨。
各专业新技术、新设备简介如下:工务大秦线是全国唯一的一条运煤重载干线,线路钢轨采用重型75kg/mPD3钢轨,重车线已全部铺设为75kg/m无缝线路,共计645公里,与之相匹配的75kg/m固定心砼枕道岔共计170组。
为了消除重载车轮对辙岔有害空间的冲击,减少伤损辙岔的频繁更换,重车线全部改铺为75kg/mSC381可动心砼枕道岔。
现已更换35组,2006年计划更换105组。
电务大秦线GSM-R系统采用了最成熟的GSM系统,与光纤数字传输系统、信息化系统、交换系统、基站系统、列车调度系统、电源系统、终端等组成了具有铁路特色的GSM-R铁路移动交换网。
大秦线传输系统与用户接入系统,用来承载信号系统CTC和集中监测系统、GSM-R 系统、牵引供电和电力远动系统、铁路信息化系统和车辆系统相关业务,为其提供传输通道。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1)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1)](https://img.taocdn.com/s3/m/5cb868415ef7ba0d4a733bdc.png)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1)线的概况。
结合大秦线的具体特点,从机务设备、车辆、通信信号、站场及装卸车点、工务设备、供电系统和安全保障措施等7个方面,介绍了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的新技术。
重载铁路运输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重视,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8O年代以后,由于新材料、新工艺、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在铁路的广泛应用,机车、车辆、机车无线同步操纵与电空制动以及线路等方面的技术及装备水平不断发展,重载列车的牵引重量也有很大提高。
目前,国外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一般为1~3万t.我国在大秦线已开行2万t列车,列车编组为210辆C80型货车。
大秦线途经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全长653km,是我国第一条开行重载列车的双线自动闭塞电气化铁路运煤专线,成为我国北路煤炭运输的重要通道。
大秦线与京承、京秦、津山、迁曹等多条干线接轨,地形复杂、山区多、隧道长、站间距离大,重车线最大上坡道为4,最大下坡道为l2。
(化稍营至涿鹿、延庆至茶坞2段为长大下坡道),最小曲线半径为400m,共设有23个车站。
2004年、2005年、2006年大秦线相继进行了接触网和站场的2亿t扩能改造施工。
改造后大秦线有11个车站到发线有效长为2800m,可接发2万t列车,有3个车站到发线有效长为1700m,可接发1万t列车。
目前,大秦线全部开行1万t和2万t列车,在开行重载列车技术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1.机务设备1.1机车采用大功率机车,轴重为23t/25t.机车装设:2000监控装置、无线通信平台(车机联控)、400K+400M电台(用于机车之间联系)、列尾控制盒、LOCOTROL控制设备(开行组合列车)及配套设备(800MHz电台、OCU设备、CCB2制动机等)、E级钢车钩及尾框、大容量胶泥缓冲器、自动过分相装置等。
单元机车采用双机重联。
1.2机务段整备场改造为具备整备双机的能力,检查坑长为80m.配设重载机车设备的各种检测设备及维修基地。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981389751e79b8969022600.png)
大秦铁路基本情况介绍大秦铁路在我国铁路“八横八纵”货运通道主骨架中,有一条铁路备受关注:这条铁路,连续多年以5000万吨左右的大幅增量,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2010年年运量突破了4亿吨;这条铁路,在拥有120多个成员、具有80多年重载运输历史的世界铁路大家庭中,也堪称典范。
这条铁路,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无限的震撼,更有无尽的遐思……大秦铁路,这条钢铁巨龙,西出煤都大同,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直抵渤海之滨,全长653公里。
这条铁路,担负着我国五大电网、350多家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6000多家企业,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用煤和民用煤的运输任务。
大秦铁路的地位和作用,真的就有这么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特别是我国以东南沿海地区为能源需求带,以中西部地区为能源供应带的经济格局,更加凸显出了铁路运输在“西煤东运”中的“卡脖子”问题。
1983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投巨资建设大秦铁路,并要求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建设成为我国第一条双线电气化、开行重载列车、年运量1亿吨的现代化铁路。
大秦铁路,1983年底开始勘测设计,1985年1月1日开工建设,1992年底建成通车,有9个车站的到发线有效长达到1700米,具备了接发万吨列车的能力。
这在当时已是全国之最。
到2002年,大秦铁路用10年时间,运量即突破了1亿吨,能力已经饱和。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铁路运输的“瓶颈”制约问题愈发突出。
2003年全国煤运需求急剧膨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铁路提高煤炭运量,铁道部党组做出了在大秦线开行两万吨组合列车、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提高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从此,大秦铁路的建设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这是一股什么样的神奇力量?凡到过大秦线的媒体记者,都会从内心深处发出由衷的赞叹,同时也会留下些许遗憾:里八庄集运站——中国铁路第一个2万吨战略装车点,装车线长达3000多米。
大秦线——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成功实践分解
![大秦线——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成功实践分解](https://img.taocdn.com/s3/m/2b612ba1c77da26925c5b0c0.png)
2、如何理解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对现代运输生产系统的影响 (1)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会提高物流装备水平,增加 运量,促 进现代运输产生系统的发展。大秦线运量的完成是多种运作模式、多条线 路共同合作的结果,运量不断提高。 (2)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有利于现代运输产生系统的高效管理 和严格组织,从而使现代运输产生系统更加完善。大秦运输组织运作模式 机构的形成促进了大秦线运输效率的提高。 (3)现代先进运输方式的运作模式如联合运输、集装箱运输,可以在集、 疏运中,各条运输路线、各种运输方式间为并联关系,相互补充、协作, 共同为运输产生系统服务。
重载铁路运输系统的特征主要包 括以下几点: (1)系统庞大复杂。系统涵盖了 与重载铁路运输相关的集、运、疏 三个子系统,涵盖了包括铁路、港 口、货源区等在内多个生产环节和 部门,系统的组织结构非常庞大, 部门间关系错综复杂。 (2)系统运转连续性、联动性强。 系统以重载铁路为中心,24小时不 间断连续运转,各部门各环节相互 间紧密衔接、相互交织、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相互合作,一个部门或 环节作业完成,即可进入下一个部 门或环节的作业,每个部门和环节 对系统的运输生产都会产生制约影 响。
与此同时,国家还决定修建中国铁 路第一条电气化运煤专线——大同 到秦皇岛铁路(线),开行单元式 的重载列车。单元式重载列车的模 式是以固定的机车、车辆合成一个 运营单元的列车。从1992年起,对 我国铁路东南沿海地区的繁忙干线 逐步进行重载技术改造后,又开行 了5000吨级的单列式重载列车。这 种重载列车是由大功率机车牵引, 机车连挂于列车的头部,车辆不固 定,采用一般列车作业方法。 五、重载运输系统的生产过程 从大秦线运输系统的构建模式可以看出重载铁路运输系统的构成和 各部门、各环节间的相互作业关系。在作业流程上,各部分是串联关 系,呈流水线状,前一环节是下一环节的前提或条件;此外,在一端 还存在多头并联关系,各部分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替代或补充。
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024b6e1e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e.png)
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耿志修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07(000)009
【摘要】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涉及很多技术难题,采用LOCOTROL技术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铁道部先后安排60多项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经过三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实现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和运输组织创新,在运量和运输收入、装备水平等方面显著提高.
【总页数】5页(P25-29)
【作者】耿志修
【作者单位】铁道部,北京,1008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6
【相关文献】
1.大秦线开行20 kt级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J], 耿志修
2.大秦线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存在安全风险的探讨 [J], 王志强;
3.大秦线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存在安全风险的探讨 [J], 王志强
4.大秦线开行3万吨重载列车供电能力的研究 [J], 杜虎;
5.大秦线开行二万吨重载列车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度铁路VS中国铁路
![印度铁路VS中国铁路](https://img.taocdn.com/s3/m/a6e3cd43be1e650e52ea99e0.png)
印度铁路VS中国铁路刚刚看了《国家地理杂志百年纪念典藏-17--伟大的印度铁路》,中间的一个片段让俺小汗了一下。
截两张图给大家看看、、、其实也没啥大不了的,就是有个貌似印度精英的人物在一个活动中对比了中国和印度的铁路发展水平。
大家挺住啊剧情简介:印度火车上的一趟特别之旅一列喷著蒸气的火车攀上了喜玛拉雅山,汽笛声在恒河圣水上回响著,五百多万旅客每天穿梭於孟买的维多利亚火车站…我们邀请您与国家地理一同巡览这世界最大的铁路网。
自1853年起,印度的铁路就是一股统合力量,不仅在实质上联系著不同区域,并串连起语言、风俗和宗教这些构成印度的基本因素。
搭乘拉杰丹,也就是所谓的玩具小火车,直上大吉岭,这段旅程沿途史迹斑斑可考。
但令人伤感的是,蒸气时代已经过去了,在黑美人的选美大会上,令人迷恋的蒸气火车头接受最後一次的崇拜;从蒸气火车头上的司机到寂静山村的火车站长,从参加婚礼的一家人到大城市中利用火车通勤的人们,由这个庞大的机构,可反映出整个国家本身。
「伟大的印度铁路」不仅具有多重风貌,而且衍生出逸趣横生的种种故事。
印度铁路150年4月16日对全体印度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
这一天,一列由两个蒸汽机机车牵引的火车在上万人的欢呼声中缓缓驶出孟买的火车站(过去叫维多利亚终点站)。
火车运行34公里后,到达了孟买北部小城塔那。
150年前的这一天,印度第一条铁路就是在这一34公里路段上建成的。
从1853年到今天,印度已经拥有亚洲第二、世界第三大国有铁路网。
印度铁路的总里程已经达到6.3万公里,其中电气化线路的总营业里程为11260公里。
整个印度铁路网设有6853个车站,日发车量达15000列,日运送旅客1300多万,货物1.3百万吨。
这一天对印度人来说,确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日子。
因为铁路的开通给印度半岛带来的远远不止物质文明的进步,它改变了整个印度次大陆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正如《先锋报》在当天的社论中所说的,近一个世纪中如果说有什么曾深刻地改变了整个南亚次大陆,那就是印度铁路。
大秦铁路重载
![大秦铁路重载](https://img.taocdn.com/s3/m/54d26e1fa76e58fafab00329.png)
走近两万吨重载列车在大秦铁路全长653公里的线路上,平均不到15分钟,就有一列运煤列车呼啸而过。
这些列车很长,以至于不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从车头都看不见车尾。
这些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的“车影”,构成了大秦线特有的风景,也正是这些“主角”,成就了大秦铁路世界煤炭运量最大、运输效率最高的美誉。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运输需求持续增长,大秦铁路的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
大秦铁路公司经济吸引区内已探明煤炭储量近6000亿吨,约占全国煤炭总储量的60%,承担着全国四大电网、十大钢铁公司和6000多家工矿企业生产用煤和出口煤炭的运输任务,煤运量占全国铁路总煤炭运量的近1/7(全国铁路2007年完成煤炭运量154374万吨)。
在大秦铁路一步一个台阶的运量增长过程中,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发挥了重大作用。
两万吨重载列车于2004年12月12日进行了首次试验。
当时,试验列车由四台SS4改进型电力机车分部牵引、204辆C80型煤运专用敞车组成,全长2658米,总重20000余吨。
此次列车试验由湖东电力机务段承办,列车从山西朔州里八庄站出发,经过9小时40分钟(平均旅速67.5公里/小时)的运行,安全抵达位于渤海之滨的柳村南站,试验取得了圆满成功。
2006年3月28日,两万吨重载列车正式开行。
现在,大秦线两万吨重载列车的编组采用“121”模式(有变化),具体标准是列车头部有一台机车,编组102辆货车,中部有一组由两台机车组成的重联机车,再编组102辆货车(货车数会随实际情况变化),列车尾部还有一台机车。
其中,列车头部的机车为主控机车,中间和尾部的机车为从控机车。
开行两万吨重载列车需要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实现机车同步操纵技术是关键。
大秦铁路部分线路坡道大、隧道多,有的地方甚至是“桥隧相连”,再加上大秦线上列车开行密度大,这就对两万吨重载列车的开行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负责列车牵引的湖东电力机务段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引进了先进的LOCOTROL系统(机车无线同步操纵系统),即列车分布式动力控制系统。
大秦铁路开出煤列“巨无霸”
![大秦铁路开出煤列“巨无霸”](https://img.taocdn.com/s3/m/bbb5ae17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0d.png)
⼤秦铁路开出煤列“巨⽆霸”2019-05-07⼀列车运煤2万吨,由4台电⼒机车牵引、201辆载重80吨的专⽤敞车组成,全长2658⽶正当⼈们为煤炭供应紧张、各地频频拉闸限电⽽⼼急如焚的时候,2004年12⽉12⽇,铁路传出⼀个⼤喜讯:装载2万吨煤的组合列车在⼤秦线运⾏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这真是⼀趟运煤专列的“巨⽆霸”,全列由4台韶⼭4型电⼒机车牵引、201辆载重80吨的专⽤敞车组成,整个列车长达2658⽶!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副部长胡亚东都登上了这趟试验列车第⼀位主控机车,亲⾃指挥这次中国铁路史上迄今运量最重的列车运⾏试验。
从⼤同开到秦皇岛煤运码头,全程653公⾥,历时9⼩时20分钟,⼀路平稳。
2万吨级运煤重载列车的试验成功,是铁路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取得的⼀个重⼤成果,对于扩⼤主要运煤通道⼤秦铁路的运输能⼒,缓解全国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具有⼗分重⼤的意义。
⼤秦铁路建成于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第⼀条双线电⽓化、开⾏重载单元列车的运煤⼲线,设计能⼒是1亿吨,可是到2003年时,年运量已突破1.2亿吨。
2004年7⽉29⽇,总理考察⼤秦线时,要求铁路部门进⼀步挖掘潜⼒,扩⼤运能,确保电煤运输,为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运⾏多做贡献。
铁道部党组随即作出决定,把正在进⾏中的⼤秦铁路扩能改造加快进度,增加项⽬,实现各种设备的匹配,争取最⼤效益,提出:到2005年,使⼤秦铁路能开⾏2万吨级单元重载列车、年运量达到2亿吨。
⼤秦铁路⽰意图实现⼤秦铁路年运2亿吨的扩能⼯程,有机车车辆、牵引供电、线路基础、通信信号等各个环节的设备问题,还有⾏车组织、安全管理等⼯作的改进,是⼀项复杂的系统⼯程。
就以这趟试验列车来说,均匀分挂在201辆运煤专⽤敞车中的4台机车如何能保持同步操纵,就是个⼤难题,铁道部引进了美国CE公司的机车⽆线同步操纵技术,使第⼀台主控机车司机的每⼀个操纵动作都成为⼀道指令,通过⽆线传输,只需0.2秒,第⼆台机车即可⾃动完成同⼀动作,由此推进,⾄第四台机车完成同⼀动作,间隔不过0.6秒。
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
![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44ae92cb650e52ea541898c6.png)
分析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湖东站,东到河北省秦皇岛市,全长总计653公里,是中国“西煤东调”第一大通道。
大秦铁路于1992年底全线通车,2021年运量达到一亿吨。
为最大限度发挥大秦铁路作用,有效缓解煤炭运输紧张压力,自2021年起,铁道部对大秦铁路实施持续扩能技术改造,大量开行一万吨和两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全线运量逐年大幅度提高。
2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现状在2021年,大秦线重载铁路煤炭运量达到3.4亿吨,成为世界范围内年运量最大的铁路线。
在2021年,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量达到4.5亿吨,成为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营以来完成的最高量。
在2021年,大秦线只完成了51.6万吨运量,运输水平相等于10年前。
受市场波动、外部不确定因素等影响,具备日運输能力130万吨的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优势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仅铁路运输与效益受到了直接的影响,而且还造成了资源浪费,包括通道能力与机车等。
3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面临的问题3.1 思想观念落后事物的发展,受观念的影响较大,它直接决定了事件的成败与效率。
若缺乏时代性营销观念,对提高运输能力,有着不利的影响。
从当前员工的思想现状来看,存在着错误的观念,使得工作水平和效率受到影响。
员工的态度消极,会影响整个工作氛围,进而难以保障工作效率。
基于此,需要从思想观念方面入手,更新营销策略。
利用考核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提高员工的整体意识,及时纠正员工的错误业务思想观念。
3.2 运输环境复杂从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环境角度来说,途经的区域环境较为复杂,存在着地形复杂和隧道多等不利因素,使得铁路运输的灵活性,受到了制约。
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灵活性与应变能力差是当前提高其运输能力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因此,需要结合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路段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运输能力。
3.3 设备更新不足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列车的编组,存在着重且长的特点。
列车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纵向冲动。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2)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2)](https://img.taocdn.com/s3/m/d79c2f91c1c708a1294a4445.png)
大秦线开行重载列车新技术的应用(2)应用新技术:大秦线采用75kg/m钢轨、18号和12号可动心道岔以及75kg/m轨12号固定型辙叉5.3m间距交叉渡线。
在到发线和正线衔接的用于接发列车的道岔,分别采用75kg/m钢轨、18号可动心道岔,以提高列车通过速度。
5.2提高线路整体质量双线均采用Ⅲ型混凝土枕、弹条Ⅱ型扣件。
Ⅲ型混凝土枕支撑面积大、配筋及混凝土强度大。
换铺Ⅲ型混凝土枕及弹条Ⅱ型扣件,可以减少轨道弹性下沉,减少钢轨应力,从而减少道床的维修作业。
完成了线路大中修、道床大修和桥梁大修等工作。
同时,为了保证运输效率,完善了延长轨道大修周期的技术措施。
对线路采用栅栏封闭,取消所有平交道口。
6.供电系统6.1提升接触网整体强度为开行重载列车,正线接触线采用新型CTHA150型银铜合金线,承力索采用THJ150型镁铜合金线。
悬挂方式采用直链型悬挂,水平拉杆改用平头腕臂,吊弦改用整体载流吊弦,适应重载列车运行要求,提升了接触网整体强度。
6.2确保供电需要和设备的可靠运行以既有大秦线现状为基础,从供电方案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推荐采用增设AT 所方案。
该方案避免了大拆大改,利用最小的投资,达到最大的效益,并且为运量的进一步增长预留了条件。
国内首次提出了在AT供电方式下采用增压变压器提高网压的综合方案,并成功应用于本线区段的应急改造工程,为既有AT供电方式电气化铁路提高网压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为确保供电设备运行可靠,对变配电所采用微机保护,变电所、分区所安装安全监控系统。
同时,更换容量不足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增设动态无功补偿装置,调整了供电臂长度。
7.安全保障措施7.1长大列车的纵向冲动纵向力是开行长大列车中的关键技术指标。
重载列车编组长、列车制动管长,由于空气制动系统制动波速的限制,在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时,列车前后制动力不一致,将产生巨大的车钩纵向力,极易发生严重的断钩、脱轨事故。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方案研究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e2d87a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3.png)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方案研究张晓东【摘要】通过对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的必要性、万吨列车牵引方式和大包线万吨列车车站分布情况的分析,提出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需满足其集运要求,并分别讨论了万吨列车集中集束到发、分散集束到发及交接口组合3个方案,最终大包线万吨列车开行方案推荐采用分散集束到发方案.【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0(000)005【总页数】4页(P20-22,43)【关键词】铁路;大包线;万吨列车;列车开行方案【作者】张晓东【作者单位】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线路运输处,陕西,西安,71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2.3+71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的必要性1.1 大包线现状京包线大同—包头段既有线全长447.95 km,其中大同枢纽属太原铁路局管辖,其余均属呼和浩特铁路局管辖。
本段旅客列车采用DF4D型机车牵引,编挂辆数为13~18辆;货物列车采用DF8B、DF4B型机车牵引,牵引质量上行为3 800 t、下行为3 500 t;集宁—呼和浩特为双机牵引区段,摘挂列车(单机)牵引质量为2 000 t。
列车追踪间隔时间为8~10 min。
1.2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的必要性根据大秦线4亿t扩能规划,大秦线以开行20 000 t 重载列车为主,采用大重量、低密度、固定车底循环运输的开行模式。
因此,要求相邻线到发大秦线的列车牵引质量尽量统一为 5 000 t、10 000 t 和20 000 t,在湖东站集结为 20 000 t 列车或直接通过。
大包线开行万吨列车可以较好满足大秦线集运条件,减少大同枢纽及湖东站作业压力,有效提高运输能力。
《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指出:“发展大宗货物重载运输和高附加值货物快捷运输,运煤专线可开行 10 000 t 或 20 000 t 的重载货物列车”。
大包线开行万吨煤炭专列,符合铁路主要技术政策的要求。
2 大包线万吨列车牵引方式2.1 牵引动力适应性大包线的限制坡度:大集段(大同—集宁南)上下行分别为4‰和9‰、集呼段(集宁南—呼和浩特)为9‰、呼包段(呼和浩特—包头)为6‰。
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
![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61aa8b46294dd88d1d26b2d.png)
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耿志修: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科学技术司司长,北京,100844摘要: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 8%的煤炭运量。
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涉及很多技术难题,采用LOCOTROL技术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
铁道部先后安排60多项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经过三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实现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和运输组织创新,在运量和运输收入、装备水平等方面显着提高。
关键词:重载运输技术;重载组合列车;机车无线同步操纵;GSM-R;大秦线2003年,铁道部党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作出了在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大幅度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通过系统集成与创新,2006年3月28日,大秦线正式开行了2万t重载组合列车,标志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需求牵引,科学决策大秦线是中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西起北同蒲线的韩家岭站,东至秦皇岛地区的柳村南站,全长653 km。
1985年开工建设,一期、二期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底投入运营。
2002年,大秦线达到了年运量1亿t的设计目标。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负责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 000多家企业生产用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运输任务。
为从根本上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2003年末,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加快大秦线重载技术创新和扩能改造、快速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科学论证表明,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提高列车牵引重量,是大幅度提图1 大秦线煤运通道高运输能力的最优选择。
重载列车技术
![重载列车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164c3b8fd0a79563c1e72af.png)
责任编辑:谷雨
2004年6月28—30日,北京铁道学会、天津铁道学会、中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在秦皇岛市联合召开“大秦铁路开行2万吨重载列车综合技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铁道学会理事长国林、副理事长丁圻堮、秘书长吕长青、学术交流处处长贾国平,北京铁道学会副理事长、北京铁路局副局长、中国铁道学会重载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家驹,北京铁道学会秘书长时福久,铁道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陈春阳,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王稳,天津铁道学会秘书长沈建明,秦皇岛港务局总工程师崔忠建,朔黄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薛继连,大同分局副分局长南杰,铁道部运输局装备部黄毅,北京铁路局、大同铁路分局老领导徐墩墉、华金梁、丁志庭,以及各单位专家、科技人员等60余人。
机车:智能动力巨无霸 “重载列车不怕电力机车拉不动,怕的是机车指令发出后万吨列车停不下来。”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副所长李学峰说,大秦铁路60%的线路都是山区铁路,如果万吨、2万吨列车下坡时制动不好,很可能车毁人亡,中间的车辆甚至会被挤成“铁饼”。 为有效解决山区铁路中的通信可靠性问题、长大下坡道的周期制动问题和长大列车的纵向冲动问题,大秦铁路在世界重载铁路领域率先实现了LOCOTROL技术和GSM-R平台的有机结合。我国铁路科研人员把机车分布式同步操纵LOCOTROL技术由过去的点到点通信传输,依靠改进GSM-R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发展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使得近3公里长的重载车辆实现了前后同步控制,操纵误差仅为0.6秒。 牵引动力是影响重载列车载重的关键因素。为尽快给铁路大提速提供高品质的机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在2004年引进西门子的核心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经过机车整车试制和实践,株电公司完全消化了关键质量控制程序先进经验,基本掌握了西门子交流传动机车的系统技术,同时也为后续机车自主化研制提供了良好的部件研发平台。 在生产大功率机车的湖南株洲电力机车股份有限公司转向架生产车间,用在货运机车上的转向架居然制作得像精致的工艺品。总工程师刘能文说,没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前,我们做的转向架全是傻大黑粗的笨家伙,现在则全变了,西门子的人看了都说,这简直就是德国造! 总经理徐宗祥说,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前的引进技术是原样引进,90年代的引进是质量控制和工艺的话,那么这次大规模引进则是引进了一种全新的理念,引进了创新的智慧。 2007年,我国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的HXD1型、HXD2型电力机车下线。大秦铁路以往运用的国产SS4型电力机车,功率是6400千瓦,现在的HXD1型、HXD2型电力机车功率达到9600—10000千瓦,只要一前一后两台机车牵引,就可以取代以往4台SS4电力机车牵引2万吨重载列车的模式。节省下来的机车和乘务员可以再开行更多的重载列车。 “我们已经基本建立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交流传动电力机车技术平台,有20多项重大关键部件实现国产化,机车国产化率达到了72%以上。”徐宗祥自豪地说。 而且,机车上的大部分部件和原材料尽可能由公司制造或者在国内企业采购,整车制造成本大幅降低。 在关键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与国产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铁道部联合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以项目为纽带,构建了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体系,着手进行再创新工作,取得重要进展。大功率机车方面,在6轴总功率7200千瓦的技术平台上,正在组织实施牵引变流器、牵引电机、车体、转向架以及整车集成技术的自主创新,机车总功率可提高到9600千瓦,成为未来牵引货物列车的主力机型。
万吨重载列车办法
![万吨重载列车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c653ee856a561252d36fec.png)
重载、组合列车管理办法一、万吨重载列车行车组织办法(一)列车种类大秦线、北同蒲线及相关线路开行的重载列车有单元和组合两种,单元列车为车辆固定编组,循环使用,机车为动力集中重联牵引;组合列车由指定的机车车辆混编组成。
(二)机车牵引类型、重量机车类型为DJ1、SS4、8K、HXD1、HXD2,牵引重量为万吨,具体重量和机车运用以及机车匹配根据运输组织的需要,在调度日班计划中确定。
(三)车辆运用单元列车使用C63、C76、C80、C64等型车辆固定编组,循环使用;组合列车原则上也应固定编组,特殊情况可混编。
具体编组形式为:1.单元列车(1)105辆C76或C80型车辆编组列车。
(2)120辆C63型车辆编组列车。
(3)110辆C64(C62)型车辆编组列车。
2.组合列车(1)最高辆数为240,车型为C80。
(2)C61Y与其它车型编组须编入列车前部。
(四)车辆技术检查1.重载单元、组合列车车辆技术检查,时间为60min。
2.重载列车技检作业布局及质量保证区段按现行普通列车有关规定执行。
对已进行过列检技术作业的列车,在其质量保证区段内遇中途组合、分解继续开行时,只进行简略试验。
3.列车在安太堡、安家岭、店坪、大新、怀仁、柳村南(一场)站及云冈支线各站开车前,列车尾部制动软管压力应达到580kPa,其他车站开车前应达到550kPa。
4.万吨始发站(装车点)技检后经湖东站开往秦皇岛方面的直通货物列车,车次贯通,在原车次前冠以“T”读“通”,加“T”的列车(C63、C76、C80编组)在湖东二场不做技检作业,质量保证到终到站。
(五)调度指挥重载列车(单元、组合)的开行要在日(班)计划中明确。
万吨重载单元列车车次重车为71002/1-71198/7,空车方向为72002/1-72198/7。
组合列车开行车次为:在最前列基本车次前冠以“H”,读音为“合”。
组合列车分解后恢复开行基本车次。
列车调度员对万吨重载列车及前行、续行列车的编组、运行,特别是在设备限制区间运行情况重点掌握。
大秦铁路拉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序幕
![大秦铁路拉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序幕](https://img.taocdn.com/s3/m/767e265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ca.png)
大秦铁路拉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序幕刘继峰【期刊名称】《世界轨道交通》【年(卷),期】2007(000)002【摘要】大秦铁路2006年提前7天于12月24日实现年煤炭运量2.5亿吨目标,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
2006年最高日均运煤达79.1万吨,全年日均运煤达68.5万吨。
2007年1月13日,大秦铁路发送煤炭83.19万吨,再次刷新历史纪录。
这是大秦线深入推进内涵扩大再生产,向年运量3亿吨迈进的新起点。
那么,大秦铁路从开通运营(1992年底)时年运量4000万吨到1亿吨,经历了10年,而从开行万吨重载列车实现年运量1.2亿吨到2.5亿吨,仅用了3年,奇迹的创造主要得益于什么?其在新技术、新装备的开发运用方面以及运输组织的创新方面有何特色之处?创新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奇迹的大秦线,对于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未来发展有何启示?1月21日,多位铁路重载运输领域的专家,就“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的发展与前景”为题展开了相关研讨,座谈会由中国铁道学会、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研究会和《世界轨道交通》杂志共同策划组织召开,中国铁道学会重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国维先生主持了会议。
【总页数】7页(P22-28)【作者】刘继峰【作者单位】《世界轨道交通》记者【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13.41【相关文献】1.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发展对朔黄铁路的启示2.创造世界铁路重载运输奇迹——大秦铁路实现年运量2.5亿吨3.关于进一步加速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我国铁路重载运输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4.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再创世界奇迹大秦铁路年运量突破4亿t5.建立完整的铁路重载运输技术体系——由大秦铁路万吨列车试验得到的启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秦线开行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大秦线开行2万吨重载组合列车系统集成与创新耿志修: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科学技术司司长,北京,100844摘要:大秦线是我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 8%的煤炭运量。
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涉及很多技术难题,采用LOCOTROL技术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
铁道部先后安排60多项科研项目,自2004年起经过三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实现了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和运输组织创新,在运量和运输收入、装备水平等方面显着提高。
关键词:重载运输技术;重载组合列车;机车无线同步操纵;GSM-R;大秦线2003年,铁道部党组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作出了在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大幅度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通过系统集成与创新,2006年3月28日,大秦线正式开行了2万t重载组合列车,标志着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1 需求牵引,科学决策大秦线是中国第一条双线重载电气化运煤专线,西起北同蒲线的韩家岭站,东至秦皇岛地区的柳村南站,全长653 km。
1985年开工建设,一期、二期分别于1988年和1992年底投入运营。
2002年,大秦线达到了年运量1亿t的设计目标。
作为我国重要的煤炭运输通道,大秦线承担着全国铁路18%的煤炭运量,负责全国六大电网、五大发电公司、380多家主要发电厂、十大钢铁公司和6 000多家企业生产用煤和民用煤、出口煤的运输任务。
为从根本上提高大秦线的运输能力,2003年末,铁道部党组作出了加快大秦线重载技术创新和扩能改造、快速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的重大决策。
科学论证表明,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提高列车牵引重量,是大幅度提图1 大秦线煤运通道高运输能力的最优选择。
2万t重载组合列车净载重16 800 t,如每天开行24.5对列车,即可达到年运量1.5亿t;每天开行49对列车,可实现年运量3亿 t;每天开行70对列车,可实现年运量4亿t。
不仅全面提高了大秦线的运输能力,而且可提供充足的综合施工、维修天窗。
2003年12月,铁道部组织考察组对美国和南非铁路重载技术进行了考察,对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重载技术即机车无线同步操纵技术(LOCOTROL)和有线电控空气制动技术(ECP)进行了对比分析。
认为采用GE公司的LOCOTROL技术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更符合中国铁路路情和大秦线运输实际,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控。
2 科研试验,集成创新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很多技术难题。
2万t重载组合列车长达2 672 m,大秦线地处山区,隧道多,坡道大,采用LOCOTROL技术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必须解决好“山区铁路通信可靠性、长大下坡道周期制动、长大列车纵向冲动”三大技术难题。
科研试验铁道部先后安排了60多项科研项目,以攻克三大技术难题为主要目标,在列车同步操纵、无线数据传输、牵引、制动技术、车辆重载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牵引供电强化技术、重载运输组织技术、重载组合列车优化操纵、综合维修技术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工作,形成了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重载运输技术体系。
在铁道部的组织下,自2004年起进行了3个阶段、上百次试验(其中综合试验26次),对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进行了系统集成创新。
目前已掌握了3种编组开行方式的技术。
图2 重载运输技术体系(1)采用4台SS4机车进行4×5 000 t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
LOCOTROL技术在世界各国重载运输中已应用30多年,安装了7 000多台机车,均以5 000 t列车的长度为基本单元开行重载组合列车。
由于原来采用的450 MHz数据电台在山区隧道地区传输距离仅为650 m,为满足大秦线运输需求,铁道部采用800 MHz数据电台作为无线传输平台,首次实现了800 MHz数据电台与LOCOTROL技术的系统集成,传输距离达到790 m,满足了机车间通信的要求,同时实.现了SS4机车与LOCOTROL技术、CCB-Ⅱ制动机的系统集成,实现了对SS4机车、新型C车80辆、机车自动过分相设备}的改造和试验验证。
自2004年开始,进行了4×5 000 t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
2004年12月12日,试验成功了中国第一列2万t(4×5 000 t)重载组合列车。
(2)采用4台SS4机车进行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
大秦线有46个万吨装车点和8个2万t装车点,为了满足运输需要,提高运输效率,需要开行万吨单元列车组成的2万t重载组合列车。
自2005年开始,通过科学论证、系统集成、综合试验,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LOCOTROL技术与GSM-R技术的结合,成功进行了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综合试验,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2006年5月,按照车站到发线有效长度进行了2×10),每列2万t重载组合列车可增加l 000 t重量。
500 t综合试验(210辆C80(3)采用2台和谐型机车开行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
2007年5-7月,成功进行了用2台大功率和谐型电力机车加可控列尾装置牵引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综合试验,开创了世界铁路重载史的新篇章。
采用2台大功率和谐型机车牵引2万t重载组合列车,减少了机车台数,提高了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图3 大秦线重载组合列车编组开行方式工程改造为满足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需要,对大秦线牵引供电系统进行了增容改造,强化了路基、轨道、桥梁等基础设施,将13个站场到发线延长到2 800 m,加强和完善了GSM-R无线双网系统,配套改造了信号设备。
大秦线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CTC)计划2007年底建成投入使用。
大秦线CTC系统的开通使用,将进一步提升铁路装备水平,提高运输效率。
创新成果通过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开行,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2.3.1 技术创新一是系统集成创新。
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LOCOTROL技术与GSM-R技术的结合,并成功应用于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
把LOCOTROL技术由过去的点到点通信传输,发展为系统网络通信传输,解决了机车间通信距离限制的关键问题,标志着我国铁路重载技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世界铁路重载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是首次实现了采用2台和谐型大功率机车加可控列尾的方式,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是世界重载技术的又一次创新,开创了世界铁路重载史的新篇章。
三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800M H z数据电台与 LOCOTROL技术的结合,并成功应用于大秦线4×5 000 t重载组合列车,使通信传输距离由450 MHz的650 m提高到800MHz的790 m,进一步拓展了LOCOTROL技术的应用领域。
图4 采用单套LOCOTROL系统与机车结合示意图四是首次采用单套LOCOTROL系统与SS4机车结合,实现了主控机车双端同步操纵控制功能。
与GE公司推荐的方案相比,200台SS4机车仅设备改造就节约资金1亿元。
五是首次系统采用了重载车辆及重载配套技术。
为大秦线设计生产了C80重载货车,加装了120—1制动阀和中间牵引杆,在SS4机车上加装了E级钢车钩和大容量弹性胶泥缓冲器,纵向冲击力减少35%。
六是首次采用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
自主研制的机车自动过分相装置确保了重载组合列车安全平稳运行。
2.3.2 体系创新在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技术创新的过程中,探索了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一是充分发挥了铁道部的政府主导作用,组织2万t载组合列车相关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
部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指挥重载试验,部机关各部门紧密配合,根据大秦线运输的需要,不断推进系统集成创新,优化重载列车开行方案。
二是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在铁道部统一指挥下,北京铁路局、太原铁路局、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与北京交通大学、铁道科学研究院、通号集团公司设计研究院、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首科中系希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成了产学研用联合体,与GE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成功实现了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系统集成创新。
大秦线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技术创新实践,为完善我国铁路科技创新机制进行了成功探索。
2.3.3 运输组织创新一县优化了运输组织。
大秦线在世界上首次采用4台机车1+2+1的方式、2台和谐型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1+1+可控列尾的方式,开行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符合大秦线运输特点,具有运输效率高,制动性能好,纵向冲动小,安全平稳等特点。
二是实现了集疏运一体化。
2×10 000 t重载组合列车,满足了大秦线46个万吨和8个2万t装车点的需要,缓解了湖东站的编组压力。
2万t装车点可开行点对点的重载组合列车,充分发挥了先进技术装备的优势,构建了集疏运一体化的格局,大幅度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效益。
3 运力提升,效益显着运量显着提高2002-2006年,大秦线运量从1亿t提高到2.54亿t,已成为世界上年运量最大的铁路,2007年运量预计将达到3亿t,相当于又新建了2条大秦线。
从2006年3月28日正式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到2007年8月底累计运量已达到1.254Lt。
目前,大秦线每日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25对左右,年运量超过1.54Lt,已高于国外重载铁路的年运量。
图6 2020年煤运基地铁路运输通道装备水平显着提升大秦线2万t重载组合列车的开行,显着提升了我国重载装备水平,不仅为大秦线运量大幅度提高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其他铁路煤运通道建设起到了示范作用。
运输收入显着增长大秦线运输收入从2002年的79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61亿元,增加了103.8%,预计2007年将达到172亿元。
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大幅度压缩了全周转时间,降低了运营成本,提高了运输效率和效益。
社会效益十分显着开行2万t重载组合列车,提高大秦线运输能力,对缓解全国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大秦线每天开行25对2万t重载组合列车,年增运煤炭7 000多万t,可多发电1 500亿kW.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