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 综合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综合练习2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高中生物综合练习2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1

生物人教版高中选修1 综合练习2一、选择题:(25个题,每题2分)1.(04江苏)误的是A.生产上常常用对数期的细菌作为菌种B.在稳定期中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有利于提高产量C.连续培养延长了培养周期,从而提高产量D.调整期细菌的代谢活跃,体积增长快2. 将少量的某种细菌接种到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中,并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统计细菌的数目。

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作图,可以得到细菌的生长曲线。

曲线中,细菌数量变化较大的时期为A. 衰亡期和调整期 B.调整期和稳定期C. 对数期和衰亡期 D.稳定期和对数期3.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分离后,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

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经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然后向3支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则乙试管的最终产物是A.葡萄糖B.CO2、H2O C.C2H5OH、CO2D.C3H4O34.在普通的密封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下面的有关坐标图,正确的是5.下列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化过程中需要ATP的是A.葡萄糖→乙醇+二氧化碳B.葡萄糖→乳酸C.二氧化碳+水→葡萄糖D.蛋白质→氨基酸6.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A.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C.玉米粉和无氧 D.大豆粉和无氧7.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 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8.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是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的大气)的实验室里操作。

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A.防止具有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 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A时间酒精浓度时间酒精浓度时间酒精浓度时间酒精浓度B C D6氧浓度%二氧化碳酒精相对数量mol9.利用植物的茎尖或叶片、茎段、花药、花粉等,在无菌条件下,培养在玻璃器皿中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它发育成完整的植株,这种技术可以用来培育植物新品种,也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还可以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题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题

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题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在酿制果醋的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兼性厌氧型细菌,需要先通一段时间氧气后密封。

B。

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发酵效果最好。

C。

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解成醋酸而酿制成果醋。

D。

醋酸菌对氧气特别敏感,仅在深层发酵时缺氧影响代谢活动。

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果酒和果醋发酵的原理不同,前者是无氧呼吸,后者为有氧呼吸。

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进行消毒。

C。

利用果酒发酵的产物及装置进行果醋发酵时,只需改变一下温度即可。

D。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前者为真核生物,后者为原核生物。

3.下列关于生产果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应将装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B。

酵母菌的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要对所用器具消毒和灭菌。

C。

红葡萄皮的色素在发酵过程中会进入发酵液,使葡萄酒呈红色。

D。

在碱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4.用带盖瓶子制作果酒时,每隔一段时间(一般12小时左右)要对瓶盖进行一次操作,下列关于操作及作用正确的组合是()A。

拧松,进入空气。

B。

打开,进入空气。

C。

拧松,放出CO2.D。

打开,放出CO2.5.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

均需高温高压灭菌。

C。

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

均需控制无氧条件。

6.下列对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B。

制果酒所利用的酵母菌是具有细胞壁的真核生物。

C。

无氧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变为醋酸。

D。

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装瓶腌制时要敞开瓶口以利菌种繁殖。

7.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的豆腐转变成营养佳品腐乳,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是()A。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水平测试(含解析)新人教版高二选修1生物试题

专题2 水平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牛肉膏不能提供碳源B.培养硝化细菌可以不加有机碳C.刚果红使纤维二糖染色D.酵母菌酿酒时需持续供氧答案 B解析牛肉膏能给微生物提供碳源,A错误;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微生物,故培养硝化细菌可以不加有机碳,B正确;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反应呈红色,不与纤维二糖反应,C错误;酵母菌酿酒时前期需要供氧,后期应该是严格的无氧发酵,D错误。

2.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消毒、倒平板B.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碳源C.配制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答案 B解析制备固体培养基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A错误;分离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要以纤维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碳源,B正确;配制培养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时都要将pH调至能够满足该种微生物需要的pH,如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C错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可用来鉴定尿素分解菌,D错误。

3.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答案 B解析在配制培养基的过程中要先灭菌后倒平板,A错误;转换划线角度后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再进行划线,B正确;接种后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错误;培养过程中一般隔12 h或24 h观察一次,D错误。

4.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常引起骨髓炎等,还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下述实验结束后的做法错误的是( )A.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处理B.带菌培养基必须经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后才能倒掉C.带菌培养基必须经加热后才能倒掉D.接种后双手必须经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答案 C解析对接种环进行灼烧可以杀灭细菌防止污染环境,A正确;带菌培养基经高压蒸汽灭菌后才能倒掉,以防止污染环境,B正确,C错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致病力,所以在操作时一定要做到安全防X,接种后双手用肥皂洗净,再用75%的酒精棉球擦拭杀菌,D正确。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高二生物选修1配套练习(全册)同步练习汇总

(人教版 )高二生物选修1配套练习 (全册 )同步练习汇总阶段质量检测 (一 )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在家庭中用鲜葡萄制作果酒时,正确的操作是()A.葡萄汁装瓶时,不留空间以便酵母菌无氧呼吸B.将发酵装置放在20 ℃左右的环境中,适合酵母菌繁殖C.定期向发酵装置通入无菌空气,便于酵母菌有氧呼吸D.定期翻开发酵瓶瓶盖进行放气,防止发酵瓶(爆|炸)解析:选B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是兼性厌氧型,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应留有大约1/3的空间,以利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发酵过程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不能通入空气;果酒制作过程中会产生CO2 ,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需拧松瓶盖,放出CO2 ,以免造成瓶子爆裂.2.以下关于 "腐乳的制作〞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制作腐乳时毛霉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挥作用B.毛霉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0~35 ℃C.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D.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解析:选B腐乳的制作是利用豆腐坯上培养的多种微生物(如毛霉、青霉、曲霉等)分泌的相关酶发挥作用,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等;毛霉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18 ℃;制作腐乳后期发酵时间长短与盐用量、卤汤成分等有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器械要沸水消毒,参加卤汤和辅料后,将瓶口经酒精灯灭菌后再密封.3.以下关于泡菜腌制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实验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制作时参加陈泡菜汁可缩短泡菜腌制时间B.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菌种优势的保持C.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D.与标准溶液比拟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解析:选B制作时参加的陈泡菜汁中含有乳酸菌,可缩短泡菜腌制时间;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不利于其他菌种的生长,有利于保持自身的生长优势;乳酸菌是厌氧菌,发酵装置密封是泡菜制作成功的关键;与标准溶液比拟估测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4.以下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选D酒精发酵的适宜温度是18~25 ℃ ,醋酸发酵的适宜温度是30~35 ℃ ,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长出毛霉的适宜温度是15~18 ℃ ,可见果醋制作的适宜温度最|高;果醋制作过程中的醋酸菌为好氧细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制作腐乳的菌种主要是毛霉;酵母菌、醋酸菌、毛霉等都具有细胞壁,细胞中都有DNA、RNA和核糖体.5.变酸的酒外表的一层膜和泡菜坛内发酵液外表的一层白膜以及腐乳外表致密的 "皮〞分别是由哪种微生物的繁殖造成的()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B.酵母菌、毛霉、乳酸菌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酵母菌解析:选A酿酒时如果密封不严,就会使好氧的醋酸菌繁殖并在外表形成白膜;同样道理制作泡菜时密封不好,也会使酵母菌在泡菜坛的液体外表繁殖,形成白膜;而腐乳制作需要的是毛霉,毛霉的菌丝会使豆腐块的外表形成一层致密的皮,使腐乳容易成形.6.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三个实验的共同点是()A.菌种均为异养原核生物B.均将原料灭菌后再发酵C.均在无氧环境下发酵D.发酵液最|终均呈现酸性解析:选D制作果酒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时不能对原料进行灭菌,否那么自然菌种也会死亡,如野生型酵母菌是存在于葡萄皮上的;利用醋酸菌发酵一定需要氧气.7.以下关于果醋制作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制作过程中要一直翻开发酵瓶B.在制作葡萄醋的过程中,温度应严格控制在18~25 ℃C.当糖源缺乏时,醋酸菌可将乙醇直接转变为醋酸D.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解析:选D果醋制作过程中,一直翻开发酵瓶会造成杂菌污染;温度应严格控制在30~35 ℃;在糖源缺乏时,醋酸菌会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转变为乙酸;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果醋过程中不能中断通氧 .8.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经常会利用酵母菌的发酵原理制作美味的食品,以下关于酵母菌的说法合理的是()A.酿造葡萄酒时一定要完全隔绝|空气才能使葡萄汁变成葡萄酒B.利用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将酒精氧化成醋酸的原理,能把果酒加工成果醋C.馒头中的孔泡是由于酵母菌发酵产生的CO2受热膨胀形成的D.腐乳和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都离不开酵母菌的发酵解析:选C酿造葡萄酒时,初期要通入一定量的氧气,使酵母菌繁殖而增大数量;B 项所述是醋酸菌的作用;D项中腐乳和泡菜制作分别利用了毛霉和乳酸菌.9.以下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中是否需要氧气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四个过程均需氧气参与,无氧时不能完成这四个过程B.四个发酵过程中只有果酒制作是在完全无氧的条件下完成的C.泡菜发酵和果酒制作是应用微生物的无氧发酵,而醋酸菌和毛霉那么需在有氧条件下才能正常繁殖D.腐乳制作时密封发酵进行的是无氧发酵解析:选C果酒制作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发酵,但在最|初阶段需提供一定量的氧气,促使酵母菌大量繁殖,获取一定数量菌体后再密封;泡菜制作是利用乳酸菌的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而果醋制作和腐乳毛坯的制作阶段都需在有氧条件下完成;毛坯腌制后装瓶发酵过程是利用了毛霉菌丝中的蛋白酶、脂肪酶等的催化作用.10.以下关于腐乳制作原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腐乳制作的实质是利用发酵技术,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B.腐乳发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多为异养真菌C.腐乳制作过程中,不能有细菌参与,因此必须严格灭菌D.家庭自制腐乳时,一般不需单独接种菌种解析:选C在腐乳制作中除毛霉、根霉、曲霉、青霉和酵母等真菌参与发酵外,还有其他多种细菌参与反响,但是以毛霉为主,这些微生物多营腐生生活,是异养型,广泛分布在空气中,因此家庭制作腐乳,一般不用严格灭菌和单独接种菌种.腐乳的制作过程就是在适宜条件下利用微生物合成的各酶系将不易吸收的大分子蛋白质、脂肪等分解为易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11.在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过程中,都要防止微生物污染,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果醋发酵阶段应封闭充气口,防止杂菌进入B.腌制腐乳的卤汤中应含有12%左右的酒以抑制细菌的增殖C.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D.将长满毛霉的豆腐放在瓶中,并逐层加盐,接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薄一些解析:选B醋酸菌是好氧菌,发酵时需要通入无菌空气;利用自然菌种发酵制作果酒时,需要葡萄汁中的酵母菌,高压灭菌会(杀|死)酵母菌;腐乳制作过程中,装瓶时靠近瓶口局部的盐要铺厚一些.12.格瓦斯是由酵母菌和乳酸菌双菌发酵的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传统做法是以俄式大面包为基质,参加菌种发酵生成微量乙醇、-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发酵过程需要在密闭条件下进行B.两菌种的代谢类型相同C.CO2由两菌种共同产生D.两菌种间为互利共生关系解析:选A根据题意,发酵生成产物有微量乙醇、一定量的CO2以及丰富的有机酸物质,因此判断进行了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发酵过程应在密闭条件下进行 .酵母菌是异养兼性厌氧微生物,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微生物,因此二者的代谢类型不同 .CO2由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酵母菌和乳酸菌间无互利共生关系 .13.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果酒时,自始至|终都要保持无氧状态,这样才能提高产量B.果醋发酵时,要保持充足的氧气C.毛霉是唯一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D.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不能用于生产酸奶解析:选B制果酒时先通气后密闭;豆腐发酵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还有酵母菌等其他微生物;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可用于生产酸奶.14.以下有关生物技术实践操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果醋发酵过程中,要严格密封,才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时需要不时通入氧气D.家庭制作果酒时,用洗涤剂反复冲洗葡萄外表不会影响发酵效果解析:选B醋酸菌是好氧菌,所以需要适时充气才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制作中不会过早酥烂,同时盐还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防止豆腐块腐败变质;乳酸菌是厌氧菌,所以需要隔绝|氧气;家庭制作果酒时,主要利用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不能用洗涤剂反复清洗.15.以下关于实验室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果酒制作过程中,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B.与果酒制作相比,果醋制作过程中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培养液的氧气供给C.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可以抑制杂菌生长D.果酒、果醋、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种都是需氧型真核生物解析:选D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所以不能对葡萄进行消毒处理,以保存野生菌种;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其最|适生长温度是30~35 ℃,因此果醋发酵温度较高,且发酵过程要特别注意氧气供给;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的料酒、香辛料和盐等均具有调节腐乳风味的作用,也都可以抑制杂菌生长;参与果酒制作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真核生物,参与果醋制作的醋酸菌是需氧型原核生物,参与腐乳制作的毛霉是需氧型真核生物.16.以下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实验操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形成玫瑰红色染料B.发酵过程中,在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一次性注满水即可C.制备样品处理液,参加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解析:选C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响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向泡菜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补水;制备样品处理液,参加氢氧化铝乳液,过滤,目的是去除色素等杂质,澄清溶液;泡菜腌制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均影响亚硝酸盐含量 .1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酿制果酒所需的酵母菌和酿制果醋所需的醋酸菌的发酵底物、发酵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要利用毛霉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解析:选C酿酒过程中随着密封时间的延长,酒精的产量先增加,后稳定在一定水平;酵母菌发酵需要无氧条件,醋酸菌发酵需要有氧条件;腐乳制作的原理是利用毛霉等产生的酶将豆腐中蛋白质、脂肪等物质分解;乳酸菌发酵不产生CO2 .18.(2021·盐城模拟)以下对造成相关实验失败原因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制作腐乳过程中配制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过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B.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大,造成泡菜腐烂发霉C.制作果醋时,通入氧气过多或温度过低,造成发酵失败D.制作果酒时,未对发酵装置进行消毒处理,造成发酵失败解析:选D制作腐乳过程中配制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过少,会造成豆腐腐败变质,料酒加的量过多会使腐乳成熟时间延长;制作泡菜时,放盐的比例过小,会造成泡菜腐烂发霉;醋酸菌为好氧型细菌,通入氧气量过少,会造成醋酸菌死亡,发酵失败;制作果酒时,需对发酵装置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杂菌污染.19.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以下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主要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制作装置或操作步骤解析:选B果酒是利用酵母菌发酵制成的,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可发酵产生酒精.发酵时应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制作果醋时使用醋酸菌,醋酸菌是好氧型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生成醋酸,制作装置中的充气口用来连接气泵输入氧气,排气口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制作腐乳时应先接种毛霉,然后加盐腌制;制作泡菜时应选用乳酸菌.20.分别将四份100 mL混有乳酸杆菌的牛奶装入甲(500 mL)、乙(250 mL)、丙(150 mL)、丁(100 mL)四个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其中发酵最|好的是()A.甲瓶B.乙瓶C.丙瓶D.丁瓶解析:选D乳酸杆菌是严格厌氧菌,相同量的混有乳酸杆菌的牛奶装入四个容积不等的锥形瓶中,密封保存,容积最|小的含有的O2相对最|少,对乳酸杆菌的抑制作用也就最|弱,故丁瓶发酵效果最|好 .二、非选择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1.(8分)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成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图1 ,请分析答复:(1)图1甲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它的代谢类型属于____________ .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 ,经过10~12 d 后 ,假设检测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 ,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检验 .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乙过程需在________(填 "有氧〞或 "无氧〞)条件下进行 ,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尝试利用图2装置制果酒 ,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__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 ,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 ,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 ℃ ,经过10~12 d 后 ,可以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来检验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 .(2)图1中乙过程是醋酸发酵 ,原理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 ,醋酸菌进行有氧呼吸 ,将乙醇转化成乙醛 ,再将乙醛转化成醋酸 ,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响方程式是:C 2H 5OH +O 2――→酶CH 3COOH +H 2O .(3)利用图2装置制果酒 ,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关闭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 ,以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8分)(1)酵母菌 兼性厌氧型 (酸性)重铬酸钾溶液 C 6H 12O 6―→2C 2H 5OH +2CO 2(2)有氧 C 2H 5OH +O 2―→CH 3COOH +H 2O(3)关闭 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22.(10分)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 ,请答复以下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相关的问题:(1)过程①②均发生在酵母菌的____________中 .(2)过程④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将酒精变成乙醛 ,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____________________时 ,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 .(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 ,家庭制作葡萄酒时 ,菌种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果酒时 ,温度应该控制在________ .(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 .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密封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设在果汁中就含有醋酸菌 ,在果酒发酵旺盛时 ,醋酸菌________(填 "能〞或 "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解析:(1)(2)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酵母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8~25 ℃ .(4)在制作果酒时,先通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5)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会抑制醋酸菌生长,故在果酒发酵旺盛时,醋酸菌不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 .答案:(10分)(1)细胞质基质(2)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氧气、糖源都充足(3)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18~25 ℃(4)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5)不能醋酸菌是好氧细菌,果酒发酵时的缺氧环境能抑制醋酸菌生长(2分)23.(11分)发酵食品加工中离不开微生物.例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和醋酸菌,腐乳的制作离不开毛霉等微生物.(1)腐乳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制成的佐餐食品,其制作流程如下,请答复有关问题: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①制作腐乳的原料中哪种有机物的含量比拟高?________ .毛霉可利用体内的酶将该成分分解成哪些小分子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假设盐的浓度过低会出现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③卤汤中酒的含量为什么要控制在12%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如图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请答复相关问题:①酵母菌和醋酸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酵母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之前要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毒.③制作________时应将开关2翻开,长而弯曲的胶管1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鲜牛奶发酵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解析:酵母菌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有真正的细胞核;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无细胞核.葡萄汁装入发酵瓶之前要将发酵瓶清洗干净,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 .醋酸菌是好氧菌,故制作果醋时应将开关2翻开通入无菌空气,长而弯曲的胶管1可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并排出相关气体.制作酸牛奶时,起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答案:(11分)(1)①蛋白质小分子肽和氨基酸②缺乏以抑制杂菌的生长,导致豆腐腐败(2分)③酒精含量过低,缺乏以抑制杂菌生长;含量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将延长(2分) (2)①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②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③果醋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排出相关气体(3)乳酸菌24.(10分)腐乳是当今国际上推崇的高营养食品 .某科研机构研究了腐乳生产过程中不同浓度的食盐对腐乳中氨基酸含量和pH的影响,其中局部数据如图、表,请答复以下问题:后期发酵阶段腐乳的pH盐度(%)5 8 11时间(d)51020304560(1)腐乳生产过程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2)腐乳制备过程中,加盐可以________________ ,使豆腐块变硬.(2分)(3)由图可知,后期发酵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腐乳中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将________ ,蛋白质含量呈______趋势.这是由于后期发酵阶段________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4)由表可知 ,后期发酵到60 d 时 ,盐度为________的腐乳已经腐败 ,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综上研究结果 ,为了满足口味清淡消费者的需要 ,同时保证营养丰富、口感鲜美 ,在生产过程中应该使盐度控制在________左右 .解析:参与腐乳生产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 .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游离氨基酸 .在腐乳制作过程中 ,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 ,使豆腐块变硬 ,同时也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由图可知 ,在后期发酵过程中 ,蛋白质的含量下降 ,其原因是蛋白酶将其分解成小分子的物质 .由表可知 ,后期发酵到60 d 时 ,盐度为5%的腐乳已经腐败 ,这是因为盐度过低 ,不能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答案:(10分)(1)毛霉 (2)析出豆腐中的水(2分) (3)上升 下降 蛋白酶 (4)5% 食盐浓度过低 ,缺乏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导致腐乳腐败变质(2分) (5)8%25.(11分)请答复下面有关泡菜发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1)蔬菜刚入坛时 ,其外表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 .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 ,请写出相关反响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发酵初期会有气泡从坛沿水槽内的水中间歇性溢出 ,试说明这些气泡的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3)到发酵中期 ,无氧状态形成 ,乳酸菌开始活泼并产生大量乳酸 ,使乳酸积累量到达0.6%~0.8% ,pH 为 3.5~3.8 ,试分析此时坛内其他微生物的活动情况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发酵后期 ,乳酸含量继续增加 ,当到达1.2%以上时 ,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 ,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请在以下坐标图中画出该过程中乳酸菌、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 .(3分)解析:在泡菜发酵初期 ,由于发酵坛内有少量氧气 ,所以酵母菌会进行有氧呼吸并产生CO 2 ,随着氧气耗尽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该过程也会产生少量CO 2气体 ,此时产生的气体会增大坛内气压 ,故使产生的气体和剩余空气从坛沿水槽内冒出 .答案:(11分)(1)有氧呼吸 C 6H 12O 6+6O 2――→酶6CO 2+6H 2O +能量(2)微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2分)(3)其他微生物活动减慢甚至|停止 ,因为pH 不适宜(2分)(4)pH 过低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2分)(5)(3分)阶段质量检测 (二 )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时间:60分钟;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以下常用的无菌操作中错误的选项是()A.用酒精擦拭双手B.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可用酒精擦拭C.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D.用氯气消毒水源解析:选B双手可用酒精擦拭来进行消毒;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需要进行灭菌处理,一般采用干热灭菌法;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水源可用氯气进行消毒.2.牛奶、吸管、接种环、培养基、空气消毒和灭菌的方式依次是()①灼烧灭菌②巴氏消毒法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消毒⑤高压蒸汽灭菌A.②③①⑤④B.②⑤③①④C.②①③⑤④D.⑤①③②④解析:选A对于不耐高温的液体消毒用巴氏消毒法,如牛奶;吸管为耐高温又要保持枯燥的玻璃器皿,采用干热灭菌法;接种环往往采用灼烧灭菌法;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比拟彻底;空气灭菌常用紫外线照射法.3.(2021·苏州调研)关于实验室培养和纯化大肠杆菌过程中的局部操作,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B.倒平板时,倒入的培养基冷却后盖上培养皿的皿盖C.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后立即进行再次划线D.划线接种结束后,需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解析:选D配制培养基不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倒平板和接种需要在火焰旁进行;倒平板时,应立即盖上培养皿的皿盖;划线接种时,灼烧接种环冷却后进行再次划线.4.以下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防止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的菌种C.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完整版)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完整版)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5x2=70)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B.丝状真菌和细菌C.酵母和细菌D.酵母和丝状真菌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0.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11.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13.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1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15.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②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1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18.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高中生物第一章综合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2

高中生物第一章综合练习 新课标 人教版 选修2

第一章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控制细菌的抗药性、固氮、抗生素生成等性状的基因存在于()A.拟核B.线粒体C.质粒D.核糖体2.青霉素杀菌作用的特点不包括()A.对黏肽含量多、胞浆渗透压高的细菌作用强大B.对细菌细胞壁含黏肽少、胞浆渗透压低的细菌强大C.对繁殖期细菌有作用,对静止期细菌无作用D.对敏感菌有杀菌作用,对人体细胞无损伤作用3.实验测定链霉素对三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三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划三条等长的平行线(三条线均与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条件下,恒温培养三天,如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看,以下关于链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它能阻止结构杆菌生长B.它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C.它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害菌更有效D.它可以用于治疗伤害病人4.下列不属于基因治疗的是()A.摄入“健康基因”B.用正常的基因去弥补有缺陷的基因C.转移基因以刺激免疫力,用于肿瘤和艾滋病的治疗D.将可抑制癌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导入癌细胞,抑制其增殖5.对基因芯片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A.基因芯片可直接检测样品DNA和RNAB.基因芯片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C.基因芯片技术有助于发现不同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D.基因芯片技术不会造成社会负面效应6.下列关于SCID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SCID疾病为单基因遗传、显性遗传病B.患者从父母各继承了一个缺失的腺苷酸脱氨酶基因C.患者为严重的复合型免疫缺陷,不能抵抗任何微生物感染D.可以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对SCID进行治疗7.下列为免疫缺陷病的是()A.SARS疾病B.AIDS病C.风湿性心脏病D.荨麻疹8.某肾病患者急需肾移植,但移植后由于强烈的排斥反应,供体肾脏难以成活,这说明()A.患者的免疫机能异常B.患者的主要HLA与供者的主要HLA完全不同C.器官移植技术不成熟D.外来的器官也是抗原9.对卵泡成熟、排卵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B.雌二醇和催乳素C.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和催产素D.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10.如图所示透析人工肾。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选修一专题一二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35x2=70)1.关于果酒的制作过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先去烂子粒和枝梗,再用清水冲洗掉污物B.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C.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D.需要不断地充入氧气2.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中,一直保持厌氧环境B.当氧气、糖源充足时,醋酸菌能将果汁中的糖发酵为醋酸C.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D.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3.对制葡萄酒和葡萄醋发酵条件的控制中,错误的是A.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的空间B.用清水冲洗葡萄除去污物,应反复多次冲洗C.制葡萄酒的过程中,除在适宜的条件下,时间应控制在10~12dD.制葡萄醋的温度要比葡萄酒的温度高些,但时间一般控制在7~8d左右4.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B.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6.与醋酸发酵有关的微生物是A.一种细菌和另一种细菌B.丝状真菌和细菌C.酵母和细菌D.酵母和丝状真菌7.下列对腐乳实验操作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前期发酵,将笼屉中的温度控制在15~18 ℃B.豆腐块分层摆放,逐层加盐,层数加高盐量不变C.卤汤中的酒量应控制在12%左右D.腌制腐乳的玻璃瓶冲洗后要用沸水消毒,装瓶后密封,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8.某同学在制作腐乳的过程中,发现豆腐腐败变质,下列不属于其原因的是A.用盐腌制时,加盐量太少B.用来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没有用沸水消毒C.制作卤汤时,料酒加的量较多D.装瓶后,没有将瓶口密封9.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毛霉可利用其体内的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B.卤汤中酒的含量越高,杂菌繁殖越快,豆腐越易腐败C.用盐腌制腐乳的过程中,要控制盐用量,过低则难以抵制杂菌生长,导致豆腐腐败D.其制作过程可以表示为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10.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C.制作泡菜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11.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B.发酵过程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C.在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沉淀D.随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2.下列有关生物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作果醋时,必须向发酵装置不断地补充无菌空气,以保证醋酸菌的生长及发酵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13.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涉及的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在葡萄酒的制作过程中,密封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B.果醋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的菌种是酵母菌和醋酸菌C.毛霉属于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D.乳酸菌是厌氧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也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CO214.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A.四种均为真核生物B.四种均为原核生物C.三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两种真核生物,两种原核生物15.下列关于发酵过程产物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果汁发酵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②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③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不能测定④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A.① 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16.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酵菌群均为原核细胞 B.均需高温高压灭菌C.均可以使用自然菌种 D.均需控制无氧条件17.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酿酒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酒精的速率就越快B.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C.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218.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二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二测试卷

专题二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微生物在哪种培养基上生长会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A.液体培养基 B.固体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鉴别培养基2.下表是某同学培养微生物时配制的培养基,关于此培养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此培养基可用来培养自养型微生物B.此表中的营养成分共有三类,即水、无机盐、氮源C.表中各成分的含量按照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营养需要来确定D.若除去①,此培养基可用于培养大肠杆菌3.同学在①②③三种条件下培养大肠杆菌,这三种条件是:①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断补充培养基,及时去除代谢产物②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③以葡萄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不补充培养基,不去除代谢产物根据培养结果绘制的一段时间内菌体数的对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如下:假设三种培养基中初始总糖量相等,则①②③三种条件依次对应的趋势图是()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4.无菌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紫外线照射前,适量喷洒石碳酸等消毒液,可以加强消毒效果B.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在微生物接种的实验中,用95%酒精对实验者的双手和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5.在三个培养皿中各加入等量但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培养基,在培养皿中培养36小时后,统计大肠杆菌的菌落数(如表)。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对照培养皿Ⅰ、Ⅱ和Ⅲ,表明琼脂是培养基中必需的营养成分B.对照培养皿Ⅰ和Ⅱ,说明维生素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生长因子C.对照培养皿Ⅱ和Ⅲ,说明糖类是大肠杆菌需要的碳源D.本实验使用的是固体培养基6.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琼脂B.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一般不同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时也可形成菌落7.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应用()A.灼烧灭菌 B.高压蒸汽灭菌 C.干热灭菌 D.煮沸灭菌8.含C、H、O、N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C.自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D.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碳源9.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分专题综合练习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分专题综合练习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分专题综合练习试题部分PS:P60~128为答案及解析部分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与黄啤相比,黑啤的营养成份更加丰富,享有“黑牛奶”的美誉。

下图是黑啤的酿造工艺流程简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麦汁煮沸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点才得分),为保证发酵时有足量的发酵菌,冷却后的麦汁中应该通入_________。

(2)制作黑啤的原料是优质麦芽、黑麦芽以及其他辅料,糖化过程是将粉碎后的原料内含物在一定温度、pH等条件下,在________的作用下继续溶解和分解的过程。

为保证黑啤的营养物质不被破坏,啤酒罐装前除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发酵过程中接种的微生物是_________,请用反应式表示发酵过程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

(4)为监测发酵状况,可用____________法对发酵菌种进行计数,一段时间内统计结果分析可发现,培养液中的菌种种群数量的生长曲线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2、[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如图所示为制作泡菜的流程,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

若泡菜坛有裂缝,可能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________________和食盐的用量等。

(4)为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首先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标准显色液、并与样品进行比较。

泡菜制作的第3~5天亚硝酸盐含量较高不宜食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试题及答案

生物选修一专题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进行能量转换D. 储存遗传信息2.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B. 内质网参与蛋白质合成C. 核糖体合成RNAD. 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加工3.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4.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病理性死亡B. 程序性死亡C. 意外死亡D. 自然死亡5. 细胞分裂中,染色体数量加倍的阶段是:A. 间期B. 前期C. 中期D. 后期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2. 细胞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_,它位于细胞的________。

3. 细胞周期包括________、S期、G2期和M期。

4. 细胞凋亡是由________控制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对维持生物体的________具有重要作用。

5.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描述细胞周期中G1期、S期、G2期和M期的主要事件。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及其生物学意义。

2. 论述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对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性。

五、实验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设计一个实验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并简述实验步骤和预期结果。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D二、填空题1. 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2. DNA、细胞核3. G1期4. 基因、内环境稳定5. 后期三、简答题1.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功能包括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传递细胞内外信息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专题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专项测试一.选择题(共25小题)1.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2.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A.硝化细菌能以NH3,作为氮源和能源物质B.某些细菌可以利用光能因定CO2合成有机物C.生长因子是某些细菌生长过程中需要额外补弃的营养物质D.含伊红和美蓝试剂的培养基不能用来签别牛奶中的大肠杆菌3.某研究小组从有机废水中分离微生物用于废水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分装到培养皿后进行灭菌B.转换划线角度后需灼烧接种环再进行划线C.接种后的培养皿须放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D.培养过程中每隔一周观察一次4.下列依次表示倒平板、接种的位置,以及划线法接种的路径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A.B. C.D.5.下列在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过程中,关于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好棉塞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应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6.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C.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7.如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此培养基是天然鉴别培养基B.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拟核上有抗青霉素的基因C.此培养基可以用于选育转基因大肠杆菌菌种的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D.此培养基可以用来检测自来水中细菌含量是否符合饮用水标准8.如图表示培养和纯化X细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①倒平板操作时,倒好后应立即将其倒过来放置B.步骤②接种环火焰上灼烧后迅速沾取菌液后平板划线C.步骤③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逐渐稀释,培养后出现单个菌落D.步骤④培养箱培养后可用来对X细菌进行计数9.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可以纯化大肠杆菌.二者的共同点有()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菌的实验操作中,对于获得纯化的尿素分解菌的单菌落影响最大的是()A.制备浸出液的土壤取自土壤的表层B.涂布前涂布器未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灭菌C.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添加尿素作为氮源D.接种操作者的双手未用酒精棉进行消毒11.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12.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下列有关叙述,出现科学性错误的是()A.甲同学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土样不同,也可能是操作过程出了问题B.可以将甲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C.将其他同学用与甲同学一样的土壤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甲同学一致,则可以证明甲同学无误D.B、C选项的实验思路都遵循了实验的对照原则13.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A.①③⑤⑦B.②④⑥⑧C.②④⑤⑧D.②④⑥⑦14.细菌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氮源不可能作为细菌的能源物质C.琼脂是细菌生长和繁殖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质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长出的不都是尿素分解菌15.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水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水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水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16.某学者欲研究被石油污染过的土壤中细菌数量,并从中筛选出能分解石油的细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计数B.以石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C.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菌种D.称取和稀释土壤样品时应在火焰旁17.以下关于“分离土壤中的自生固氮菌”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①对取样的土壤样品要在超净台上进行稀释②分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要加入氮源③对培养基要加热到62℃,保持30min④本实验的接种方法可以采用点接法⑤接种以后对菌种的培养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菌落会分泌含氮化合物,引起杂菌生长.A.①②③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③④18.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对热不稳定的尿素)是急慢性胃炎和消化道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为从带菌者胃黏膜样本中分离出该细菌,相关实验步骤和方法不合理的是()A.配制培养基并灭菌后,需要加入无菌尿素B.应设置未接种的培养基,做为实验的对照C.统计样本中活菌数量时,可用划线法接种D.可利用酚红指示剂对培养的菌落进行鉴定19.下列关于统计菌落数目的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采用平板计数法获得的菌落数往往少于实际的活菌数B.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一个活菌会形成一个菌落C.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采用密度较大的平板进行计数D.在某一浓度下涂布三个平板,若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差别不大,则应以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统计结果20.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探究的问题是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的是否灭菌处理,实验中的对照组是1和3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的分解21.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基(成分见下表).下列关于培养基甲和乙是否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说法正确的是()注:“+”表示有,“﹣”表示无.A.培养基甲能,培养基乙不能B.培养基甲不能,培养基乙能C.培养基甲和乙都能D.培养基甲和乙都不能22.在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选择培养时用液体培养基的目的是()A.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大量菌体B.纤维素分解菌适宜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C.用液体培养基可以充分利用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D.用液体培养基可获得高纯度的纤维素分解菌23.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从土壤中分离含量较多的微生物时,选择培养可以省略C.该实验用到选择和鉴别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法中,若将微生物培养在事先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出现透明圈的菌落即所需菌种24.欲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土壤用无菌水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作为对照D.用加入刚果红指示剂的培养基可筛选出分解尿素的细菌25.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采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释放的纤维素酶分解后,培养基中会出现透明圈C.该实验用的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D.在用刚果红染色时只能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不能在倒平板时加入二.解答题(共15小题)26.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加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填序号)①酒精灯②培养皿③显微镜④无菌水(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见图1),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填图中序号)(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J1和J4,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的结果见图2,推测菌株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27.多环芳烃菲在染料、杀虫剂等生产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是土壤、河水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如图表示科研人员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能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菌株Q的主要步骤.请回答:(1)步骤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将锥形瓶放在摇床上振荡,一方面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2)步骤④用平板划线法纯化菌株Q过程中,在做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原因是.采用固体平板培养细菌时要倒置培养的目的是(3)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步骤④中划线操作,共需灼烧接种环次(4)为了获得分解多环芳烃菲能力更强的菌株,研究人员又对菌种Q进行了诱变处理,得到突变株K.为了进一步鉴定菌株K并比较两种菌株降解多环芳烃菲的能力,设计了下列实验,请补全实验步骤:①取9只锥形瓶均分成三组,编号A、B、C②向A、B、C三组锥形瓶中加入的培养液.③向A、B、C三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④28℃恒温培养3天后,测定.28.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图所示.(1)①过程称为,②过程是为了.(2)Ⅰ号培养基称为﹣﹣(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A.琼脂B.葡萄糖C.硝酸铵D.碳酸氢钠(3)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4)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A.40℃一50℃B.50℃一60℃C.60℃一70℃D.70℃﹣80℃(5)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29.【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专题】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某菌种的一般步骤是:采集菌样→富集培养→纯种分离→性能测定.富集培养指创设仅适合待分离微生物旺盛生长的特定环境条件,使其群落的数量大大增加,从而分离出所需微生物的培养方法.(1)接种前要对培养基进行处理.在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条件下进行.(2)不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不同,获得理想微生物的第一步是从适合的环境采集菌样,然后再按一定的方法分离、纯化.如培养纤维素分解菌的菌样应从环境中采集.(3)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纤维素粉作为唯一的.(4)经过梯度稀释后,要将样品均匀涂布在用于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当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据菌落周围是否产生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30.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计数.请回答与此实验相关的问题.(1)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氮源和.除此之外,培养基还必须含有的基本成分是和.(2)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应该采用的方法是.(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中培养,培养的温度设定在37℃.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4)培养20小时后,观察到平板上有形态和颜色不同的菌落,这说明湖水样品中有种细菌.一般说来,菌落总数越多,湖水遭受细菌污染的程度越.(5)如果提高培养基中NaCl的浓度,可以用于筛选耐细菌,这种培养基(按功能分)被称为.31.多环芳烃是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的全球性污染物,是煤、石油、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有机物不完全燃烧时产生的挥发性碳氢化合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某研究小组从一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中筛选到一株可降解萘、蒽的细菌,命名为BDP01.(1)该研究小组所用的培养基应以萘或蒽作为唯一碳源,其目的是,从功能看该培养基类型属于.(2)接种时所用的接种环通过灭菌,在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总是从开始划线,该分离纯化方法称法.(3)下面的图1和图2为该研究小组进行的其中两个实验的实验结果图,菌株的生长量以分光光度计于600nm处测定的光吸收值(OD600)表示.(图1不同培养温度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图2不同pH对BDP01在萘、蒽培养基中生长量的影响)①测定菌株生长量时用液体培养基,并需振荡培养.这样一方面可使菌株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的利用率;另一方面能.②由图1可见,菌株生长量较高的温度范围是.图2结果表明,BDP01对pH的适应范围较小,在酸性条件下的生长量要于碱性条件下的.③结合图2推测,进行图1相关实验时培养基的pH最可能为(用图2中相关数值表示).32.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②制作无菌平板;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回答下列问题:(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填“正确”或“不正确”).33.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氮肥,但若不经细菌的分解,就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同学们尝试从土壤中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尿素的细菌(目的菌).他们设计的实验步骤如图所示,如表是培养基成分.(1)此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属于培养基.(2)培养基中加入尿素的作用是(多选)A.筛选目的菌B.作为氮源C.作为碳源D.杀死杂菌(3)图中稀释步骤的目的是.(4)此实验操作过程中,接种前应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温度为;接种时应无菌操作,这两个步骤的目的是为了使培养基接种培养后,培养基中(多选)A.无杂菌B.只有目的菌C.无菌D.有土壤中的固氮菌.34.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物)在土壤中不易被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图甲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现有一升土壤浸出液,用无菌吸管吸取1mL液样至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mL已稀释10 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土壤浸出液样中菌体数为.(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从用途方面来看,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的特点是.(3)接种技术的核心是.在划线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培养时,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4)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实验结果如图乙显示的A~E五种菌株中,是最理想菌株.(5)科研人员用放射线处理该细菌获得两个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突变株A不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的原因是.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接种于一般培养基中能生长的最可能原因是.35.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下面是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和计数的实验过程,请根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代谢类型为,应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表层取土样.(2)为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应该用的培养基进行分离,并加入指示剂进行鉴别.(3)若取土样5g,应加入ml的无菌水配制成稀释10倍土壤溶液.因土壤中细菌密度很大,需要不断加以稀释,配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同浓度的土壤溶液.取样稀释前,一定要以减少误差.将103﹣107倍的稀释液分别吸取0.1mL加入到固体培养基上,用将菌液铺平.这种接种方法称为.(4)将接种的培养皿放置在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48h,观察并统计具有(现象)的菌落数,结果如下表,其中倍的稀释比较合适.36.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且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尿素只有通过土壤中某些细菌的分解作用,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某同学要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尝试进行计数,培养基配方如下:(1)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合成 ,该种细菌在生态平衡中起到什么作用? .写出细菌分解尿素的方程式 .(2)根据培养基的成分判断,该同学能否分离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能/不能),原因是 .(3)分离得到分解尿素的细菌后,如果要扩大培养,则应选择 培养基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使用 对微生物细胞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下列哪种行为会影响计数的准确性A .计数时直接从静置培养的试管底部取培养液进行计数B .如果方格内微生物细胞数量多于300 个,培养液先稀释后再计数C .如果微生物细胞有粘连,要数出团块中的每一个细胞D .压在方格线上的细胞只计左线和上线上的细胞数(4)为了提高尿素肥效,可以将分解尿素的酶和尿素混合,制成“加酶尿素”.为了提高“加酶尿素”中酶的利用率,可采用 技术.37.[生物﹣﹣选修l 生物技术实践]下列是对土壤微生物开展探究活动的三个案例,请在相应的空白处作答.(1)案例l :探究落叶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是否发生腐烂(分解).设计思路:对实验组土壤应该进行 处理,尽可能排除 的作用.(2)案例Ⅱ: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实验步骤:①将取自农田的土壤制成土壤浸出液,放在烧杯中静置一段时间.②另取两只烧杯,编号为A、B,放入等量的淀粉糊.在A烧杯中加入30mL土壤浸出液,B烧杯中加入.③在室温条件下放置7天后,从A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A1和A2两支试管各10mL;从B烧杯中取20mL溶液,分别加入B1和B2两支试管各10mL.④在A1和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并进行处理.⑤观察各试管的,记录实验结果.(3)案例Ⅲ:探究土壤微生物中是否含有分解纤维素的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应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以为惟一碳源的培养基上,并用(试剂)加以鉴别.38.有些微生物能合成纤维素酶,通过对这些微生物的研究,使人们能够利用秸秆等废弃物生产酒精,用纤维素酶处理服装面料等.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硝酸盐、磷酸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分析回答问题:(1)培养基中加入的化合物A是,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这种培养基属于培养基.(2)为了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向培养基中加入.(3)在筛选出能产生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之前,可用液体培养基培养,增加微生物的浓度.若获得纯净的菌株,常采用平板划线的方法进行接种,此过程所用的接种工具是,操作时采用灭菌的方法;还可用方法操作.(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39.纤维素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多糖类物质,下列是关于分离土壤中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相关问题,请回答:(1)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是.某些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因为他们能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2)实验室中筛选微生物的原理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应先将从土壤中获得的微生物,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上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3)用刚果红染色法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

高中生物选修1全一册课件、习题及单元测试(44套) 人教课标版2

高中生物选修1全一册课件、习题及单元测试(44套) 人教课标版2

知识梳理
典例透析



三、结果分析与评价 1.泡菜腌制的质量 可以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的评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 观察乳酸菌形态,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 2.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配制亚硝酸盐标准显色液和样品处理液显色后,目测比色效果。 如果样品处理液与标准显色液的浓度不吻合,还应在已知浓度范围 内,改变浓度梯度,进一步配制标准显色液。 3.应及时测定不同时期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并记录 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测定,比 较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泡菜质量的影响。
课题 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 硝酸盐含量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1.说出制作泡菜的原理,尝试制作泡菜。 2.能分析影响泡菜发酵的因素。 3.尝试用比色法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4.讨论与亚硝酸盐相关的食品安全问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泡菜的制作 1.乳酸菌发酵 (1)发酵微生物: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 (2)乳酸菌的分布: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空气、土壤、植物体表、 人或动物的肠道内都有乳酸菌分布。 (3)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酸杆菌。 (4)代谢类型:乳酸菌的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在无氧条件 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乳酸杆菌常用于生产酸奶。 2.实验流程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2.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 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 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 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3.测定步骤 配制溶液→制备标准显色液→制备样品处理液→比色。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卷(全册6专题6套)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卷(全册6专题6套) Word版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综合检测卷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在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的制作中,用到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 ) A.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B.酵母菌、乳酸菌、毛霉、乳酸菌C.毛霉、醋酸菌、乳酸菌、酵母菌D.酵母菌、乳酸菌、毛霉、醋酸菌解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醋酸菌能将糖源或酒精转变成醋酸;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有多种,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A项正确。

答案:A2.[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变酸的酒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泡菜坛内的白膜,腐乳外部致密的“皮”,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 )A.醋酸菌、酵母菌、毛霉B.乳酸菌、毛霉、醋酸菌C.醋酸菌、乳酸菌、毛霉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解析: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

答案:A3.[2019·武汉市钢城第四中学高二期中]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果酒、果醋制作相比,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C.使用的菌种同化作用类型分别是自养型、异养型、异养型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解析:果酒制作所需要的温度在18 ℃~25 ℃,果醋制作所需要的温度是30 ℃~35 ℃,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是15 ℃~18 ℃,A项错误;醋酸杆菌为需氧型细菌,因此进行的是有氧发酵,B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三种菌都是异养型,C项错误;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所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醋酸杆菌(属于需氧型细菌)和毛霉(多细胞真菌),它们均有细胞结构,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D项正确。

2019版生物人教版选修1训练:专题2检测A+Word版含解析

2019版生物人教版选修1训练:专题2检测A+Word版含解析

专题2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以作为()A.异养微生物的氮源、能源B.异养微生物的碳源、能源C.自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D.异养微生物的碳源、氮源、能源解析:含C、H、O、N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可给异养微生物提供碳源、氮源、能源。

答案:D2.下列有关培养基配制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B.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特殊营养物质C.配制培养基时,要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D.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到pH、氧、渗透压的影响解析: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不同,如自生固氮菌能以空气中的N2为氮源,因此培养自生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添加氮源。

答案:B3.高温灭菌的原理是()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一定的B.微生物对高温环境不适应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解析:相对于动植物来说,微生物的耐高温能力是很强的。

灭菌即杀死各种微生物及其他生命形态(如芽孢),所以要采用更高温度以破坏微生物体内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使其丧失活性。

答案:C4.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①菌落的形状②菌落的大小③菌落的多少④菌落的隆起程度⑤菌落的颜色⑥有无荚膜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②③④⑥D.①②③④⑤⑥解析:菌落的特征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方面。

答案:B5.秸秆处理是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以下做法没有直接涉及微生物作用的是()A.秸秆还田B.加工为青饲料饲喂牛羊,被其消化利用C.投入沼气池生产沼气D.粉碎后与纤维素酶混合加工作为生产生物能源的原料解析: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其还田的过程是纤维素分解菌等各种异养微生物将其分解为无机物的过程;牛羊的肠胃中生活着与牛羊共生的微生物,其中某些种类的微生物能将青饲料中的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供牛羊吸收利用;沼气池生产沼气的过程是一些异养厌氧微生物发酵的过程;纤维素酶的合成与分泌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但纤维素酶处理秸秆的过程没有直接涉及纤维素分解菌等微生物的作用。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单元综合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新)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一、选择题1.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在农田土壤的表层自生固氮菌较多.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特制的培养基上培养,可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开,对培养基的要求是〔〕①加抗生素②不加抗生素③加氮素④不加氮素⑤加葡萄糖⑥不加葡萄糖⑦37℃恒温箱中培养⑧28~30℃恒温箱中培养.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④⑤⑧ D.②④⑥⑦3.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4.有关倒平板的操作错误的是〔〕A.将灭过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的桌面上B.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C.将培养皿打开,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置5.在纤维素分解菌的鉴定实验中,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A.对纤维素进行定量测定B.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测定C.对纤维素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纤维二糖进行定量测定D.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定量测定6.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应在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长出菌落时A.①③ B.②⑤ C.③⑤ D.④⑤7.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的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上述方法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①大肠杆菌②霉菌③放线菌④固氮细菌A.④②③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③④①8.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对特殊营养物的需求,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特殊营养物C.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D.根据微生物耐热性的不同,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9.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哪项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C.所用培养基成分与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10.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B.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C.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D.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1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全册练习含解析目录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2腐乳的制作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2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练习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知识整合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1菊花的组织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课题2月季的花药培养练习专题3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1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2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课题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练习专题4酶的研究与应用专题知识整合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课题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练习专题5DNA和蛋白质技术知识整合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练习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知识整合练习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C.pH控制D.酶的控制解析: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温度、pH、溶氧、通气与转速等。

酶是自身调节物质,不属于发酵条件。

答案:D2.下列有关果酒自然发酵流程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将选择好的葡萄进行反复冲洗,防止杂菌污染B.应将选择好的葡萄只冲洗1~2次,防止菌种流失C.应去梗再冲洗,防止冲洗时梗刺破葡萄皮造成污染D.应对榨取的葡萄汁进行灭菌处理,防止杂菌污染解析:在果酒自然发酵中,冲洗这一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除去浮尘,不能冲洗得过于干净,也不能去皮,因为自然发酵的菌种来自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综合练习一、选择题﹙25个,分值50分﹚1.将接种了红色细菌的培养皿置于紫外线下几天,结果培养皿中除长了一个白色菌落外,其余菌落都是红色的,据此,实验者应该A.暂不作结论B.断定是紫外线产生了白色菌落的变异C. 如果不继续用紫外线照射,预期那个白色菌落将转变为红色D. 断定白色菌落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2.在光亮处用同一种培养液分别培养单细胞绿藻和单细胞的酵母菌,其结果如下图所示(甲为绿藻,乙为酵母菌)。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培养液中A.缺少无机盐B.氧气含量太高C.缺少有机养分D.不含二氧化碳3.下列关于细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B.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细菌的代谢终产物也是CO2和H2OD.细菌的储藏颗粒是蛋白质、淀粉、脂肪等4.发酵工程的第一个重要工作是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选择优良的单一纯种,获得纯种的方法不包括:A.根据微生物对碳源需要的差别,使用含不同碳源的培养基B.根据微生物缺乏生长因子的种类,在培养基中增减不同的生长因子C.利用高温高压消灭不需要的杂菌D.根据微生物对抗生素敏感性的差异,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的抗生素5.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A.含五大类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B.加入某种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C.含蛋白胨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上 D.无氮的选择培养基上6.将圆褐固氮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能够得到A.菌丝 B.无一定形态的群体 C.单个细菌 D.菌落7.在实验室里,从土壤里分离出自生固氮菌所需的培养基属于A.天然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选择培养基 D.液体培养基8.在土壤中含有自生固氮微生物比较多的是A.表层土壤 B.中层土壤 C.底层土壤 D.所有的土层都是一样的9.下列操作与灭菌无关的是A.接种前用火焰烧灼接种环 B.接种前用酒精擦拭双手C.培养基在50℃时搁置斜面 D.接种在酒精灯的火焰旁完成10.某人利用乳酸菌制和泡菜因操作不当泡菜腐烂。

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①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②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殖③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④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生菌的生长和繁殖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某药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没有谷氨酸而产生乳酸及琥珀酸,其原因是A.温度控制不适 B.通气量过多C.pH呈酸性D.溶氧不足12.家庭制作泡菜并无刻意的灭菌环节,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它微生物的生长.当环境中的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增殖.下面对这些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在乳酸菌的调整期和对数期,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互助B.进入乳酸菌增长的稳定期,由于次级代谢产物的积累,种内斗争趋于激烈C.密闭的发酵环境使乳酸菌在调整期和对数期的种间斗争中占据优势D.进入稳定期,泡菜坛内各种生物的抵抗力稳定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13.若将某种细菌置于有营养的物体上,它会繁殖并形成细胞群(如下图)。

有什么适当的实验可以用来检验两种抗生素的杀菌效用?14.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

(E 、F 、G 、H 、I 、J 、K 、M 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A .HB .IC .KD .M15.如下图是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

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若基因A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B .若基因B 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C .若基因B 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D .基因C 不能控制酶C 的合成16.观察右边真菌细胞内有关代谢过程图,选出提高氨基酸B 产量的最佳措施:( )A .利用CaCl 2增大该真菌细胞壁的通透性B .大量投放丙酶C .加大接种量和投料量D .诱变处理该真菌,选育出不能合成乙酶的菌种作为生产菌种17.单细胞蛋白是指A .单个植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B .单个动物细胞培养得到的高纯度蛋白质C .单个细菌细胞分泌的蛋白质D .通过发酵获得的大量微生物菌体18.关于灭菌和消毒的不正确的理解是A .灭菌是指杀死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B .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相同的C .接种环用烧灼的方法灭菌D .常用灭菌方法有加热法、过滤法、红外线法、化学药品法19.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①溶化②调pH ③加棉塞④包扎⑤培养基的分装⑥称量A.①②⑥⑤③④B.⑥①②⑤③④C.⑥①②⑤④③D.①②⑤④⑥③20.关于菌种的选育不正确的是A.自然选育的菌种不经过人工处理 B.诱变育种原理的基础是基因突变C.通过有性杂交可形成工程细胞 D.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可构建工程菌21.用发酵工程生产单细胞蛋白可用来制成“人造肉”供人食用,这种蛋白是A.微生物菌体 B.微生物代谢产物 C.微生物合成物质 D.发酵液22.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时,培养基应该是A.C∶N为4∶1 B.C∶N为3∶1 C.隔绝空气 D.加大碳源、氮源比例23.关于微生物代谢的调节正确的一项是A.环境中存在某种物质时,微生物才能合成分解此物质的酶,该酶一定是组成酶B.某种代谢产物在细胞内的积累,将直接导致形成此物质的酶活性下降C.只有改变微生物的遗传特性,才能实现对微生物代谢的人工控制D.一般情况下,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可解除代谢产物对酶活性的抑制24.科学家通过对黄色短杆菌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了不能合成高丝氨酸脱氢酶的菌种,从而达到了黄色短杆菌大量积累赖氨酸的目的,这种人工控制的方法实质上利用了以下哪种调节方式?A.酶合成的调节 B.酶活性的调节 C.二者都有 D.二者都无2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不能同时存在B.诱导酶一但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C.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D.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必需的二、非选择题26.(11分)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

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

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

将这两种细胞在试管中混合,加聚乙二醇促融,获得杂种细胞。

请回答:(1)试管中除融合的杂种细胞外,还存在的融合细胞是。

(2)设计一方法(不考虑机械方法),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种细胞,并说明原理。

方法:原理:(3)将分离出的杂种细胞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获得A、B、C三细胞株。

各细胞株内含有人的染色体如下表(“+”有,“一”无)。

测定各细胞株中人体所具有的五种酶的活性。

结果是:①B株有a酶活性;②A、B、C株均有b酶活性;③A、B株有c酶活性;④C株有d 酶活性;⑤A、B、C株均无e酶活性。

若人基因的作用不受鼠基因影响,则支配a、b、c、d 和e酶合成的基因依次位于人的第、、、和号染色体上。

27.下表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成分列表,据此回答:⑴蛋白胨在培养基中的作用是。

⑵要用此材料配制观察细菌菌落状况的培养基,还需添加的成分是。

⑶表中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

⑷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前应进行的工作是。

⑸从配制培养基直到培养完成,所采用的预防杂菌感染的方法是。

⑹在培养基凝固前要搁置斜面,其目的是。

28.请根据下列四个模式图回答问题:(1)从结构上分析C图与另外三种结构的最根本区别是。

(2)作为合成蛋白质场所的结构可分布在图中。

(3)如果B图产生的物质是一种蛋白质,则在该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生物膜的转移方向是:。

(4)在基因工程中可作为运载体的是图代表的生物。

(5)有人用与D图结构相似的生物重复了“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步骤如下:①分别从S型菌落中提取DNA,蛋白质、多糖等成分②制备符合要求的培养基分为若干组,将不同提取物质分别加入各组培养基上③将R型菌落分别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④将接种后的培养装置放适宜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菌落生长情况:(6)请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问题:①实验者设计0组的目的是。

②请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

实验结果:实验结论:③该实验设计的指导思想是29.(18分)下面是一则我国西北黄土高原的高效农业新技术和新型有机化学材料的开发利用有机结合的实用典范,其基本构思和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图中新型塑料是科学家利用发酵罐提取物及其他物质研制成功的一种可降解塑料。

这种塑料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在微生物作用下自然分解,从而能有效地防止“白色污染”。

看图并结合生产实际回答有关问题:(1)科学家把发酵装置与温室大棚建在一起并利用农业生产废弃物-植物秸秆生产环保型的新型塑料,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科学家这样做的生态学目的是。

(2)对发酵罐中的A过程进行最重要的酶是,对发酵罐中B过程起重要作用的微生物和温室大棚下层蘑菇而言,它们在细胞结构上相同点是都有,不同点是;新陈代谢的相同点是,不同点是。

(3)温室大棚的下面种植蔬菜效果不佳,改种蘑菇后不但有了蘑菇的收获,而且蔬菜产量有所提高。

试分析蔬菜增产的原因。

(4)从利用植物秸秆发酵生产乳酸的实践得知,单一用庄稼秸秆作原料,微生物生长很慢,适当添加哪类物质可加快生产进程?(至少说出两点)。

(5)对发酵生产和培养蘑菇用的原料在接入菌种前为什么都要进行灭菌?。

(6)对于缺水的西北地区来说,利用大棚生产还可以节约用水,请说出其中的道理。

(7)夏季,温室在夜间要通风降温,在蔬菜生产中这样做的目的是:。

参考答案:1—5 ACBCD 6—10 CACBD 11—15 DDCCA 16—20 DDBBA 21—25 AADAC26.(1)人一人融合淋巴细胞,鼠一鼠融合骨髓瘤细胞(2)方法:培养液中加入氨基嘌呤,收集增殖的细胞原理:加入氨基嘌呤后,使D合成途径阻断,仅有D合成途径的骨髓瘤细胞及其彼此融合的细胞就不能增殖,但人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可以利用淋巴细胞中的S途径合成DNA而增殖(3)6、1、2、7、827.⑴提供碳源、氮源、生长因子⑵琼脂(凝固剂)⑶所培养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⑷调整pH ⑸高压蒸汽灭菌、烧灼接种环、酒精棉擦手、棉塞塞试管口、在火焰旁接种⑹扩大接种面积28.(22分)(1)无细胞结构(2分)(2)A B D (3分)(3)内质网→小泡→高尔基体→小泡→细胞膜(3分)(4)C (3分)(5)①对照(2分)②只有加入S型菌DNA时,R菌才能发生转化(3分)DNA是遗传物质,其他成分不是遗传物质(3分)③把DNA和蛋白质等区分开,直接地、单独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等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