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本单元的主题
——秋天的美景。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描述秋天的景色和
感受。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会秋天的美丽和丰富,培养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的情感。

二、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古诗三首》、《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三首》包括《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三首古诗,《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和《秋天的雨》是散文,《听听,秋的声音》是一首现代诗歌。

这些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了秋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秋天的美景和特点。

2.难点:《古诗三首》中的诗意和意境,以及不同作者对秋天的不同感受和表达
方式。

四、教学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需XX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古诗三首》2课时
2.《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2课时
3.《秋天的雨》2课时
4.《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
5.单元复习与测试1课时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秋天景色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采用朗读、小组讨论、个人思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和思维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提高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计划吧。

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元教案模板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会认“洼”、“咫”、“拯”,会写12个生字。

能理解“浅水洼”、“近在咫尺”、“注视”、“拯救”、“在乎”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

3、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这个问题。

教学难点:在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小男孩珍爱生命,不轻言放弃的品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关于与“非典”搏斗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听鱼说话》这篇课文,大家还记得那个有趣的故事吗?(琼儿为了救小鱼,假装听懂鱼儿说话。

)2、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救鱼”的故事,大家一起来学习第3课《这条小鱼在乎》吧!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生字新词字音读准,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同桌一起读课文,互相纠正读音。

4、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齐读、指名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方式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

5、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并对同学提出诚恳的建议。

6、通过读课文,大家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疑问呢?(疏通归纳:小男孩知道小鱼很多,救不过来,为什么还要一条一条地救呢?) 师:大家所提出的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关键所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三、学习课文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将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多读几遍。

2、交流A、“被困的小鱼有几百条,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尽,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死去。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一块奶酪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一块奶酪 优质版教案

课题11*一块奶酪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明白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结合课文内容,能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本课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略读课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略读方法的又一个很好的文本。

学习本课,可以运用“粗知文章大意”的方法,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里的揣摩,体会人物当时的想法,把握人物形象。

感受课文写作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奠定基础。

关注题目:“一块奶酪”是文章的主线,是引起阅读兴趣的焦点。

关注结构:课文结构清晰,围绕“一块奶酪”这个主线,按故事发展的顺序介绍了蚂蚁队长在面对美食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严于律己、同情弱小的道理,带给学生以思考。

◇第一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宣布搬运纪律。

◇第二部分(4-12自然段):讲述了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矛盾心理,最终战胜自己,遵守规定,命令最小的蚂蚁吃了奶酪渣。

◇第三部分(13自然段):讲述了大家看到蚂蚁队长的做法后干劲更足。

关注细节描写:文章情节生动有趣,具有悬念。

最大的看点就是第二部分对蚂蚁队长矛盾心理的刻画,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让一个严于律己、爱护弱小的人物形象树立起来。

伟大的形象下,同样是真实的、有复杂情感的人物。

这样的描写,读者会有很强的代入感。

【教学目标】1.认识“酪、宣、诱”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处”。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重点】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前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猜谜语,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3)猜谜语:忙碌小兵丁,工事勤又精,力气何其大,合作又热诚。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整体设计

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整体设计

单元主备人: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语言运用: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③思维能力:了解作者采用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④审美创造: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能和同学交流印象深刻的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语言运用:认识“旧、饿”等11个生字,读准“挣、几”等4个多音字,会写“柴、旧”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③思维能力:了解作者采用的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受童话的语言美、思想美、意境美。

④审美创造: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激发学生对当时社会中穷苦孩子的同情,从而珍惜身边的美好生活。

1.核心素养目标: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自主读文、拓展想象等过程,感悟它享受生命中每一段历程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语言运用:认识“缩、努”等8个生字。

默读课文,能说出主人公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③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感受童话的特点,体会童话揭示的道理。

④审美创造: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思政元素:体会树克服困难努力成长的快乐和为人们服务的快乐。

检查签字 备课组 教研组 教研室 1.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通过抓住重点语句,帮助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②语言运用:.认识本课9个生字,认读“诱人”、“恼火”、“犹豫”等词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集体备课【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写作技巧的培养和练习。

词汇和语法的巩固和扩展。

听力材料的理解和口语表达练习。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实例理解课文内容。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课文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材料,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

使用教学挂图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及时纠正错误和解决问题。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解析重点和难点。

第三步:进行写作练习,指导学生写作技巧。

第四步: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第五步:总结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2 教学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材料5.1 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音频和视频材料,增加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练习机会。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 优质版教案

课题习作:我来编童话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童话世界的有趣和美好。

语言运用: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思维能力: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审美创造:学会观察课文插图,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课前解析】本单元习作要求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编童话,写童话。

这个习作内容与本单元课文联系紧密,体现了阅读与习作之间的相辅相成。

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了编童话的习作任务,并呈现了“国王、黄昏、厨房”等3组词语,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

其中,角色的词语指向人、动物、植物,符合童话故事万物都可以像人一样活动和思考的特点;时间的词语指向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某一天、某个季节,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多样的可能;地点的词语指向家里、公共场所、大自然,提示学生故事发生的地点也可以放开来想象。

此外,教材提供的这些词语也可以自由交叉组合,形成多样的故事情境,如“啄木鸟、星期天、厨房”。

这样编排,是为了尽可能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素材,便于学生展开想象,打开编童话的思路,产生习作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以3个问题提出了本次习作要求。

第一个问题针对故事角色的选择,提示学生可以从上面任选一个或几个角色,也可以添加自己喜欢的其他角色,给出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第二、三个问题提示学生要进一步明确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故事中的角色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3个角度的提问,旨在帮助学生展开更丰富的想象。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了自读修改和给故事加题目的要求。

本次习作的自读修改,重在落实语文园地中提出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的要求,让学生实践“改正、增补、删除”3种修改符号的运用。

给故事加题目,是本套教材第一次提出的习作要求,为学生从段的练习走向篇章的练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1.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2.能尝试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自主修改习作,初步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

能给习作加题目。

【教学重点】能借助教材提示的内容,发挥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教材分析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主题是“我来编童话”,这一单元的课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都是经典的童话作品。

通过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童话的特点,如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蕴含的道理等。

本次习作在此基础上,旨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动手编写童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编写童话的过程中感受童话的魅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学情分析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童话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之前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中也接触过不少童话作品,对童话的基本形式和一些常见元素有了一定的认知。

然而,他们在编写童话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想象不够丰富,情节较为单一,往往局限于简单的故事框架;二是在刻画人物形象方面不够细致,人物特点不够鲜明;三是语言表达相对稚嫩,不能很好地运用一些生动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式来使故事更具吸引力。

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童话的特点,包括丰富的想象、拟人化的手法、生动的情节等。

学会选择合适的角色,如动物、植物、物品等,并能赋予它们鲜明的性格特点。

能够运用恰当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顺序编写一个完整的童话,字数在300字左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回顾读过的童话,分析其特点,总结编写童话的方法。

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拓展思维,丰富故事内容。

经过教师的指导和自己的修改,逐步提高习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童话的奇妙与美好,激发学生对童话创作的兴趣。

通过编写童话,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情节完整、有趣的童话。

帮助学生学会运用拟人、夸张等手法,赋予角色鲜明的性格特点。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编写童话时突破常规思维,使想象更加独特、新颖。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那一定会很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那一定会很好》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世界”,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中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本文讲述了一粒种子长成一棵大树,变成手推车、椅子、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不断追求,心怀美好愿望,在不同的阶段都觉得“那一定会很好”。

故事以反复的结构展开,语言简洁明快,充满童趣,寓意深刻。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注重阅读体验和感悟。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认识“缩、努”等7个生字,正确读写“种子、包裹”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人公的生命历程。

能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无论处于何种境遇都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感受童话的魅力。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魅力。

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悟故事的内涵。

想象拓展法: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丰富故事内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课时2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为什么喜欢童话故事呢?(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童话故事——《那一定会很好》。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牛肚子里旅行》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童话世界”,旨在引导学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这篇课文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了蟋蟀红头和青头捉迷藏时,不小心被牛吞进肚子里,在牛肚子里“旅行”了一次,最后在青头的帮助下侥幸逃脱的故事。

课文以生动有趣的语言,将科学知识与童话故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富有知识性,又充满趣味性。

从内容上看,课文情节曲折,引人入胜。

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让读者为它的命运捏一把汗。

同时,青头在关键时刻表现出的勇敢、机智和对朋友的不离不弃,也让人深受感动。

从语言表达上看,课文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趣。

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蟋蟀红头和青头当作人来写,使它们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举止。

例如,“红头拼命地叫起来:‘救命啊!救命啊!’”这句话生动地表现了红头在危险时刻的惊恐和无助。

从教育价值上看,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牛的消化系统等科学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珍惜友谊、善于动脑筋等良好品质。

二、整体设计思路以“童话中的科学与情感”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童话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体会人物情感,领悟童话的魅力。

具体设计思路如下: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播放牛吃草的视频、展示牛的图片等方式,让学生对牛有初步的认识,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红头和青头之间的友谊。

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引导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体会青头的勇敢和机智,以及它们之间深厚的友谊。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通过拓展阅读其他童话作品、开展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童话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总结归纳,巩固提高。

回顾课文内容,总结科学知识和情感主题,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 优质版教案
关注文本:本文是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的第一篇,童话是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一种体裁。学习本文不仅仅要了解课文表现的内容,还要学习童话的写作方式,因为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因此由读到写也是本文的重点。
关注结构:课文先写了小女孩悲惨的处境(1-4段),接着写了小女孩在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种种幻象(5-9段),最后写小女孩冻死街头的结局(10-11段)。
(板书:一年的最后一夜冒雪卖火柴擦燃火柴冻死街头)
(设计意图: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三年级教学的重难点,通过直观的提示,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课文主要内容一目了然。)
三、学习第1-4自然段,品味小女孩的“可怜”
1.(出示课件15)请学生默读第1-4自然段,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个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设计意图:借助问题提取信息,并以表格的形式分层进行梳理,降低了学习难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小女孩看到的幻想的美好和现实的悲惨。)
三、学习第10、11自然段,理解“幸福”的意蕴(出示课件40、41)
请学生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讨论“幸福”的意蕴。
提问:小女孩冻死了,为什么却“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
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
总结:小女孩一共擦了五次火柴。
(2)梳理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出现幻象的过程。
①(出示课件28)明确学习任务: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分别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请同学们试着填写下面表格的前三列吧!
次数
幻象
愿望
现实
②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总结表格如下:(出示课件29)
4.了解作者。
教师介绍:想必大家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这篇童话故事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作品。我们先来看一下关于作者的介绍吧。(出示课件6)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第三单元快乐读书吧: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优质版教案
二、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推荐书目
1.阅读思考《拇指姑娘》片段。(出示课件6)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拇指姑娘》片段。
教师提问:(1)拇指姑娘在鸟儿的背上看到了什么?它们来到了什么地方?
(2)哪一个场景触动了你?此时你的头脑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学习小贴士。(出示课件7)
提问:为了让我们读童话是更有乐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同学自由交流。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重点】
1.能产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的兴趣,自主阅读3本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2.能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能把自己融入在故事中,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阅读童话。
【教学难点】
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关注教材文本:教材安排的四个板块中,导语部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贴士则是活动的阅读要素:边读边发挥想象和将自己融入故事中去读。“你读过吗”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推荐了脍炙人口、贴近儿童生活的《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本书。并用举例、展示片段、简介内容的方式让读者看到这些经典读物的强趣味性、想象奇特性、语言生动性。
安徒生的《打火匣》《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
格林兄弟的《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雪白和玫瑰红》
【板书设计】
在那奇妙的王国里
阅读方法1.阅读时发挥想象 2.把自己当成童话中的主人公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分层展开,争取让每个孩子都愿意读、会读,都去读,并且都有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起到了很好的阅读效果。阅读思考《拇指姑娘》片段时,我引导学生在猜测与想象中阅读,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拇指姑娘的生活方式,很快进入文本,带着高昂的兴趣去解构文本,在阅读中“遇见自己”,也让学生充分领略到童话世界的奇妙。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童话世界”任务群单元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单元主题“童话世界”二、单元分析本单元以童话为主题,选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等不同风格的童话作品。

这些童话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价值观。

(一)课程标准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三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童话,感受童话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想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故事性强:每篇童话都有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题多样:涵盖了关爱、梦想、勇气、团队合作等多个主题,通过这些主题的呈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语言生动:运用了丰富的词汇、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童话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适合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和模仿。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童话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但在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和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

此外,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和口语表达方面也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三、单元目标(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 认识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好词好句。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

3. 学习童话中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能够仿写句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思维发展与提升1. 通过阅读童话,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根据故事情节展开想象,续写故事或创编童话。

2. 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三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重温童话,激发写作兴趣1.同学们,童话王国里充满了丰富、奇特的想象。

回忆你读过的童话故事,哪些想象让你觉得特别奇妙?预设:蟋蟀能在肚子里旅行,拇指姑娘还没有大拇指的一半长,王子会变成野天鹅,猎人会剖开大灰狼的肚子救出外婆。

真是太奇妙啦!2.童话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的故事。

童话多采用夸张、拟人、象征等来编写一些奇异、特别的故事情节。

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做人处事的道理,让大家受到教育。

3. 我们也可以编写出奇妙的童话故事。

学习任务二:依托词语,打开写作思路1.出示教材上的三组词语。

2.看到这些词语,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故事?发挥发挥想象,把故事写下来吧!3.引导学生观察词语。

明确:竖着看第一列是表示角色的词语,第二列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三列是表示地点的词语。

横着看,每一行都由分别表示角色、时间、地点的三类词语组词。

4. 角色、时间、地点是构成童话故事的基本要素,每个童话故事都离不了它们。

童话故事丰富多彩,角色,角色、时间、地点各不相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这几个。

你还能补充哪些角色、地点呢?比如:小公主、月亮、魔法师;月亮上、海底、小船上……5.这些词语还可以自由组合,交叉使用。

比如:国王、啄木鸟、春天、森林超市;小公主、玫瑰花、黄昏、小河边;魔法师、月亮、冬天、小船上……6.根据这些组合,展开想象,设想可能发生的故事吧。

学习任务三:细化指导,把故事写清楚1.想得越细,说得越具体。

想一想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动物或事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

注意形象的设定要符合动物或事物的特征。

2.要细心体会,想想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如想要表扬什么,或者是批评什么。

3.要合理地展开想象。

如动物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环境如何,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小动物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故事的结果怎样,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习作:我来编童话》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童话世界”为主题,选编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一定会很好》《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四篇童话故事。

这些童话故事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寓意,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童话世界的大门。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我来编童话”,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童话故事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创编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

这一习作任务既与本单元的阅读内容紧密相关,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在童话创作的过程中感受童话的魅力。

二、整体设计思路本次习作教学将以“童话世界,创意无限”为主题,通过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作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创设、小组合作、故事分享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童话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特创意,编写出富有个性的童话故事。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童话的特点,掌握童话创作的基本方法。

(2)能根据给定的词语或情境,发挥想象,创编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

(3)学会运用恰当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回顾本单元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总结童话的特点和创作方法。

(2)通过小组合作、故事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点评,提高学生的童话创作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童话创作的兴趣。

(2)让学生在童话创作的过程中,感受真、善、美,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童话创作的基本方法,能创编一个完整的童话故事。

(2)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使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难点(1)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编出富有创意的童话故事。

(2)如何引导学生在故事中表达深刻的寓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优秀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三单元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主要内容包括《秋天的雨》、《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快乐》三篇文章。

通过学习这三篇文章,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美好。

2. 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运用生字词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观察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并掌握生字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语文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三篇课文,边读边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讲解:(1)学习《秋天的雨》: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2)学习《秋天的颜色》:分析文章中颜色的变化,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

(3)学习《秋天的快乐》:通过讲解文章中描绘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美好》2. 主要内容:(1)秋天的雨:清凉、滋润(2)秋天的颜色:金黄、多彩(3)秋天的快乐:丰收、欢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秋天的美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秋天的美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后收集有关秋天的诗歌、故事等,下节课分享,进一步感受秋天的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7. 课后反思的深度与广度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安排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本教案选取的《秋天的雨》、《秋天的颜色》、《秋天的快乐》三篇文章,既展现了秋天的美景,又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引发学生共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组以秋天为专题,由4篇课文组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有的表达了在秋天里人们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有的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有的描写了秋天美好的景色。

教材里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对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组课文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第二,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第三,本组教材无论是导语、课文,还是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都是紧紧围绕有关秋天这个专题编排设计的,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导语中提出了“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是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二、教学目标:1、会认20个字,会写34个字。

正确读写精读课文中30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2、积累好词佳句。

四、学情分析:秋天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意味,围绕秋天,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故事。

每一个人对秋天或亲历或憧憬,都会有自己的体验。

教学本单元要注意把学生的情感、态度融入“秋天”之中。

五、设计理念:1 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的基础2 抓好语段教学,掌握阅读方法3 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拓展阅读的实践六、课时安排:古诗两首 2课时风筝 2课时秋天的雨 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 1课时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1+习作2+其他1=4课时9、古诗两首教材简析《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

《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设计理念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重视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词句,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思乡情感,并注重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体验、积累。

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搜集有关叶绍翁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

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二)了解诗人,理解题意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三)初读古诗,学习生字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

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3.学生汇报。

(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

(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

(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

(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

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

(课件出示全诗)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四)品读赏析,感悟诗意1.赏析第一、二行诗(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

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

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

(指名说)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

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

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游戏练习,加深理解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

(六)深入朗读,感悟诗情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

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七)背诵古诗,加强积累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

(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八)拓展延伸,质疑问难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

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九)布置作业,课外延伸1.背诵《夜书所见》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板书设计,夜书所见叶绍翁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思乡之情感:动客情教学小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目的1.复习前两首古诗,能背诵并默写。

2.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句的意思,边读边想象,领会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感情。

3.有语气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2.难点: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一、检查复习上节课学的两首古诗。

1.指名背诵《望庐山瀑布》、《山行》,说说诗的意思。

2.默写两首古诗,纠正错字。

二、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引入,激发学习兴趣: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两首写景古诗,表达了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

你们听,教师所背诵的下面这首诗,与前两首有什么不同?(师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感情比前两首深沉,是写思念亲人的诗歌)2.下面,我们就自己试着学习这首古诗,看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自学)3.你想向同学们介绍什么?(学生根据诗意,自由介绍诗意或有语气地朗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