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一、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基础设施是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运输、能源、通信、水利等领域。
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起到关键作用。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至关重要。
交通运输的便捷性、供水供电的可靠性以及通信网络的畅通无阻,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此外,基础设施建设还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能够改善城市交通拥堵、缓解资源环境压力,实现城镇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因素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以下列举了几个主要的影响因素:首先,资金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政府作为主要投资主体,应当制定明确的资金筹措渠道和有效的使用机制。
其次,技术和人才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确保有能力的人员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
此外,政策法规的支持和落实也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政府应当加强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明确各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审批和管理要求,提供必要的扶持政策和法律法规保障。
三、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措施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建设效率和质量。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应当加大财政投入,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金融机构提供优惠的融资支持,创造良好的资金保障环境。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政府要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含量。
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
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引言:在现代社会中,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这些规划方案涉及到城市的发展蓝图、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等方面,对于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要素以及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是指对城市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布局。
它不仅仅是对土地的划分和分配,更是对城市功能区域的规划和设计。
在规划方案的空间布局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要素:1.1 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是规划方案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土地的分配和使用。
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可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例如,将工业区与居住区分隔开,可以减少噪音和污染对居民的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2 城市功能区划城市功能区划是指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教育区等。
不同功能区域有不同的规划和设计要求,通过合理的功能区划分可以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便利性。
例如,在居住区附近规划商业区,可以方便居民购物和娱乐,减少出行距离和时间。
1.3 绿化和景观规划绿化和景观规划是规划方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涉及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美化。
通过合理的绿化和景观规划,可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增加居民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感。
例如,在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中,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和降低城市热岛效应。
二、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水、电、气、热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重要作用。
以下是基础设施规划的关键要素:2.1 交通规划交通规划是基础设施规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城市交通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包括道路、公交、轨道交通等。
什么样是基础设施工程(3篇)
第1篇一、定义基础设施工程是指为满足人们生产、生活、交通、信息等基本需求而建设的工程。
它包括以下几类:1. 交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旨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缩短时空距离。
2. 能源基础设施:如发电厂、输电线路、油气管道、新能源设施等,旨在保障能源供应,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
3. 水利基础设施:如水库、堤坝、灌溉渠道、污水处理设施等,旨在调节水资源,保障水安全。
4. 通信基础设施:如通信基站、光缆、数据中心等,旨在提高信息传输速度,促进信息交流。
5. 环保基础设施: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环境监测站等,旨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
二、特点1. 基础性: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其他产业具有支撑作用。
2. 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服务于社会大众,具有公共产品属性,不以盈利为目的。
3. 长远性:基础设施工程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其建设周期较长,投资规模较大。
4. 技术性:基础设施工程涉及众多学科领域,对技术要求较高。
三、作用1. 促进经济增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高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
2.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基础设施工程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3. 优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工程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工程有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5. 应对气候变化:基础设施工程可以减少碳排放,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总之,基础设施工程是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力度,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一、公共性基础设施工程具有公共性,其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
例如,交通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机场等,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利;能源基础设施如电力、燃气、热力等,为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保障;通信基础设施如电信、互联网等,为信息交流提供渠道。
城市走廊:内涵特征、空间要素及功能效应
城市走廊:内涵特征、空间要素及功能效应黄 馨,修春亮,黄晓军(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摘要:城市走廊作为一种特定的区域城市空间组织与区域空间结构,是突破区域“行政禁锢”、实现跨行政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新型空间载体。
传统的城市走廊研究主要侧重其“交通效应”,本文主要以空间形态和功能的特殊性为视角对城市走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解析,综合国内外城市走廊相关研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城市走廊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体系,并以经典空间结构要素分析为基础,提出城市走廊这一新型区域空间结构具有的节点、通道、域面基本静态要素和“流”要素的动态特征,最后从交通、经济、空间和制度4个维度探讨了城市走廊的功能效应。
关键词:城市走廊;区域空间结构;流;功能效应当前,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正在不断重构着区域空间结构体系,如“流的空间(space of flows)”正在取代“场所空间(space of palces)”(Castells,1989,1996)[1,2];地域甚至地理正在瓦解(Ruggie,1993;O’Brien,1992)[3,4];以“零距离和无界限沟通”为基础的“超地域”空间(Scholte,1996)正取代地域和地方为主导的社会制度等[5]。
在各种理论前提下,新型区域空间不断被生产和塑造,“边缘城市”(Edge Cities)[6]、“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7]、“全球城市”(Global city)[8]、“多中心巨型城市区域”(MCR: mega-city Region)[9]等相继出现。
为响应全球化趋势,提高城市与区域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各地方开始积极重组区域空间结构,“城市走廊”(Urban Corridor)就是一种全球化地方响应的新型区域空间结构形态。
国外发展实践表明,在不同城市主体的“跨界合作”中,“大城市走廊”(Megacorridors)已经成为实现地方政府区域合作,落实空间政策的重要载体,而相应的城市走廊治理机构也成为沟通和协调区域城市功能,推动区域城市合作的重要组织[10]。
新基建-5G网络基础设施发展解读
新基建”之“新”
建设主体
建设方式
建设重点
应用方式
价值影响
传
统 基 建
政府主导
只考虑物 理空间布 局(相对 单一)
科技含量相 对较低
(硬设施投 入为主)
注重硬设 施建设
传统物理 空间(铁 公基)
功能单一 (铁路、 公路、电
力)
局部传递 效用(一 设施一功
能)
主要着眼于 稳投资、保 增长、促就 业、惠民生
01 02 03
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 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 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 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 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 源基础设施等。
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 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 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 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转型
新基建”7大热点领域为数据生产要素的物质基础与场景应用
特高压
新能源汽车 充电桩
城际高速铁路和 城市轨道交通
数据应用 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
数据应用场景
工业互联网
工业领域集成应用
人工智能
算法
数 据
数据中心
存储、数据服务
5G
采集、传输
数据基础设施
(物质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新基建”建设意义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短期
5G网络基础设施
1. 定义和内涵 2. 作用和意义 3. 现状和挑战 4. 趋势和路径
定义和内涵
从狭义看,5G新基建主要聚焦在网络建设,包括标准体系、芯片、器件、系统设备、终端、运营 等关键领域环节; 从广义看,5G同时作为重要的工具性产业,还包括大量基于5G衍生的服务及应用。 从长远看,5G建设与5G应用将形成双促进共提升的格局。
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
基础设施的相关概念《基础设施》:为社会发展铺设坚实基石引言:基础设施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构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框架,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定义和范畴:基础设施指的是一组长期服务于经济和社会活动,并为其他经济和社会过程提供必要条件的设施和服务。
包括但不限于交通运输系统(如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电力供应、水资源管理(如水库、水厂、供水管道)、通信网络(如互联网、移动电话)以及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
2. 基础设施与国家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完善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本条件。
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运输和通信网络,促进了物流和信息流的畅通,并为工业生产、农业种植和商业活动提供基础条件。
同时,良好的基础设施也能吸引外国投资,提高国家竞争力。
3. 基础设施与生活品质: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能够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福利水平。
例如,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能够减少通勤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方便人们的生活、休闲和旅游活动。
优质的教育、医疗和公共设施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增强社会福利。
4. 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得到重视。
这意味着在设计、建设和管理中要考虑到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和资源效率等因素。
此外,公众参与和社会责任也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5. 持续投资和创新:基础设施需要持续的投资和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变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也要与时俱进,采用新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和可靠性,并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挑战。
结论: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促进创新和可持续发展,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和实现可持续繁荣。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基础设施规划及策略探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基础设施规划及策略探究摘要: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基础设施规划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进行国土空间规划时希望通过指标管控,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设施规划角色由被动规划转为主动规划。
探索韧性城市理念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策略对于提升城市韧性,保障城市安全至关重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其次探讨了韧性城市理念对传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理念的冲击,最后提出了分析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础设施规划,指标体系,规划策略引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明确投向和领域问题。
要基于农业全产业链及其薄弱环节和瓶颈,有针对性地编制相应的农业基础设施规划,将资金投向这些领域。
从现有投入领域看,国家对产中的基础设施投入最大,但对于产前产后基础设施投入相对不足,如农产品仓储和物流体系、农产品“最后一公里”等领域均是当前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的薄弱环节。
同时,也要基于空间布局,进一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集聚,并以此带动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
在宏观层面,农业基础设施要向粮食主产区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倾斜;在中观层面,要向产粮大县倾斜;在微观层面,要向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推动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1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内涵经历了一个逐渐清晰的过程。
2018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认为其内容包括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特高压电网、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据中心、5G基站建设、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在2020年4月召开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布会中,准确定义了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内容,指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并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内容”。
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支持的公共设施,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
合理的基础设施规划对于城市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以及实施规划的方法和挑战。
一、为什么需要基础设施规划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未来发展的蓝图。
它可以帮助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满足居民和企业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下是基础设施规划的重要性:1. 支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规划合理的基础设施可以促进投资、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
2. 提高生活质量: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畅通的交通网络可以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出行效率;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可以确保居民的电力需求得到满足。
3. 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基础设施规划应考虑环境因素,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建设。
使用绿色能源、优化用地利用等方法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保护自然资源。
二、基础设施规划的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在制定基础设施规划之前,需要进行详尽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这包括人口统计数据、交通流量、用水用电需求等。
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的需求,为规划提供依据。
2. 战略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应与城市或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相一致。
根据城市的发展目标和优势,制定长期的基础设施规划,规划包括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重点项目。
3. 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基础设施规划需要广泛征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市民、企业、政府部门等。
可以通过公众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意见,并考虑采纳合理建议。
4. 可行性研究:在制定规划之后,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评估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
这包括项目建设成本、维护费用等方面的考虑。
5. 风险评估和管理:基础设施规划中需要考虑各种潜在风险,如自然灾害、资金不足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确保基础设施的可持续运营。
三、基础设施规划面临的挑战基础设施规划面临一些挑战,以下是一些典型的问题:1. 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政府财力有限。
构建现代化强国的十大新型基础设施
构建现代化强国的⼗⼤新型基础设施中国⽹/中国发展门户⽹讯中央和地⽅为实现稳就业、稳投资等“六稳”⽬标和完成保就业、保民⽣等“六保”任务,推出了⼀系列重⼤基础设施投资项⽬,在补传统基础设施短板的同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进度。
新基建涵盖数字化基础设施、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和基于数字化平台的集成管理,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新基建有近期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的内在需求,但不宜泛化,要着眼长远,有系统性、质的“代际”飞跃,以适应⼈类迈向知识社会时代的⼤趋势及需求。
基础设施的内涵演进与体系构成“基础设施”的英⽂为“Infrastructure”;其中,“Infra”为拉丁⽂,意为“在下部”,“Structure”意为“结构”。
因此,该单词字⾯理解为“⼀个国家或⼀个组织保持运⾏所必需的系统或结构”。
我国的⼤运河(公元前 486 年始凿)、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256 年),以及西⽅的罗马⽔道(公元前 6世纪始建),均证明⼈类社会早已有基建的公共观念。
从社会成本视⾓理解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与其⽀撑服务的对象构成“相互定义”的⼀个系统。
狭义的基础设施包括运输、电⼒、通讯、给排⽔、⽔利设施、管道燃⽓等所有基础产业和公⽤事业设施,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撑,具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特性。
从投资⾓度看,基础设施是公共先⾏资本,必须先⾏于收益快的私⼈⽣产投资。
在市场失灵情况下,政府应基于全社会成本收益分析做出供给决策,并⽤税收等收⼊进⾏⽀付。
⼴义的基础设施可从社会成本的意义上理解,除了狭义的基础设施即公共先⾏资本外,还包括教科⽂卫、国防、公共安全等⼴泛领域;其为社会直接⽣产活动提供要素⽀撑和环境服务,使私⼈直接⽣产投资更加有效率,⽣产的收益更⾼;其费⽤由社会分摊,被称为社会间接资本或公共间接资本——能提⾼整个社会发展的竞争⼒和获利能⼒,具有间接经济效益,也具有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特性。
基础设施的定义及范围(精)
基础设施的定义及范围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而且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
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为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直接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
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
总的来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1. 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2. 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3. 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4.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5. 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6. 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
(1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A. 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B. 供水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C. 交通运输系统: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
概念·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复习大纲第一部分概论【概念·基础设施】【概念·基础设施分类和层次】【理解·基础设施的作用】【理解·基础设施的特性】【基础设施服务的分类】【概念·资本、投资、融资】【理解·城市基础设施融资和市政融资】【概念·项目融资】【理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的特征】【理解·项目融资的作用】【理解·项目融资风险的分担】【理解·项目融资的运作过程】【概念·融资项目的具体模式】【概念·BOT融资】【理解·BOT融资的具体形式】【理解·BOT融资的运作过程】【应用·BOT融资的优缺点】第二部分:城市竖向规划【概念·竖向规划】【归纳理解:竖向规划的目的】【理解·竖向规划的任务】【理解·总规阶段的竖向规划的内容】凸型交叉口(比较理想,不用设置雨水口)凹形交叉口(中心抬高,四角设置雨水口和排水管)单向倾斜交叉口汇水谷线地形上的交叉口马鞍形地形的交叉口应用:设计标高法2)不理想——红线标高低于路面中心标高,不利于街坊排水3)用道路横断面调整两侧红线的高差——路边沟低于红线标高红线与道路中心线纵坡之差:2%【理解·详规阶段的竖向规划】【理解·设计地面的形式】【理解·设计标高】【理解·室外地坪标高】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建筑物,道路排水坡度1-3%,地面坡度>=0.3%,最好0.5-1%,<=6%.建筑物、道路、排水的关系:1)两建筑物地坪高差不大,利用道路路面排水2)当两建筑物的地坪有高差,高地建筑物行车道坡度小于6%,并利用道路路面排水3)当建筑物位于自然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段,两建筑物的地坪高差也很大A.高地建筑物无车行道时,但利用道路路面排水B.高地建筑物有车行道,低地建筑物没有——路面+路边沟C.两建筑物高差较大,均有车行道,两侧道路分设在二个台阶上,均可采用道路路面排水【理解·场地排水的竖向布置】【应用·土石方工程量计算】a. 正方形四点填方或挖方±V=a2 (h1+ h2+ h3+ h4) /4b. 梯形两点填方或挖方+V=[(b1+c1)/2]×a×(h1+h2)/4c. 五角形三点填方或挖方d. 三角形一点填方或挖方(实际上就是求三棱柱的体积)第三部分给水【理解·水与城市的关系】【概念·给水工程】【理解·取水工程(构筑物)】顺流式:进表层水,适用含沙量多,但冰凌少的河(沙子在下面,冰浮在上嘛)逆流式:进底层水,适用含沙量少,但冰凌多的河流。
202004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一、“新基建”定义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
”伍浩补充。
至此,“新基建”概念有了正式、明确的官方定义。
在此之前,关于新基建,市场上普遍解读认为,包括了七个方面的内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能够明显看出,和此前的流行解读相比,此次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释,涵盖范围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明确指出其涵盖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融合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这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创新基础设施",即“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
基础设施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意义基础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那么你对基础设施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基础设施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基础设施的定义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它们是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越发展,对基础设施的要求越高;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加速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其空间分布形态演变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往往需较长时间和巨额投资。
对新建、扩建项目,特别是远离城市的重大项目和基地建设,更需优先发展基础设施,以便项目建成后尽快发挥效益。
基础设施的意义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所谓“乘数效应”,即能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是其经济是否可以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应对空前的经济大萧条,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政策就是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基建项目,不仅提高了就业,增加了民众收入,还为后期美国经济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为了应对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及国内诸多因素造成的经济下滑的巨大风险,中国政府推出“四万亿”投资的经济刺激计划,“四万亿”经济刺激预计每年拉动经济增长约1个百分点,其中近一半资金投向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电网建设,这不仅可以使中国加快摆脱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作用,还可以扩大内需,刺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
配合中央政府的计划,全国各省市政府纷纷以基础建设项目为重点,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08年全社会总投资将超过16万亿元。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思路探讨
本期主题:“两新一重”规划与实施[编者按]《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即加强新型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的建设,政府投资明确向“两新一重”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平等参与,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前,编制好“两新一重”规划,全面提速推进“两新一重”规划实施,对于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及落实国家高质量发展要求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期“规划师论坛”栏目以“‘两新一重’规划与实施”为主题,探讨新型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与对策,探究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转向、推进难点与实施路径、策略,以飨读者。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思路探讨□ 朱雷洲,黄亚平,陈 涛,王智勇[摘 要]2021年是国土空间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之年。
文章通过梳理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类型划分及相关研究进展,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可以分为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3类,且目前缺乏对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新型基础设施规划理论及实践的相关研究。
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编制内容角度提出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中如何体现新型基础设施的相关内容,包括在规划管控措施中要区分结构管控、指标管控和边界管控3种方式,在规划传导过程中要注重纵向传导与横向衔接相配合。
同时,结合国内相关实证案例,提出当前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规划的思路:明方向,通过顶层设计,确定主要发展方向;接专项,摸清家底,并与相关专项规划充分对接;分类别,对不同类型设施提出不同管控方法;入平台,实行蓝图管理,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信息平台统筹管理。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新型基础设施规划;规划管控;规划传导;规划思路[文章编号]1006-0022(2021)01-0005-06 [中图分类号]TU981 [文献标识码]A[引文格式]朱雷洲,黄亚平,陈涛,等.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新型基础设施规划思路探讨[J].规划师,2020(1):5-10.New T yp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 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Zhu Leizhou, Huang Y aping, Chen T ao, Wang Zhiyong[Abstract] The year of 2021 is critical to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as well as new typ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With areview on the concept, types, and research progress of new type infrastructure, the paper divides it into three kinds: informational infrastructure, integrative infrastructure, innovative infrastructure. It further proposes integrating new type infrastructure plan with master plan, regulatory plan, and specialty plan, including three methods of governance: structural governance, boundary governance, indicator governance. Based on domestic case studies, it puts forwards the idea of new type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top-level design that defines orientation, specialty plan that integrates relevant plans, different governance method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infrastructure, blueprint management integrated with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information platform.[Key words] National territory spatial planning, New type infrastructure plan, Planning governance, Planning transmission, Planning idea并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列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2020年初,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冲击,经济下行趋势明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定义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定义
本文旨在阐述基础设施规模工程的定义和特点。
1. 定义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是指在城市或地区建设中,为满足人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活动需要,是对基础设施进行规模化建设和改造的
项目。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如交通运输、水利工程、能源供应、信息通信等,是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特点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2.1 大规模性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通常具有大规模性,旨在满足人口增长和经
济发展对基础设施的需求。
这些工程往往涉及到大面积土地的开发
和建设,并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
2.2 长期性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是长期性的项目,其建设、运营和维护需要跨越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这是因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功能和效益需要长期稳定地发挥作用。
2.3 综合性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是综合性的工程项目,需要涵盖多个领域和专业知识,如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
各个领域之间需要协同合作,确保基础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具备整体性和协调性。
2.4 公共性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是为公众服务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和运营都应该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这些工程的建设要考虑社会、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并旨在改善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
3. 结论
基础设施规模工程作为城市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大规模性、长期性、综合性和公共性的特点。
只有充分理解和
把握这些特点,才能有效地进行基础设施规模工程的规划、设计和
实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概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便利,支持着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种类、重要性以及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
一、基础设施的定义和种类基础设施是指为其他部门和个人所使用的基本设施。
它们通常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和维护。
基础设施的种类很多,包括交通设施(道路、铁路、桥梁等)、能源设施(发电站、输电线路等)、水利设施(水库、水厂、排水系统等)、通信设施(电信、互联网等)、教育设施(学校、图书馆等)、医疗设施(医院、诊所等)等。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定义和种类公共服务设施是指由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提供给公众的服务设施。
它们旨在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提供便利和保障。
常见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设施(学校、幼儿园等)、医疗设施(医院、诊所等)、公共交通(地铁、公交等)、公园和绿地、垃圾处理设施等。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重要性1. 提供基本条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基本条件,例如交通设施使人们能够方便快捷地出行,教育设施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医疗设施保障了人们的健康等。
2. 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交通设施和通信设施使得货物和信息的流动更加便捷,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和扩大。
3. 支持城市发展:城市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支撑。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吸引更多的商业和投资,提升城市的竞争力;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能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吸引更多人才流入。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1. 优化城市交通:良好的交通设施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通过建设道路、铁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得以改善,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
2. 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例如,教育设施的完善可以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的健全能够保障人们的健康,公园和绿地的建设可以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质量体系标准中基础设施定义
质量体系标准中基础设施定义基础设施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为社会提供服务,维持社会正常运转和生产生活秩序所必需的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的总称。
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通运输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信息通信设施、人居环境设施等。
在质量体系标准中,基础设施的定义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设施在质量体系标准中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完备有效的基础设施来支撑,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各个方面的基础设施,这些设施的质量与效益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主要用于规范和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这样才能确保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体系标准包括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如设计、施工、验收、维护等,以及设施运行的各个方面,如安全、可靠性、效率等。
第三,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还与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直接相关。
基础设施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所以它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个完备有效的基础设施系统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同时也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最后,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还需要与国际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已经越来越涉及到跨国和跨区域的合作和交流。
为了方便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需要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合作。
总之,基础设施在质量体系标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需要规范和指导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以确保设施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还与社会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全直接相关,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基础设施的质量体系标准还需要与国际标准和规范保持一致,以推动全球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合作。
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布局
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基础设施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基础设施规划中,公共空间布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集会、交流和休闲的场所,它的合理布局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的品质,还能够促进社会交往和文化交流。
本文将探讨基础设施规划中的公共空间布局问题,并分析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一、公共空间布局的重要性公共空间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进行社交、文化交流和休闲活动的场所。
公共空间的合理布局能够提供便利的交通和通行条件,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社会认同感。
此外,公共空间还能够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展示城市的历史和人文特色。
因此,在基础设施规划中,合理布局公共空间是至关重要的。
二、公共空间布局的原则在基础设施规划中,公共空间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 人性化设计:公共空间应以人为本,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期望。
设计师应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和活动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安全和便利的环境。
2. 多样性和包容性:公共空间应具有多样性和包容性,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无论是老年人、残障人士还是儿童,都应能够在公共空间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场所。
3. 连续性和连通性:公共空间应具有连续性和连通性,能够与周边的建筑和交通网络相连接。
这样可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流,提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
4. 可持续性:公共空间的布局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
例如,可以采用绿色植被和节能设施,提高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
三、公共空间布局的实践案例1. 城市广场的布局:城市广场是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它是人们集会、游憩和展示的场所。
在城市广场的布局中,应考虑到人们的活动需求和交通流线,提供舒适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同时,可以设置艺术装置和文化设施,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2. 街道和步行街的布局:街道和步行街是城市中人们出行的重要通道,也是人们进行商业和社交活动的场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基础设施的定义与内涵
(仅供学习参考)
一、定义
空间基础设施是指利用空间资源环境,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用户提供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地球综合观测及其他产品与服务的天地一体化设施,由功能配套、长期持续稳定运行的空间系统与地面系统组成,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民生改善、带动科技进步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国家战略资源和先进公共服务系统。
二、内涵说明
1、空间资源环境
空间资源环境指外层空间(80km以上)中可为人类利用的各种条件、环境、能源和物质资源。
如高远位置、轨道、频率资源、空间特殊环境(高真空、超低温、高洁净、强辐射等)、太阳能以及卫星、行星等。
2、组成结构
空间基础设施包括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大部分。
空间系统由面向应用提供业务化服务的空间飞行器组成。
为保证空间基础设施的持续稳定发展,对前期科研和试验验证阶段的应用空间飞行器进行统筹规划。
地面系统是发挥空间飞行器的应用效能所必需的基础性数据与应用服务系统,包括地面站网、数据处理系统和应用支撑服务系统。
其中:
●地面站网系统是接收空间飞行器下行信号和发射上行信
号的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是承担任务规划、运行控制、数据统一处
理、存储、分发、服务的系统;
●应用支撑服务系统是面向各类应用提供共性基础性试验
设施、共性技术研发和集成服务的系统。
为保障空间基础设施的高效建设运行和持续发展,需要对空间基础设施的支撑环境进行统一规划。
支撑环境主要指支撑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所需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政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软环境。
3、主要功能
空间基础设施主要面向经济社会各领域用户,提供基于空间资源环境利用的产品与服务,包括标准化、系列化、开放共享的基础产品与服务等,并支撑应用系统发展。
现阶段,空间基础设施主要由通信、导航和遥感等应用卫星及其地面系统组成,通过系统融合、业务集成和开放共享发挥最大效益,提供不受时间、环境和地域限制,基于时空基准的、泛在的通信广播、导航定位授时、地球综合观测及其综合应用服务,是信息化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向空间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
4、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卫星产业链由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地面设备制造与运营服务四个环节组成。
空间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是卫星产业链的组成部分,涵盖卫星制造、发射服务,以及地面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一部分,处于卫星产业链的前端,是处于后端的应用产业发展的基础平台和前提条件,为应用产业发展提供长期持续稳定的基础产品与服务,通过开展示范应用引导应用产业发展。
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应用需求为目标,通过应用的产业
化发展实现空间基础设施应用效益最大化。
空间基础设施的创新发展又将不断创造新的需求和市场,推动和促进应用产业发展。
5、主要特性
空间基础设施除具有国家基础设施的基础性、公共服务性、整体不可分割性等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鲜明特征。
(1)高度战略性
空间基础设施具有其他系统无可比拟的广域性、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特点,使现代社会信息获取、信息传输、导航定位授时方式突破时间、环境和地域限制等限制,以更方便、更快捷、更灵活的优势,广泛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和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
空间基础设施是获取战略性空间信息资源的关键手段,是国家时空信息服务体系的核心基础,是信息安全和普遍信息服务的重要保障,是新时期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设施。
(2)持续稳定性
空间基础设施科技含量高、建设周期长、持续创新需求强,
体系结构和能力水平随着技术与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和升级换代,其保障能力、应用水平高度依赖于空间基础设施的技术水平和持续稳定运行能力。
空间基础设施发展需坚持技术突破与业务运行并重,加强长远规划、超前部署,建立技术能力有序升级换代、业务体系长期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保证空间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安全稳定性。
(3)天地协同性
空间基础设施本质上要求提供整体的、系统的服务,空间系统、地面系统内部协同配套是提升系统整体性能和应用效益的必要手段,空间系统与地面系统协同发展是空间基础设施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而空间基础设施与地面基础设施的有机结合,则是顺应信息技术融合发展与综合应用趋势的必然选择。
(4)开放共享性
开放共享性是空间基础设施的公共服务特性的体现,是面向广泛应用需求、充分发挥应用效益的客观要求。
基于空间基础设施的应用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