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时教案新部编本
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简介本文档是根据2023最新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编写的教学计划,旨在指导教师按照教学进度表进行教学。
该教学计划是基于简单策略,没有涉及法律复杂性的内容,并且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请教师按照计划组织教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教学计划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计划:第一单元:数到500的整数- 识读、书写和比较500以内的整数- 加减法运算(不超过500)- 计算机运算练和应用第二单元:数字拓展与集合- 了解数的位数和各位数字的意义- 整数的比较和序数的表示- 掌握数字拓展和集合的概念第三单元:整百与整千的整数- 认识整百与整千的整数- 比较和书写整百与整千的整数- 进行整百和整千的加减法运算第四单元:两位数的加减法- 掌握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进行两位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应用- 加减法运算的口算和速算技巧第五单元:两位数的乘法- 认识两位数的乘法概念- 进行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解决两位数乘法的实际问题第六单元:2和5的倍数- 理解2和5的倍数的概念- 识读和书写2和5的倍数- 进行2和5的倍数的加减法运算第七单元:三位数的比较- 掌握三位数的比较方法- 比较三位数的大小和排序- 进行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第八单元:圆的认识与计算- 认识圆的形状和特征- 探索圆的直径、半径和周长的关系- 进行圆的周长的计算练教学进度表以下是四年级数学下册的教学进度表:日期 | 单元--- | ---第一周 | 第一单元:数到500的整数第二周 | 第二单元:数字拓展与集合第三周 | 第三单元:整百与整千的整数第四周 | 第四单元:两位数的加减法第五周 | 第五单元:两位数的乘法第六周 | 第六单元:2和5的倍数第七周 | 第七单元:三位数的比较第八周 | 第八单元:圆的认识与计算请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进度表,合理安排每单元的教学时间。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可适当调整教学进度。
最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
课题加法交换律:P28/例1(加法交换律)练习五有关习题教学时数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
2、数学思考: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感,逐步提高归纳、推理的抽象思维能力。
3、解决问题:运用加法交换律的思想探索其他运算中的交换律。
4、情感与态度: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
教学难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出加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理解加法交换律的思想。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情境,形成问题1、谈话:同学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项体育运动?李叔叔是一个自行车旅行爱好者,咱们一起去了解一下李叔叔的情况。
出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哪些信息?3、讨论与思考:(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2)解决问题: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3)独立列式计算。
4、交流、呈现不同的列式:40+56=96(千米)个人增减56+40=96(千米)5、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板书:40+56=56+40 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和不变)6、提出猜想。
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呢?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二、猜想,形成结论1、男女生猜想。
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学生汇报发现: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符合猜想。
小组内猜想。
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事例验证。
(寻找身边的例子)如:(1)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31+25=25+31(2)○○○○○○○○4×2=2×4交流: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对学生举出乘法交换律的例子只予以肯定,但不作探索)4、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部编第八课网络新世界第一课时教案[4页]
荐代表交流,交流时围绕“上网时间 、上网时主要做什么”展开。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机提问:比如,你平时都玩些什么网络游戏?一般多长时间?在网络上主要用什么软件聊天,和谁聊等。
1.小组交流,课前调查:孩
子们小组交流课前完成的调查 表,并统计下本组同学上网的时 间及主要利用网络做什么。
学情分析
1.通过调查,结果呈现学生的生活与网络息息相关,由于年龄特征,接受能力快,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他们喜欢网络游戏;由于不喜欢受限制、无拘无束等性格特点,他们喜欢在 网络上与人交往、交谈;由于学习上的压力,他们喜欢运用网络(如作业帮等软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也喜欢网络远程学习,因为对于学习情况的分析很详细,便于有针对性地针对不足进行练习巩固。
5.牢记公约,实践践行: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全国青少年 网络文明公约”并做出承诺。
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事物缺 乏一定的辨别能力,面对网络上的负面影响,课上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思考,帮助 学生形成了理性认识,对待网络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守网络规 则。总结的“网 络规则”的概括,体现了道德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 来,从学生的讨论中来。
3.学会自护,科学上网:
小组讨论:关于网络使用,你有哪些要提醒大家的?(板书:学会保护自己)
4.道德辨析,不损害他人:上网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遵守网络规则,保护好自己。除了保护好自己,我们还要做到不损害他人。
5、你觉得陈博晓的做法错在哪里?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伤害?(板书:不损害他人))
5.网络文明公约:孩子们,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一样,要想在这个世界里快乐、安全地生活,我们就要遵守相应的网络规则。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走近网络:
1、老师明天要去北京学习,但是对北京情况并不了解,同学们能给老师一些建议吗?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连除的简便运算导学案
备课教案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运算定律课时课时九:例8连除的简便运算主备人数学教研组所在学校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从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使学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能力目标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教学难点会用上述规律进行简便计算,并会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课本、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学生活动补充、总结一、复习铺垫1、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并说一说每道题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463-175-125 362-(150+162)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运用了什么简便方法。
2、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的有关知识,今天上课之前想在咱班来一次计算的竞赛,想参加吗?这样,我们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先派一名代表到前面进行比赛。
280÷7÷5 280÷(7×5)7200÷(25×4)7200÷25÷4 师:我出题的时候可是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的,其实第二组题也能像第一组一样简便,你们想知道方法吗。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板书课题(除法的简便计算)二、学习新知绿学生独立解答小学数学人教部编版Happy, you like my shadow, with me through how many happy spring, summer,a b y G r o w i n g A l b u m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部编版完整版——
2024年四年级下册教案部编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四年级下册部编版教材,具体章节为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
内容包括分数的定义、分数的分类、分数的读写方法,以及分数的比较和简单运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表示分数。
2. 能够对分数进行分类,比较分数的大小,并完成简单的分数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数的比较和简单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的定义、读写方法以及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分数教具模型。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分数教具模型,展示一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的苹果部分。
2. 教学分数的定义和读写方法(15分钟)讲解分数的定义,示范分数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跟随读写,巩固记忆。
3. 分数的分类(10分钟)指导学生根据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将分数分为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4. 分数的比较和简单运算(15分钟)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设计一些分数比较和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6.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分数的初步认识2. 内容:分数的定义分数的读写方法分数的分类分数的比较和运算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2/5读作“五分之二”,5/8读作“八分之五”,7/4读作“四分之七”。
(2)3/4 < 5/6 < 2/3。
(3)1/2 + 1/4 = 3/4;3/5 + 2/5 = 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方法、课堂管理等方面的不足,以便改进教学效果。
「优质」部编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优质下载
本单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一起学习,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再学习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便于学生感悟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教学中,除了安排加法、乘法的简便计算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注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1.加法运算定律。
2.乘法运算定律。
二、重难点设置:重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的运算性质、除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的理性认识。
学生易错点是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只是模仿着运用运算定律而不理解,只有对运算定律的内涵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后才能达到正确灵活地运用。
1.使学生认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理解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的内涵,并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2.使学生经历归纳、概括运算定律的过程,体验数学模型的建构与解构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合理的算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0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10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乘除运算定律,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惜时间、细心观察,按规律进行操作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减乘除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方法;
•难点: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温故而知新
•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 引入新知
•向学生介绍第十课时的主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3. 学习新知
1.探讨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
2.讲解减法和除法的特点和运算定律;
3.练习简便计算方法,包括倍数相乘、个位数相加等。
4. 拓展练习
•完成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5. 巩固与练习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总结
•简要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乘除运算定律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勤加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五、板书设计
•主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重点:加减乘除运算定律、简便计算方法
六、教学反思
•总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反应及问题,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思路和改进措施。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知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运算技能。
二、教学重点1.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板书。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关注。
2. 学习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1.介绍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介绍减法的应用法则和余数定理。
3.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3. 进行简便计算1.练习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拓展练习1.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运算定律相关问题。
2.师生互动,互相分享答案和思路。
5. 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2.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感悟。
七、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运算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如凑整十、估算等。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3+4和4+3的和都是7。
•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法的顺序,和不变。
例如,(2+3)+4=2+(3+4)。
2. 简便计算方法•凑整十法:以9为基数,通过凑整十使计算更简便,例如9+7可以理解为9+1+6,先将7补足成10,再减去多出来的1,得到10+6=16。
•估算法:快速估算出运算的结果,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节省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通过具体例子和抽象符号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概念。
3. 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4. 简便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通过凑整十法和估算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以及简便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案
470-254-46=470○(254+○)
235-(35+78)=235○35○78
先让学生去填空,再说说依据。
3、第21页做一做的1、2题。
4、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减法的简便计算
例1:这本书一共234页,昨天看到第66页,今天又看了34页。还剩多少页没看?
2、教师强调运用加法结合律应该注意的问题:一般把能凑成整十、整百的几个数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加法结合律
问题: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88+104+96 104+96+88=192+96=200+88=288(千米)=288(千
(88+104)+96=88+(104+96)
(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
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1、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自学课本17页例1,解决自探提示中的问题。
二、解疑合探
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1、在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最新部编(统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连减的简便运算课件及全册PPT课件
第1课时 加、减法的意义和 各部分间的关系
R·四年级数学下册
新课导入
例1(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 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 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获取新知
把西宁至格尔木这一段和格尔木至拉萨 这一段合并起来,就是西宁至拉萨的铁 路长。 814+1142=1956(km) 像上面这样,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 运算,叫做加法。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 数可以写成这个数减去后两个 数的和。
是不是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 两个数都可以写成这个数减
√ 去后两个数的和呢?
推进新课
这本书一共 234 页, 还剩多少页没看?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 出哪些数学问题?
求还剩多少也没看? 我们可以用连减计算,即
234-66-34。
怎样计算?有哪些算 法?快点试一试吧!
2、也可以把减数加起来,再用被减数减去它 们的和;
3、还可以先减去后面的减数, 再减前面的。
随堂演练
在 和__上填相应的运算符号和数: 868 -52 -48=868 - (52+_4_8_) 1500- 28 -272=_1_5_0_0_ - (28 + 272) 415-74 - 26= _4_1_5 - ( _7_4_ + _2_6_ )
我们可以有下面3种方法:
方法 1:
在没有括号的算
式里,按照顺序依 次减去两个数。
234-66-34 =168-34 =134(页)
方法 2:
减去这两个 234-66-34
数的和。 减数的和是整十 =234-(66+34)
整百整千的数
=234-10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7-49页)《运算定律和简便运算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运算律的理解,能熟练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经历复习的全过程,学会复习的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运用运算定律和性质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答题卡片教学过程:一、回忆梳理构建网络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孩子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看同学们是否认识他,课件出示高斯的图片。
你们知道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吗?在小学读书时,有一天数学老师要求全班学生算出:1+2+3+4+……….+98+99+100=?想知道高斯是怎样算的吗?同学们猜想…………你从高斯的身上学到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复习运算中的一些规律。
揭示课题: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2、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运算定律和性质的内容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3、汇报交流:其他人补充。
4、展示、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并进行总结。
5、知识结构网络: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a+b=b+a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运算定律和简便交换律: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运算的整理和复习乘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法积不变。
(a×b)×c=a×(b×c)分配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2020-2021新部编人教版小学4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新教材)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五单元三角形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第八单元统计营养午餐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十单元总复习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统计,营养午餐,数学广角——鸡兔同笼,总复习等。
全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分配律”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2.了解“分配律”的应用范围和影响。
3.能够正确运用“分配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分配律”原理和运用方法。
2.能够应用“分配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1.将“分配律”概念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2.根据具体问题正确运用“分配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让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知识,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分配律与简便计算。
2. 讲解“分配律”的概念•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分配律”的含义:a×(b+c) = a×b + a×c。
•引导学生进行简单计算,加深对“分配律”的理解。
3. 练习应用“分配律”•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应用“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解题思路,及时纠正错误。
4. 拓展应用•让学生思考并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运用“分配律”计算的问题。
•引导学生体会“分配律”的实际应用价值。
5. 总结与讨论•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分配律”的运用方法和意义。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巩固“分配律”的应用。
2.搜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运用“分配律”原理解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分配律”展开,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分配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计算能力。
最新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四、选词填空。
(12分)
重叠重合
1.所有的绿,挤在一起,( )在一起,交叉在一起。
2.对称图形可以完全( )。
金晖余晖
3.白桦树在灿灿的( )里,闪着晶亮的雪花。
4.夕阳的( )透过云霞,洒在江心。
漫灭磨灭
5.人民教师为培育后代作出了不可( )的贡献。
6.这些事是永不( )的回忆。
第二课时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5分)
1.磨灭,模糊难辨。
( )
2.间隔穿插,互相穿过。
( )
3.举止大方,不呆板,不拘束。
( )
4.没有鲜明的轮廓或细节,勉强看见。
( )
5.没有一点儿声音,非常安静。
( )
六、日积月累。
(5分)
1.诗是,诗给人类以。
2.诗和音乐一样, 。
3.诗是强烈感情的,它源于的情感。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1.《繁星(七一)》中、、,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案
第八课这些东西哪里来教学目标:1.认识了解生活中的生活用品的来历,体会工业生产过程,感知工业劳动都的付出与艰辛,懂得尊重每一个劳动者。
2.认识各种工业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与便捷。
教学重点:感知工业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体会工业劳动的艰辛。
教学难点:懂得工业产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舒适方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探究农业生产品的生产来源,了解了我们的衣食之源。
那么工业生产品的生产来源又是如何的呢?这些东西到底是从哪里的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看看究竟是怎么样。
二、讲授新课探究一:物品身世的“探秘”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
很多生活用品是由工业生产提供的。
活动一: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物品。
把交流讨论的结果填入下面的表格。
探访活动:我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一个可爱的玩具小熊。
看着可爱的小熊,我很想知道他的来历。
抱着好奇心,我走进生产玩具小熊的工厂,进行了一次探访活动。
1.在玩具生产厂的产品研发部门,设计人员专注地设计着各种可爱的小熊样式。
2.在材料车间,有许多制作小熊的原材料,如绒布、花布……3.在生产车间,我看到一片忙碌的景象,工人们都在埋头操作缝纫机。
4.在装饰车间,工人们给小熊缝上眼睛,打上蝴蝶结,可爱的玩具小熊诞生了!5.在检验和包装车间,技术人员正严格检查每个玩具小熊,检查合格后才进行包装。
6.包装好的小熊被运送到商店,神气地坐在货架上,等待人们购买。
探访结束。
先说一说玩具小熊的生产要经历哪些环节。
小组再选择一件本组都喜欢的物品,开展对它来历的探访活动吧。
拓展:探究校服的生产制作过程面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裁剪→LOGO制作→缝制→成衣检验→包装探究二:它们带来的舒适与方便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工业产品的生产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和方便的生活。
(展示三组图片)问题:你能发现洗衣机,电梯,空调等产品的诞生,帮助人们解决了什么问题吗?有了洗衣机,我们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冬天洗衣服也很方便;有了电梯,不用再辛苦的爬楼梯;有了空调,夏天不怕热,冬天不怕冷。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第三单元 运算定律 教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一、【教学内容】运算定律二、【教材分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五、【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教学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一、新课二、讲解提出问题(播放媒体资料):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课件设计见课件展示)问题就是(板书)“1+2+3+4……+10=?”(板书)等差数列求和公式1.分组讨论与分析(1)有没有简单一点的算法呢?(2)学生讨论后发表看法:可以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来进行简算这样:2、学生列式验算是不是50个101。
通过验证,的确是50个1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6÷2÷4=16÷(□〇□)
210÷(7×6)=210〇(7〇6)
□÷(25×7)=350〇(□〇□)
2、判断:
35÷14 = 350÷2÷7
3000÷4÷25= 3000÷(4+25)
3、简便计算
(5)问题?
五、布置作业:1、口算
2、作业本
3、寻找生活中关于除法性质的例子并解决。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本P19
口算训练P20
教学反思
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学习除法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
目标
1.知道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改为减去两个数的和。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探索、研究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
重点
重点:认识除法的性质,并学会运用其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
难点
难点:简便方法的灵活选择。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除法的性质》(开发型)
教 师
陈明
学 科
数学
执教班级
四(5)(6)
教学时间
2011年3月11日(第4周星期五)
教学地点
教学内容
除法的性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P43例3
教学课时
第 课时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是否集体备课
教材
分析
运算定律是运算体系中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是运算的基本性质,可作为推理的依据。本单元所学习的五条运算定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
教学
准备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定律?你能用字母表示吗?
2、简便计算(略)新课标第一网
3、联想:在其他的运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规律呢?
a+b+c=a+(b-c)
a×b×c=a×(b÷c)
a÷b÷c=a÷(b×c)
二、探究除法性质
1、讨论:究竟哪个是对的呢?请小组合作验
2、学生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