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纤维工业(PDF X页)
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分析
工程 与 技 术 ( 3 0 /日到 1 0 吨 /日) 开 发 从 0吨 20 的
与广泛应用为代表 ,中国化纤工业技术产 品全 面升级 ,已完全具备 了国内外两个市场 的竞争
2 世 纪 8 年 代 , 国家 成 套 引进 大规 模 、大 0 0 容量 聚 酯 生 产 技 术 ,重 点建 设 仪 征 化纤 、上 海 金 山二期 工程 。至 “ 七五 ”末 即 1 9 年 ,我 国 90
展 ,在 国际 纺 织 品服 装 市 场 需 求继 续 保 持 增 长趋 势 的 带 动 下 ,化纤 工业 作 为 纺 织 品服 装 的 原 料 产业 也 将 继 续 保 持 增 长 态 势 ,我 国化 纤 及其 制 品凭 借 较 为 明 显 的
l述亍视 I- 评 点 ■ 业
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的 发展趋 势和 前景分析
名副 其实 的世界 化纤 生 产大 国 。 我 国化 纤 工 业 的 历史 是 从 l 5 年 开 始 的 , 97
化 学 纤 维 制造 业 是 现 代 工业 生 产 的 重 要 领 域 ,对 于 国 民 经 济 的 重要 贡 献 不 可或 缺 。2 l年 1 1 月 , 01 ~ 2 全 国化 学纤 维 的产 量 达 36 万 吨 ,同 比增长 l .7 32 3 8 %。
的基础上 ,建立 了南京化纤 、新 乡化纤等一批
粘 胶企 业 。 l 6 年 ,我 国 引进 日本 万吨 级 规 模 93
随 着 工 业 化进 程 的加 快 ,我 国长 期 受 短缺 经济 抑 制 的纺 织 品服 装需 求 迅 速 膨 胀 ,极 大 地 刺 激 了化 学纤 维 制 造 业 的 发 展 。 “ 一 五 ”时 期 ,我 国 化 纤 工业 持 十 续 快 速 发 展 ,综 合竞 争 力 明 显提 高 ,全 面 完 成 了规 划 的各 项 目标 和 任 务 ,有 力推 动和 支 撑 了纺 织 工 业 和相 关 产 业 的 发 展 ,在 世 界 化 纤 产业 中的 地 位 与 作 用进 一
化学纤维工业
子的聚丙烯三元乙丙橡胶凹凸棒土(PP E PD M A T)三元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亚微观相态结构,对核壳结构特征相包容粒子对PP的增韧机理进行了探讨。
结果表明,A T在E PD M中疏松堆砌,形成以A T堆砌体为核、EPD M为壳的分散岛相。
核壳结构特征相包容粒子对基体具有良好的增韧和增强效果的平衡。
对于m(PP)m(EPD M) m(A T)=100205的体系,其缺口冲击强度较纯PP提高约5倍,屈服强度和扬氏模量分别比m(PP)m(EPD M)体系提高25%和110%。
图4表1参6(郑宁来摘)TQ335200604308用尼龙短纤维增强的天然橡胶再生橡胶并用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和硫化特性刊陶华(上海翁开尔有限公司)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17~20,56!!综述了尼龙短纤维增强的天然橡胶再生橡胶的硫化特性及机械性能。
最小扭矩,最大、最小扭矩之差及硫化速率随着纤维的加入而加大。
同样,拉伸强度及剪切强度也随之提高,但回弹性和耐磨性下降。
并用胶的生热和压缩永久变形则较高。
图14表5参4(许德联摘)TQ336.2200604309复合型遇水单向膨胀橡胶止水带的研制刊宋长友,张建生(唐山学院)新型建筑材料.-2005,(7).-38~40TQ336.42200604310一种绝热层胶料的成分剖析刊胡塔峰,吴斌(西安交通大学)橡胶工业.-2005,52(7).-439~442!!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某型火箭发动机的一种绝热层材料进行剖析。
结果表明,该绝热层主体材料为EPM、无机填料为温石棉(3Mg.2SiO2.2 H2O)、增塑剂为癸二酸二辛酯、橡胶与金属外壳间的粘合剂为双酚A环氧树脂,粘合固化剂含氰基。
图8参4(赵玉中摘)TQ336.42!TQ333.4200604311高温芯线乙丙橡胶绝缘层挤出工艺探讨刊吴昆,蒋峰(胜利油田无杆采油泵公司特种电缆厂)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29~32TQ336.6200604312抗菌橡胶和胶乳刊李颖妮(西北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系)世界橡胶工业.-2005,32(7).-23~25!!介绍了抗菌橡胶和胶乳用抗菌剂四甲基二硫代草酰胺的合成,及其在胶料中的应用与对胶料物理性能的影响。
化学纤维工业
的新进展,主要介绍了物料特性对相容性的影响、制备工艺对相容性的影响、增容研究、增容硫化体系和振动力场下EPD M增容研究等EP DM与PP相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现在,对EPD M与PP相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接枝改性研究以及对多种单体的增容研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开发新的增容剂;新型设备的研究;物料的改性;多种单体并用技术的研究。
图2参16(郑宁来摘)T Q334.9200605299 IFR对TPU/CP E体系的阻燃作用〔刊〕/郭玉花,赵鸣山(天津商学院)∥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5,17(4).-46~47 选择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三聚氰胺构成膨胀型阻燃剂(IFR)的阻燃体系,考察了IFR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氯化聚乙烯(TP U/CPE)阻燃体系中的阻燃效果。
结果表明,T PU/CPE/IFR阻燃体系的阻燃性可达到FV2O级(IFR为19.2份),并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
该阻燃体系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分别保持了T PU/CPE的56%和73%。
T PU/CPE/IFR体系随着IFR用量的增加,流动性变好。
(郑宁来摘)T Q334.9200605300 PA6/POE/SWR23A超韧共混改性的研究〔刊〕/陆波,徐晓强(沈阳化工学院)∥塑料工业.-2005,33(8).-22~24,32 用马来酸酐接枝乙烯2辛烯共聚物〔POE2g2M AH(SW R2 3A)〕作为增容剂,研究了POE对PA6/POE/SWR23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耐热性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12.5份增容剂SWR23A存在的条件下,随着P OE8150用量增加,共混物的缺口冲击强度不断增大,拉伸强度、维卡耐热温度、表观粘度降低。
高热塑性弹性体P OE8150用量超过12.5份时,共混物达到超韧。
在PA6/P OE/SWR23A共混体系中, SWR23A具有增容和增韧的双重作用。
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概述
化学纤维的生产方法概述化学纤维的品种繁多,原料及生产方法各异,其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工序。
(1) 原料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聚合)或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2) 纺前准备:纺丝熔体或纺丝溶液的制备;(3) 纺丝:纤维的成形;(4) 后加工:纤维的后处理。
一、原料制备1. 成纤高聚物的基本性质用于化学纤维生产的高分子化合物,称为成纤高聚物或成纤聚合物。
成纤高聚物有两大类:一类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用于生产再生纤维;另一类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用于生产合成纤维。
作为化学纤维生产的原料,成纤高聚物的性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纤维的性质,而且对纺丝、后加工工艺也有重大影响。
对成纤高聚物一般要求如下:(1)成纤高聚物大分子必须是线型的、能伸直的分子,支链尽可能少,没有庞大侧基;(2)高聚物分子之间有适当的相互作用力,或具有一定规律性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3) 高聚物应具有适当高的分子量和较窄的分子量分布;(4)高聚物应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其熔点或软化点应比允许使用温度高得多。
化学纤维的成形普遍采用高聚物的熔体或浓溶液进行纺丝,前者称为熔体纺丝,后者称为溶液纺丝。
因此,成纤高聚物必须在熔融时不分解,或能在普通的溶剂中溶解而形成浓溶液,并具有充分的成纤能力和随后使纤维性能强化的能力,保证最终所得纤维具有一定的良好综合性能。
几种主要成纤高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熔点见表1。
表1几种主要成纤高聚物的热分解温度和熔点高聚物热分解温度(℃)熔点(℃)138聚乙烯 350~400等规聚丙烯 350~380 176聚丙烯腈 200~250320170~220 聚氯乙烯 150~200225~230 聚乙烯醇 200~220聚几内酰胺 300~350 21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300~350 265-纤维素 180~220醋酸纤维素酯 200~230 - 由表1可见:聚乙烯、等规聚丙烯、聚已内酰胺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熔点低于热分解温度,可以进行熔体纺丝。
化学纤维工业
,
& 0 对 天 然橡胶 丁苯橡胶胶料用正 交试验法 和 丁 睛橡胶料
。
一
用 回 归分析法对制备吸水膨 胀橡 胶的 吸水膨 胀性和物 理 机 械性能进行 了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结果表明 吸水 膨胀橡胶的 吸 水膨胀率
, ,
金属材料研究 所% 橡 胶工 业 一
? % ( 一 !
+
功0 0
卯 硫化剂 :
%印 ! 0 %
,
。
% 以 浓缩
加 工 安全性 加快胶料 的硫 化速 度 , 随 着硫化 剂 以阳5 用量
,
#
胶乳为主体材 料 改性高岭 土 为 填料
,
,
用凝
的增 大 Β Χ 硫化胶 的邵 尔 4
,
,
3
型 硬 度 和 !&
,
Ε
定 伸应力增
聚共沉法制备改性高岭 土
,
#
复合材料 研究影响复合材料
大 拉断伸长率 和撕裂强 度减小 压缩 永久 变形 总 体 呈 下 降 趋势 经热 空气 老化 后
结果表明 促进剂
,
,
万 二 盐基亚 磷酸铅 硫 化体系 的
# 凡
图6
硫化胶 性能较好 但促 进剂 剂 剂
4 ;<
有致癌作 用 二 盐基亚磷
: 5
,
& 参 ! 赵玉 中摘 %
)
酸铅有毒且污染模具 , 三 嗦硫醉 氧化镁 促进剂
,
或防焦
0( Ι0
加印 ! 0 ? &
硫化体 系 的硫 化胶性 能稍 差 但 制 品生产 和应用 环
。
〔 刊% 李 卫青 罗 远 芳 …
%
化学纤维工业
研 究 结果 表 明 添
,
Ν 长丝的生 产进行 了理论 分析 和实践
加 了 纳米炭黑的纤 维素 (
型 流体
。
珑 . 溶液 属 典 型 的切力变 稀
,
结果表 明通 过选择合适 的喷丝 板 上油方式 卷绕速 度和热 辊 温度等 工 艺条件 可 以 成 功地解 决生产 状况不稳定 条干
,
,
! # 一!) 一!) 静 电 纺丝是 一种新技术 它 可 以 制备出直径为纳米级的
一
,
位联 系 及时采取措施 Χ另一 方面针对排 气系统波动 适 当降 低熔体 温度 提高短丝 用 热媒温度 和 压力 Χ ! 加 强 前纺 工 艺 操作 加大巡检力度 保 证纺 丝 环 吹定期 更换 上油量 和 上油均匀性
业一
# #
一
!. 8
一
! ).
< 砌 夕刃
醉
(
,
化学纤维工业
低熔 体单 耗 Χ ) 聚醋装置加强设备维护和粘度控制 减 少 波 动范 围和次数 Χ
技术及其应 用 〔 刊
工 学院材料系 ( 化学世界
, 。
师奇松 于建香 … 北京石油化
么刃#
,
对于 热媒 系 统的较大波动 一 方 面 加 强 岗
7!
经 过 二年多 的实践 证 明其 改造方 案是 正 确 的 为 上
。
0
,
海 石 化大容量熔体直接 纺短 纤维 的增容 提供 了可行 的设计
和 工 艺控制基础
Η
随Ε Δ
,
纺 丝 原 液 流变 行 为 及 其
一
表
)
)
参 # 刘 龙勋摘
冷刀
刊 ( 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郭利伟 张慧 慧 … 东 华 大 学 材 料
各种化纤对比
各类化学纤维的对比锦纶定义:锦纶是合成纤维nylon的中国名称,翻译名称又叫“耐纶”、“尼龙”,学名为polyamide fibre,即聚酰胺纤维。
性能:具有很高的表面硬度,拉伸强度,抗冲击能力,耐疲劳,耐折迭。
耐药品,耐油的腐蚀。
耐应力开裂。
易印刷,易染色,电性能优良。
缺点:尺寸精度差,热膨胀和吸水性对它的尺寸影响很大;耐酸性差,不能用酸性染料染色,也不能接角过多的酸性物质。
耐光性差,耐污染性差。
优点:强力、耐磨性好,居所有纤维之首。
它的耐磨性是棉纤维的10倍,是干态粘胶纤维的10倍,是湿态纤维的140倍。
因此,其耐用性极佳。
图1用途:可制作毛衣,尼龙丝,尼龙带,尼龙袋,尼龙膜,这是一些拉丝挤出薄膜级别的。
还有注塑的用在汽车里面的结构件,耐温件,挤出级别的尼龙管等等。
由于锦纶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磨性,用它制作袜子是最适合不过了。
原来人们穿的棉袜子由于强度低和耐磨性差很不耐穿。
所以30年代补袜子是母亲的经常的家务劳动。
用锦纶长丝织成的长统丝袜弹性好、透明度高。
后来为了改善穿着舒适性,采用卷曲的锦纶弹力丝织成袜子,伸缩自如。
由于锦纶的吸湿率在3.5%-5%之间,因此经过消费者长期穿着对比总觉得舒适性稍嫌不足。
市场上出现的锦纶和棉交织产品,就是为了改善这种不足。
涤纶定义:涤纶是合成纤维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是我国聚酯纤维的商品名称。
它是以精对苯二甲酸(PTA)或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和乙二醇(EG)为原料经酯化或酯交换和缩聚反应而制得的成纤高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经纺丝和后处理制成的纤维。
图2特点:1.强度高。
短纤维强度为2.6~5.7cN/dtex,高强力纤维为5.6涤纶~8.0cN/dtex。
由于吸湿性较低,它的湿态强度与干态强度基本相同。
耐冲击强度比锦纶高4倍,比粘胶纤维高20倍。
2.弹性好。
弹性接近羊毛,当伸长5%~6%时,几乎可以完全恢复。
耐皱性超过其他纤维,即织物不折皱,尺寸稳定性好。
美国化学纤维和纺织工业:综述和展望
2 O O5
20 06
狮
年 份
图 2 美国原 油价格 ( 4星期 流动平 均)
增长 12 , 中 20 .% 其 00年 前增长 13 , 00到 2 0 .% 2 0 0 5年 负 增 长
36 。 .% 1 0年间美 国市场 的增长被
进口的含讯
市 纵 强 簟
除了总的经济增长外 , 从纤维 到最终产品生产链 生产率稳 定的
改善 , 以及零售价 的降低 , 推动了
, U
6- 0 5
一
√
’
.
5 5’
5 0・
美国的纤维消费。结果是低通胀 、
高容量、 低管理费用、 低涨价幅度、
量的增长 , 稍微抵消了进口的影响。 工业的产能利 用率是一个 非
常重要 的指标( 6 。美 国化学 图 ) 纤维生产商的产能利用率以 1 6 9 年 9 和 19 97年为顶点 , 8% , 达 6 然后降
为 19 98年和 20 年 的 7 %的水 01 0 平 , 一 方面与 亚 洲金 融 危机 有 这 关, 另一方 面与 20 0 1年的经济 衰
以来进口量约为 40万 t 0 。
近年来 , 特别是 20 00年以来 ,
通过美国国产服装纤维和 家用装 饰织物发货量的逐渐减少 ( 5 , 图 ) 非常容易看出进口份额增加 的重
要性。国产 地毯 以及工业和其他
图 3 美国 19 2 o 年 人均最终消 费 9 5— 0 5
消费品 , 包括今天的产业用纤维产
况还在继续 , 由于工业完成其恢复 再投资经济 , 支持其 创新 、 量和 质
在 19 95到 20 05年 不 同寻 常 的 1 年间, 0 2 0世纪 9 0年代后 5年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一.世界化学纤维发展简史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与纤维密切相关。
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
以后,人类掌握了将植物纤维进行分离精制的技术。
1万年前,人类已能直接使用羊的绒毛。
在中国、埃及和南非的早期文化中,都有一些关于用天然纤维纺纱织布的记载,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
例如,亚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中欧使用。
棉在印度的历史之久犹如欧洲使用亚麻。
蚕丝公元前2640年就已在我国被发现,商朝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造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真丝。
羊毛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末在中亚细亚开始使用。
因此可以说,现在作为天然纤维广泛使用的麻、棉、丝、毛等,在公元前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
尽管Hook在1664年于“Micrographia”一书中已经就提出化学纤维的构思,但由于当时科学家无法了解纤维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发化学纤维时显得茫然无措,这导致这一美好的设想在200多年后才成为现实。
1846年,德国人F.Schönbein通过用硝酸处理木纤维素制成硝酸纤维素。
1855年,G.Audemars获得了世界化学纤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专利。
他提出用硝酸处理桑树枝的韧皮纤维,溶解于醚和酒精混合物后通过钢喷嘴进行抽丝。
1862年,法国人M.Ozanam提出了使用喷丝头纺丝的设想。
1883年,英国人J.W.Swan1取得了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溶液纺丝、随后进行炭化生产白炽灯丝的专利。
他还认为这种丝可用于纺织,而把它称为“人造丝”。
同年,法国人Chardonnet 获得了用硝酸纤维素制造化学纤维的最著名的专利,并于1891年在Besancon以工业规模生产硝酯纤维(硝酸纤维素纤维),这标志着世界化学纤维的工业化开始。
随后,各种形式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包括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相继问世。
而硝酯纤维由于纺织用性能不如粘胶纤维而发展缓慢。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
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一.世界化学纤维发展简史自古以来,人类的生活就与纤维密切相关。
5-10万年前,随着体毛的退化,人类开始用兽皮、树皮和草叶等天然衣料遮体保温。
以后,人类掌握了将植物纤维进行分离精制的技术。
1万年前,人类已能直接使用羊的绒毛。
在中国、埃及和南非的早期文化中,都有一些关于用天然纤维纺纱织布的记载,这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000年。
例如,亚麻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在中欧使用。
棉在印度的历史之久犹如欧洲使用亚麻。
蚕丝公元前2640年就已在我国被发现,商朝的出土文物证明,当时高度发达的织造技术中已经使用了多种真丝。
羊毛也已在新石器时代末在中亚细亚开始使用。
因此可以说,现在作为天然纤维广泛使用的麻、棉、丝、毛等,在公元前就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
尽管Hook在1664年于“Micrographia”一书中已经就提出化学纤维的构思,但由于当时科学家无法了解纤维的基本结构,因此在开发化学纤维时显得茫然无措,这导致这一美好的设想在200多年后才成为现实。
1846年,德国人F.Schönbein通过用硝酸处理木纤维素制成硝酸纤维素。
1855年,G.Audemars获得了世界化学纤维发展史上的第一个专利。
他提出用硝酸处理桑树枝的韧皮纤维,溶解于醚和酒精混合物后通过钢喷嘴进行抽丝。
1862年,法国人M.Ozanam提出了使用喷丝头纺丝的设想。
1883年,英国人J.W.Swan1取得了用硝化纤维素的醋酸溶液纺丝、随后进行炭化生产白炽灯丝的专利。
他还认为这种丝可用于纺织,而把它称为“人造丝”。
同年,法国人Chardonnet 获得了用硝酸纤维素制造化学纤维的最著名的专利,并于1891年在Besancon以工业规模生产硝酯纤维(硝酸纤维素纤维),这标志着世界化学纤维的工业化开始。
随后,各种形式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包括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相继问世。
而硝酯纤维由于纺织用性能不如粘胶纤维而发展缓慢。
化学纤维工业
( 肠公抖
中 未擂层
&
,
,
Χ卜 4 阿
存 在基 本上 不形 响完全利 离
。
Χ 加川 ,
,
片
改性 别亚咯) 0
一
共混 体 系压缩 永 久形 变的 研究 〔 刊
巧
)
,
应 % #
层对 曰刃 4 的补 强效果
叭邓 抖 ,
图
!
表 # 参 ( 赵 玉 中摘
加价仪迎幻
)
启广 孙 静 上 海方 田 弹性 体 公 司 ) 塑 料 工业 一 ,
一
#
+
6 气
纳米离 岭土 ) 改性
一
橄胶 盆合材 料的性 能研 究〔 刊
刘钦甫 张玉 德
巧 +#
,
,
通过 双螺 杆挤 出共 混 的方 法制 备 了聚 苯醚 共混体系
。
… 中国矿业大学 北 京 ”) 橡胶 工业 )
Γ
一
, 一 ++ 复合 材料
= 的聚 苯 乙 烯 乙 烯) 丁 烯 苯 乙 烯 热 塑性 弹 性 体 <2 犯 ) 0 0
热组 性& 撅曲弹 性合金研 究进展〔 刊
一
大学 化学 与化 学 工程 学 院高 分 子 所 ) 弹性 体 一
、
以万 !
,
( + 一科 ! 热塑性聚抓酷是一类具有 良好耐低温 高弹性和耐磨性
日Α0 1 2
的 夸曲棋 ?
、
热变形 温度 均 有一 定 的影 响 / 润滑 剂在 一 定 程度 上提 高 了
8
降明显 对流动性影响不大 加 入
2. 34
。
体 系的综 合性 能优 于
化学纤维工业
量在10%~15%时,可降低原料成本,改善胶膜。
图2表3参1(刘家琏摘)7.化学纤维工业TQ340.6200610287含氯化钠的聚乙烯醇静电纺丝研究刊/薛华育,刘芸(苏州大学)!合成技术及应用.-2006,21(1).-12~14研究了不同聚合度聚乙烯醇与少量氯化钠盐混合物水溶液的静电纺丝,并与单纯聚乙烯醇水溶液的静电纺丝进行了对比。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纤维的形态、直径变化。
结果表明,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由于离子的作用可以使喷射流表面电荷密度增大,静电纺丝可得到比单纯聚乙烯醇更细的纳米纤维。
图4表5参7(王晓梅摘)TQ340.6200610288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方法的研究刊/傅宏俊,黄玉东(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化学与粘合.-2006,28(1).-1~4为改善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以表面氧化、表面接枝、偶联剂、表面涂层等方法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探讨了各种方法对非极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效果。
研究表明,纤维表面氧化处理后有利改善碳纤维/聚芳基乙炔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表面接枝及表面偶联剂处理在纤维表面引入可与基体树脂发生反应的基团,可达到非极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改性之目的。
极性的高碳酚醛树脂可更好地浸润氧化后的纤维表面,并与聚芳基乙炔树脂在结构上相似,作涂层处理纤维表面后可明显提高材料的界面性能。
图3表3参9(沈鸿君摘)TQ340.64200610289聚(丙交酯CO乙交酯)/磷酸三钙复合物的电纺研究刊/吴殊斌,姚琛(东南大学化工系)!高分子学报.-2006,(1).-11~15对生物可吸收聚(丙交酯CO乙交酯)与磷酸三钙( TCP)复合物体系进行了电纺。
研究了PLG A的溶度,TCP 与PL GA比例,加料速度,电压,喷头与接收体之间的距离等因素对电纺过程的影响,制备出纳米纤维膜,并用扫描电镜(SE M)等对纤维膜进行表征。
图8表1参13(董丽英摘)TQ340.64200610290静电纺丝工艺参数对丝束/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形貌及直径的影响刊/常丽娜,张幼珠(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合成纤维.-2006,35(2).-14~17以98%的甲酸为溶剂,不同质量分数的再生丝素溶液和3.5%的壳聚糖溶液,以质量比70:30共混静电纺丝。
2023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化学纤维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化学纤维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化学纤维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
本标准不适用于无机纤维工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66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4678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和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GB/T14680空气质量二硫化碳的测定二乙胺分光光度法GB/T15516空气质量甲醛的测定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Z/T300.86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第86部分:乙二醇HJ/T35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乙醛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3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丙烯腈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33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83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12HJ 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 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 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 73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 75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 801环境空气和废气酰胺类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法HJ 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 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076环境空气氨、甲胺、二甲胺和三甲胺的测定离子色谱法HJ 1077固定污染源废气油烟和油雾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HJ 1078固定污染源废气甲硫醇等8种含硫有机化合物的测定气袋采样-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法HJ 1093蓄热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1102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化学纤维制造业HJ 1131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 113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化学纤维制造业HJ 1153固定污染源废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154环境空气醛、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溶液吸收-高效液相色谱法HJ 1240固定污染源废气气态污染物(SO 2、NO、NO 2、CO、CO 2)的测定便携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HJ 1261固定污染源废气苯系物的测定气袋采样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 1262环境空气和废气臭气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HJ 200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 2026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2027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33/T 310003固定污染源废气现场监测技术规范DB33/T 310007设备泄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化学纤维工业
明 与聚 乙 烯醉共混后再 生丝 素纤维 的柔 韧 性有 一定 改善 丝电压有利 于改 善共混溶液的可纺性
, 。 ,
2
一
,
提 高纺 丝液 浓 度 以 及 纺 另外 加人丙三醉虽
。
用 国产设备生产 中强 含7 小 于
,
Χ 6Α 石
%
,
控制
切片可萃取物
,
一
+ #,
,
含 水率
%
+
仍
=
%
士
%
+
印 .,
>
采用 自紧密封 的
+ + + ’#
,
血 呵 吨. 的
戏
9
的 十八烷 基三 甲基 抓化 按与
,
图
%
表2 参
许 德联摘 .
酸的混合溶液 对 篆脱土进行复合有机化 改性处理 制得层间 距为
) 1
抖 耳
#
%
的新 型有机 蒙脱 土
+
。 ,
+
姗盯. 利 用聚 合物熔 融
,
,
大 豆 蛋 白盆合奸雄 中异 黄 % 含, 的检 侧 〔 . 张德 良 上 海 刊 市毛磨纺织科学技术 研究所 .
。
加人少量 的 变形温 度 表 参
%
可显 著提高 尼龙
吞; & & <
? 巧£ . 对 大豆蛋 白复合 纤维 中异 黄困含7
:
进行 了检
。
,
但缺 口
冲击强度和熔 体 流动指 数有所 下 降
图
#
结果表 明 异黄 酮主要 以褚昔 型结构存在 于 大 豆 蛋
化纤业“四纶”详解(PDF X页)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5年1- 10月份我国
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润率为 1 . 44%,国企为 - 4. 01%,非国企为 2. 29%, 规模以上腈纶上下游企业数量总共有31家,其中亏损
1- 10月份锦纶行业销售收入131. 29亿元,同比增
国企比非国企低6. 30个百分点。
企业 11家,亏损面为35. 48%。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 加 41. 34%;产销率为97. 22%;产成品周转率11. 58
纶短纤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强劲。
吨;出口3. 69 万吨,出口单价3184. 68 美元/ 吨;表 企业34 家,亏损面为24. 64%。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
从涤纶短纤的进出口单价看,10 月份进口单价 明我国粘胶纤维短纤进口多于出口,而长丝出口较多。 值(现价)142. 10亿元,同比增加44. 91%;实现销售
53. 25%,可见涤纶对整个化纤行业的影响仍然很大。 吨,显示中国粘胶纤维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强劲。
业造成了 拖累。
涤纶短纤新增资源强劲 1- 10月份涤纶短纤产量为391. 97万吨,同比增加
进出口相对平稳 从 我国粘 胶纤 维不同 品种的 进出 口情况 看,2005
锦纶
12. 59%;1- 10 月份进口涤纶短纤 29. 88 万吨,出口 年1- 10月份短纤进口4. 13万吨,进口单价1830. 24美
1- 10月粘胶行业销售收入202. 42亿元,同比增加 维短纤进口多于出口,而长丝进口更多。
从生产企业看,产量最大的公司是仪征化纤,1- 25. 87%,产销率为96. 60%;产成品周转率 10. 10次,
产量分布集中
10月份产量55. 83万吨;其次是浙江桐昆,产量44. 23 低于上年同期10. 80次;利润总额10. 12亿元,同比减
化学纤维工业
燃油胶管刊/王福坤(上海轮胎橡胶集团公司)世界橡胶工业.-2006,33(2).-32~36!!汽车用的排气胶管、汽化胶管和输油胶管等燃料输送胶管是由丁腈橡胶(N BR)和聚氯乙烯(PVC)的并用胶作为主要成分,N BR PVC并用胶通过挤出成型、制成未硫化胶管,并套在固定形状的管芯上经过直接硫化制成的。
如果弯管成型时的曲率R过大或端品部扩张成型时的扩管过大,都会在胶管内壁或端口部产生龟裂等弊端。
文章介绍了能够抑制胶管内壁或端口部位发生龟裂的燃料胶管。
具制造原理是:燃油胶管至少有一层是用由特定的NBR与特定的PVC,按可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特殊的橡胶胶料。
图3表4参1(许德联摘)TQ336.41200611298 T型防脱滑胶圈的开发与应用刊/高强(马鞍山宏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特种橡胶制品.-2006,27(2).-44~46!!T型插入式防脱滑橡胶圈是防止球墨铸铁管滑脱的新产品。
介绍了T型插入式橡胶密封圈的生产工艺、使用范围、防脱长度的计算和防脱密封圈的使用方法。
图3表3参5(董丽英摘)7.化学纤维工业TQ340.64200611299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的研制及其应用刊/刘燕,唐泓(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6,29(1).-35~37!!以脂肪醇和环氧乙烷为原料,五氧化二磷为酯化剂,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合成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对其合成工艺及其复配油剂在腈纶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环氧乙烷与脂肪醇的摩尔比为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3.8,五氧化二磷投料时间1.5h,酯化温度70#,酯化反应时间3.0h,三乙醇胺的加入量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的0.73~0.76倍。
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三乙醇胺盐为单体复配的油剂,其在腈纶中的应用情况与进口日本油剂相当。
图1表5参4(吴滚滚摘)TQ342.21200611300浅谈聚酯短纤维油剂的性能刊/孙玉,郑帼(天津工业大学)聚酯工业.-2006,19(1).-12~14!!论述了在聚酯短纤维加工过程中油剂所起的作用,并且从表面活性剂和界面化学理论上介绍了油剂的抗静电性、平滑性、集束性、润湿性、油膜强度、稳定性、耐热性的作用原理,为今后聚酯短纤维油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化学纤维的分类、性能与用途
化学纤维的分类、性能与用途化学纤维是我国的一项新兴工业,发展很快。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锦纶、涤纶、腈纶、维纶等合成纤维的品种和数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由于不少化学纤维分别具有棉、麻、丝、毛等天然纤维所没有腐蚀等,因此不仅为广大人民提供了大量优质耐穿的衣料,而且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国防尖端科学技术等领域中。
化学纤维是以天然植物纤维和在然气、煤、石油等作原料,资源丰富,生产效率高,发展前途大。
我国人口多,耕地面积少,但目前纺织原料!"#还来自家牧业。
为了大力发展化学纤维,增加纺织原料,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我国计划到$!%&年,化学纤维在纺织原料中的比重要达到’"#左右。
化学纤维是由各种不同的耗料,经过化学处理的机械加工方法制成的纺织纤维。
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化学纤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人造纤维,二是合成纤维。
一、人造纤维人造纤维根据它所用的原料和纤维所含的化学成分不同,可分为人造蛋白技纤维和天然纤维素纤维两类。
人造蛋白质纤维是用天然蛋白质作原料制成,因受原料的限制,没有发展前途。
天然纤维素纤维是利用不能作为直接纺织用的天然纤维素,如木材、棉杆、芦苇、甘蔗渣、棉短绒等,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方法制成的。
由于处理纤维的溶液和工艺方法不同,其产品有三醋酸纤维、醋酸纤维、粘胶纤维(简称粘纤)、铜氨纤维、高湿模量粘胶纤维(又称富强纤维,简称富纤)等。
年几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的粘纤和富纤两种。
粘纤:粘纤主要是用木材、芦苇、甘蔗渣等作原料制成,有长丝(人造丝)、毛型短纤维(人造毛)、棉型短纤维(人造棉)等品种,制造比较容易,产量较高,成本低廉,发展很快。
粘纤织物细洁柔软,透气性能良好,穿着舒适,着色容易,可以染成各种鲜艳的色泽,而且有很亮的光泽,可以纯纺或混纺制成各种衣料。
它的缺点是吸湿性大,下水后纤维膨胀,织品发硬,经不起猛力搓洗;缩水率大,洗涤后衣服容易变形。
化学纤维工业
& 巧
# + 一,
一
拉断伸长率 先增大 后减小
, ,
,
4 +
20 叭 州2 】 1 5
复合 材料邵 尔 9 型
,
均
可溶性碳 纳米管 与 0
1
& . 以& /
硬度和密度均增大 拉伸 强度 总体呈增 大趋势 拉断 伸长率 变化不 大 表面电阻率 明显减小
。
或
2 3 1
盆合 材料性 能的研 究 〔 〕 刊 )
。 ,
这 类阻 燃纤 维 耐沸 水处理 具有 膨 胀 型 特
, , 。
征 与环境兼 容 建议尽早 开发 实现 工 业化 生产 吴滚滚摘 #
护 %
表
参
,
参 & 王 晓梅摘 #
%
叼 & :
<?
尸 3
加( 以> 月
) 飞 汉合材料非等通 结晶行为的研究 刊〕潘 飞 庄毅
,
:
切叨 : , 压膜 法侧助纶纺 丝服液 的困体 含, 与 0
,
:印
,
而拉丝法测定分别 为 :
<
。 ,
&: +
,
%
:
& 7压 膜
合材 料的非等温结 晶行为 利用 不 同动力学模型 对其结晶过 程进 行处 理
Δ Χ场
。
法侧定的纺丝原液的
,
%
与粘度相对应 且 与粘度的对数线性 图
!
结果表 明 未处 理 的纳 米 ” 仇 提 高 了 班 了 的
7
Ε
关系 而拉丝法则没有
仿 # 一月
一
& 巧 /
化学纤维工业
中,橡胶相与塑料基体接触形成相界面,界面层结构主要有分离型界面、化学键合型相界面、物理吸附型相界面、互穿网络型相界面结构和相互扩散型相界面结构等。
不同界面结构其增韧效果不同。
图12(郑宁来摘)TQ 334.9200606287纳米SiO 2对无卤阻燃LLDPE/PDMS 交联共混体系性能的影响1刊2/何继辉,叶华,(华南理工大学)M 塑料工业.-2005,33(9).-25~29分别采用高乙烯基含量硅橡胶(PD MS)及其混炼胶(PD MS 2Si O 2)与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 LD PE)进行熔融共混,制备了两种热塑性交联共混物;通过添加阻燃母料(FM)分别制得阻燃交联共混物。
研究了纳米Si O 2对LLD PE/PD M S 和L LD PE/PD MS/FM 两种交联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燃烧残炭率和炭层结构形态对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纳米SiO 2对L LDPE/PD MS 交联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无改善效果,对L LD PE/PD MS/FM 阻燃交联共混体系具有一定的增韧作用;纳米SiO 2均降低两种交联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
材料燃烧残炭层结构形态对两种交联共混体系的阻燃性能都有重要影响,结果致密性和强度越高,其阻燃效果越好。
图9参11(郑宁来摘)7.化学纤维工业TQ 340.64200606288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级纤维的研究1刊2/马晓军(天津科技大学)M 天津化工.-2005,19(5).-16~18纳米纤维广泛用于服装、食品、能源、造纸、电子等领域。
介绍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溶液性质如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纺丝设备参数如毛细管中的流体静压、毛细管尖端的电位及尖端和收集装置之间的距离。
另外温度、湿度、纺丝室的气流速度等也有影响。
并总结了当前国内外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研究内容,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表1参13(张贤摘)TQ 341200606289Lyocell 纤维研究进展1刊2/胡智华,傅和青(茂名学院化工学院)M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05,34(3).-45~48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再生纤维素纤维)))Ly ocell 纤维的产品特性、优点,综述了Lyocell 纤维生产工艺、应用和研究进展,指出了Ly ocell 纤维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现代化工.-2004,24(6).-56~59 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热解条件对废弃轮胎热解产品产量的影响、热解的产物分析及其应用、废弃轮胎中硫的迁移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反应温度是轮胎热解的主要影响因素,热解后一般得到质量分数为10%~30%的气体、38%~55%的油相产物及37%~38%的固相产物,这些产物均具有较高的热值,可作为燃料。
此外,还可以分离回收液相中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化学物质。
参32(郭强摘)TQ 336.1200503301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分析〔刊〕/何燕,马连湘…(华中科技大学)∥橡胶工业.-2004,51(6).-366~368 用稳态法测量205/75R 15轮胎各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
试验结果表明,轮胎不同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在该试验所研究的20~80℃温度范围内,二者呈线性关系,另外,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
图2表1参6(赵玉中摘)TQ 336.41200503302耐混合有机溶剂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研制〔刊〕/李莉,张瑞造…(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橡胶工业.-2004,51(6).-358~359 探讨耐混合有机溶剂(环己酮/甲苯/丙酮混合液)低硬度白色印染胶辊的制品。
胶辊主体材料为EPD M,补强填充体系为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钛白粉(并用比30/15/10)并用体系,硫化体系为低硫高促体系,防老剂为防老剂RD 。
胶料在密炼机中混炼,胶辊在硫化罐中硫化。
产品具有色泽稳定,耐混合有机溶剂性能好、硬度低、弹性好及成本低等特点。
图1表2(赵玉中摘)T Q336.7200503303彩电显像管橡胶楔子的研制〔刊〕/林修勇(温州国工实业有限公司)∥橡胶工业.-2004,51(6).-352~354 介绍彩色显像管橡胶楔子的胶料配方设计和生产工艺。
试验结果表明,胶料用主体材料为甲基乙烯基硅橡胶,补强剂为沉淀法白炭黑、阻燃剂为氢氧化铝、硫化剂为双25的配合。
硫化采用高温二段硫化工艺制备的橡胶楔子具有绝缘、阻燃、耐热老化性能好和无污染的特点表3(赵玉中摘)T Q337200503304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的研究〔刊〕/耿继文(安徽中键塑胶公司)∥特种橡胶制品.-2004,25(3).-25~26 浸渍制品是胶乳制品的一个大类,手套是主要产品。
该文对用化学方法制备的天然胶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进行研究。
采用天然胶乳产品干胶含量60%的高氨天然胶乳。
制备方法为熟成胶乳※浸胶乳※预置※浸起皱剂※干燥※脱模※漂洗※硫化干燥※冷却※裁片。
其表面起皱的工艺因素有增稠剂和预干燥程度等。
采用矿物油+胶凝剂起皱体系可解决浸渍制品表面起皱难题。
表3(刘家琏摘)7.化学纤维工业TQ 340.1200503305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领域的应用〔刊〕/刘爱学,孟令辉…(哈尔滨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3~46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纤维制备、染色、改性以及回收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这些领域的特点和优势。
超临界二氧化碳用于合成纤维染色作用显著,技术成熟,应加强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图2表1参23(周卫东摘)TQ 340.472200503306涤纶短纤维油剂的润湿性研究〔刊〕/戴伊萍,杨毓莹…(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公司)∥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9~21 分析了涤纶短纤维生产中3种上油方式对油剂润湿性的要求以及影响油剂润湿性的主要因素。
结果表明:喷淋上油对油剂润湿性要求最高;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碳链越长,润湿性越差;聚氧乙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润湿性随环氧乙烷加成数的增加而降低,醇醚与酚醚的润湿性一致,而胺醚的润湿性则相对较低。
研制了适合喷淋上油的新型涤纶短纤维油剂,其表面张力小于43mN /m 。
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12200503307纺丝环境条件对尼龙66工业丝可纺性的影响〔刊〕康伟峰,刘伟军(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合成纤维工业,(3)6 分析了1400dtex /208f 尼龙66工业丝生产过程中纺丝环境条件对可纺性的影响。
试验表明,生产现场环境温湿度过高或过低,会导致生产废丝率上升。
较佳条件是:纺丝间温度23~25℃,卷绕间温度18~19℃;纺丝间湿度56%~60%,卷绕间湿度65%~66%。
(周卫东摘)T Q342.21200503308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结构性能研究(英文)〔刊〕/季平(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1~32 应用X -射线衍射、D SC 、声速取向等方法对高收缩聚酯纤维的升温收缩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高收缩聚酯纤维收缩过程的结构性能变化。
结果表明,高收缩聚酯纤维的热收缩可分为3个转变温度区间,当水温处于纤维的玻璃化转变区以下时,纤维几乎不收缩,在玻璃化转变区,非晶区分子链解取向,纤维在水中发生快速收缩;当温度继续上升,结晶度的变化限制了纤维的收缩。
图6(周卫东摘)T Q342.21200503309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刊〕/张秀芬(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涤纶一厂)∥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9~60 介绍用振动仪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及其不匀率。
通过振动法与烘箱法对比测试,证明振动法测试涤纶原丝线密度满足准确性要求;对振动法测试的线密度不匀率与通常测试的断面不匀率数据相关性检验,可证明其表征密度不匀率的有效性。
表参3(周卫东摘)—33—2005年第3期 中国石化文摘/.-200427.-12TQ 342.21200503310改善高粘聚酯流变性能的母粒研制〔刊〕/郭熙桃,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0~12 以特性粘数为0.9dL /g 的高粘度PET 切片作为母体树脂,加入适量润滑剂,经表面处理的超细无机粉体及其它助剂,通过熔融共混造粒的方法制备高粘度PET 切片纺丝用改性母粒。
经纺丝实验表明,添加该母粒5%时,高粘度聚酯的流动性和可纺性有明显改善,纺丝温度比未改性前降低10~20℃,所纺制聚酯单丝的力学性能可满足造纸网用单丝要求,且耐疲劳性大幅提高,使用寿命明显延长。
图1表4参6(周卫东摘)TQ 342.21200503311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的制备及应用〔刊〕/侯文生,魏丽乔…(太原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6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特性,将其作为抗菌剂载体,制成了一种载银锌双组分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研究了提高抗菌剂分散性的方法。
结果表明,使用振动磨加分散剂的方法进行分散,可以提高载银锌纳米二氧化硅抗菌剂在涤纶基体中的分散性;该抗菌剂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达96%以上,且抗菌涤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图2表2参4(周卫东摘)TQ 342.3200503312AN -VA -MAS 体系与AN -VA 体系两种腈纶生产情况的对比〔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安徽化工.-2004,30(3).-11~13 通过对聚合物和纤维的主要质量指标以及聚合釜生产能力变化的对比分析,说明了在腈纶生产中,用A N(丙烯腈)-VA (醋酸乙烯酯)-M AS(甲基丙烯磺酸钠)三元体系的聚合工艺优于AN -VA 的二元体系聚合工艺。
该工艺不仅纤维的上色率提高了,且纤维的质量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图6表4(郭强摘)TQ 342.31200503313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刊〕/王克荣(中石化安庆分公司生产部)∥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49~50 分析了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对聚丙烯腈纤维黄度的影响。
生产中发现,随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增加,纤维的黄度增大。
用回归分析法,得出描述丙烯腈中过氧化物含量与聚丙烯腈纤维黄度之间关系的一元一次线性回归方程。
图1表1参2(周卫东摘)TQ 342.34200503314黄豆蛋白改性腈纶的研制〔刊〕/张幼维,赵炯心…(东华大学纤维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7~9 用丙烯腈对黄豆蛋白进行疏水改性后,将其与聚丙烯腈共混纺丝,用常规腈纶的生产工艺纺制吸湿和吸水性良好的黄豆蛋白改性腈纶。
用黄豆蛋白质量分数为33%的改性黄豆蛋白与常规聚丙烯腈原液共混纺丝,当黄豆蛋白质量分数为10%时,获得的改性腈纶断裂强度2.75cN /dtex,断裂伸长率25.4%,回潮率1.7%,保水率8.3%。
图3表1参4(周卫东摘)T Q342.49200503315开纤处理对海岛纤维织物性能的影响〔刊〕/张黎(仪征化纤公司研究院)∥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53~54 对海岛织物进行开纤处理,讨论了开纤工艺的控制及开纤程度对织物染色性能、起绒加工以及手感方面的影响。
实践证明,碱浓度和处理时间是开纤工艺的关键,开纤不足或过度,均影响织物的性能。
较好的工艺条件是:氢氧化钠质量分数1%,85~90℃保温15min,升温至110℃作用30~45min 。
图2参1(周卫东摘)T Q342.62200503316超细负离子粉末在PP 中分散性的研究〔刊〕/蒋国治,张瑜…(东华大学纤维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22~24 用不同偶联剂表面处理环己烷负离子粉末溶胶,通过离心沉降的方法研究表面处理对负离子粉末表面性质的影响,并考察了聚丙烯/负离子粉末共混物的纺丝性能。
表明选择单烷氧型钛酸酯类偶联剂质量分数8%时,经过处理后负离子粉末与聚合物基体界面结合状况得到改善,微粒的分散性较好,表面处理效果最好。
纺丝时组件压力上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且纺丝状况比较稳定。
图4参2(周卫东摘)T Q342.62200503317不同粉体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刊〕/严玉蓉,赵耀明…(华南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16~18 在加速光老化实验条件下,研究超细二氧化钛、超细氧化锌、抗菌沸石(Z A )和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 A )对聚丙烯纤维光降解性能的影响。
研究发现:超细氧化锌对基体聚丙烯表现出明显的光屏蔽性能,超细二氧化钛表现出光催化活性,Z A 和EV A 仅作为光滑性填料存在。
纤维机械性能的变化可采用指数函数进行拟合。
拟合指数越大,材料的耐老化性能越好。
红外分析表明:光降解后纤维体系生成大量的羰基基团,并在红外1700~1800cm -1区域出现宽的吸收峰。
图3表2参7(周卫东摘)T Q342.73200503318PBO 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刊〕/张英东,王宣…(华南理工大学)∥合成纤维工业.-2004,27(3).-37~39 结合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 )纤维分子结构特点和表面特性,综述了PBO 纤维化学法、共聚改性、偶联剂处理、等离子处理、电晕处理和辐射处理等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