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4b4c45ad0b4e767f5acfceb8.png)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工法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唐光暹郑毅成翠艳葛智超黄扬1.前言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内配型钢的组合结构,它综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特点,能充分发挥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材料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等优点,成为结构工程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并在工程建设中广泛应用。
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是一种新型组合节点形式,国内外均未见相关文献报道。
该类节点复杂,型钢的吊装定位、节点核心区钢筋绑扎、混凝土的浇筑工艺均不同于普通的钢筋混凝土节点,也与常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有所区别。
我们知道,节点是有效连接梁、柱构件并使二者共同工作的重要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结构的安全性,该节点的施工工艺将是施工控制的重点。
我公司在施工四川省南充市泰合·青年城项目过程中,通过优化创新、方案改革,总结了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施工方法。
采用本工法,该工程节点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表明本工法可推广性强,在跨度大的转换层结构及类似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工法特点2.1 应用CAD三维建模技术,优化型钢梁开孔位置及节点区内钢筋精确定位排布,提高型钢梁加工制作的准确性。
2.2型钢梁构件实行工厂化制作,避免了现场纠偏、补开孔的工作量,保证构件尺寸、精度及开孔位置的准确,保证了柱纵向受力钢筋能准确、顺利的穿过型钢梁。
2.3 对节点区自密实混凝土进行试配,并根据试验最终确定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控制参数范围,保证了节点区混凝土的质量。
2.4充分利用梁内型钢的结构刚度进行梁支撑系统的设计计算,梁侧模板需设对拉螺栓时,可在型钢梁腹板上设耳板,将其固定于耳板上,耳板应在钢结构深化设计时考虑并在工厂加工时完成。
2.5本工法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易于掌握,施工综合费用低等特点,保证了质量和施工进度,有较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3.适用范围型钢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组合节点是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一种新型节点形式。
型钢柱与混凝土大梁节点连接施工技术
![型钢柱与混凝土大梁节点连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6d4bd6827d3240c8447efaa.png)
规 范宜 取 4 4 mm。 , 扣 除保护 层厚 度后 每个 直 螺纹 接 头 焊 接 区域 有 限 .且 三 排筋 均 需 焊 接 直 螺纹 接
头. 焊 接 区域交错 。因此 焊接 直 螺纹 连接 接头 方案
不可行。 ( 3 ) 型钢 柱周边 焊接 环板 与钢 筋连接
图3 焊 接 于 十 字 型 钢上 的环 板
工 厂通 过全熔 透焊 缝 于翼 缘连 接 ,质量 有保 证 : 现 场 钢 筋 与环 板 连接 采 用 双 面焊 . 工艺成熟 . 质 量 有
报告 。 其级别 、 直径 必 须 符合 设 计 要求 和 国家 现 行 标准《 钢 筋 混凝 土 用 热 轧带 肋 钢筋 》 G B 1 4 9 9 及《 钢 筋 混凝 土用余 热 处理钢 筋》 G B 1 3 0 1 4 的要求 。
板 处需 要 焊 接 加劲 肋 由 于混 凝 土 梁二 排 筋 及 三
厚 度 取2 5 mm厚 .为 了控制 梁两 侧保 护层 厚 度及 保 证 钢 筋焊 接 边缘有 一定 距离 .环板 长度 取5 5 0 m m。 面 筋三排 筋 及底 筋二 排筋 处上 下环 板 间距 取8 0 am r 以便 于钢 筋焊 接操作 及受 力要 求 。 环板 与型钢 翼缘 采 用 全熔 透 焊 缝焊 接 连接 . 为保 证 施 工质 量 . 全 熔
透 焊 缝 的 施 工 在 型 钢 加 工 厂 进 行 。焊 缝 厚 度 取
排 筋 的影 响 .为 了错 开 两个 方 向的 钢筋 以使 钢 筋
能在 节 点 区顺 利 连接 .需要 在 型 钢 柱 上 开多 达 三
排且 互相 错 开 的孔 洞 , 因此 施工 质 量难 以控制 考
1 2 m m. 经验 算符 合设计 及规 范要求 。 现场焊 接如 图
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施工技术
![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9a5ee9ea98271fe900ef9a3.png)
Doors&Windows 摘
把型钢插入钢筋混凝土中的结构形式叫做型钢混凝土组在相关的施工规范中规定钢筋不应当穿过型钢柱的翼采用直螺纹连接器指的是钢筋混凝土梁的上下受力钢筋钢筋连接板指的是在型钢柱对应混凝土梁上下纵筋的位型钢柱穿孔连接是指混凝土梁对应的纵横向钢筋位置在如果施工的建筑楼层较少进行连接的方式
)。
型钢混凝土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节点连接的施工难度通过对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连接可以看出
参考文献
施工技术
103
2019.07。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b57e1a5727a5e9846a611b.png)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昆山市XX创业服务中心大楼位于昆山市前进西路,体育馆南侧,是一座综合性的行政办公大楼,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建筑高度99m,总建筑面积56800 m2。
二、工程难点:本工程从地下室~6层,在6~7/ C~E轴范围内,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总高为37.49m。
型钢混凝土柱截面积为1000x1000,型钢采用十字形,800x800x280x280x20x20x24x24,劲性柱每边8Ф25纵筋;相交的混凝土梁截面包括350x900,400x1000,450x1600,梁上部支座钢筋采用Ф25,分2~3排布置,每排5~7根;下部最多13根Ф25,分2排伸入支座。
结构设计中在钢柱翼缘范围内的钢筋采用在钢柱上外挑牛腿与之连接,外钢柱翼缘板宽280mm,翼缘板上焊接连接板,钢筋通过焊接在连接板上实现锚固。
图1 梁柱节点设计详图示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柱翼缘外挑钢牛腿连接板与钢筋进行焊接,现场钢筋焊接操作困难,焊接质量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现场焊接作业时间长,无法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
1、分析问题:1)技术方面:280mm宽翼缘板上需要焊接三~四块连接板,板间净距仅为45~60mm,且需通过柱筋和梁筋,钢筋难以排布;采用连接板连接时,当梁钢筋上铁或下铁为上下两排时,应在现场分别将上下排钢筋与连接板上皮及下皮焊接,难以进行焊接操作;钢筋与连接板采用焊接连接,导致钢筋轴向与加劲板(外挑连接板对应的位置)不重合,存在与腹板偏心的影响,受力不合理。
2)施工方面:钢筋与相邻连接板间距过小,混凝土难以振捣密实。
劲性柱内钢筋密集,安装不便。
框架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型式比较复杂,现场钢筋通过连接板与型钢柱进行连接,现场焊接工作量大。
三、节点连接处理方案:针对型钢混凝土与混凝土框架梁的节点部位钢筋连接的处理,按连接形式共归纳提出三种方案:方案一:采用在型钢上现场开孔(或在工厂预留孔,孔径=钢筋直径+4~6mm),待梁主筋穿过型钢后,重新焊接洞口封闭。
型钢混凝土梁与十字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计算书
![型钢混凝土梁与十字型钢混凝土柱连接节点计算书](https://img.taocdn.com/s3/m/639e23cd6137ee06eff91899.png)
fck = 29.6 ⋅ N ⋅ mm− 2
fycv := 210N ⋅ mm− 2
柱截面柱性
型钢截面柱性
全截面惯性矩
Icx = 5.246 × 108 ⋅ mm4 抗弯计算方向截面惯性矩 Icsx = 4.201 × 108 ⋅ mm4
全截面抵抗矩
Wcx = 2.281 × 106 ⋅ mm3 抗弯计算方向截面抵抗矩 Wcsx = 1.826 × 106 ⋅ mm3
ξb :=
1+
0.8 fsf + f 2 ⋅ 0.003Es
= 0.513
if(ξ < ξb , "满足要求" , "请重新计算") = "满足要求"
(4)型钢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
抗弯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γRE1 := 0.75
fcb ⋅ Bb tw ⋅ f
+
2.5
=
122 ⋅
mm
aa + tf = 124 ⋅ mm
x := x if x ≥ aa + tf aa + tf otherwise
= 124 ⋅ mm
ξ :=
x h0
=
0.256
Asb'
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ζb按JGJ138-2001式5.1.2-7计算
x
δ1h0
Ab := Bb ⋅ Hb = 199500 ⋅ mm2
3.焊缝截面参数:
tf
(1)腹板焊缝截面:
h1 := h − 2 ⋅ tf − ω1 − ω2 = 253 ⋅ mm hf := 13mm
lw := h1 − 2hf = 227 ⋅ mm 焊缝有效高度:he := 0.5 2hf = 9.2 ⋅ mm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新型连接施工工法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新型连接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5a8a7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dd.png)
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新型连接施工工法一、前言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新型连接施工工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梁柱连接方式。
它通过在混凝土梁的两侧嵌入箱型钢柱,利用螺栓和焊接等技术将钢柱与梁固定在一起,从而实现了梁柱的稳定连接。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以便为读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工法特点 1. 强度高:该工法利用钢材的高强度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梁柱连接的强度和刚度,增加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 施工快速:该工法采用模块化的构造方式,通过预制装配加工,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3. 可拆卸性强:该工法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随时进行拆卸和修复,具有较强的可维护性。
4. 适应性广:该工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混凝土梁和钢柱,适应范围广泛,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多种建筑结构,特别适用于需要进行梁柱连接的大跨度框架结构、工业厂房和高层建筑。
它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能力,减少工程成本,并且减少对现场混凝土浇筑的依赖。
四、工艺原理1. 工法与实际工程联系:通过分析实际工程的需求和要求,将工法与工程联系起来,确保该工法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并达到设计要求。
2. 采取的技术措施:详细介绍箱型钢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的技术措施,包括焊接、螺栓连接等步骤,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准备施工现场,进行基础清理和处理,确保施工环境的整洁和平整。
2. 钢柱预制:根据设计要求,预制箱型钢柱,包括焊接和加工等步骤。
3. 梁制作:制作混凝土梁,包括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等工序。
4. 钢柱安装:将预制好的钢柱放置在梁的两侧,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精确安装。
5. 连接方式:采用焊接和螺栓连接方式,将梁与钢柱固定在一起,确保连接的牢固和稳定。
6. 工艺检查:对连接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案
![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cd8c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24.png)
xxxxxx工程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案型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xxxxxx工程位于2应用部位及特点本工程28根框架柱型钢混凝土柱,截面尺寸及高度见设计图纸。
2.1框架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型式比较复杂,现场钢筋通过连接器和连接板与十字型钢柱连接,焊接工作量大。
采用连接板连接时,当梁钢筋上铁或下铁为上下两排时。
应在现场分别将上下排钢筋与连接板上皮及下皮焊接,施工难度大。
2.2柱头部位钢筋较密,且存在多根框架梁相交于同一柱头的现象,导致多层钢筋互相重叠,钢筋与型钢柱连接及钢筋标高的控制难度很大。
3施工工艺流程4主要操作要点4.1安装钢柱柱脚埋件4.1.1钢结构的基础预埋工程非常关键,它影响第一节钢柱的安装精度乃至关系到整个工程钢结构的安装质量。
4.1.2预埋件的定位安装在基础模板支设完后,校正并加固牢固,检查合格后,安装柱脚埋件,并在四个方向加固,利用500mm高程控制线控制埋件的高度。
浇筑混凝土时,拉通线控制,专人在纵横两个方向用经纬仪看护,以避免位移。
同时安放调节螺母,用于调节钢柱埋件的标高。
4.1.3预埋件的保护埋件调整验收后,在螺栓丝头部位上涂黄油并包上油纸保护。
在浇筑基础混凝土前再次复核,确认其位置及标高准确、固定牢固后方可进行浇灌工序。
在后续施工时对地脚螺栓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碰撞和损坏;在钢柱安装前要将螺纹清理干净,对已损伤的螺牙要进行修复。
4.2型钢柱的安装4.2.1安装流程4.2.2测量定位型钢柱安装前,安装现场应测设并标识出所安装的每个型钢柱的十字轴线,作为型钢柱安装定位及控制安装参数的依据。
4.2.3钢柱吊装前检查、核对成品型钢柱进场后,技术人员按照规范及图纸要求进行复核,并检查型钢柱的外形尺寸及运输过程中的变形情况,对变形部位进行修复处理。
吊装前,技术人员应根据拟吊装的部位核对型钢柱型号。
4.2.4钢柱吊装就位用起重机械将核对无误的型钢柱垂直吊至拟安装的部位,并在型钢柱对接部位放置一圈A 6钢筋,预留出调整空间,方便后续的型钢柱校正等施工4.2.4-1型钢柱安装示意图1.1.5钢柱临时固定型钢柱吊装就位后,四周耳板用连接钢板夹紧并用螺栓临时固定。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2)](https://img.taocdn.com/s3/m/62c2c509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7a.png)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一、前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结构连接方式,通过将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既能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又能充分发挥钢结构的优势,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从工法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和工程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工法特点1. 结构简单:该工法将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进行组合连接,减少了构件的数量和体积,简化了结构形式,提高了施工效率。
2. 耐久性好:混凝土梁与钢筋的组合连接能够提供良好的耐久性,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
3. 抗震性能好:通过混凝土梁与钢筋的组合连接,能够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减轻地震对结构的影响。
4. 施工工艺简单:该工法的施工工艺相对简单,工期较短,投资成本低。
三、适应范围该施工工法适用于多种混凝土与钢结构的组合连接,适用于桥梁、大型厂房、高层建筑等各种类型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的工艺原理是通过将预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与箱型钢柱进行组合连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提高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包括:1. 钢筋预埋:在混凝土梁中提前预埋钢筋,确定好位置和数量。
2. 箱型钢柱制作:制作好箱型钢柱,确保其质量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3. 组合连接:将混凝土梁上的预埋钢筋与箱型钢柱进行组合连接,采用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
五、施工工艺1. 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清理、加固等处理,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 钢筋预埋:在混凝土梁中预埋钢筋,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布置和固定。
3. 箱型钢柱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箱型钢柱,并进行防腐处理,确保其质量和耐久性。
4. 组合连接:将混凝土梁上的预埋钢筋与箱型钢柱进行组合连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两者牢固地固定在一起。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技术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节点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ea570779563c1ec5da715a.png)
Ke y wo r ds : S t e e l c o n c r e t e c o mp o s i t e s t uc r t u r e s;J o i n t s ;Co n n e c t i o n;Op t i n i f z a t i o n
E- ma i l : t h e b e s t q s @  ̄x ma i l . c o n r
2 0 1 4年第 0 2期 总第 1 8 8期
福
建
建
筑
No O 2 ・2 01 4
F u i i a n Ar c h i t e c t u r e& Co n s t r u c t i o n
Vo l・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8 8
型 钢 混 凝 土 组 合 结 构 柱 与 钢 筋 混 凝 土 梁 连 接 节 I - , 占 ・ ' 、 施 工 技 术
中图 分 类 号 : T U 7 5 5 . 9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6 1 3 5 ( 2 0 1 4) 0 2—0 0 9 5— 0 3
Co n s t r u c t i o n Te c h n o l o g y f o r Co n n e c t i o n J o i n t s o f S t r u c t u r a l S t e e l Re i n f o r c e d
型钢柱与钢筋砼梁接驳器连接施工技术
![型钢柱与钢筋砼梁接驳器连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9755f6727284b73f2425073.png)
型钢柱与钢筋砼梁接驳器连接施工工法1 前言劲性混凝土结构因其充分发挥了型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特点,不仅具有刚度大,延性好,节省钢材的优点,且耐火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均优于纯钢结构。
在劲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钢筋与型钢柱的连接方式是结构施工质量、工期控制的重点。
接驳器的使用,不仅实现了钢筋与型钢柱的有效连接,而且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
南京(徐矿)明星国际商务中心工程在主体结构施工中钢筋与型钢柱的连接采用了接驳器连接,通过对此项施工工艺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本工法。
2 工法特点2.0.1 采用接驳器将钢筋砼梁纵向钢筋与型钢柱连接,方便快捷;2.0.2用接驳器连接取代原始的钢牛腿连接的方法,在保证结构强度的情况下,不仅节省了建筑钢材使用量,而且使施工方便、快捷、安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施工成本。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劲性混凝土结构工程等。
4 工艺原理接驳器是以钢筋直螺纹连接方式为灵感,用高塑性无缝钢管制作的内带丝扣的连接套筒。
套筒一端为坡口底座,与型钢柱焊接固定(型钢柱内侧在同一标高处增设加劲板加强),套筒另一端为直螺纹套筒形式与钢筋连接。
接驳器固定后,将套丝的钢筋用力矩扳手拧入接驳器,实现钢筋与型钢柱的快捷连接。
接驳器分为不可调型接驳器(图4.0-1)和可调型接驳器(图4.0-2)两种。
不可调型接驳器一端为直螺纹套筒形式,另一端为带坡口的底座,一般在钢筋两端为平直段,可转动拧入接驳器套筒内部时使用。
可调型接驳器,在不可调型接驳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丝杆、两个扭紧螺母和一个加长型的正反丝套筒,适用于钢筋不可转动的情况,如悬挑梁在悬挑端钢筋弯锚,另一端与劲性柱连接处需使用可调型接驳器进行连接,在钢筋连接完毕后,紧固螺母完成安装。
图4.0-1不可调型接驳器图4.0-2可调型接驳器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db57e1a5727a5e9846a611b.png)
劲性柱与混凝土梁钢筋连接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昆山市XX创业服务中心大楼位于昆山市前进西路,体育馆南侧,是一座综合性的行政办公大楼,框剪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十九层,建筑高度99m,总建筑面积56800 m2。
二、工程难点:本工程从地下室~6层,在6~7/ C~E轴范围内,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总高为37.49m。
型钢混凝土柱截面积为1000x1000,型钢采用十字形,800x800x280x280x20x20x24x24,劲性柱每边8Ф25纵筋;相交的混凝土梁截面包括350x900,400x1000,450x1600,梁上部支座钢筋采用Ф25,分2~3排布置,每排5~7根;下部最多13根Ф25,分2排伸入支座。
结构设计中在钢柱翼缘范围内的钢筋采用在钢柱上外挑牛腿与之连接,外钢柱翼缘板宽280mm,翼缘板上焊接连接板,钢筋通过焊接在连接板上实现锚固。
图1 梁柱节点设计详图示意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钢柱翼缘外挑钢牛腿连接板与钢筋进行焊接,现场钢筋焊接操作困难,焊接质量及钢筋位置的准确性难以得到保证,现场焊接作业时间长,无法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
1、分析问题:1)技术方面:280mm宽翼缘板上需要焊接三~四块连接板,板间净距仅为45~60mm,且需通过柱筋和梁筋,钢筋难以排布;采用连接板连接时,当梁钢筋上铁或下铁为上下两排时,应在现场分别将上下排钢筋与连接板上皮及下皮焊接,难以进行焊接操作;钢筋与连接板采用焊接连接,导致钢筋轴向与加劲板(外挑连接板对应的位置)不重合,存在与腹板偏心的影响,受力不合理。
2)施工方面:钢筋与相邻连接板间距过小,混凝土难以振捣密实。
劲性柱内钢筋密集,安装不便。
框架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型式比较复杂,现场钢筋通过连接板与型钢柱进行连接,现场焊接工作量大。
三、节点连接处理方案:针对型钢混凝土与混凝土框架梁的节点部位钢筋连接的处理,按连接形式共归纳提出三种方案:方案一:采用在型钢上现场开孔(或在工厂预留孔,孔径=钢筋直径+4~6mm),待梁主筋穿过型钢后,重新焊接洞口封闭。
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梁柱节点型钢与钢筋连接工程施工总结
![钢- 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梁柱节点型钢与钢筋连接工程施工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f8e57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45.png)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梁柱节点型钢与钢筋连接工程施工总结◎冯建飞绪论随着我建筑业的蓬勃发展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是由型钢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这种组合结构能够有限的发挥两种材梁的各自优势,并规避了各自的不足,在建筑、桥梁的施工领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具有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提供建筑抗震性能等良好效益。
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施工中两种材质主要是通过钢筋与型钢的连接使其形成一个整体,所以型钢与钢筋连接工程的施工质量事关重要,尤其是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部位,在此结合北京市昌平区某办公楼项目应用实例,对梁柱节点各种类型的型钢与钢筋连接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管理和质量控制重难点进行研究分析,进而到达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的目的。
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一、情况介绍北京市昌平区某办公楼项目,工程总建筑面积127670㎡,其中地下建筑面积71556㎡,地下结构形式为(型钢)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部分总用钢量约1500吨,共有各类型钢柱223根、型钢梁构件495根,施工中涉及大量钢筋与型钢连接节点,现场主要使用到的节点有5类,分别为钢筋绕开型钢、型钢开孔钢筋贯穿、钢筋通过连接板与型钢连接、钢筋通过型钢牛腿进行连接、钢筋通过连接器与型钢连接。
在图纸会审钢结构构件加工图纸深化阶段前多次与设计单位沟通协商,优化结构配筋,确定每个节点部位适用的连接形式,工厂加工完成后现场按图进行安装,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把每道施工工序质量,实现型钢与钢筋连接分项工程顺利完成且施工质量优良。
二、钢筋绕开法通常来说采用钢筋绕开法,相对比较简单,部分角部边排钢筋、钢骨柱为翼缘较窄的H 型钢、梁截面宽度大于柱内型钢的截面宽度时可采用,但实际,在梁柱节点中往往难以通过绕开法解决所有钢筋与型钢连接问题,施工制约条件多,大部分钢筋难以实现,现场钢筋加工有一定的困难,梁柱节点梁纵筋绕开柱钢骨需进行1:6的角度弯折绕过,柱纵向钢筋一般先行施工,柱钢筋安装后,梁纵向侧绕钢筋安装不易,且后期混凝土浇筑时较为不便。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底钢筋与钢柱焊接施工技术概述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底钢筋与钢柱焊接施工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196c5f3c770bf78a6429540a.png)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底钢筋与钢柱焊接施工技术概述摘要: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混凝土内配置型钢和钢筋的结构,是把型钢埋入钢筋混凝土的一种独立的结构形式,也是钢与混凝土组合的一种主要形式。
由于其承载能力高、刚度大及抗震性能好,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跨度结构和抗震要求高的建筑及超高层建筑。
其中怎样使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有效的连接形成整体受力框架一直是钢混结构的重点与难点之一。
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是以优化焊接机具的方式从而解决传统式的梁底钢筋焊接的复杂工艺流程,从而达到降本增效提高焊接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优化焊接机具;梁底钢筋焊接;工艺流程1、前言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为集商业功能的超高层公寓式住宅。
总建筑面积27.8万㎡,占地面积20836㎡,其中含钢混组合结构部分为地下四层和地上四层,钢结构总共用钢量约4000多吨,节点形式纵横交错复杂。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底钢筋与钢柱焊接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焊枪机具的外观形式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梁底部钢筋与型钢柱之间的焊接。
鄙弃了传统鹅颈式短头焊枪焊接其底部钢筋时还需多工种提前预留模板并搭设操作平台等复杂的工序。
本专利采用的新型长颈式直头焊枪无需其它工种配合预留和搭设操作平台施工人员直接站于梁面就可以对底部钢筋进行焊接,不仅提高了焊接效率降低了成本保证了焊接质量也降低了安全管理风险。
2、技术优点(1)协调难度:无需多工种前期的协调配合预留模板和搭设操作平台。
(2)操作简单:施工人员无需进入梁底侧进行焊接,直接站在梁面就可以对底部钢筋进行焊接。
(3)焊接质量高:站在梁面施工操作空间大、焊接控制难度低。
(4)施工进度快:减少了前期搭设底部操作平台和后期拆除操作平台与恢复模板的施工工序,加快了施工进度。
3、施工工艺3.1新工艺技术施工流程图:3.2操作要点3.2.1 焊接技术交底作业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交底内容需全面、专业,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交底内容进行施工。
型钢混凝土梁柱交接点钢筋连接施工方案
![型钢混凝土梁柱交接点钢筋连接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5c9b3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d.png)
型钢混凝土梁柱交接点钢筋连接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本工程设计有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区梁、柱纵筋不能贯通。
为明确施工做法及控制要点,保证型钢混凝土梁柱交接点钢筋连接施工质量,特编制本方案。
二、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图纸3、《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2013)4、《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2020)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三、工程概况本工程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建筑物场地类别Ⅱ类。
建筑结构类型为框剪、钢桁架,抗震等级为框架四级、剪力墙三级。
基础部分采用桩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四、方案选择根据设计做法要求,本工程型钢混凝土梁柱交接点处采用在型钢柱、梁翼缘上焊接套筒后与纵筋进行机械连接,型钢柱、梁内侧纵筋对应位置焊加劲板进行加强,型钢柱在柱箍筋对应位置预留孔洞方便安装柱箍筋。
具体设计做法详下图:五、技术准备认真审查图纸,明确设计做法要求,明确技术控制要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统计套筒规格、数量,套丝钢筋规格、数量及长度,下达加工指标。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六、材料、机具准备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型钢柱、梁吊装、校正完毕并验收合格;相关部位操作平台搭设完毕;焊接机械、焊丝等施工机具材料准备完毕。
套筒强度应与钢筋等强,焊接材料应与母材匹配,焊缝强度不应低于母材强度。
钢材保护焊使用ER50-6号Ф1.2实心焊丝。
因焊缝形式特殊,同时存在平焊、立为Q345B,CO2焊及仰焊,焊接电压、电流、速度须严格控制。
七、施工工艺1、工艺原理可焊性套筒连接是一种钢筋等强度连接方法。
一方面,用于连接的套筒具有可焊性,可方便实现与型钢柱、梁间的焊接连接。
另一方面,用于连接的套筒加工有能与钢筋端头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可方便实现框架梁筋、框架柱筋与型钢结构的连接。
浅谈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柱节点的连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0333
![浅谈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柱节点的连接技术-工程技术研究0333](https://img.taocdn.com/s3/m/28dac5f3580216fc710afd20.png)
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柱节点的连接技术目前对于钢筋混凝土梁与钢骨柱型钢腹板的连接技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腹板穿孔锚固,另外一种就是腹板处焊接连接板。
在鄂尔多斯游泳馆项目中的初步设计则是选择在钢骨柱腹板上穿孔,将梁的纵筋伸入进腹板一个锚固长度。
经研究分析这样做使梁柱节点连接更加牢固可靠。
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1)梁端节点因按“钢骨规程”遵循钢骨腹板部分设置钢筋贯穿孔时,截面缺损率不应超过腹板面积的25%,主筋不得与钢骨直接焊接的要求。
经计算:腹板的宽度为550mm ,φ32的钢筋通过腹板时截面的缺损率为: 即当梁的纵筋根数<=0.25/0.057091=4.38常用钢筋穿孔的孔径如下表:而游泳馆项目与型钢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梁的上部钢筋、下部钢筋的一排一般是6-8根。
而当腹板截面缺损率大于25%时,圆形空洞周边宜采用钢套管补强,管壁厚度不宜小于型钢腹板厚度。
圆形空洞无法采用钢套管补强时,可采用带圆洞的方形钢板补强,型钢腹板两侧各焊接一块0.7-1倍型钢腹板厚度的方形钢板,方形钢板的洞边宽度取75-125mm 。
这样工序较为繁琐,且补强的质量很难把握,对钢骨柱的整体性亦有损害。
2)当钢筋混凝土梁与腹板正交时,梁纵筋较容易穿过锚固;混凝土梁与腹板斜交时,一是钢骨柱或梁的位置稍有偏移,就乎使的梁纵筋穿孔难度加大。
二是梁纵筋按要求伸入腹板孔一个锚固,斜交时的纵筋伸入腹板孔后需要弯折,则大大加大了施工的难度。
2403.1440550=0.0570912⎛⎫⨯÷÷ ⎪⎝⎭在深化设计中由于腹板穿孔不能满足规程要求,且操作工序繁琐,对型钢整体性有破坏,现场施工的难度较大等弊端。
经研究分析并得到设计院与甲方的认可,选择在腹板处焊接连接板,连接板为Q345B,板长320mm,板厚15mm,连接板与型钢连接的一端必须打坡口,倾斜角度为30度,全熔透。
焊好连接板后做探伤检测,保证表面无气孔、焊缝饱满、无缺口、电弧擦伤等质量问题。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交底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交底](https://img.taocdn.com/s3/m/3daea04c376baf1ffc4fadd2.png)
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交底施工企业:电力公司№:(津建安表22)工程名称邵公庄110kV变电站工种班组施工部位混凝土梁钢筋与型钢柱交底时间2019年月日【摘要】xxxxx广场工程逆施结构与正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采用了“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解决了窄间隙下逆施混凝土梁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钢筋不同心、钢筋无伸缩的连接难题,为正逆施粗直径钢筋连接、特别是正施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技术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可焊接套筒熔槽帮条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正逆施前言: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鉴于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周期方面的优势、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防火及造价方面的优势,逆作法施工工艺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
而高层、超高层结构中混凝土梁配筋量大、钢筋排数多、钢筋间距较小,加之结构体系抗震等级高,钢结构体系不允许开洞,且正逆施连接部位空间较小,如何实现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的合理连接,成为此类工程施工的难点。
1 工程概况xxxx广场工程包含1栋办公楼,3栋公寓楼及商业裙楼,设有4层地下室。
1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为超高层建筑,办公楼共53层,总高度258m;A、B、C三栋公寓分别为57层、53层、49层,总高度分别为191m、179m 、168m。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体结构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或一级。
本工程地下结构采用敞开式逆作法施工工艺,逆施结构与正施结构型钢柱间距最小为600mm如图1所示。
由于抗震等级高,与型钢柱连接的逆施混凝土梁钢筋直径大(最大达ф32)、排数多(大部分为3排),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禁止在型钢柱上开洞,要求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直接连接。
2 施工技术难点逆作法施工中,正施结构与逆施结构的钢筋连接一直是逆作法施工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中,正施结构柱若为钢柱或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因操作空间受到限制,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更加困难。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779321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30.png)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施工工法一、前言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的组合连接施工工法成为关键。
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的组合连接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结构稳定性好:通过混凝土梁与箱型钢柱之间的组合连接,能够有效增强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同时提高抗震性能。
2. 施工周期短: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在工地现场进行模块化的拼装,可以大幅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3. 施工质量控制好:由于工程环境受控、操作规程化,能够有效降低施工工艺与质量风险,保证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4. 施工成本节约:预制构件的使用可以减少现浇混凝土的使用量,节约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适应范围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适用于各类建筑结构,特别是对于多层建筑、工业厂房、桥梁等大跨度或多跨度的结构体系,其优势更加明显。
四、工艺原理混凝土梁钢筋与箱型钢柱组合连接的工艺原理是通过梁与柱之间的组合连接来实现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该工法采用优先安装梁的方式,然后将梁与柱进行连接,通过精准的连接方式和施工工艺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分为如下阶段:1. 基础施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施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
2. 梁的安装:在基础完成后,进行梁的安装,包括精确的定位和调整,以及钢筋的固定。
3. 梁与柱的连接:通过预先设计的连接件,将梁和箱型钢柱进行连接,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4.混凝土浇筑:在梁与柱的连接完成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填充连接空隙,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的劳动组织,包括施工人员的分工和协作,确保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
【摘 要】 xxxxx 广场工程逆施结构与正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采用了“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解决了窄间隙下逆施混凝土梁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钢筋不同心、钢筋无伸缩的连接难题,为正逆施粗直径钢筋连接、特别是正施结构采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钢筋连接技术作出了成功的探索。
【关键词】 可焊接套筒 熔槽帮条焊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钢筋连接 正逆施
前言: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鉴于逆作法施工在工程周期方面的优势、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抗震、防火及造价方面的优势,逆作法施工工艺及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高层、超高层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多。
而高层、超高层结构中混凝土梁配筋量大、钢筋排数多、钢筋间距较小,加之结构体系抗震等级高,钢结构体系不允许开洞,且正逆施连接部位空间较小,如何实现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的合理连接,成为此类工程施工的难点。
1 工程概况
xxxx 广场工程包含1栋办公楼,3栋公寓楼及商业裙楼,设有4层地下室。
1栋办公楼及3栋公寓楼为超高层建筑,办公楼共53层,总高度258m ;A 、B 、C 三栋公寓分别为57层、53层、49层,
总高度分别为191m 、179m 、168m 。
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体结构
抗震等级为特一级或一级。
本工程地下结构采用敞开式逆作法施工工艺,逆施结构与正施结构型钢柱间距最小为600mm 如图1所
示。
由于抗震等级高,与型钢柱连接
的逆施混凝土梁钢筋直径大(最大达
ф32)、排数多(大部分为3排),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设计禁止在型钢柱上开洞,要求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采用机械连接方式直接连接。
图1 逆施混凝土与正施型钢柱对接平面图
2 施工技术难点
逆作法施工中,正施结构与逆施结构的钢筋连接一直是逆作法施工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超高层建筑逆作法施工中,正施结构柱若为钢柱或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柱,因操作空间受到限制,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更加困难。
传统的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一般选用型钢柱上焊钢牛腿/型钢柱上开孔/可焊接套筒+直螺纹套筒/搭接焊(帮条焊)组合连接方式,但以上连接方式存在如下弊端:
(1)逆施梁预留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时,预留钢筋与型钢柱均已定位,采用普通直螺纹套筒连接需要钢筋转动伸缩,但此部位钢筋为定尺连接,不能伸缩,普通直螺纹套筒根本无法连接。
(2)本工程梁钢筋排数多,焊接钢牛腿方式无法解决第二、第三排梁钢筋与型钢柱连接的问题。
(3)当梁配筋比较密集时,型钢柱上开孔会较大面积的削弱型钢柱翼缘板/腹板,甚至将翼缘板/腹板上下截断,严重破坏型钢柱结构,危及结构安全。
(4)对于超大超深基坑,逆施期时间一般较长,预留钢筋丝头保护困难,到了正施期预留钢筋丝头可能被破坏,无法保证直螺纹套筒连接质量。
(5)当逆施结构边至正施型钢混凝土柱边空间较小,若梁钢筋接头一部分位于结构柱内,搭接焊或帮条焊钢筋挤占结构柱钢筋位置,结构柱钢筋无法绑扎;当结构梁钢筋直径大、排数多、单排钢筋之间间距小时,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焊接后钢筋间距过小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如此,如何合理有效的进行窄间隙下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成为正逆施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难点。
3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
为保证正逆施交接部位钢筋连接的质量,我们通过研究提出了逆施混凝土梁
预留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采用“熔槽帮条焊+可焊接套筒” 组合钢筋连接技术,解决了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困难的问题。
3.1 施工原理
本施工工艺为:在钢结构加工场内将可焊接套筒与型钢柱焊接成型,现场将型钢柱安装就位并校正好后,现场定尺加工一批一端带丝头钢筋,然后将钢筋与可焊接套筒连接,另一端与逆施期间预留钢筋采用熔槽帮条焊焊接工艺连接成整体,如图2所示。
为确保钢筋连接质量,熔槽帮条焊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前编制了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了工艺试件检验,经试验室工艺检验试验证明,熔槽帮条焊焊接接头强度≥钢筋母材抗拉强度。
3.2 施工流程
3.2.1 可焊接套筒焊接施工流程 检测进场套筒质量 → 将与可焊接套筒同型号的短钢筋头拧入套筒中 → 将可焊接套筒与型钢点焊连接 → 沿可焊接套筒倒角进行施焊一周至规定焊缝要求 → 对焊缝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 进行下一个套筒的焊接 → …… → 同一梁截面最后一套筒焊接完毕 → 清理作业面垃圾 → 将短钢筋头拧出 → 用纸封堵套筒 → 其他梁截面钢筋套筒焊接 → …… → 型钢抛丸
3.2.2 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工艺流程
型钢柱安装就位、现场加工正施梁筋(一端直螺纹丝头、一头无齿锯切平) → 正施梁筋与型钢柱可焊接套筒连接 → 正施梁筋与逆施梁筋采用熔槽帮条焊焊接工艺对接 → 结构梁剩余工序施工
图2 熔槽帮条焊+可焊接套筒连接示意图
图3 后浇带位置“熔槽帮条焊+可焊接套筒”连接效果
3.3 施工工艺
3.3.1 可焊接套筒焊接施工工艺
型钢构件在钢结构加工厂焊接完毕,抛丸前进行可焊接套筒的焊接施工工作。
为保证可焊接套筒焊接后能够满足土建钢筋连接需要,可焊接套筒施工过程中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对进场套筒进行逐个检验,对质量不合格的套筒作退场处理,严禁使用在工程之上。
2)为防止可焊接套筒焊接时造成套筒的变形及焊接中造成的焊渣进入套筒中,在套筒焊接前将与可焊接套筒相匹配的钢筋短头与可焊接套筒连接(从非焊接一端拧入套筒)。
3)将可焊接套筒有大倒角的一端面对型钢点焊,焊接时应对称焊接2点,并应保证套筒和型钢之间的间隙控制在2mm。
4)沿可焊接套筒倒角进行施焊一周至规定焊缝要求:①焊缝不得有气孔、夹渣、裂纹、弧坑、焊瘤等,发现有缺陷时应及时补焊;②焊缝外形应均匀、饱满、过渡平滑,在焊缝任意25mm长度范围内,焊缝表面高低差值不得大于2mm;
③焊脚尺寸应符合规范规定,其偏差为0~3mm。
5)待同一梁截面可焊接套筒焊接完毕后,方可将钢筋短头拧出,然后用纸将套筒进行封堵,以防止在抛丸施工及其他工作中将套筒污染。
6)将型钢构件上的套筒全部焊接完毕后,方可进行型钢构件抛丸施工。
7)质量检查:焊直螺纹套筒与型钢柱之间保证焊缝的高度即可保证焊接连接强度,焊缝高度由生产厂家通过试验确定,焊缝等级为三级,施工时可根据GB/T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三级焊缝的验收方法进行验收,外观质量标准及尺寸允许偏差应满足GB/T50205中三级焊缝的相关规定。
3.3.2 钢筋加工
钢筋两端面平头→剥肋滚压螺纹→丝头质量检查→带帽保护→丝头质量抽检→存放待用
钢筋端面平头:平头的目的是让钢筋端面与母材轴线方向垂直,同时将钢筋头部弯曲的部分切掉,宜采用砂轮切割机或其它专用切断设备,严禁气割。
剥肋滚压螺纹:使用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机将待连接钢筋的端头加工成螺
纹。
钢筋丝头加工长度应为一倍可焊接套筒长度,公差为+1P(P为1个螺纹丝扣)。
丝头质量检查:操作者对加工的丝头按规范进行的质量检查。
带保护帽:用专用的钢筋丝头保护帽将钢筋丝头进行保护,防止螺纹被磕碰或被污物污染。
丝头质量抽检:对自检合格的丝头按规范进行的抽样检验。
存放待用:按规格型号及类型进行分类码放。
3.3.3 钢筋与型钢柱上的套筒连接
逆施钢筋与型钢柱连接如图4所示:
1)将正施梁筋旋入型钢柱上可焊接套筒并拧紧,拧紧力矩应满足行业标准《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J163-2004的规定;
2)拧紧后正施梁筋与原预留钢筋间距应控制在10mm~20mm之间,若不合格则需更换钢筋;
3.3.4 熔槽帮条焊焊接工艺
1)材料准备
(1)焊条:E5516;
(2)角钢:Φ25及以下直径钢筋用规格为L40×4;Φ32及以上直径钢筋用规格为L50×5,角钢长度为100mm。
牌号均为Q235。
2)连接形式
正施梁筋与逆施梁筋连接端头均用无齿锯切平,两钢筋端头间隙控制在10mm~20mm之间,结构下垫设角钢(角钢中心两钢筋间隙中心重合),从接缝处垫板引弧后连续施焊,并应使钢筋端部熔合,焊接过程中应停焊清渣一次,钢筋
与角钢垫板之间,应加焊侧面焊缝3层,但焊缝高度不得大于3mm 。
如图5所示:
3)外观验收标准
(1)焊缝表面应平整,不得有凹陷或焊熘;
(2)焊接接头区域不得有肉眼可见裂纹;
(3)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缺陷允许值及接头尺寸偏差应符合规范规定;
表1 焊接缺陷及接头尺寸允许偏差
(4)接头焊缝余高不得大于3mm 。
4、实施效果
图5 熔槽帮条焊钢筋连接示意图
图6 熔槽帮条焊上视图 图7 熔槽帮条焊侧视图
实践证明,和黄地铁广场工程中逆施梁钢筋“熔槽帮条焊+可焊接套筒”组合连接技术是成功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设计上钢筋与型钢构件采用可焊接连接器连接,解决了传统连接板连接方式中钢筋不能轴心受力的不利因素,同时也解决了多排钢筋与型钢构件不能连接的施工难题;
在施工上,逆施梁预留钢筋与正施型钢柱连接时,预留钢筋与型钢柱均已定位,此部位钢筋为定尺连接,不能伸缩,采用逆施混凝土梁钢筋与正施型钢柱组合连接技术解决了普通直螺纹套筒根本无法连接的问题,接头质量能够达到与钢筋母材等强或超强的力学要求;
采用熔槽帮条焊焊接工艺,逆施梁筋预留长度大大减小(钢筋预留长度仅为60mm即可),保证了逆施操作空间,避免了帮条焊/搭接焊经常形成的钢筋间隙过小问题,解决了正逆施钢筋施工误差产生的不同心不能采用直螺纹连接问题,本组合钢筋连接技术形成了完整的施工工艺并已申报专利(专利申请受理号:200920209409.9),为同类工程逆作法施工正逆施钢筋连接提供了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