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电价下核电与煤电经济性比较
输煤输电并举显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我国上世纪60年代采取的“远输煤、近输电”能源运输方式,主要指通过铁路将煤炭运至北方港口,再经海运到南方,最节省能源。
究其原因,当时煤炭价格和运输成本低,运煤不像现在这样紧张。
相比之下,电网规模小,输电能力不足,不适于远距离输电。
然而,近年来随着送受端煤价差不断增大,输煤成本提高了几十倍,输煤与输电经济性比较的结论已发生变化。
同时,经过4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成功与发展,电网结构和输送能力大幅增强,输电的经济优势越来越突出,“远输煤、近输电”的观点已不符合实际。
落地电价比受端煤电标杆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输煤和输电总成本费用的构成差异很大。
输电是一种“静止”的能源输送方式,投产后运行维护费用低,仅占输电总成本的约20%;输煤依靠大规模的物理搬运,是一种“运动”的能源输送方式,投产后运行维护费用高,占输煤总成本的约60%。
因此,输煤和输电经济性的比较不能只比投资,还应该比最终的能源输送价格。
分析结果表明,在晋陕蒙宁地区通过特高压电网向我国中东部地区输电,到达受端电网的落地电价比受端煤电标杆电价低0.06—0.13元/千瓦时,而且,特高压输电的经济距离已覆盖从我国主要煤炭产区到中东部负荷中心的大部分地区。
从工程实际情况看,据测算,锡盟—南京特高压交流输电到华东的落地电价低于华东煤电标杆电价约0.07元/千瓦时;哈密—河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到河南的落地电价低于河南煤电标杆电价约0.05元/千瓦时。
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总成本可降低约560亿元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构建输煤输电并举的能源综合运输体系,可明显降低电力供应总成本。
经测算,到2020年我国煤电跨区输送规模按2.5亿千瓦考虑,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总成本可降低约560亿元。
而且,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相互依存、协调发展,联网效益明显,可有效减少弃水与弃风,综合经济优势明显。
在新疆、内蒙古等能源基地进行煤、风、光等多种能源联合开发与特高压外送,输电到受端的落地电价也可低于受端煤电上网电价。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沿革与政策分析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沿革与政策分析摘要:电价是电能商品的价格。
与一般商品相比,电能的发、输、配、用需要同时完成,电价政策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能源行业的发展。
本文整体梳理了我国建国以来至今的五个阶段电价政策,详解各种电价的发展历程,并对主要政策成效进行分析,以期对未来电价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价发展;历史沿革;政策分析回顾历史,电价形成机制承载着各方利益诉求,影响着电力行业发展格局,改革难度最大、争议最多。
我国电价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完全管制定价时期(1949~1985年):稳定电价、稳定供应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了稳定全国经济形势,整体推进国家的工业建设,确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制。
直到1985年之前,我国电力行业处于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政府严格统一管理电价,电价制度以满足社会公益事业的需要为原则。
这时期的电价有三个特点:(1)定价权限高度集中。
1952年以前,电价管理由省级政府负责,1952年成立了大区电业管理局,主要电力企业划归燃料工业部管理,电价管理收归国家计委,形成了中央集中管理模式。
(2)电价体系统一。
1961年国家颁布了统一的目录电价,按用电性质将电价分为照明电价、非工业、普通工业电价、大工业电价和农业电价。
在此后30多年时间里,历次电价的调整和改革均是对上述体系的修订。
(3)电价水平相对稳定。
这一时期电价水平虽经多次调整,但总体保持平稳,电价改革仍侧重于通过结构性的调整,缓解电价管理中存在的突出的不合理问题。
由于这个时期我国的电力市场属于比较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垄断经营模式,改革开放以后,电力在计划经济下的垂直垄断经营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缺电局面日益严重,全国各地出现拉闸限电,电力工业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正常运行的瓶颈产业。
二、还本付息电价时期(1985~1997年):鼓励投资、保障需求为解决“发展等电”的问题,调动各方办电积极性,特别是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到电力行业,政府放松上网环节价格管制,引入“还本付息电价”,规定上网电价由发电单位成本、税金和利润构成。
二00五年投产的核电站 煤电站 气电站的经济性比较
1 发电成本的计算方法 计算 发 电成本 有 许 多不 同的 方法,它们 的定义不 同,计算 口径
个寿 期 内所 发 生的贴现 成本 的总 和 同寿期 内生产 电量贴 现 的总和
之 比。 平均贴现成本 的主要优点是 它不 受贴现 基 准 日期及 现在 或将 来 的通货膨胀 的影响, 其数值将主 要取决于各种 电站 内在 的特征。 2 世界核 电、 煤电、 气电的经 济性 比较 核 电是 否具 有 竞争 力取 决于 它 自身 的成本 和竞 争对 手 两个 因
象 为 7便于各国问进行 比较 , 统
一
() 2 采用常 币值 ( 类似于不变
价格模型 ) 计算 为消除通货膨胀 的影响, 对不 同的货币量都要折算 为按某 一标 准 时间的 币值 计算 的
货 币量。 在经济性分析 中的所有 与
假 定 了许 多前提条件 。
() 1 货币单位使用美元 (S ) U D
素, 传统 上它的竞争 者有燃煤 电站 与燃 气电站 。 尽管垒球 变暖的严重
可 能性有助 于 壤 电更好地 参 与竞 争, 因为化石燃料 电站有可能征收 碳排赦税 但是棱 电的竞争性不应
业发达 国家 和第 三世 界 国家所 采 国际能源结构 ( A 与国际原子 能 t ) E
机构 ( E 等 国际组织 曾多次组 I A) A 织有关 国家 的专家 应用谊 方 法对 核 电与化 石燃 料发 电 的经济性 作 出比较评价 我 国的有关单位亦在 同 此法进行 接 电经 济牲方 面 的研 究工作。该 方法稗为 “ 常币值 平准 化贴现 成本方法” ( e a e o- t m n hS C
盎 ” 的 方 法 ( e Sm o— t a e C n h
核电安全性与经济性
浅析核电安全性与经济性摘要:核电是目前最稳定的发电来源之一,它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较高。
本文从具体的案例出发,深入探讨了核电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虽然核电来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经济性相对较低,这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原料、运输、设施、使用寿命和建设费用等。
关键词:核电;安全性;经济性;因素正文:核电作为一种发电技术,安全可靠且能源消耗最小,在工业化国家被广泛采用。
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都受到重视,两者两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从核电技术的角度来看,其安全性取决于许多因素,如原料、运输、设施、使用寿命和建设费用等,而这些因素又直接影响其经济性。
核电安全性方面,现代核反应堆安全装置控制了关键的反应过程,避免了核反应失控的可能性。
同时,把控系统的设计也大大减少了核反应堆中的放射物质泄漏风险。
此外,核电厂的安全系统还不断投入新的建设,将原材料的运输和使用寿命得到改善,从而减少核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
经济性方面,一般来说,核电技术本身并不是非常昂贵,它的运行成本也比煤电或柴油电开支更低。
然而,核电的经济性受原料以及运输、设施建设和投资寿命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对其经济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让核电的经济性低于其他发电技术。
总之,核电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有紧密的关联,核电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监管,也离不开不断改进的原料使用、运输及建设等方面的努力。
由于核电的经济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不同的地点,可能会选择不同的机制来减少成本。
例如,在美国,核电站的建设通常要求政府提供补贴,而在英国,则主要依靠市场力量,如通过改革政策并争取潜在发电者投入这一领域。
此外,政府也可以通过改变市场价格等政策来减少核电成本,这样既可以控制核电投资成本,又可以保证安全。
除此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实施新技术和管理改革,提高核电经济性。
最近的研究表明,反应堆效率的提升也让核电的经济性非常高,反应堆容量的扩大可以使电力系统更加高效率。
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效益分析在当今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核能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经济效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核能发电具有一系列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对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核能发电的初始投资巨大,建设一座核电站需要投入巨额资金。
核电站的建设涉及到先进的技术、严格的安全标准以及大量的设备和材料采购。
然而,从长期来看,核能发电的成本相对较为稳定。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受燃料价格波动的影响。
化石燃料的价格常常受到国际市场供需关系、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制约,价格波动较大,而核燃料的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这使得核能发电在成本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核能发电的效率极高。
核电站利用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其能量转化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火力发电。
高发电效率意味着在相同的能源投入下,能够产生更多的电力输出,从而提高了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从运营和维护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需要高度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严格的安全管理,但由于其设备的稳定性和长寿命,在长期运营中,平均成本相对较低。
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经验的积累,核电站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还有进一步降低的空间。
核能发电的规模效应也十分显著。
一旦核电站建成并投入运营,其发电规模通常较大,可以为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大规模的发电能力不仅能够满足经济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还能够降低单位电力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核能发电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排放。
这对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减少碳排放的压力不断增大,核能发电的环境效益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低碳能源给予政策支持和补贴,核能发电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然而,核能发电也面临着一些经济方面的挑战。
核电与火电等的比较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总量有限,而且随着石油的枯竭,煤炭将成为重要的化工燃料,作为燃料使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以前由于煤炭的价格低,核电与火电相比没有成本优势,但是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上涨,核电在成本上已经可以和火电竞争,。
火电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煤炭的运输问题,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全球变暖,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导致严重的酸雨,采煤区也有地表下沉的问题,而且火电排放的粉尘也有放射性问题,在这方面火电的辐射污染超过核电,你可能不信,但这是事实。
水电要建在大江大河的上游,地理位置受限,也受季节影响。
水电虽然没有污染物的排放,但是也破坏生态环境,兴建水坝会改变江河河道改变,形成水库,改变当地的小气候,可能诱发地震,改变了生物原来的栖息环境,导致一些物种较少甚至灭绝。
核电现在主要的问题是核废料的处理,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有很强的放射性,而且几百万年内都会这样,存储是个问题。
但是随着核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新型反应堆(快中子堆),这些核废料可以变废为宝,转化成核燃料使用。
日本因为大地震而出现的核电危机,起码影响核电利用的进程。
人们目光马上回到风能水能等环保型电力行业上。
但问题是,在日益工业化的中国,风电能解决什么?水电又能解决什么?风电小范围解决问题尚可,但不能满足工业化要求。
水电在中国排在火电核电之后,能解决较大的用电问题,但因为水资源的缺乏同样给用电带来问题。
这样,传统火电可能仍为中国近期发展取向。
加上自07年开始火电因为梳硫等大量投入导致行情一直低迷,股价也回到了合理区,未来出现一波向上行情是可以预期的。
目前电力行业动态市盈率在27倍上下,5元以下个股有9个。
其中国电电力(600795)、华电国际(600027)勉强在3元附近,不及ST个股。
5元以下的个股大都是国有大型电力股,其价值也出现了较大的低估。
而同为电力板块的水电股,价格都在第一梯队。
水电是一种上佳的能源利用,但可惜不可能成为主流。
核能发电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
核能发电的经济性与环境效益分析核能发电这事儿,咱可得好好唠唠。
先来说说经济性。
这核能发电啊,一开始的建设成本那可不低。
就像盖房子,你要想盖个结实又高级的,前期投入肯定少不了。
核电站的建设那得需要大量的资金,买设备、搞技术、请专家,样样都花钱。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在建的核电站,那场面,真是壮观。
巨大的塔吊吊起重重的钢梁,工人们戴着安全帽在忙碌着。
我跟一个工程师聊了聊,他说光是采购那些核反应堆的关键设备,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但您别着急下结论,虽然开头投入大,可一旦核电站建成运行,它的发电成本相对来说就比较低啦。
为啥呢?因为核燃料的能量密度超级高!一点点的核燃料就能发出大量的电。
不像煤炭,得拉来一车又一车。
而且核能发电的效率也高,设备运行稳定,不像有些传统电站,三天两头出故障,这维修那保养的,又是一大笔开销。
再说说环境效益。
如今咱们都讲究环保,这核能发电在这方面可真是“功臣”。
烧煤发电大家都知道,那大烟囱呼呼地往外冒烟,里面全是污染物,什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严重了。
核能发电就没这烦恼,它不产生这些有害气体,对空气质量那是零“贡献”。
还有啊,用水力发电得建大坝,这可能会影响生态,让一些鱼类的洄游都成了难题。
而核能发电对生态系统的直接干扰就小得多。
我有个朋友住在一个煤矿产区附近,以前那里天天运煤的车来来往往,道路上全是煤灰,家里窗户都不敢开。
后来他们那建了核电站,环境慢慢就变好了,煤灰少了,空气也清新了不少。
不过呢,核能发电也不是一点问题没有。
核废料的处理就是个头疼的事儿。
这核废料有放射性,得小心处理,存放的地方要安全可靠,不然出了岔子可不得了。
总的来说,核能发电在经济性和环境效益方面有它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咱们得综合考虑,让它更好地为咱们服务,同时把可能的风险降到最低。
这样,咱们既能享受核能带来的便利和清洁,又能保证生活的安全和美好。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核电的经济性评估与分析
核电的经济性评估与分析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其在能源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核电建设和运营的高成本以及一些潜在的风险,对于核电的经济性评估与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成本角度和效益角度对核电的经济性进行评估与分析。
一、成本角度评估与分析1. 建设成本核电厂的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土地购置成本、工程建设成本以及设备和材料成本。
根据国际经验,建设一座核电厂所需的资金投入巨大,但由于核电的运营寿命较长,这些成本可以逐渐得到收回。
2. 运营成本核电厂的运营成本包括人工费用、燃料费用、维护费用等。
相较于其他能源形式,核电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燃料费用的节约和设备的长期使用。
3. 废弃物处理成本核电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进行安全处理和储存,这部分成本也需要考虑在内。
尽管废弃物处理成本较高,但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核电产生的废弃物更容易加以储存和处理。
二、效益角度评估与分析1. 经济效益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降低碳排放,从而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此外,核电还可以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社会效益核电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同时,核电还能够减少对进口能源的需求,增强国家的能源自给自足能力,提高能源安全性。
3. 可持续发展效益核电在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
同时,核电也为其他清洁能源形式的发展提供了支撑,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性评估和风险分析与其他能源形式相比,核电建设和运营过程存在着一定的风险。
核事故可能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风险,因此在经济性评估和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这些风险因素,并进行科学的评估和分析。
尽管核电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成本和风险,但仔细的经济性评估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核电的经济效益和潜在风险。
在制定能源政策和规划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核电的建设和运营具备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调峰能力及电价机制分析
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调峰能力及电价机制分析摘要:燃气轮机的主要设备包括压气机、燃烧室和透平。
压气机通过将空气从压气机进气滤网吸入,在压气机中进行压缩,从而升压,升压后的空气进入燃气轮机燃烧室,空气与天然气混合后在燃烧室中进行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燃气轮机透平中带动压气机旋转,从而驱动燃气轮机旋转做功。
本文分析了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调峰能力及电价机制。
关键词: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调峰能力;电价机制;对于常规的电厂来说,排放的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和飞灰、灰渣、氮氧化物等。
对于燃气机组来说,不排放二氧化硫和飞灰、灰渣,最终排放的氮氧化物非常少,在环保方面和常规机组比存在较大的优势。
一、燃气热电联产机组选型1.热锅炉选型。
一是余热锅炉型式。
余热锅炉按排气气流方向可分为立式和卧式。
传热管垂直安置,气流水平流动的锅炉为卧式锅炉;传热管水平安置,气流垂直流动的锅炉为立式锅炉。
对于燃气联合循环电厂来说,两种型式都可接受。
卧式锅炉相对便于检修维护,国内联合循环机组绝大部分选择卧式余热锅炉。
二是补燃。
余热锅炉补燃可增大联合循环机组中汽轮机的出力,并且可以增大联合循环机组的热电负荷独立调节的范围。
但理论研究表明:当燃气轮机初温超过900℃时,采用补燃会降低联合循环的效率。
国内绝大部分项目均采用不补燃形式的余热锅炉。
2.蒸汽轮机选型。
一是背压式汽轮机。
背压式汽轮机不配常规的凝汽器,排汽全部对外供热,可实现机组最大的供热能力和最大程度的余热利用。
其优势在于热能利用效率高、结构简单、不存在冷源损失、投资节省。
其不足在于排汽压力一般按照工艺用热和采暖的要求确定,若运行偏离设计工况,整机效率大大下降;热电出力强耦合,没有独立调节的余地。
因此,受供热半径和热负荷的限制,背压机组通常只能用在大型工业园区或有长期充足、稳定的热负荷地区,并且有必要和抽凝机组结合使用,由背压机带基本热负荷,抽凝机根据热负荷变化调峰运行,即按抽凝机组+ 背压机组联合运行方式供热。
浅谈中国核电与煤电外部成本
浅谈中国核电与煤电外部成本朱小娟【摘要】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为减轻污染,以一定规模发展核电是现实可行的途径.应用影响路径分析方法建立了核电链与煤电链的外部成本计量框架,对中国煤电与核电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研究.【期刊名称】《经济研究导刊》【年(卷),期】2012(000)021【总页数】2页(P114-115)【关键词】核电;煤电;外部成本【作者】朱小娟【作者单位】沈阳工程学院自控系热自教研室,沈阳11013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34.2引言目前,人类利用的能源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约占一次能源消耗的68%。
中国能源和电力短缺形势严峻,已经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严重制约。
如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实现比2000年翻两番的总目标。
中国2003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6.78亿吨标准煤,如果能源消费也随之翻两番,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近60亿吨标准煤。
中国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探明总资源量约8 200亿吨标准煤,探明剩余可采总储量1 500亿吨标准煤,按照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计算,中国的常规能源仅能够满足中国二十五年的使用,也就是说,到2045年,中国的常规能源将消耗殆尽。
因此,能源消费翻两番将令中国的国情难以承受。
而且,燃煤已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环保的压力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
近些年来,为减轻污染和减排温室气体,以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燃料来替代煤燃料。
所以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应运而生。
有效弥补了资源短缺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发展核电是现实可行的途径。
加之,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尚缺乏有效的联系和有效融合。
只有把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融合起来才能实现中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本文对中国核电与煤电的外部成本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了中国核电与煤电对环境的影响,和它们的外部成本。
2020电力行业全景图:电价篇
2004年统一核定新投产机组的标杆上网电价
区域 华北 东北 华东
地区
北京 天津 冀北 冀南 山西 山东 蒙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蒙东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标杆电价 -煤电
(元/kWh)
脱硫电价 (元/kWh)
计价利用 小时 (h)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05 0.015 5500
0.305 0.015 5300
投资建议:通过对历史和现行电价政策的梳理,可见原煤电标杆上网电价/现基准电价在电价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其在多个方面影响着其他各 类电源。在未来竞价上网的时代,具备电价优势的水电、核电相比煤电将更有竞争力。水电板块推荐国投电力、华能水电,建议关注长江电力; 核电板块推荐中国核电,建议关注中广核电力(H)/中国广核(A)。已经沿用了十六年的煤电“标杆+联动”机制如期谢幕,2020年起“基准 +浮动”机制登场,将逐步理顺价格传导机制和分配格局。一方面,供需格局反转后,缺电力必然会反馈在市场化电价中;另一方面,高比例 长协电量可以稳定电价、控制风险。因此,我们对火电行业保持乐观,推荐华能国际、浙能电力和申能股份,建议关注江苏国信、湖北能源。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行业全景图
——电价篇
2020年2月11日
证券分析师
严家源
投资要点
标杆上网电价,电价体系的定海神针:电作为一种没有库存的产品,实时生产、实时消耗、动态平衡,理论上其价格可能会因为缺乏调节工具 而出现极端剧烈的波动。因此,在建立起有效的电力市场并实现发电竞价上网前,对于电价的管控就成为必须,电价也呈现出极强的政策管制 属性。2004年起陆续出台了煤、水、核、风、光等各类型电源的标杆上网电价,成为电力产业关键指标之一。
核能发电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核能发电的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环境保护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核能发电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其社会经济效益值得我们进行深入评估。
核能发电具有一系列显著的优势,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核能发电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相比,核能不受气候、季节和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的影响。
核反应堆可以持续运行,提供大量的电力,有效地满足了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商业活动对电力的持续需求。
这种稳定的电力供应对于保障社会正常运转、支持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无论是大型工厂的生产流水线,还是城市的交通系统、医院的医疗设备,都依赖于稳定的电力供应。
核能发电的这种稳定性使其成为现代社会能源体系中的重要支柱。
其次,核能发电在经济方面具有显著的规模效益。
一旦核电厂建成并投入运行,其发电成本相对较低。
虽然核电站的建设初期投资巨大,但在其长期的运营过程中,燃料成本相对较低,且维护费用相对稳定。
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相比,核能发电不受天气条件的限制,能够提供更加稳定和持续的电力输出,从而降低了电力供应的不确定性和成本风险。
这使得核能发电在电力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相对廉价的电力,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
再者,核能发电有助于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对于一些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和地区来说,过度依赖进口化石能源不仅会面临能源供应安全的风险,还可能受到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发展核能发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增强能源供应的自主性和稳定性。
这对于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维护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自主掌握核能技术和核燃料供应,一个国家可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能源形势的变化,减少因能源问题而受到的外部制约。
此外,核能发电对环境保护也有着积极的贡献。
与燃烧化石燃料发电相比,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和污染物。
浅谈我国电价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浅谈我国电价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摘要: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生产和消费行为的基本依据。
要实现节能、环保的电力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电价政策。
我国已出台多项促进节能及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电价政策。
但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坚持目标的统一及体系完整性的角度看,目前的电价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
本文将以变化了的电力行业结构为基础,以推动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我国的电价政策作系统性的思考。
关键词:电价结构电价政策体系改革我国已出台的电价政策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且也不能有效覆盖变化了的(厂、网分开)的电力行业。
主要表现在:煤、电价格联动未能充分地反映电力的燃料成本变化,上网电价以基于经营期成本回收方法的单一电量制为主,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电力行业结构。
调节性能好的水电及抽水蓄能电价仍实行单一电量制,使该类电源的功能不能合理发挥。
销售电价总水平监管尚未执行任何规范性方法,仍处于“相机抉择”状态,调整不及时、不到位,电价结构不合理,“交叉补贴”更加严重。
1.现阶段上网电价结构我国现在的电力行业结构已非“纵向一体化”,发电行业基本上形成了竞争性市场结构,电网公司则输配售合一。
而目前的上网电价结构并没有相应系统的安排,总体上以基于经营期成本回收方法的单一电量制为主,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电力行业结构。
1.1已实行的上网侧峰谷电价并没有促进合理的上网电价结构形成。
目前已实行上网侧峰谷电价政策的主要有四川、江苏、河南、湖南、安徽等省。
当时实行上网侧峰谷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是鼓励发电企业高峰上网、抑制低谷发电,以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而实现平衡供求、节约资源的目的。
但这些省区实际执行的结果不仅未达到预期的目的,而且导致独立发电企业收入下降、加剧了电网与独立发电企业间的矛盾。
已实行上网侧峰谷电价政策所以不成功,主要有以下方面原因:一是设计原理错误。
现行上网侧峰谷电价的设计,并不是以同网、同质、同价为原则,而是建立在“一厂一价”基础之上。
核电经济性分析
引言
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建造大亚湾核电站 以来,核电发展逐步加快,核电经济性越来越受 到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从核电经 济性及目前我国核电现状入手,对比我国煤电、 水电、天然气发电成本分析核电经济性,就当前 形势下我国发展核电经济性做了分析。
1 核电经济性评价
核电经济性可从宏观和微观 2 个层次来评 价。宏观上讲,核电经济性主要从以下 2 个方面 来评价:一是核电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即核 电在促进国家能源结构优化调整、保障能源安 全,推动相关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方面发挥的作用。二是核电对环境的影响,即核 能发电过程中不释放常规化石能源发电产生的 CO2、SO2 和 CO 等破坏环境的气体,尽管核电在 发电过程中以及产生的废弃物会产生有害的辐 射,但国际上一致认为,目前的处理手段使得在 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会危害环境,使得核电与 煤电等其他发电方式相比具有清洁无污染的特 点(见表 1),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微观上讲,核
4 核电项目的经济指标
4.1 全寿期平准化贴现发电成本 对于发电成本的分析,国内习惯采用平均
成本,事实上由于平均成本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 价(即折现率)这一经济分析中最核心的因素, 使得其结果很难真实反映核电经济性水平。而
·8·
国际上目前通用的是由国际发供电联盟 (UNIPED) 专家组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提出的 全寿期平准化贴现发电成本 (Lifetime Levelised Generation Cost)。全寿期平准化贴现发电成本 假定在电厂项目计算期内,以此成本(即价格) 出售电能的收入贴现总额,刚好等于电厂计算 寿期内的支出费用 (包括在计算期内提取的退 役基金) 折现总额。它一般被用于拟建的发电项 目,通过估算预期的平准化发电成本,对不同的 备选机组进行经济性比较,同时由于该成本在 电厂整个寿期内是一个常数,它考虑了折现(即 投资方的资本回报) ,但不包括税收(一般来说, 税收政策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在产业政策上 差异的体现) ,因此它还可以在不同国家或地区 之间进行发电成本的比较。
2024年秋季学期形势与政策 第五讲: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
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教学目的当前,全球能源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重构全球能源版图,能源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
谁抓住了能源,谁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
谁掌握了能源,谁就可能掌握发展空间、掌握创造财富的重要源泉。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的根本保证,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抢占发展先机的动力来源。
重点内容1.讲清楚我国能源发展现状。
新时代以来,我国实施“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加强全方位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新道路。
2.讲清楚我国能源转型发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能源发展仍面临需求压力巨大、供给制约较多、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等一系列挑战。
3.讲清楚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前景。
新能源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队,是解决能源发展系列挑战的主力军,既具有良好发展基础,也面临外-108-更好端牢能源的饭碗部遏制打压、被“弯道超车”等风险挑战。
教学难点1.准确阐释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挑战2.全面把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教学导入2024年8月15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要成果”显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6年位居世界首位,为全球提供了70%的光伏组件和60%的风电装备。
当日,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会上介绍称,我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全面推进,“十四五”前3年,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
钢铁、电解铝、水泥、炼油、乙烯、合成氨等行业的能效标杆产能占比平均提高约6个百分点。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摘要:“双碳”目标的实现涉及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能单靠行政政策,需要财税政策的有力支持与保障,且持续稳定的政策有利于诱发技术创新。
此外,尽管中国可再生能源管理规定政策数量显著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且政策明确了电网、燃气和热力管网等企业的法律责任,但因政策行政处罚的力度较轻,使得政策执行率不高,政策效果不明显,监督考评政策力度亟待提升。
因此,本文通过对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双碳;可再生能源;挑战;对策引言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销售电价、绿证价格、有效容量价格都是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导致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贴标准也是通过市场竞争形成,这可促使补贴标准随时反映市场变化情况,并逐步下降。
1可再生能源的概述可再生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井水河水、湖水、海水)、潮汐能、地热能(主要指土壤能)和生物质能等。
可再生能源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我国能源紧张的现状,且可再生能源可循环使用,应用范围较广,能源清洁,不污染环境,可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双碳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面临的挑战2.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的用电成本可能超出用户的承受能力由于风电和光伏发电机组的发电具有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且风光发电机组为电网提供的有效容量较少,必须有其他电源(如煤电)及储能设施配合才能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风光发电机组的电量才能被电网消纳。
因此,发展风光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成本包括两部分:可再生能源项目本身的成本;为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被电网消纳而增加的调峰及备用成本,称为系统成本。
当前,风电和光伏发电电源的发电成本持续下降,有的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度电成本和煤电相差无几。
但是,随着风光发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加,系统成本的上升速度将远远高于可再生能源项目本身成本下降的速度。
在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度电成本没有低于或等于燃煤机组的短期边际成本之前,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的总成本远远高于煤电等常规电源的成本。
核电站的经济性与成本分析
核电站的经济性与成本分析核电站是一种基于核能发电的设施,以核裂变或核聚变的方式产生能源。
在当今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核电站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能源供应方式。
然而,与其它形式的能源发电相比,核电站的经济性和成本是关键的考量因素。
一、核电站的建设成本首先,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较高。
核电站的建设需要进行复杂的工程和技术设计,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同时,核电站需要大量的高端设备和技术,如核反应堆、冷却系统和安全装置等,这些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采购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核电站在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安全管理等因素,这也增加了其建设成本。
二、运营成本除了建设成本,核电站的运营成本也需要考虑。
核电站需要定期维护和检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
维护费用包括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人员的培训和工资等。
此外,核燃料的采购和处理也是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燃料采购涉及到与供应商的合同管理、运输和储存等环节,而核燃料处理主要包括辐射废料的处理和储存,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三、经济效益尽管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较高,但其相对于传统燃煤发电厂等其他能源发电方式而言,仍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
首先,核电站具备较长的运行寿命,正常情况下可达20到60年。
这意味着核电站的建设成本可以分摊到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从而降低了每单位能源的产生成本。
其次,核电站发电稳定可靠,在供应能源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控性和连续性,能够满足大规模电力需求。
最后,核能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形式,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具备一定的环境效益。
四、成本效益分析核电站的成本效益分析需要综合考虑核电站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
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长期运行和稳定供应能源,核电站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同时,核电站的经济效益还与其所处的能源市场相关,如能源价格和政府政策等。
因此,在进行核电站的成本效益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进行合理的评估和预测。
核电:工业重工化发展模式下基荷低碳能源的选择
1 ;黑 色金 属冶炼压 延加工业组用 电量与全社会用 电量 的关联 / 7 度为08 。图 1 . 9 显示 了我国主要高耗能行业产 品产量增速与发 电 量月度增速 的高度 拟合关 系 ,同时也显现 出高耗 能行业与经济 增长 的同周期性特征 。
图 1 我 国高耗能行业产品产量增速 与发 电量 月度增速
收稿 日期 :20 — 10 0 9 1- 8 基金项 目:国家社科 基金项 目资助(6 J 0 5 o 0 BY 2 作者简介 :杨 光 (9 3 ) 17 一 ,男 ,山东聊城人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核电经济 ,能源经济 ,电力工程管理 ; 黄文杰( 9 5 ) 1 4 一 ,男 ,北京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核 电经济 ,能源经济 ,电力工程管理研究 。
,
当
前在 中国能够 大规模建造的低碳 能源 ,除 了水电和部分新 能源外,核 电在低碳 能源选择 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 色
在 分 析 中 国经 济重工化演进 中电力消耗、电源结构特征 的基础上 ,建 立发展 中国家经济发展 与电力生产碳排放 的脱钩模型 ,提 出在低碳经
。
济发展模式下 ,支撑 中国经济重工化发展 的高电力需求与 大规模低碳 电源要求的悖论 ,分析核 电的碳 排放 以及核 电作为主要
与 全 社 会 用 电量 的 关 联 度 为 0 6 . ,用 电量 占 全 社 会 用 电 量 的近 9
新机遇 的同时,也给能源供给 、减缓碳排放带来了巨大压力。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以下为该《规划》全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七年十月前言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电发展专题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在总结国内核电建设和世界核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和相关条件,提出了核电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目标。
在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核电建设项目布局与进度安排、厂址资源开发与储备、核电安全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核燃料循环及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及落实规划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规划合理安排核电建设,促进核电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核电发展的现状(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10月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其中:压水堆占60%,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9%,石墨堆等其它堆型占10%。
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
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
6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
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杆电价下核电与煤电经济性比较
发表时间:2016-04-05T16:16:14.0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3期供稿作者:王彬
[导读]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财务部福建宁德 355200 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和能源消费的直接和间接补贴,完善能源价格机制,优化电网调度,有效配置资源等途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王彬
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财务部福建宁德 355200
摘要:核能发电安全、稳定、清洁、环保,可以为系统提供可靠的基荷电能,是替代煤电最理想的发电方式,发展核电对于优化我国以煤电为主的电源结构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比较分析了核电和煤电的标杆电价、外部成本,探讨通过节约能源、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外部成本内部化以完善能源价格机制等途径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源结构;标杆电价;外部成本、经济性
长期以来,煤电在我国的电源结构中一直占据着较高比重。
根据中电联统计数据,截至2015年7月底,我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装机总容量136493万千瓦,其中:火电装机容量9371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68.66%;水电装机容量26900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19.71%;核电装机容量2323万千瓦,仅占装机总容量的1.7%,风电及其他清洁能源装机容量13558万千万,占装机总容量的9.93%。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可以预见的是,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燃煤发电仍然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利用方式。
虽然以火电为主的电源结构符合我国目前国情,但是由此而产生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推动能源生产革命、优化电源结构、稳步提高非煤能源供应比重已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核电是经济性好、可规模化发展的重要绿色能源之一,在负荷中心规划建设核电机组,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对满足地区电力需求增长、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的基本功能是调节供求,促进消费者合理消费,生产者适度产出,进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因此,核电要替代煤电成为系统基荷电源,除了技术可行外,还必须较煤电更具经济性。
这里的经济性,除了指核电电价较煤电相比应具有优势外,还应包括两种发电方式之间外部成本的比较。
1、各类电源综合比较
在低碳电源中,作为主力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一直维持在20%左右。
在目前的水电装机中,调节性能差的径流式或不完全年调节电站比重过大,可调节的水电容量比重偏小,调节能力不足造成水电在电网中发挥的作用不充分,季节性电能的消耗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风电发展中除了核心技术缺失外,还面临着大规模、高集中开发和远距离、高电压输送的问题,系统调峰调频问题、电网适应性问题;间歇性、随机性的电源特性也给电网带来了很多技术和经济难题。
由此可见,在低碳电源中,由于技术或者规划等原因,我国的水电和风电都存在电力消耗或电源本身固有的问题。
从技术角度来看,核能发电安全、稳定、清洁、环保,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效应,可以为系统提供可靠的基荷电能,是替代煤电最理想的发电方式。
与煤电相比,核燃料以单位体积或重量计算的能量密度极高,基本不受国内交通状况特别是铁路运力阶段性紧张影响;与水电相比,核电不受气候限制,不存在枯水期问题,不受地域资源分布限制;与石油和天然气发电相比,核燃料来源的不确定性因素少,也较少国际政治风险;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核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优势更是后者根本无法相比的。
2、核电与煤电标杆电价比较
2013年6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核电标杆电价机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1130号),通知规定核电标杆电价为0.43元/千瓦时,若核电标杆电价高于核电机组所在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加价),则执行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
核电标杆电价的实行,可以极大促进核电的市场化运作,有利于合理引导核电投资的区域布局,保障核电投资企业合理的投资回报,激励核电企业积极主动降本增效,推动核电的健康有序发展。
燃煤机组标杆电价,总体上可以视为我国电力供求长期均衡下发电的边际成本。
核电标杆电价机制所确定的核电电价低于或者与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持平,这样就保证了核电电价较煤电更具有经济性,不会增加甚至会降低电网企业的购电成本。
各类电力生产企业(煤电、水电、核电、风电等)所生产的电力产品具有高度的同质性,而煤电所占比重最高,具有广泛的替代性,因此,电力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极高。
在电网销售电价不变的情况下,核电价格较煤电越经济,电网企业对于核电的需求就越大,从而确保了核电基本可以在电网中带基荷满负荷运行。
同时,核电的成本结构中,固定成本高,变动成本相对较低,核电企业负荷因子越高、机组利用小时数越高,单位发电成本越低。
核电的成本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建设成本、运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
建设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基本不存在地域差异,相同技术路线基本相同。
与燃煤机组成本中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50%左右不同,核电站燃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约在25%左右,且以单位体积或重量计算的核燃料能量密度极高,而运输成本是燃料购进成本的主要组成项目之一,特别是在远离煤炭或石油、天然气产地的燃料输入地区,运输成本占燃料购进成本的比重甚至可以高达2/3以上。
而核电站由于其燃料特性,运输成本较低,地区差异不明显。
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电力需求旺盛、负荷集中,但一次能源匮乏,电价水平较高,这使得核电机组电价的经济性优势更加明显。
3、核电与煤电外部成本比较
如果从计入发电外部成本的角度比较,则更能显现核电的经济性优势。
经济学上定义的外部成本是在生产或消费中,会对其他人(社会)产生的附带成本。
经济主体把外部成本施加于其他人身上,而没有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这种代价并没有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
它包含有四层意义:外部成本是在经济行为者决策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的一种伴随效应;外部成本的施加者没有为其影响付出相应的成本,而是强加给了社会和公众;外部成本减弱市场价格机制有效配置资源和优化经济运行的作用;外部成本不能从货币或市场交易中反映,游离于市场之外。
核电在运营过程中已将废物处置和退役费用考虑在核电成本范畴之内(包括放射性辐射防护、运行安全及事故防范系统、放射性废物处置和核设施退役等),即外部成本已经进行了内部化处理。
而煤电被允许排放到环境中的燃煤废物产生的环境成本并没有包含在生产过程或消费过程产生污染的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中,而是转嫁给受环境污染影响的消费者,由社会来承担的外部成本实际上是对煤电的间接的隐形补贴。
所以煤电与核电的外部成本差异并未反映在发电企业的发电总成本中,也没有在电价中反映出来。
参照目前国际碳交易价格约20美元/吨,对二氧化碳气体排放的外部成本进行测算,约折0.045元/千瓦时。
同时考虑二氧化硫排放的外部成本0.015元/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0.01元/千瓦时,煤电的外部成本至少为0.07元/ 千瓦时。
若还考虑粉尘等污染物的排放,煤电外部成本将更高。
而且,核电外部成本已全部内部化,除掉已实现内部化的外部成本二氧化硫排放的外部成本0.015元/千瓦时、氮氧化物排放0.01元/千瓦时,煤电未实现内部化外部成本为0.045元/千瓦时。
因此,核电相对于煤电,外部经济性优势更加明显。
4、结语
核能发电是一种安全、稳定而且环保的发电方式。
在石油、煤、天然气等化石能源逐渐耗竭,全球致力于改善温室效应的今天,核能发电不仅是保障能源安全、提高供电可靠度、降低整体发电成本、稳定国内电价,更是解决经济发展与低碳电力需求悖论、建构低碳能源结构的最佳发电方式。
核电从工程造价上比传统电源高,但考虑外部成本特别是碳排放成本后,核电的经济性大大提高,发电成本远小于煤电。
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在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的基础上,应通过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技术,以及通过外部成本内部化,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逐步减少对传统能源和能源消费的直接和间接补贴,完善能源价格机制,优化电网调度,有效配置资源等途径,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鸿钧;由核电与煤电外部成本比较看核电价格之优势[J];中国核工业;2005(4)[1]朱静春,谢秋发;核力发电的环境成本[J];中国电力;2007(9)
[3]刘树杰,陈扬;完善我国核电价格政策的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06(9)
[4]朱小娟;浅谈中国核电与煤电外部成本[J];经济研究导刊;2012(21)
[5]汪拥军,孙东川;市场环境下我国电源结构调整研究[J];特区经济;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