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语言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初中语文《读你千遍不厌倦——品味戏剧语言》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及 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2、戏剧常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 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提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戏剧 都有剧本、演员演出、舞台装置、音乐舞蹈等因素构成。剧本是戏剧 的文学因素。文学上讲的戏剧是指舞台艺术中的剧本,它是文学体裁 的一种,主要由戏剧语言和戏剧冲突构成。剧本主要靠人物用自己的 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性格。 3、教师简介故事梗概 活动二、欣赏戏剧,了解剧情 老师播放该剧录象,(可剪辑同课文有关内容),学生认真观看,要求 学生弄清戏剧的矛盾冲突和主要人物。威尼斯商人(节选)_杨柳飘 絮_新浪播客.lnk 活动三、阅读课文,熟悉剧本 1、概括课文中的戏剧冲突及主要情节、主要人物? 主要情节:前半部分:夏洛克执意报复,一定要按约处罚;后半部 分:鲍西娅智挫夏洛克,最后取得胜利。 戏剧冲突:围绕要不要“按约处罚”展开,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 弦。主要人物:安东尼奥、鲍西娅、夏洛克 2、阅读课文,说说鲍西娅在法庭上是如何一步步制服夏洛克的?剧
加以分析。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电脑 多媒体 常规资源:音响设备 教学支撑环境:普通教室 其他:课本、作文本或读书笔记等
学习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活动一、走近作者,了解戏剧(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作家作 品,介绍戏剧知识,老师适当点拨) 1、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 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莎士比亚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喜剧《仲夏夜之梦》《威
(2)夏洛克是这场戏的主要人物。他贪婪、固执、残酷。人们对 夏洛克,既鄙夷他的贪婪,憎恨他的残酷,又多少同情他所受的种族 压迫和屈辱。 鲍西娅是莎翁创造的人文主义女性的典型形象。她的性格在这场戏的 矛盾斗争中得以充分展示。面对矛盾,她果敢、沉着、博学和聪慧。
幼儿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理解

幼儿戏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类型化的理解
1、高度个性化---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
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
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2、丰富的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
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
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富于动作性---动作语言也叫情节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
4、职业化---舞台上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其职业身份的特征,语言具有职业特征,应有其职业术语(行话),不然观众就不知他她是干什么的。
难以成功塑造人物形象。
5、地方性---不同地方的人群,有不同方言特色,舞台上的人物角色,语言应有其地方代表性。
表演者与观众才能进行有效沟通交流,以拉近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心有灵犀一点通。
否则,观众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又何谈完美的艺术效果呢?。
哈姆雷特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向右走?
《哈姆雷特》中运用个性化的语言描绘的人物语 言按照人物的身分与处境的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语言, 文雅或粗俗,哲理或抒情,目的都是为了更有助于 表现人物。他的人物语言,不仅符合人物的身份和 性格,而且贴和人物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人物 的戏剧动作相衬相依。如哈姆莱特清醒时是典雅的 语言,符合王子的身戏剧动作相衬相依。在装疯时 用的是逻辑混乱、晦涩难解的语言,符合疯子的特 点。他还善于使用恰当的比喻、双关语、成语和谐 语,不仅丰富了表现力,而且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克劳狄斯与波洛涅斯,雷欧提斯与奥斯里克,王后 与奥菲利娅,哈姆莱特与霍拉旭,所用的语言都各 如其人。
I love Ophelia: forty thousand brothers could not,with all their quantity of love,make up my sum. 我爱奥菲利娅的兄弟 的爱加起来, 还抵不 过我对她的爱。
3)隐喻
• 天上刮着西北风,我才发疯;风从南方吹来的时候, 我不会把一只鹰当作了一只鹭鸶。
例:“呵,天地之神明呀!
还有呢? 难道也要呼唤于 地狱之恶鬼吗? ” 顾虑就使我们都变成了懦 夫,使得那果断的本色蒙 上了一层思虑的惨白的容 颜,本来可以做出伟大的 事业,由于思虑就化为乌 有了,丧失了行动的能 力。” 通过哈姆莱特的独白, 来体现他内心的纠结和痛 苦的挣扎。
向左走? 一千个读者
旁白和独白
除了人物语言的形象生动外, 独白和旁白的也不失为剧本的一 大亮点。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 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 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 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 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 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 他的自责,他的怀疑。独白有时 用诗体,有时用散文,语言有时 急促,有时隐晦,有时粗俚,有 效地烘托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内心矛盾和感情变化,使他成为 有血有肉、生动具体、富有个性 的形象。
谈谈《雷雨》人物语言的三个特点

谈谈《雷雨》人物语言的三个特点戏剧语言有两种,一是舞台说明,二是人物语言。
戏剧作为一种综合舞台艺术,它是借助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
我想,戏剧的定义,把文学与美术等诸类艺术并列一起却又放在首位,其实并非从广义的思维语言的角度解释戏剧,而是单单抽其以完成塑造人物形象、构建矛盾冲突之任务为主体的剧本创作而言;在搬上舞台或银幕之前,戏剧可以说是绝对优势的文学艺术。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戏剧特别是以对话为主要特质的话剧语言,就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了。
在此谈谈《雷雨》人物语言的三个特点:第一、高度个性化所谓人物语言个性化,就是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语言成为人物个性、性格、心理的声音外化。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刚才还是一个温情脉脉,俨然在感情中不能自拔的性情中人,但立即就撕破了多情的面纱,露出了冷酷的本质;因为以周朴园之心度之,他感到了名声和利益的威胁。
这个转变完全是人的本质使然,语言无法掩饰得了。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
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无情又无义,再也伪装不下去了,便化为语言,绝!摆架子,树威性,即使在不是自家人面前,也无法自持。
既封建,又资本家;钱是可以解决一切的,他本能的以为。
在这里,语言是灵魂的直裸。
人物语言不需经过修饰,本质而又本能,非他莫属,这就是高度个性化。
鲁大海的语言是他倔强、鲁莽、幼稚的个性的写照:鲁大海可是你们完全错了。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慢慢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鲁大海(如梦初醒)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观(实际上是“直听”)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2023年高考语文复习任务二 赏析戏剧语言与形象

[整合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导航
10
[参考答案](示例一)甲句更好。①甲句中两次出现“一件事”,表明周朴园很重 视这“一件事”。②甲句使用长句,语气缓和,与前面的“严厉”形成对照,表现 了周朴园复杂的心态。
0
任务二 赏析戏剧语言与形象
栏目导航
1
戏剧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但舞台说明同人物 语言相比,只是一种辅助手段。戏剧的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 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鉴赏剧本,品味人物语言至关重要。人物的性格在戏剧冲突中能 够得到充分地揭示,从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
栏目导航
4
(1)台词必须具有动作性(语言动作)。动作性主要是指台词要能揭示人物的内心动 作,戏剧是行动的艺术,它必须在有限的舞台演出时间内迅速地展开人物的行动, 并使之发生尖锐的冲突,以此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感情。这就要求台词服从戏 剧行动,具备动作的特性。
戏剧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戏剧的人物语言有什么特点
戏剧人物语言的特征:具有个性化、口语化、动作性和文学性,并富于潜台词。
个性化:既能够鲜明地表现出人物特定的年龄、经历、教养、情趣,又能揭示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
口语化:与人们生活的语言接近,易说,易懂,富于生活色彩。
动作性:能够同演出时人物的行动相配合,能够暗示和引起角色和动作反应,推动戏剧情节的发展。
文学性:戏剧文学中的人物语言虽然是口语化,但决不芜杂鄙陋,经得起欣赏咀嚼。
富于潜台词:戏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义。
体会戏剧语言的 动作性和个性化

体会戏剧语言的动作性和个性化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一版》2021年第06期入乎其内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
由于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因而,戏剧作品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体裁的诸多特点,欣赏戏剧作品,首先就必须了解戏剧的这些特点。
一、紧抓动作性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指剧中人物不仅表现出在说话,而且表现出人物自身的心理活动、思想感情,它是和手势、表情、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推动着剧情的发展的。
因此,在戏剧中语言的动作性并不是单纯的外部动作或内部动作,而是以语言为基础使对话双方产生心理活动的变化,是人物由内而外、自然而然地做出的反应(即动作),从而使戏剧能够把各种政治的、思想的、道德的、感情的、心理的矛盾冲突直观再现于舞台,令观众身临其境。
例如,国王看破哈姆莱特不像是真疯,而是“有些什么心事”,便立刻“当机立断”“防止万一”,这些动作性语言,刻画出一个盘踞王位的阴谋家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要分析剧中人物形象,就必须抓住剧中人物的动作性语言。
窦娥之所以在刑场发下三桩誓愿,鲁待萍之所以撕碎周朴园递来的支票,哈姆莱特之所以装疯,都是以推动情节发展为基础的。
二、紧扣个性化语言,理解人物性格语言是话剧的生命。
要欣赏话剧,品味戏剧语言尤为重要。
凡是优秀的话剧,在语言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例如《雷雨》中的周朴园,时而严厉,时而和缓,时而威风,时而得意,这些就鲜明地展现出他“夫”“父”“董事长”的多重身份和多面性格,始终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当周朴园知道站在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的第一句话是:“你来干什么?”而且是“严厉地”说出来的,这句话反映了他的内心在一瞬间所经历的复杂活动,与读者之前看到的周朴园对侍萍的种种怀念之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反差,有力地揭示了周朴园伪善的一面。
当侍萍提出要见一见周萍时,周朴园说:“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暗示侍萍不能与周萍相认,当侍萍表示不会相认时,周朴园说:“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
浅论戏剧创作语言及人物塑造

浅论戏剧创作语言及人物塑造戏剧创作作为一种集合舞台表演艺术、戏曲艺术、歌舞艺术等为一体的传统艺术门类,在国内文艺界占据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戏剧表演是指表演者在戏曲编排者的指导下,依据剧本内容,塑造真实、典型、富于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
戏剧以表演者自身作为创作工具,在表演艺术创作中,创作者、表演者及创作人物形象,全部统一于表演者自身。
因此,在进行戏剧人物塑造时,表演者不仅需要通过外部形体、声音等进行剧情的诠释,更要按照表演程式的要求全身心的参与创作,实现舞台表演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一、戏剧语言要求个性化和动作性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材料。
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来表现自己的特征,为了顾及戏剧效果以及戏剧时间的限制,戏剧语言必须简洁、含蓄。
剧作家在写剧本时都非常注意语言的锤炼、力求做到人物语言洗练、简洁而又富有表现力,力求做到人物语言的高度个性化。
戏剧中的语言也是一种动作,不仅是外形的,而且是内心的动作。
因为语言产生于内心动作,又能引起千变万化的外部动作。
所以,优秀剧作的人物语言,是富于动作性的,它暗示着或鲜明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一系列行动,从而展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戏剧语言要能鲜明地表达人物的动作,即富于动作性。
戏剧所要求的动作,是指人物的主动、积极以及强烈的情感,并且要从人物的动作中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个剧本的语言蕴含着丰富的动作性,就可为演员的表演提供广阔的余地。
演员就能凭借这些语言,想象出他所扮演角色的动作、表情和姿态,使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二、戏剧的首要任务是提炼戏剧性和组织能力一个题材为什么要用舞台戏剧的形式而不是别的什么形式来表现是因为它有舞台戏剧性。
反之,一个题材如果要用舞台戏剧的形式来表现,它就必须有舞台戏剧性。
舞台戏剧有它特定的功能和长项,为其他艺术样式所不可代替,这也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它的魅力主要体现在它的戏剧性上。
一个戏里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能够紧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引导观众的兴致和情绪跟随着剧情的进展而发展,推向高潮,最终满足观众审美愉悦要求的东西,那就是戏剧性。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戏剧鉴赏题专练之潜台词(含答案)

戏剧鉴赏题专练之潜台词一、戏剧语言1.舞台语言(舞台说明):除人物语言之外的其他语言,包括背景介绍(时间、地点、服饰、道具),人物动作、神态说明,人物上下场,旁白以及画外音等。
2.人物语言---人物对话、独白等。
人物语言特点如下:个性化:人物的说话符合本人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能显示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
动作性: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是指人物的语言起着暗示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活动的作用。
潜台词:话语字面意义以外的一种深层意义或言外之义、话外之音。
二、潜台词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
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义现象。
“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有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的意思。
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特别提醒:探究潜台词背后的深层含义不是分析人物性格!)戏剧中,在具体语境中的言语暗示,语气、语调、用词、句式:均能实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表达效果,是对读者思维的延伸。
三、如何懂得潜台词1、关注上下文,把握整体语境;(解读潜台词的基础与前提)2、关注具有表现力的词语,(指使、明明白白:动词、代词、修饰词)3、关注句子语气和句子结构。
4、毫无头绪时,以问题破冰。
(根据上文语境延伸提问)四、潜台词的魅力1、言简意赅,丰富思想内涵;2、表意委婉,增强语言魅力;3、独具张力,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五、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龙须沟(节选)老舍[提示]话剧《龙须沟》以主人公程宝庆在旧社会由艺人变成“疯子”,解放后又从“疯子”变为艺人的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北京一个小杂院四户人家在社会变革中的不同遭遇。
节选部分的故事发生在1950年初夏。
[娘子由外面匆匆走来。
二春:娘子,看见二嘎子没有?娘子:怎能没看见?他给我看摊子呢!大妈:他荒里荒唐的,看摊儿行吗?娘子:现在,三岁的娃娃也行!该卖多少钱,卖多少钱,言无二价。
小偷儿什么的,差不离快断了根!(低声)听说,官面上正加紧儿捉拿黑旋风。
怎样欣赏戏剧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的综合艺术,这里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
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与小说、诗歌、散文并列的戏剧文学,指的是供舞台表演使用的剧本,这里说的戏剧欣赏,主要指的是对剧本(亦称“案头剧”)的欣赏。
欣赏戏剧,首先要了解戏剧所展示的戏剧冲突,冲突是怎样造成的,冲突的性质是什麽,进而弄清冲突发展的过程,从而完整的把握剧本的情节。
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比如《雷雨》第二幕,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四萍,两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圆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家庭内部的冲突,实际上可以将鲁侍萍与周朴园之间的冲突上升为下层劳动人民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将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的冲突上升为资本家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
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
欣赏戏剧,其次要把握戏剧语言。
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第一,要品味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所谓个性化,是指受人物的年龄、身份、经历、教养、环境等影响而形成的个性特点。
第二,要品味富有动作性的人物语言。
动作性包括外部动作和内部动作(内心活动),像周萍打鲁大海,他们之间表现为外部动作;鲁侍萍看见周萍打鲁大海后那种痛苦的心情,是内部动作。
第三,要品味人物语言中蕴涵的丰富的潜台词。
好的潜台词总是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给人以品味、想象的空间。
比如《雷雨》中,鲁侍萍听周朴园“沉吟”,“无锡是个好地方”的时候,鲁侍萍虽然顺着周的话说“哦,好地方。
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

戏剧语言与戏剧冲突江西于文岩阅读指导戏剧特点戏剧按照作品容量大小,可以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按照作品题材不同,可以分为历史剧、现代剧和儿童剧等;按照作品的样式类型划分,又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型。
戏剧艺术的中心是性格意志的矛盾冲突所形成的情境,戏剧作品的基本单位是场面。
同学们应通过学习,掌握戏剧艺术语言的特点,通过结合戏剧作品的赏析,加深对戏剧基本特征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戏剧的一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戏剧作品。
戏剧冲突戏剧冲突,主要指剧本中所展示的人物之间、人物自身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其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
剧中人物由于性格、文化修养等不同,对社会的认识和采取的态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比如课文节选的《雷雨》部分,最初,冲突的双方是周朴园与鲁侍萍,二人又各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鲁大海上场后,冲突又集中到周朴园与鲁大海之间,进而又有周萍与鲁大海、鲁侍萍与周萍之间的冲突。
这些冲突既是社会矛盾的反映,同时也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它们交织在一起,构成完整的戏剧情节。
戏剧文学要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容量里,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就要求它必须把反映的社会矛盾集中起来,达到尖锐、激烈的程度。
戏剧冲突是社会矛盾的反映,社会矛盾往往有一个发生、发展、激化和解决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戏剧冲突也有一定的发展过程,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不管是多幕剧,还是独幕剧,戏剧冲突都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
戏剧语言语言是构成剧本的基础。
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是人物心理、动作的外观。
剧作家通过人物语言来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语言,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布景、环境等等,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舞台说明是戏剧语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同人物语言相比,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雷雨》的语言艺术特点

《雷雨》的语言艺术特点《雷雨》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优秀剧作。
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巧和恶罪,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它描绘了各式各样典型人物的不同命运,从而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罪恶。
《雷雨》的艺术成就是突出的,我欣赏《雷雨》的语言,曹禺正是在激烈紧张的戏剧冲突中运用了强烈艺术魅力的语言展现人物的心灵交锋,把语言的艺术魅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出了一个优秀剧作家的非凡能力,下面我试以《雷雨》为例来欣赏一下曹禺先生的语言艺术特点。
一、人物语言鲜明个性化戏剧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和观众进行交流、沟通的。
只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能使人物个性鲜明,令人印象深刻,因为剧中人物性格的创造,要求剧中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有益于表现人物独特的个性。
曹禺在《雷雨》中所描绘的人物,个性化语言非常鲜明突出。
如第一幕中对鲁贵语言的刻画,那奸猾的笑容,委琐的语言,把一个奴才的嘴脸表现得是那么逼真、形象,给观众内心刻上了很深的印象。
剧中写到周萍与周繁漪有着乱伦的关系,周繁漪要周萍带自己走,要他负责,对他进行威逼时,他却说“你忘了,那是我年轻,我一时冲动,说出来这样糊涂的话。
”“年轻人一时糊涂,做错了事,你就不肯原谅么?”从这里就把周萍的自私、懦弱与虚伪、不负责任和推脱表现在观众面前。
而全剧的中心人物周朴园,剧作更是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把周朴园的伪善、卑劣、毒辣的真面目揭露得出神入化。
他玩弄了侍萍又逼她出走,还装出对侍萍念念不忘的样子,如:鲁侍萍:老爷,你想见见她么?周朴园:(连忙)不、不、不用。
鲁侍萍她的命很苦,离开了周家等等。
周朴园:她为什么不再找到周家?而当他认出鲁侍萍后又是另一态度,周朴园:你来干什么?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周朴园: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记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挺喜欢的东西,多少年了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戏剧语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特殊的戏剧冲突
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2、小茶馆影射大社会 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 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 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 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 突。 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 联系。
对比《雷雨》与《茶馆》 • 戏剧结构 • 矛盾冲突
《茶馆》独特的戏剧结构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 “卷轴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 而是以众多人物 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曹禺的《雷雨》与 老舍的《茶馆》反映的社会时代接近,都是 话剧形式,但结构特点却截然不同,《雷雨》 采用的是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作者巧妙运 用了 “回顾 ”和“穿插”的方法,把“现 在的戏剧”和 “过去的戏剧”交织在一起, 充分表现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尖锐集中,剧 情发展紧张激烈。
《茶馆》独特的矛盾冲突
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 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关系也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 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 的。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 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 曹禺的《雷雨》人物不多,却关系复杂,有 主有次,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围绕着同一个矛 盾展开。30多年间周鲁两家的矛盾始终交织 在一起,贯穿全剧。
•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 外罩青布马褂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 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
既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பைடு நூலகம்,也讽刺了辛亥革命
的不彻底。
• 李三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二 戏剧(新教材新高考)第03讲 戏剧语言特色(讲义)(解析版)

第03讲戏剧语言特色目录目前,高中语文无论是模拟卷还是练习题,似乎都直接忽略了戏剧阅读。
但就语文课程的学习来说,戏剧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必须设置相应的教学过程和评价体系;且戏剧可能出现在高考试卷中,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关答题方法,也是有备无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曾明确规定,戏剧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的一种文学体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由此可以看出,戏剧作为常见的文学体裁之一,也有可能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就高考命题的历史来看,至今没有考查过戏剧阅读。
与之同坐“冷板凳”的现代诗歌考查过几次,虽然算不上大胆创新,但还是引起了不少一线教师的注意。
总体来看,戏剧阅读仍然被大家忽略。
但事实上,2008年山东省的官方高考样卷就考查了戏剧《玩偶之家》的选段;同样,在广东省采用粤教版教材并独立命制高考题的时候,也出过一份官方样卷考查戏剧《雷雨》,而且是连续节选了多个长片段,不过之后便没有下文了。
按照高考命题的逻辑,出现戏剧考查可能只是时间问题。
因为散文、小说经过多年的考查,其命题范围和特点已经为大家所熟悉,所以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制早晚会“穷”则思变。
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文体选择的考量,就像全国卷Ⅰ和2021年的全国乙卷至今没有考查过散文,创下100%考小说的“纪录”,也许是因为小说比散文更通俗,更为学生所熟悉,更适合广泛地考查,而学生对戏剧的熟悉程度还不如散文;或是因为散文在中考阶段已有充分考核,高考要突出与中考的不同。
从这点来看,在中考虽然未进行过对戏剧的考查,但在高考命题中可能出现。
另外,从命题演变来看其背后的逻辑。
如文言文阅读题在坚持多年纪传体文本之后,于2021年改选成了纪事本末体史书文本作为素材,据此推测,编年体、国别体出现在高考卷中也只是时间问题。
全国卷、新高考卷也可能像北京卷、天津卷一样,考查议论文、游记、散文。
戏剧语言的种类

戏剧语言的种类
戏剧语言包括以下几种:
1. 人物语言:也叫台词(戏曲称之为“念白”)。
台词就是剧中人物所说的话,包括对白、独白、旁白等。
对白是两个或多个人物交谈的话;独白是剧中人物独自抒发个人情感和愿望时说的话;旁白是剧中某个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从旁侧对观众说的话。
2.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
它是剧本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剧本里的一些说明性文字。
舞台说明包括剧中人物表,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戏剧情节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3. 潜台词:戏剧中的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是表现人物形象、构筑人物心理的灵魂。
在戏剧中有些元素不好直接用语言来表现,或者在表演时有些话不说的效果更好,就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有的人物在说话时,言在此而意在彼,表面话语与深层涵义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说富有潜台词的人物语言通常会引起人们的关注,更有助于观众理解剧中人物性格及人物内心的情感。
总之,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舞台说明和潜台词等几种类型,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描绘戏剧冲突、表现戏剧主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五板块 戏剧文学阅读 第四讲 鉴赏戏剧的语言艺术(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戏剧文学阅读专题第四讲鉴赏戏剧的语言艺术【知识精讲】戏剧语言是构建剧本的基础。
主要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人物语言也称台词,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这是人物心理活动与行为动作的外观,由此展开戏剧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揭示戏剧主题;舞台说明是一种叙述性质的语言,主要用来说明人物的动作、心理、剧情发展的布景、环境、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能直接展示人物的性格和戏剧的情节。
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鉴赏戏剧文学的语言,主要是品味人物台词和赏析舞台说明。
一、品味人物台词台词是构成一个剧本的基石,是剧本不可或缺的因素。
没有台词,就没有剧本,没有人物的冲突,更没有剧情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
剧中的人物,或称之为角色,必须通过台词才能表达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等。
由此可见台词在剧本中的重要性。
由于戏剧不像小说等文学样式那样由作者出面向读者叙述,只能依靠人物自身的语言与动作来表达一切,因此台词是戏剧舞台上唯一可以运用的语言手段,台词的写作与安排成为剧作技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还有一些台词,演员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能够领悟到它的含义,这就是“潜台词”。
潜台词含有丰富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准确地传达出人物潜在的心理动机和真正的说话目的,形成强烈的戏剧效果。
品味人物台词“2技巧”:1.抓住关键词,从表里两个角度理解戏剧语言“片言百意”,除话的表面意思之外,还隐含着没有说出来的更深一层的意思,使人们有充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具有潜台词。
理解戏剧语言,要体味话里之因,话中之话,话外之意,补充和丰富原台词的内容。
2.抓住个性化,从塑造形象和揭示主旨分析在戏剧中,个性化的语言是指符合人物性格,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感情本质的语言。
好的台词,读者能从中看出人物的神情举止、内心活动,对塑造人物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戏剧中人物的语言,特别是关键人物的关键台词,对戏剧的主旨也有一定的揭示作用,不能忽略。
论《哈姆莱特》语言的四美

《哈姆莱特》的语言也具有文学性。这部戏剧中的许多台词都充满了哲理和深 意,如“人的心灵是脆弱的”,这些语句不仅展示了角色的情感世界,也揭示 了人性的普遍问题。这种文学性使得《哈姆莱特》的语言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总之,《哈姆莱特》语言的四美——简洁性与丰富性的统一、个性化与普遍性 的结合、传统性与创新性的交融、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兼顾,使得这部戏剧成为 西方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四种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相互 促进的,共同构成了《哈姆莱特》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深刻的艺术内涵。
二、个性化与普遍性的结合
《哈姆莱特》中的人物语言各具特色,不仅符合他们的性格特征,也反映出他 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哈姆雷特的忧郁、奥菲利娅的纯真、克劳狄斯的狡猾、乔 特鲁德的无奈,这些都在他们的语言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这种个性化使得每 个角色都独一无二,也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
1、本次演示的构思在戏剧发展 史上的独特之处。
2、本次演示所体现出来的深刻 的社会内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1、讨论法:将课堂讨论贯穿于 整个教学之中。
2、比较法:通过新旧戏剧的对比,突出本次演示构思的巧妙。
3、电化教学:运用电教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大教学密度。提高教学 质量和效率。
参考内容
莎士比亚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位巨匠,他的戏剧语言无疑是他作品的重要组 成部分。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风格,其中最著名的是他的悲剧《哈姆莱 特》。在《哈姆莱特》中,莎士比亚运用了他独特的语言风格,展现了他卓越 的文学才华。本次演示将对该作品的语言风格进行简析,探讨莎士比亚如何在 《哈姆莱特》中展现出戏剧语言的灵魂。
22版:分析戏剧冲突和语言,赏析戏剧主题和人物形象

你回头跟太太说。
《雷雨》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这段“舞台说明”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气氛 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 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或观众,使之也 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这一点跟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是相同的。
3.理清人物关系,把握矛盾冲突 在戏剧冲突的过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思想性格、人与人之间的矛 盾纠葛,看到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是什么性质的、表达了什么样的 主题。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等的不同,本来就存 在着矛盾冲突。戏剧中的矛盾冲突就是在诸如此类的矛盾冲突中提炼出 来的,但是它更集中、更尖锐。要想把握戏剧的矛盾冲突,更深刻地认 识作品的思想内涵,必须先理清人物关系。
鲁四凤 (向母痛苦地)哦,妈! 周 萍 (向鲁妈)您——您是我的—— 鲁侍萍 (不自主地)萍——(回头抽咽) 周朴园 跪下,萍儿!不要以为自己是在做梦,这是你的生母。 鲁四凤 (昏乱地)妈,这不会是真的。 鲁侍萍 (不语,抽咽) 蘩 漪 (哭向周萍,悔恨地)萍,我,我万想不到是——是这样, 萍—— 周 萍 (怪笑,向朴园)父亲!(怪笑,向鲁妈)母亲!(看鲁四凤, 指她)你—— 鲁四凤 (与周萍相视怪笑,忽然忍不住)啊,天!(由中门跑下)
品味戏剧语言 析人物形象
一、细读舞台说明,了解戏剧剧情 舞台说明又叫舞台提示,是剧本里的说明性文字,包括剧情发生 的时间、地点、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这些说明有 助于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展开戏剧情节,语言简练、明确。
边练边悟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使人异常烦躁。 …… 周朴园 (点着一支吕宋烟,看见桌上的雨衣,向侍萍)这是太太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王利发:谦恭、周到、善于应酬 常四爷:豪爽、耿直、江湖侠气 宋恩子、吴祥子:奸诈狡猾、傲慢无礼
充满幽默风格的语言
• 唐铁嘴夸耀自己抽白面“两个强国伺候着我一个” 看似可笑,却激起人们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仇恨。 • 王利发问报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像句玩笑话,表现的却是人民对动荡时局的不满 。 • 松二爷看见宋恩子和吴祥子仍穿着灰色大衫,
2、特殊的戏剧冲突
1、用人物生活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
2、小茶馆影射大社会 并非以一个人为中心,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的事, 说自己的话,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具体的、 针锋相对的冲突,人物与茶馆的兴衰没有直接关系, 但作者把矛盾的焦点直接指向那个旧时代,人物与 人物之间每一个小的冲突都暗示了人民与时代的冲 突。 道是“莫谈国事”,却没有一个画面不和国事 联系。
对比《雷雨》与《茶馆》
• 戏剧结构 • 矛盾冲突
《茶馆》独特的戏剧结构
《茶馆》的戏剧结构是独特的,称为 “卷轴戏”。作品没有一个完整的情节线索, 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 而是以众多人物 的活动带动情节的发展。曹禺的《雷雨》与 老舍的《茶馆》反映的社会时代接近,都是 话剧形式,但结构特点却截然不同,《雷雨》 采用的是紧凑集中的戏剧结构,作者巧妙运 用了 “回顾 ”和“穿插”的方法,把“现 在的戏剧”和 “过去的戏剧”交织在一起, 充分表现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尖灰大褂呀, 就想起了前清的事儿!”。
既表现出松二爷的怀旧情绪,也讽刺了辛亥革命 的不彻底。 • 李三的“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 表现当时政治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作者把对黑暗社会的讽刺、批判与强 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联系起 来,在微笑中蕴藏着严肃和悲哀,寓庄于 谐的幽默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长的回味 和思考。
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的语言
人物对话较多采用了纯熟地道的北京方言
作用:使作品更具地方色彩,
也更有真实性。
《茶馆》的独特之处
1、卷轴式的平面结构
没有完整的情节贯穿和尖锐的矛盾冲突, 而是分散穿插若干个生活画面,有生动鲜明 的人物肖像(非形象),这些人物的活动都 是截取他们在茶馆中的一个横截面,这无数 个画面组织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卷轴画。
《茶馆》独特的矛盾冲突
第二幕出场的人物有30多个,有台词的 近20人,但这些人物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关系也不复杂。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单一的, 人物之间的联系也基本上是单线的、小范围 的。整个一幕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茶馆中 的小情节、小故事联成的,是平面展开的。 曹禺的《雷雨》人物不多,却关系复杂,有 主有次,人物的语言动作都围绕着同一个矛 盾展开。30多年间周鲁两家的矛盾始终交织 在一起,贯穿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