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宋英宗简介

合集下载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历时近三百年。

在宋朝期间,共有九位皇帝统治了这个伟大的王朝。

下面是宋朝历代皇帝的列表及简介:1.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960-976年)宋太祖是北宋王朝的创始人,他推翻了后周王朝,建立了宋朝。

他在位期间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整顿政治体制,推动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他还施行了一系列宽政,以求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福祉。

2. 宋太宗(赵光义,在位976-997年)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他继承了父亲的政权,继续推进行政改革,并与北方的辽朝保持和平的外交关系。

他致力于加强军队,巩固边疆,使得朝廷安定,国力兴盛。

3. 宋真宗(赵恒,在位997-1022年)宋真宗是宋太宗的长子,他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控制力。

他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推动科技和文艺的繁荣。

同时,他也致力于改良幼儿教育和妇女地位,使得社会风气更加开放。

4. 宋仁宗(赵祯,在位1022-1063年)宋仁宗是宋真宗的儿子,他承袭了父亲的政策,并加强了地方官吏的监控和纪律。

他积极支持科学研究和开展海外贸易,推动了宋朝的经济繁荣。

5. 宋英宗(赵曙,在位1063-1067年)宋英宗是宋仁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面临了北方的辽朝和西方的西夏的威胁。

尽管他采取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但最终未能成功解决边境问题。

6. 宋神宗(赵顼,在位1067-1085年)宋神宗是宋英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续推动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他还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试图减少贪污和腐败。

然而,他的统治晚期,国家陷入了一系列的财政困难和军事失败。

7. 宋哲宗(赵煦,在位1085-1100年)宋哲宗是宋神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财政与军事压力。

他试图进行政治改革,但由于官员的抵制,改革未能实施。

8. 宋徽宗(赵佶,在位1100-1125年)宋徽宗是宋哲宗的弟弟,他继位时,北方金朝的威胁日益严重。

他采取了一系列消极对抗的政策,并将大量资源投入到文艺和文化的发展。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英明君主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宋朝历代皇帝并简要介绍其事迹。

1. 太祖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即宋太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于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

赵匡胤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为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奠定了基础。

他实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发展了经济,提高了国家的实力。

2. 太宗赵炅(宋太宗)赵匡胤的儿子赵炅,即宋太宗,是宋朝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他进行了殷实的海防工程,加强了中央军事力量,保持了国家的安全。

3. 神宗赵顼(宋神宗)赵炅之子赵顼,即宋神宗,是宋朝第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展开对西夏的战争,夺回了失地,巩固了国家的疆土。

同时,他加强了对科举制度的推行,促进了士人阶层的壮大。

4. 宋哲宗赵煦(宋哲宗)赵顼之子赵煦,即宋哲宗,是宋朝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着力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加强对辽国的防御,维护了国家的安全。

同时,他也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国家的文化水平。

5. 英宗赵曙(宋英宗)赵煦之子赵曙,即宋英宗,是宋朝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对外抵御金国的进攻,成功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他还致力于兴修水利工程,改善了民生,为国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以上就是宋朝历代皇帝及其简介,每位皇帝都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付出了努力。

他们的治国策略和政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希望我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共同建设美好的未来。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

与苏轼“纠葛”一生的三位太后,简直是苏轼的"幸运天使"本文导读: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宋仁宗(1022年—1063年)、宋英宗(1063年—1067年)、宋神宗(1067年—1085年)、宋哲宗(1085年—1100年)、宋徽宗(1100年—1125年)。

古语有云,一朝天子一朝臣,看到上面的数据就知道苏轼的一生波折适合历史背景难以分割的,但是今天不谈这些皇帝,我们来说说影响苏轼一生的三朝太后。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

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

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刚升为太后的曹氏。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

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

’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

”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宋英宗皇后,又名宣仁圣烈高皇后(1032-1093),仁宗庆历七年(1047)成婚。

1085年,高后的儿子宋神宗病危,哲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哲宗时年9岁,因其年幼,群臣奏请高太后垂帘听政。

54岁的高氏以太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

她让司马光复位,马上扭转了政局,王安石的一切变法均停止下来,苏轼的也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到京师八个月,官位升了三次,由七品到六品,跳升四品,最后成为三品的翰林,负责起草诏书。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位皇帝简介

宋代十八帝简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

宋初为了避免唐代末期以来藩镇割据和宦官乱政的现象,采取重文抑武的施政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另一方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造成了靖康之耻,北宋灭亡。

赵构在江南建立了南宋。

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攻占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相对而言,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之一,据历史学者研究,北宋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宋朝的文化亦得到了长足发展,唐宋八大家六位出自宋朝,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尊师重道之风;科技发展亦突飞猛进;政治较开明,对忤旨或党政失势的刑罚极少;宋太祖的祖训更曾立誓要求其子孙永远不得杀害文人,文人在宋朝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

终宋一代更没有严重的宦官乱政和地方割据,兵变、民变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人口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250万增至大观四年(1110年)的11275万。

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西方与日本史学界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盛唐以后又一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时代。

1、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宋朝开国皇帝。

赵匡胤原为后周大将,掌管殿前禁军。

960年元月,殿前禁军于京城汴梁(今开封)东北的陈桥驿哗变,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

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先后灭亡荆南、湖南、后蜀、南汉及南唐等南方割据政权,致力于统一;于961年及969年先后两次“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解决自唐朝中叶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49岁,在位16年。

由于北宋中期的笔记《续湘山野录》记载了“烛影斧声”事件,暗示赵匡胤之死是由赵光义所加害。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

宋朝历代皇帝及简介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朝,共历经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时期自960年至1127年,南宋时期自1127年至1279年。

在这两个时期中,宋朝先后有九位皇帝执掌朝纲,他们每一个都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将对宋朝历代皇帝进行简要介绍。

一、太祖赵匡胤(北宋,960年-976年)赵匡胤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史称太祖。

他是宋朝的缔造者,也是北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皇帝之一。

赵匡胤在位期间,积极推动政治改革,致力于巩固国家统一和政权稳定。

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包括改革封建制度、设置地方行政机构等。

同时,他还注重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以促进经济发展。

赵匡胤的治理为后来的北宋政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太宗赵光义(北宋,976年-997年)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太宗即位后继续推行父亲的政策,致力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

他注重军事改革,壮大了北宋的军事力量,并成功地解决了一些边境问题。

此外,太宗还注重增加财政收入,加强官员选拔制度,提倡文化教育,并修建了大量的公共建筑物,对北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三、真宗赵恒(北宋,997年-1022年)真宗是太宗的儿子,也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

真宗继承了父亲优良的治理传统,致力于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税收和军备,同时注重士人教育和文化艺术的发展。

真宗时期的北宋政权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四、仁宗赵祯(北宋,1022年-1063年)仁宗是真宗的儿子,北宋的第四位皇帝。

仁宗的治理以仁政著称,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减轻赋税负担,对重要官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加强地方政府的监督等。

仁宗也非常注重文化教育,鼓励科技发展和文学艺术的创作,使北宋在经济和文化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英宗赵曙(北宋,1063年-1067年)英宗是仁宗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大宋18个皇帝简介

大宋18个皇帝简介

大宋18个皇帝简介1.宋太祖:赵匡胤,北宋第一位皇帝,他平定了黄巢起义,建立了大宋王朝。

2. 宋太宗:赵构,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僚制度的效率。

3. 宋真宗:赵恒,是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统治时期是北宋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

4. 宋仁宗:赵福,是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王安石变法,改革了税制和军制。

5. 宋英宗:赵曙,是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变,被金国俘虏。

6. 宋神宗:赵顼,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宣和之治,治理国家的经济和政治。

7. 宋哲宗:赵煦,是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祖之难,被宰相秦桧所篡权。

8.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发生了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9. 宋钦宗:赵桓,是北宋的第九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金国入侵南宋,临安失陷。

10.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第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靖康之耻,丢失了北方的土地。

11. 宋孝宗:赵昚,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建炎之乱,南宋被迫撤离临安。

12. 宋理宗:赵昀,是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瘟疫、洪水等灾害,南宋社会持续动荡。

13. 宋度宗:赵禥,是南宋的第四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崖山海战,南宋与元朝结盟。

14. 宋恭帝:赵昺,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元朝入侵南宋,南宋灭亡。

15. 宋海龙王:赵仲举,是南宋的第六位皇帝,他被尊为“海龙王”,因为他在海上逃难。

16. 宋宁宗:赵扩,是南宋的第七位皇帝,他实行“靖康之耻”的政策,恢复了国家的文化、经济和政治。

17. 宋理统:赵昰,是南宋的第八位皇帝,他时期内发生了蒙古帝国入侵南宋的战争。

18. 宋度统:赵禹,是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他时期内元朝的军队攻打临安,南宋灭亡。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皇帝故事-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宋英宗是明君吗?如何评价宋英宗?赵曙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生于公元1032年,去世于公元1067年,是濮王赵允让之子。

宋仁宗在位之时,先后育有三子,但是三个儿子都没有活到成年。

于是赵宗实便被过继给宋仁宗,嘉佑七年之时改名赵曙,册为皇太子。

嘉佑七年,宋仁宗去世之后,宋英宗在曹太后宣布继位诏书之后,登基为帝,成为宋朝的第五位皇帝。

公元1037年,当了五年皇帝的宋英宗,最后因病在福宁殿驾崩,享年三十六岁。

宋英宗后葬于河南巩义永厚陵,庙号英宗,初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后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对于宋英宗到底是不是个明君,一直以来都有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宋英宗是明君,另一种认为宋英宗虽然不是一个昏君,但是却也算不上是一个明君。

宋英宗是明君,因为宋英宗上位之后,很有雄心壮志,希望将这个国家打理好。

上位之初,处理仁宗暴亡之事。

英宗首先将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赵曙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

而其他一些医官在看到两名主要医官的结局之后,不想被贬谪,因此前往求情。

这些医官们也会找借口,他们说仁宗在开始吃药的时候,是很有疗效的,而后来去世,是因为天命。

天命如此,我们这些医官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英宗听了此事之后,只说了一句,听说这两名医官是由两府推荐的,那么这样,我也不管了,此事就交给两府负责吧!这话一出,医官们当即无话,知道这位新登基的帝王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只看这一点,便能知道宋英宗在上位之初是想有所成就的,是一位有抱负的皇帝。

所以他是一位明君。

第二种认为宋英宗不是明君的,则是说。

不管宋英宗想不想成为一名明君,想不想有所作为,关键是他并没有干什么事儿。

继位之初,他仍然延续宋仁宗时期的政策,任用旧臣韩琦等人。

虽然没有与辽国和西夏开战,给国家增加负担,但也没有收复失去的河山。

小编个人也认为宋英宗算不上是明君,和他的前任仁宗相比,差了不是一点半点。

赵祯

赵祯
赵祯一朝的人才,在宋朝历史上可谓首屈一指,根据一些学者统计,大致如下:
活跃在神宗、哲宗乃至徽宗前期的赵槩、吴奎、张方平、唐介、赵抃、吕诲、范镇、曾公亮、王安石、司马 光、吕公著、吕公弼、吕大防、吕惠卿、曾布、章惇、韩绛、韩维、韩忠彦、傅尧俞、彭汝砺、范纯仁、范纯礼、 刘挚、王岩叟等一批人才,实际上也都是赵祯一朝养育而成的。正如苏轼所说:“仁宗之世,号为多士,三世子 孙,赖以为用。”
由于新政触犯了贵族官僚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阻挠。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韩琦、富弼、 欧阳修等人相继被排斥出朝廷,各项改革也被废止,新政彻底失败。
西北战事
主词条:宋夏战争
好水川之战形势图 赵祯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军事冲突在于西夏。夏景宗李元昊即位后,改变其父定难军节度 使李德明(夏太宗)“依辽和宋”的国策,于宝元元年(1038年)称帝,国号夏,史称西夏。宋夏间维持三十年 的和平政局再次破裂。 从康定元年(1040年)到庆历二年(1042年)的三年中,宋、夏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 西北)、好水川(今宁夏隆德西北)及定川寨(今固原西北)展开三次大战,宋军皆先胜后败。 而西夏虽在宋 夏战争中接连取得胜利,但自身亦伤亡近半,国力难支,且与辽朝关系恶化。在受到重大损失的情况下,宋、夏 终于庆历四年(1044年)十月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自此后,维持了近半世纪的和平。
据说,赵祯驾崩的讣告送到辽朝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辽道宗耶律洪基也抓着宋使的手,哀恸道: “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又说:“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此后,辽朝历代君主“奉其御容如祖 宗”。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闰六月,加谥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睿又作濬 )哲明孝皇帝。
为政举措
赵祯
宋朝第四位皇帝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皇帝列表一、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

宋朝创建者(960976)。

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

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

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

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二、宋太宗赵炅宋太宗赵炅(939997)。

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

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宋太宗晚年政治大计循规蹈矩,使宋朝渐渐形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给宋代社会的发展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执政措施,还得从他的继位说起。

按照封建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赵光义根本是与大宋皇位无缘的,但最后却是他继承了他哥哥的遗产。

这一特殊的继承结果对大宋朝的政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此点甚至在太宗个人的性格、生活上都有所反映。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宋朝灭亡是“崖山之后无中国”,但是两宋时期民族融合和商品经济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北宋朝皇帝列表傀儡政权南宋朝皇帝列表宋朝皇帝列表及简介一、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宋太祖(927—976)即赵匡胤。

宋朝创建者(960—976)。

涿州(今河北涿县)人。

原为后周殿前都点检。

建隆元年(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后周政权,称帝于开封,建宋朝,史称北宋。

自建隆三年(963年)起采取“先南后北”的统一战略,攻灭荆南等南方割据政权,且在北方要地驻兵防守。

又以杯酒释兵权等策,削夺禁军宿将及藩镇兵权。

改革官制,以文臣出任州县长官。

中央增设副相(参知政事),又使枢密使、三司使分掌兵财,以分相权。

在位时加强中央集权,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但其重文轻武、“守内虚外”的方针,对宋代的“积贫积弱”有较大影响。

以宋太祖为首的宋初领导集团集体发奋图强,励精图治,使宋初的社会经济迅速呈现蒸蒸日上的喜人局面。

宋太祖减轻徭役,赋税专收,以法治国,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澄清吏治,劝奖农桑,移风易俗等一系列英明决策,不仅尽快医治了200年的战争创伤,而且迅速把宋朝推向空前繁荣的局面,出现了历史上享有盛名的“建隆之治”。

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四十九岁,在位十六年。

二、宋太宗赵炅宋太宗赵炅(939—997)。

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他曾参加陈桥驿兵变,拥立其兄为帝。

继承太祖各个击破割据政权的方针,迫吴越王献土归降,又亲征灭北汉,试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但在两次对辽征战失败后,采取消极防守的方针。

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科举取士制度,建崇文院编《太平御览》等。

他注重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统治晚期剥削加重,激起王小波、李顺起义。

他背弃了“金匮之盟”,费其弟光美为庶人后杀掉,又费其长子楚王元左为百姓。

宋朝18位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18位皇帝列表及简介

宋朝18位皇帝列表及简介赵匡胤是北宋的创立者,他在靖康之变中被金朝俘虏,导致北宋灭亡。

2. 宋太宗赵光义(976-997年在位)赵光义是赵匡胤的儿子,他巩固了北宋的统治地位,并在继位后加强了对边疆的防御。

3. 宋真宗赵恒(997-1022年在位)赵恒是赵光义的儿子,他主持了熙宁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4. 宋仁宗赵祯(1022-1063年在位)赵祯是赵恒的儿子,他继续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他也因为对高宗的弑父行为而备受争议。

5. 宋英宗赵曙(1063-1067年在位)赵曙是赵祯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仁宗遗诏”,加强了皇权。

6. 宋神宗赵顼(1067-1085年在位)赵顼是英宗的兄弟,他在位期间推行了“神宗仁政”,实行了许多改革。

7. 宋哲宗赵煦(1085-1100年在位)赵煦是神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继承了神宗的改革政策,并且加强了对边疆的防御。

8. 宋徽宗赵佶(1100-1125年在位)赵佶是哲宗的弟弟,他在位期间推行了“靖康之变前后诏敕”,但由于不重视国防而导致北宋灭亡。

9. 宋钦宗赵桓(1126-1127年在位)赵桓是徽宗的儿子,他是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在金朝的侵略下被迫退位。

10. 宋高宗赵构(1127-1162年在位)赵构是南宋的创立者,他在继位后加强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推行了“宣和政治”。

11. 宋孝宗赵慎(1162-1189年在位)赵慎是高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强了国家的制度建设。

12. 宋光宗赵惇(1189-1194年在位)赵惇是孝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些改革政策,但由于不受重用而被迫退位。

13. 宋宁宗赵扩(1194-1224年在位)赵扩是光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使得南宋得以迅速发展。

14. 宋理宗赵昀(1224-1264年在位)赵昀是宁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加强了对中央政权的控制,推行了“崇祯政治”。

15. 宋度宗赵禥(1264-1274年在位)赵禥是理宗的儿子,他在位期间加强了国家的防御体系,并且推行了一些政治、经济改革。

北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朝皇帝列表

北宋朝皇帝列表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继五代十国之后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建都于汴梁(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

本文是北宋朝皇帝列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北宋朝皇帝列表宋太祖——赵匡胤宋太祖(927—976)赵匡胤,汉族,历朝历代的政变事件屡见不鲜,“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便是由后周禁军最高统帅赵匡胤发起的一次成功的政变。

赵匡胤兵不血刃登上帝位,不仅统一了大半个中国,而且治国有方。

宋朝的经济和文化之所以能够达到我国历史上的又一个高峰,与赵匡胤的治国之道有密切的关系。

历史证明,赵匡胤是一位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他对待权臣刚柔并济,怀柔安抚,很好的解决了天下统一后的军权问题,永不消逝的英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宋太宗(939年—997年)赵炅,汉族,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在其兄弟中,除去早夭者,太宗排行居中,比太祖小12岁,比秦王太宗像赵廷美大8岁。

22岁时,参与陈桥兵变,拥立其兄赵匡胤为帝,曾参与太祖统一四方的大业。

太祖驾崩,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太宗,在位共21年(976~997),59岁去世,是宋朝的第二个皇帝。

宋真宗——赵恒宋真宗赵恒图册宋真宗(968-1022)997年即位,在位25年真宗赵恒是太宗第三子,“性好学”,前期颇勤于政事。

公元1004年,真宗签定“澶渊之盟”,每年向辽国进贡,澶渊之盟后的100多年里,宋辽之间维持着和平局面,另外,宋辽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

宋真宗时,经济迅速发展,发行“交子”,这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宋仁宗——赵祯宋仁宗(1010-1063)1022年即位,在位41年。

原名受益,真宗第六子。

仁宗即位时才12岁,由皇太后垂帘听政,1033年亲政,仁宗任用范仲淹等贤臣,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虽改革失败,但同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也为随后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表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表

宋朝历代皇帝列表及简介表1宋太祖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后周世宗柴荣在位时随征北汉、南唐,战功卓著。

柴荣病重时,升为殿前都点检,成为禁军最高统帅。

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帝禅位。

同年,赵匡胤登基为帝,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或北宋。

赵匡胤在位期间,依据宰相赵普“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先后灭亡荆南、武平、后蜀、南汉及南唐南方割据政权,完成了全国大部的统一。

通过两次“杯酒释兵权”,罢去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自唐朝中叶以来地方节度使拥兵自重的局面。

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

留下了著名的疑案“烛影斧声”在位十六年,累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庙号太祖,葬于永昌陵。

赵匡胤在位期间并没有完全统一了中原地区,但是也为后来宋太宗的统一战争奠定基础,宋太祖最大的功绩在于第一定下了两宋三百余年的政策“重文抑武”第二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唐朝中后期以来一直困扰中央政府的藩镇制度。

2宋太宗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继位。

即位后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

赵光义在位共二十二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对于宋太宗最为神秘的就是他是不是篡位登基的,不过这已经无从考证了。

宋太宗在位期间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

不过对辽的战争就不那么顺利了。

著名的“杨家将”就是发生在宋太宗时期,宋太宗继续哥哥宋太祖的“重文抑武”政策并且构成了宋朝“祖宗家法”。

3宋真宗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之初,任用李沆、吕端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在宰相寇凖的劝说下,御驾亲征,挫败辽军于澶渊,最后达成“澶渊之盟”,实现宋辽百年间和平。

宋朝36个皇帝关系列表

宋朝36个皇帝关系列表

以下是宋朝部分皇帝的关系列表:
宋僖祖赵朓
宋顺祖赵珽
宋翼祖赵敬
宋宣祖赵弘殷
宋太祖赵匡胤
宋太宗赵匡义
燕懿王赵德昭
秦康惠王赵德芳
宋真宗赵德昌
商恭靖王赵德严
冀康孝王赵惟吉
英国公赵惟宪
宋仁宗赵受益
濮安懿王赵允让
庐江侯赵守度
新兴侯赵从郁
宋英宗赵宗实
嘉国公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建立者,出生于927年,逝世于976年。

宋太宗赵匡义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出生于939年,逝世于997年。

燕懿王赵德昭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儿子,出生于951年,逝世于979年。

秦康惠王赵德芳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另一个儿子,出生于959年,逝世于981年。

宋真宗赵德昌是宋太宗赵匡义的孙子,出生于968年,逝世于1022年。

商恭靖王赵德严是宋真宗赵德昌的儿子,出生于970年,逝世于1005年。

冀康孝王赵惟吉是宋真宗赵德昌的另一个儿子,出生于966年,逝世于1010年。

英国公赵惟宪是宋真宗赵德昌的孙子,出生于980年,逝世于1016年。

宋仁宗赵受益是宋朝的第六位皇帝,出生于1010年,逝世于1063年。

濮安懿王赵允让是宋仁宗赵受益的父亲,出生于995年,逝世于1060年。

庐江侯赵守度是宋仁宗赵受益的弟弟,出生于1010年,逝世于1038年。

新兴侯赵从郁是宋仁宗赵受益的另一个弟弟,出生于1016年,逝世于1048年。

宋英宗赵宗实是宋朝的第七位皇帝,出生于1032年,逝世于1067年。

宋英宗(宋朝君主)

宋英宗(宋朝君主)

宋英宗(宋朝君主)身世背景宋英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弟弟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

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

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宋英宗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幼年过继宋英宗宋仁宗赵祯自己没有儿子(三个儿子全部早夭),于是在景佑二年(1035年),幼年的英宗被仁宗接入皇宫,赐名为赵宗实,交给曹皇后(后来的曹太后)抚养。

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天性极为孝顺,喜好读书,不做嬉游玩乐的事情,穿的用的节俭朴素得像一个儒者。

常穿着朝服见他的老师,说:“你是我的老师,不敢不以礼相见。

”当时吴王宫教授吴充进呈《宗室六箴》,仁宗把它交给宗正,英宗把内容写在屏风上来约束自己。

景祐三年(1036年),赵宗实被封为左监门卫率府副率,后升为右羽林军大将军、宜州刺史。

宝元二年(1039年),仁宗的亲生儿子豫王赵昕出生后,赵宗实出宫回到生父赵允让身边。

立为太子庆历三年(1043年)正月,豫王赵昕早逝。

皇祐二年(1050年),赵宗实(后来的英宗赵曙)的官职升为右卫大将军、岳州团练使。

嘉佑三年(1058年),濮安懿王逝世后,把所佩带过的玩物分给各位儿子,赵宗实所得到的,全部分给了那些等安葬父亲后就要离开这里的王府旧人。

宗室子弟中有人借了金带却拿铜带还,主管的人把这事告诉他,赵宗实说:“这真是我的带啊!”便接受下来。

曾让殿前侍者给他卖掉犀带,那犀带值钱三十万,被弄丢了,赵宗实也不追问。

嘉佑三年(1058年)6月,丞相韩琦、龙图阁直学士包拯等人又向仁宗提立皇太子的事情,仁宗说后宫又有怀孕的,此事等等再说。

结果没多久,后宫确实生产,但是个女孩。

当时赵宗实刚好因生父赵允让逝世服丧。

嘉祐六年(1061年)农历十月十二日,朝廷打算起用赵宗实担任秦州防御史、知宗正寺,赵宗实以守丧期未满而推辞。

北宋皇帝顺序及简介

北宋皇帝顺序及简介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历时近二百年,期间先后有九位皇帝。
1. 太宗赵光义(公元 960 年—976 年在位):赵光义是北宋开国皇帝,也是宋太 祖,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将领、诗人。 他开创了北宋的统治,大力 推行政治改革、军事强化、文化振兴。 2. 宋真宗赵恒(公元 976 年—997 年在位):赵恒是太宗的儿子,他承袭父亲的 政策,加强对官员的监管,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3. 宋仁宗赵祯(公元 997 年—1022 年在位):赵祯是真宗的儿子,他加强了官 员的选拔考核制度,同时加强对边疆的防御,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实力。 4. 宋神宗赵顼(公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22 年—1063 年在位):赵顼是仁宗的儿子,他采取了“靖 康之耻”政策,大力加强对边疆的军事建设,同时发展了科举制度,对文化教育 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 5. 宋哲宗赵煦(公元 1063 年—1067 年在位):赵煦是神宗的儿子,他年幼即 位,政治不稳定,只在位四年便被废黜。 6. 宋徽宗赵佶(公元 1085 年—1110 年在位):赵佶是宋神宗的孙子,他重视 文化事业的发展,大力扶持科技和文学,被誉为“文治皇帝”。 7. 宋钦宗赵桓(公元 1125 年—1127 年在位):赵桓是宋徽宗的儿子,由于北 方金国的入侵,他不得不离开首都南渡,被迫宣布北方半壁失陷,引起了“靖康 之变”。 8. 宋高宗赵构(公元 1127 年—1162 年在位):赵构是钦宗的儿子,他在南京 继续北宋的统治,加强了对边疆的防御,恢复了政治和经济的稳定,被誉为“复 兴之君”。

宋英宗赵曙政治有为

宋英宗赵曙政治有为

宋英宗赵曙政治有为宋英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重孙,宋真宗赵恒弟弟赵元份的孙子,宋仁宗赵祯堂兄濮安懿王赵允让的第十三个儿子,母亲为仙游县君任氏。

最初,江宁节度使赵允让“濮安懿王”的称号是仁宗后来加封的梦见两条龙与太阳一起坠落,就用衣服接着。

到明道元年1032年正月三日,宋英宗在宣平坊宅第出生的时候,红光照遍居室,有人看见黄龙在红光中游动。

:英宗虽然多病,行事甚至有些荒唐,但刚即位时,还是表现出了一个有为之君的风范。

仁宗暴亡,医官应当负有责任,主要的两名医官便被英宗逐出皇宫,送边远州县编管。

其宋英宗赵曙一些医官,唯恐也遭贬谪,便在英宗面前求情,说:“先皇起初吃这两人开的药还是很有效的,不幸去世,乃是天命,非医官所能及。

”英宗正色道:“我听说这两个人都是由两府推荐的?”左右道:“正是。

”英宗便道:“如这样,我就不管了,都交给两府去裁决吧。

”众医官一听,都吓得魂飞魄散,暗暗惊叹新皇帝的精明与果断。

显然,英宗行事很有些雷厉风行的风格,与滥施仁政的仁宗有着很大的不同。

不仅如此,英宗也是一个很勤勉的皇帝。

当时,辅臣奏事,英宗每每详细询问事情始末,方才裁决,处理政务非常认真。

更重要的是,英宗继续任用仁宗时的改革派重臣韩琦、欧阳修、富弼等人,面对积弱积贫的国势,力图进行一些改革。

一次,英宗问欧阳修,近日屡有天灾,言事者多称是因为朝廷不能进贤任能,不知这是为何。

欧阳修回答,近年进贤之路的确太窄,宋英宗赵曙自己也常常与韩琦讨论此事。

可见欧阳修是有备而来,乘机进行劝谏。

英宗很是惊讶,忙问道,此话怎讲?中书经常推荐一些人,宋英宗赵曙不是也大都加意任用了吗?显然英宗对自己的用人政策还是比较满意的。

欧阳修却指出了问题的另一方面。

宋英宗赵曙认为,自陛下亲政以来,自己和韩琦、富弼有感皇恩,精心挑选内外官员,而陛下也用人不疑,这是过去所不能比的,但所选之人多为擅长于钱粮刑名的强干之才,并非文学之士。

欧阳修的这番话,先对英宗的知人善任大加褒赞,转而指出了以前所选人才过于单一的问题。

宋朝皇帝列表顺序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顺序及简介

宋朝皇帝列表顺序及简介以下是宋朝(960年-1279年)的皇帝列表以及简要介绍:1.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于960年建立了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他通过政治手段和军事行动巩固了自己的权力,推行了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

2.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他是宋太祖的儿子,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开明的政策,推动了宋朝的繁荣和发展。

他注重农田水利的建设,改革税制,加强对辽、西夏等北方民族的控制。

3.宋真宗(赵恒,968年-1022年):他是宋太宗的儿子,也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国内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被誉为宋朝的“文治之主”。

他致力于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加强对辽、西夏等国的外交政策。

4.宋仁宗(赵祯,1010年-1055年):他是宋真宗的儿子,宋朝的第四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国内面临辽、西夏的威胁,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

他注重文化教育,提倡佛教,还进行了一些政治改革。

5.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他是宋仁宗的儿子,宋朝的第五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国家继续面临辽、西夏的威胁,加强了对外战争的准备。

他也重视文化教育,注重考试制度的改革。

6.宋神宗(赵顼,1048年-1085年):他是宋英宗的儿子,宋朝的第六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加强了军事力量,对外扩张,但也因此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他致力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倡科学技术的研究。

7.宋哲宗(赵煦,1077年-1100年):他是宋神宗的儿子,宋朝的第七位皇帝。

由于他登基时年幼,实际上的政务由宰相掌控。

他在位期间,国家面临辽、西夏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军事行动。

8.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他是宋哲宗的弟弟,宋朝的第八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他是一个文艺爱好者,提倡文化艺术,但也因此忽视了政务。

9.宋钦宗(赵桓,1100年-1161年):他是宋徽宗的儿子,宋朝的第九位皇帝。

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多长

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多长

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多长赵曙,濮王赵允让的儿子,是宋朝第五位皇帝。

那么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多长?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希望对你有帮助!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宋英宗是宋朝的第五位皇帝,他于公元1063年三月登基为帝,于公元1067年正月在福宁宫因病去世,在位时间还不满四年,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是不是太短了?根据北宋的历史来看,除了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之外,当属宋英宗在位时间最短了。

但是宋钦宗需要排除一定的客观因素,如果不是靖康之变,他在位的时间,肯定要比宋英宗长很多。

所以在北宋的历史中,宋英宗在位时间算是比较短的了。

但是从整个宋朝的历史来看,比宋英宗在位时间短的还大有人在。

宋高宗在“苗刘兵变”中被迫退位,继承他帝位的是宋简宗赵旉。

但是苗刘兵变很快在南宋的各路勤王军的镇压下失败,因此赵旉被迫退位,还政于宋高宗。

总计他在位时间仅有26天。

而到了南宋末年,战乱更加频繁,恭宗赵显、端宗赵昰、怀宗赵昺被后人合称为宋末三帝,他们三个皇帝在位时间加起来,也仅仅比宋英宗多了没几天。

因此,实际上宋英宗在位时间在整个宋朝历史上,也不算很短。

如果再看中国中国历史,比宋英宗在位时间短的皇帝,还是一抓一大把的。

比如金国最后一个皇帝完颜承麟,在即位大典刚刚结束,就带兵出战,死于乱军之中。

他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一个皇帝,仅不到一天。

另外还有汉朝著名的废帝刘贺,在位仅仅27天,就被霍光给废了。

诸如此类的皇帝还有很多,都是比宋英宗在位时间要短的。

至于宋英宗赵曙在位时间是不是太短了这个问题,还是要看他和谁相比。

如果和康熙、乾隆之类的长寿皇帝比,他自然是短了,如果和金末帝、汉废帝等人比,那么他也算比较长了。

宋英宗赵曙简介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广义的重孙子,是宋仁宗赵祯的堂兄赵允的的第十三个儿子。

宋仁宗自己的三个儿子都早夭,所以帝位后继无人,在公元1035年的时候,赵曙就被宋仁宗接到了皇宫中抚养,还给他赐了名字叫做赵宗实,还让曹皇后抚养赵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仁宗赵祯简介开创仁宗盛治的千古第一仁君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1023年—1063年在位)。

初名受益,宋真宗的第六子,生于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

1063年驾崩于汴梁皇宫,享年53岁。

在位四十一年。

在位时候宋朝面临官僚膨胀的局面,冗官冗兵特多,而对外战争却又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边患危机始终未除。

后来虽一度推行“庆历新政”,但未克全功。

其陵墓为永昭陵。

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1010—1063),即赵祯,真宗子。

大中祥符八年(1015)封寿春郡王,天禧二年(1018)封王,立为太子。

乾兴元年(1022)即位。

天圣、明道10余年间,由章献太后垂帘听政。

他在位期间,宋代科学文化有一定发展,但各种社会矛盾也进一步尖锐,土地兼并日趋严重,皇佑元年(1049)全国军队总数增至140万,达到北宋养兵的高峰。

军费开支占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

官员数目也超过真宗时约一倍。

康定、庆历年间,西夏几次大举进犯,宋军都大败,后与西夏订立和议,每年给西夏大量银、绢、茶。

对辽也屈辱求和,增纳岁币。

农民起义、兵变、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一年多于一年。

为了解决统治危机,仁宗曾于庆历年间,任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充执政,企图对吏治作一些整顿,史称庆历新政,但很快就取消了。

仁宗懦弱无能,在位虽长达42年,却无所作为。

不过在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仁宗皇帝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

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有一次,时值初秋,官员献上蛤蜊。

仁宗问从哪里弄来的,臣下答说从远道运来。

又问要多少钱,答说共28枚,每枚钱主干。

仁宗说:“我常常告诫你们要节省,现在吃几枚蛤蜊就得花费28000钱,我吃不下!”他也就没有吃。

宋英宗赵曙简介空有一番抱负却英年早逝的皇帝
宋英宗赵曙(1032年-1067年),北宋第五代皇帝,1063年—1067年在位,原名宗实,后改名赵曙,太宗曾孙,濮王允让之子。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

1050年为岳州团练使,后为秦州防御使。

1055年立以为嗣。

英宗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等人,不想改革,但与辽国和西夏没有发生战争。

1067年,病逝于宫中福宁殿。

在位四年葬于永厚陵,陪葬有高后、狄青、杨延昭等。

英宗赵曙是真宗之弟商王赵元份的孙子,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儿子。

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

嘉祐八年即帝位。

生平
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北宋第五位皇帝,濮王赵允让第十三个儿子,天圣十年(明道元年)壬申年正月三日甲戌(1032年2月15日)生于宣平坊宅第〔嘉祐八年(1063年),英宗把这天定为“寿圣节”〕,属相猴。

最早,濮王梦两龙与太阳一起掉落下来,用衣服装住了它们,到英宗出生时,赤光满室,有黄龙在赤光中游走。

英宗于嘉祐八年四月一日壬申(1063年5月2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在位,当政共计4年。

年号治平:治平元年正月一日甲辰(1064年1月21日)—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
年1月25日),年号使用4年。

治平三年(106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上尊号体乾应历文武圣孝皇帝。

治平四年正月八日丁巳(1067年1月25日)英宗崩殂于福宁殿,享年36岁,殡于殿西阶,庙号英宗,群臣上谥宪文肃武宣孝皇帝,八月二十七日癸酉,葬英宗于永厚陵(今河南巩义孝义堡)。

元丰六年(1083年)十一月,加谥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英宗不是仁宗的亲生儿子,本与皇位无缘。

作为北宋第一位以宗子身份继承大统的皇帝,应该说,他很幸运。

但不幸的是,他体弱多病,继位之初即大病一场,而不得不由曹太后垂帘,后虽亲政,不久便病故,在位仅5年,这在两宋诸帝中也是鲜见的。

英宗同他名义上的父亲仁宗一样,也是一位很想有所作为的帝王,但他近乎偏执地恪守孝道,使得他即位之初便与曹太后矛盾重重。

亲政不久,更是演出了一场震惊朝野的追赠生父名分的闹剧。

等到这场争议得以平息,他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于是,振作国势的改革大业只好留给他的儿子宋神宗去完成。

父子情深:围绕濮议的角力
英宗亲政仅半个月,宰相韩琦等人就向英宗提议请求有关部门讨论英宗生父的名分问题。

当时仁宗逝世已有14个月,英宗批示,等过了仁宗大祥再议,也就是待到满24个月再说,这显然是英宗为了减少追封的阻力而做出的姿态。

治平二年四月九日,韩琦等再次提出
这一议题,于是,英宗出诏将议案送至太常礼院,交两制以上官员讨论。

由此引发了一场持续18个月的论战,这就是北宋史上有名的“濮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