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柏林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瘫痪到顿悟

-浅议《都柏林人》的交织主题摘要: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通过讲述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都柏林人的故事,向人们展现了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社会。作者首先要揭露的是瘫痪的主题,这一主题贯穿每个故事,是当时爱尔兰社会的主调,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完全失去对祖国和人民的希望,他意图用小说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实现精神上的顿悟,这也是小说集的另一个重要主题。本文从两个交织的主题入手,探讨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

关键词:都柏林人;瘫痪;顿悟

Abstract: Dubliners is a collection of short novels written by the famous Irish writer, James Joyce. The stories in the collection clearly illustrate people of different ages and different careers. The two themes of the stories are paralysis and epiphany. The author wants to draw people’s attention and thought on people’s paralysis, which is the main tune of the Irish socie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this still keep hope on his country and people. So the theme of epiphany appears here and there in the nove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wo themes and the author’s complicated emotion with his country and nation.

Key words: Dubliners; paralysis; epiphany

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英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和代表,他的象征主义和“意识流”对世界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乔伊斯一生都致力于长篇小说和戏剧,《都柏林人》是他唯一的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小说以都柏林为背景,以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成功地再现了19世纪末20

世纪初英国殖民下的爱尔兰社会。

通过《都柏林人》这部小书,乔伊斯想要描绘出爱尔兰人和他们的生活。乔伊斯1882年出生于爱尔兰,到1912年他离开爱尔兰的这漫长岁月里,他怀揣一颗爱国心,从未停止

过对祖国的关注和对爱尔兰人民的思考,深切期盼着爱尔兰民族的独立。然而,当时的爱尔兰,一面处于英帝国的殖民统治,一面仍处于罗马天主教的巨大影响,在乔伊斯看来,正是这双重势力导致了爱尔兰的落后与卑微。而更让他失望的是爱尔兰人的冷漠和自我压抑。他急切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来改变爱尔兰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在《都柏林人》一书中,乔伊斯通过刻画各个阶层的都柏林人,以揭露都柏林人及其生活的瘫痪;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可看出,他并没有对他的国家和民族完全失去希望,在书中我们仍然能不时地看到都柏林人的顿悟。

《都伯林人》的瘫痪主题

乔伊斯在《都柏林人》中将十五个故事按照四个阶段,即“童年、青少年、成年和社会生活”的顺序展开叙述。作者对这些故事作了精心的安排,描绘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们的瘫痪状态,由此反映出当时都柏林人的瘫痪已深深地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本文将通过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都柏林人的瘫痪:人物的瘫痪和社会生活的瘫痪。

《都柏林人》中的故事主人公们都是深陷孤独和空虚,生活在绝望中,无法找到人生的价值。他们似乎都已经习惯于忍受压迫,早已失去了逃离压抑状态的勇气。《伊芙琳》中的主人公,十九岁的伊芙琳早已厌倦了她无趣的生活,渴望着逃离专制的父亲的的控制,离开乏味沉闷的家庭,一心向往着新生活。终于有一天,她遇到了来自异国他乡的水手弗兰克,从他那儿了解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她爱上了他,决定跟着他离开家乡,前往遥远的城市布宜诺斯艾利斯。但是最终伊芙琳却没有勇气去奔赴新生活,她已经习惯于这种麻痹的状态。她想起了她的母亲,想起自己成对母亲许诺一定会尽力维持这个家。同时,她也对即将面对的未知生活感到担忧。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她只能“祈求上帝指点迷津,告诉她该做什么”。(38)她曾经多么期盼新生活,沐浴着爱,享受着幸福。但是在最后时刻,她犹豫了,放弃了,逃离了那艘开往希望的船,留在了岸上,留在了她原来的生活中。“她迫不得已地向他抬起苍白的面孔,像是一只孤独无助的动物。她双眼望着他,没有显示出爱意,也没有显示出惜别之情,仿佛是路人似的。”(39)在这最后一刻的退缩中,伊芙琳的麻痹显露无疑。她短暂的爱情和激情很快就消逝在她愚蠢的坚持和怯懦中。在小说《泥土》中,上了年纪的单身女佣玛利亚,同样是个麻木僵化的人物形象。玛利亚是个心性单纯的温和女人。她也向往着爱情,但从来不曾得到。当有人说她一定会得到戒指时,她“不得不笑笑说,她既不要戒指也不要男人。她笑的时候,灰绿色的眼睛中流露出失望的羞涩,鼻子尖几乎要碰到下巴尖了。”(109)在蛋糕店里被问是不是想买结婚蛋糕时,玛利亚羞红了脸,尴尬地冲着对方微笑。在乔·唐奈利家中参加万圣节前夕聚会,大家玩起了传统的游戏:被蒙上眼睛去摸装了

不同东西的碟子。玛利亚先摸到的是盛着一小堆湿土的碟子,然后是一本圣经。土是不详的预兆,象征着“早死”。乔伊斯以泥土作为小说的题目,旨在揭示玛利亚平淡无奇的生活已成一潭死水。而玛利亚摸到泥土后并没有被拿掉布条,暗示着她深陷麻木而不自知。在后来乔让玛利亚给大家唱歌时,玛利亚唱起了《我梦见自己住在…》,把第一段唱了两遍,那是一段描述美丽的住所,幸福的婚姻和爱情的歌词。她无限向往,却在现实的挫败感中盲目地体会着乏味和孤单。

《都柏林人》中的瘫痪还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当时的爱尔兰处在英帝国的控制下,无法摆脱其从属地位,国家孤立封闭,民族缺乏希望和活力。外面世界的瞬息万变丝毫未能影响这个国家和她的人民。在爱尔兰,宗教仍然主导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扼杀着人们的希望和追求。在《委员会办公室里的常青节》,作者讲述了几个摇摆不定的爱尔兰政客在民族党委员会办公室里为选举而争论不休的故事。事件发生在常青节,是为纪念爱尔兰民族运动领袖帕奈尔逝世的日子。在帕奈尔逝世后的三十年里,爱尔兰的民族运动几乎毫无进展。在故事接近尾声时,乔伊斯安排故事中人物海恩斯朗诵了他在1891年所写的纪念帕奈尔的诗,实则讽刺了故事中的伪帕奈尔追随者们,那些在利用爱尔兰民族运动为自己谋利的人,如奥康纳先生、亨奇先生之流。这个故事反映出爱尔兰政治生活的严重瘫痪状态,充斥着黑暗和腐败。在《圣恩》中,主人公柯南先生在酒吧里喝醉后从楼梯摔下来晕迷,在一个青年人的帮助下苏醒,之后由朋友鲍尔先生送回家。鲍尔先生说服他去参加他们的“四人共舞”,去教堂“一起去把壶好好洗洗”(186),即劝说他去参加天主教的静修,也就是忏悔仪式。然而,柯南先生为何在酒吧昏迷,又因何原因要去忏悔,他自己也无法交代和思考清楚,在朋友的大力劝说下,他最终同意加入静修。但讽刺的是,对柯南进行劝说的朋友在大加赞赏天主教时却犯了很多错误。这一切都可看出爱尔兰人的宗教信仰上的盲目跟随和宗教生活的混沌麻木。此外,小说中的珀顿神父作为宗教要人,却为了迎合大众观点而故意曲解《圣经》中的经文,这使得罗马天主教显得异常虚伪和难以信任。

《都柏林人》的精神顿悟

乔伊斯曾经对《都柏林人》的出版商这样说过:“我确信如果你不让爱尔兰人通过我这磨得光亮的镜子看一看他们自己,那就是在阻碍爱尔兰的文明进程”。(Eric Bulson, 2008.8: P33)他想通过让都柏林人克服自我压抑的状态,改变他们看待自我的方式,从而唤醒整个爱尔兰民族。在他的小说中,主人公们总是经受了许多折磨和幻想的破灭,在某一刻出现瞬间的顿悟。

小说《阿拉比》中的男孩,描述了他家所住的街道。在他的记忆里,他家的房子因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