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5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德伯家的苔丝有感1500字
文学是比鸟飞得还远的梦想、比花开得还美的情感、比星闪得还亮的智慧、是我们到
一百岁还忘不掉的信念。读名著,发感想。自古至今名著一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不同时
期的大家都对名著有所解读。然而我们写的读后感可能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但是可以从
名著中吸取到一些自己受用的东西就好了,这也是名著传递给我们的思想。
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为大家精心搜集了2篇“读谁动了我的奶酪有感1500字”,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托马斯·哈代是一位跨世纪的文学巨匠,其地位是举
世公认的。他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一百多年
来一直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假如本书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经典释读文本或被当成言情小说来阅读的话,我想我不
会有太大的惊讶,像安玑那样因苔丝失身而惩罚她、厌恶她,像村民们那样歧视苔丝,
无一不是女性*主义批判的绝佳范本;而那些靠弱智牌马达驱动的言情小说般的拖沓的语言、俗套的情节,在苔丝在婚前婚后想对安玑讲明她身世那节表露无遗——那时的他们哪怕
再坚决一点、再有智慧一点也不会有接下去的故事发生——然而哈代的小说终究比高级言
情小说和女性*主义批判范本要强,我想就在于两点。
苔丝本是一位纯洁美丽又非常勤劳的农村姑娘,她向往人生的真和善,但又时时遭到
伪和恶的打击。苔丝的悲剧始于为了全家人生计去远亲家打工,却因年幼无知而被亚雷骗
去了处女的贞操,成了一个“堕落”的女人,受到社会舆论的非议,把她看成不贞洁的罪人;苔丝后来与青年克莱相爱,又因为新婚之夜坦诚有污点的过去而被丈夫遗弃,而与近
在眼前的幸福失之交臂;出于高度的家庭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精神,苔丝为换取家人的生存
而再次违愿沦为亚雷的情妇;最后因为丈夫的回心转意使得绝望的苔丝愤而举起了复仇的
利刃,终于成了一个杀人犯,最后不得不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导致“象游丝一样敏感,象
雪一样洁白”的苔丝最后终被完全毁灭。
暑假里我读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被安妮的活泼、乐观、积极向上深深吸引
了!我感觉安妮的心地就像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从未受到任何污染。
记得有一次,一个同学来问我一道题,我便放下我手中的事,细心地为她讲解。这不
就是那真挚的友谊吗?这种友谊是最纯洁的,当现实中已经缺乏这样的感情的时候,这个
故事早已感动了我们的心。
They spent the last five day together .It was the most previous period during their life because Tess was going to be sentenced to death several days later. If Angel were brave enough to accept Tess’s past, they would live a happy life now. But he didn’t cherish Tess’s true love until he lost it forever. It was already useless for him to regret. Late, too late!
现在的圆明园只剩下几根残柱了。这些可恶的侵略者,在中国的邻土上横行霸道、为
所欲为,我们不能容忍,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就这样在侵略者的魔爪下毁了。
一是政治粉刺。哈代先生更像是一个报纸社论的特约评论员,总是冷不防地跳出来议
论一番,对感兴趣的东西针砭粉刺。像说安玑父母那种基督教徒,一般的苦难无法得到
他们垂青,但大奸大恶大是大非的罪恶却能激荡起他们的同情心;又说什么做父母的不告
诉子女人世间的险恶,不管是出于保护他们还是什么的原因,都是不称职的。那样的议论,处处可见,如此尖刻的评论也实在非看尽尘缘的老学究莫能办到。再者,苔丝这个惨
剧本来就是对政治的粉刺。亚雷·德伯这个坏蛋,他不但玷污了苔丝,还虚伪地入教以
为可以掩饰其罪过,免于世间和永生的罪责,还为其再次犯罪披上一层羊皮。还口口声声
说苔丝的存在就是引诱她,要她发誓不要用她的美貌来诱惑他云云。这样的人,何曾不
是哈代先生对教会、对所谓上流社会一种尖刻的粉刺?莫怪乎这样的书要被禁了。至于安玑,也是哈代粉刺的对象,不仅生性*软弱不敢面对真实,当两人面临危难时,还说若苔
丝不在他身边,他就会依靠想象把她想得稍微好一些,那简直是小孩不是男人的表现;而且,还因为他对人对己双重标准,抛弃了苔丝,间接成了这个悲剧的帮凶。
二是人物的复杂性*。苔丝从来都不是个性*刚强的主儿,别看她从小就操持家业,数
次拒绝亚雷·德伯的诱惑,但她的内心根本不像外表那样刚强。她只是一个需要保护、
需要被人爱的人,所以她无条件地顺从自己喜欢的人,无条件地听那个人的话,即使被他
们抛弃责备、被他们当奴隶使唤,她也觉得值得。她没有独立的思想与意志,她需要安
玑这个让她每天活下去的寄托,她就好像一个傀儡虫一样依附在上面,只会木木地听话。
难怪李逍遥找来36个傀儡虫就救活了林月如了。但她却遗传了德伯家好冲动的传统,被
激怒就奋而杀人。同时,她只懂得激化矛盾,不懂得避祸,既曾被亚雷伤害,就应处处躲
开他,可每次见着他都要说上许久,呆在一块?忍到最后无法再忍,就呼哧一声杀死了他?就此而言,苔丝和《茶花女》里的玛格丽特乃至《里斯本之夜》里的海伦比起来,截然不同。苔丝是外强中干,后两者却如蒲苇,虽柔却韧。虽说不同的类型无关优劣,但却注
定了其命运。苔丝更像是戏剧里那完美的木偶,虽然完美的体现了一个完人是如何被毁的,但却缺少独立生存的能力。还记得苔丝在绝望中写给安玑的信么?里面不仅长篇幅地历数
了苔丝对丈夫的爱,还宣称没了他就活不下去了,哪怕死在他身边也可。也许就是如此,
两人在逃亡时就如俩小孩,根本没有抵抗的能力;而玛格丽特乃至海伦,却总有一种强韧
的信念,自己活在人间,为更好地活策划道路。就好像Bible说的那样,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值得记住。
就因为这样的性*格悲剧,加上这个社会风气(有害人的人、有逼人至死的人),故而
必然导致悲剧的诞生,就连埃斯库罗斯也不忍心叫出歌队来唱述这个悲惨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