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极端天气气候特点
2019年湖北省气候主要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20-04-2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7802);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911)作者简介:刘可群(1963-),男,湖北汉川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电话)************(电子信箱)****************。
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和强度都有明显变化[1]。
据中国科学网报道,2019年5—8月北半球29个国家共打破396项最高温纪录。
2019年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偏高0.7℃;全省年平均降水量906.1mm ,较常年偏少25%。
由于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初出现了历史少见的长时间的连阴雨,7月下旬后出现了罕见的伏秋高温连旱。
Dutton [2]认为农业、医疗卫生、交通、能源、零售业、制造业以及建筑业都对天气气候变化极为敏感。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加剧会给社会经济、农业生产、人民健康等带来严重影响和损失。
由于极端气候事件对社会经济及公众生活与生命的影响很大,受到公众和各级政府的极大关注,及时对气候及其异常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可以为气候与气候2019年湖北省气候主要特征及其对农业的影响刘可群1,周金莲2(1.武汉区域气候中心,武汉430074;2.武汉中心气象台,武汉430074)摘要:2019年湖北省气象灾害程度重。
全省年平均气温17.1℃,较常年偏高0.7℃,7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偏高1℃以上,其中宜昌至襄阳以东地区偏高1.5~2.8℃。
全省平均降水量906.1mm ,较常年偏少25%,其中7—9月降水量为174.2mm ,较常年偏少50%以上。
年日照时数1544.3h ,较常年偏少8.8%,3月、7月、8月、9月日照时数偏多,其他月份均偏少。
伏秋高温连旱和冬季低温连阴雨为2019年的两大主要气象灾害,范围广,程度重,均为湖北省近70年以来同类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
伏秋高温连旱造成全省秋粮总产量较上年减少7.93%;冬季低温连阴雨造成大棚温度低、湿度大,设施农业病害发生程度重,幼苗死亡率高。
湖北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

湖北的气候特点类型特征湖北的气候特点1、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春秋多变,夏冬长春秋短湖北省年平均气温15~18℃,南部高于北部、东部高于西部。
受季风影响,冬冷夏热。
1月最冷,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3-6℃;7月最热,除高山地区外平均气温27-29℃;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
四季分明,夏季最长,平均为121天;冬季次之,为116天;春秋季短,约64天左右。
入春较早,平均3月21日入春,南北、东西差异大。
2、降水充沛,梅雨明显,时空分布不均匀湖北省年均年降水量1201毫米,远高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32毫米),由西北向东南递增,其中鄂西北860毫米,鄂东南1491毫米。
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年际和年内间变化大。
1983年降水最多(1678mm),约为最少年(1966年,862mm)的2倍。
年内分布7月最多(204毫米),12月最少(26毫米)。
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平均降水量7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63%,其中梅雨期(6月中旬至7月中旬)雨量最多,强度最大。
3、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多样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雨热同季,气候资源丰富多样。
大部分地区≥10℃积温和日数分别在4500~5400℃和200~250天,西部山区立体气候资源丰富,为农林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风能、太阳能及空中云水资源均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湖北的地理环境气候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全省大部分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为85-114千卡/厘米2 。
多年平均实际日照时数为1100—2150小时。
其地域分布是鄂东北向鄂西南递减,鄂北、鄂东北最多,为2000—2150小时;鄂西南最少,为1100—1400小时。
其季节分布是夏季最多,冬季最少,春秋两季因地而异。
全省年平均气温15-17℃,大部分地区冬冷、夏热,春季温度多变,秋季温度下降迅速。
湖北省最高温度

湖北省最高温度湖北省最高温度湖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国的一个内陆省份。
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湖北省的气候类型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作为昆仑山脉的东南延伸,湖北省地形多样,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气候条件。
在湖北省的北部,有武当山等山脉,自然环境比较幽静,在这里气温一般比较宜人。
而在湖北省的南部,有长江流经,自然环境更加湿润,气温也相对较高。
湖北省的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夏季,尤其是七月和八月。
根据近年的气象数据,湖北省的最高气温普遍在35℃以上,个别城市甚至能达到40℃以上。
其中,湖北省的最高气温记录出现在宜昌市,峰值达到了46℃。
这样的高温在湖北省是很常见的。
在夏季,湖北省的气温往往长时间维持在30℃以上,而且湿度较大。
这种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对人体的健康影响较大。
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容易感到疲倦、精神不振,还容易出现中暑、脱水等问题。
因此,湖北省的居民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应对高温天气,如多喝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保持室内通风等。
高温天气对湖北省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影响。
湖北省的农业以稻米种植为主,稻米需要较高的水温和湿度来生长,但是高温天气会导致水分蒸发过快,使田地干燥,影响稻米的生长。
农民们为了应对高温天气,通常会提前灌溉水田,利用水资源来保持田地的湿度,从而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此外,高温天气还会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湖北省有许多风景名胜,如三峡、黄鹤楼等,这些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对于游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高温天气会导致水资源的消耗增加,湖泊水位下降,水质恶化,甚至会引发干旱、森林火灾等问题,给湖北省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应对高温天气带来的各种问题,湖北省政府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加强对高温天气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天气预报,提醒居民和游客注意防暑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提供适当的灌溉水源,以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武汉四季

武汉四季
武汉市处于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光等气候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受大陆性气候影响,冬冷夏热显著、旱涝灾害突出。
武汉市常年平均气温为17.1℃,其中7月气温最高,为29.1℃,1月气温最低仅4.0℃,两者相差为25.1℃。
夏季平均长4个多月,35℃以上的高温日数平均每年为21天,近百年极端最高气温达41.3℃(1934年8月10日),解放后极端最高气温为39.6℃(2003年8月1日)。
冬季长为3~4个月,极端最低气温为-18.1℃(1977年1月30日);春秋两季较短,各两个月左右,且灾害甚少,气候适宜,是旅游休闲的黄金季节。
武汉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北气流交换频繁,雨量十分丰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316毫米。
其中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4~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7成。
武汉市7月降水量最多,为224.7毫米,12月份降水最少,仅为29.7毫米。
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和2%。
常年暴雨渍涝灾害比较频繁,暴雨日数每年平均约5天,最多达12天(1991年)。
武汉市季风性气候特点比较显著,是我国气候灾害比较频发地区之一,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旱、涝、连阴雨,也有突发性的冰雹、龙卷风和雷暴雷击等。
对农业危害最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冬季寒潮,春季低温阴雨,初夏暴雨洪涝,盛夏高温伏旱以及秋季连阴雨等。
武汉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如何应对不同季节

武汉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如何应对不同季节武汉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但它的气候却有着独特的特点。
了解并应对武汉不同季节的气候,对于在这里生活、工作或旅行的人们来说至关重要。
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气候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两季则较为短暂且气候多变。
夏季是武汉气候最为炎热的季节。
从五月开始,气温逐渐攀升,到了七八月,高温常常能达到 35 摄氏度以上,甚至超过 40 摄氏度。
不仅气温高,湿度也大,闷热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
这种高温高湿的天气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诸多挑战。
在应对夏季的炎热时,首先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出门时,尽量选择轻薄透气的衣物,戴上宽边帽子和太阳镜,涂抹防晒霜,避免阳光直射。
同时,要随身携带充足的饮用水,及时补充水分,以防中暑。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避开高温时段,选择清晨或傍晚较为凉爽的时候。
在家中或办公场所,要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
可以使用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但要注意合理设置温度,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导致感冒。
此外,多吃一些清凉解暑的食物,如西瓜、绿豆汤、苦瓜等,也有助于缓解暑热。
秋季的武汉,气温逐渐下降,但气候较为宜人。
然而,秋季的天气变化较大,早晚温差明显,有时一天之中能感受到四季的变化。
在秋季,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特别是在早晚时分,穿上一件薄外套可以有效防止着凉。
由于秋季气候较为干燥,要注意保湿护肤,可以使用保湿霜和唇膏等。
同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身体所需的水分和维生素。
冬季的武汉较为寒冷,最低气温可能会降至 0 摄氏度以下,并且时常伴有寒风和阴雨天气。
为了应对冬季的寒冷,要穿上足够保暖的衣物,包括厚棉袄、羽绒服、围巾、手套和帽子等。
在室内,可以使用取暖设备,如暖气、空调或电暖器,但要注意用电安全。
此外,冬季的空气相对干燥,使用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空气的湿度,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饮食方面,冬季可以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汤、火锅等,既能提供热量,又能暖身暖胃。
武汉概况气候

武汉概况气候武汉气候背景湖北武汉武汉-武汉市年内的气候变化较大。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7月进入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 度,但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度,加上湿度往往较大,常令人感到闷热难受。
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度,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度或超过。
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迅速下降。
12月底到次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比较阴冷。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
武汉概况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在此相汇,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通称武汉三镇。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S使这座中国腹地的特大中心城市自古有着“江城”的美誉。
全市现辖13个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总面积84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58万人。
武汉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园林城市。
上百座大小山峦遍布三镇,近两百个湖泊座落其间,水域面积占到全市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大城市之首。
其中东湖水域面积33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
历史文化名城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
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
3500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
辛亥革命的首义文化铸就了武汉人敢为天下先的人文精神。
湖北冬季天气怎么样

湖北冬季天气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冬天的温度和寒冷一直是人们关心的事情,也是人们经常聊天的话题。
去过湖北的朋友发现,这里的冬天比较冷。
那么,你知道湖北冬天为什么这么冷吗?湖北冬天的气候特点是什么?希望这篇文章能解决大家的困惑。
为什么湖北冬天那么冷因为湖北水体多,空气湿度很大。
冬天气温低的时候,空气会湿冷,给人的感觉是湿冷,也就是体温很低。
湖北冬季天气怎么样 2最新监测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事件仍维持并将持续到2022/2023年冬季。
综合分析海温、大气环流等影响因子以及前期天气气候特征,预计2022年冬季(2022年12月-2023年2月)东亚冬季风正常,冷空气活动阶段性偏强,湖北省大部地区前冬暖后冬冷,总体呈略暖偏干趋势,可能出现阶段性偏冷和低温雨雪天气过程。
具体预测如下:1、气温总体略高,前冬暖后冬冷预计冬季平均气温北部4.3~6℃,南部6~7℃,与常年同期相比,大部地区略高0.1~0.5℃。
极端最低气温北部-8℃~-7℃、南部-6~-5℃,最冷时段可能出现在1月中旬后期至2月上旬。
2、降水总体偏少,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预计冬季降水量鄂西北41~60毫米,其他大部60~160毫米,与常年同期相比,除鄂西北北部略多外,其他大部偏少1~2成。
除鄂西北外,全省其他大部地区发生夏秋冬连旱的可能性较大,特别是中南部地区出现重度以上持续气象干旱的风险大。
3、有阶段性低温雨雪冷空气活动频率接近常年,主要集中在12月中下旬、1月中下旬至2月中下旬,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出现阶段性低温雨雪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4.中东部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冬季,全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呈现略暖偏干的气候趋势。
湖北东南部森林火险气象等级高。
5、大气自净能力总体较弱预计冬季全省大气扩散条件总体一般,接近近三年平均水平,但降雨偏少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湿清除。
雾霾日数可能与正常冬季持平。
冬季取暖的六大方法1、暖气供暖是北方城市最常用的供暖方式,每年11月中旬,中国北方几乎每个城市都能正常供暖。
武汉天气情况怎么样

武汉天气情况怎么样
武汉的天气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
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
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
1。
湖北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湖北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湖北省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自然景观。
湖北省的降水气候变化特征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对于湖北省的农业、水资源管理以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从湖北省的降水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首先,湖北省的降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特征。
湖北省东部是长江流域的一部分,受到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量较多,分布较均匀。
而湖北省西部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少,呈现出西南向东北递减的分布特点。
此外,湖北省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特点,如武汉市周边降水量较高,黄冈市和孝感市降水量相对较少等。
其次,湖北省的降水季节变化明显,特别是夏季和秋季的降水量相对较高。
夏季是湖北省的主雨季,受到东亚夏季风和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降水量较多。
而秋季是湖北省的次雨季,受到季风气候的转变和台风的影响,降水量也相对较多。
冬季和春季是湖北省的旱季,降水量较少。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湖北省的降水季节分布可能会发生变化,例如夏季降水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可能会提前或延后。
最后,湖北省的降水年际变化呈现出一定的不规律性。
在长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湖北省的降水量呈现出起伏波动的趋势,但并没有明显的线性趋势。
一些研究表明,湖北省的降水年际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和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密切,例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发生会对湖北省的降水造成影响。
此外,湖北省的降水年际变化还受到许多内部气候波动的影响,如大气环流异常和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等。
综上所述,湖北省的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包括分布不均匀、季节变化明显和年际变化不规律等方面。
未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进一步加剧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湖北省的降水气候可能会发生更加显著的变化,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监测,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十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气候

十堰的气候特点是什么气候十堰的气候特点十堰市地处中纬度地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5.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1.9℃(1996年7月19日),年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9℃(1976年1月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69.6mm,降雨量多集中在6、7、8、9四个月,降水量达456mm,占全年降雨量的59.2%。
降雨量表现为东南部略多于西北部。
区内年总平均降水日数为115-120天,夏季最多(34.5天),秋季略高于春季(分别为32.2天和30.7天),冬季最少(仅15.8天)。
十堰的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地处秦巴山区东部、汉江中上游地区,与河南西部、陕西南部、重庆东部等3省市边境交界。
东与湖北襄阳市的保康、谷城、老河口3县市接壤,东北与河南南阳市的淅川县相连,北与陕西商洛市的商南、山阳、镇安3县相接,西与陕西安康市的白河、旬阳、平利、镇坪4县毗邻,南与湖北神农架和重庆市的巫溪县交界。
大巴山东段逶迤于南,秦岭余脉屏障其北,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全境,全境面积约23680平方公里,地跨北纬31°30′至33°16′,东经109°29′至111°16′,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长约195.5公里。
地质十堰工作区地质构造十分复杂,总体地处昆仑—秦岭纬向构造体系东秦岭南亚带,淮阳山字型构造体系西翼反射弧,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第二沉降带中段交接部位。
区域性大断裂将其分割成不同的构造单元,控制性断裂分别为:①青峰断裂(Ⅰ):贯穿整个调查区,呈北东东向展布于竹溪风溪至房县青峰一带,倾角20°—45°,严断裂带挤压破碎、柔皱现象明显,断裂破碎带宽度在30~150m,断裂破碎带沿线因断裂作用构成宽大的角砾岩带、糜棱岩带和错断形成的构造岩块。
两侧发育走向与主断裂平行向北缓倾的次级冲断层,是一条多旋回发展的断裂;②竹山断裂(Ⅱ):呈北西走向,经竹山秦古、宝丰、至房县与青峰断裂会聚,区内长130km。
广东气候和湖北气候特点

广东气候和湖北气候特点1、湖北的气候和河北的气候差别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
全省除高山地区外,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降水充沛,雨热同季。
河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年日照时数2303.1小时,年无霜期81~204天;年均降水量484.5毫米,降水量分布特点为东南多西北少;1月平均气温在3℃以下,7月平均气温18℃至27℃,四季分明。
2、湖北省南北气候差异湖北省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除高山地区外,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热、水资源较丰富的特点。
但因境内地形复杂,资源的地域分布不均,从日照、气温、降水的分布看,不仅南北差异明显,东西差异和垂直差异也很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且独具特色。
气温全省大部分地区有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温下降迅速的特点。
年平均气温一般为15-17℃。
鄂西南河谷地区,特别是三峡河谷区由于北部高山的屏障作用,冷空气不易侵入,年平均气温在17℃以上,高山地区则低于15℃。
冬季一月是最冷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为2-4℃,三峡河谷和鄂西南河谷区一月平均气温为5-6℃。
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也出现在一月,在近三十五年中,大部分地区都曾低于-10℃。
日最低气温≤0℃的日数大多介于30-60天,三峡河谷≤0℃日数仅4-6天,而地势较高的山地则在60天以上,绿葱坡多达111天。
夏季七月一般是最热月,平均气温除高山地区外,多为27-29℃。
鄂东中部和幕阜山的北侧七月平均气温高于29℃。
这一区域日最高气温高于35℃日数平均每年20-30天,是本省夏季最热的区域。
位于该区的武汉就素有火炉之称。
海拔较高的鄂西山地,七月平均气温在24℃以下,日最高气温≥35℃的日数一般不到5天,气候凉爽宜人。
极端最高气温大部地区达40℃以上,大多出现在七月有时也出现在八月。
降水全省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介于800-1600毫米之间,其分布趋势由南向北递减,鄂西南最多达1400-1600毫米,鄂东南次之为1300-1500毫米,鄂北、鄂西北最少为800-1000毫米,其他地区1000-1300毫米。
武汉2024年全年天气情况

武汉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2024年武汉的天气情况表明该年的温度较为温暖,气候湿润,夏季炎热潮湿,冬季相对较冷。
以下是2024年武汉全年天气情况的详细描述。
一月:2024年的一月,武汉的平均气温为5°C-9°C之间。
这个月的天气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寒冷,有时候会伴有小雪或者雨夹雪。
气温低,需要穿上厚衣物来保暖。
二月:二月份的天气情况和一月相似,整个月的气温在5°C左右,有时候会有寒冷的北风吹来,给人一种寒意。
需注意保暖。
三月:随着春天的到来,三月份的武汉天气逐渐变暖。
平均气温在8°C-14°C之间。
偶尔会有阵雨,但总体来说,这个月的天气宜人,适合出游和户外活动。
四月:四月份武汉气温开始回升,平均气温在14°C-21°C之间。
白天天气较为温暖,植物开始萌发。
但是夜晚的气温仍然较低,注意保暖。
五月:五月份,武汉的温度继续上升。
平均气温在18°C-25°C之间。
天气晴朗,湿度逐渐增加,夏季的气息开始显现。
六月:温度进一步上升,平均气温在23°C-30°C之间。
气温逐渐升高,天气炎热潮湿,是武汉夏季的特点。
七月:七月份是武汉夏季最炎热的时候。
平均气温在26°C-34°C之间,高温多在35°C以上。
天气炎热,需要注意防暑降温,避免中暑。
八月:八月份的武汉天气仍然炎热,平均气温在25°C-34°C之间。
气温高,湿度大,八月份通常是梅雨季节,经常会有大雨和雷电。
九月:九月份武汉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平均气温在21°C-29°C之间。
白天天气依然较为炎热,但夜晚温度下降,适合户外活动。
十月:十月份气温进一步下降,平均气温在16°C-24°C之间。
天气较为凉爽宜人,是旅游的好时光。
十一月:十一月的武汉天气比较凉爽,平均气温在10°C-17°C之间。
湖北气象气候特征

湖北省气候特点湖北省地处中纬度,属于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地带的天气气候特征。
西 风带、副热带及热带天气系统都可以影响我省。
天气变化剧烈,灾害多,春季低 温阴雨,夏季洪涝、持续高温及局地强对流天气,伏、秋旱及寒露风等都是我省 常出现的灾害性天气。
其中尤以旱、涝灾害对我省威胁最大。
一:地理与气候:湖北省全省地势大致为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为海拔 50m —下的江 汉平原,略呈向南敞开的不完整盆地。
在全省总面积中,山地占56%丘陵占24%平原湖区占20%由于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形成有地区性差异的地方气候。
湖北省地理位置为北纬 29° 05’ -33 ° 20'、东经108° 21’ -116 ° 07’之 间,主要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从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全省年均温15-17 C, 7月均温为27-29 C,江汉平原最高温在 40 C 以上,有“火炉”之称, 为中国酷热地区之一。
全省平均日照1150-2245小时,无霜期在 230-300天之间。
年均水量在 800-1600毫米之间,112 ° E 以东平原、丘陵、岗地为主,地 势较为平坦,海拔高度多在150m 以下,跨越3个维度,具有明显南北过渡性气候特征;112° E 以西,以山地为主,相对高度差为500-1000m ,甚至高达1500m,形成山地独特的垂直气候层带。
由于受地形影响,大神农架南部等地为全省多雨 中心,江汉平原在梅雨期长的年份常发生洪涝灾害。
鄂本北山区昼夜温差较大, 年平均气温在15-22之间。
丘河谷ft.山■ J ;:】j 崙 iljirj度(来) 1DO"V 500:5CI >-800801^1200>120!i £ pjjSnti糙埠咸半|五峰 !1 150,31 5lS19t 6;年平均%jfl ( V )】8 0、is o 15.5、t4.0 137.857 30. B 〜&Q51 * S4888»4〜43汕.3 3982* W 僦 Li fli ^5" j d«■二常■气1气賢1- 41 x fitn甘斗AZ-n 多年平均價—2.0-w —4,0 —4*0“一G.O r —SJ,]、一7\3—o 1(t >(1961—(nm )in ti;门~ 1 u(曲i1715.fi L>6:\3 1404.11884.3年輝水日敌(X)133.8^167,2】込6 j 136.1 1B63^179,02C0B 1二、季风气候特征:我省位于亚欧大陆东部的亚热带区域内。
湖北武汉气象参数

湖北武汉气象参数湖北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省会,也是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重要城市之一、武汉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约为17℃左右,降水量较多,四季分明。
下面将介绍武汉的气温、降水量和季节特点等气象参数。
1.气温:武汉的气温在不同季节有着显著的变化。
春季(3月至5月),气温逐渐回暖,白天最高气温一般在20℃左右,晚上最低气温在10℃左右。
夏季(6月至8月)是武汉的旺季,气温较高,白天最高气温可达到35℃以上,晚上最低气温在25℃左右。
秋季(9月至11月)气温逐渐回凉,白天最高气温约为25℃左右,晚上最低气温在15℃左右。
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气温较低,白天最高气温一般在10℃左右,晚上最低气温在0℃以下。
2.降水量:武汉的降水量相对较高,全年降水量约为1200毫米左右。
降水主要分布在春季和夏季,其中夏季降水最多,多以雷雨形式出现,有时会伴有湖泊、河流的暴雨洪水。
秋季和冬季降水量相对较少,多为小雨或零星的阵雨。
3.季节特点:春季(3月至5月)是武汉的花季,气温回暖,各种花卉开始盛开,尤其是樱花、桃花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
夏季(6月至8月)是武汉的旅游旺季,气温较高,适合水上活动和夜游长江。
秋季(9月至11月)气温凉爽宜人,是旅游的最佳季节之一,此时武汉周边的山水风景更加迷人。
冬季(12月至2月)寒冷干燥,气温较低,但是武汉有着丰富的冬季文化活动,如冰雪节、灯会等,吸引了众多游客。
另外,武汉的空气质量也是一个关注的问题。
由于市区水域众多、草木繁茂,武汉的湿度相对较高,加之工业和车辆排放等因素,空气质量时常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冬季,由于取暖用煤等原因,PM2.5的浓度较高,呼吸道疾病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总的来说,武汉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根据不同季节的气温和降水量,可以选择不同的服装和旅游活动。
同时,也要注意环境保护,关注空气质量和健康。
湖北武汉的气候特点及在建筑施工中的不利影响和应对措施

湖北武汉的气候特点及在建筑施工中的不利影响和应对措施气候情况;MMMI-KX5A-4I7H-I4VI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9月平均气温最高,28.7℃。
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1204.5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317.4毫米,降水一般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
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
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暑期进入盛夏,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为什么给人感觉闷热呢?武汉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水气蒸发,导致空气湿度大,所以给人很不舒服闷热的感觉,一般到夏天在没有空调比较难入睡。
到了九月,气温也可能达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气温不再很高,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或超过。
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十分厉害,超过10度的降温很常见,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极端低温是-18.1℃,武汉大部分家庭是没有安装暖气的,因此家中觉得比较阴冷。
三月后进入初春,气温回升很快,最高气温可以到达20多度,但是低温还是比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间气温下降15到20,大雪纷飞。
水文情况:武汉地区降水充沛,河流纵横,湖泊密布,为典型的场区流水地貌、湖泊地貌,场区地貌浅部土层渗透性弱,大气降水部分流出场区,少量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武汉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

武汉气象水文及地形地貌一、气象、水文武汉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向内陆过渡地带,地处中纬度,属亚热带湿润性东南季风气候区。
具有冬寒夏暖、春湿秋旱、夏季多雨、冬季少雪、四季分明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为16.7℃,7月平均气温高达28.9℃,1月仅3.5℃。
夏季气温高,35℃以上气温天数为40天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3℃,极端最低气温-18.1℃,武汉日均温≥10℃持续期达235天,年平均无霜期240天。
一年四季分配也以夏季最长,达135天,冬季次之,为110天,具有冬夏漫长而春秋短促的显著特点。
武汉地区降水充沛,多年平均降水量1284.0mm,降雨集中在4~9月,年平均蒸发量为1391.7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毫巴,年平均相对湿度75.7%,湿度系数Ψw=0.903,本地区大气影响深度da=3.0米,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为1.35米。
武汉市区内水系发育,长江、汉水横贯市区,将武汉“切割”成武汉三镇,两大水系支流有府河、滠水、长河、倒水等。
以长江和汉水对区内地下水动态、水质影响最为突出。
市区内分布有众多大小不一的湖泊,对位于湖泊四周的建筑工程应高度重视地面水体的影响。
据汉口(武汉关)水文站实测资料,长江武汉段最高洪水位为29.73m(吴淞高程),最低枯水位8.87m,水位升降幅度20.86m。
长江、汉江与其两岸地下承压水有较密切的水力联系,愈靠近长江、汉江江边地段,水位互补关系愈明显。
二、地形及地貌武汉地处江汉平原东部,地势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中间被长江、汉江呈Y字型切割成三块,谓之武汉三镇。
武汉城区南部分布有近东西走向的条带状丘陵,四周分布有比较密集的树枝状冲沟,武汉素有“水乡泽国”之称,境内大小近百个湖泊星罗棋布,形成了水系发育、山水交融的复杂地形。
最高点高程150m左右,最低陆地高程约18m。
武汉地区地貌形态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剥蚀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武昌、汉阳地区,丘陵呈线状或残丘状分布,如武昌的磨山、珞珈山、汉阳的扁担山等,丘顶高为80~150m,组成残丘的地层为志留系与泥盆系的砂页岩。
武汉气象

气象条件
武汉市属北半球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常年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冬冷夏热,雨热同季,四季分明。
①气温:
多年平均:16.9℃
极端高温:42.2℃(1920年7月)
极端低温:-18.1℃(1977年1月30日)
最高月平均:29.0℃(7月)
最低月平均: 3.0℃(1月)
②降雨量
多年平均降雨量:1261.2mm(107年平均)
多年平均逐月降雨量表2-1
最大年降雨量:2105.3mm(1889年)
最小年降雨量:575.9mm(1902年)
最大月降雨量:819.9mm(1887年6月)
最大日降雨量:317.4mm(1959年6月8~9日)
最大小时降雨量:102.1mm(1998年7月21日)
暴雨多集中在4~8月份,其间降雨量占全年的65.6%。
汛期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73.6%。
③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1494.0mm
年最大蒸发量:2131.6mm (1951年)
年最小蒸发量:962.9mm(1929年)
最大月蒸发量:293.8mm(1934年7月) ④湿度: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
日平均相对湿度83%
⑤降雪:
年平均降雪日10天
⑥风向、风速
全年主导风向:东北偏北
冬季主导风向:北风和东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2.7m/s
最大风速:19.1m/s
最大风力:九级。
湖北咸宁的气候特点有哪些特征

湖北咸宁的气候特点有哪些特征湖北咸宁的气候特点有哪些特征咸宁,为湖北省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与湖南、江西接壤。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湖北咸宁的气候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湖北咸宁的气候特点咸宁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
冬季盛行偏北风,偏冷干燥;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
年平均气温16.8℃,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5.4℃。
年平均降水量1577.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754.5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245-258天。
主要灾害性天气有倒春寒、大暴雨、水灾、洪涝及夏旱、伏旱。
湖北咸宁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咸宁市隶属湖北省,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享有“桂花、楠竹、茶叶、苎麻、温泉之乡”之誉。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3。
32′-114。
58′,北纬29。
02′-30。
19′。
东邻赣北,南接潇湘,西望荆楚,北靠武汉。
地质地貌咸宁位于长江中下游东南岸,幕阜山北麓。
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Ⅱ)东端的下扬子台坪(Ⅱ3)的大冶褶带(Ⅱ3)的梁子湖凹陷(Ⅱ3)和咸宁台褶束(Ⅱ3)以及幕阜台拗(Ⅱ4)的通山台褶束(Ⅱ4)等3个四级构造单元。
区内出露有元古代至新生代地层,岩浆活动主要集中于通山的九宫山一带。
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区内褶皱断裂发育,形成现今地貌景观。
地势南高北低,分为3个地貌区。
江汉湖积冲积平原区,位于西北部,为赤壁市茶庵岭至咸安区双溪以北的大片地区;大幕山――雨山低山丘陵区,位于中部,为通山县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北,茶庵岭至双溪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幕阜山侵蚀构造中山区,位于通山高湖至沙店一线以南地区。
湖北咸宁的景点灶背岩陈金对门山是大幕山主峰灶背岩,是咸安区最高的山峰,海拔954.1米。
灶背岩北侧山峰像个犁头,被称为犁头尖;西南侧因曾修筑过碉堡,被称为碉堡尖。
灶背岩东坡下面100米处,一泓清泉从石缝中流出。
石缝下面有个太母庙,庙的附近有座太母坟。
湖北气候温和湿润 光热资源丰富

湖北气候温和湿润光热资源丰富湖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一个气候温和湿润、光热资源丰富的省份。
本文将从气候特点和光热资源两方面进行论述。
一、气候特点湖北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的特点。
下面分别介绍湖北各个季节的气候特点:1. 春季:湖北春季气候温和,适宜旅游。
气温逐渐回升,降水量逐渐增加,植物开始复苏,草木葱茏。
2. 夏季:湖北夏季气候炎热潮湿,多雨。
气温常常超过30摄氏度,高温多雨使得湖北成为雨林气候的代表。
夏季是湖北的雨季,降水量较大,但短暂的暴雨过后,空气清新,天空湛蓝。
3. 秋季:湖北秋季气候宜人,凉爽干燥。
气温逐渐下降,秋风习习,阳光明媚,是湖北人民最喜欢的季节之一。
4. 冬季:湖北冬季气候寒冷干燥。
气温较低,常常出现霜冻,但湖北没有严寒的北风,冬季也可见到暖阳。
降水量较少,湖北的冬天多晴朗。
二、光热资源湖北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这是由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决定的。
1. 位置优势:湖北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四面环山,属于盆地地貌,地势较为平坦。
这样的地理位置使得湖北既接受到东部地区充足的太阳光照射,又能获得西部地区透过山脉射入的阳光。
2. 光照时间:湖北的光照时间相对较长。
在年平均日照时间方面,湖北大部分地区为1600-1900小时,年均日照率为40%-60%。
这为湖北的农作物生长和能源利用提供了充足的光热资源。
3. 日照能量:湖北的日照能量较为丰富。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限的能源,而湖北的光照条件使得太阳能的利用成为可能。
目前,湖北已经建设了一大批太阳能光伏电站,有效利用了光热资源,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旅游资源:湖北的光热资源也为旅游带来了无限商机。
湖北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美丽的洪湖、神秘的三峡、壮丽的武当山等。
这些景点在温和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给游客提供了极好的旅游体验。
综上所述,湖北的气候温和湿润,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
这些优势使得湖北的农业、能源和旅游等领域都得到了积极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极端天气气候特点1、极端天气是如何形成的?我来告诉你们真正的答案吧,说了你们也不会信,但还是要说。
极端天气的特内征为,天空一圈黑色容光环,黑色光环是由某个人而引发的。
原始时间为:2016年3月23日,原始地点定州。
你们会问,会说不可能,不信。
!是啊,就连我自己都不信,可就发生了。
而政府确说是环保,哈哈。
2、极端气候预测气候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本征性灰系统。
气候系列是一个部分信息已知(有实测资料)、部分信息未知(未知的数据还没有实测到)或非确知的系统,它是不确定系统中的一种。
气候的灰色特性源于气候过程时空分布的复杂性和对其观测认识的不完全,包括气候资料信息的不完全,用灰色理论来探索气候演变规律是一个有益的途径。
考虑极端气温和极端降雨序列周期分析结果,选取近12年(1996~2007年)的极端气候数据进行灰预测。
4.4.3.1年极端气温灰预测对1996~2007年梧州的年极端最高气温序列,桂林、钦州的年极端最低气温序列应用灰色数列预测法,预测2015年、2020年极端气温状况。
灰色模型的相关参数见表4.19,预测的结果见表4.20。
表4.19 极端气温灰色模型参数表表4.20 极端气温灰色数列预测结果4.4.3.2年极端降雨灰预测对1996~2007年榜圩、马陇、三门、黄冕、沙街、勾滩、天河、百寿、金田、平南、大化、桂林、修仁、五将、河池、贵港的年最大1d降雨量序列,凤山、都安、马陇、沙街、大湟江口、大安、大化、阳朔、五将的年最大7d降雨量序列应用灰色数列预测,预测2015年、2020年的极端降雨状况。
灰色模型的相关参数见表4.21、表4.22,预测结果见表4.23、表4.24。
表4.21年最大1d降雨量灰色模型参数表表4.22年最大7d降雨量灰色模型参数表表4.23年最大1d降雨量预测表4.24年最大7d降雨量预测3、为什么武汉的气候如此极端武汉属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夏季酷热、冬季寒冷的特点。
一般年均气温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0.4℃;7、8月平均气温最高,28.7℃。
夏季极长达135天,因武汉地处北纬30度,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可达38°,又地处内陆、距海洋远,地形如盆地故集热容易散热难,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热岛效应和伏旱时副高控制,十分闷热,是中国三大火炉之一,夏天普遍高于37℃,极端最高气温44.5℃。
初夏梅雨季节雨量集中,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
武汉活动积温为"5150℃,年无霜期240天,年日照总时数2000小时。
4、全球变暖为什么会导致极端气候?原因: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
当全世界平均温度升高1℃,巨大的变化就会产生:海平面会上升,山区冰川会后退,积雪区会缩小。
由于全球气温升高,就会导致不均衡的降水,一些地区降水增加,而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使大陆地区,尤其是中高纬度地区降水增加,非洲等一些地区降水减少。
有些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厄尔尼诺、干旱、洪涝、雷暴、冰雹、风暴、高温天气和沙尘暴等)出现的频率与强度增加。
(4)湖北省极端天气气候特点扩展资料气候变暖因素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
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
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
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
5、什么是极端天气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1]其发生概率通常小于5%或10%。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总体可以分为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等几类,[1]一般特点是发生概率小、社会影响大。
中文名极端天气外文名Extreme weather释义一定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的历史上罕见的气象事件概率小于5%或10%分类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快速导航发生原因概率极端天气全球肆虐简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1]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易发生的事件。
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出现频率发生变化,呈现出增多增强的趋势。
[2]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公布的最新评估报告表明,过去50年中,极端天气事件特别是强降雨、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呈现不断增多增强的趋势,预计今后这种极端事件的出现将更加频繁。
世界气象组织对极端事件发表声明,不仅全球各地的极端事件明显增多,而且分布范围很广,包括东南亚地区的强降雨、6月份海湾地区发生的前所未有的强热带风暴和中国南部地区发生的强降雨及洪水、5至7月在英国发生的洪水、东南欧和俄罗斯的热浪、南非和南美一些地区非同寻常的降雪等。
发生原因全球气候变暖是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
世界气象组织指出,2007年1月份和4月份的全球地表气温分别比历史同期平均值高出1.89℃和1.37℃,都超过了1998年的最高水平,为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同期最高值。
2006年,我国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1℃,为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2013年1~7月份,我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4℃,为1951年以来历史最高值,也是1997年以来的连续第11个偏高年。
我国冬季气温也明显偏高,自1986年以来已连续出现21个暖冬;2013年2月5日北京的最高气温达16.0℃,创下1840年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最高纪录;2月6日南京最高气温达到23.9℃,也为百年来同期气温历史最高值。
共13张极端天气概率从概率论上来说,如果某一地区或地点的气温在多年平均条件下呈正态分布,那么在平均温度处的天气出现的概率最大,偏冷和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小,极冷或极热的天气出现的可能性更小。
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该地气温的平均值增加,这时偏热天气出现的概率将明显增加,并且很少出现的极热天气也可能频繁出现,高温热浪等极端事件将变得频繁;若气温变化的方差增大,则极端天气将出现得更为频繁。
6、什么是极端气候和极端天气事件?极端气候:当某地出现的统计学小概率天气、气候“异常”现象,或者说当某地的天气、气候严重偏离其平均状态时,即意味着发生“极端气候”。
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如果某个(些)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的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2倍均方差时,这个(些)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
出现“异常”气候值的气候就称为“极端气候”。
干旱、洪涝、高温热浪和低温冷害等都可以看成极端气候。
极端天气事件:是一种在特定地区和时间(一年内)的罕见天气事件。
“罕见”的定义有多种,极端天气事件的罕见程度一般相当于观测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小于第10个或第90个百分位点。
极端天气特征因地区不同而异。
单一的极端事件不能简单地直接归因于人为气候变化,因为极端事件可能会自然发生。
当一种形态的极端天气持续一定的时间,如某个季节,它可归类于一个极端气候事件,特别是如果该事件产生一个平均极值或总极值(如某个季节的干旱或暴雨)。
(引自中国气候变化网)7、极端天气有哪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是指天气(气候)的状态严重偏离其平均态,在统计意义上属于不版易发生的事件。
权通俗地讲,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指的是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
包含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极端干旱、极端降水。
8、7省市有大到暴雨,都有哪些地区会出现极端天气的现象?现在的月份逐渐进入夏季,也就意味着雨水会增加,多台风,多暴雨,那么哪些地区会出现极端天气的现象呢?最近的一段时间,天气不仅炎热,而且还总有雷雨天气,这给人们出行带来了困难,而且还存在一定的安全危险。
虽然现阶段是要进入梅雨的季节,但是相比较于去年,提早了不少。
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不断增多,气候似乎越来越反常,也有报道说冰山的融化,不由得猜想,环境的污染是不是已经要敲响警钟了。
那么雨水频频的季节,我们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做好以下的一些防护措施:第一,可以留意一下实时的天气预报,雷雨天气尽量少出门。
出门留意积水多的地方,防止踩空踏空。
第二,开车的朋友要注意车速,防止车速过快,轮胎打滑,造成交通事故。
而且雨天的能见度也相对较低,降低车速能够避免意外的发生。
第三,有关部门照职责做好防御暴雨应急工作,做好城市、农田的排涝,注意防范可能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我不知道这样的天气会不会频繁的出现,但是我们人类应该意识到,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