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https://img.taocdn.com/s3/m/8714f838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e7.png)
从同仁堂看中药企业国际化经营一、本文概述二、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同仁堂,作为中国中药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
早在清朝时期,同仁堂就开始向海外输出中药产品,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和疗效,赢得了海外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真正的国际化经营之路,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开启。
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第一阶段,可以概括为“摸索前行”。
在这一阶段,同仁堂主要通过出口中药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同仁堂凭借其独特的制药工艺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成功打入了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为后续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第二阶段,同仁堂开始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国际市场。
同仁堂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不仅限于传统的中药店,还涉及到了零售、批发、医疗等多个领域。
同时,同仁堂还加强与国际医疗机构的合作,推动中药在国际医疗体系中的应用。
在第三阶段,同仁堂开始探索“本土化”战略,即在海外市场深入挖掘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推出符合当地市场需求的中药产品。
同仁堂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共同研发适合当地消费者的中药产品,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如今,同仁堂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经营的第四阶段,即“全球化战略”阶段。
在这一阶段,同仁堂不仅在全球范围内推广中药文化,还积极参与国际医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努力提升中药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同时,同仁堂还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推动中药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回顾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其始终坚持“以质取胜”的理念,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和战略思路,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未来,随着全球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中药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同仁堂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未来。
三、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分析坚持品质为王,传承与创新并重。
同仁堂始终坚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确保了药品的高品质。
同时,同仁堂也注重科技创新,不断研发新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以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需求。
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
![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cd904560722192e4436f645.png)
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精编资料药事管理学科的知识和内容来源于药学研究,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活动过程中实践经验的总结,从中找出规律性的原理和法则,指导药学实践,促进药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发展,研究第二章药事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导语药事管理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学、法学、经济学、行为科学的理论方法对药学事业各分部(分系统)的活动进行研究,总结药事管理活动基本规律,指导药学事业健康、合理发展的科学。
本章将介绍药事管理学的有关概念、药事管理学发展与研究等有关内容。
通过学习,掌握有关基本概念与研究的内容、方法,熟悉药事管理特点与任务,解决药学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第一节药事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药事管理学是20世纪初形成的一门学科领域,它的形成和发展与药学的发展及其实践相关。
对高等药学教育专业内容和知识范畴的拓宽,具有较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药事管理教育的实践又促进了药事管理学科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一、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的相关要概念及其关系(一)药物与药学1. 药物与药物学? 药物(Drugs) 凡用于人体体内或体外,在医学上用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康复的物质,称为“药物”。
包括天然药物及化学制备的药物。
? 药物学研究药物的一门学科。
目前“药物”一名,多指按每个药物叙述的实用知识。
药物学作为古老的传统学科,通过不断实践,从经典医药学发展到现代药学,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形成了基础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药学科学。
2. 药学与相关科学? 药学(Pharmacy) 研究预防、治疗、诊断人体疾病所用药物的科学。
包括中药学、生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药理学、药物化学、生物制药学、药剂学、制药工程学、临床药学、预防药学、药事管理学等学科。
药学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用途、分析、鉴定、生产、加工、调配使用、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以及监督与管理的科学。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1a4337d7e21af45b307a8fd.png)
构建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的思考【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高职中药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如何进行“课证融合”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高职;中药专业;课证融合长期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明显脱节,在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式方法等各方面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革和尝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本项目是对我校中药专业“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建设和中高职之间的课程衔接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推进中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进一步提升就业竞争力。
职业教育是以教育部门为主导的学历文凭教育,职业资格制度是以劳动部门为主导的劳动技能培训,两者属于不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劳动者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强两个体系的衔接、融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而职业院校也逐渐成为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主要场所。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社会职业结构和岗位结构的变化迅速,技术岗位的综合性、复杂化程度提高,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现代劳动者必须具备适应现代化生产和技术发展的能力,我国传统的职业教育体系和人力培训体系都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随着中药行业GAP、GMP、GSP各项规范的严格实施,就业准入制度的不断推进,中药专业“课程融合”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一、开展“课证融合”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和基础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要求强化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研究探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完善学历学位证书和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逐步实现职业教育学历学位证书体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有机衔接,探索建立各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衔接的制度。
“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eb6660fdbb68a98270fefa97.png)
“课程思政”背景下药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沈齐英,居瑞军,张志红,王腾,管洁,晁建平,彭效明,郭晓燕(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102617)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全面深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力争所有课堂都有育人功能。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构建出一种全新的教育样态,其终极目标是寻求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的融通之道,科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1-3]。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培养造就一大批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为我国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策。
在新工科和“课程思政”背景下,工科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育人的核心目标,发挥学科优势,尝试从课程目标、案例教学、德育目标考核等方面进行课程融思政的教学探索和实践,期望为工科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一、药理学课程特点制药工程专业是1989年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时新设立的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制药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在医药、农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合成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药理学》课程是教育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任务是解决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开发新药、优化剂型、药品生产及指导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教学内容为药物与人体相互作用规律及其作用机制,要求学生掌握药效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等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依据药物制备原理及作用的基本机制,具备识别和表达制药过程中复杂工程与工艺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的能力。
药理学具有鲜明的学科特征,涵盖药学、生命科学、生物化学、伦理学、工程学,以及环境科学和法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多学科的理论交叉特点。
先进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探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为例
![先进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探析——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专业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6dd421159eef8c75fbfb3c9.png)
【 7 】张文显 : 法理 学
障监督的全面性 。与此 同时 , 积极创新监督奖惩机 制 , 充分调动 社会各种力量的监督积极性 。
武 汉 职 业技 术 学 院 空 中乘 务 专 业 为例 , 探 讨 了将 先 进 的 企 业 文 化 融入 专 业 建设 与课 程 改 革 中的 途 径 和 方 法 。
( 2 ) 在广泛开辟监督渠道的同时 , 确保强有 力的监督 。构建 双向监督体制 , 切实保障研究生教育相关人 员的合法权 利。
的积 极 影 响 。
2 0 0 8 B 0 6 7 ) 资助 。 )
【 参考文献】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空乘 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基础上 ,
( 注: 基 金 项 目: 湖 北 省教 育 科 学“ 十一五” 规 划 项 目( 编号 : 将先进企业文化融入专 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中 ,特 别强调素 质教
( 2 ) 不断树立执 法的权 威性 , 统一各地区的执法标准 , 执法 必严 、 违法必究。加强研 究生教育相关人 员对执法 的信赖度 , 做 到和 谐阳光下 的教育执法。
3 、 构 建 研 究 生教 育 司 法体 制 , 加 强研 究 生教 育 司 法队伍 建设
( 1 ) 研究生教育司法体制的构建 。要积极开辟法院 、 检 察院 等司法机关干预研究生教育 的有效 渠道 , 加 强行 政司法仲裁制 度等制度 的建设 , 加强 司法在研究生教育领域 的影 响力。 ( 2 ) 研究生教育司法队伍的建设 。 要在现有的司法工作人 员 中, 注重倾向性地引导其了解我 国的研究生教育体制 、 教育侵权
先进 企业文化是企业运用文化 的特点和规律 , 以提 高人的素 质为基本途径 , 以尊重人的主体地 位为原则 , 以培养企业经 营哲 效益和经济效 益为 目的的管理思想 、 管理理论 、 管理方式 。 先进企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三个结合”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三个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426a9f0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a4.png)
第49卷第2期2021年1月广㊀州㊀化㊀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2Jan.2021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 三个结合 ∗谢承佳,陈秀清,郭双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㊀扬州㊀225127)摘㊀要:基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和目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有必要在学科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达成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融通㊂本文以药品生产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为例,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需做到三个结合:教学模块与职业功能结合㊁教学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结合㊁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㊂关键词:职业标准;课程标准;技能鉴定㊀中图分类号:G710㊀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21)02-0123-0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基金项目: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校级教改课题 基于 一城六区 制药产业发展的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研究 (课题编号:2018XJJG19);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校级教育教改课题 能力本位视阈下提升高职院校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能力的研究 (课题编号:2016XJJG07)㊂第一作者:谢承佳(1982-),女,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㊁教学设计等㊂Three Combinations of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Standards ∗XIE Cheng -jia ,CHEN Xiu -qing ,GUO Shuang -hua(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Jiangsu Yangzhou 225127,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positioning and goal of cultivating high -quality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t wa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curriculum standards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standards based on the discipline system.Taking the course of Bio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on the basis of practical research,it proposed that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between school personnel training and corporate talent needs,the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urses and national vocational standards needed to be combined in three ways: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modules and professional functions,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projects and job tasks,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vocational skill appraisal.Key words :vocational standards;curriculum standards;skill identification‘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 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㊁行业指导㊁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1]㊂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以培养岗位技能为核心,但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较短,职业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具备的职业素养与企业需求的职业素养有一定的差异㊂基于这样的现状,同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有必要在学科体系内在逻辑的基础上达成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融通㊂国家职业标准是劳动技能的衡量准则,是对从业人员在某一专业领域的职业素质最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与国家职业标准的融通,可以使更多的受教育者和培训对象的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最大限度的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对接㊂在这样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问题研究,希望能指导一线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1㊀课程概况1.1㊀专业概况在全国范围内,江苏省是医药大省㊂截至2019年底,省内正规的制药企业有超过500家[2]㊂在这样的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我院化学工程学院在2006首次开办了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目前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㊂2016年,根据国家的相关文件,专业名称变更为药品生产技术专业㊂在本专业开办之初,秉承 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以能力为本位 的人才培养观,对制药产业及企业进行了充分调研,确定主要岗位群㊂目前,根据调研结果,药品生产技术专业主要有六大主要岗位群,包括化学药品生产岗位㊁生物药物生产岗位㊁药物制剂生产岗位㊁化工生产岗位㊁药品经营与124㊀广㊀州㊀化㊀工2021年1月管理岗位㊁药品质量控制岗位㊂对不同的岗位分析对应的工作任务,从而提炼职业能力要求㊂例如,生物药物生产岗位对应的素质能力要求主要包括 掌握生物药物生产工艺流程及环境划分㊁设备操作及质量控制等相关知识,具备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岗位操作技能;具有药物制剂制备与设备维护保养能力 ,而药物制剂生产岗位则需要员工能够 掌握典型剂型的生产工艺流程,具备典型制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的操作技能;熟悉常用制剂设备的基本操作,具有常用制剂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懂得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有解决药物制剂制备过程中一般性技术问题的能力 [3]㊂根据各个岗位提炼的职业能力要求,确定了学习领域,设计了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 的课程体系,主要由文化课㊁专业课和拓展课三大课程模块构成㊂其中,专业课又包括专业平台课,专业模块课和综合实践课,分别对应职业通用能力㊁专项能力和综合能力㊂‘生物制药技术“课程就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专项能力,主要对应岗位为生物药物生产岗位㊂1.2㊀‘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概况作为药品生产技术的专业核心课程,‘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熟悉生物技术的发展与基本概念㊁掌握生物制药技术的操作与相关应用㊂其前导课程为‘微生物技术及应用“‘制药过程及设备选择与操作“㊂后续课程为‘药物制剂操控“‘药物分离与纯化“㊂在‘生物制药技术“课程教授的十多年时间中,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授课团队越发感觉到课程应注重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有必要在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基于区域经济对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改革㊂一方面,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企业㊁单位用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㊂职业标准体现的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课程标准则是规定高职院校的课程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㊂因此,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以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平台,前者提供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后者将人才的要求反馈到高职课程中㊂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也影响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㊂高校需要供给能够适应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高素质㊁高技能人才,才能为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保障㊂因此,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格描述的课程标准,应该具备可持续发展性㊂2㊀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与国家标准对接的 三个结合2.1㊀教学模块与职业功能结合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有其内在的层次结构,课程教学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应该根据这种 层级层次 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块㊂课程教学项目模块设定的思路为:首先,根据国家职业标准中的职业功能确定项目模块范围;再结合江苏省制药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对项目模块进行调整;之后,对职业功能中的工作内容列表分析,并基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将不同职业功能中的共同工作任务部分整合,将不同工作任务根据职业功能划分成单独模块㊂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生物制药技术方向对应的职业工种包括五大类,具体为:生化药品制造工㊁发酵工程制药工㊁疫苗制品工㊁血液制品工和基因工程产品工[4]㊂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江苏省的制药产业进行了综合考察,通过资料查阅及调查研究发现,江苏省制药产业结构分布的实际情况是:在500多家正规制药企业中,只有不超过10家为疫苗专营或兼营企业㊂结合制药技术概念界定,将疫苗制品工对应的职业要求归并至 细胞工程 教学模块;此外,考虑到产业现状与升级需求,增加 酶工程 教学模块㊂综上所述,本着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需求,根据职业功能确定教学模块为血液制品与生化分离技术㊁天然生物材料与天然药物㊁发酵工程技术与发酵药物㊁细胞工程技术与免疫技术药物㊁基因工程技术与基因药物㊁酶工程技术与生化反应制药㊂具体见图1㊂图1㊀职业功能与教学模块对应表Fig.1㊀Correspondence of professional functions andteaching modules在每一教学模块中,基于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描述,同时充分考虑与前导课程可能存在的重复性及与后续课程存在的衔接性,制定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㊂例如,发酵工程制药工的职业描述中主要包括10个方面[3],其中,诸如 使用消毒锅或消毒柜等,对培养基㊁压缩空气或其他材料㊁设备㊁器皿等进行消毒㊁灭菌 ㊁ 采用微生物方法培养㊁制备各级生产菌种,复壮㊁选育优质高产生产菌株 等方面主要属于前导课程‘微生物技术及应用“教学范畴㊂而诸如 使用固液分离设备进行发酵液或浸提液的固液分离 ㊁ 使用溶剂或交换树脂等进行有效药用成分的提取和纯化 等职业能力要求也是后续课程‘药物分离与纯化“的教学目标㊂因此,综合考虑后将发酵工程技术与发酵药物这一个模块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了解发酵工程技术的概念,掌握发酵工程制药的一般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熟悉主要的发酵技术药物及生产工艺㊂并以典型发酵工程产品,包括抗生素㊁维生素㊁氨基酸等为教学载体,通过这些药品生产工艺的讲解达到职业标准中 操作发酵设备和控制仪器㊁仪表,根据发酵代谢指标适当调节发酵工艺条件,完成发酵 加入工具酶和中间体,控制工艺条件,完成抗生素的酶解㊁转化工序 等职业能力要求㊂2.2㊀教学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结合将真实工作任务融入教学体系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和改革的共识[5-6]㊂考虑到与地区医药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问题,需要确定合适的工作任务以便实现情境与岗位对接㊂而实施基于正式工作工程的项目,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处于一个自己想要去了解的境地,让学生能以相对积极的态度去做原本可能并不喜欢做的东西,在完成相关项目的过程中重新构建知识㊂通过一门课程所呈现的多个教学项目的实施和训练,实现学生从 学生 到 企业员工 身份的转变,发展职业能力㊂以 青霉素的发酵生产 这一教学项目为例㊂青霉素高效㊁低毒㊁临床应用广泛,是人类历史上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也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能接触到的一类药品㊂通过微生物发酵是生产青霉素的主要途径之一,其工艺控制难度较大,但对于其他抗生素类药品发酵工艺的学习具有示范性㊂通过与企第49卷第2期谢承佳,等: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 三个结合 125㊀业沟通确定职业能力需求,结合参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发酵制药工职业标准,确定教学重点及教学目标(见表1)㊂同时,结合企业生产示例设定教学情境:东方梦想科技园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完全按照GMP要求建造的现代化生物工程公司,拥有设施先进的研发中心,发酵车间,生物分离车间,三废处理车间,动力车间,大型仓库等,公司具有8个200顿的发酵罐,青霉素年产量为2100吨㊂学生是东方梦想科技园生物有限公司的一线生产操作人员,日常工作内容为青霉素的发酵生产㊂在教学实施环节,遵循正常工作流程,并考虑技能级次,确定教学顺序为 发酵环境要求 ㊁ 发酵流程认知 ㊁ 发酵参数控制 ㊁ 发酵生产对接 ㊂在实践环节,利用智慧教室及仿真软件打造虚实融合的教学环境,通过丰富的活动设计,并配合各种激励性措施和反思性活动,使真实工作任务支持学习的功能得以充分有效发挥㊂例如,在学生操作仿真软件的过程中,设定两人为一小组,模拟真实生产过程,一人扮演中控室人员,主要负责DCS操作,一人扮演工艺员,主要负责监督管理㊂通过这样的分工合作互助互提,激发团队潜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观㊂表1㊀青霉素的发酵生产教学要求Table1㊀Teaching requirements for fermentationproduction of penicillin青霉素的发酵生产教学情境学生是东方梦想科技园生物有限公司的一线操作人员,该公司青霉素年产量为2100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理解青霉素发酵工艺流程,会分析各个参数之间的影响及联系;技能目标:能根据监测参数判断发酵趋势并进行正确的操作处理;素养目标:能按照岗位职责要求,遵守生产纪律,完成各项生产任务教学重点青霉素发酵的工艺操作教学难点青霉素发酵工艺参数的控制在教学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工作情境设计教学方法㊂即:考虑在实际工作情境中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情境,并充分考虑教学规律及其他客观因素,设计教学方法㊂例如,对于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以语言传递为主要方式的学习过程,可采用讲授法等;以实际感知为主的知识形成过程,在授课中可采用演示法㊁参观法㊁角色扮演法等;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技能培养过程,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㊁仿真教学等㊂此外,创新精神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创新来自员工的积极参与意识㊁勇气和能力㊂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也鼓励教师多用㊁用好诸如探究法㊁讨论法等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㊂2.3㊀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㊂将职业技能鉴定的相关内容融入教学考核,有助于强调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学生动手能力㊁职业素养和工程意识[7]㊂首先,在理论教学方面,将教学内容的知识点与职业标准中的考点对接㊂例如,发酵制药工的职业描述之一是 采用微生物方法培养㊁制备各级生产菌种,复壮㊁选育优质高产生产菌株 ,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包括:微生物的生长㊁接种技术㊁菌种的扩大培养㊁菌种保存㊁菌种的复壮㊁菌种的选育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就将这些内容与教学案例相结合或作为单独知识点进行讲解,既避免了职业技能鉴定时再花费大量时间再进行系统培训,从而避免了教育资源的重复和浪费;又提高了学生通过职业鉴定的合格率㊂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建设工学结合的实训基地,从而保障职业技能鉴定与高职教学活动的结合㊂我们采用 自主开发㊁校企共建 的建设模式,按照 生产型㊁职场化 的理念建成了一批集技能训练㊁项目化教学实施㊁技术开发与服务㊁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㊁技能竞赛㊁职业素质养成等功能于一体的完整的制药实训室体系,具体包括有机合成㊁生物发酵㊁化学制药㊁药物制剂㊁分析测试等涵盖药品生产技术的上㊁中㊁下游,其中包含两个江苏省的省级研发和测试中心㊂同时,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也与包括江苏扬农集团有限公司㊁扬州联博药业有限公司㊁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内的紧密合作企业分地区㊁分层次建成了工学交替㊁顶岗实习㊁产学研结合的10余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㊂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成为有效保障了工学结合背景下职业技能鉴定与教学活动的结合㊂同时,通过良好的职业氛围,培养学生爱岗敬业㊁团结互助的职业素养㊂3㊀结㊀语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与国家职业标准的对接研究,需依据职业标准,以区域经济的实际需求为落脚点和出发点㊂在高职‘生物制药技术“课程的改革中,我们遵循此原则,做到了教学模块与职业功能结合㊁教学项目与岗位工作任务结合㊁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切实提高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素养,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㊂参考文献[1]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OL]./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info_list/ 201407/xxgk_171904.html?authkey=gwbux.[2]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OL]./datasearchcnda/face3/dir.html.[3]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2018年版)[M].北京,2018.[4]㊀江苏省职业技能鉴定网[OL]./jdfww_bak/zcfg/zsglyjdsf/.[5]㊀关艳阁.现代国家职业标准导向下的高职课程改革研究[D].广州: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5.[6]㊀戴有华,于泓,刘旭.高职机制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9):11-13.[7]㊀李慧丽.我国高职院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6.。
我国教育和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我国教育和医疗改革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c49c174b0717fd5370cdc88.png)
一、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政府在医疗改革中的角色定位不准确—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市场化的经济运行方式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也使得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平衡。
把医院推向市场,走单纯的市场化道路,正是政府在这场改革中没有对自己进行正确定位的结果。
在改革过程中,政府“抓大放小”的方式正是导致医疗卫生服务出现两级分化的直接原因。
市场化的改革,使得政府淡化了自己对医疗卫生行业的监管责任。
医院产权改革,使得政府在下放权力的同时也放弃了自己的义务。
同时,政府也忽略了对医疗卫生这种本该属于自己社会责任范围的公共品的监管,用改革国有企业的方法来改革医疗卫生行业,将医疗卫生机构视同于一般的企业。
(二)政府和社会在对医疗卫生机构的定性上存在偏差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许多医院产权改革的支持者认为,医院应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市场主体,应在国家法律规范的框架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这实质上也就是把医院看成了一般的营利性企业,从而削弱了其服务于保护公众基本健康权利的目标。
也正是由于这种定位上的偏差,使得医院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把赢利作为其重要目标,使得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卫生费用迅速攀升,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20世纪80年代实行财政体制改革后,医疗卫生行业的投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承担。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得广大的欠发达地区缺乏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财力,而不得不采取“放权弃责”的方法,把医疗卫生机构推向市场,让其自行发展,加剧了其营利性的发展步伐。
(三)我国医疗保障社会化程度较低在现行体制下,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比较窄,有百分之七十的农村人口和部分城市弱势群体没有任何医疗保障。
而对于企业来说,劳保医疗几乎还是企业的自我保障,因此企业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在一些企业,因为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工种,不同数量的离退休员工数量都导致了不同医疗保障的负担,这些都使得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三医联动”机制下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三医联动”机制下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b9b2429a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b.png)
“三医联动”机制下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孙 训 宣城市人民医院财务部摘要:目的:通过对医疗保险管理实践经验的介绍,探索医院医保管理方法。
方法:采用实地调研获取数据、文献搜索整合观点。
结果: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种类多,机构分散,服务意识不强,统筹款支付周期过长,拒付严重,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等问题。
结论:提出创新医保管理机制、整合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信息系统、增强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服务意识、实行医保基金实行专户管理、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医疗保险;改革;建议中图分类号:R19-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76-02安徽省作为全国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省份之一,为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有益的探索。
宣城市在本次公立医院改革中,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体制创新、突出重点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但随着医改持续深入推进,也暴露出诸多不足,其中,医疗保险管理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医疗保险管理体制改革政策依据2016年6月份,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的全国医保及公立医院改革研讨会上,安徽省卫计委于德志主任做了关于“三医联动,抓住医改的牛鼻子”主题发言。
“三医联动”就是医疗、医保、医药体制改革联动,以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
在医疗、医保和医药三者关系中,医疗是根本、医保是基础,医药是关键。
其中,医保管理体制改革应含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运行机制改革。
2016年安徽省《关于印发安徽省2016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皖政[2016]27号)文件中要求,各地应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方案。
二、宣城市医疗保险基本情况我市地处皖东南,辖宣州区、广德县、朗溪、宁国、泾县、绩溪、旌德7个县市区,面积1.23万平方公里,人口280万。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2696f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5c.png)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马菁菁;罗跃娥;刘斌【摘要】Taking the national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s as samples ,using the Medici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talents demand questionnaire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demand of talents of Medicinal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situation and purpos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以全国医药企事业单位为样本,运用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问卷,对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以及校企合作意向进行调查与分析。
【期刊名称】《药学教育》【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人才需求;校企合作【作者】马菁菁;罗跃娥;刘斌【作者单位】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300222;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正文语种】中文近20年来,我国医药行业保持近17%的年增长率,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朝阳产业。
全国制药企业、医药流通企业、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已基本完成GMP认证和GSP认证。
2011年市场规模达9 388亿元,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药品市场[1]。
2005年10月,劳动部正式细分出新的职业——医药营销师,充分说明了国家对于药品经营与管理岗位的重视程度。
天津市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未来几年,天津市将投资114亿,培育一个销售额达300亿元的集团企业,3~5个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上、领跑某个产业领域的旗舰式企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20%,实现2010年医药工业总产值400亿元,利税60亿元,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实现由全国第七位到第五位的大跨越,建设面向环渤海、面向三北地区、面向全国、面向全世界的现代化医药加工制造基地。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a5227df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a.png)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改革探讨工商管理专业是当代高校中相当重要的一个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全球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竞争的加剧趋势下,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迫在眉睫,需要深入探讨和改善。
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的是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需求和管理实践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管理人才。
同时,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一直以来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教育目标工商管理教育应将创新、实践、国际视野和品质教育贯穿全过程。
具体要求培养出能协调公司内部和外部关系以及各种资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2.课程设置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有广泛的视野、较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注重实践教学和体验教学,以及在线教育等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结合。
3.人才培养应当采用多样化、个性化和系统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思维和才能的开发,打造具备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是培养目标的落实,在课程改革方面,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探索,以适应市场竞争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1.课程模块的转型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巨变,拥抱大数据时代,拓宽课程模块,建立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大数据、科技创新、企业社会责任等课程模块,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2.实习环节的加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加强实习环节的设置,借助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刻地把握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掌握与时俱进的实践技能,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和建议。
3.教育方式的改变培养具有丰富知识、专业能力和运筹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课程改革需要传统和现代教育方式的有效结合,使用多元化、多媒体、沉浸式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在互动、实时共享、跨时间空的学习方式与众多学员和教师相互协作学习,以适应现代社会教育环境。
三、结论工商管理专业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学科专业,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和人才培养的使命。
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改革与探索
![高职药学专业《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改革与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f6d37ac650e2524de5187eef.png)
系,以培养道德、技能和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为宗旨。在课程设置时 子来判断假药、劣药、不良反应等定义,然后结合理论讲学。不仅可
也考虑到学生毕业后有就业和升学等多种选择,为加强文化素质教 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还可以吸引其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效
育,满足学生继续学习深造的需求,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果也有所进步。依据教学内容及要求,运用适时的案例采取分析,可
紧密结合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确定岗位工作任务,综合学生基 力求教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实践性强[5]。同时,最新的实时政策动
础和现在,制定实用性强、可行性高的人才培养方案,可供开设该专 态和法规也要及时地整合到学生所学知识中去。我们用的方法教
业的兄弟院校参考。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选择,建设职业教育课程体 学,在课堂讲学中可以借用“欣弗事件”、“齐二药事件”等等一些例
与法规》方面的人才培养应该充分考虑学校现有师资水平,并进行 不够,训练只能是“蜻蜓点水”。
有效整合,然而药学专业基础课必须依托药学专任教师。例如某校
因此,针对岗位能力的需要,将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成综合性实
医药经济管理学院师资水平满足药学专业课和药学专业基础课的 验、集成生产性实训;基础训练直接与岗位技能相关联,既能锻炼学
规范等。
课程内容的特点,选取相关内容,采用“问题讨论”的方法进行一系
2 药学与建设全能型师资队伍培养和建立
列教学实践。
综合省教育厅对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必须取得高级工资格证的
例如在讲授“药学技术人员管理”时,首先学生自学,教师再提
要求。在岗位方向课设置过程中,均安排了资格证考证实训课程。高 出一些思考题供学生思考,并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另外院校间还可
科。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经常感到枯燥难学,不知道该如何应 理论比较抽象,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目标
490208-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
![490208-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c18ae9d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6.png)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药品经营与管理(490208)。
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四、职业面向本专业职业面向如表1所示。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医药生产、经营及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药师、医药商品购销员、电子商务师、仓储管理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医药商品购销、储运、养护、质量控制、药店经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六、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一)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备敬畏生命、诚实守信、严谨认真、合规从业、精益求精的医药道德和良好的药品质量规范意识。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知识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等知识。
3.掌握与专业相关的药理学、药物制剂、医学基础等医药基础知识。
4.掌握医药商品基础知识和常见疾病的用药知识。
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
![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d1efe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64.png)
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药品市场营销学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药品市场营销学是市场营销学的一个分支,是针对药品营销的一门专业性学科。
那什么是营销呢?根据美国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定义:“营销就是为顾客创造价值,通过建立强有力的客户关系,从消费者那里获得价值的过程。
”营销学的产生是由机械化大生产,出现商品供大于求,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后而形成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这门学科与经济学、现代管理学和行为科学密切相关。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它有着商品的普遍性,又有着它的特殊性,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直接与人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市场营销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药品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
药品市场营销学是医药营销专业的必修课,是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有效的课时,怎样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感兴趣并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是每个教师的教学目标。
根据目前学生就业后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明显不足之处,本人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门课程教学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现代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历代教师不断的教学改革创新和教学效果评价,我们教学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多元化,教师也逐渐由传统的“教”学转向现代的“导”学模式,但是目前仍存在两个明显的不足之处:(1)教学内容仍然以理论教学加案例分析为主,而当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会发现所学的知识过于概念性,在工作中没有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2)实践锻炼不够。
学生毕业后,发现很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会灵活地运用,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还有所欠缺。
可见,我们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还有待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二、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从市场营销学这门学科的起源和发展我们知道,它来源于现实的市场,并形成理论体系,又运用到市场中去,而作为教学的教材选择是让学生学好这门学科的第一步。
因此,我们通过深入研究,从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能力出发,结合当今药品市场,选用了具有鲜明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教材,该教材是由董国俊主编的《药品市场营销学》第二版,具有以下特点:(1)准确定位,彰显特色。
药学导论论文3100字_药学导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药学导论论文3100字_药学导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6b8cfb3f5335a8103d22069.png)
药学导论论文3100字_药学导论毕业论文范文模板药学导论论文3100字(一):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药学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论文【摘要】对《药学导论》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将药学各分支学科的知识中融入药学职业的岗位教育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法,以职业能力的学习为重点,将药学专业的学科知识、工作岗位的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结合在一起,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提早了解企业各工作岗位,培养其职业素养,使之树立职业目标,作好职业规划,同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关键词】药学导论;职业教育;药学高职院校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材”为目标,丰富了高等教育的结构体系,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但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尚未形成,仍不能满足专业培养目标的需要。
《药学导论》是面向药学专业一年级新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简要地介绍药学的概念、性质、任务、各分支学科的基本概况、研究领域、学科进展,使学生早期了解药学热爱药学、献身药学[1]。
本课程内容涉及的学科有《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中药学与生药学》、《生物技术制药》、《药事管理学》,这些学科都作为药学的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将会进行重点的学习,但对于这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等內容的学习,一年级的药学新生会比较吃力,而且没有其它专业基础课的支撑性学习,对专业学科的概念性的学习与认识,也是处于模糊的阶段。
因此,对《药学导论》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课程内容的体系中,与行业企业共同合作开发适应现代药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对于促进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促进药学专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就业模式的转变有着重大的意义。
本文就以药学职业教育为导向的《药学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进行探讨:一、《药学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分析在我国的本科院校已开设《药学导论》课程,大部分高职院校也已开设《药学导论》及《中医药学导论》课程,但高职院校开设的《药学导论》课程,在知识内容上仅限于将药学各分支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理论性的讲授,而未将药学职业教育纳入到《药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中,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模糊化,目前,《药学导论》课程教学体系存在以下不足:1.缺少行业指导性教材,均以本科教材作为高职院校的教材。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专业课程证融通教学改革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专业课程证融通教学改革](https://img.taocdn.com/s3/m/08295d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4.png)
“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专业课程证融通教学改革摘要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示,全面实施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精神,根据教育部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探索职业院校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改革的有效路径,本文结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药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分析课证融通教学现状入手,并对课证融通的策略进行探索,达到提高药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本文基于“1+X”证书的课证融通专业课程设置原则,提出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课程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融通教学改革策略,可供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1+X”证书;药品经营;课证融通;教学策略;高职院校1引言“1+X”证书:“1+X”证书是“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证书”的简称。
例如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的“X”包括了“药品购销职业技能等级证”证书。
课证融合:“课证融合”中的“课”代表专业课程,“证”代表职业技能证书,即将职业技能证书中的技能点、知识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程中有培训内容,培训内容中有专业课程内容,二者相互促进,增加融合深度。
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增加就业的资本。
教师可从课证融合的角度根据性质、作用、方向,以模块为单位,设置若干个学习单元,按照课程逻辑和顺序开展教学。
2.1缺乏对证书融通的认识对该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大多数人(约70%)对“1+X”证书制度还不了解,没有深入了解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发展现状,对于“1+X”证书制度和课程证融通的认识比较模糊。
在2020年3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中,明确了要将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融通。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模拟药房的建设
![高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模拟药房的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120b204bed5b9f3f90f1c3b.png)
确, 保证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规范有 序和建设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
企业为实训基地提供兼职教师, 参与实训基地建设 规 划 、实 训 项目 开 发、实训设施选型 、实 训 教材 建 设 、实 训质量评价, 在设 备 、师资 、技 术 上 实 现共享。企业参与实训全过程, 对实 训全过程进行监控, 负责向学校提供 就业信息,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实训 基地培训的学生。在完善相关实验、 实 习 、设 计 、实 训 设 备 及 管 理 等 各 项 规章制度的同时, 加强宣传和落实, 严格检查, 使实训工作有章可循。
药 品 的 摆 放 。按 规 定 中 药 与 西 药 要分开,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要分开, 同时为了方便顾客买药和店员寻找, 要 按 儿 童 药 、妇 科 药 、老 年 人 用 药 以 及呼吸系统用 药 、泌 尿 系 统 用药 、循 环系统用药等分开摆放, 做到一目了 然, 整洁规律。
计 算 机 药 房 模 拟 软 件 。购 置 或 开 发一套符合我国医药企业药品经营 管理特点和行业趋势, 包含药房药品 进 销 存 、柜 台 药 品 管 理 、日 常 收 费 和 GSP 管 理 功 能 的 计 算 机 药 房 模 拟 软 件, 通过软件模拟, 让学生真正体会 到药品管理是一个系统化、规范化、 科学化的过程。
收稿日期: 2008- 06- 13 作 者 简 介 : 李 晓 敏(1973- ), 女 , 河 北 无 极人,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生物与化学工 程系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主任, 讲师 ( 318000)
(上接第53页)锻炼、考察, 参与实训基 地的建设, 在实际工作场景中了解新 工艺, 学习新技术, 积累实践经验, 掌 握过硬的生产技术, 提高自身的专业 素 质 和 实 训 指 导 水 平 。三 是 鼓 励 教 师 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技能 考核等级证书。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篇)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91cbcf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02.png)
第1篇摘要: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药学人才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探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药学人才的关键环节。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策略,以期为药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二、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1. 实践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药物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基本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药学人才。
2. 实践教学内容(1)基础实验: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实验,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2)专业实验:包括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药事管理等实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3)综合实验:结合药学专业特点,开展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实习实训:组织学生到药品研发、生产、流通、使用等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践教学方式(1)实验教学:采用实验演示、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项目教学: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将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1. 实验教学实施(1)实验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合理设置实验课程,注重实验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培训课程
![2024年生物医药行业培训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7d15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0.png)
THANKS
感谢观看
制定战略规划
根据企业愿景和使命,结合行业分析 ,制定具体的战略规划,包括市场拓 展、产品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的策 略和行动计划。
明确企业愿景和使命
确立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市场定位 和业务范围,激发员工的共同价值观 和使命感。
战略规划实施与监控
建立有效的实施机制和监控体系,确 保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及时调整和 优化战略方案。
组建高效、专业的研发团队,并进行 科学的管理和协作。
研发策略制定
针对不同疾病类型和市场需求,制定 相应的药物研发策略。
靶点筛选与验证方法
靶点发现与筛选
利用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技 术手段,发现和筛选潜在的药物
作用靶点。
靶点验证方法
通过细胞实验、动物模型等手段, 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验证和评估。
靶点优化策略
控制等关键技术。
分离纯化工艺
介绍蛋白质、抗体等生物大分 子的层析、超滤、电泳等分离
纯化方法和技术。
制剂工艺
阐述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制 备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
识和技术。
GMP认证及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
介绍如何建立符合GMP要求的质量管理体 系,包括质量方针、目标、组织结构、职
责、程序等要素的设计和实施。
A GMP认证标准解读
详细解读GMP认证的相关法规、标 准和要求,帮助企业了解认证流程
和关键点。
B
C
D
质量审计与持续改进
介绍质量审计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通 过持续改进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质量风险管理
探讨如何在生产过程中识别、评估和控制 质量风险,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原料药合成技术进展
大型连锁药店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分析——以大参林为例 雷争春
![大型连锁药店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分析——以大参林为例 雷争春](https://img.taocdn.com/s3/m/b4238a89be23482fb5da4ccb.png)
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课程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作者(签名):2020 年 5 月 21日大型连锁药店的管理和发展模式分析——以大参林为例摘要:通过大型连锁药店大参林的发展历程,研究大型连锁药店的管理与发展模式,给政府制定相关政策、修订相关法律提供参考;为药品零售行业健康发展和持续整合提出意见。
对政府政策容易影响到药品零售行业发展进而波及到连锁药店、药品零售市场集中度一直不高这两个问题,以及近年来连锁药店迅速扩张引发的药店并购溢价现象和药品零售行业法律法规的一些缺陷提出了应对意见:连锁药店应优化产品结构来提高政策变化的风险,打造品牌的同时抓住机会整合,多注重门店效益和通过加盟连锁方式扩张取得长期的优势,政府应完善健全相关法律监督连锁药店有序发展。
关键字:连锁药店;发展模式;大参林;管理模式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dashenlinAbstract:Through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dashenlin, the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large-scale chain drugstores are studi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drug chain drugstores in China in the future. The government policy is easy t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drug retail industry and then affect the chain drugstores, the concentration of drug retail market has not been high. In addi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expansion of chain drugstores has led to the phenomenon of merger and Acquisition Premium of drugstores and some defects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drug retail industr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chain drugstores should optimize the product structure to improve the risk of policy changes While building the brand, we should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integrat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store benefits and gain long-term advantages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franchised chain stor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improve and perfect relevant laws to supervise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chain drugstores.Keywords:dashenlin chain drugstores Development model management model目录1 研究背景 (1)2 我国大型连锁药店的研究现状 (3)3 大参林的发展与管理 (5)3.1 大参林的主要发展历程 (5)3.2 发展模式 (6)3.2.1 以增加门店作为扩张主要手段 (6)3.2.2 提升核心竞争力 (8)3.2.3 发展医药电商 (9)3.3 管理模式 (10)3.3.1 企业与人才管理 (10)3.3.2 经营管理 (10)4 管理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2)4.1 连锁药店经营受政策影响程度大 (12)4.2 药品零售行业市场集中度低 (13)4.3 门店扩张影响到药品零售行业生态 (14)4.4 法律监管体系不够完善和健全 (14)5对现有主要问题的优化建议 (16)5.1 优化产品结构 (16)5.2 打造品牌,抓住发展机会整合市场 (16)5.3 注重门店效益和发展加盟连锁模式 (17)5.4 完善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文
![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418b90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dc.png)
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精选5篇) 在学习和⼯作中,许多⼈都有过写论⽂的经历,对论⽂都不陌⽣吧,论⽂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章。
还是对论⽂⼀筹莫展吗?以下是⼩编为⼤家收集的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医药市场营销策略论⽂篇1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体制的不断改⾰深化,医药分家趋势的明朗化,市场竞争⽇益激烈。
如何培养既懂医药专业知识⼜懂营销技巧的复合型⼈才也就成为了⼀个难题。
本⽂从这个问题出发进⾏探讨并针对性的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医药市场营销教学 医药市场被⼈们称为朝阳⾏业,⾏业的利润增长很快。
随着我国医疗卫⽣体制的不断改⾰深化,医药分家趋势的明朗化,再加上外资巨头的纷纷涌⼊,使得我国医药市场营销竞争愈演愈烈。
所以医药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素质的营销⼈员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
由于我国的医药代表与国际⼀般的医药代表群体不同,国内的医药代表医学,药学的专业⼈员以外,还有很多都是毕业于其它毫不相关的专业,甚⾄还有⼀些医药代表的⽂化素质相对偏低。
⾯对这样的现状,如何培养既懂医药专业知识⼜懂营销技巧的复合型⼈才也就成为了⼀个难题。
《医药市场营销》的课程,就是为了能够培养这样的⼈才,能够满⾜社会和市场对医药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
同时在实际的教学⼯作中发现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法上仍然有许多地⽅急需提⾼。
⼀.《医药市场营销》教学的现状 鉴于医药⾏业本⾝专业的特殊性,普通的营销专业课程不能培养出适合市场的医药企业的营销⼈才。
由此《医药市场营销》作为培养洞悉医药企业市场营销的活动规律,讨论医药市场如何满⾜市场需求以便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应⽤型课程也就应运⽽⽣。
虽然是作为市场营销的⼀个分⽀,但是其内容都是跨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具有⾃⾝的特点。
⽽⽬前的课堂教学仍然是被动式教学,教学⼿段单⼀,教学观念陈旧,不重视学⽣实践等等⼀系列的问题。
这样培养出的学⽣往往不能满⾜市场的需求,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前的教学⽅式进⾏反思,找到适合市场的培养⽅式进⾏教学改进,才能培养出满⾜市场需求的医药营销⼈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探讨
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使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等均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教师在开展理论课程教学的同时,也越发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一改变大大提升了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笔者结合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措施展开总结探讨。
一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同时也是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重要培养阵地。
为实现教学创新,教师就要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法。
第一,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教师不但需要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还应对课堂的引导及讨论给予高度重视,进而对学生的不同理解与看法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此外,教师让学生深入探究医药企业相关热点问题的实质,提升学生对社会时事的参与度。
第二,案例式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授课程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向学生布置案例分析及讨论等作业,并让其以书面形式完成。
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对案例展开分析讨论、做出书面报告,并在课堂上演示出来;此外,还可针对虚拟的医药企业,以小组为单位的形式撰写营销策略,在课堂上进行演示。
案例教学的目的便是对学生理解、应用课程理论知识的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模拟式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校实际资源以及课堂内容的设置,为学生创设模拟的实验课堂,学生可实地开展招商洽谈、谈判、物流配送、零售药店销售技巧等活动,进而在切身体会工作意境的基础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开展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角色模拟法及小组学习法等对教学进行设计与组织。
二加大教学手段的创新力度
先进教学手段的不断引进与运用,为学生的团队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及协调沟通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
当前,众多院校加大了对药品经营管理专业模拟实验室及多媒体设备等的投入力度,为课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设施与条件。
而教师同样应加大多媒体教学的改革力度,在开发网络资源库的基础上,实现网络教学。
此外,医药企业经营管理模拟软件的引进与应用也促进了课程改革。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计算机模拟实验中成立一个模拟公司,并分别扮演药品采购员、验收员及销售员等角色。
在模拟分析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对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并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以合作的形式参与到市场竞争中,从而为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努力。
在这一模拟过程中,小组成员可清晰地看到自己决策产生的各种后果,进而培养其敢于承担风险、以正确心态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
为企业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即为学校教学目标,这也决定了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为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具备专业知识、协调沟通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综合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基于此,学校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就需加大实践教学力度。
在现实中,学校可采取以下方式对实践教学进行完善。
第一,建立相应的校内实训基地。
为充分满足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的教学需求,学校建立了商务谈判室、营销模拟实训室、药店零售模拟实训室等一系列实训室,并以学生必须掌握的具体实践技能为依据编写了相应的实训手册,以实训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形成企业所需的实践技能。
第二,与医药企业取得广泛关系,并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
学校在教学及课余期间,选派学生进入医药企业进行实地考察与学习,通过校外资源来对医药企业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同时也弥补自身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问题。
第三,学校定期邀请成功且有经验的营销管理人才来校举办讲座,分享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营销策略,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
四结束语
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课程改革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趣味性,在显著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得到了众多医药企业的肯定与好评。
可见,开展医药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改革活动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在培养医药企业所需的高质素应用型管理人才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