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合集下载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课《辽夏金元的统治》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政权接受中原传统典章制度和统治理念,入主中原后采用“汉法”及遇到的困难。

2.时空观念掌握辽夏金元的统治时间和政权存在顺序,引导学生梳理辽夏金元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建立、发展的基本线索。

3.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辽与西夏的政治制度,金朝入主中原,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4.历史解释明确少数民族政权对我国北方地区开发所作出的贡献,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5.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辽夏金元时期,华夏文明不断向四周扩散,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辽、西夏、金、元政权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元朝行省制度难点:理解辽、西夏、金、元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的建设;元朝行省制度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元朝为什么实行一省制,如何认识此制度原因:元朝疆域辽阔,政务繁忙,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认识: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易造成宰相专权。

(二)思考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有何不同不同:①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

②唐朝中书省是中央三省中的一省,负责草拟政令,是决策机构。

(三)元朝行省制度的含义,特点,影响含义:元朝中央的宰相机构是中书省,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逐渐形成常设机构,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特点: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高,但受制于中央。

影响:①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统一。

③有利于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④为后世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四)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表现1.民族关系的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统编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学内容】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

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

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减少重复内容的教学时间。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生:人类是从猿转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

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

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

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

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出各种文化、文明以及国家。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新课讲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首先我们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大致的了解。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活动课: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优秀教学案例
(五)作业小结
在本节课结束前,我会布置一道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的短文。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历史实例,阐述家国情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体现,以及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对我国历史的影响。通过作业小结,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整个教学内容与过程紧密结合学科和课本,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同时,通过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之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归纳。首先,我会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让学生相互借鉴和学习。然后,我会对每个时期的家国情怀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演进进行总结,强调其在我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最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家国情怀与统一多民族国家演进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整个课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课程设计上,紧密结合学科内容和课程主要精神,以我国历史为线索,从先秦时期的家国思想、秦汉时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到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演变,系统阐述家国情怀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现。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家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和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以期达到情感共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同时,本节课还将关注民族问题,强调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要性,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认识。具体措施如下: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检查自己是否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历史知识;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3.开展同伴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给予鼓励和指导。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课件一、教学内容1. 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2. 中世纪欧洲的社会与制度3. 近代西方的崛起与全球影响4. 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5.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6.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脉络,理解各大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2. 掌握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认识其对现代世界的影响。

3. 理解近代西方崛起的原因,分析其全球扩张的后果。

4. 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认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理解其中的挑战与困境。

6. 把握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趋势,增强国际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各大文明的交流与互动、中世纪欧洲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全球影响、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教学重点:古代文明的发展、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近代西方的崛起、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笔记本、教材、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大洲的历史发展。

2. 新课内容:讲解各章节的重点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3. 实践情景引入:设置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进行角色扮演。

4.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详细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布置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新教材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2.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及解答。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交流。

(2)分析中世纪欧洲的社会制度特点及其影响。

(3)论述近代西方的崛起及其全球影响。

(4)探讨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特点。

(5)评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与挑战。

2. 答案:见教材及课堂笔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教学目标】1.时空观念:通过预习、学习、复习,为学生创设情境,通过重庆谈判、三大战役、渡江战役等关键事件的起止时间,引领学生完成时空定位,把握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2.史料实证:通过图片、文献等史料,引导学生在形成时空观念的基础上,继续锻炼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为本课内容的学习服务,强化学生史料实证概念。

3.历史解释:以时空观念的形成和有效史料的获得为依据,在分析人民解放战争相关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学会讲述刘胡兰等解放战争的英雄们所付出的生命与心血,引导学生在这些历史解释中明白中国共产党能得民心的原因。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在分析中国共产党最终领导人民取得胜利原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强化“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一认识,坚信人民群众在推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作用。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解放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先辈们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性,坚定不移跟党走,增强自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梳理解放战争主要进程,明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难点:分析共产党能取得人民解放战争的原因,探究国共两党的关系演变及其影响。

【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特点,使用情境创设、合作探究、小组展示、表格归纳等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回顾,如正面战场上的四大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如敌后战场的百团大战等,如中国军队入缅作战等,鼓励学生抢答,在回顾知识的同时也快速导入本课:“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什么?”新课讲授: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重庆谈判与重庆政协会议继续完成导入中的问题:“对于这一共同愿望,国共两党如何应对的?”并结合国民党《中央日报》总主笔陶希圣的言论作为材料:“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讲义:两次鸦片战争

高中历史统编版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讲义:两次鸦片战争

两次鸦片战争(答案在最后)知识点1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19世纪中期,世界形势发展到全新的格局。

清政府作为中国的统治者对世界形势的变知识点2 两次鸦片战争1.鸦片战争(1)虎门销烟——导火线①鸦片战争前,外国鸦片商人逐年扩大对华________。

②道光皇帝特命湖广总督林则徐前往________禁烟。

在虎门海滩公开销毁。

③此举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烟的决心。

(2)过程:①英国大鸦片贩子认为中国禁烟措施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________宣布对华发动战争。

②1840年6月,英国远征军总司令________率军舰开进________,发动侵略战争。

清政府组织了抵抗。

(3)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失众多权益。

②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虎门条约》;1844年,美国、法国分别迫使清政府签订《________》和《黄埔条约》。

通过这些条约,英、美、法三国从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________________以及通商口岸传教权等。

(4)影响:《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长期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鸦片战争由此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逐渐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3 开眼看世界1.【图示解史】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2.【学术情境】世界大势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思考: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什么?试答:3.【图解历史】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4.【社会情境】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19世纪初,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愈演愈烈。

1800年,走私鸦片4 570箱,1838年超过了4万箱。

思考: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目的是什么?试答:5.【学术情境】阅读教材P98“英军占领广州期间到乡下劫掠的情形”图思考:该图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幅图有什么史学价值?试答:6.【图说历史】两次鸦片战争的关系7.【名师指津】教材P99“学思之窗”阅读以上材料,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抵抗英国侵略的正当性。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

通过向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夏商周的地图,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

3.史料实证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

5.家国情怀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中华文明的特点,夏商周的制度,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生产力、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早期国家的特征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分布广泛,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二)中华文明的特点总体:悠久性,本土性,兼容性,分布广泛,多元一体。

(记忆)①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②中华文明的起源,分布广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并逐渐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③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化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课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课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历史纲要的定义和作用;2.了解中外历史纲要的分类和内容;3.掌握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内容2.1 中外历史纲要的定义和作用•定义:中外历史纲要是指对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的一种概览性的资料和文献。

•作用:中外历史纲要能够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内容,把握历史的发展规律,从中获取历史智慧,启迪思维,增长知识。

2.2 中外历史纲要的分类和内容•分类:–中外历史纲要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划分,包括古代历史、近现代历史等;–中外历史纲要也可以按照地域划分,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等;–中外历史纲要还可以按照主题划分,包括政治经济史、文化艺术史等。

•内容:–古代历史纲要包括中国古代历史、古希腊罗马等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近现代历史纲要包括中国近现代历史、欧美近现代史等;–政治经济史纲要包括中国政治经济发展史、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史等;–文化艺术史纲要包括中国文化艺术史、世界文化艺术史等。

2.3 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学习方法:–系统学习法:按照时间或地域的顺序进行学习,循序渐进;–平行比较法:对比中外历史纲要之间的异同,找出规律和特点;–重点突破法:对于重要事件、人物、文化等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

•学习技巧:–多媒体辅助:利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辅助学习,增强记忆效果;–批注笔记法:在学习过程中做好重点内容的批注和笔记,方便日后复习;–知识串联法: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有助于整体把握。

三、教学活动1.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张包含多个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图表,引起学生对中外历史纲要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活动:通过PPT讲解,介绍中外历史纲要的定义和作用,以及分类和内容。

3.讨论活动: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学生对中外历史纲要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独立思考能力。

4.案例分析活动:选择几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人物,通过案例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其在中外历史纲要中的地位和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世界观。

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及结果的分析,培养学生认识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问题;通过百家争鸣的背景分析,培养学生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的学习与探究中。

2.时空观念理清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脉络,特别是时间的分期,认识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时代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研究课件中文献史料,历史图片以及教材中《史料阅读》、《历史纵横》、《探究与拓展》等栏目中的文献资料,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的素养和观点方法。

4.历史解释解释什么是“诸侯争霸”、什么是“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培养解读历史材料、科学解释历史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本课教学,培育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国家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国家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表现,商鞅变法的内容,百家争鸣时期的各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难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转型,百家争鸣的原因及意义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评价,影响时间:第一次始于公元前356年,第二次于公元前350年。

内容: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有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增加税收)②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有利于增强军队战斗力,得罪旧贵族)③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④“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井田制在秦国瓦解,用法律的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政府收入)⑤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十四课《人民解放战争》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国民党失败,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让学生认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动了中国社会形态的转型。

2.时空观念把重庆谈判置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框架下进行分析;能够利用时序与历史地图等方式描述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能够把握人民解放战争进程中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间的时空联系;能够将中共土地政策的调整及战略战术的变化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独立探究。

3.史料实证对于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不同的建国方针,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的相关史料;能够运用相关史料论证国民党失去民心、中国共产党获得民心的原因;对人民的力量参与解放战争过程的论述中,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恰当运用史料理解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起的作用。

4.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对中共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进行解释,挖掘与“人民”诉求相关的史料对所学内容的历史结论加以分析;能够将人民解放战争的史实描述与历史解释结合起来;在独立探究相关问题时,能够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共、民主党派及各人民群体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进行合理的解释。

5.家国情怀通过对解放战争等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革命来之不易,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人民抗战的坚强核心,以此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庆谈判;解放战争主要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意义难点: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原因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抗战胜利后各方对内战的态度:人民,共产党,国民党人民:和平建国。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优秀教学案例
在导入新课后,我会开始讲授新知识。首先,我会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让学生了解华夏族的形成过程。然后,我会讲解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建立、发展、更迭及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在讲解过程中,我会结合史料实证,让学生了解历史事实,提高他们的历史实证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讲授新知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问题,如:“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有哪些异同?”“中华文明的起源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等,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交流,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5.教学策略: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如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史料实证能力以及时空观念,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引导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文明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在讲述夏商周的更迭时,引导学生利用史料实证来验证历史事实,提高了他们的史料实证能力。
(二)问题导向
我将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我可以提问:“中华文明是如何形成的?”“华夏族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讲述夏商周的更迭时,我可以提问:“夏商周三个朝代为什么会更迭?”“每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是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
(四)反思与评价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评价,让他们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收获。例如,我可以让学生谈谈他们在解决问题、分析历史事件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同时,我还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撰写心得体会、绘制历史时间轴等,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2023-2024学年部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教学设计1.唯物史观:通过对秦朝统一的条件分析,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要性与偶然性。

了解古代皇帝制度的创立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根本条件和重要特征,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

掌握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郡县制建立的史实,能够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

认识到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长时期的特点,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要一分为二地评价。

2.家国情怀:通过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家国情怀。

3.史料实证:通过多媒体出示秦暴政的史料与实物,如骊山陵墓的修建、阿房宫的建造、万里长城的修筑,人民遭受苛法的折磨等情境和图片,增强历史的真实感,感同身受,真切体会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深刻体会政权的成败,不仅要有先进的体制,更要有一套符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4.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秦末农民起义,学生了解其过程,分析秦的速亡原因,提高学生比较概括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重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实现统一的原因和条件,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3.多媒体、粉笔、教科书。

【新课导入】【师】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请同学们通过思维导图了解秦朝发展的时间线索。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感受秦朝统一的条件、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政治制度以及走向灭亡的原因。

【新课讲授】一、秦的统一【师】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

通过教材学习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1.条件生:(1)客观条件: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经济上,各地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高中历史部编版必修中外史纲要上(2019版)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发展一、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高中历史学习的第一课,因此应该在本科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因为学生之前已经学习过本课的部分内容,所以应当在此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升华教学内涵。

二、教材分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为《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课,从时间上来看本课展示了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的发展过程,展现了社会形态的演变,以及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独特性与发展脉络。

从内容上来看,本课的推进过程中结合了原始社会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文化遗迹与文献相结合,渗透了集证辨据的史学思想方法。

三、教学目标结合文化遗迹与文献史料理解私有制、阶级与国家产生的关系(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能通过实物、文献等史料,理解夏、商、西周展现的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素养目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能通过文献、青铜器铭文、甲骨卜辞等史料理解夏朝存疑以及商朝历史为信史的原因(素养目标: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认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特点,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素养目标:家国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难点: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导入:中华文明到底几千年?教师讲述良渚文化申遗成功背后,西方考古学界对中华文明诞生时间的判断,以及根据新的考古成果对中华文明起源时间的新界定,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

设计意图:从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结合考古学的最新发掘成果,加强对文明标准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内容做铺垫,了解考古学的动态发展对历史书写的影响。

新课教授(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1.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通过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思考中华文明是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引导学生得出“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明确:史学家以生产工具为主要依据将原始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教案)

第16课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鸦片战争的背景,以唯物史观透视当时的世界形势,说明中国落后挨打的必然性。

2.时空观念:通过学习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使学生能够将鸦片战争置于当时的时空条件下进行思考,培养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数据图表、文献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简要叙述鸦片战争的过程,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对外国侵华历史的学习,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

通过学习先进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广阔的国际视野。

【教学重点】鸦片战争前的世界形势、(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条约的不平等性质、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的性质。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通过预习新课,完成学案。

2.教师准备:课件、学案、习题。

3.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入] 直到今天,还不乏有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一定剃阴阳头,扎辫子,一脸菜色吃不饱穿不暖,而且跟还喜欢抽鸦片,为什么外国人对中国人会有如此偏见呢?第二步:讲授新课[问] 鸦片战争爆发前,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清政府的统治者还活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对外界缺乏了解,盲目自大。

那么,当时中英双方在社会背景方面到底有哪些不同呢?请同学们从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去思考总结。

[学生回答]略。

[讲] 首先看欧美世界,政治方面: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1775年美国发生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随着资产阶级代议制度逐渐建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各国逐步确立起来。

经济方面:工业革命后半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英、法、美等国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英国社会生产力飞速增长,对市场和原料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外交方面:各国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日趋激烈,世界主要殖民主义国家都把矛头指向了中国。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0课教案教案内容:第30课-近代中国民族独立的探索与斗争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在民族独立探索和斗争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

2.理解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影响。

3.分析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并评价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

教学重点:1.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与失败。

2.中外历史背景对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

教学难点:1.归纳并总结近代中国在民族独立运动中所采取的不同措施。

2.分析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与失败,并对其评价。

教具准备:1.幻灯片投影仪。

2.中外历史教科书。

3.互动白板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老师使用幻灯片投影仪展示中外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相关知识。

2.提问学生是否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外来侵略。

二、新课讲解(30分钟):1.老师使用幻灯片介绍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并阐述其对中国的重要影响。

2.解释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起源和影响,并让学生讨论其与中外历史背景的关系。

三、讨论与分组活动(3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重要事件。

2.要求每个小组讨论该事件的原因、影响和结果,并用互动白板记录下来。

3.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研究结果。

四、集体讨论与评价(20分钟):1.老师带领全班集体讨论各小组的研究结果。

2.对每个事件进行评论与分析,并总结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与失败。

3.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事件对中国历史的意义与影响,并进行讨论。

五、作业布置(10分钟):1.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课上讨论的内容,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小论文。

2.小论文要求学生对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成功与失败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六、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小结。

2.提醒学生完成作业,并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这个教案设计在一节课中通过导入、新课讲解、讨论与分组活动、集体讨论与评价、作业布置和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近代中国民族独立运动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5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十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掌握新中国成立的基本史实,理解新中国的性质,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掌握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史实,深刻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

2.时空观念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概述新中国初期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分析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民主法制原则,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概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内容、地位和性质,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感受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索成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培养学生的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巩固新生政权的主要举措;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深远意义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中国现代史历史分期:1949 ——1956年过渡时期1956——1966年探索时期1966 ——1976年文革时期1976——1978年徘徊时期1978——2012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二)新中国成立的意义①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辛亥革命》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十八课《辛亥革命》教案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能够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从历史发展规律的角度认识理解旧民主主义时期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初年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革新等方面的的探索,培养用唯物史观全面、客观的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

2.时空观念认识中国资产阶级兴起和辛亥革命的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能够运用历史地图从时空上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把握武昌起义后全国响应革命的具体情况,说明清政府的统治已土崩瓦解,学会将历史事件置于特定的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3.史料实证能够运用相关史料,分析辛亥革命发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并进一步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分析其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历史解释能够探讨并归纳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认识中华民国建立给近代中国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总结其经验教训为后人改造国家提供借鉴,训练自主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5.家国情怀感受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者追求民主自由的理想信念、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与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

革命者愈挫愈奋的精神,认识到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由无数仁人志士的鲜血铺垫而成的。

教学重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基础;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时空思维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多媒体教学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言框新课讲授:一、基础知识梳理二、重难点问题解析(一)清末新政的时间,性质,影响时间:19011911。

性质:由封建地主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影响: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客观上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背景,基础:经济、阶级基础,组织基础,思想基础,军事基础,催化剂背景:1901年初,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但由于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清政府不可能为中国找到真正的出路。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1,复习导入(井田制——铁制和牛耕—开荒——私田——新的生产关系,新阶级产生主要从卿大夫和士那里来的——新要求:改变社会地位——上下失序——争夺渐起——诸侯纷争,战时连连——2,阅读导言材料:方法论指导——这是总分的材料,找出总结性句子—下面的都在证明—第1句周天子军事实力下降;第2句威严没有了;第3句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不复返——规则制定者不再是周天子。

而且诸侯卿大夫。

——这三句是文献资料证明了周天子势力衰微,第4句出土文献,戈是武器,说明战事多——二重证据法证明周天子势力衰弱。

——传统秩序瓦解天下共主的局面被打破,大家都想当王——争霸——战国时期,诸侯国内也上下失序——三家分晋,田氏带齐。

史料阅读材料——争霸的结果:人民受苦——渴望统一战国形势图:对长城的解读:北边是抵御少数民族,而诸侯国内也有,站事多!!!另外,抵御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南下——(气候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华夏认同:认同礼仪规范!同源共祖。

经济上:铁制技术,牛耕(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推动了经济长足发展(学习聚焦)——技术——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上层建筑——社会性质(解释上层建筑)经济发展体现——画出来,特别注意货币(秦国的点一下)——注意私商群体——争霸——富国强兵——变法——总的是趋势,只有兵强国富才不会被吞并,那只有变法才能国富民强,特别对于位于西边的秦国来说。

而作用,推动了社会转型。

其中商鞅最直接。

商鞅变法:商鞅其人——性格坚毅,身世,没落贵族子弟。

去秦国刚好符合秦孝公口味。

变法内容:(表格梳理)政治:废分封,行县制——解释影响~打破了血缘政治下的血缘继续延续官员皇帝直接任免:学生回顾周朝是血缘世袭,天子没有办法管理到基层,封臣的臣不是王臣,中央集权不是很有力;而皇帝任免,官员效忠皇帝而不是地方上的诸侯卿大夫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使血缘政治特别是贵族政治无法延续……那么皇帝以什么标准选择人呢?就是选官制是什么呢?废除世卿世禄制,采取军功授爵……这是一条非常厉害的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军功受爵,最直接的就是秦国国内形成了尚武之风,在短时间内军事战斗力突飞猛进,而另一方面,它规定,无论出身,一旦建立军功,直接授予爵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演进以及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形成早期中华文明发展的时空观念。

(2)通过对早期中华文明演进的把握,学会初步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

(3)通过对文化遗存、考古成果的认识,领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培养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正确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难点】
全面理解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谈话法)、图示法、归纳法
情境教学法、史料分析法、联想理解法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课件(PPT演示文稿、教学视频短片)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播放中国远古史的相关短片。

教学视频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并以此来提问:中华文明是如何起源的?引发学生思考,顺势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
①首先,教师出示本课课件,展示重点知识;学生自主学习,圈点标注;
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合作解决疑问;
③最后,全班采用问答法的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知识要点提纲如下: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代表:
(2)生产:
(3)组织:
2.新石器时代
(1)早期
①时间:
②生产生活:
③遗存:
(2)中期
①时间:
②代表:
③生产生活:
(3)晚期
①时间:
②代表:
③生产生活:
④社会发展:
概括归纳
原始社会的发展趋势
从生产方式上看,逐渐从旧石器到新石器、从渔猎走向农耕;从生活方式上看,逐渐从迁徙走向定居;从社会组织上看,逐渐从农耕聚落走向政治实体。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的传说
(1)三皇时代:
(2)五帝时代
①实际身份:
②华夏始祖:
③禅让制度:
(3)考古印证:
2.夏朝的建立
(1)建立:
(2)制度
①世袭制:
②中央:
③地方:
(3)考古印证:
(4)灭亡:
概念阐释
二重证据法:王国维是最早提出二重证据法的学者,即“纸上之材料(传世文献)”与“地下之新材料(考古发掘)”,相互印证,“得以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

二重证据法被公认为是研究远古历史的基本方法。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1)建立:
(2)概况
①殷墟遗址:
②政治制度:
③商朝疆域:
(3)灭亡:
2.西周★
(1)建立:
(2)分封制与宗法制
①目的:
②结果:
③影响:
(3)灭亡:
3.商和西周的经济
(1)地位:
(2)成就:
时空坐标
中国的奴隶社会
环节三:巩固提高
①首先,教师出示相关文字和图片等史料,并且提问探究问题。

②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所示问题,教师从旁加以引导;
③最后,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适时精当点评,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探究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材料一在漫长的旧石器、中石器时代里,人们慢慢地学会制造磨光的、比较精致的石头工具,这就先后参差地开始了新石器时代,畜牧业及最原始的农业逐渐代替了狩猎经济,由于后来农业的发展,游牧生活又逐渐转向定居生活。

在畜牧业和农业中,男人劳动与妇女劳动的比重起了变化,男子的经济地位逐步提高,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社会,因而转化为以男子为中心的父系氏族社会。

当然,这种转化是经历很长过程才完成的。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文明)六大区并不是简单的地理划分,主要着眼于其间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中原地区是六大区系之一,中原影响各地,各地也影响中原,这同以往在中华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形成的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国民族文化先从这里发展起来,然后向四周扩展,其他地区的文化比较落后,只是在中原地区影响下才得以发展的观点有所不同,从而对于在历史考古界根深蒂固的中原中心、汉族中心、王朝中心的传统观念提出了挑战。

——摘编自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分析原始农业出现的条件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

提示:
(1)条件:生产力的发展,新石器的使用。

影响:促进了定居生活的出现;男性地位提高,促进了父系氏族社会的形成。

(2)中华文明起源具有本土性和多元一体的特点。

探究二:早期国家的特征
材料一商人与各方国之间,大多有战争及贸易的交往,商以大邑商自居,大约只有商王畿之内的人以此认同。

在王畿之外,未必有一个广泛的共同意识。

——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材料二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朝采取了怎样的国家管理制度。

这一制度有何显著特点?
(2)材料二中“大居正之制度”是指哪一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

提示:
(1)国家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度。

特点:商王朝与方国形成一种较为松散的方国联盟。

(2)制度:分封制。

作用: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疆域。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一起按课件所示本课结构框架图,结合教师板书设计,采用问答法的形式,归纳总结本课所学。

作业:学生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课下完成课时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2.新石器时代
3.社会组织
二、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联盟
2.夏朝的建立
三、商和西周
1.商朝
2.西周
3.商周社会经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