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常用规范
场地设计相关要求规范地整理

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基础、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2.2.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基础、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3.3.8条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5.2.1条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2.1的规定。
运动场设计规范

运动场设计规范运动场设计规范运动场是供人们进行各类体育运动和锻炼的场所,是体育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为了保障运动场的安全和环境质量,在运动场的设计和建设中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下面是运动场设计规范的内容。
1. 场地选择和规划:运动场应选择在平整、无积水、无污染、无辐射的地块上建设,距离交通要便利,周边环境要安静、舒适。
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功能需求,合理规划运动场的布局和建设面积。
2. 场地平整和排水:运动场地面应平整光滑,无坑洼、凹凸和明显高差,确保运动者的安全。
运动场地应配置适当的排水设施,保证场地在雨天能够迅速排水,防止积水影响运动。
3. 运动场地标志:运动场地标志应明显、清晰可见,包括场地名称、标志图案等,便于运动者和观众识别和导航。
4. 运动设施设置: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运动设施,如篮球架、足球门、网球场地等。
这些设施应稳固、耐用,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
5. 围墙和围网:运动场应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合适高度的围墙或者围网,以防止外界干扰和球类跑出场地。
围墙或者围网应牢固、安全,使用寿命长。
6. 照明设施:运动场应配置适量、亮度合适的照明设施,以确保运动者在夜间或者光线不足的情况下仍能进行运动活动。
照明设施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避免光照过强或者眩光对运动者的影响。
7. 座椅和观众席:如果运动场有观众席,应配置相应数量和类型的座椅,确保观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座椅应稳固、耐用,易于清洁和保养。
8. 遮阳设施:在运动场的周边设置适当的遮阳设施,以提供运动者和观众在阳光强烈时的遮阳休息场所。
9. 环境布置和绿化:在运动场的周边环境进行合理的布置和绿化,增加景观效果,并为运动者和观众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10. 安全设施和急救措施:运动场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设施,如警示标志、急救箱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人员和设备,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和救援。
运动场设计规范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运动者和观众的安全和舒适,提供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
【建筑】场地设计相关规范的整理

【关键字】建筑场地设计相关规范摘要道路红线对场地建筑的限制A.《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规定:4.2.1 建筑物及附属设施不得突出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建造,不得突出的建筑突出物为:——地下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结构挡土桩、档土墙、地下室、地下室底板及其根底、化粪池等;——地上建筑物及附属设施,包括门廊、连廊、阳台、室外楼梯、台阶、坡道、花池、围墙、平台、散水明沟、地下室进排风口、地下室出入口、集水井、采光井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的管线、隧道、天桥等市政公共设施外的其他设施。
4.2.2 经当地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允许突出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在有人行道的路面上空:1)2.50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凸窗、窗扇、窗罩、空调机位,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0.50m;2)2.50m以上允许突出活动遮阳,突出宽度不应大于人行道宽度减1m,并不应大于3m;3)3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应大于2m;4)5m以上允许突出雨篷、挑檐,突出的深度不宜大于3m;2 在无人行道的路面上空:4m以上允许突出建筑构件:窗罩,空调机位,突出深度不应大于0.50m。
B.《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3》规定:2.2.2 临街建筑物的台阶、平台、楼梯、窗井、地下建筑、建筑根底、围墙、工程地下管线及其他构筑物不允许突出道路红线。
2.2.3 地下建筑物距离用地红线应不小于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坪至地下建筑物底板)的0.7倍,不得小于5m。
消防间距控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规定:第甲、乙类厂房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宜小于50m。
注: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立的生活室与所属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00m。
第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第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高层建筑之间及高层建筑与其他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注:防火间距应接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的部分外缘算起。
标准足球场设计规范

标准足球场设计规范
足球场是足球比赛的场地,其设计规范直接关系到比赛的公平性和安全性。
标
准足球场的设计规范包括场地尺寸、场地材料、设施设置等多个方面,下面将逐一介绍。
首先,足球场的场地尺寸是设计的重点之一。
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标准足球
场的长度应为100米至110米,宽度应为64米至75米。
此外,场地两端应设置球门,球门的高度为2.44米,宽度为7.32米。
球门周围应设置禁区和罚球区,禁区
的尺寸为40米×16.5米,罚球区的尺寸为18.3米×40.3米。
这些尺寸的设计规范
是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其次,足球场的场地材料也是设计的重要方面。
场地的草皮应选择适合足球比
赛的人工草皮或天然草皮,草皮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球员的比赛体验和安全性。
此外,场地的边界线和中线应使用明显的颜色进行标注,以便于裁判员和球员们的辨识。
另外,足球场的设施设置也是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包括观众看台、更衣室、
媒体中心、医疗室等设施的设置应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以保障比赛的顺利进行和参与者的安全。
总的来说,标准足球场的设计规范涉及到场地尺寸、场地材料、设施设置等多
个方面,这些规范的制定是为了保证足球比赛的公平性、规范性和安全性。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规范要求,以确保足球场的设计符合标准,并为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室外篮球场设计规范

室外篮球场设计规范一、场地选址与规模1.应选择平整、干燥、无积水区域作为篮球场的选址区域。
2.篮球场应远离繁忙交通道路和噪音源,保证运动者的安全与舒适。
3.篮球场的大小为28米×15米,面积为420平方米。
二、场地平整与防滑1.篮球场地表应平整、硬化,并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以保证运动者的安全。
2.场地表面可采用乳胶漆、塑胶材料等,以提供足够的防滑性能。
三、场地标线与设施1.标线应明确、清晰可见,使用耐用且不易退色的材质,并按照国际篮联(FIBA)的要求进行标注。
2.根据国际标准,三分线距离篮板的距离为6.25米,罚球线距离篮板的距离为5.80米,而罚球线与横向线之间的距离为3.60米。
3.篮板应平整、耐用,并安装在标准的高度上(3.05米)。
4.篮筐应安全固定在篮板上,弹性韧性适中,以保证运动者在投篮时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四、灯光照明与围栏1.应安装适当的照明设施,以保证球场在夜间使用时的光亮度,确保运动者的安全和良好的视野。
2.围栏应围绕篮球场,以确保运动者的安全,并避免球外人员过度干扰。
五、观众席位与设置1.室外篮球场一般不设设施供观众使用,主要为用户提供运动的场地。
2.若有观众席位,应设置合适的座椅,并合理考虑观众视野和安全。
六、配套设施与环境1.篮球场周围应配备垃圾箱、休息区等设施,以满足用户基本需求。
2.应提供充足的绿化植被,在保证运动区域的基础上增加宜人的环境氛围。
七、安全与紧急设施1.篮球场应具备紧急疏散通道,以确保运动者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设计规范是室外篮球场建设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保障使用者安全并提供良好运动环境的基础。
只有在满足这些规范的前提下,才能使篮球运动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为用户提供舒适、安全的运动场地。
场地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应设有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80m。
高层建筑的内院或天井,当其短边长度超过24m时,宜设有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00m。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00m,消防车道上空4.00m以下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
15m;
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
主要出入口必须明显,并能引导旅客直接到达门厅。主要出入口应根据使用要求设置单车道或多车道,入口车道上方宜设雨棚。
应合理划分旅馆建筑的功能分区,组织各种出入口,使人流、货流、车流互不交叉。
在综合性建筑中,旅馆部分应有单独分区,并有独立的出入口;对外营业的商店、餐厅等不应影响旅馆本身的使用功能。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托儿所、幼儿园及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应独立建造。当必须设置在其他建筑内时,宜设置独立的出入口。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其宽度不应小于3.00m。
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穿过高层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0m
体育场设计规范

体育场设计规范体育场设计规范是指对体育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些体育场设计规范。
一、场地选址规范1. 体育场选址应避免污染源和噪声源的影响,且周围环境应相对安静。
2. 选址应具备良好的地形条件和排水条件,地质条件稳定,土壤适宜。
二、场地布局规范1. 按照体育活动的需要,合理设置主场、训练场、功能场馆等区域。
2. 各功能区域之间应相对独立,设置适当的绿化带和交通道路。
三、场馆建设规范1. 场馆建筑应符合消防安全规范,设置充足的灭火设备和疏散通道。
2. 坐席布局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保证观众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3. 场馆应设置适量的洗手间和饮水设施,提供基本的卫生和便利条件。
四、场地标识规范1. 设置统一的场地标识和指示标志,便于观众和运动员的识别和定位。
2. 标识和标志应具有明确的表达方式和易于理解的符号,避免造成误导或混淆。
五、电气设备规范1. 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安全规范,保证正常运行和使用。
2. 电气线路应合理铺设,布线规范,避免线路交叉和过度走线。
六、照明设备规范1. 照明设备应能提供足够的照明强度,保证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和视觉效果。
2. 照明设备应具备防水、防雷击、防腐蚀等功能,以确保设备的长期可靠性。
七、音响设备规范1. 音响设备应能提供清晰、准确的音响效果,满足现场观众的听觉需求。
2. 音响设备应设置合理,方便调音和维护,避免对场地整体设计造成干扰。
八、绿化景观规范1. 周边绿化应根据场地的特点和设计需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和植被配置。
2. 绿化景观应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环境效益,为观众提供良好的视觉享受。
以上是体育场设计规范的一些内容。
通过严格遵守这些规范,可以确保体育场的功能完善、使用安全,并提升观众的体验和满意度。
同时,合理的设计规范也可以对场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室外网球场设计规范

室外网球场设计规范一、场地规模和尺寸要求1.网球场官方比赛标准尺寸为长23.77米,宽8.23米。
场地四周应有围栏或墙壁,其高度应为3.05米至4.00米。
2.网球场的场地面应为均匀平整的硬地或草地。
硬地场地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力和抗滑性。
草地场地应保持平整、整洁和有足够的弹性。
二、场地布局和设施1.网球场应设置合适的入口和出口,方便观众进出。
2.网球场应设有电子计分牌和计时器,方便比赛计分和计时。
3.网球场应设有观众席位,以方便观众观赛。
4.网球场应设置充足的照明设备,以满足夜间比赛的需要。
5.网球场周边应设有足够大小的更衣室、卫生间和淋浴间,以供运动员和观众使用。
6.网球场应设有足够大小的储物柜,供运动员存放装备和个人物品。
7.网球场周围的绿化带和观景台/休息区应保持整洁并具有美观的景观。
三、场地设施和器材1.网球场应设有标准网球场杆和网,网高应为1.07米。
2.网球场应设有合适的供运动员和观众使用的水源设备,以供饮水和清洗使用。
3.网球场应设置供运动员和观众使用的座位设施,并确保其数量足够。
4.网球场应设有足够数量的球拍和球,以供比赛和训练使用。
5.网球场应设置用于收纳球拍、球和其他装备的存储架或柜子。
四、安全规定1.网球场的围栏或墙壁应经过合理的加固和防护,以确保球员和观众的安全。
2.网球场应设有合适的急救设备和医疗服务,以便及时处理比赛中的意外伤害情况。
3.网球场应设有合适的消防设备和设施,以防范火灾。
4.网球场应及时处理场地表面出现的积水、裂缝、凹陷等情况,以保障运动员比赛的安全性。
五、环境保护1.网球场应符合当地环境保护法规,合理使用和管理水资源。
2.网球场设施的建造和维护工程应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水土流失和噪音污染。
3.网球场应合理规划绿化带和植被,以减少土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总结:室外网球场设计规范主要包括场地规模和尺寸要求、场地布局和设施、场地设施和器材、安全规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场地设计常用规范

场地设计常用规范(总2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场地设计规范

场地设计规范场地设计规范是指在进行场地设计时应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通过规范场地设计,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安全性和舒适性,保证场地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下面是关于场地设计规范的一些内容,供参考。
一、场地规划1. 合理规划场地功能区域,明确划分不同用途的区域,避免功能重叠和冲突。
2. 考虑场地的交通组织,确保人流、车流和物流的顺畅,减少拥堵和危险情况。
3. 考虑场地的整体布局,保证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连贯性和流线性,方便人员和物品的流动。
二、场地安全1. 确保场地的适应能力,考虑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需求,合理设置通道和紧急出口,保证人员疏散的顺畅。
2. 针对不同场地的特点和功能,设置适当的安全设备,如防火设施、监控系统等,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 根据场地的使用情况,做好场地的维护和检修,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三、场地环境1. 根据场地的功能和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确保场地的舒适度和环保性。
2. 考虑场地的自然环境,合理利用自然光、自然风和自然绿化,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3. 在场地设计中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供良好的景观、休息和活动空间,增加人们的互动和交流。
四、场地设施1. 根据场地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设施和设备,方便使用者的工作和活动。
2. 考虑场地使用者的需求,设置适当的休息设施,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社交空间。
3. 在场地设计中考虑通风、采光、隔音等因素,确保场地内部环境的舒适度。
五、场地维护1. 做好场地的日常维护工作,保持场地的整洁、有序和安全。
2. 定期检查和保养场地设施,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和设施。
3. 做好场地环境的保养工作,如清洁、绿化、除虫等,保证场地的舒适性和美观性。
综上所述,合理规划、安全性、环境舒适、设施完善和维护工作是场地设计规范的重要内容。
只有合理遵守这些规范和标准,才能确保场地的功能和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的场地环境。
场地设计常用要求规范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和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和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和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和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 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规范

儿童游戏场地设计规范篇一: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景观设计原则居住区儿童游戏场景观设计原则(1)生态设计原则户外空间环境,首先让儿童接触自然,亲近自然。
设计时应将功用融于自然风景中,将自然当成社会的重要分子。
通过接触泥土、沙、岩石、树木、花草、鱼虫等活动,达到使儿童认识自然的意图。
其次要尽可能提高绿视率,注意植物景观的层次。
植物选择配置,应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
为了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须运用和创造植物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
(2)综合性原则儿童游戏场环境不能简单地被看作是运动的场地,而应是综合性的,在其组成结构、功能作用上应考虑周全。
一方面,它是儿童游玩交流的场所,同时又是住区景观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还是类似自然而丰富的生境,是动植物的家园。
因此,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游戏、运动、休息、交往、学习、文化等功能。
(3)无障碍设计原则设计时应首先注意有适宜于儿童的尺度,根据儿童活动场地的性质确定景物、器械的比例和尺度。
同时,应注意为残疾儿童考虑,来设计适合他们游玩的空间环境,方便其出入并尽可能到达每一个地方,给予他们应有的关爱。
(4)安全原则儿童游戏活动场所的安全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活动场地及周围环境应是安全、舒适的,如道路、铺地、水体、山石小品及植物等应是安全的;其次活动场内的游戏项目应适合于儿童的年龄特征,有危险性的活动应提醒大人陪同和保护;再次活动场内的设施应选择符合有关安全标准的器具。
篇二:幼儿园场地设计规范山东省农村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2010年7月一、总则二、设置与规划(一)设置与规模(二)规划设计三、建设标准(一)建设用地标准(二)园舍建筑组成(三)园舍用房面积(四)园舍建筑标准四、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一)总体要求(二)教育活动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三)办公及生活设施设备配备标准五、教职工配备标准六、经费保障附件:1.幼儿园园舍建设有关标准要求2.山东省农村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录3.山东省农村幼儿园办公设备配备基本标准一、总则(一)为全面提高全省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积极改善办园条件,满足农村学龄前儿童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及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依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特制定本标准。
室内篮球场设计规范

室内篮球场设计规范1.尺寸和布局:-标准室内篮球场长度为半场50米,宽度为28米,这个尺寸可以容纳标准篮球比赛。
-篮筐的高度应为3.05米,篮框的直径为0.45米。
-场地上应有标有限制区、三分线、罚球线等必要标记。
2.场地材料:-场地地板应选择耐磨损、耐冲击和吸震的材料,以减轻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场地应具有较好的反弹性和防滑性能,以确保球的弹跳和运动员的动作能够得到良好的支持。
3.照明:-篮球场应提供足够的照明,以确保运动员和裁判员能够准确看清球场上的活动。
-最好使用均匀的照明设计,避免出现强烈的光线反射或阴影,影响比赛的公正性。
4.观众席位:-观众席位应安排在场地四周,以确保观众能够全面地观看比赛。
-座位的设计应考虑到观众的舒适度和视野,同时提供足够的通道以方便观众进出。
5.更衣室和洗漱设施:-篮球场应配备适当数量的更衣室和洗漱设施,以满足参赛队伍和官员的需要。
-设施应保持干净整洁,并提供适当的私密性和储物空间。
6.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篮球场应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以确保运动员能够得到足够的新鲜空气。
-应提供适当的通风和空调系统,以确保场内空气质量合格。
7.紧急安全设施:-篮球场应配备紧急安全设施,如灭火器、紧急出口和应急照明,以应对突发情况。
-设计应考虑到队伍和观众的疏散,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安全迅速地离开场地。
8.声学设计:-篮球场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以确保比赛和训练活动能够在适当的环境下进行。
-合适的隔音设计和吸音材料应用可以减少噪音的传播和反射。
总而言之,室内篮球场设计规范应考虑到安全、舒适、功能性和实用性的要求。
以上规范可以作为设计人员和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的参考,以确保设计出高质量的室内篮球场。
场地设计规范室外台阶中间栏杆

场地设计规范室外台阶中间栏杆篇一:民用建筑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1]设计中台阶、坡道和栏杆设计的规定(一)台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公共建筑室内外台阶踏步宽度不宜小于0.3m,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5m,并不宜小于0.1m,踏步应防滑。
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少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2、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70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
(二)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2、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缓冲空间而定;3、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4、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5、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三)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2、临空高度在24m以下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m,临空高度在24m及24m以上(包括中高层住宅)时,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10m;注;栏杆高度应从楼地面或屋面至栏杆扶手顶面垂直高度计算,如低部有宽度大于或等于0.22m,且高度低于或等于0.45m的可踏部位,应从可踏部位顶面起计算。
3、栏杆离楼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宜留空;4、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少年儿童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5、娱乐建筑、商业服务建筑、体育建筑、园林景观建筑等允许少年儿童进入活动的场所,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也不应大于0.11m。
二、民用建筑设计楼梯设计的规范(一)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二)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标准足球场设计规范

标准足球场设计标准标准足球场设计标准尺寸1.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边线的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
长度:最短90米(100码) 最长120米(130码)宽度:最短45米(50码) 最长90米(100码)2.国际比赛标准长度:最短100米(110码) 最长110米(120码)宽度:最短64米(70码) 最长75米(80码)赛场尺寸:比赛场地必须是长方形,边线的长度必须长于球门线的长度。
长度90-120米〔100-130码〕,宽度45-90米〔50—-00码〕。
国际比赛:长度100-110米〔110--10码〕,宽度64-75米〔70-80码〕世界杯决赛阶段:长度105米〔约115码〕,宽度68米〔约74码〕。
场地标记1.比赛场地是用线来标明的,这些线作为场内各个地域的边界线应包含在各个地域之内。
2.两条较长的边界线叫边线,两条较短的线叫端线(球门线),场地中间横穿球场的叫中线。
3.全部线的宽度不超过12厘米(5英寸)。
4.比赛场地被中线划分为两个半场。
5.在场地中线的中点处做一个中心标记,以距中心标记9.15米(10码)为半径画一个圆圈。
6.球场内各地域的面积包含画线局部,也就是说是各地域的长度与宽度是以画线的外侧为准球门区球门区在场地的两端,规定如下:球门必须放置在每条球门线的中央。
它们由两根距角旗杆等距离的垂直的柱子和连接其顶部的水平横梁组成。
两根柱子之间的距离是7.32米〔8码〕,从横梁的下沿至地面的距离是2.44米〔8英尺〕。
两根球门柱和横梁具有不超过12厘米〔5英寸〕的相同的宽度和厚度。
球门线与球门柱和横梁的宽度是相同的。
球门网可以系在球门及球门后面的地上,并要适当撑起以不影响守门员。
球门柱和横梁必须是白色的。
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5.5米(6码)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线的线。
这些线伸向足球比赛场地内5.5米(6码),与一条平行于球门线的线相连接。
由这些线和球门线组成的地域范围是球门区。
足球球门网眼儿,依据制作工艺和材料的不同,11人制标准足球应该是1278到1864个,5人制足球应该是639到932个罚球区罚球区在场地的两端,规定如下:从距每个球门柱内侧16.5米(18码)处,画两条垂直于球门线的线。
如何做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规范

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规范一、前言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它决定了建筑物的布局、形态和风格,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舒适性和美观性。
因此,设计规范对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
本文旨在总结和规范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和原则,以便各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能够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和效果,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和功能。
二、场地与建筑方案设计规范1、场地选址和规划(1)场地选址:建筑物的选址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交通便利性、周边环境、用地规划等因素,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良好、阳光充足、风景优美的场地。
(2)场地规划:建筑物的规划应均衡利用场地空间,合理布局建筑体量、道路、停车场、绿化等元素,确保场地功能的完整性和协调性。
2、建筑形态和风格(1)建筑形态:建筑物的形态应符合建筑功能、使用要求和设计理念,体现建筑师对建筑物的理解和表达,不宜简单模仿或刻意追求个性。
(2)建筑风格:建筑物的风格应与周边环境和文化传统相协调,突出建筑物的主题和氛围,体现建筑物的历史性和地域性。
3、建筑功能和使用性(1)建筑功能:建筑物的功能应符合使用要求和功能需求,合理布局各功能区域,确保功能之间的连贯性和便利性。
(2)建筑使用性:建筑物的使用性应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舒适度,合理设置通风、采光、隔音等设施,提高建筑物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4、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1)建筑材料:建筑物的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具有优良的性能和美观的外观,不应使用劣质或劣质材料。
(2)施工工艺:建筑物的施工工艺应科学合理,按照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5、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1)节能环保:建筑物的设计应遵循节能环保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和节能性。
(2)可持续发展:建筑物的设计应考虑到未来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环境,具有可塑性和可持续性,为未来的更新和改造留下充分的空间和可能。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

有关场地设计的规范条(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和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第2.1.6条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 :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第3.2.1条基地内通路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
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
二、通路的间距不宜大于160m。
三、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2m×12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应小于15m×15m。
第3.2.2条通路宽度一、考虑机动车与自行车共用的通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路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m。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远离污染源一、功能分区明确,合理组织人流与车辆交通路线,对喧闹与安静的用房应有合理的分区与适当的分隔;二、基地按使用需要,至少应设两个出入口。
当主要出入口紧临主要交通干道时,应按规划部门要求留出缓冲距离;当文化馆基地距医院、住宅及托幼等建筑较近时,馆内噪声较大的观演厅、排练室、游艺室等,应布置在离开上述建筑一定距离的适当位置,并采取必要的防止干扰措施三、舞厅应具有单独开放的条件及直接对外的出入口。
第3.3.1条学习辅导部分由综合排练室、普通教室、大教室及美术书法教室等组成。
其位置除综合排练室外,均应布置在馆内安静区。
七、综合排练室的主要出入口宜设隔声门。
一、美术书法教室宜为北向侧窗或天窗采光第3.1.3条文化馆设置儿童、老年人专用的活动房间时,应布置在当地最佳朝向与出入安全、方便的地方,并分别设有适于儿童与老年人使用的卫生间。
第4.0.7条展览厅、舞厅、大游艺室的主要出入口宽度不应小于1.50m。
第4.0.8条文化馆屋顶作为屋顶花园或室外活动场所时,其护栏高度不应低于1.20m。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第2.1.3条大中型商店建筑应有不少于两个面的出入口与城市道路相邻接;或基地应有不小于1/4的周边总长度与建筑物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与一边城市道路相邻接。
第2.1.4条大中型商店基地内,在建筑物背面或侧面,应设置净宽度不小于4m 的运输道路。
基地内消防车道也可与运输道路结合设置。
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与辅助三部分。
三、供轮椅使用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两侧应设高度为0.65m的扶手,当其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与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 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第3.1.1条设计视点应取画面下缘中点。
池座第一排观众地面至设计视点的高差不应小于1.50m及不大于2.50m。
第3.1.3条最大视距尚宜控制在36m以内,最大值不应大于40m。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四、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第2.3.3条风雨操场应离开教学区、靠近室外运动场地布置。
第2.3.4条音乐教室、琴房、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
三、两排教室的长边相对时,其间距不应小于25m。
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地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第3.1.2条教学用房的平面,宜布置成外廊或单内廊的形式。
第4.1.2条广播室的窗宜面向操场布置。
第4.1.3条保健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保健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三、保健室应设洗手盆、水池与电源插座第6.2.1条教学楼走道的净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学用房:内廊不应小于2100mm;外廊不应小于1800mm。
二、行政及教师办公用房不应小于1500mm。
第6.2.3条外廊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低于1100mm。
第3.3.7条化学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实验室宜设在一层;其窗不宜为西向或西南向布置。
第3.3.8条物理实验室宜设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10条生物实验室宜设准备室、标本室、仪器室、模型室、实验员室等附属用房。
第3.3.11条生物实验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实验室的窗宜为南向或东南向布置。
二、实验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室外阳台与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七、生物标本室宜为北向布置,第3.4.2条自然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四、教室的向阳面宜设置宽度不小于350mm的室内窗台。
六、教具仪器室应设门与教室相通。
第3.4.6条美术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美术教室宜设北向采光,或设顶部采光。
三、教具贮存室宜与美术教室相通。
四、教室四角应各设一组电源插座,室内应设窗帘盒、银幕挂钩、挂镜线与水池。
第3.8.2条微型电子计算机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的平面宜布置为独立的教学单元。
二、微机操作台宜采用平行于教室前墙或沿墙周边布置。
三、微机操作台前后排之间净距离与纵向走道的净距离均不应小于700mm。
第3.9.3条合班教室的地面,容纳两个班的可做平地面;超过两个班的应做坡地面或阶梯形地面。
第3.9.4条合班教室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教室第一排课桌前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2500mm;教室最后一排课桌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8000mm。
第3.9.5条在计算坡地面或阶梯地面的视线升高值时,设计视点应定在黑板底边;隔排视线升高低宜为120mm;前后排座位宜错位布置第3、9、6条当教室设置普通电影放映室时,放映孔底面的标高与最后排座位的地面标高的高差不宜小于1800mm;最后排地面与顶棚或结构突出物的距离不应小于2200mm。
第3.9.7条放映白昼电影的合班教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放映室的净宽度宜为教室长度的1/4~1/2。
第3.10.3条体育器材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体育器材室宜靠近运动场,并宜与体育教师办公室与体育教师更衣室相邻布置。
二、体育器材室应设借物窗口与易于搬运运动器械的出入口。
第3.11.2条阅览室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阅览室应设于环境安静并与教学用房联系方便的位置。
二、教师阅览室与学生阅览室应分开设置。
第4.2.3条教职工厕所应与学生厕所分设。
当学校运动场中心,距教学楼内最近厕所超过90m时,可设室外厕所,其面积宜按学生总人数的15%计算。
二、教室、实验室靠外廊、单内廊一侧应设窗6.3.5 室内楼梯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900mm。
室外楼梯及水平栏杆(或栏板)的高度不应小于1100mm。
<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第2.2.3条托儿所、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
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m2。
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二、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m2)=180+20(N-1)第2.2.4条托儿所、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
第3.2.2条寄宿制幼儿园的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贮藏室应设计成每班独立使用的生活单元。
第3.2.3条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其进深不宜超过6.60m。
楼层活动室宜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但不应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
第3.2.4条幼儿卫生间应满足下列规定:一、卫生间应临近活动室与寝室,厕所与盥洗应分间或分隔,并应有直接的自然通风。
二、盥洗池的高度为0、50~0.55m,宽度为0、40~0.45m,水龙头的间距为0、35~0.4m。
三、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均应有1.2m高的架空隔板,并加设幼儿扶手。
每个厕位的平面尺寸为0.80m×.070m,沟槽式的槽宽为0、16~0.18m,坐式便器高度为0、25~0.30m。
第3.2.7条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与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
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第3.6.4条在幼儿安全疏散与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有台阶。
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第3.6.5条楼梯、扶手、栏杆与踏步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楼梯除设成人扶手外,并应在靠墙一侧设幼儿扶手,其高度不应大于0.60m。
二、楼梯栏杆垂直线饰间的净距不应大于0.11m。
三、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应大于0.15m,宽度不应小于0.26m。
第3.7.4条阳台、屋顶平台的护栏净高不应小于1.20m,内侧不应设有支撑。
护栏宜采用垂直线饰,其净空距离不应大于0.11m。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汽车库、修车库的耐火等级应分为三级, 地下汽车库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车库之间以及车库与除甲类物品库房外的其她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所有建筑物(一、二级)=10汽车库,修车库(一、二级)-所有建筑物(三级)=12停车场-所有建筑物(一、二级)=6停车场-所有建筑物(三级)=8*高层汽车库与其她建筑物之间,汽车库,修车库与高层工业、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规定值增加3m汽车库不应与甲、乙类生产厂房、库房以及托儿所、幼儿园、养老院组合建造;当病房楼与汽车库有完全的防火分隔时,病房楼的地下可设置汽车库。
为车库服务的下列附属建筑,可与汽车库、修车库贴邻建造,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并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6.0.9 汽车疏散坡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宜小于7m。
6.0.10 两汽车疏散出口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10m;两个汽车坡道毗邻设置时应采用防火隔墙隔开。
6.0.11 停车场的汽车疏散出口不应少于两个。
停车数量不超过50辆的停车场可设一个疏散出口。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连接,否则应设通路与道路红线相连接。
基地如有滑坡、洪水淹没或海潮侵袭可能时,应有安全防护措施建筑物与相邻基地边界线之间应按建筑防火与消防等要求留出空地或通路。
建筑物高度不应影响邻地建筑物的最低日照要求。
第2.1.5条基地通路出口位置车流量较多的基地(包括出租汽车站、车场等)、其通路连接城市道路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一、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m;二、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与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三、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四、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五、当基地通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第2.1.6条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中心、会堂、博览建筑、商业中心等人员密集建筑的基地,一、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二、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三、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包括以通路连接的)出口;四、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要干道的交叉口;五、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四、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与强度,应在建筑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与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或减少环境噪声第3.2.1条基地内通路一、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