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坛及养护管理
花坛养护日常管理方案
花坛养护日常管理方案
1. 定期浇水
花坛中的植物需要足够的水分来生长健康。
我们将定期为花坛浇水,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浇水频率和量。
在干燥的季节,我们会增加浇水次数,确保花坛中的植物不缺水。
2. 杂草清除
杂草会竞争养分和阳光,影响花坛植物的生长。
我们将定期进行杂草清除工作,确保花坛周围的环境整洁,并确保植物能够获得充足的养分和阳光。
3. 施肥
为了保持花坛中植物的健康和生长,我们将定期施肥。
施肥可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增加花坛的色彩和生命力。
我们会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施肥。
4. 病虫害防治
花坛中的植物可能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影响它们的生长和健康
状况。
我们将定期巡视花坛,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问题。
在发现
病虫害时,我们将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防治,以保护花坛中的植物。
5. 花坛修剪和整理
定期修剪花坛中的植物可以促进它们的分枝和再生。
我们将根
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定期进行修剪和整理工作。
修剪可以使植物保
持良好的形状和比例,增加花坛的美观度。
6. 垃圾清理
为了保持花坛的整洁,我们将定期清理花坛周围的垃圾和落叶。
垃圾的清理可以减少病虫害滋生的机会,同时也能保持花坛的美观
和环境卫生。
以上是我们的花坛养护日常管理方案。
我们将根据这个方案,定期进行花坛养护工作,以保持花坛的美丽和健康。
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谢谢!。
花坛养护管理技术方案
花坛养护管理技术方案
1. 引言
本技术方案旨在提供一套有效的花坛养护管理策略,以确保花坛的健康生长和美观。
本方案将介绍花坛管理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日常养护活动的计划和执行。
2. 花坛养护步骤
2.1 检查和清理
每周定期检查花坛的状况,包括检查植物的健康状况、花坛土壤的湿度和有无杂草。
移除死去的植物和杂草,保持花坛的整洁。
2.2 浇水和肥料施用
根据植物的需求,合理浇水,并确保土壤保持适当的湿度。
定期施用适量的肥料,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2.3 转移和植栽
根据需要,将植物进行转移和植栽。
确保植物在适宜的环境中
生长,包括阳光、水分和土壤条件等。
2.4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植物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如发现有害生物,及时
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喷洒杀虫剂或施用有机防治方法。
3. 日常养护计划
基于以上花坛养护步骤,制定以下日常养护计划:
- 每周一次的检查和清理活动,包括移除死去的植物和杂草。
- 根据需要进行浇水,并确保土壤的湿度适宜。
- 每月施用适量的肥料,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 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适时的转移和植栽。
- 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总结
通过执行本技术方案提出的花坛养护管理策略,可以确保花坛的健康和美观。
定期检查和维护花坛的状况,合理施肥和浇水,及时防治病虫害,将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以上是花坛养护管理技术方案的简要介绍,希望能为花坛养护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
物业管理中的小区绿化花坛养护
物业管理中的小区绿化花坛养护小区绿化花坛是小区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居民的居住体验和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物业管理方在日常管理中应该加强对小区绿化花坛的养护工作,保持其整洁美观。
本文将探讨物业管理中小区绿化花坛的养护问题,并提供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绿化花坛的清洁与修剪绿化花坛的清洁是养护工作的基础,只有保持花坛整洁,才能给人以美观的感受。
在清洁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定期清理落叶和杂草。
落叶和杂草的堆积会影响花坛的美观,甚至影响花卉的健康生长。
因此,每周或每月定期进行清理,及时清除落叶和杂草是十分必要的。
2. 注意修剪花卉和绿植。
花坛中的花卉和绿植需要适当的修剪来保持其形态美观,并促进新芽的生长。
根据不同的植物,选择合适的修剪时间和方式进行修剪。
二、合理的施肥与浇水1. 施肥。
适量的施肥可以为花坛中的花卉和绿植提供充足的养分,促进其生长。
选择有机肥料,并根据植物的需要合理施肥。
同时,注意避免肥料过量,以免造成植物烧伤。
2. 浇水。
花坛中的植物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茁壮生长。
浇水的时机和量需要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来决定,避免过度浇水或不足浇水。
同时,注意避免水滞留,避免引发植物的病害。
三、防治病虫害绿化花坛中常常会发生病虫害的问题,这对植物的生长和整体美观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物业管理方应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1. 定期巡查。
定期巡查花坛,及时发现病虫害的迹象,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2. 种植抗病虫害的花卉和绿植。
在绿化花坛中种植一些抗性较强的花卉和绿植,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 使用环保防治方法。
对于已经发生病虫害的情况,物业管理方可以选择环保的防治方法,如生物防治、有机杀虫剂等。
四、合理的花卉品种选择物业管理方在进行小区绿化花坛的养护时,应根据小区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进行种植。
花卉品种的选择要考虑花期、开花颜色和花卉的高度等因素,以使整个花坛的植物景观更加和谐统一。
花坛、花境养护标准
花坛、花境养护标准
1.花坛的养护、管理
(1)根据天气情况,保证水分供应,宜清晨浇水,浇水时应防止将泥土冲到茎叶上。
(2)做好排水措施,防止雨季积水。
(3)应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4)花坛保护设施应经常保持完好。
(5)花坛内应及时清除枯萎的花蒂、黄叶、杂草、垃圾;及时补种、换苗。
花坛内缺株倒苗一级不得超过10%,二级不得超过15%,基本无枯枝残花,一级残花量不得大于15%,二级残花量不得大于20%。
2.花境的养护、管理
(1)及时修剪、整枝,花后及植株休眠期一级残花枯枝量不得大于15%,二级残花枯枝量不得大于20%。
(2)每年休眠期可适当耕翻表土层,施加有机肥,如豆饼、骨粉。
(3)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每年在春季、夏季进行预防性喷药各一次。
(4)落实日常养护,做到立姿目视无杂草、垃圾。
简述花坛用花养护技术要点
简述花坛用花养护技术要点
花坛用花的养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术要点:
1. 浇水:根据天气和花坛土壤的湿度,合理浇水,保持适度的湿润,但避免过度浇水导致根部腐烂。
2. 施肥:定期施肥可以提供花卉所需的养分。
选择适合花坛花卉的肥料,并按照包装说明进行施肥。
3. 修剪:定期对花坛花卉进行修剪,包括去除枯黄的叶片、残花和枯枝,促进新的生长和花芽的形成。
4. 除虫防病:定期检查花坛花卉是否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合适的农药或生物防治方法。
5. 日照和温度:不同的花卉对日照和温度有不同的要求。
根据花卉的特性,提供适宜的日照和温度环境,避免过度暴晒或寒冷。
6. 疏苗和移植:如果花坛中的花卉过于密集,需要进行疏苗,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
对于需要移植的花卉,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移植,并注意保护根系。
7. 土壤管理:保持花坛土壤的疏松和肥沃。
定期松土、添加有机物质和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8. 及时清理:定期清理花坛中的杂草和残花落叶,保持花坛整洁美观。
总之,花坛用花的养护需要综合考虑浇水、施肥、修剪、除虫防病、日照和温度、疏苗和移植、土壤管理以及及时清理等方面,以确保花卉健康生长和美丽绽放。
物业管理条例对小区内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和美化
物业管理条例对小区内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和美化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小区成为了我们居住生活的重要空间。
而小区内的绿化带和花坛作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对于提升居住环境质量、增加居民舒适感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小区内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和美化工作有序进行,物业管理条例作为指导性文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绿化带和花坛的划分与规划根据物业管理条例,小区内的绿化带和花坛应当依据规划进行合理的划分。
绿化带和花坛的布局需要考虑到小区的整体风貌和居民的需求,避免过度密集或过度单一的情况。
同时,划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维护和养护的便利性,以确保后续的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养护管理机制的建立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建立科学的养护管理机制,确保小区内绿化带和花坛的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
这包括定期的巡查和检修工作,及时清理和修剪植物,以及定期进行绿化带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措施。
通过建立养护管理机制,能够有效提高绿化带和花坛的整体品质,使其更加美观。
三、合理安排植物种植物业管理条例鼓励小区内的绿化带和花坛种植多样性的植物,以增加居民的视觉享受。
在不同区域内,可以选择合适的绿植,并合理安排它们的布局。
比如,在干燥的地区,可以选择适应干旱的植物;在湿润的地区,可以选择适应湿润环境的植物。
通过合理的植物种植,可以增加小区内的生态环境,并为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居住空间。
四、垃圾分类和清洁工作物业管理条例要求小区内的绿化带和花坛保持整洁。
垃圾分类和清洁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建立有效的垃圾分类系统,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可以减少对绿化带和花坛的污染。
同时,定期进行清洁工作,清理落叶和杂草,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为居民提供一个优美的生活环境。
五、居民参与和监督物业管理条例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到小区绿化带和花坛的养护和美化工作中。
居民可以通过组建居民委员会或建立志愿者团队等形式,与物业管理部门合作,共同参与到养护和美化工作中。
同时,居民也起到监督的作用,可以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给物业管理部门,帮助物业管理部门及时解决绿化带和花坛的问题。
杭州市城区花坛、花境养护管理规定(试行)
杭州市城区花坛、花境养护管理规定(试行)一、总则(一)为提高我市花坛、花境的建植质量和养护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景观效果,为绿化景观增彩添色,根据《杭州市城区绿地养护管理办法》、《杭州市园林绿化养护质量标准》、《杭州市城区绿化养护管理综合考核评分细则》等相关文件,并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二)本规定适用于杭州市城区范围内的花坛、花境的养护。
凡在城区范围内,由市、区财政核拨养护经费的花坛、花境,必须按照本规定执行;萧山区、余杭区参照本规定执行。
(三)本市城区范围内花坛、花境的养护管理遵循由市、区两级管理的原则,由各城区绿化管理部门具体组织实施。
二、术语(一)一、二年生草花(简称时花)从播种到新种子成熟的生命周期在一年之内完成的花卉。
春季播种,秋季采种;秋季播种,到次年春末采种。
(二)多年生草本花卉生命能延续多年,包括终年常绿的和地上部分开花枯萎的,以芽或根蘖、地下部根茎越冬越夏的花卉,包括须根类、非须根类和变态茎类。
(三)球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花卉.其地下部分肥大,茎或根形成球状物或块状物的花卉。
(四)宿根花卉为多年生草本花卉,耐寒性强,冬季在露地安全越冬。
根据冬季地上茎叶枯死与否,可分为落叶与常绿两类。
(五)花坛绿地中精细配置花卉并有明显标界的一种花卉布置形式,用来点缀绿地或庭院。
可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花境等。
(六)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或花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精美的图案或装饰纹样。
包括毛毡花坛、浮雕花坛等。
(七)盛花花坛主要由观花草本花卉组成,一般采用一个或数个品种的草本花卉,单色或多色,按设计株行距种植,是充分表现盛花时群体美的种植形式。
(八)花境以球宿根花卉为主,再配以时花、观赏草、木本观赏灌木,配置在绿地中的路侧或在草坪、树林、建筑物等边缘,是模拟自然界中林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的一种布置形式,增加自然景观美。
布置形式以自然式为主。
三、基本要求(一)花坛1、花坛讲究群体效果,符合功能要求,并与环境协调。
花坛设计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方法
花坛设计的施工技术与养护方法花坛植物是营造节日花坛景观的重要植物材料。
随着人们对其景观与生态功能重要性的认识的不断深入,花坛植物在园林造景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如何发挥花坛植物所形成的景观效果和生态效应,尤其对于城市绿地、公园、广场等节日气氛的营造,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好花坛植物、花坛应用形式和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使节日花坛既具有艺术感染力又具有科学的合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布置花坛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对这方面的要求也将不断提高,尤其在盛大节日期间,在街头巷尾、公园绿地以及机关单位的庭院之中,用各色各样的鲜花布置各种形式的花坛,呈现万紫千红、花团锦簇的场面,更能增添喜庆气氛.花坛的艺术效果,取决于设计、花卉品种的选配以及施工的技术水平.但能否保证生长健壮、花繁叶茂、色彩艳丽,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日常的养护管理。
一、花坛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花坛,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注重大色块的植物群体运用,其中配置的观赏植物一般比较低矮,花坛整体内容足各种图案的植床,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观赏性,以美化环境、渲染气氛和装饰建筑为目的的。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花坛在园林绿地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园林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促使子球发育良好。
修剪应与肥水等其他管理措施相配合,才能达到修剪的目的。
如早小菊,定植后不久,植株达到一定高度(一般20~30cm)时,就要修剪,以后随着花卉植株的生长,还要进行多次修剪。
二、花坛的施工技术1、整地:栽植花卉的土壤必须深厚、肥沃、疏松,所以在开辟花坛之前一定要先整地,将土壤深翻40厘米至50厘米,挑出草根、石头及其他杂物。
如果栽植深根性花卉,还要翻得更深一些。
如果土质较差或有建筑垃圾等,则应全部换成好土。
根据需要,施加适量肥性平和、肥效长久、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底肥。
2、地形处理:平面花坛的表面不一定呈水平状,花坛用地应处理成一定的坡度。
校园花坛养护管理制度
校园花坛养护管理制度校园花坛是美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保护校园花坛,维护花坛的美观与秩序,制定校园花坛养护管理制度如下:一、花坛分类与分区校园花坛根据不同的植物类型和特点,分为常绿花坛、季节性花坛和草坪花坛三种类型。
每个花坛都会根据其绿化种植植物数量、颜色和形状进行合理划分分区。
二、花坛清洁维护1. 定期清理:花坛的定期清理是保持花坛整洁的基础。
每周需进行一次清理,包括清除枯萎叶片、杂草、枯黄花朵等。
2. 病虫害防治:根据花坛内植物的具体情况,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措施,确保花坛内的植物能够健康生长。
3. 定期修剪:对于需要修剪的植物,要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进行适当修剪,保持花坛内植物的形态美。
三、花坛建设规划1. 植物选择:根据花坛的日照度、土壤湿度等具体条件,合理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
尽量选择具有良好适应性和抗病虫害特点的植物。
2. 花坛布局:根据花坛的大小和形状,合理布局植物,注重植物的颜色、高矮搭配,使花坛具有艺术美感。
3. 植物更新:定期对花坛内的植物进行检查,如有植物枯死或生长不良现象,及时更换或调整。
四、施肥浇水管理1. 施肥:根据不同植物的需求,定期施以有机肥或化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开花。
2. 浇水:根据花坛内植物的需水量,合理进行浇水管理,避免过度浇水或缺水。
五、防止破坏与盗窃1. 设置围栏:校园花坛周边应设置围栏,防止外界人员随意进入花坛区域。
围栏应美观、结实,材料选择应耐用且环保。
2. 加强巡逻:学校安保人员应加强对校园花坛区域的巡逻,及时发现和制止破坏和盗窃行为。
六、教育宣传1. 教育意义:通过宣传校园花坛的养护管理重要性,培养师生爱护花坛的意识,提高整体绿化环境的品质。
2. 宣传方式:可以通过校内广播、校报、校园电子屏幕等途径,传播校园花坛的养护知识和管理制度。
七、奖惩制度针对爱护花坛和参与花坛养护工作的师生,可以给予奖励和表彰。
对于故意破坏花坛或不履行花坛管理义务的行为,将依据学校相关规定予以相应的处罚。
花坛、花镜、地被养护管理
花坛、花镜、地被养护管理一、花坛花坛指绿地中应用花卉布置精细、美丽的一种形式。
用来点缀庭院。
花坛花卉需随季节而更换。
花坛布置应选用花期、花色、株型、株高整齐一致的花卉,配置协调。
花坛具有规则的、群体的、讲究图案( 色块) 效果的特点,以几何形为主。
1 .花坛类型花坛的类型很多,分类方法各有不同,但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分娄方法来看,都能反映出花坛发展的思路。
都是以观赏功能为基本点组成的生态景点。
介绍儿种常见的花坛类型。
(1) 立体中心花坛一般位于园路的交叉口、草坪中央。
花坛通过整地和选择花卉相结合,组成中间较高,四周渐低,便于四周观赏的花坛。
(2) 模纹花坛利用不同品种镶嵌成各种曲线、图案,或文字,形似毛毡。
故又称毛毡花坛。
采用的花卉种类要求枝叶细密,分枝性强,耐修剪,如红绿草等。
也可用植株矮小,多花性的花卉。
要求株高整齐一致。
(3) 整形花坛常见于我国北片地区,设在路口、街头的重要景点。
一般以动物造型为多,也有小的亭子、人物、吉祥物等,养护要求高。
(4) 移动式花坛用木框等容器,在一些平时不设置花坛的地方制成花坛。
这样的花坛布置,特别适合城市绿化、广场绿化等为一些特殊的节庆活动而设置的临时花坛。
(5) 组合式花坛由几个小型花坛组合成一个整体的花坛。
各小型花坛往往可以立体的上下分布,组成一定的造型。
其中的花卉只要满足花坛的总体要求,可以用不同种类或品种。
最重要的是观赏期一致,体现整体效果。
{6) 对称花坛群( 沉床式花坛) 一般在效果较大的绿地中要求有大面积花坛,而用—个花坛又难以办到,可以通过一组花坛以对称布置的方式来完成,花坛间可铺石筑路,以便游人步入其间;各小花坛的花卉材料也应注意对称布置,强调整体性;中央的主花坛可以设置喷泉、雕塑等2.花坛植物种植施工花坛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施工前必须按设汁要求进行材料、场地、人工等的准备。
施工无法满足设计要求时,必须提前7 天作出调整方案,并有保证落实的措施。
花坛、花海的设计形式与养护管理
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种植床内种植不同色彩、
不同质地、不同形态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
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
特点:
规则式园林应用形式,装饰性、观赏性强
2. 功能
①装饰美化作用
色彩绚烂,造型美观的花坛布置在公共场所和建筑物四周, 起到了装饰、美化、突出的作用,给人以美的享受。
②引导交通
3 立体花坛的施工程序
• 立体花坛的施工程序主要包括确定摆放场地、明确主题、
进行总体设计、骨架制作、培育植物、骨架安装、灌溉 系 统安装、立面植物栽植、地面植物栽植、竣工验收。 • 以青岛世园会中架构式立体花坛“小猫钓鱼”为例,详 细介绍立体花坛的施工流程。
3 立体花坛的施工程序
(1)图纸设计
立体花坛的图纸设计包括:外观形象设计、骨架结构设计、灌溉系 统设计。 外观形象设计主要就是确定立体花坛的主要形态。 骨架结构设计主 要是对立体花坛的植物载体和承重支撑体的设计, 为以后立体花坛的精准施工提供数据支持。目前立体花坛基本上
一、花坛
5、花坛的布置要求
(1)从色彩比例上看, 应有一种主色调花卉, 其所占
面积大, 而辅色花卉则相对面积较小。花坛中色彩 不
宜多, 多则容易造成杂乱无序,使主色调得不到 突出
。
(2)从色彩对比上看,一般都采用色彩对比手法配置,
常常以浅色为底色,红与黄两色对比效果甚佳。
一、花坛
5、花坛的布置要求
I.I S O
3 立体花坛的施工程序
(2)骨架制作
世园会立体花坛的骨架基本上都是采用钢架结构,部 分
辅助材料使用亚克力。在制作工艺上主要采用切 割和
焊接技术,骨架制作采用规格壁厚为1.6cm,口 径为 20cm*20cm 的方钢, 规格壁厚为0.5cm, 口径 为 8cm*8cm 的方钢管,直径为1cm 和0.6cm 两种规 格的 圆形钢筋,和0.8cm 厚的钢板。
花坛种植养护方案
花坛种植养护方案简介花坛是花卉种植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为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和美感。
花坛的种植和养护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本文将为您介绍花坛种植养护的方案,帮助您打造美丽的花坛。
选址和准备在选择花坛的位置时,首先考虑光照和土壤条件。
大多数花卉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位置是很重要的。
此外,花卉对土壤的要求也不同,有些喜欢湿润的土壤,有些则喜欢干燥的土壤。
因此,了解不同花卉对土壤的要求,选择适合的土壤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选址确定后,需要对花坛进行准备。
首先清除杂草和大块的石头,确保土壤的平整。
然后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保水性。
最后,进行适当的浇水,使土壤湿润。
种植花卉种植花卉是花坛的核心内容,选取合适的花卉对花坛的美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花卉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花卉的种类和颜色花卉的种类和颜色是影响花坛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不同的花卉种植在一起,形成丰富多样的色彩和层次感。
同时,也可以根据不同季节选择开花时间不同的花卉,使花坛始终保持鲜花盛开的景象。
2. 花卉的生长高度花卉的生长高度是影响花坛美观度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生长高度不同的花卉,使花坛呈现出层次感和立体感。
3. 花卉的生长习性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各异,有的需要充足的阳光,有的则喜阴凉。
在进行花卉种植时,要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进行合理的搭配,确保花坛中的每种花卉都能得到适宜的生长环境。
4. 花卉的花期和耐寒性考虑到花卉的花期和耐寒性也是种植花卉时需要注意的因素。
选择开花期较长的花卉可以使花坛增加观赏时间,而选择耐寒性较强的花卉可以使花坛在寒冷的冬季依然保持美观。
养护和管理除了种植花卉,花坛的养护和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护和管理措施:1. 浇水根据花卉的需水量,合理浇水是花坛养护的重要环节。
夏季高温时,花坛的浇水需求较大,可以选择早晨或晚间浇水,避免水分蒸发过快。
而在阴雨天气,可以适量减少浇水次数,以防止花卉发生病害。
花坛、花带及草花养护措施
花坛、花带及草花养护措施花坛、花带及草花在园林应用中必须有合理的养护管理定期更换,才能生长良好和充分发挥其观赏效果;1、草花(1)常规草花品种为:春秋季以矮牵牛、三色堇、万寿菊等为主,夏季以鸡冠花、孔雀草等为主,冬季以羽衣甘蓝、三色堇、等为主;(2)质量要求,露地种植花卉应使用F1代品种,营养钵苗,生长健壮、色彩鲜艳,数量要求至少按49株/平方米计算,蓬径15厘米以上,如部分品种规格达不到蓬径15cm的,由承包人自行加密种植,确保植后黄土不裸露;种植前应将土壤深翻细耙,除尽土中石块、草屑、残茎、落叶等杂物,并施足基肥,填土或清土至10㎝高台种植,种植结束后须将场地整理收拾干净,花卉花瓣、叶片等部位不得带有泥土;各类花卉的种植,在最高气温250C以下时可全天种植;当气温高于250C时,应避开中午高温时间,宜在早晨、傍晚或阴天进行,移栽后应立即浇透水,浇水时防止土壤冲到茎叶上,保持植株清洁;草本花卉需摘心的品种(如一串红、菊花)应及时摘心;对株型高、花茎长、花朵大的品种(如菊花),应用支柱固定;选择生长健壮的花苗移栽,花苗需带花蕾方可移栽,应及时摘除残花和修剪黄叶,缺株要及时补栽,保持草花区域的清洁、完整;应对栽于篱垣和棚架的攀缘草花采取适宜的牵引措施;及时更换草花,观叶类必须在开花前掉换,观花类必须在花朵凋谢前掉换;及时清运草花种植区域多余泥土,使其不高于周边草坪;(3)浇水花卉浇水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季节差异、生长状况和不同品种及时进行,并要浇透;每周要对花卉冲洗蒙尘,保持花卉应做到图案清晰、色彩鲜艳、花朵繁茂、花期一致;花境搭配科学、层次分明、高矮有序;花卉周围雨后积水应及时排除;(4)除草花卉在完全未覆盖前,应及时进行除草,除草时要防止损伤根系和地下茎;杂草应及时连根清除,做到除早、除小、除净,不得采用化学除草;(5)草花一年更换六期,具体更换时间、以甲方通知为准,草花更换后应加强水肥、除草、保洁等常规管理,一旦出现草花死亡、长势不良等明显影响观赏效果的,而草花更换时间尚未到期的,承包人应及时无偿更换、补植到位;2、宿根花卉(1)球根、宿根类地被植物,冬季枯萎的需在地上部分全部枯萎之后将地上部分全部切除;(2)木本地被植物应在冬季休眠期修剪,应使植株在生长期间保持低矮状态;(3)经2-3年生长后,根部拥挤以致影响其正常生长时,必须按不同品种的生理习性进行分株或更新移植;(4)冬季宜对耐寒性差的宿根花卉培土保墒、防寒;(5)对宜倒伏的宿根花卉应适时修剪;对有二次开花习性的宿根花卉应在花后适时进行修剪;(6)宿根花卉生长期间应进行追肥或叶面施肥;(7)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喜湿的品种应在生长期保持充足的水分供给;宿根花卉必须浇返青水和冻水;3、花坛及其他花卉植物(1)栽植与更换作为重点美化而布置的1~2年生花卉,全年需进行多次与更换,才可保持其鲜艳夺目的色彩;必须事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育苗,至含蕾待放时移栽花坛,花后给予清除更换;园林,花坛布置至少应于4—11月间保持良好的观赏效果,为此需要更换花卉7—8次;如采用观赏期较长的花卉,至少要更换5次;有些蔓性或植株铺散的花卉,因苗株长大后难移栽,另有一些是需直播的花卉,都应先盆栽培育,至可供观赏的脱盆植于花坛;近年国外普遍使用纸盆及半硬塑料盆,这对更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园林中应用1~2年生花卉作重点美化,其育苗、更换及辅助工作等还是非常费工的,不宜大量运用;球根花卉按种类不同,分别于春季或秋季栽植;由于球根花卉不宜在成生后移植或花落后即掘起,所以对栽植初期植株幼小或枝叶稀少种类的株行间,配植1~2年生花卉,用以覆盖土面并以其枝叶或花朵来衬托球根花卉,是相互有益的;适应性较强的球根花卉在自然式布置种植时,不需每年采收;郁金香可隔2年、水仙隔3年,石蒜类及百合类隔3—4年掘起分栽一次;在作规则式布置时可每年掘起更新;宿根花卉包括大多数岩生及水生花卉,常在春或秋分株栽植,根据各论中所述的生长习性不同,可2—3年或5—6年分栽一次;地被植物大部分为宿根性,要求更较粗放;其中属一、二年生的如选材合适,一般不需较多的管理,可让其自播繁衍,只在种类比例失调时,进行补播或移栽小苗即可;(2)土壤要求与施肥普遍园土适合多数花卉生长,对过劣的或工业污染的土壤(及有特殊要求的花卉),需要换入新土(客土)或施肥改良;对于多年生花卉的施肥,通常是在分株栽植时作基肥施入;1~2年生花卉主要在圃地培育时施肥,移至花坛仅供短期观赏,一般不再施肥;只对长期长者于花坛中追液1—2次;(3)修剪与整理于苗圃地培育的草花,一般很少进行修剪,而在园林布置时,要使花容整洁,花色清新,修剪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要经常将残花、果实(观花者如不使其结实,往往可显着延长花期)及枯枝黄叶剪除;毛毡花坛需要经常修剪,才能保持清晰的图案与适宜的高度;对易倒伏的花卉需设支柱;其它宿根花卉、地被植物在秋冬茎叶枯黄后要及时清理或刈除;需要防寒覆盖的可利用这些干枝叶覆盖,但需防病虫害藏匿及注意整体田园清洁卫生;。
学校花坛养护管理规定
学校花坛养护管理规定学校花坛的养护管理规定是为了保护和美化校园环境,营造一个舒适、宜人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以下是学校花坛养护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
一、定期修剪花草学校花坛的花草应定期进行修剪,以保持其整洁和美观。
修剪应注意不损伤花草的生长点,避免过度剪裁,同时将修剪好的花草进行清理处理,避免草坪和花坛内的落叶、残枝等积累。
二、及时修复受损植物对于受到损伤或病虫害侵害的植物,学校应及时进行修复和治疗。
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如喷洒药物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以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健康。
三、做好施肥工作学校花坛的植物需要适当的营养来保证其生长。
校方应根据植物的需要,定期进行施肥工作。
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但要注意量的适度,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污染。
四、浇水合理花坛的花草需要适量的水分才能健康生长。
学校应制定详细的浇水规定,根据不同的植物需求和季节变化,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频率。
尽量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避免浪费水资源。
五、保持病虫害防治为了保护花坛内的花草免受病虫害的危害,学校应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制度。
定期对花坛进行巡查,发现病虫害问题及时处理。
选择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如利用生物防控、物理防控等手段,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伤害。
六、杂草清除学校花坛应保持整洁,避免长时间不管控导致杂草丛生。
学校负责清理花坛内的杂草,维持花坛的干净和整齐。
七、增加花坛景观除了常见的花草植物,学校可以适度增加其他景观元素,如小型雕塑、石头或人工造景等,以增加花坛的艺术感和观赏性。
八、合理规划花坛布局学校花坛的布局需要合理规划,考虑花草的喜阳性、喜阴性和空间需求,避免浪费和杂乱。
可以根据季节进行花坛植物的调整,使其始终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
九、注意花坛的防尘工作学校应采取措施,确保花坛附近的道路、建筑物等地方不会产生大量尘埃影响花坛的整洁和美观。
可以合理布置绿化带和防尘网等设施,阻隔和吸附空气中的尘埃颗粒。
十、加强花坛安全防护学校应加强花坛的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盗窃、破坏等非法行为。
学校花坛养护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美化校园环境,提升学校形象,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花坛的养护与管理。
二、管理目标1. 确保花坛植物生长良好,绿化效果显著。
2. 保持花坛整洁美观,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3.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参与环保的意识。
三、管理职责1. 学校绿化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花坛养护计划,组织实施养护工作。
2. 班级负责本班级责任区内的花坛养护,协助学校绿化管理部门开展工作。
3. 学生参与花坛养护,培养环保意识。
四、养护内容1. 植物浇水:根据天气、土壤湿度等因素,适时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2. 除杂草:定期清除花坛内的杂草,保持花坛整洁。
3. 施肥:根据植物生长需求,适时施用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4. 病虫害防治: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虫害蔓延。
5. 整形修剪:适时对植物进行修剪,保持花坛造型美观。
6. 清洁维护:保持花坛周边环境整洁,清除垃圾、杂物。
五、养护时间1. 植物浇水:每天早晨进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2. 除杂草:每周进行一次,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增加次数。
3. 施肥:每季度进行一次,根据植物生长需求调整。
4. 病虫害防治:每月进行一次,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调整。
5. 整形修剪:每季度进行一次,根据植物生长情况调整。
6. 清洁维护:每天进行一次,保持花坛周边环境整洁。
六、奖惩措施1. 对积极参与花坛养护的学生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破坏花坛、乱扔垃圾等行为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给予处罚。
3. 对绿化管理部门工作不力、养护效果不佳者进行通报批评。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学校绿化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通过本管理制度的实施,相信我校花坛的养护与管理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师生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校园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花坛植物养护要点一、概念花坛是在一定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使用形式。
花坛多是将同周期开放的多种花卉或不同颜色的同种花卉,根据一定的图案设计种植,以发挥其群体的美,是园林绿地花卉布置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二、花坛的类型花坛的种类很多,目前常见有以下5种分类方法:(1)按其形态可分为立体花坛和平面花坛两类。
立体花坛是结合铁架和徽喷管道进行造型,将各种矮小的花卉植物和栽培基质附着其上,做出如同绿色雕塑的花坛。
平面花坛在传统意义上讲是依附予地面的花坛,在平面上构成图案。
按构图形式平面花坛可以分为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三种。
(2)按观赏季节可分为春花坛、夏花坛、秋花坛和冬花坛。
(3)按栽植材料可分为一、二年生草花花坛、球根花坛、水生花卉和专类花卉等。
(4)按表现形式可分为盛花花坛、模纹花坛。
模纹花坛(毛毡花坛)是使用植株低矮且枝叶紧密的观叶植物或花叶兼美的花卉组成平面纹样图案,以表现细致鲜艳的花纹和富有韵律感的图案美的花坛,如五色苋、三色堇、雏菊、半边莲等;盛花花坛是使用花期相近的几种花卉配植在同一花坛里,显示出整体的绚丽色彩和优美外貌,构成群体美的观赏效果的花坛,要求花色鲜明艳丽、花朵繁茂,常用一二年生花卉及球根花卉。
(5)按花坛的运用方式可分为独立花坛、组合式花坛和带状花坛。
独立花坛为单个花坛或者多个花坛紧密结合形成。
多用来构成局部构图的中心,一般布置在轴线的焦点、道路交叉口或大型建筑前的开阔的广场中。
组合式花坛由多个花坛组成,不可分割,各花坛之间用道路或草皮连接,游入可以进入。
但其造价较高,只用在重要地段、重要场合。
带状花坛是长为宽的3倍以上,划分成若干段落,在道路、广场、草坪的中央或两侧有节奏地简单重复布置的花坛。
在连续风景构图中,带状花坛可以作为主体来运用,也可以作为独立观赏花坛的镶边和道路两侧、建筑物墙基的装饰。
三、花坛的特点传统意义上的花坛,外部平面轮廓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注重大色块的植物群体运用,其中配置的观赏植物一般比较低矮,花坛整体内容足各种图案的植床,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观赏性,以美化环境、渲染气氛和装饰建筑为目的的。
随着城市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花坛在园林绿地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现在已成为园林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花坛植物材料的选择根据花坛种类不同,可以选用相应的植物材料。
现以盛花花坛和模纹花坛为例,介绍两者在植物选择上的要求。
(一)盛花花坛植物材料的选择结合实际使用中的情况,盛花花坛以观花草本植物为主题包括一、二年生花卉,多年生球根或者宿根花卉,也可以选择常绿或观花灌木点缀其中,作为辅助材料。
(1)花材的要求一、二年生花卉是花坛的主要材料,其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成本较低,维持观赏效果的时间比较短,如藿香蓟、鸡冠花、彩叶草、凤仙花等。
盛花花坛的另一种主要材料为多年生的宿根和球根花卉,其色彩艳丽,开花整齐,花期较长,但成本较高,如大丽花、风信子、郁金香等。
(2)株型、株高和花期的要求适合作花坛的花卉应株丛紧密、着花繁茂,理想的植物材料在盛花时应完全覆盖枝叶,要求花期较长,开放一致,至少保持一个季节的观赏期。
如为球根花卉,要求栽植后开花花期一致。
植株高度依种类不同而异,但以选用10~40厘米的矮性品种为宜。
此外要移植容易,缓苗较快。
(3)花色、花型及搭配的要求花色明亮鲜艳,有丰富的色彩幅度变化,纯色搭配及组合较复色混植更为理想,更能体现色彩美。
不同种花卉群体配合时,除考虑花色外,也要考虑花朵的质感相协调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二)模纹花坛植物材料的选择为了满足人们观赏的需要,模纹花坛一般设置较为低矮,所以植物的高度和形状对表现摸纹花坛纹样有较明显的影响。
只有低矮、细密的植物才能变现精美细致的华丽的图案。
(1)生长速度的要求一般采用多年生且生长速度缓慢的观叶草本植物,如五色苋类、景天类、各种草坪草等。
有些一、二年生的草花可以成片栽植,也可作为图案的点缀,如孔雀草、矮一串红、四季秋海棠等,但要考虑其生长速度不同来进行搭配,对于观赏期相对较短的花卉一般不作为主体图案材料,如香雪球、雏菊、半支莲、三色堇等。
(2)植物质感的要求要求枝叶细小、株丛紧密、萌蘖性强、耐修剪,从而保证在不断修剪后仍可以形成纹样清晰的图案,能够维持较长的观赏期。
枝叶粗大的植物材料或者观花植物在表达精细图案时不易达到理想效果。
五、花坛花卉养护管理花坛花卉最基本的生产方式和主要生产方式是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简单,适合大面积生产,同时生产出来的花卉养护管理也比较简便。
但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护管理,能保证花坛植物良好的生长势和株形,以维持花坛的景观效果更长久。
(一)栽植前准备花坛植物种类繁多,各有特性,因而繁殖方法也较多。
一至二年生花卉多用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法的优点是繁殖量大,方法简便,根系完整,生长健壮,抗性较强。
而宿根花卉、球根花卉、花灌木等多采用分生、扦插、压条等方法繁殖。
由于花坛所用植物材料多为多年生花卉,相对一至二年生草花来说,这些多年生植物在种植床上的生长时间要长很多,所以花坛建立之初就要创造较好的土壤等种植条件。
故第1年栽种时整地要深翻,细碎土块,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株及其他一切杂草(如土壤过于贫瘠或不良时则要换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掺少量草炭土,然后耙平,并用呋喃丹或其他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
整地的深度依花坛花卉的种类和土壤情况而不同。
宿根花卉根系强大,入土较深,应有40~50cm的良好土层条件。
栽种时,需先栽植株较大的花卉,再栽植株较小的,先栽宿根花卉,再栽一至二年生草花和球根花卉。
栽后要防止花苗倒伏,及时进行扶正、补栽。
植株移栽前将苗床浇一次水,使土壤保持一定湿度,以防起苗时伤根。
起苗时,要根据花坛设计要求的植株高低、花色品种进行掘取,然后放入筐内避免挤压,散坨。
将苗移到花坛时应立即栽种,切忌烈日曝晒。
栽植时应按先中心后四周,或自后向前的顺序栽种。
如用盆花,应连盆埋入土中,盆边不宜露出地面。
不耐移植而用小盆的花卉品种,则应倒出后栽种。
模纹花坛则应先栽模纹图案,然后栽底衬,全部栽完后,立即进行平剪,高矮要一致,株行距以植株大小或设计要求决定。
五色苋类株行距一般可按3厘米×3厘米;中等类型花苗如石竹、金鱼草等,可按15--20厘米;大苗类如一串红、金盏菊、万寿菊等,可按30-40厘米,呈三角形种植。
花坛所用花苗不宜过大,但必须很快形成花蕾,达到观花的目的。
(二)合理灌溉花苗栽好后,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浇水,以补充土中水分之不足。
浇水的时间、次数、灌水量则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季节的变化灵活掌握。
如有条件还应喷水,特别是对模纹式花坛、立体花花坛、要经常进行叶面喷水。
由于花苗一般都比较娇嫩。
所以喷水时还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每天浇水时间,一般应安排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2~4时以后。
如果一天只浇一次,则应安排傍晚前后为宜;忌在中午,气温正高、阳光直射的时间浇水。
因这时土壤温度高,一浇冷水,土温骤降,对花苗生长不利。
2、每次浇水量要适度,既不能水过地皮湿,而底层仍然是于的,也不能水量过大。
土壤经常过湿,会造成花根腐烂。
3、水温要适宜。
一般春、秋雨季水温不能低于10℃;夏季不能低于15℃。
如果水温太低,则应事先晒水,待水温升高后再浇。
4、浇水时应控制流量,不可太急,避免冲刷土壤。
(三)施肥初次栽植花坛花卉时,应深翻土壤,并施入大量有机肥料,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充足的养分和维持良好的土壤结构。
为使花坛花卉生长茂盛,花大花多,最好在春季新芽抽出时追肥,花前和花后各追肥1次。
秋季叶枯时,可在植株四周施以腐熟的厩肥或堆肥。
一般幼苗生长期,枝叶发育期多施氮肥,以促进营养器官的发育,而在孕蕾期、开花期,则应多施磷肥,以促进开花结果,延长开花期。
施肥前要先松土,以利于根系吸收。
施肥后要及时浇透水。
不要在中午前后或有风时施追肥,以免无机肥伤害花卉植株。
施肥要依据植物品种进行,有些花卉在肥沃的立地条件下徒长引起倒伏,开花量少,影响其观赏价值,此类植物不必另外施肥。
依靠自然降水往往不能完全满足露地种植的花坛植物的水分需求,在必要时需人工浇水。
浇水时间的长短、浇水量和次数则依据季节和植物种类而定。
刚种植的植物必须及时浇足水,移植后必须连续3次浇透水即栽植后第1次浇透,过5~6d后进行第2次复透水,再过1d进行第3次浇透水。
至植物恢复长势后再依据实际情况适当浇水。
秋冬两季可少浇,春季植物生长季节应多浇,夏季多浇,雨水多时注意及时排水。
在内蒙古地区,一般3月中旬要浇1次返青水,入夏遇旱时适时灌水,雨季要及时排涝,冬季上冻前浇足防冻水。
其他浇水时间及次数视土壤墒情及植物生长情况而采取适当灌水措施。
(四)中耕除草和修剪适时中耕除草,及时修剪,可使植株生长健壮,花多且大而艳。
一般每年2~3月份重剪1次,保留30~50厘米,以促进侧枝发芽,以后每个月根据花坛养护标准进行修剪造型,中间高、两边低,中间高度根据品种不同而异,一般50~80厘米,形成曲面并有较好的园林美化效果。
中耕可疏松土壤有利于植株根系生长,中耕的深度依花卉根系的深浅和花卉的不同生育期而定。
一般幼苗期应浅,近植株处应浅,株行间可适当加深,通常3~5cm。
以后随着花苗的生长而加深,又随着枝叶的生长而耕浅,直至停止中耕。
中耕后的杂草及残花、败叶要及时清除掉。
除草可减少杂草和植株争夺养分水分,减少病虫害来源。
除草应在杂草发生之初尽早进行,坚持除小、除了。
对多年生杂草,要在杂草开花结实前将其连根除净。
松土、除草要从4月开始,直到10月底多次进行。
为控制花苗的植株高度,促使茎部分蘖,保证花丛茂密、健壮以及保持花坛整洁、美观,随时清除残花、败叶、应经常修剪。
修剪可以促进二次甚至多次开花,有效地保证植株的株形、株高,防止植物间相互侵扰,去除枯、病、残花枝叶,提高观赏效果。
一般草花花坛,在开花时期每周剪除残花2~3次。
模纹花坛,更应经常修剪,保持图案明显、整齐。
对花坛中的球根类花卉,开花过度应及时剪去花梗,以便消除枯枝残叶,并可促使子球发育良好。
修剪应和肥水等其他管理措施相配合,才能达到修剪的目的。
如早小菊,定植后不久,植株达到一定高度(一般20~30cm)时,就要修剪,以后随着花卉植株的生长,还要进行多次修剪。
六、补植花坛内如果有缺苗现象,应及时补植,以保持花坛内的花苗完美无缺。
补植花苗的品种、规格都应和花坛内的花苗一致。
七、立支柱生长高大以及花朵较大的植株,为防止倒伏,折断,就设立支柱。
将花茎轻轻绑在支柱上。
支柱的材料可用细竹杆,有些花朵多而大的植株。
除立支柱外,还使用铅丝编成花盘将花朵托住。
支柱和花盘都不可影响花坛的观瞻,最好涂以绿色。
八、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不仅影响花卉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使花卉干枯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