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嫁娶风俗

合集下载

泉州婚礼习俗知识

泉州婚礼习俗知识

泉州婚礼习俗知识婚庆礼节闽南泉州地区的婚嫁,风俗繁多,并极具特色。

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探家风→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找日子,送日头→担盘,上头,举行结婚典礼→回娘家,请女婿,请亲家。

“探家风”,即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婶组成的的“亲友团”在媒人的带领下到男方家,了解男方及其家庭基本情况,或托朋友亲戚询问其背景及情况。

“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据说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在18000元左右,意取吉祥,其中包括给女孩子买首饰的钱。

聘金和衫裤钱谈拢后,接着男方约定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先送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三带”。

接着,男方要按照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找黄道吉日,定日子后,便可把装有“喜日”的红贴子及一小篮糖饼送到女方家,即“送日头”。

女方知道日期后,就得紧锣密鼓地准备嫁妆,男方则忙着准备请人、备酒席等。

结婚前一天,男方送担盘(含猪蹄、猪肉、面线、鸡蛋、鸡、酒等),到女方家。

女方不能全收,只收一部分,并加进芝麻、五谷等送回男方家。

男方在结婚前一晚还要请人铺床,铺床也有讲究,应根据新郎的生辰八字摆好床的方位,在床脚的四角垫上“金纸”。

结婚当天,男女双方父母均要选定吉时为新娘新郎“上头”(嫱头)。

即用头梳从上往下梳三次:一梳梳到头(白头偕老),二梳案齐眉(相敬如宾),三梳儿孙满堂。

古时,女方在出门之前还需请人“清理脸上的杂毛”,方言叫“满敏”。

新娘子出门前需哭,表达对父母的不舍和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

母亲及嫂婶也需哭着为其送行,俗称“哭缘”。

出门之前,其兄弟要帮新娘打开红伞,让其从燃香火炉的米筛上跨过,以辟邪。

叔伯还要帮其“挑花担”。

新郎则要前来将新娘接回家。

到了新郎家中,同样要跨过相同的米筛火炉以去邪。

此时,新娘也需撑红伞直至“进房”。

“进房”时,新郎的家属需回避。

订婚习俗所谓的“定婚”就是小伙子由其长辈或族亲长辈择个吉日,带上金银手饰、礼(聘)金、喜糖、香烟等礼品到女方家“压定”,或称订盟,宣告婚事已定。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

“闽南风俗婚礼流程”提亲——订婚(定盟)——轿前盘(盘担)——迎亲——回亲桌(请女婿)一.提亲人物:父母亲/长辈新郎官物品:两只公鸡面线鸡蛋二.订婚(定盟)人物:新郎官及其长辈或族亲长辈物品:金银首饰喜糖香烟聘金(礼金)时间:择吉日三.轿前盘(盘担)(较前盘是婚礼前几日男方按礼俗何约定送礼到女方的礼节。

有提前七天盘担称七日盘,提前五天的称五日盘,提前三天的称三日盘,也有因时间较紧在迎娶的钱一天送盘担的,称隔日盘,总称较前盘,也有的“花叠盘“即把送聘礼(纳采)合并在一起。

)人物:新郎官及其好兄弟物品:猪肉鸡花苞糖饼面线绿豆饼四色水果蜡烛(2对)鞭炮(2串)猪肚鱼柚子(4个)猪脚(罐头)茶叶生花地瓜藤鲜花另外额外一个猪脚(俗称洗屎袋)女人回礼:物品:蜡烛、鞭炮各收一半,姜母芋株双连巾火炭孩儿布料四.迎亲人物:新郎官媒婆伴郎物品:红包(若干)手捧花胸花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到外婆家祭拜祖先单人数去迎亲双人数回女方:新娘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先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

人物:新娘小舅子伴娘物品:陪嫁物品手巾扇(新娘把扇子丢出窗外俗称“放心扇“一个小男孩拾起扇子,放回家中)1.迎进门新郎亲戚回避以免相冲,媒婆引领新郎、新娘跨火炉(孕妇不能跨火炉),媒婆撒缘片、茶枝和盐(新娘人没到缘分先到)进入新房:新郎、新娘喝甜茶、吃点心、吃面线,出来祭拜见祖先然后出来相见,先长辈后晚辈2.上厅桌新娘及小舅子坐,用过四道菜席之后,媒婆请新娘起位入房,请新娘婆婆来做新娘位置俗称“挡位“3.晚宴地点:酒店事件:挑鸡仪式——送客五.回亲宴(请女婿)早上小舅子上门请新娘回家,新郎父母及新郎给小舅子红包,新郎下午去女方家时间:结婚第二天就算“头倒客“回门物品:带路鸡两只,长尾蔗二棵双人返的新人必须天黑后才返回家门,俗谚说:“入门乌生乾埔“。

闽南嫁娶的作文

闽南嫁娶的作文

闽南嫁娶的作文闽南民风民俗“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

闽南独特的风土人情,传统的文化传承形成了闽南独有的民风民俗,这些带有闽南特色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回味,更加值得我们去深思。

今天,就让我带大家走进广东民风民俗大观园吧!结婚习俗闽南的婚姻礼俗,自古以来遵循汉族传统的周礼“六礼”的基本程序进行,即纳采(即求婚)、问名(即女姓氏)、纳吉(定婚丧嫁娶)、纳征(婚成送礼物)、请期(通知婚期)、亲迎(迎娶)。

其中,特别注重“迎娶”这一道习俗。

新娘一般在婚后第四日回娘家省亲,称“做客”、“归字”。

“做客”必须当日返回婆家,到家时又必须是天黑,俗话为“暗冥摸,生干埔”。

意即这样做就会生男孩。

寿诞礼俗旧时由于生活和卫生环境等因素,人们能活到50岁就被认为是长寿了。

所以闽南民俗从50周岁开始逢十做寿(有些地方从60周岁才开始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9或11做寿的)。

一般在寿堂上悬灯张彩,正中贴一金字“寿”字或寿星图,两旁挂寿联,寿星着新衣或寿衣正坐高堂,接受儿张的拜祝。

寿宴是做寿的重要内容。

一般在寿庆日的中午或晚上大宴宾客,在菜肴中必有一道“猪脚线面”的菜,这是取猪脚意强壮,线面寿长的吉利。

民间禁忌禁忌是民间关于社会行为、信仰活动的某种约束限制观念和做法,是一种传统的风俗。

闽南人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关于饮食、衣着、起居、交往、语言等方面的禁忌,如忌吃饭时以筷子敲碗,因为旧时只有乞丐才敲着空碗乞讨。

亦不可将筷子插在饭碗的米饭中,这与民俗中“拜脚尾饭”的丧俗有关。

忌用扫帚打人,否则被打者会倒霉,因为人们把扫帚认为是有灵性之物。

忌在庭院内种植香蕉树和榕树,传说因香蕉无籽,故不利生育。

而榕树被视为神树(因它树龄最长),种在家庭小院是对神的不敬,也不吉利。

这就是闽南习俗,还不错吧!。

闽南经典古早话婚俗

闽南经典古早话婚俗

闽南经典古早话婚俗(一)女儿拜别父母:吉日良时来娶亲,拜别父母养育恩,今日过门从孝顺,双竹透尾发万金。

(二)盖头纱:纱巾掀过来,添丁大发财,纱巾遮头前,子孙代代出人前。

(三)新娘上轿:新娘坐乎正,入门才会得人疼。

(四)花轿起程(新娘扇巾丢下、丈母娘泼水):轿内坐椅要端正,阿母吩咐著爱听。

向望入门翁姑疼,勤俭富裕有名声。

期待翁婿有官名,水泼落地轿起行。

(五)撒缘粉:(1)新娘未到,缘先到。

(2)缘粉澎澎涌,钱银满厝间。

(六)新娘出轿(新郎扇打轿顶,脚踢轿门):今日轿门两边开,金银财宝一直来。

新郎新娘入房内,生子生孙做秀才。

(七)新娘过火(踏破瓦—瓦破人不破;跨火炉—置生炭表示会生,且能去除不祥)(1)新娘过火不通惊,脚步慢慢到大厅。

天成福禄富贵命,拜堂完婚乾坤定。

(2)入门踏瓦全家拢勇健,入门踏火才会有家伙。

(八)新娘入门槛(不可踏到门槛)(1)户碇跨乎过,新娘吃甲百二岁。

(2)脚踏落地,金银春甲无地夏。

(九)提子孙桶(吉祥之人提子孙桶)子孙桶举高高,生子生孙中状元。

子孙桶举低低,乎您两年生三个。

子孙桶过户碇,夫妻和合万年兴。

(十)新娘入厅堂(1)新娘带入门,金银财宝满满床。

新娘带入厅,新郎好名声。

(2)新娘牵入房,子婿代代出贤人。

(十一)拜堂完婚一拜天地成夫妻,二人结发子孙济。

男女姻缘天来配,感情永远无问题。

二拜高堂敬祖先,男女做阵是天缘。

夫妻和合永不变,妻贤夫贵万万年。

夫妻对拜企正正,向望入门翁姑疼。

良时吉日来合婚,一夜夫妻百世恩。

(十二)送入洞房(1)送入洞房入房内,男女做阵天安排。

今夜花烛千日爱,生育贵子大发财。

(2)送入洞房入房内,永浴爱河相意爱。

洞房花烛雷当开,生育贵子发大财。

(十三)吃婚酒桌(福寿之人念喜句)(1)「食鱿鱼,生子好摇饲」(2)「吃鱼尾叉,紧作大家」(十四)闹洞房(1)新娘真古意,闹久会生气。

大家赶紧走,新人著欢喜。

(2)大家卡紧行,互姻去输赢。

著爱卡打拼,连边做阿娘。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简述闽南民俗的基本特征。

普渡、嫁妆、尾牙、车鼓弄、博饼(跋饼)、舞龙等。

1、普渡:普渡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至农历七月三十期间,每个村落都有特定的属于自己的“普渡”日。

镇上村民过这个节日比较热闹,不亚于过春节。

一般人家都要事先备好鸡鸭鱼肉等各种吃喝,摆上供桌,举行祭祖仪式,过后再宴请亲朋好友,吃喝一番。

2、嫁妆:闽南人在婚嫁中的嫁妆品种繁多,丰富多彩,其中有吃的,有穿的,也有日常用的,也有祭拜祖先与神明的供品,这些嫁妆都有其特殊的寓意。

在吃的嫁妆礼品中,礼数最重当数“轿前猪脚”,要前后两腿,重量十至二十斤,以显示礼品份量。

3、尾牙: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在闽南及台湾盛行。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闽南,台湾商人祭拜神明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二日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4、车鼓弄:又称弄车鼓、车鼓阵,是中国闽南特别是同安地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传统民俗娱乐形式。

它是一种说唱、表演合一的传统歌舞艺术,它以动作朴实简单、易学易演,诙谐幽默的风格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从前乡村迎神赛会,农闲节目的庆祝活动以及新婚闹洞房等喜庆日子,都很盛行。

几乎每个村落的老人都会说车鼓弄,三步进,三步退,弄过来又扭过去。

5、博饼(跋饼):是起源于厦门的中秋传统活动随之传播至闽南地区,始于清初,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闽南人对历史的一种传承。

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鼓浪屿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气而发明的。

于是,一代一代传下来,就成了如今闽南地区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

6、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

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

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

所以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传统的一种民俗文化。

闽南语嫁女儿风俗

闽南语嫁女儿风俗

闽南语嫁女儿风俗1. 介绍嫁女儿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婚嫁习俗之一。

闽南地区作为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的一部分,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闽南地区,嫁女儿是一项重要的仪式,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希望。

本文将深入探讨闽南语嫁女儿风俗的各个方面。

2. 婚嫁仪式在闽南地区,嫁女儿的婚礼通常会分为三个环节:迎亲、娶亲和送亲。

迎亲迎亲是指新郎一方前往新娘家庭迎接新娘的仪式。

在迎亲仪式中,新郎和其亲友团队会带着嫁妆和聘礼前往新娘家中。

参与迎亲的男方亲友通常会携带象征吉祥如意的礼品,比如糖果、红包等。

娶亲娶亲是婚礼的重要环节,是正式完成婚姻登记的时间点。

在娶亲仪式中,新娘会接受来自新郎和他的家族的祝福,并向祖先行鞠躬致敬。

之后,新郎会将新娘抱起,并共同踏进新房。

送亲送亲是指新娘离开父母家、随夫家生活的仪式。

在送亲仪式中,新郎和他的家族会为新娘送行,表达对新娘和她的家庭的感激之情。

随后,新郎和新娘会离开新娘家庭,开始他们的婚姻生活。

3. 服饰习俗在闽南语嫁女儿风俗中,婚礼的服饰也有着独特的习俗。

新娘婚纱在嫁女儿的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着特制的婚纱。

闽南地区的新娘婚纱多以红色为主,寓意喜庆和吉祥。

婚纱通常由华丽的红色绸缎制成,上面装饰有金丝绣花和珠宝,使得新娘更加美丽动人。

新郎礼服新郎的礼服也有一定的规定。

通常,闽南地区的新郎会穿着一件称为“潮服”(Cháu-hū)的传统礼服。

潮服是一种中式长袍,颜色多为黑色,上面镶嵌有金色花纹。

这种礼服寓意着新郎的身份地位和家族荣誉。

4. 饮食习俗在闽南语嫁女儿风俗中,饮食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婚宴上的食物通常是精心准备的,代表着对新人美满婚姻的祝福。

土楼饭闽南地区以土楼闻名,土楼是建筑与文化的结合体,也是嫁女儿风俗中的重要元素。

土楼饭是一道由土楼妇女烹饪的传统菜肴,通常包括米饭、炖汤、蔬菜、鱼肉等。

这道菜肴承载着土楼妇女的心意和祝福。

鲍鱼翅嫁女儿的婚宴上不可或缺的菜肴之一是鲍鱼翅。

闽南结婚流程

闽南结婚流程

闽南结婚流程闽南地区是中国南部一个独具特色的地域,其文化传统深厚,结婚礼仪更是别具一格。

闽南结婚流程包括订婚、过大礼、迎亲、婚礼、敬茶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程序。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闽南地区的结婚流程。

首先是订婚环节。

在闽南地区,订婚是一种十分隆重的仪式。

男方家长会派代表前往女方家中送上聘礼,表示对女方的诚意和尊重。

女方家长则会接受聘礼,并答应将女儿嫁给男方。

这个环节通常会在农历的某个吉日进行,以示吉利和祥和。

接下来是过大礼。

过大礼是闽南结婚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这一天,男方家长会携带着丰富的礼品前往女方家中,包括金银首饰、布匹、酒水等。

在严谨的仪式下,男方家长会将礼品一一呈上,表示对女方家庭的尊重和感激。

女方家庭也会准备礼物回赠,双方家庭通过这一仪式正式确认了婚事。

然后是迎亲环节。

在闽南地区,迎亲通常是在婚礼当天进行。

男方家人会在早上前往女方家中,接新娘回到男方家中举行婚礼。

在这一过程中,新娘会穿上一身华丽的嫁衣,戴上喜庆的头饰,由亲友陪同前往,场面十分热闹喜庆。

接着是婚礼环节。

闽南地区的婚礼通常在晚上举行,仪式庄重而隆重。

在婚礼现场,新人会进行交杯酒、敬茶等仪式,以示对长辈和亲友的尊重和感激。

同时,婚礼上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如歌舞、戏曲等,为婚礼增添喜庆气氛。

最后是敬茶环节。

敬茶是闽南地区结婚仪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婚礼进行中,新人会分别向双方父母敬茶,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孝顺之情。

同时,新人还会向长辈亲友敬茶,以示对长辈和亲友的尊重和祝福。

总的来说,闽南地区的结婚流程十分丰富多彩,仪式庄重而隆重。

每个环节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家庭情感,是闽南人民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闽南地区的结婚礼仪,体验其中的独特魅力。

闽南家乡结婚风俗作文

闽南家乡结婚风俗作文

闽南家乡结婚风俗作文在闽南地区,结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仅代表着两个人的婚姻关系,更是关乎两个家庭的联系和传统习俗的延续。

闽南的婚姻风俗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每一个环节都充满着深刻的寓意和精彩的仪式。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闽南家乡结婚风俗。

一、订婚在闽南地区,订婚是一场庄严而热烈的仪式。

通常由双方父母或长辈亲自主持,代表着两家人的相识相知,是为了祝福年轻人顺利奔向婚姻的殿堂。

在订婚的当天,双方家庭会先行准备一些礼品,如糖果、茶叶、糕点等,然后邀请长辈和亲朋好友到场见证。

首先由长辈代表双方家庭发言,表达对新人的祝福和对婚姻的期望,然后交换礼物并正式宣布订婚的事宜。

在这一天,新人也会亲自到对方家中拜访,以示诚意和尊重,这个过程被称为“过堂”。

二、婚期的确定经过订婚仪式之后,双方家庭会商定婚期,选择一个吉祥的日子举行婚礼。

在闽南地区,很多家庭还会找一位居民文书,称为“文妈”,来帮助确定婚期和起居贴的结束日,以确保婚礼顺利进行。

在确定婚期的当天,双方家庭会再次举行隆重的仪式,通知亲朋好友们为婚礼做好准备。

三、婚礼前的准备在婚礼临近之前,新人和家人们都会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进行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

家人们要精心准备婚礼所需的一切物品,如红包、礼品、迎亲车队、美食等。

同时,还要找一位熟练的婚庆策划师来帮助安排婚礼流程和细节,确保婚礼的顺利进行。

四、婚礼仪式在闽南地区,婚礼通常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迎亲、交换婚戒和敬茶。

首先是迎亲环节,新郎在父母和亲友的陪同下,乘坐装饰华丽的汽车队伍,前往新娘家中接新娘。

在迎亲的路上,常常会有一些有趣的“闹新郎”的环节,如新郎要唱歌、跳舞或者回答一些问题才能见到新娘。

一般会有一些闹新娘的伴娘们在车队前面,准备各种搞笑的难题,增添婚礼的喜庆气氛。

接下来,是交换婚戒的环节,由父母或长辈代表双方家庭交换戒指,并宣誓对彼此的忠诚和承诺。

这是一场庄重而感人的仪式,也是婚礼中最重要的一环。

闽南婚俗

闽南婚俗

闽南婚俗从媒人的介绍开始,到相亲、下娉礼、选日子定终生、婚前宴、结婚宴、婚后宴等等,而这些礼节中更是手续繁琐!1.相亲:俗话说“龙交龙、凤交凤”,媒人一般会选择男女双方基本条件比较接近的来牵线搭桥,然后再由双方的父母选个大家认为好的日子对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相亲。

然而相亲在闽南一带其实都是由男方叫上自己父母或几个好朋友然后到女方家中去看的,其实就是属于单方面的行为,如果男方看中了女方,一般会留个纯金的戒指给女方,大方点的人家会有金项链、手链等;假如没有看中,那男方会找个借口说有什么急事待办就一起离开;如果女方没有看中男的,那她就会拒绝男方的戒指。

2.下娉礼:在男女双方都有意思的情况下,再由双方的长辈选好日子到女方家中下娉礼,所谓的下娉礼其实就是拿着现金到女方,这个礼节相对比较简单,就是娉礼钱的多少而已,记得在1988年的时候,娉礼一般都是一万到两万不等,现在好久没有回家了,听说娉礼都在十万以上了,有人下的娉礼钱竟然达到上百万,不过那是有钱人家。

其实男方的娉礼一般不会随便下多少的,会通过媒人得知女方有多少陪嫁而定的,因为娉礼钱女方是一分钱不能得的,正常人家是看男方来了多少娉礼,到女方出嫁的时候不但娉礼钱要退给男方还要贴上几乎相当的钱,当地人称之为回娉,从这也可以充分地看出闽南沿海地区重男轻女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

3.选日子定终生:选日子这事属于大事,一般交给当地比较出名的神者(管理一些迷信方面的专业人士)来选订,闽南人结婚一般都会选择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结婚,如农历的1到3月或者10月到春节这段时间,在闽南地区一般的在农历7、8、9月是没有人结婚的。

有这样一说,农历7、8、9月份是我们当地的“普渡”节,而“普渡”就是当地敬祖先也是敬鬼的节日,所以一般人家不会去凑这个时间结婚的,结婚人最多时间就是蜡月二十到正月十五之前,因为这段时间出外做生意的人大部分都回家过年了,也就是我们当地的结婚旺季。

4.婚前宴:婚前设宴是属于女方在结婚前一天用来款请自己好友的一种宴席,相对的比较简单,一般就寥寥几桌而已。

闽南漳州的婚嫁习俗

闽南漳州的婚嫁习俗

闽南漳州的婚嫁习俗一、常规婚嫁古时,漳州的婚嫁基本按传统的“六礼”进行。

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张删简古礼,清代漳州宿儒蔡世远谓“吾闽昏(婚)礼由纳采、纳币、请期而亲迎”。

可见其时已将六礼中的“问名”并入“纳采”之中,并将“纳吉”与“纳征”合而为“纳币”。

据蔡氏所辑《朱子家礼》,婚礼的程序为:“将昏,主人告于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诫之,子受酒跪听训诫……”此当为诗书之家所设。

民间嫁娶较侧重于物质形式,礼俗极繁复,而且地区差别很大。

(一)议婚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

旧时,漳州的婚姻极重媒妁,“虽世契,非媒妁不相缔结”。

媒人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

1.探家风:又称“摆家风”、“踏家风”。

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去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并摸清其经济状况。

2.求庚:男方备名帖礼物,让媒人到女家问婚。

女方同意提亲就会收下礼品,并将待嫁闺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客家用白纸)上,一般写“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作为庚帖交媒人转给男方。

3.合婚:男方收到女方的庚帖后臵于神明、祖先案上卜卦,然后将女方的庚帖在供桌的香炉下放臵三天。

在此期间如人畜平安,无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类情事,就可以说是“三日圆”或“三日好”。

三天后请算命先生“合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断两人是否适于结婚。

旧时,女儿出生后,如果生辰不是十全十美,父母就请算命先生伪造一个旺夫、旺家、财库十足的好“八字”,故俗谚云:“男命无假,女命无真”。

合婚一事纯粹是自欺欺人。

若双方命理配合,男方就把自己的庚帖并备礼饼、红包送给女方。

送庚帖者一般是男方的叔伯,挑着装礼饼和红包钱的红漆竹篮,到女家后从大门直上厅堂,将红篮摆到供桌上,告知女方祖宗有人向其待字的后代求婚。

女方父母祭拜祖宗后拆帖,亦请算命先生合婚。

4.相亲:合婚之后,双方各备礼品,先后由媒人陪长辈前往对方家中相亲。

闽南习俗

闽南习俗

一、节日、民歌与方言春节,新年伊始,万象更新,闽台两地普遍行开正仪式。

家家户户贴新春联,象征岁序更新,万象皆春。

男女老少,穿着新装,设斋果、茶酒、岁饭,祭祀天地、家神及祖先。

早饭,多吃长寿面(线面)或年糕,寓意“长命高寿”、“年年高升”。

饭后,少长序拜,拜祠堂及尊长,戚友相过贺,道吉祥语。

长辈大都要给晚辈压岁钱。

客至,以果糖、福橘、瓜子、槟榔等,一品既行。

与拜年同时进行的还有出行习俗,即身着新装,到某一寺庙烧香磕头,祈求菩萨保佑。

初一日,普遍忌杀生、吃粥、吃香薯、清粪、哭泣、吃药、打破物品等,以求一年吉利。

明代开始,福建有春节上坟的习俗,尤其是初二、初三日,华门巨姓大都携长幼扫祖坟。

正月初四,为接伸日。

所接之身,一般是指灶君、灶妈等家神。

初五为假开日,鸣炮开市。

莆田、仙游等地,定初五为“做大岁”。

据说是明代某年过除夕,倭寇突袭,烧杀掠夺。

初二日倭寇被赶出后,逃难者才相率归来。

初二、初三日,各家各户均忙于收殓亲人尸体出殡,无心串门拜年。

遂相约今后初二日为各家祭祀受难者之日,互不串门拜年,于初四、初五日补行度岁过年。

所以,以后莆仙地区每年都在初四晚补过大年,初五日再行大岁之礼。

闽南语系民歌就是指用闽南话演唱的民歌,它在闽台地区流传甚广,并随着地区环境、生活习惯、历史变迁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种不同的风格特点。

闽南民歌按其风格差异,在福建主要分为泉州和漳州两个地区。

在泉州地区,民歌受南曲的影响很大,包含变宫、变的古音阶,旋律呈平稳级进和回绕型线状、中速稍慢的节奏,具有优美雅致的特点。

漳州地区的民歌以调式居多,色彩比较淳朴。

当地锦歌和剧也给民歌以深刻的影响,如漳州《做戏歌》与剧《杂碎调》音调上有紧密的联系,形成羽商、商两个音区和旋律音调的对比,色彩鲜明。

明清时期,泉州、漳州人大批移民台湾,带去了数量相当丰富,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闽南乡土音乐。

随着移民的流布,又形成各地方的调律,如台北调、台南调、漳化调、恒春调、宜兰调等。

闽南传统婚庆习俗

闽南传统婚庆习俗

闽南传统婚庆习俗闽南传统婚庆习俗源自中原,台湾的婚俗多自闽南移植。

闽南婚俗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语中的吉祥话是整个婚礼进行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就是婚礼中古语古风吉祥话伴始终。

用闽南歌谣、谚语、“念四句”来表达吉祥、喜庆的愿望,是闽南婚庆的大特色。

很多俚语留存古韵古风,概括了婚礼的细节,显示了人们对家庭伦理的重视。

我们嫁女娶媳,都盼望有个幸福美满和睦的家庭。

过去,新婚之家,都是和父母住在一起,甚至三代四代同堂也是常有的事。

因此,新入门的儿媳与全家人的关系牵涉到全家事业的大事。

家和万事成,全家和美过日子。

所以,有句古话是这样讲的:“千好万好,家庭和好第一好。

”“家庭不和,吃水都无”。

这两句谚语就说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厦门有一首流行百年的歌谣:“阿达姐、阿达姐,做人媳妇识道理。

晚晚睡,早早起,梳头洗面、抹粉、点胭脂。

上大厅、擦桌椅,下厨房、洗碗筷,入厨房、拿针指,敬翁姑、疼小弟,全家和好过日子。

夸奖兄、夸奖弟,夸奖亲家亲母教识,夸奖丈夫好八字。

”这首只有几句的民谣,体现了一位好媳妇尊老爱幼、热爱劳动、勤快利索以及外家好家教的良好素质。

婚礼是婚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外家和内容都祝愿新婚夫妻百年好合。

闽南语运用“斗句”,也就是押韵的吉利语贯穿整个婚礼的过程当中。

在古时候,还没出嫁的女孩子是绑辫子的,出嫁的把头发绕起来叫“盘头”或“上头”,表示成为大人了,所以那个时候不论男女,都得实行“上头”这个风俗。

嫁女儿时,家里人先把“米筛”放在地上,舅公用小竹椅和小烘炉放在里面,新娘坐好后,就由她的母亲或长辈来帮她“绕格仔”,“绕格仔”的时候就会念好话:“梳头、梳头,从前梳到后,两人吃到老老老”,也就是祝愿新婚夫妻白头偕老。

新娘出嫁上红轿,也要说好话,在新娘入轿后,媒婆或者是大嫂或者是大姑,就在轿外说:“新娘入轿要坐正,入门才能得人疼。

”新娘入轿时拿一把折扇,等到坐稳定后,轿外有人拿一把新的扇子塞进窗口,然后就有人说:“新扇换旧扇,上桥十八变”到了进洞房后,新人向亲戚朋友敬甜茶这个时候,就有很多吉祥话,念“四句”或者是文雅的诗句,比如“今年吃甜甜,明年生后生”“新娘娶到后,家财年年富”“今年娶媳妇,明年起大厝”“新娘生水真命好,内家外家好名声”“姑拿甜茶来相请,让你金银整大车”。

闽南新娘_精品文档

闽南新娘_精品文档

闽南新娘闽南地区是中国福建省南部的一个地域范围,其以独特而浓郁的闽南文化而闻名。

闽南新娘,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这一地区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本文将介绍闽南新娘的形象、服饰、婚礼习俗和象征意义等方面内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文化瑰宝。

闽南新娘,通常被认为是温柔、美丽和端庄的象征。

在婚礼上,她们以其华丽的装扮和专注的神态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

闽南新娘的着装非常精致而独特,她们穿着一袭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的旗袍或绣花对襟衫,衣袖和下摆装饰有精美的刺绣和亮丽的丝线。

头戴花环和发簪,搭配艳丽的首饰,展现出传统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闽南新娘的婚礼习俗非常丰富多样。

在婚前,新娘要进行多个节日和仪式,如交桃花、过青楼、试穿婚纱等。

这些仪式不仅彰显了新娘的美丽和成熟,同时也蕴含着传统的祝福和婚姻的寓意。

而在婚礼当天,新娘还需经历一系列的步骤和仪式,如迎亲、拜堂、敬茶等。

这些环节都极富仪式感,代表着新娘即将成为新家庭的一员,同时也象征着家庭成员的接纳和祝福。

闽南新娘的形象不仅仅体现在婚礼上,更是代表了家庭的地位和声望。

在闽南地区,作为新娘的女性承载着传承家族血脉和家道兴旺的重任。

因此,闽南新娘的美丽和优雅不仅仅是外表的体现,更是家庭地位和道德观念的象征。

她们的行为举止要端庄大方,言谈举止要文雅得体,以展现出家庭的高贵与庄重。

闽南新娘在文化上也承载着许多象征意义。

她们不仅仅代表着一个人的婚姻,更是代表着家庭、血缘和历史的传承。

在婚礼上,许多传统习俗和仪式都是为了表达对新娘和她的家庭的尊重与祝福。

同时,闽南新娘的装扮和饰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

如红色的旗袍象征喜庆和红火,花环和发簪象征幸福和吉祥等。

这些象征意义的元素使得闽南新娘更加神秘和令人向往。

总结而言,闽南新娘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代表,以其温柔、美丽和端庄的形象而闻名。

她们的服饰精致独特,婚礼习俗丰富多样,象征意义丰厚。

闽南新娘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婚姻形象,更代表着家庭的地位与声望。

闽南结婚的婚礼礼仪

闽南结婚的婚礼礼仪

闽南结婚的婚礼礼仪在闽南,比结婚更重要的是订婚,不管你有没有办结婚证,只要你订了婚这婚事便算是成了一大半。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礼节一、闽南结婚习俗之初识阶段——相亲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

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

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

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二、闽南结婚习俗之发展阶段——探家风(坊)如果“相亲”成功了,那么接下来女方就要到男方家里“探家风(坊)”了。

到了那一天,由女方的父母、叔伯、嫂婶组成的的“亲友团”就在媒人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开往男方家,其意就是看看男方的住址及家庭基本情况。

回到家后相互听取意见,有的不放心的还托朋友或是亲戚询问其背景以及年轻人的情况。

三、闽南结婚习俗之确定阶段——谈聘金和衫裤钱、系红包如果“探家风(坊)”后女方觉得不错的话,媒人就要再次发挥重要作用——谈聘金和衫裤钱。

这时事情已经是差不多了,这一阶段比较好说,只要女方要求不是十分过分,一般男方是会接受的,当然也有个别讨价还价的(怎么有点像是在做买卖?)。

聘金一般在3888元左右,衫裤钱(当然这其中有包括给女孩子买金器的钱。

)则一般在10000元左右,意取吉祥,聘金和衫裤钱谈拢了,当然,随着物价的上涨,出来聘金不变外,其他礼金都有一定上涨,但涨幅不大。

接下来男方就要选一天到女方家系红包,就是先拿一部分钱给女方父母,土话就叫“系衣带”。

女孩子则要从中拿出一小部分给自家的父母、兄弟姐妹买一身新衣服。

闽南风俗-旧式厦门新娘迎娶过程介绍

闽南风俗-旧式厦门新娘迎娶过程介绍

旧式厦门新娘迎娶过程介绍:⑴祭祖――新郎出门迎新娘前,要先祭拜祖先。

⑵姐妹桌――新娘出发前,要与父母兄弟姐妹一起吃饭,表示离别,大家说些吉利话。

⑶迎亲――迎亲队伍以双数为佳,六或六的倍数。

媒人、陪同人、叔爷(新郎弟辈)新郎、新娘花轿。

沿途放鞭炮。

⑷叫门――女家在迎娶队伍到来之前大门紧闭,让新郎敲门。

女家问“何事?”新郎答:“要娶新娘!”女家听后稍启门一缝,新郎递进红包一个,门即关上,如些再三,女家才开大门迎客。

女方此举意在留住财气,亦考验新郎的诚意。

新郎进门拜见丈人,丈母娘。

⑸吃鸡蛋茶――新郎要吃碗去壳整蛋糖水,茶内有龙眼干肉与红枣。

新郎按例只喝甜汤,留下蛋。

⑹拜别――新郎与新娘拜过祖先,告别父母,由父母或兄弟姐妹牵上轿。

⑺出门――新娘由一位陪同人撑伞护至上轿或上车,临上轿前,新娘要哭几声,俗称“哭好命”,其父母亲戚也应哭几声,以口示惜别与祝福。

新娘轿一出门,新娘立即扔下一扇,俗称“放心扇”,意在告诉父母放心,不必牵挂。

所有人不向女家说再见。

新郎也不回头。

⑻入门:花轿到达男家门口等出轿门吉时,轿前放瓦片一盆炭火,新郎立轿门前,小姑捧一盘桔子立轿门旁,轿后男家人举着米筛等候,待吉时一到,新郎猛踢轿门三下,轿门才开,小姑捧上柑盘让新娘触摸,新郎伸手执新娘手,新娘则起面复坐,如是再三才出轿门,后头速举米筛遮住新娘头,新娘出轿门,踏上瓦片,由新郎牵着跨过炭火,方才入大门内。

这踢轿门,意在镇新娘威风,摸柑桔象征夫妻生活圆满与吉祥;遮米筛,踏瓦片,有避邪之效;过炭火,象征子孙兴旺。

期间炮声不绝。

⑼拜天地――新娘入门后,与新郎在正厅拜天地后径入新房。

⑽入洞房――新娘进洞房,只可跨门槛而过,切忌踏门槛而入。

一入洞房,第三天方可出房门,显其贵气。

⑾吃“合婚圆”。

――新郎新娘自挟一粒汤圆吃,再各挟一粒互喂。

意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相亲相爱。

此后便吃“酒婚桌”,“好命人”掌桌,新郎新娘端坐圆桌两侧;此桌共上十二道菜,六荤六素,由“好命人”拿筷挟菜递至新娘新郎嘴边,作喂食状。

闽南地区结婚时的准备

闽南地区结婚时的准备

闽南地区结婚时的准备一、男方送礼金1、女方应请送礼金的客人吃鸡蛋(按人计算每人二颗去壳的鸡蛋煮甜汤);2、男方送的礼金礼金-女方要回礼屎尿盘钱-女方全收金器-女方全收其他---女方全收二、出嫁前女方准备1、准备好男方家中的男人(新郎的父亲、兄弟、爷爷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2、准备好男方家中的女人(新郎的母亲、姐妹、奶奶及关系较密切或住在一起)每人一份毛巾二条另加春花一对;注:毛巾在结婚前随嫁妆一起送到男方家3、红箱子一只贴上红双喜,红包垫在箱角,内放缘钱;4、花帕、饭巾要绣缘钱,准备大缘小缘钱红春花数对,结婚时用;5、冬夏睡衣、裤、内衣等各二件,睡衣应绣缘钱6、脸盆、脚盆各一个,梳子、镜子、牙杯、牙刷、牙膏、毛巾、脚巾各二件(新娘、新郎用)注:购买镜子时任何人都不可去照,用红纸包起来,放在红皮箱中(启用时,新娘先照)7、尿桶一只(现一般用红塑料桶代),桶内装上红糖丸四粒,木炭二节用红纸圈好并放一包五谷)8、枕头一对,毛毯一条,被子一条9、糖壶一对,茶盘一副,茶杯(加盖加底盘)4-8套注:糖壶内装红枣、花生、桔子、莲籽、糖10、送女儿大件物品三、娶新娘时娘家准备1、新郎敲门娶新娘时,娘家长辈回避一下,由同辈或其他人开门2、请新郎及陪伴者吃鸡蛋、茶、冬粉鸭、送伴娘、伴郎红包3、出门前新娘、新郎拜佛祖及祖先4、由伴娘带缘钱到男方家撒并说“人未到缘先到”,新娘进房后在椅子上坐稳(切忌不要坐在床上)5、新娘准备给男方的长辈及兄弟姐妹敬茶注:敬茶用带盖的杯子盛糖水加红枣2粒龙岩粒,,按长辈辈分顺序敬茶并给男方家的女人插上春花四、三天回娘家做客时,娘家准备1、甘蔗二根(有头有尾绑上红绸带)2、四色饼各12块3、公鸡、母鸡各一只,鸡脚绑上红带(也可用鸡蛋代)4、甜米糕大小各一盘,用红糖煮(一盘拜佛,一盘拜床母)闽南奇异的婚俗一、初识阶段——相亲。

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

闽南结婚的习俗

闽南结婚的习俗

闽南婚礼过程传统的闽南婚俗是极其复杂的,现在已经省去许多,只能算大概的吧,因为详细的各家各户都不尽相同。

所谓“十里不同俗”,甚至隔壁邻居也有可能不同。

先从相亲说起吧,一般是男方到女方家里相亲,根据第一印象决定是否有交往的意向。

如果男方对女方满意的话,可以直接给女方打电话。

反之,女方满意的话一般不直接打电话,而是通过媒人试探男方的意思再做决定。

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过两天女方的家长会在媒人陪同下到男方家里看房子。

这样相当于双方都看过对方的房子了,经济情况也能看出一二。

接下来是订婚。

我所知道的是这天男方要来下聘金,给首饰。

女方家里要请客,一般只请亲戚。

订婚在闽南是很重要的,订完婚再退婚聘金就很难退回来了。

我讲这样一件真人真事。

女主人公是一位小学的校长,和一个有钱人家订婚之后。

一次到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说声带有问题。

结果和她同去的人听成生育有问题。

这件事传开之后,男方强烈要求退婚。

由于是男方提出的,聘金没有退。

后来这位女主人公再嫁,陪嫁很多(包括原来没有退的聘金),她老公从此被人戏称“郑百万”(她老公姓“郑”)。

再接着就是择日子结婚拉。

择日子有很多忌讳,我很晕怎么也没弄懂就不多说了。

选完日子就要开始准备嫁妆了。

大家可能都知道晋江这一带陪嫁都是翻倍地陪。

比如说男方下了8万元聘金,女方至少要陪16万元。

有钱人家可能还不只这个数,陪上百万,再加奔驰、宝马的现在也很多。

这还仅仅是现金,实际陪嫁远不只这些。

因为所有的家具(床除外),电器都是由女方家购买,这里面也有好几万啊。

那没钱人家怎办呢?没钱人家除了要购买这些家电之外,最最不济的也要将聘金原封不动返还。

反正嫁女儿花钱是一定的拉。

还有一个很夸张的是,女方的陪嫁,一般是银行存折,要打印出来放大,用镜框镶好搁新房里让人看(见图)。

所以,去喝喜酒的人第一眼看新娘,第二眼就是看这张存折拉。

嫁妆准备完还不算完,还有很多其他必备品。

我所知道的有七桶(脸盆,水桶,便盆和将来孩子的澡盆等共七件,还要在这里面压糖和钱),铅,茶叶梗和竹叶(将这些剪碎新娘上婚车时洒在新娘身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闽南嫁娶风俗篇一:闽南的结婚是什么样的一个风俗闽南的结婚是什么样的一个风俗!订婚风俗吧,主要看你是哪儿人了,如果你也是闽南人,那么就由双方父母相互商量一下就可以了定下了。

订婚时男方需要送金银手饰2至4套,(项链、手链、戒指)及金手琢两对,情侣表一对,聘礼(先谈判好了再给)一个箱子,内装日用品(口红、沐浴露、洗发水、睡衣、内衣等日常小用品,及聘礼费手饰),男方另带亲朋好朋若干带着箱子及四种糖果(或者更多)到女方家,女方接受礼品后要办订婚酒食宴请男方并约定结婚日期。

结婚就是由订婚时约定的时间进行。

如果是婚俗,闽南地区的漳州,泉州和厦门,都说闽南话,风俗习惯也相近。

嫁娶婚俗至今都已简化。

但有趣的婚俗仍流传民间。

这里只谈新婚到婆家的一些礼仪。

带路鸡新娘出嫁,有一对陪嫁的带路鸡一同到婆家。

新娘迎入洞房,媒人或大姑大嫂就把公鸡母鸡放进床铺下。

然后,拿一把大米撒在地上,嘴里咕咕地招呼,看哪只先走出来。

公鸡先出来,大家都高兴地说:“头胎一定是生男的”。

如果是母鸡先出来,她们忙转口气说:“鸡母先出来也好。

先生姐姐,再招弟弟”。

所以,头胎生女孩,有的就名“招弟、来弟、牵弟、也好”等等。

闽面地区方言弟与治同音,就变成了“招治”了。

从名字反映了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掀巾新式婚礼随着社会进步逐渐流行,但许多家庭仍沿用掀头巾的习俗。

头巾长五尺,有红绸的,有黑绸的,绸巾盖在新娘头上,前短后长。

新娘进房举行掀巾礼。

长辈在掀巾前说句吉利话:“从前掀到后,两人吃到老老老!”掀巾开始,新郎有左手捏巾角,右手拿折扇,很快地把头巾掀掉,把头巾一端踩在脚下,表示要妻子服贴归他管,任他差使。

其实,新郎掀巾前新娘已做好准备,手伸在背后,抓住绸巾,用食指缠一圈捏紧,不让新郎踩头巾。

掀巾一瞬间,任何一方疏忽,就达不到目的。

也可能出现新郎新娘各抓住一端,互不相让,扯来扯去,出现喜事中的小风波。

这时,大姑大嫂就出面做“公亲”,随口赞扬:“翁赘某也赘(夫妻都有才能),一人揪一头,翁掌家势,某管内头”。

说后,把绸巾收起来,掀巾礼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

叠衫·叠鞋深夜,闹洞房结束,新娘稳坐床沿,等到到丈夫把衣裳挂历在床内衣架上后,新娘才脱下鞋,轻轻地放在丈夫的鞋上,嘴里念道:“我鞋叠你鞋,你被我差得头犁犁”(意思听我差遣服服帖帖)。

新娘再把衫盖在大夫的衣服上,又念句:“我衫叠你衫,重担替我担。

”旧社会,是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夫权世界。

然而,女方仍千方百计地争取地信平等。

当然,这种行为只是意愿而已。

敬婆爱媳新婚夫妇,互敬互爱,固然重要,但婆媳关系是牵连到一家和睦的大事。

所以,婆媳都有和睦的愿望,各尽应有的礼节。

办婚礼的第二天清早,由小姑或伴娘请新娘出厅,给翁婆敬甜茶。

敬茶时,陪伴新娘的人祝词:“新娘请出厅,阿爸阿母讲话要逐句听。

”公婆接笑说:“儿子是子,媳妇也是子。

新来媳妇‘月内’子嘛”。

意思是新娘像未满月的婴儿,一定要细心照顾。

这话表明长辈慈爱的胸怀。

翁婆喝过甜茶,随手拿出红包还礼。

厦门这里风俗确实比较多且杂,但各家多少均会有微小的不同一般总体来说以女方要求为准,你可先至女方家做个正式拜访,礼貌问询女方家长有何要求,随和一些的家长会说"你们方便就好."那就是没什么(:闽南嫁娶风俗)具体特别的要求,你可以按普通流程办理.如果对方家长严肃些就会特别提出要求,不过你说都不懂,那么对方就不会提出什么要求了,整体来说就简单很多.流程分简单操作和严格操作.简单操作你们就黄历挑个吉日由你和你父母带着四色饼(到喜铺里问就会卖给你)\聘金(一般在1.2-3万),到女方家下聘,女方家如果留下一半还给一半就表示婚礼开支双方家里各负一半,(厦门一般男女家合请一次),如果都没收下就开销由男方全部承担.提早至少几个月预定酒楼,今年双春,很多很多人结婚,特别是好日子.在酒宴前一日晚上00:00后开始迎娶新娘.一般要往门里塞三到四包红包女方才会开门,一包一两百就可以了.新娘要打新伞,从内到外都要穿新衣.大致就差不多了,既然都不懂,尽量简单些,因为说起来要是严格按流程会累趴的.闽南结婚风俗1、纳征:又称过大礼,在婚前一个月至两周进行。

男家会依照仪定的条件送娉礼到女家,并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全福之人)同媒人,带备娉金,礼金及大批礼品到女方家中。

收点大理的工作一定要由女方长辈代办。

通常过礼应用(礼饼、礼金、礼品、耳饰等)食粮均用偶数。

即成双成对之意。

除送赠娉礼外,男方亦会先择取两三个吉日,请女方决定大婚之期。

2、清期:即(择日),男方请算命先生择定良辰吉日,找个迎娶的好日子,以求婚事顺利,二人和顺。

3、迎亲:现今接新娘是整个婚礼的一大高潮,新郎在伴郎及几位兄弟陪同下,在12点过后携着花球迎接新娘。

当抵达新娘家后。

第一关便是(入门)。

若要顺利接得美人归,必须经过一阵斗智力和体能测试,重要的是(丰厚的开门利是),入门后须留意的地方包括:姐妹接过利是后,应从中抽出一成至五成封回利是给男家兄弟,上写(姐妹茶点金)。

新郎应以花球迎娶新娘,开门后新娘家长要点燃喜烛一对。

新娘由大龄姐或伴娘领出来交给其父亲,再由父亲交给新郎,正式夫妻见面礼。

新郎要向女方父母敬茶,女方父母以红包或物品回礼。

最后在出新娘家门前,全体人都要吃鸡蛋甜汤定要成双。

出门时伴娘要撑开一把红色雨伞为新娘遮风。

(切记,喜烛不能熄灭,要一直燃完,直到第二天办婚宴时最佳。

在回到新居时,伴娘应从一下车开始就把(喜庆专用银币)撒向四处,并一边念着(人到缘到)。

在进入新房应撒到房间的各个角落。

包括(客厅、洗手间、新房、厨房的边边角角等)。

在新娘要进新居时新郎应带着新娘进厅说:我们回家了。

然后才让伴娘开灯,表示到达。

提示:(之前新郎的父母应在新卧室里等待新人的到来)。

这时新娘应当敲门敬请父母出门。

然后向男方家长敬茶,同时家长要回礼。

4、安床:婚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信任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

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上阁)举行婚礼前最重要的仪式,礼节似乎(上阁)及(上头)。

(上阁)是准新娘出嫁前一段短时间留在家中一角,通常是闺房或阁楼之内,由一班闺中姐妹、密友陪伴,暂时摆脱平日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准备,以求日后能适应男家陌生的生活环境。

新娘会直到出嫁当日才离开阁楼,因此俗称姑娘出嫁为(出阁)。

5、拜天地:新人先拜天地,再拜祖先。

信任再向双亲奉茶跪拜。

新娘准备两封利市,分别为威旺金及满堂利是,过门后交予家姑。

6、闹洞房:洞房花烛之夜,素与新郎相好的亲友,组织十余个孩子为新郎,新娘“送孩儿”。

为首的提一对孩子灯,接着是捧“孩儿盘”的欢欢喜喜拥进洞房,闹房经过“四句赞”等程序后结束。

7、潮回门:潮回门指婚后第三天,新娘由夫婿陪同一起请伴郎伴娘与娘家长辈吃饭,然后带备烧**及礼品回娘家祭祖。

并带一有头尾的甘蔗,一路从新房带回娘家,表示从头到尾,整个婚程完结。

闽南人的新婚禁忌1、忌于鬼月完婚.即农历七月.(也忌讳在7月生育)2、忌于农历六月完婚,有半月妻的意思.3、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对象的尖角相对.4、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可找一位大生肖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如肖龙者.5、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人,都不可以煽扇子,不然会有拆散的意思.6、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不然会有再婚的意思.7、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衣服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8、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越厉害越好.越哭越发,不哭不发的意思.9、结婚当天,新娘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不吉利.10、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11、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到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12、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13、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禁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会不吉利.14、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槛,应要跨过去.15、凡是生肖属"虎"的人或寡妇,不可观礼及进新房.16、新娘子小心,不要踏到新郎鞋,会有羞夫之意.17、归宁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回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18、新婚四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篇二:闽南漳州的婚嫁习俗闽南漳州的婚嫁习俗一、常规婚嫁古时,漳州的婚嫁基本按传统的“六礼”进行。

曾任漳州知州的朱熹主张删简古礼,清代漳州宿儒蔡世远谓“吾闽昏(婚)礼由纳采、纳币、请期而亲迎”。

可见其时已将六礼中的“问名”并入“纳采”之中,并将“纳吉”与“纳征”合而为“纳币”。

据蔡氏所辑《朱子家礼》,婚礼的程序为:“将昏,主人告于祠堂,遂以酒醮其子而诫之,子受酒跪听训诫……”此当为诗书之家所设。

民间嫁娶较侧重于物质形式,礼俗极繁复,而且地区差别很大。

(一)议婚议婚相当于古代的“纳采”和“问名”。

旧时,漳州的婚姻极重媒妁,“虽世契,非媒妁不相缔结”。

媒人是议婚阶段的关键人物。

1.探家风:又称“摆家风”、“踏家风”。

在正式求亲之前,男女双方都要设法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尤其是女方对此更加慎重,事先要请自家的亲戚上男家去探家风,了解对方家庭成员的为人,并摸清其经济状况。

2.求庚:男方备名帖礼物,让媒人到女家问婚。

女方同意提亲就会收下礼品,并将待嫁闺女的生辰八字写在红纸(客家用白纸)上,一般写“坤造某年某月某日某时生”,作为庚帖交媒人转给男方。

3.合婚:男方收到女方的庚帖后臵于神明、祖先案上卜卦,然后将女方的庚帖在供桌的香炉下放臵三天。

在此期间如人畜平安,无吵架、生病或摔破碗碟之类情事,就可以说是“三日圆”或“三日好”。

三天后请算命先生“合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测断两人是否适于结婚。

旧时,女儿出生后,如果生辰不是十全十美,父母就请算命先生伪造一个旺夫、旺家、财库十足的好“八字”,故俗谚云:“男命无假,女命无真”。

合婚一事纯粹是自欺欺人。

若双方命理配合,男方就把自己的庚帖并备礼饼、红包送给女方。

送庚帖者一般是男方的叔伯,挑着装礼饼和红包钱的红漆竹篮,到女家后从大门直上厅堂,将红篮摆到供桌上,告知女方祖宗有人向其待字的后代求婚。

女方父母祭拜祖宗后拆帖,亦请算命先生合婚。

4.相亲:合婚之后,双方各备礼品,先后由媒人陪长辈前往对方家中相亲。

待字姑娘必须亲自接待男方的客人,奉茶敬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